《浅谈文化艺术》

合集下载

浅谈艺术鉴赏

浅谈艺术鉴赏

浅谈艺术鉴赏艺术鉴赏是一种欣赏艺术作品的能力,是人类审美情趣的体现。

它不仅涉及到对作品外在形式的理解,还包括对作品所传递的意境、情感及背后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艺术鉴赏是一种文化修养,是一种心灵对话,也是一种思辨与思考。

艺术鉴赏的核心是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当我们欣赏一幅画时,不仅仅是简单地看画面上的图案和色彩,更重要的是去感受画家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艺术作品往往通过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来表达内在的思想和情感,这就需要鉴赏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

只有通过深入的观察和感悟,我们才能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艺术鉴赏的过程也是一种审美体验和思辨的过程。

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我们不仅仅是被作品所呈现的美感所吸引,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家对于形式和内容的选择、表达方式的创新等因素来思考和探讨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追求的个性、独特性和创造力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评判的。

艺术鉴赏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艺术,深化我们对艺术的理解与认识。

艺术鉴赏也涉及到背后的文化内涵。

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有其所处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拓宽我们的艺术视野。

艺术作品也是文化传承的一种媒介,通过鉴赏艺术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不同时代和文化的艺术风貌和特点,体验到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审美取向。

艺术鉴赏是一种开放的过程,它不依赖于专业知识和学术背景,而是因人而异的主观体验。

不同的人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解读和观点,这恰恰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艺术作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感受,同时也让我们体会到艺术的无限可能性和创造力。

艺术鉴赏是一种心灵之旅,通过欣赏艺术作品,我们可以释放内心的情感与思想,拉近我们与艺术家之间的距离。

艺术鉴赏让我们感受到美的力量和影响,激发我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创造力的思考。

无论是欣赏绘画、音乐、雕塑还是舞蹈等艺术形式,艺术鉴赏都是一种独特的享受和体验,它让我们与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者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乐趣和意义。

浅谈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特色

浅谈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特色

浅谈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特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五千年悠久历史。

在这五千年经历风风雨雨不断演变,年年岁岁不断摸索着符合中国精神内涵。

不同的艺术文化,有着其不同的鉴赏特点,下面我浅谈一下书法、诗歌、绘画及戏曲的审美特色。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

书法欣赏时应该纵观全体,以大局意识为主。

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进而注意局部,观察内容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兼顾,表现力是否生动活泼。

局部欣赏完毕后,再远处统观全局,校正最初鉴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

注意书法的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掌控作品精彩绝妙之处、分析作品尚有不足之处,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充分地进行鉴赏与分析。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不仅语言凝练而且具有极强的形象性,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但也要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诗歌表达情感的审美性。

情感性是诗歌的主要审美特征。

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重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

就没有诗人。

也没有诗。

”因此,情感充沛,思想正确,是创作诗歌的重要条件。

绘画,是中国的传统艺术之一。

特点: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诗、书、印密切结合。

情景相生气韵生动的意境,中国传统绘画要求情与景合、现实中无限丰富的景象,绘画家以强烈的形象感染力。

画家凭借着这种感受,激起描绘这些景象的激情,于是作品作为情景交融,融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在一起。

至于气韵生动,即是画家所创造的艺术灵境,不同于一般的写生画,应成为富有生气,新鲜而活泼,有诗一般的韵味,使观者神往无穷。

近几年来,由于开放政策,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大为加强,西方现代绘画各种流派对我国都有所影响。

浅谈对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

浅谈对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经济政策研究
◎文化产业◎
浅 谈 对 文 化 艺 术 事 业 发展 的 经 济政 策研 究
i 宏 鹏
( 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 , 甘肃 兰州
摘 要: 最近 几年 的 经 济发 展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改 变 了人 们 的 生活 方 式 , 与 此 同 时还 改 变 了人 们 的精 神 追 求 , 人 们 更 多地 开 始 向往 精 神 层 面上 的享 受。 在 这 一 背景 下 , 文 化 艺术 作 为 与 我 国 历 史发展 共 同生 存 的 重要 一 部 分逐 渐 引起 了人 们 的 重视 。一 个 国 家在 进 步 的 同 时必 须 也 要 实现 文 化 艺 术 的 发 展 , 而 文 化 艺 术 的发 展 则是 需要 经 济 政 策作 为 重要 实施 保 障 的 。对 此 , 本文 阐 述 了我 国文化 艺 术事 业 的 发 展 现 状 , 从 多 个方 面 分 析 了其 中存 在的 问题 , 并提 出了完善文化艺术事业经济政 策的建议 。 关键词 : 社会 ; 文化艺术; 经 济
7 3 0 0 0 0 )
人们都知道 , 中华 民族经过了非常悠久 的发展历程 , 而在如 此 长 的 历史 长 河 中积 累下 了大 量 的 文化 艺 术 。我 国文 化 艺 术 的 种类多种多样 , 可 以说它不仅是我 国的一大笔无价财富 , 更是整 个 社 会 与 国家 的凝 聚 力 的 重 要 表 现 。 … 但 是 现 今 我 国 的 文 化 艺 术却在发展过程 中出现 了问题 , 这在 一定程度上对其今 后的发 的丰 富 。在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日益 发 展 的今天 , 人们 的业余 生活也在逐渐变得 丰富多彩。生活节奏 的 加快使得人们对业余生 活有了更多 的向往 , 而各种各样 的娱 乐 活 动早 已成 为 了人 们 日常 生 活 中一 项 十分 重 要 的 内 容 。从 文 艺 舞台的角度 出发 , 国内很 多艺术家都充 分发 挥了 自身的专业 能 力, 成功制作 了多部优秀的文艺作 品, 其 中更有一些作 品获得了 世 界范 围 内的 关 注 。 … 调 查 资 料显 示 , 2 0世 纪 末 期 , 我 国 文化 部 门艺术表演团体在一年的时间里进行 了 1 6 0 0场新剧 目, 同年进 行 了将 近 4 3万 次 的演 出 。从 公 共 图 书馆 的角 度 出 发 , 馆 内藏 书 数量有 了极大地增加 , 并 且基本上每个 县市都建设有公共 图 书 馆 。站 在 文 化科 技 成 果 的 角 度来 看 , 自改 革 开 放至 今 , 我 国 所 获 得 的科 研 成 果 超 过 了六 百 项 , 同时 涉及 了表 扬 奖 、 管 理 奖 等 多 种 奖励 。 2 文 化 艺 术事 业 发 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 ( 1 ) 国家投入偏低 。尽管最近几 年我国相关部 门都提起 了 对 文 化 艺术 产 业 的重 视 力 度 , 但 是 在 这 一 产 业 的 人 力 与 物 力 投 入 上仍 然 不 足 。这 一 不 足 主要 表 现 在 三 大 方 面 , 1 ) 相 关 研 究 人 员 对 文 化艺 术 的 重视 逐 渐淡 化 , 也 正是 如 此 对 这 一 产 业 所 进 行 的资源挖掘也就停 滞不前 了。2 ) 研究 文化 艺术 的人 才 十分 缺 少 。3 ) 相关部 门与社会组织等对文化艺 术的资金 投入非常 少。 正是由于上述三方面主要 原因 以及其他 因素的影响 , 现今 我 国 的 文化 艺 术 的开 发层 次 明 显 降 低 , 而 且 对 这 一 重 要 产 业 也 没 有 提起足够 的重视 , 不论是在人力还是在资金问题上都存 在问题。 除 此之 外 , 用 于 文 化 艺术 开 发 的 资金 投 入 更 是 少之 又少 , 而 这 一 系列的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我国文化艺术产业 的顺 利发展 。 _ 7 其 中, 调查资料显示政府部 门对文化事业 的投 入资金与财政 总支 出两者的比例总是在 0 . 6 %左右浮动, 然 而其浮动幅度并不大 。 ( 2 ) 基建投 资 比例过低 , 文化 设施欠 账现 象严 重。在 “ 六 五” 这一段时间内, 我 国文化事业 的基建投 资与基建总投 资之间 的比例 为 1 : 2 5 0 , 但是从 这以后其 比重却有增无减。在 2 0世纪 9 O年代 初 期 , 我 国文 化事 业 基 建 投 资年 总额 大 约 为 7 . 9亿 元 , 而 国家基建投资总金额则达到了 3 0 0 0亿元 , 与此同时文化事业基 建投资与国家基建投资之问的 比例则 为 2 7:1 0 0 0 。相关资料显 示, 在2 0世纪末期 , 国内还有 2 6 8 个 县没有建设公 共图书馆 , 而 已经 建设 完 工 的 图 书馆 不 论 是 从 占地 规 模 还 是从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来说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在两千八百多个县 级文化馆 内, 占有 半 以 上 的文 化 馆 的 占地 面 积 都 过 于偏 小 , 而 且 还 有 相 当 一 部 分 图书 馆 出现 了“ 有 馆无 舍 ” 的 现 象 。除 此 之 外 , 很 多 文 艺 演 出 场所的设施 十分陈旧 , 也没有先进的技 术设 备 , 到2 0世纪 9 0年 代末 , 已经有 1 0 %演出场所不得不停止表演 。 ( 3 ) 经 费短 缺 。现 今 , 我 国艺 术 表 演 团 体 正 在 面 临 非 常 艰 难 的困境 , 尤其是 品味较高的艺术 , 在演出过程 中往往会 只有数 量 较 少 的 观众 , 所 以演 出获 得 的 收 入 与 成 本 相 比就 显得 微 不 足 道 的 。因此 , 这就 导 致 了 多 个 艺 术 表 演 团 体 面 临 逢 演 必 赔 的 困 境 。不 仅

浅谈文化创意产业下荆楚汉绣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浅谈文化创意产业下荆楚汉绣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浅谈文化创意产业下荆楚汉绣艺术的发展与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日益增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绣艺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潜力。

本文将从发展现状、创新模式和发展前景三个方面对浅谈文化创意产业下荆楚汉绣艺术的发展与创新进行探讨。

一、发展现状1.传统技艺的传承汉绣作为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被誉为“中国十三绝”之一。

汉绣在荆楚地区尤为兴盛,因其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独特的创作风格而备受瞩目。

许多优秀的汉绣艺术家通过世代相传,使汉绣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2.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近年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荆楚汉绣艺术逐渐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在经济和文化的双重推动下,荆楚汉绣艺术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了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二、创新模式1.技术创新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是推动荆楚汉绣艺术发展与创新的重要保障。

通过引进现代化的刺绣技术和设备,结合传统的刺绣工艺,可以提高汉绣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也可以拓宽汉绣艺术的表现方式和领域。

2.设计创新设计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推动荆楚汉绣艺术发展与创新的关键。

通过引进优秀的设计师和刺绣艺术家,结合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可以创作出更具创新性和时代感的汉绣作品,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艺术价值。

3.产业创新三、发展前景1.市场需求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日益增长,荆楚汉绣艺术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无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汉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都具有独特的市场价值和艺术魅力,能够满足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个性化需求。

2.政策支持的加强为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政府对相关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政策优惠。

荆楚汉绣艺术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政府加大对荆楚汉绣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力度,为荆楚汉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遇。

浅谈古琴艺术文化及其传承

浅谈古琴艺术文化及其传承

浅谈古琴艺术文化及其传承
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性乐器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古琴艺术文化不
仅包括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艺术,还涵盖着广泛的哲学、文学、绘
画和礼仪等方面的文化内涵。

古琴奏者在演奏中不仅是表达自己的
情感和思想,也是传承着中国古典文化的重要使者。

古琴的传承困境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现代社会的
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口味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古
琴文化难以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和审美趋势。

另一方面,传统古琴文
化的传承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更多的人投入时间和精力,以
此才能将这一珍贵的文化传承给下一代。

传承古琴文化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一方面,需要加强学校教育,将古琴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使更多的年轻人接触到古琴文化,
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另一方面,重视古琴文化的
普及教育,通过举办古琴音乐会、古琴展览、音乐课程等活动,将
古琴文化传播给更多的人。

此外,还需要推广古琴文化,让更多的
人了解并喜欢古琴,从而促进古琴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总之,传承古琴文化需要我们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使其与
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古琴文化,从而实现
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和传承。

浅谈西方文化艺术

浅谈西方文化艺术

浅谈西方文化艺术西方艺术往往让人觉得驳杂繁芜,高深莫测,让人不明就里,不知所措。

对西方数千年艺术发展概况的解读,体验到西方艺术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领略到西方艺术典雅精致的风格和浓浓的人文情怀,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深入艺术的现场,感悟艺术之趣、历史之真,知性之美。

西方美术发展的精神基点,始于与自身的认识上。

“美术”一词,在西方指非功利主义的礼堂艺术,或主要指为纯审美而创作出的有形艺术。

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理想的特殊方式。

纵观整个西方美术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状态,由于不同的民族历史传统和相异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使之呈现出丰富而又相对复杂的艺术景观。

西方美术的真正起点在希腊。

尽览西方美术发展的线索,有过三次高峰时期。

第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第二次,文艺复兴时期;第三次,19世纪。

对于文艺复兴,在我学这门课以前的记忆里,留下足迹的仅仅是文学作品,远远不知道美术作品的丰富、无限和逼真。

到此刻才了解到艺术的无垠天地。

历史的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中世纪是基督教统治西方的一千年,人们的思想,生活都受到基督教义的全面渗透和压抑。

这个时期的人们缺乏创造力,缺乏自主思想,只为了上天国而活着,而文艺复兴唤醒了西方人的创造力。

文艺复兴为世界文化史的新阶段奠定了基础,恩格斯说:“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最伟大的进步的革命。

”就文艺复兴在发展文化艺术方面所具有的意义而言,只有古希腊罗马文明的繁荣时代可以和它相提并论。

文艺复兴的艺术文化,是人类无与伦比的不朽的珍品。

而近代先进的艺术文化,是在文艺复兴艺术文化的基础上诞生,成长起来的。

虽然文艺复兴是一次内容复杂多变的艺术风潮,但它创造了一系列独特的典型和共通的原则,方法以及形式。

文艺复兴-----这个人类终于迎来的属于自己的曙光,这个时期的人们尽情地歌颂人,歌颂人性,歌颂人的美是文艺复兴美学观的主旋律。

美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艺术大变革中充当了主角,出尽了风头,走在了运动的最前面,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大画家,大雕刻家。

浅谈书法文化的艺术欣赏与传承

浅谈书法文化的艺术欣赏与传承

浅谈书法文化的艺术欣赏与传承作者:刘景云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第9期刘景云(夏邑县文化局,河南夏邑476400)摘要: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她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文化血脉和人文精神,它是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它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并具有审美惯性的艺术形式。

书法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仪式感和大众参与性,故五千多年来,各时期代表人物灿若星河,最重要的人物有王羲之、赵孟頫、祝允明、王铎等。

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点画、结构、墨法、章法等,与中国传统绘画、篆刻关系密切。

因此,中国书法文化艺术的欣赏与传承具有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书法文化;欣赏;传承一方面,中国书法文化历史悠久。

书法艺术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文字记载,也都不难看出我国文字在发展变化着,她在每一时期的演变都对研究我国文字发展提供了真实的资料。

中国书法也概要地标示了中国文化史段。

如小篆则是秦代统一文字的标志,隶书是汉代书体的标志等。

楷书随着我国历史发展阶段变迁,涌现出了众多的流派和书法家。

涌现了一大批伟大的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怀素这样的书法艺术人物,流传给我们数以万计的宝贵遗产,可以说是精彩纷呈。

另一方面,中国书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主要表现在书法的抽象艺术性,不同的书法能给人们带来无限遐想,如书法的线条美,法度美、墨法美等。

同时,书法在我国目前的收藏市场上,与中国画并称为中国艺术的两朵奇葩,深受国内外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由于书法是文字书写艺术,她具有艺术的特殊性,因此在欣赏书法作品上也能够表现出她的独特性。

一、对书法艺术鉴赏的特性(一)从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来欣赏,欣赏书法是一个从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过程。

首先,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

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种过程是不断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

从而你会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书法字体是否生动活泼。

浅谈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意与策划

浅谈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意与策划

文化与艺术159作者简介:苏凡琪(1990— ),女,汉族,陕西府谷人,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文学艺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基本物质条件的改善,我国广大地方群众形成了在文化艺术活动方面的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该相应地推广群众广泛参与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但现在大部分地区在这方面的工作都缺乏创意,在策划过程中局限于以往简单陈旧的模式,难以充分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

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和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全面地研究改进方法,从而取得更大的工作成效和社会效益。

一、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新举措(1)了解群众需求。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要以人为本,群众才是活动的主体。

要从群众的需求出发,认可群众的个体需要,使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为群众进行更好的服务。

在举办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之前,文化工作者要积极走访、调查,深入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还可以进行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青年人的文化需求。

这样,文化馆、政府等部门就可以面对不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的群众文化艺术创新策划活动。

(2)鼓励文化融合。

在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新的策划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固步自封。

要向国外、少数民族的群众活动方式合理借鉴。

因此文艺工作者要在平时多关注其他国家、其他地区的优秀群众文化艺术服务活动,与本身的活动进行对比,及时反思、总结,积极学习、实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优秀的文化元素不断的融合到传统的群众活动中,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帮助传统文化与西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相融合,促进国家的交往、民族的团结。

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新与策划的基本方法(1)注重创新。

当前人类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群众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各种信息,因此单一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形式和内容很容易使群众产生审美疲劳,无法有效的吸引群众参与其中,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必须注重创新。

只有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形式和内容足够新颖,才能吸引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才能使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文化艺术》各种不同的艺术用来塑造形象的方式和使用的材料各不相同。

如绘画,雕塑,建筑,采用的是线条,色彩,泥土,砖瓦。

而音乐,舞蹈采用的是音响,节奏,旋律,人体动作……文学塑造形象的材料是语言。

所以是“用语言来表达和造型的艺术”。

或者称为“语言艺术”。

哪些形象塑造是语言艺术呢。

小说,诗歌,剧本,散文,等等。

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会,认识,理解。

用语言来表达出来,构成文学形象。

读者通过作品的语言,经过一番理解,感受和再创造,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文学形象。

因此语言成了作家与读者心灵沟通的桥梁。

文学的艺术形象是借助语言而塑造形成的。

所以她有其他艺术无可比拟的优势。

如画家可以画出一个人的相貌和神态,却很难画出这个人头脑中思维活动的复杂过程。

如世界名画《蒙娜丽莎》。

全世界吵吵嚷嚷这么久。

谁也说不清画中人的表情是什么意思。

但一篇小说就不同了,它不仅可以描写人物的肖像,衣着,表情等外表的东西,而且还可以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细致的心理活动。

如鲁迅先生描写的人物,祥林嫂,孔乙己等等。

文学的表现形式十分宽广深远。

她的艺术手段,如海洋,如广阔的天空。

她可以从人类的远古说到人类的未来。

因为语言可以状物抒情,叙事议论,可以把事物的复杂发展过程描绘的淋漓尽致。

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可以自由灵活地表达过去和未来,现实与虚幻的各种各样的情境。

综上所述,用语言塑造形象的艺术——文学,是所有艺术门类中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艺术。

她来源于民众,用于民众。

是任何人不可缺少也离开不了的艺术表现。

因为你要生活你要学习和工作,就必须用语言来沟通表达。

第二篇:文化艺术风俗观音山香会观音山香会起源于明代,兴旺于清代。

据农历六月十九日是观音得道之日,这天观音山香火最为旺。

亦为扬州最盛的庙香会。

春节旧时新年初一子时一过,便有人带上猪头三牲、香烛、鞭炮,赶到土地庙去烧头香。

烧完香回家不再睡觉,等待天亮。

天刚一放亮便天”财门”(大门),点燃香烛、鸣放鞭炮”接年”。

接着晚辈起床给长辈拜年,长辈给晚辈吃桔子和云片糕,叫”走大局”、”步步高”。

然后吃早饭”汤圆和面条。

早饭后,中青年人出门向街坊邻居拜年,家中备有香烟、瓜子、糖果、糕点等食物,由老年人接待来拜年的客人。

中午不做新饭菜,吃除夕晚餐余下的饭菜,叫”隔年陈”(”隔年陈”有的一直吃到正月初四)。

新中国成立后,烧香敬神之俗在不少家庭中已经不见,初一这天,有些单位举行团拜,人民群众还开展向烈军属拜年及各种文化活动。

清明节这天早晨,不少人家吃自制的烧饼,有的烧饼还和嫩柳叶和面做,说是吃了不生灾,此俗现今仍然可见。

不少家庭还有清明上坟祭扫和踏青(野外郊游)的习惯。

重阳节扬州人爱在重阳节登高祛邪。

这天,不少人爬上平山堂、观音堂或文峰塔等高处,欣赏秋景,不出门登高的便在家以吃重阳糕象征登高。

旧时每逢重阳节,作坊老板都要办酒请工人,席间每人最少两只螃蟹。

工人们吃了重阳酒,更加劲地做工。

旧有”吃了重阳酒,日夜不停手”之说。

扬州婚俗订婚。

扬州习俗称订婚为“下茶”。

订婚又叫“定婚”。

有大定、小定之分。

小定又称”稳亲”,是在男女尚年幼情况下的定婚形式。

大定就是正式定婚。

现在自由恋爱,只要双方谈定了,男方请女方父母上门聚宴,便算是定婚。

结婚:结婚选择“吉日”,旧时选黄道吉日,现在选在农历逢双(尤喜逢六,不选十四)的日子,或“五一”、国庆、元旦这些法定节日。

迎亲前一天,新郎的兄弟等人到女家去发铺盖(嫁妆)。

到了女家后,要先吃三道茶(甜茶、清茶、点心),然后发铺盖。

铺盖中的马桶、脚盆由新郎弟弟挑。

马桶(现改为痰盂)内放五子:子孙蛋(红鸡蛋)、红枣、染成红绿色的白果、莲子、花生、象征“五子登科”。

箱子里除衣物外,还放有:为公婆做的孝顺鞋,为丈夫和小叔子做的新鞋,给姑子的手帕和给未来孩子做的“小狗鞋”。

由新娘的舅父或弟兄背新娘上轿。

花桥抬起后在门前转三转,女家向轿子泼水(示意新娘不要再留恋娘家)、撒筷子(预祝新娘快生贵子)。

轿子回转,新娘的哥哥或弟弟跟着送亲。

送亲人进门和新娘下轿后,要坐下吃三道茶。

奶奶经新正月,打的春,过了初五才下生。

早就想到婆婆家拜年去,左捱右捱捱到落了灯。

习惯在旧历新年元旦至初五,每天都吃宿菜,过了初五才有新烹调。

第一次烹新味,名叫“下生”。

女子离开娘家,路程远的,正月不许空房,于是必须捱到正月十八落灯以后,才能回去拜年。

疼姑娘,害姑娘,大新正月不空房。

明日叫姑娘写张押租贴,套房里代你们铺张床。

嫁出门的女儿,正月间女儿、女婿双双回来拜年,不能让他们分宿,叫女婿写张租贴,以四个铜板作租金,便令他们同居。

嫂子穷,无冬夏,姑子穷来有一嫁。

将就些个吞婚做,怕的她要嫌姑爷岁数大。

前三句说媳妇是家里人,女儿总有嫁的时候。

姑娘大了把婆家,乾宅有不合婚的,草纸庚贴烧灰吃下肚,名叫“吞婚做”,就算定局。

但是旧式做亲,女八字满天飞,男八字不出门,往往两家已做亲,女儿还不晓得丈夫年岁,等到晓得年岁相差太多,总少不了要咕咕唧唧。

穿人新,穷断筋,不算身价算礼金。

说明是个两头人,新剪做的天青衫子大红裙。

前两句是骂一味喜欢穿新不惜物的人,与后文不是一事。

后文是说穷人嫁女,既要多得礼金,又不肯使女儿居妾位。

有钱的男子可以重婚,年龄虽大,只要有加倍的聘金,便可娶得处女。

女儿在做亲时,议定过门后不与元室同居,算做“两头人”,结亲时也要穿天青衫子大红裙子,就不是妾。

美食扬州十大名点。

三丁包子、千层油糕、双麻酥饼、翡翠烧卖、干菜包、野菜包、糯米烧卖、蟹黄蒸饺、车螯烧卖、鸡丝卷子。

十佳风味小吃。

笋肉锅贴、扬州饼、蟹壳黄、鸡蛋火烧、咸锅饼、萝卜酥饼、鸡丝卷子、三鲜锅饼、桂花糖藕粥、三色油饺。

十佳特色小吃。

四喜汤团、生肉藕夹、豆腐卷、笋肉小烧卖、赤豆元宵、五仁糕、葱油酥饼、黄桥烧饼、虾籽饺面、笋肉馄饨。

节日春:4月18日——5月18日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暨万花会(中国十大城市旅游节庆品牌)夏:6月15日——8月31日“扬州的夏日”、农历6月19日观音山香会秋:9月26日左右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冬:12月31日迎新年撞钟祈福活动重要旅游节庆扬州烟花三月经贸旅游节(扬州)中国双黄鸭蛋节(高邮)中国邮文化节(高邮)绿杨春早茶文化节(仪征)江都花卉节(扬州)方言扬州话是江淮官话的代表方言,它的存在至少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

它曾经是明朝时期的官话,至今还有很多古汉语词汇,以及一些生动的、有意思的口头语。

以扬州方言为载体的曲艺有扬州清曲、扬州评话、扬剧等。

这些曲艺已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产扬州炒饭、牛皮糖、馋神风鹅、黄珏老鹅、平山绿茶(郊区)、仪征绿杨春茶、十二圩五香茶干(仪征)、高邮双黄蛋(高邮)、秦邮董糖(高邮)、界首茶干(高邮)、宝应藕粉(宝应)、江都方酥(江都)、樊川小肚、韶关老鹅、嘶马的拉豆腐(江都)、琼花露酒、邵伯菱角、三丁包、扬州煮干丝、扬州酱菜、扬州三头宴(清蒸蟹粉狮子头、扒烧整猪头、拆烩鲢鱼头)第三篇:《文化艺术》习题第22课艺术文化一、选择题1.曾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著有《离骚》《天问》等优秀诗篇的是a.屈原b.王昭君c.孔子d.孟子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a.从战国到五代3000多年的历史b.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c.从传说中的炎帝到五代3000多年的历史d.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景帝3000多年的历史3.魏晋时期贡献最突出、被后人誉为“书圣”的书法家是a.王羲之b.顾恺之c.柳公权d.张怀素4.下面有关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我国雕塑艺术的起源可上溯至8000年前的原始农耕时代②秦汉时期已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③汉代墓葬中的青铜俑是当时的代表作④北朝的敦煌、云冈、龙门石窟,都在传统中融入了艺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二、简答题5.请你概括出我国雕塑艺术在原始农耕时代、秦汉时期、汉代、北朝时期较为典型的特点。

三、材料解析题6.阅读材料:“后皇嘉树,桔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这四句诗句节选自屈原的《桔颂》,意思是:天地间嘉美的桔树,适应南方肥壤沃土。

禀受天命不可迁植,只肯永远生地南楚。

请回答:①屈原写这些诗句的背景何。

②联系所学知识,说说屈原的诗具备什么特点。

答案:1.a2.b3.a4.c5.原始农耕时代:在表现人物和动物的形象时,善于把握各种形体的主要特征,对次要部位和某些细节,往往作省略或虚化的处理;秦汉时期:已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的雄浑深厚,气势宏阔;汉代:造型夸张诙谐;北朝:在传统风格中融入艺术。

6.①他生活在战国时期,立志报国兴楚,却遭到当权者排挤,长期被流放;②满怀忧愤,将蔑视权贵、忠贞不渝、爱国、爱人民的深情融化在诗歌里。

第四篇:甘肃文化艺术甘肃省是一个有丰厚文化底蕴的省份,有悠久的文化传承。

史前时期,就有我们的先民活动。

秦安县大地湾文化遗址出土大量的新石器时代器物,境内还多处出土大量彩陶,显示了甘肃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和辛甸文化的不同特色。

甘肃拥有丰富绚烂的石窟艺术。

驰名中外的“中国四大石窟”甘肃占两席: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还有榆林窟、炳灵寺石窟、马蹄寺石窟等。

丝绸之路横贯甘肃东西,延绵1600余公里,嘉峪关、古阳关、古玉门关、大漠、长河是特有的景观。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丝绸之路以独有的特色,闪烁出耀眼的光彩。

甘肃的舞台艺术创作,50-60年代,话剧《在康布尔草原上》、歌剧《向阳川》、陇剧《枫洛池》等曾轰动国内。

改革开放初,又出现以舞剧《丝路花雨》、话剧《西安事变》、京剧《南天柱》为代表的一批好剧目。

“八五”期间,一批反映时代精神、地方特色、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剧、节目脱颖而出,全省新创作剧目140多个。

陇剧《天下第一鼓》、京剧《夏王悲歌》、乐舞《敦煌古乐》、秦剧《西域情》、舞蹈诗《西出阳关》获得了文华奖。

从xx年到xx年全省共获得全国性奖励43项,其中“五个一工程”奖3项,文华奖10项,梅花奖5个。

舞剧《丝路花雨》开创了舞蹈中的敦煌舞派,被评为20世纪经典舞蹈作品,从70年代诞生起,在国内演出近千场,还先后到1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盛赞,至今盛演不衰。

席臻贯先生解译敦煌古乐而创编的《敦煌古乐》,引起众多专家和海外人士的关注。

甘肃的民族民间艺术丰富多彩。

民歌有:陇东的信天游,甘南藏民歌,肃南裕固族山歌,河州和洮岷的花儿。

民间舞蹈有:陇东的大秧歌,陇南白马藏族面具舞,兰州太平鼓,武威攻鼓舞,陇西云阳板等。

民间戏曲有:陇东道情,花儿剧,皮影戏,兰州鼓子,藏戏等。

甘肃的文化也不断对外开放和交流,文物、戏剧、舞蹈、音乐、民间民俗艺术、书画等先后到亚、欧、美、非、澳五大洲的近30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和交流,为宣传甘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丝绸之路文化长廊建设工程”,计划到xx年,把古丝绸之路沿线的9个地、市,24个县、市、区,172个乡镇连接贯通成一条文化长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