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拍背吸痰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儿拍背排痰ppt课件

小儿拍背排痰ppt课件
• 适应症:小儿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 • 现结合临床实践及理论,将拍背排痰方法简单概
括如下:
可编辑ppt
4
主要内容: 一、拍背时间 二、拍背体位 三、拍背手法与顺序 四、注意事项可Βιβλιοθήκη 辑ppt5一、拍背时间
对患感冒或肺炎的儿童,家人拍背排痰要掌握三个 要点:
在夜间由于体位关系,呼吸道内会沉积大量痰液。所 以拍背排痰的最佳时间是清晨起床后。
可编辑ppt
10
可编辑ppt
11
拍背顺序
由下至上、由外向内
•拍背时应两侧肺都拍到。由于体位的关系,宝宝的 背部和肺下部更容易产生液体积聚,所以应着重拍 这些部位。如果已经患有肺炎,还应着重拍病变的 那一侧。
可编辑ppt
12
可编辑ppt
13
拍背幅度: 以手掌根部离开背部3~5 cm,手指尖部离开背部 5—10cm为宜。(患儿舒适,无哭闹)
可编辑ppt
8
三、拍背手法与顺序
可编辑ppt
9
拍背手法
方法:两手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手指关节微屈, 呈120度,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 由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有节律地叩击患者背部持 续5~10分钟,手掌根部离开胸壁3~5厘米,手指尖部 离开胸壁10~15厘米为宜。叩击时发出空而深的“啪 、啪”声响,则表明手法正确。可单手拍背,也可双 手交替叩击。频率要快100~200次/分钟。一天应拍 3~5次左右。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频率越快,放在弹 性表面的物体更容易跌落。如果频率太慢,对于排痰 是没有效果的。拍背力量应均匀,避开肩胛骨、脊柱 。叩背同时要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果病人有耐受,可 以适当增加叩背时间。
可编辑ppt
18
可编辑ppt

翻身拍背吸痰

翻身拍背吸痰

三.吸痰
⑸一次吸痰不应超过15s(吸痰后清洁鼻腔、 口腔)。同时检查粘膜有无损伤。每次吸 痰均应更换消毒吸痰管。气管切开患者更 应注意无菌操作。 ⑹.吸痰前后予加大吸氧浓度5-10L,12min,吸痰前、中、后应观察生命体征, 如有不适应停止操作。
4.吸痰的注意事项损坏机器。
禁用于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有 病理性骨折史,咯血,低血压及肺水肿, 肺大泡的病人
三.吸痰
三.吸痰
1.吸痰的目的: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呼吸道通 畅,预防窒息 ,预防肺不张。
三.吸痰
3.吸痰的方法:
⑴.吸引前先检查吸引器效能是否良好,吸
引导管是否通畅。
⑵.备齐用物,置床头柜,向患者解释。 3·三查七对
主講: 郭金朋
一.翻身
一.翻身
1.翻身的目的:
对于昏迷、瘫痪及其他长期卧床的病
人,必须按时给他们翻身、拍背、按摩和
敷药,以防褥疮的发生;同时也有改善受
压部位血液循环,使病人舒适,便于治疗
护理的需要。
一.翻身
2.翻身的方法: ⑴ . 翻身时,若让病人转向护理者站立侧, 可以这样进行:将病人双手交叉放于胸腹 部,两腿屈曲;护理者用双手分别托住病 人对侧的肩部和臀部,使病人转向护理者 站立侧;双手分别托住病人肩部,移向床 中间,然后双手托住臀部再移向床中;待 病人感到体位舒适后,在其背部及两膝间 各置一软垫。
每次吸痰时间不宜过长,以不超过15 秒钟为限。吸痰管应在无负压情况下遇到 阻力后上提1cm,边拔边吸,遇阻力稍停, 左右转动,口腔吸痰管与气管吸痰管应分 开,避免感染。
6· 痰液黏稠的插管内可先注入生理盐水3-5ml,待510次通气后再吸,对于特别粘稠的,插管内注入2% 碳酸氢钠3-5min后再吸

翻身拍背吸痰 ppt课件共23页PPT资料

翻身拍背吸痰 ppt课件共23页PPT资料
A.将患者肩部、臀部移向护 士侧床沿,再将
患者双下肢移近护士侧床沿, 协助或嘱患者屈膝。
B.护士一手托肩,一手扶膝 部,轻轻将患者
转向对侧,使其背向护士。
(2)二人翻身侧卧法(同侧)
A.两名护士站在床的同一侧, 一人托住患者颈肩部和腰部, 另一人托住臀部和腘窝部, 同时将患者稍抬起移向近侧。
B.两人分别托扶患者的肩、 腰部和臀部、膝部,轻轻将 患者转向对侧。
二.有效排痰的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痰液淤积
1.



提高药效,促进病情恢复


预防感染,减少术后并发症
二.有效排痰的护理
四字决
湿、翻、 拍、咳 (吸)
2.常用排痰的 方法
气道湿化、雾化 翻身★ 叩击震颤★ 旋转震动排痰仪 有效咳嗽★ 体位引流 机械排痰★
二.有效排痰的护理
3.叩背
3.1叩背的禁忌症
二.有效排痰的护理
3.2叩背的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操作者将手固 定成背隆掌空状,即手背隆起,手掌中空, 手指弯曲,拇指紧靠食指,有节奏的从肺 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轻轻叩击。边叩击 边鼓励患者咳嗽。
二.有效排痰的护理
3.3叩背的部位
从下至上,从外向内,背部 第十肋间隙,胸部第六肋间隙 开始,应避开脊柱、乳房、 心前区等部位。
一、危重病人翻身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1)单人翻身侧卧法:适用于体重 较轻的患者
(2)二人翻身侧卧法:适用于体重 较重或病情较重的患者
2.方法
(3)二人轴线翻身法:适用于脊椎 受损或脊椎手术后患者
(4)三人轴线翻身法:适用于颈椎 损伤的患者
一、危重病人翻身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精选文档】翻身拍背吸痰PPT

【精选文档】翻身拍背吸痰PPT

谢谢观看!
(3)连接吸痰管,滑润冲洗吸痰管。 (4)插管深度适宜,吸痰时轻轻左右旋转吸痰管上提吸痰 (5)如果经口腔吸痰,告诉患者张口。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
舌板或者口咽气道帮助其张口,吸痰毕,取出压舌板或者 口咽气道。 (6)清洁患者的口鼻,帮助患者恢复舒适体位。
5.4吸痰的注意事项
(1)吸痰前调节合适负压,检查连接是否正确 (2)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每次吸痰更换吸痰 (3)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4)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2min,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 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 受后再进行。
B.安置体位:护士绕至对侧,将患 者近侧手臂置在头侧,远侧手臂置 于胸前,两膝间放一软枕。 C.协助侧卧:护士双脚前后分开, 两人双手分别抓紧患者肩、腰背、 髋部、大腿等处的远侧大单,一名 护士发指令,两人动作一致的将患
A.移动患者:有三名护士完成 一名护士固定患者的头部,纵轴向 上略加牵引,使头、颈部随躯干一 起慢慢移动 第二名护士双手分别置于患者肩、 背部 第三名护士双手分别置于患者腰部、 臀部,使患者头、颈、腰、髋保持 在同一水平线上,移至近侧。
二.有效排痰的护理
5.吸痰的目的、适应症、注意事项
协助侧卧:护士双脚前后分开,两人双手分别抓紧患者肩、腰背、髋部、大腿等处的远侧大单,一名护士发指令,两人动作一致的将
患者整个身体以圆滚轴式翻至侧卧。
适应症: 口咽气道。
成人(300-400mmHg)
脑(出1)血做急好性准期备(,7携-10物天品)至,患颅者内旁动,危脉核瘤重对或患动、者静,昏脉帮畸迷助形患,、者颅取老内合手适年术后、7天全以内麻。未醒、大手术后和胸部创伤等,
二.有效排痰的护理
4.有效咳嗽

翻身拍背吸痰 ppt课件

翻身拍背吸痰  ppt课件

PPT课件
11
三.背部按摩
3.注意事项 冬天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颈胸背部骨折患者禁忌背部按摩 压力均匀的按向心方向按摩,由轻到重,
再由重到轻,每次3~5分钟。
PPT课件
12
谢谢
PPT课件
13
PPT课件
14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每一肺叶叩击1~3min,每分钟120~180次,叩 击力量适中,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宜;每次叩击 时间以5~15min为宜,应该在餐后2小时或餐前30 分钟进行。
PPT课件
8
二.拍背
4.注意事项:
是饭后1小时内不宜拍背,以免引起呕吐 是拍背时患者应侧卧位,去枕,以利于痰液引流。 拍背后嘱病人用力咳嗽将痰排出,必要时用吸痰
PPT课件
5
一.翻身
3.翻身的注意事项
协助病人翻身动作宜轻而稳。 如病人身上置有导管,应防止其脱落。 对骨折病人的翻身,上下动作还应协调,保护好病人的
肢体,以防骨折再移位。 翻身时应注意床褥的整洁与干燥,拉平床单和病人衣裤。 仔细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并随机作出相应的处理。 翻身时应配合拍背,深呼吸及有效排痰,而不是单纯为
了翻身而翻身。
PPT课件
6
二.拍背
1.拍背的目的:促进痰液的排出。
2.拍背的方法:
操作者五指并拢呈杯状,用指腹与大小鱼际 着落。叩击时依靠手腕的力量,均匀叩击,每 一部位叩击1分钟;叩击顺序应均匀有节奏地叩 击。从下至上、由两边向中间叩,同时嘱病人 缓慢深呼吸。
PPT课件
7
二.拍背
3.拍背的时间
器帮助排痰 拍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咳嗽、咳痰及面

叩背排痰ppt课件

叩背排痰ppt课件
叩背排痰
1
2
叩背前的解释: 叩背是利用重力的原理及机械的力量,使
得粘贴在气管壁上的痰液脱落,易于排出体外, 所以在进行叩背操作前,一定要先向病人说明 治疗的目的,取得理解和配合。
3
叩背的步骤
体位的选择:选择病人坐位姿势比较理想,如果 病人的身体不能耐受,或是母婴某些治疗的限制, 如进行机械通气时,也可以选择侧卧位来进行。
肌着落,利用腕关节的力量,有节律叩击, 与呼吸过程无关 频率:每个部位1-3分钟,每分钟120-130次 原则:从下至上,从外向内,背部第十肋间隙,胸部第 六肋间隙开始
19
3.震颤排痰
目的:通过手的快速震动,使胸壁间断的压缩,利于小气道分泌物 的排出
不适及时停止(2分)
有利于痰液吸出的方法
1.雾化吸入:
应用祛痰药(沐舒坦、糜蛋白酶等)稀释痰 液,或应用支气管舒张剂
有条件温化氧气 无心肾功能不全每日饮水1500ML以上 忌甜食
17
18
Hale Waihona Puke 2.叩背排痰时机:餐前30分钟和餐后2小时 体位:侧卧或坐位,叩击部位垫薄毛巾 方法:手似杯状,掌指关节屈曲120度,指腹与大小鱼
6、从背部由下至上叩拍背数次。叩拍时先从背部的
8 20
肺底向上叩击至肩下,每次叩击的部位要与上一次的 部位重叠1/3,不可遗漏,叩击一侧后再叩击另一侧,
每次叩击次数至少三遍,叩背力度要适宜,位置要准
确,不能叩击在肾区和脊柱上。
7、叩背后,衣服整理平整,将大软枕放于老人背部
(支撑体位),另一软枕放于老人颈部凹陷处,协助 老人盖好被子,整理用物与床铺,开窗通风。
14
翻身叩背咳痰
序 号
试题名称
考核要求

《小儿拍背排痰》课件

《小儿拍背排痰》课件
《小儿拍背排痰》 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小儿咳嗽与排痰机制 • 小儿拍背排痰的方法 • 拍背排痰的实践应用 • 家长在拍背排痰中的角色 • 小儿拍背排痰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01
引言
主题介绍
主题背景
小儿咳嗽痰多时,如何通过拍背 帮助排痰。
主题内容
介绍拍背排痰的方法、注意事项 以及相关医学知识。
目的和意义
目的
让家长了解拍背排痰的方法,帮助孩 子缓解咳嗽痰多的症状,促进孩子健 康成长。
意义
通过科学的育儿方法,提高家长对小 儿健康的认识,增强家庭护理能力, 减少孩子因咳嗽痰多而就医的次数, 减轻家庭负担。
02
小儿咳嗽与排痰机制
咳嗽的生理机制
咳嗽反射
咳嗽中枢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通过咳嗽动 作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或痰液排出,保 持呼吸道通畅。
THANKS
感谢观看

禁忌用于患有皮肤破损、炎症或 其他皮肤疾病的患儿。
禁忌用于患有脊柱损伤或神经功 能障碍的患儿。
拍背排痰的实践案例
案例一
小明,1岁,因感冒引起咳嗽、咳痰,家长通过拍背排痰的方法帮助小明咳出 痰液,缓解了症状。
案例二
小红,3岁,患有哮喘,呼吸道狭窄,呼吸困难,通过拍背排痰的方法帮助小红 缓解了呼吸道阻塞,改善了呼吸状况。
好地进行拍背排痰护理。
与其他家长交流
家长之间可以交流经验和心得,共 同学习和进步,提高拍背排痰的效 果。
与小儿沟通
在拍背排痰过程中,家长应与小儿 进行沟通,给予关爱和鼓励,增强 小儿的信心和配合度。
06
小儿拍背排痰的常见 问题与解答
常见问题一:拍背排痰的效果如何?
总结词

协助患者翻身叩背排痰PPT课件

协助患者翻身叩背排痰PPT课件

2019/11/27
.
9
操作视频学习:
2019/11/27
.
10
2019/11/27
.
11
2019/11/27
.
5
8、叩背 叩背原则:将手指合拢呈杯状,依靠 手腕的力量,均匀有节奏地叩击。从 下至上、由两边向中间叩,背部从第9
肋间隙、胸部从第6肋间隙开始向上叩击至肩 部震动气道,注意避开乳房及心前区,每一 肺叶叩击1~3min,每分钟120~180次,叩击力 量适中,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宜;每 次叩击时间以5~15min为宜,操作中 应密切观察病人反应。
1方法正确,动作熟练,力度适中,符合 操作要求 2有效清除痰液,沟通良好,患者配合很 好。
2019/11/27
.
8
注意事项
1、遵循节力、安全原则。 2、固定床脚刹车,妥善处置各种管路。 3、注意患者安全,避免拖拉,保局部 皮肤,正确使用床挡,烦躁的患者选用约束 带。 4、翻身后患者体位应符合病情需要,适 当使用皮肤减压用具。 5、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 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并处理。
.
2
护理流程:
评估患者: 1、患者姓名、年龄、床号、体重、病情、 意识状态等。 2、心理状态及配合程度 3、肢体活动能力、自理能力、皮肤状况 4、患者咳痰的难易程度、确定痰液明显 区域 5、患者采取正确舒适体位
2019/11/27
.
3
环境要求: 环境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操作前准备: 洗手,戴口罩
用物: 听诊器、垫枕、填写翻身卡、手消毒液、

操作过程: 1、携用物至患者病床
2019/11/27
.
4
2、核对床头牌、腕带。 3、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合作。 4、病人仰卧,两手放于腹部,两腿弯曲。 5、先将患者两下肢移向护士一侧的床缘再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二.拍背
4.注意事项:
是饭后1小时内不宜拍背,以免引起呕吐 是拍背时患者应侧卧位,去枕,以利于痰液引流。 拍背后嘱病人用力咳嗽将痰排出,必要时用吸痰
器帮助排痰 拍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咳嗽、咳痰及面
色等
9
三.背部按摩
1.背部按摩的目的 促进皮肤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等并发
症的发生。
10
三.背部按摩
2.背部按摩的方法 协助病人俯卧位或侧卧位,按摩者站在病人的
右侧,两手蘸少许50%酒精以手掌的大小鱼际从臀 部上方开始,沿脊柱两旁向上按摩,至肩部时用 力稍轻,以环形按摩,再向下至腰部、骶尾部。 如此有节律的按摩数次。再用拇指指腹蘸50%酒 由骶尾部开始沿脊柱按摩至第7颈椎处。
11
三.背部按摩
3.注意事项 冬天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 颈胸背部骨折患者禁忌背部按摩 压力均匀的按向心方向按摩,由轻到重,
再由重到轻,每次3~5分钟。
12
谢谢
13
14
15
16
1
一.翻身
1.翻身的目的:
对于昏迷、瘫痪及其他长期卧床的病人, 必须按时给他们翻身、拍背、按摩和敷药,以 防褥疮的发生;同时也有改善受压部位血液循 环,使病人舒适,便于治疗护理的需要。
2
一.翻身
2.翻身的方法:
(1)翻身时,若让病人转向护理者站立侧,可以 这样进行:将病人双手交叉放于胸腹部,两腿 屈曲;护理者用双手分别托住病人对侧的肩部 和臀部,使病人转向护理者站立侧;双手分别 托住病人肩部,移向床中间,然后双手托住臀 部再移向床中;病人感到体位舒适。
了翻身而翻身。
6
二.拍背
1.拍背的目的:促进痰液的排出。
2.拍背的方法:
操作者五指并拢呈杯状,用指腹与大小鱼际 着落。叩击时依靠手腕的力量,均匀叩击,每 一部位叩击1分钟;叩击顺序应均匀有节奏地叩 击。从下至上、由两边向中间叩,同时嘱病人 缓慢深呼吸。
7
二.拍背
3.拍背的时间
每一肺叶叩击1~3min,每分钟120~180次,叩 击力量适中,以病人不感到疼痛为宜;每次叩击 时间以5~15min为宜,应该在餐后2小时或餐前30 分钟进行。
5
一.翻身
3.翻身的注意事项
协助病人翻身动作宜轻而稳。 如病人身上置有导管,应防止其脱落。 对骨折病人的翻身,上下动作还应协调,保护好病人的
肢体,以防骨折再移位。 翻身时应注意床褥的整洁与干燥,拉平床单和病人衣裤。 仔细观察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并随机作出相应的处理。 翻身时应配合拍背,深呼吸及有效排痰,而不是单纯为
3
一.翻身
(2)想让病人背向护理者站立侧,则可按如下方 法分步进行:将病人双手交叉放于其胸腹部, 两腿屈曲;双手托住病人肩和臀部,轻轻移向 护理者站立侧;双手托住病人的肩部和臀部, 将其推向对侧侧卧;最后用软枕垫靠其背部, 两足之间再置一软枕。
4
一.翻身
(3)对肥胖病人,可取两步翻身法:第一步,护 理者要一手伸入病人肩下,另一手伸入其背, 将其上半身先移向近侧床边;第二步,护理者 再将一手伸入病人腰下,另一手托住其臀部, 再将病人下半身移向近侧床边,然后同上法翻 身,垫放舒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