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8年江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卷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部分)

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1、朱光潜生平最景仰两个人,一个是和他只有一面之缘的弘一法师。
他一生奉行的座右铭是“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他有儒家兼济天下,学以致用的热肠,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一意志;因有“出世”的精神,他深得道家超然物表、虚静无为的精髓,足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神采。
不管是风平浪静之时,还是黑云压城之日,他始终锲而不舍,孜孜以求。
下列词语与文段中对朱光潜描述无关的词语是:A. 无为而治B. 不求名利C. 意志坚强D. 胸怀天下【评析】答案选D。
本题是一道细节理解题,考察知识点为无中生有,较为简单。
文段中的“道家超然物表、虚静无为的精髓,足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神采”对应A选项的“无为而治”,B选项的“不求名利”;文段中的“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一意志”对应的是C选项。
因此,D选项中的“胸怀天下”在文段中并未体现出来,属于无中生有选项。
答案选D。
2、法治的规范性与权威性,可以有效规范与约束政府行为,防止出现违法行为法、徇私枉法,使全社会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风气,维护市场秩序与社会护权利与自由的基本价值,与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内在要求高度契合,两治不但可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也可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规范作用。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A、建立法治规范和权威的重要性B、市场经济可以强化法治的C、如何有效规范与约束政府行为D、法治建设有利于经济社会【评析】答案选D。
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考查知识点为主体排除法,难易程度适中。
文段中主要论述的是法治对于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规范、保护功能。
因此,主体为法治和市场经济,排除AC。
B选项的逻辑关系错误。
因此,答案选D。
3、儒学的存在不等于儒家哲学家或儒家哲学体系的存在,不能认为有了儒家哲学家才有儒学,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
儒学在最基础的层面上,不仅仅是经典的解说,同时也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
文中划横线处的“这”指的是A、儒学是儒家哲学家的经典解说B、儒学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C、有儒家哲学家才有儒学的存在D、儒学和儒家哲学体系是两回事【评析】答案选C。
2015-2018江苏面试真题(2019最新版)

2018年江苏省公务员面试真题(一)2018年5月12日面试真题1、有一天,鸿鹄飞到井边,青蛙对鸿鹄说:“别人都说我是井底之蛙,我也向往碧海蓝天,但是我自己没有翅膀,想跳出井口,跳不出去”;鸿鹄说:“你不是会游泳和跳跃吗,可以尝试在井水上涨时跳出来。
”请就这则寓言故事展开联想,结合公务员工作谈谈对你的启示。
(智能性--启示类--寓言故事题)2、某单位会议上,有三位同志分别发言。
(1)小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人很难看到自己的问题,发现问题主要依靠领导和同事;(2)小李:人贵有自知之明,但我们看到自己的不足时,往往不愿意面对;(3)小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身上都会有缺点,只要优点比缺点多就行了。
请你对上述三句话进行评价,对你有哪些启示,并说说你自己的不足。
3、如果你是A村挂职副书记小王,村书记和主任都出去办事了,将村事务暂交你管理,有四件事情需要你处理:(1)两小时后,赵镇长陪同县领导来你村访问贫困户。
(2)你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出了车祸,情况危急,已经送往医院抢救;(3)有村民举报河堤坝上有漏水现象,有溃堤的危险;(4)A村一家企业被曝光偷排污水,电视台记者要来采访村主任,但他出差了;问题:1、如果你是小王,你打算如何处理这四件事?2、如果记者打电话过来,由你接听,请现场模拟。
(一题两问。
第一问:意愿性--排序类--排序题;第二问:情境性--演说类--情景模拟演说题。
)4、请结合公务员工作实际,以“新征程,新作为”为主题,即兴演讲,题目自拟,演讲时间三分钟?(智能性--综合分析类--主题演说题)(二)2018年5月13日面试真题1、有人说,人工智能的普及会导致失业问题加重。
主要有三个论点:(1)流水作业的人类劳动力会被人工智能取代;(2)人工智能有学习能力,在很多工作中会比人类更能适应,因此白领的工作也有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3)人工智能的技术正在逐步完善,人工智能会比人更聪明,会在更大范围内带来大面积的人员失业。
2015年江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卷(A类)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江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卷(A类)及详解(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下列给出的文字、表格、图形资料均有五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处理,然后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S市统计局在该市范围内,抽取3000名18~70周岁且在2013年有过网购经历的居民,以入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2013年人均网购次数为19.4次。
从分组情况看,有三类人群使用网购相对频繁:一是年轻群体。
35岁以下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5.5次;二是较高学历的群体,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大专学历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27.3次和21.8次;三是中高收入群体,个人月收入为10000元以上和5000~10000元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31.0次和26.0次。
此外,女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1.1次,比男性受访者高出3.8次。
2013年该市网购10类主要商品和服务的受访者占比情况如下图。
图2013年S市网购10类主要商品和服务的受访者占比(%)1.2013年,在该市有超过40%的受访者网购的商品和服务项目是()。
A.衣着服饰、食品保健品B.食品保健品、汽车用品C.衣着服饰、缴费充值服务D.日用化妆品、装潢家居服务【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各选项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A项,衣着服饰78.7%,食品保健品49.5%。
B项,食品保健品49.5%,汽车用品10.7%。
C项,衣着服饰78.7%,缴费充值服务36.8%。
D项,日用化妆品39.7%,装潢家居服务28.8%。
因此答案选A。
2.受访者中女性所占的比例约为()。
A.71.2%B.65.7%C.55.3%D.44.7%【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受访者2013年人均网购次数为19.4次”“女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1.1次,比男性受访者高出3.8次”,得到男性受访者的人均网购次数为21.1-3.8=17.3次;由于人均网购次数是由女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与男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混合而成,利用混合平均数的思想与线段法,男性受访者17.3距离19.4是2.1,女性受访者21.1距离19.4是1.7,距离比是人数的反比,所以女性受访者所占比是2.1÷(2.1+1.7)≈55.3%。
2018江苏省公务员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A)

2018江苏省公务员行测真题与答案解析(A)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下列能体现这一深刻变化的是①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世界第一②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规模稳居世界前列③我国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出兵国④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为两个阶段,2035年的目标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的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关于这两个阶段目标的特点,下列理解正确的是①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②突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③设定了增长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④突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目标要求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下列说法与其所蕴涵的法治原则对应不正确的是A.切蛋糕者最后拿蛋糕--效率原则B.两害相权取其轻--利益权衡原则C.有恒产者有恒心--人权保障原则D.法无授权不可为--权力制约原则4.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公职人员就职宣誓开始走上制度化发展的道路。
下列关于宪法宣誓的说法正确的是A宪法宣誓是向宣誓者施加责任的法律机制B宪法宣誓是宣誓者向在场聆听的人员宣誓C宪法宣誓能实现内在素质向外在规范转变D宪法宣誓是示范敬畏宪法权威的社会仪式5.下列对行政行为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税务局冻结涉案企业银行存款的行为属行政强制B.工商局向个体商贩颁发营业执照的行为属行政确认C.财政局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者给予补贴的行为属行政许可D.环保局对逾期缴纳罚款的企业加处滞纳金的行为属行政处罚6.当前我国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决心处置一批风险点,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下列不属于金融机构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的是A.执行居民存款保险制度B.推出新的金融衍生产品C.查处违规使用资金行为D.控制个人住房贷款规模7.当前,不带现金出门正成为一种时尚。
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B类)

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B类)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B类)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点击查看: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B类)言语理解与表达[0/25]1、法治的规范性与权威性,可以有效规范与约束政府行为,防止出现违法行使权力、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使全社会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社会风气,维护市场秩序与社会秩序。
法治保护权利与自由的基本价值,与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内在要求高度契合,两者相互促进。
法治不但可以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也可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规范、保障、引领、推动等不同作用。
这段文字主要讨论的是()。
A建立法治规范和权威的重要性B市场经济可以强化法治的权威C如何有效规范与约束政府行为D法治建设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正确答案是A考点:中心理解题2、民以食为天,人多地少是不少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
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粮价的波动往往对国内粮食生产影响巨大。
据介绍,日本已在海外开发农田1200万公顷,相当于其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韩国在海外购买和租赁农田243万公顷,相当于其国内耕地面积的1. 3倍,日韩农业“走出去”,借助多元化的规模经营,获得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对保证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段文字讨论的重点是()。
A日本韩国本世纪的耕地面积规模B日韩“走出去”的海外屯田战略C人多地少粮价波动是世界性问题D国际粮价与国内粮食生产的联动正确答案是B考点:中心理解题3、如果告诉你,你日常喝的水也许比太阳还要古老,恐怕除了惊讶之外,都有点喝不下去了。
话说回来,科学家花费大量精力来论证地球上的水可能是太阳系的长辈,无疑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这一发现意味着宇宙中,或许有类似地球生命的存在。
不过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在水资源日益匮乏的当下,知道地球上水的年龄远不如如何治理地球上被污染的水域来得迫切。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2015年江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卷(B类)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江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卷(B类)及详解(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下列给出的文字、表格、图形资料均有五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处理,然后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收入来源如下图所示。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城镇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26635元,增长10.3%。
农村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7%。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
图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1.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
A.低2.2个百分点B.高4.0个百分点C.高2.2个百分点D.低4.0个百分点【答案】D【解析】由文字资料最后一句话可知,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低12.0%-8.0%=4.0%,即低4.0个百分点。
2.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经营净收入占比为()。
A.27.0%B.18.5%C.56.6%D.7.9%【答案】B【解析】由饼图数据和文字资料第一句可知,占比为3732/20167,利用直除法得到计算结果的首位为1,因此答案选B。
3.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
A.17030元B.18355元C.16138元D.22090元【答案】A【解析】由资料可知,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
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招考笔试真题及解析

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招考笔试真题及解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类试卷(精选)本套试卷共100道题,四个部分,分别为言语理解与表达(20道)、数量关系(20道,数字推理5道,数学运算10道)、判断推理(40道,包括类比推理、图形推理、逻辑判断、定义判断四种题型,题量均为10道)、资料分析(25道)。
本试卷精选部分试题。
2014年江苏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C类试卷(精选)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20题,参考时限25分钟)1—20. 缺第二部分数量关系(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一、数字推理。
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
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从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请开始答题:21. 4,6,12,30,84,()。
A. 96B. 128C. 192D. 24622. 12,12,1,4,32,()。
A. 512B. 480C. 320D. 9623. 1,2,1+2,1+3,3,()。
A. 1+5B. 4C. 3+3D. 3+524. 11,23,46,80,125,()。
A. 149B. 167C. 181D. 19925. 14,23,149,289,14027,()。
A. 28027B. 56027C. 28081D. 56081二、数学运算。
通过运算,选择最合适的一项。
请开始答题:26. 超市经理为某商品准备了两种促销方案,第一种是原价打7折,第二种是买二件赠一件同样商品。
经计算,两种方案每件商品利润相差0.1元,若按照第一种促销方案,则100元可买该商品件数最大值是()。
A. 33B. 47C. 49D. 5027. 若任意正整数x和y,定义x?y=2x+y,x?y=yx,则1?(2?3)=()。
A. 10B. 11C. 64D. 8128.小王、小李和小周一共收藏了121本图画书,小王给小李和小周每人6本后,小王图画书的本数是小周的3倍,小李的2倍,则小周原有图画书的本数是()。
2015年江苏省公务员试题解析

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及解析 Tag: 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 真题 2015-03-22 来源:江苏公务员资讯网 【 打印 】 收藏此页 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今日举行笔试,全省共有19.8万考生参加今年的省考,竞争5872个公务员及参公管理职位,这是近三年来参加省公考人数最少的一次。
这些考生分布在全省136个考点,其中南京地区25个考点。
江苏省公务员笔试分A 、B 、C 三类,A 类职位考《公共基础知识》(A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 )、《申论》三科,B 类、C 类职位考《公共基础知识》(B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 )两科。
考试具体安排为,上午8:00-9:30《公共基础知识》(A 、B 、C );10:30-12: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 、B 、C );下午14:30-17:00《申论》。
各类职位笔试合格分数线由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研究确定。
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在公共科目笔试合格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按计划录用人数3倍的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选。
面试前,招考单位须对面试人选进行资格复审。
面试成绩不设合格线,但形不成竞争的职位,报考人员面试成绩达到60分为合格。
面试成绩现场通知考生。
笔试结束后,本站将及时整理公布笔试真题,考生可参考本站提供的真题进行估分,估分成绩较为理想的考生可准备接下来的面试工作,成绩不理想的考生也不要气馁,可关注接下来的2015年江苏大学生村官、事业单位、三支一扶等公职类考试(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结束后需要关注哪些考试)。
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笔试真题及解析科目真题 真题解析 真题特点 行测(A)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A 类资料分析真题及解析 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题量减少 考试时间缩短10分钟 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四宗最” 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真题解读 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解读:题量减少5题 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B 类)数量关系真题特点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ABC 三类行测数字推理真题特点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真题特点分析行测(B)行测(C)2015年江苏公务员行测B类真题判断推理部分出题特点公共基础知识(A)2015年江苏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A类真题及解析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呈现五大特点2015年江苏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AB卷考情分析2015年江苏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真题AB卷专业性更强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五宗最”公共基础知识(B)2015年江苏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B类真题及解析公共基础知识(C)2015年江苏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C类真题申论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读考场资讯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参考率为76.8% 考题抢先看2015江苏公务员申论重点考察深化改革部分真题2015江苏公务员考试真题紧扣社会热点题量减少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参考人数为20万余人减少3万余人2015江苏省宿迁市公务员招录笔试参考率全省最高2015年江苏无锡市公务员参考率在70%左右2015江苏公务员笔试开考常州参考率降幅较大2015年江苏公务员考试趣味真题大搜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江苏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卷(A类)及详解
(共20题,参考时限20分钟)
下列给出的文字、表格、图形资料均有五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处理,然后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S市统计局在该市范围内,抽取3000名18~70周岁且在2013年有过网购经历的居民,以入户方式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者2013年人均网购次数为19.4次。
从分组情况看,有三类人群使用网购相对频繁:一是年轻群体。
35岁以下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5.5次;二是较高学历的群体,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大专学历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27.3次和21.8次;三是中高收入群体,个人月收入为10000元以上和5000~10000元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31.0次和26.0次。
此外,女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1.1次,比男性受访者高出3.8次。
2013年该市网购10类主要商品和服务的受访者占比情况如下图。
图2013年S市网购10类主要商品和服务的受访者占比(%)1.2013年,在该市有超过40%的受访者网购的商品和服务项目是()。
A.衣着服饰、食品保健品
B.食品保健品、汽车用品
C.衣着服饰、缴费充值服务
D.日用化妆品、装潢家居服务
【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各选项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A项,衣着服饰78.7%,食品保健品49.5%。
B项,食品保健品49.5%,汽车用品10.7%。
C项,衣着服饰78.7%,缴费充值服务36.8%。
D项,日用化妆品39.7%,装潢家居服务28.8%。
因此答案选A。
2.受访者中女性所占的比例约为()。
A.71.2%
B.65.7%
C.55.3%
D.44.7%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受访者2013年人均网购次数为19.4次”“女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为21.1次,比男性受访者高出3.8次”,得到男性受访者的人均网购次数为21.1-3.8=17.3次;由于人均网购次数是由女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与男性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混合而成,利用混合平均数的思想与线段法,男性受访者17.3距离19.4是2.1,女性受访者21.1距离19.4是1.7,距离比是人数的反比,所以女性受访者所占比是2.1÷(2.1+1.7)≈55.3%。
3.下列群体中,2013年人均网购次数最多的是()。
A.35岁以下的受访者
B.个人月收入为1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
C.大专学历的受访者
D.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
【答案】B
【解析】由材料第二段可知,四个选项对应的群体中,2013年人均网购次数分别为:A 项,35岁以下的受访者为25.5次。
B项,个人月收入为1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为31.0次。
C项,大专学历的受访者为21.8次。
D项,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为27.3次。
因此,网购次数最多的是个人月收入为1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
4.受访者中,在2013年网购了缴费充值服务的人数为网购图书音像人数的()。
A.1.6倍
B.2.1倍
C.2.5倍
D.3.0倍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2013年网购缴费充值服务的受访者占比为36.8%,网购图书音像的受访者占比为17.8%,所以,网购缴费充值服务的人数为网购图书音像人数的36.8%÷17.8%≈37/18≈2.1倍。
5.不能从上述资料推出的一项是()。
A.受访者中在2013年网购了日用化妆品的人数是1191人
B.2013年该市个人月收入为5000~10000元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是26.0次
C.2013年该市网购家用电器、图书音像的受访者占比之差是10.2%
D.2013年该市大专及以上学历受访者的人均网购次数是24.6次
【答案】D
【解析】A项,由图可知,2013年网购了日用化妆品的受访者占比为39.7%,而受访者共3000名,故网购了日用化妆品的人数是3000×39.7%=3000×(40%-0.3%)=1200-9=1191人。
B项,由材料第二段中“个人月收入为10000元以上和5000~10000元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31.0次和26.0次”可知,符合题意。
C项,由图可知,2013年网购家用电器、图书音像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28.0%和17.8%,两者相差28.0%-17.8%=10.2%。
D项,由材料第二段,“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和大专学历的受访者人均网购次数分别是27.3次和21.8次”,在不知道各学历受访者人数的情况下,不能将二者的平均数当成是大专及以上学历受访者的人均网购次数。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5题。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收入来源如下图所示。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城镇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26635元,增长10.3%。
农村居民按户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为9497元,增长12.7%。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
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
图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
1.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
A.低2.2个百分点
B.高4.0个百分点
C.高2.2个百分点
D.低4.0个百分点
【答案】D
【解析】由材料的最后一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968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383元,增长12.0%”,可得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低12.0-8.0=4.0个百分点。
2.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经营净收入占比为()。
A.27.0%
B.18.5%
C.56.6%
D.7.9%
【答案】B
【解析】由材料的第一句可知,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67元,由图可知,经营净收入为3732元,则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经营净收入占比为3732/20167,分母取前两位计算,首位商1。
因此答案选B。
3.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元。
A.17030
B.18355
C.16138
D.22090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则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28844/(1+9%)-10489/(1+11.2%)>(28844-10489)/(1+11.2%)≈18355×9/10≈18355-1835=16520元。
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9%按11.2%计算,造成了2.2%的误差,分母变大,则实际值会比计算值大28844×2%≈630元。
所以计算值将误差也考虑进去是16520+630=17150元,因此答案选A。
4.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
A.22177元、17222元
B.18317元、13222元
C.16367元、11491元
D.20167元、1449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