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GB12602-90)
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专业技术规范GB

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GB-)————————————————————————————————作者:————————————————————————————————日期: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自1991-12-1 起执行1 主题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的功能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安全管理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桥式起重机、门式(半门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流动式起重机、门座(半门座)起重机、铁路起重机、电动葫芦、固定式起重机所使用的超载保护装置(以下简称“装置”)。
2 引用标准GB 998 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GB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Ca:恒定湿热试验方法GB 4942.2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3 术语3.1 超载保护装置safety devices against overloading起重机工作时,对于超载作业有防护作用的安全装置,包括起重量限制器、起重力矩限制器。
3.2 动作点action point装机条件下,是指由于装置的超载防护作用,起重机停止向不安全方向动作时,起重机的实际起重量。
试验室条件下,是指判定到装置可以使起重机停止向不安全方向动作时,装置承受的实际载荷值。
3.3 设定点set point装置标定时的动作点。
3.4 综合误差combined error装置安装在起重机上,动作点偏离设定点的相对误差。
3.5 动作误差action error在试验室条件下,装置动作点偏离设定点的相对误差。
3.6 起重机状态crane configuration起重机在某一工况条件下的外部形状。
3.7 电气型装置electric devices通过机械量与电量之间的转换达到规定功能的装置。
3.8 机械型装置mechanical devices通过机械量之间的转换与开关(控制阀)配合达到规定功能的装置。
3.9 故障failure装置丧失执行4.1条相应功能的能力或者综合误差超过规定值。
GB12602-90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_图文(精)

GB12602一90按配用起重机有关标准中额定载荷试验方法和程序,吊运相应的额定载荷进行试验,起重机应能正常工作。
6.2.3综合误差试验6.2.3.1试验方法对额定起重量不变的起重机,按本条a进行。
对额定起重量随工作幅度变化的起重机,允许带载变幅的按本条b进行;不允许带载变幅的按本条c进行。
对应每个测试点应反复试验三次,综合误差应符合5.6条规定.具有显示功能的装置,同时检测显示误差,应符合5.9条相应规定。
具有预警信号的装置,同时检测预警信号。
a.吊起重物后停止起升,逐渐加载至装置动作,实测起重量。
b.对应每个测试点准备试验重物,以小于测试点的工作幅度起吊,逐渐增加工作幅度使装置动作,实测工作幅度后在起重特性表上查出对应的额定起重量。
如果实测工作幅度在起重特性表上不能直接查到相应额定起重量,应按起重机制造厂提供的计算方法和其他规定的方法计算出额定起重量(以下同)。
.对应每个测试点的工作幅度,吊起重物后停止起升,逐渐加载使装置动作,实测起重量。
实测工作幅度后,在起重特性表上查出对应的额定起重量。
6.2-3.2注意事项每次测试中,应监视所加试验重物的总重量,如果超过了起重机当时状态所对应额定起重量的1L0%时,无论装置动作与否,必须立即停止该次试验。
6.2.4最大超载防护能力任选起重机一种状态,缓慢起吊1100,额定起重量,装置应能执行4.1条规定功能。
6.3疲劳强度试验试验在疲劳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次数按5.18条规定,试验载荷取起重机中级载荷状态下的载荷谱,加载频率为10^-30Hz。
试验后装置不得损坏并可调整,检测动作误差应符合5.10条规定.6.4工业性运行试验试验条件应符合配用起重机的正常使用条件,装置连续无故障工作时间不得少于500h,在试验中期和后期按6.2.3条检测综合误差,测试点按6.1.2.2条规定选择.工业性运行试验应有试验报告,并应包括装置累积工作时间、起重机典型工况条件、环境参数、综合误差、故障、维修及设计、工艺、制造、安装等各方面改进措施。
起重机超载限时器的安全技术要求(三篇)

起重机超载限时器的安全技术要求超载作业会产生过大应力,它可以使钢丝绳拉断、传动部件损坏、电动机烧毁,由于制动力矩相对不够,导致制动失效等。
超载作业对起重机结构危害很大,既会造成起重机主梁的下挠,主梁的上盖板及腹板有可能出现失稳、裂纹或焊缝开焊,又会造成起重机臂架或塔身折断等重大事故。
由于超载破坏了起重机的整体稳定性,有可能发生整机倾覆倾翻等恶性事故灾害。
额定起重量大于20t的桥式起重机,大于10t的门式起重机、装卸桥、铁路起重机及门座起重机等,根据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均应设置超载限制器。
额定起重力矩小于250KNm的塔式起重机以及升降机和电动葫芦等起重设备根据用户要求必要时也应安装超载限制器。
(一)超载限制器的类型超载保护装置按其功能可分为自动停止型、报警型和综合型几种。
自动停止型超载限制器当起升重量超过额定起重量时,能停止起重机向不安全方向继续动作,同时允许起重机向安全方向动作。
安全方向是指吊载下降、收缩臂架、减小幅度及这些动作的组合。
自动停止型一般为机械式超载限制器,它多用于塔式起重机上。
报警型超载限制器能显示出起重量,并能在起重量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5%~100%时发出报警的声光信号。
综合型超载限制器能在起重机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5%~100%时,发出报警的声光信号,当起升重量超过额定起重量时,能停止起重机向不安全方向继续动作。
超载限制器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和电子式三种类型。
机械式的超载限制器有杠杆式和弹策式等。
超载保护装置在设计上考虑了起卓机明载荷的影响,吊载在起升、制动、振动的情况下,速度变化会产生一个附加载荷,起升动载荷常达额定载荷的110%~130%。
动载荷是起重作业固有的动力现象,是起重机械作业的一个特点,因此超载保护装置根据这一特点设计了延时电路,使其具有判断处理这种虚假载荷的能力,又能防止实际载荷超过规定值,不至于发生误动作。
(二)超载限制器的安全技术要求①机械式超载限制器的综合误差不应大于8%,电子式超载限制器的综合误差不应大于5%。
起重机超载限时器的安全技术要求范本

起重机超载限时器的安全技术要求范本1. 起重机超载限时器的定义和功能起重机超载限时器是一种用于监测和防止起重机超载的安全设备。
其主要功能是在超载情况下自动断电停机,以保障起重机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2. 技术指标和要求2.1 额定载荷和超载限制起重机超载限时器应根据使用环境和起重机的安全工作负荷设计和设置额定载荷和超载限制。
额定载荷应在起重机使用手册中明确详细地提供。
2.2 灵敏度和精度超载限时器应具备足够的灵敏度和精度,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并反应起重机的载荷状态。
其误差范围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3 可靠性和稳定性超载限时器应具备高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在各种工作环境和恶劣天气条件下正常工作。
其可靠性应符合国际相关标准,并能够满足持续工作要求。
2.4 报警和停机功能超载限时器应具备声光报警和自动停机功能。
当起重机载荷接近或超过额定载荷时,超载限时器应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
当起重机载荷超过超载限制时,超载限时器应立即将起重机停止工作,以避免发生事故。
2.5 抗干扰性和抗干扰功能超载限时器应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有效避免外部干扰因素对其正常工作的影响。
同时,超载限时器还应具备抗干扰功能,能够自动屏蔽一些偶然干扰信号,以确保其工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6 操作和监控界面超载限时器应具备友好的操作和监控界面,使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了解起重机的载荷情况。
起重机的载荷状态和报警信息应以直观明了的方式显示在超载限时器的界面上,便于操作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7 维护和检修要求超载限时器应具备方便维护和检修的设计。
其维护和检修要求应在相关说明中详细列出,并提供相应的维护手册和检修指导。
3. 安装和调试要求3.1 安装位置和方法超载限时器应安装在起重机主梁上,并与起重机的载荷传感器相连。
安装位置应使载荷传感器能够真实地反映起重机的载荷状态,并避免外部因素对其产生不必要的干扰。
3.2 连接和调试超载限时器与起重机的载荷传感器应正确连接,并按照说明书进行调试。
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

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起重机械是进行重物搬运和起吊操作的关键设备,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其他原因,可能会引发超载情况,导致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发生。
为了保障起重机械的安全运行,超载保护装置的设计和使用需要符合一定的技术规范。
1. 超载保护装置的定义超载保护装置是一种用于监测和控制起重机械工作状态的装置,主要用于防止起重机械超载工作和提供报警保护。
超载保护装置通过对负荷大小、起升速度、工作状态等参数进行监测,能够在超出额定重量或运行速度的情况下,自动停止或报警,保护起重机械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2. 超载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2.1 超载检测精度超载保护装置的检测精度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关键指标,通常使用的超载检测方式包括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称重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应具备一定的精度和稳定性,以保证超载保护装置能够准确地检测起重机械的工作状态并进行相应的控制。
2.2 报警和停机功能超载保护装置应具备及时报警和停机功能。
当起重机械发生超载时,超载保护装置应能够实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立即停止工作并处理超载情况。
同时,超载保护装置还应具备自动停机功能,以防止超载对设备造成进一步的损坏。
2.3 可编程参数设置超载保护装置应具备可编程参数设置功能。
不同类型的起重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工作要求和安全需求,因此超载保护装置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数的设置和调整,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起重操作。
2.4 数据记录和追溯功能超载保护装置应具备数据记录和追溯功能。
装置应能够记录起重机械的工作参数、超载事件和报警信息等重要数据,并提供相应的存储和查询功能,为事故分析和责任追溯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2.5 自检和故障检测功能超载保护装置应具备自检和故障检测功能。
装置应能够自动进行系统功能和传感器状态的检测,确保其正常工作。
一旦发现故障或异常情况,超载保护装置应能够及时报警并停止工作,以避免因故障引发事故。
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GB12602-90)

6.1.3.1 按表1规定条件进行试验。
表1
6.1.3.2 振动试验后,零部件不得松动、脱落、破损、导线不得断开。
6.1.4 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过程中,装置为非通电状态。
6.1.4.1 按表2规定条件进行试验.
表2
6.1.4.2 合格评定同6.1.3.2条。
6.1.5 温度试验
温度试验过程中,装置为非通电状态。
6.1.5.1 将装置放入高温试验箱,待箱内温度达到60℃后,历时16h,取出后在30min内完成测试.
6.1.10 湿热试验
湿热试验过程中,装置为非通电状态。
试验前,装置应先通过6.1.8和6.1.9条试验.
试验方法按GB 2423.3规定进行。
试验时间48h,试品取出恢复2h 后,进行6.1.8和6.1.9条规定的试验。
6.1.11 防护等级试验
防护等级按5.16条规定。
试验方法和合格评定按GB 4942.2第6章和第7章相应规定进行.
6.1.12 过载能力试验
对取力传感器施加相当于配用起重机规定的最大载荷试验值,加载三次。
6.1.13 报警音响试验
使装置发出报警音响,用声级计测量,音响强度应符合5.8.2条规定.
6.2 装机试验
6.2.1 试验前的准备
试验用起重机应按规定进行调整检查和试运行。
试验场地、环境条件。
加油站网架吊装方案

加油站网架吊装方案一、吊装方案的编制依据1.《汽车起重机和轮胎起重机安装规程》(JB8716-1998)2.《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GB12602-90)3.《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GB15052-94)4.《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5082-85)5.《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6.施工总组织设计7.网架设计图纸及吊车技术参数、钢结构技术要求8.施工现场条件,场地平整、道路畅通、消除全部障碍9.机具,汽车吊4台25T,由市区直接租赁,提前三天定车。
进程道路畅通10.配合熟练的起重指挥工、技术熟练的焊工、钾工、材料供应到位。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唐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现场情况达到三通一平现场平面布置见施工图,需要吊装的两个网架一个为加气站罩棚,一个为加油站罩棚,加气站罩棚为36吨左右的钢网架工程,长30M,宽20M,高1.5M,重心见图纸;加油站罩棚为35吨左右的钢网架,长40M,宽12米,高1.5米,重心见图纸。
机具为租赁的4台25吨汽车吊,配套卡具及钢丝绳吊具,工人均为项目部熟练的起重工,朔工,焊工,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严格执行,原始数据均来自设计图纸及变更三、吊装方案的选择步骤1.荷载计算在起重过程中,为了计入动荷载、不均衡荷载的影响,以计算荷载为计算依据。
计算荷载计算公式为Q1=K1*K2*Q取Q=36TKl=1.2K2=1.2计算荷载QI=L2*1.2*36=51.842.选择自行式起重机,根据网架的就位位置及现场布置的具体情况决定采用四台25T汽车吊,两台站在网架东侧内部,另两台站在网架西侧,四车同时起吊,起吊幅度60度网架就位高度6.6M吊索长度3M根据以上实际情况结合起重机特性曲线,确定其臂长。
3.根据上述以确定的幅度、臂长,由起重机的特性曲线,确定起重机能够吊装的载荷符合要求。
4.起重机能够吊装的载荷大于被吊装网架的重量,起重机选择合格5.根据土建单位提供的工序交接资料以及施工技术要求,复测跨距中心线、标高等,做好复测记录,合格后根据具体项目安装。
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GB12602-90)

6.1.3.1 按表1规定条件进行试验。
表1
6.1.3.2 振动试验后,零部件不得松动、脱落、破损、导线不得断开。
6.1.4 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过程中,装置为非通电状态。
6.1.4.1 按表2规定条件进行试验。
表2
6.1.4.2 合格评定同6.1.3.2条。
6.1.5 温度试验
温度试验过程中,装置为非通电状态。
6.1.5.1 将装置放入高温试验箱,待箱内温度达到60℃后,历时16h,取出后在30min内完成测试。
6.1.10 湿热试验
湿热试验过程中,装置为非通电状态。
试验前,装置应先通过6.1.8和6.1.9条试验。
试验方法按GB 2423.3规定进行。
试验时间48h,试品取出恢复2h 后,进行6.1.8和6.1.9条规定的试验。
6.1.11 防护等级试验
防护等级按5.16条规定。
试验方法和合格评定按GB 4942.2第6章和第7章相应规定进行。
6.1.12 过载能力试验
对取力传感器施加相当于配用起重机规定的最大载荷试验值,加载三次。
6.1.13 报警音响试验
使装置发出报警音响,用声级计测量,音响强度应符合5.8.2条规定。
6.2 装机试验
6.2.1 试验前的准备
试验用起重机应按规定进行调整检查和试运行。
试验场地、环境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6.1.3.2 振动试验后,零部件不得松动、脱落、破损、导线不得断开。
6.1.4 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过程中,装置为非通电状态。
6.1.4.1 按表2规定条件进行试验。
表2
6.1.4.2 合格评定同6.1.3.2条。
6.1.5 温度试验
温度试验过程中,装置为非通电状态。
6.1.5.1 将装置放入高温试验箱,待箱温度达到60℃后,历时16h,取出后在30min完成测试。
6.1.5.2 将装置放入低温试验箱,待箱温度达到-20℃后,历时
6.1.10 湿热试验
湿热试验过程中,装置为非通电状态。
试验前,装置应先通过6.1.8和6.1.9条试验。
试验方法按GB 2423.3规定进行。
试验时间48h,试品取出恢复2h 后,进行6.1.8和6.1.9条规定的试验。
6.1.11 防护等级试验
防护等级按5.16条规定。
试验方法和合格评定按GB 4942.2第6章和第7章相应规定进行。
6.1.12 过载能力试验
对取力传感器施加相当于配用起重机规定的最大载荷试验值,加载三次。
6.1.13 报警音响试验
使装置发出报警音响,用声级计测量,音响强度应符合5.8.2条规定。
6.2 装机试验
6.2.1 试验前的准备
试验用起重机应按规定进行调整检查和试运行。
试验场地、环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