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试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时体 育教 学理 论 主 要 受 美 国 教 育家 杜 威 、 布鲁 姆 教 学 实 践 中科 学 合 理 地 应 用 教 学 方法 和手 段 , 同
和 布鲁纳 的影 响 。建 国后 由于 全 面学 习前 苏联 的 时 也 是 教 师对 教学 的深 度 、 度 、 度 、 坡 密 速度 等 因
形成 的要素 、 特征及 其形 成 过程 进行 研究 。
一
有专 业 性 , 区 别于 其 它教 学 风格 和 艺 术 风格 的 是
是 教师 对 所 教 专项 学科 科 学 性 和 教 学 规律 的
学校 的教学质 量 。笔 者就 决定 体 育教 师教 学 风格 重 要 特征之 一 。体 育 语 言 的科 学 性 和艺术 性 的统
特 征 ; 形 成 体 育 教学 风格 的 过 程 一 般 为 模 仿 性 、 立 性 、 造 性 和 风 格 化 四个 阶 段 而 独 创
关键词 : 体育教师 } 教学风格 } 征 } 特 形成
中 图分 类 号 : 4 . G 624 文献 标 识 码 : A
我 国的 体 育 教 学 风 格 起 源 于 2 O世 纪 初 , 当 教 学方 式 , 求 教 师熟 练 掌握 体 育教 学理 论 , 在 要 并
教 学组 织 是 指 教 师在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中 , 保 特 征 ; 三 , 育 语 言 具 有 创 造 性 , 育语 言的 创 为 第 体 体
持 学生适 当的 学 习行为 而 进行 的操 作 活动 。教 学 教学 风格 的重要 因素 之 一 。 先 , 首 教学 组织 是教 师
组 织 是教 师对 课 堂 教 学 活 动 的 总体 把 握 , 构 成 在 教 学 风格 的形 成 、 展 、 善 过 程 中 , 然会 使 是 发 完 必 在 一定 的教 育思 想 下进 行 的 , 由于 理解 不 同 , 行 无 时不 在 暗示着 教学 风 格 的成熟 水平 和特 色 其 为方式也有 所 不 同 ; 次 , 育 教学 是 一种 特殊 的 其 体
体育教学风格

体育教学风格体育教学风格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一系列教学方法、手段和风格。
良好的体育教学风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改进自己的教学风格,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激励型教学风格激励型教学风格是指教师能够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来推动他们的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来激励学生,让他们对体育学习充满热情。
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式和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
示范型教学风格是指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示范和榜样作用来影响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体育素质和专业水平,并能够通过自己的示范来影响学生。
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优秀技能和动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受到良好的影响,愿意去模仿和学习。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体育明星的事迹和案例来激励学生,让他们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并愿意去追求卓越。
合作型教学风格是指教师能够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来促进他们的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体育游戏、比赛等活动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共同的训练和比赛,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在体育技能上得到提高,还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情感型教学风格是指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来感染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乐观向上的态度,准备充分,胸怀豁达,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以平和的心态引导学生。
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变革型教学风格是指教师能够不断创新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浅析

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浅析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往往是不同的,大致可以分为学者型、激情型、技术性、威望性等四种类型;在长期的教学实验中,体育教师常常会通过模仿、选择、定向、创新等基本模式,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态度形成、个性特征的培养、学习氛围的创建、合作精神的养成的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体育教师应根据其工作环境、个人特点、教学对象等,构建和发展适合其个体特征的教学风格。
1、学者型,教师以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广博的学识水平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为其教学特征的。
扎实的理论可使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加深对技术原理的理解,广博的学识水平可使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广泛的旁征博引,指导学生在联想中获取知识;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可使教师在教师中积极主动的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种教学风格,通常是采用晓之以理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2、激情型,这种教学风格的表现是,教师讲课情绪饱满,将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融于对学生的关心、教导和期望之中,充满着对人的高度尊重的信赖。
讲到动情之处,往往情绪高涨,慷慨激昂,滔滔不绝,扣人心弦,给人以震撼人心的力量,引起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师生之间在理解、沟通的前提下,共同营造出一种渴求知识、探索真理的热烈气氛。
学生在这样的教师引导下,所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训练价值,还包括人格、情感的陶冶价值。
3、技术型,这类教学风格体现在,教师讲课精于教学的技巧,充满着机智,各种教学方法、技巧信手拈来,运用自如,恰到好处,并丝毫不带有雕琢的痕迹。
整个课堂教学的结构就像一种设计好的程序,过渡自然,组织严密,搭配合理,有条不紊。
讲解、分析、论证时,思路清晰;提问、讨论、练习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透彻了解及对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和对知识重点、难点的准确把握。
(体育)教学风格

我的教学风格陈智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以及如何利用教师的教学魅力达到促进学生个性特征发展的目的,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面对的问题。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形成,个性特征的培养,学习氛围的创建,团结合作精神的养成等方面,均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工作这么多年,我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与时俱进”、“关爱学生”、“教法灵活”、“教学相长”。
一、与时俱进中学体育教学仍未摆脱传统教学理念束缚,现有的教材陈旧、重复过多,脱离学生实际。
课堂教学仍然是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几乎没有室内体育场所。
教学内容基本是走、跑、跳、投等一些竞技体育项目,各项动作技术难度大,重复过多,难以满足学生对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实用性的需求。
学生上体育课,表面上愿意,内心却极不情愿,严重压抑了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对运动乐趣的体验。
学生是好动的群体,对于体育活动的需求较为强烈,兴趣较大。
在体育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渴求掌握一定的健身知识和方法,培养一两门体育爱好和专长,以备考上大学乃至走上社会之用。
在体育活动课上,我系统的安排了诸如篮球,毽球,乒乓球等项目的教学和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产生良好地自我锻炼意识和习惯,对参与其它体育项目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各项运动竞赛储备人才。
二、关爱学生教学多年,我一直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心中装着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和身心健康,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放在首要地位。
平时上课,我首先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
其次,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享受学习的乐趣,养成健全的人格。
体育教学风格

体育教学风格体育教学风格是指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
在体育教学中,不同的教学风格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产生重要影响。
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风格,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下面就体育教学风格进行一些探讨。
第一种体育教学风格是指挥式教学风格。
这种教学风格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指挥和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完成体育动作和训练。
指挥式教学风格适合于初学者或学生基础薄弱的情况下,教师需要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动作技能和训练方法。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语言的指导和动作演示,为学生提供清晰的指导和示范。
教师还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和引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指挥式教学风格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种体育教学风格是协作式教学风格。
协作式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体育教学活动。
在协作式教学风格中,教师更多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组织学生间的合作和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协作式教学风格适合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的体育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和学习,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协作式教学风格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第三种体育教学风格是探究式教学风格。
探究式教学风格是指教师通过问题导向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促进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在探究式教学风格中,教师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探究式教学风格适合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实践,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风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实际能力。
体育老师的教学风格

我的教学风格张琴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教学的艺术最终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表现的,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教学风格上。
体育老师是教学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工作多样而繁重,一个体育老师不仅教授班级多,而且要组织全校的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等。
与学生接触多,更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工作这么多年,我形成了“平等有爱”、“寓教于乐”、“激情飞扬”、“身传言教”的教学风格。
一、平等有爱。
“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溏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具有这种爱,而且这种爱应该是广博的、无私的。
对学生的爱可以产生强烈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心情舒畅,积极主动,自觉自愿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课堂上听从命令,服从指挥,态度认真,练习时不怕累和苦,对教师充分信任和尊重,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从而形成最佳的教育情境。
平时我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对我来说,学生亦如自己的孩子,在困惑迷茫时更该伸出援手。
在教学中,我尊重每一个学生的意见,不呵斥辱骂学生,遇到技术难关时,带着学生一遍一遍练习,细心教学,课堂气氛和谐而温馨。
二、寓教于乐。
体育教学中,技能的学习非常枯燥。
和文化课相比,更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于是,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学出发,注意教学流程的“活”;“求异思辩”,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启”中求“活”;能根据教学难度的高低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经常利用游戏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
如做反口令训练游戏,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
如教材的“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点,运用竞赛、奔跑游戏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种种努力,就是为了让学生热爱体育,享受体育。
三、激情飞扬,。
体育老师在培养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时中,教师健康的思想,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情绪和知识信息的感受,使其反应敏捷,思维活跃,促进行为的规范化,练习的刻苦性、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净化不良的社会风气,消除不健康的社会意识形态,使小群体处于和谐稳定。
体育专业课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风格

教 学评价 上是 “ 教什 么考什 么” ,知识面很难超 出教材 ;专 业技术课 也仅 仅是传统 的 “ 讲解一 示范一练 习一 纠错一复 习” ,评价 上最 多是考查谁 的运动技术水平高 。常年 如此的
教学方式方法 , 很难达到较好的教 学效 果 , 更难形成教 师独 特 的教学风格 , 而更难创新 出先进 的教学理念 。因此 ,只 进
抗来展示力与美为主 , 小球及其他拳操类项 目以展示优美 的 技艺为主 ,运动项 目的不 同决 定 了教学理 念形成 的过程不 同 ,然而 所有运动 的 “ 技艺性”特点又使得所有运动项 目具
教学理念就是人们对教 学和 学 习活 动内在规 律的认识
的集中体现 , 同时也 是人 们对教 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
第3 卷 第 8 3 期
21 0 2年 8月 f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d e st f c e c v r i o in ef v S
Vbl _ No. 33 8
体 育专 业课教师教 学理念 与教 学风格
汤 亚 平
( 南科 技 学院 体 育 系 ,湖 南 永 州 4 5 0 ) 湖 2 10
归纳分类 不利于教 师个性化教 学的发展 以及 教学特色 的形 成 。 育教 学 , 目繁 多而各不相 同,尽管学 习技术的步骤 体 项 类似 , 但是教法仍然不尽相 同, 同项 目教师之 间教学特色 不 鲜 明, 如球类项 目中有对抗与非对抗项 目, 这二者就有着本
4 教学理 念 与教学 风格 之 间的关 系
1C 7 6 。 0 0 3 )
基本上能独立完成各项教学 , 在此基础上 , 随着 自己实践探
索过程的深入 ,开始了教学行为的反思、创新 与积 累过 程,
试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活动。教学组织是教师对课堂活动的总体把握 , 是构成教学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 , 教学组织 是教师在一定 的教育思想下进行 的, 由于理解不同 , 其行为方式也有所不同 ; 其次 , 体育教学是一 种特殊 的教学方式 , 要求教师熟练掌握体育教学理论 , 并在教学实践中科学合理地应用教学方法 和手段 , 同时也是教师对教学的深度 、 坡度 、 密度 、 速度等 因素的独特处理 , 包括教学速度 的适宜 性、 教学内容重复的科学性 、 变化的艺术性 、 课堂结构 的连续性以及教学停顿的必要性 , 这些共同 构成协调、 均匀 、 独特的教学格局; 第三 , 教学组织还是教师机敏、 风趣、 机智的表现 , 面对各种 突发 事件 , 以其充满智慧幽默的教学语言及富有教育影 响力 的教学机制 , 从而构成了教学风格 的独特
在 暗示 着教学 风格 的成 熟水平 和特色 。 1 课 堂 教学境 界 。 育教学 最显 著 的特点是 室外 教学 , 堂是 在室外 进行 , - 3 体 课 怎样 保持课 堂 的 严肃 活泼 和避 免外 界干扰 是 体育教 学最 有艺 术 的部分 。此外 , 教师 的 “ ” 教 与学生 的 “ ” 形 成 的 学 所
收 稿 日期 :0 5 0 — 5 20 — 9 2
作者简介 : 俞金英(9 9 )女 , 15 一 , 福建莆田人 , 师; 讲 张启 ̄ (96 )男, f 15 一, 福建莆田人 , ] 教授。
维普资讯
8 0
福 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
20 0 6年 3月
课堂氛 围, 是构成教学风格的又一重要因素。第一 , 教师是教学境界的创造者和调控者 , 学生的学 习情绪体验和学 习态度是其标志和体验 ; 第二 , 作为学生的主体 , 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对教师的“ 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年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2-000-01
摘要通过对体育教师教学风格形式的分析,得出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形式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长期逐渐积累形成的。
关键词青年体育教师教学风格
体育教学风格是体育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是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思想,教学作风和教学技巧的独特结合表现。
它的本质在于它的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如独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教学风度等等。
许多优秀体育教师的教学风格是鲜明的。
有些老师是“既兴表演”型的,有些则是“故事化、情节化”的教学风格,“风格就是人”,每位体育教师应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那么体育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呢,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定向阶段
在学习发展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首先要给自己制定长远的发展目标;“一年入门,两年入行,三年成型”。
在观摩中,教师要善于模仿吸取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在学习积累中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
作为教师要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不论是理念还是方式方法的创新上都要“与众不同”。
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吸引更多的学生融入课堂,
学生才会喜欢并乐意接受你的教学,继而间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通过“模课”,教师可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重新调整课的构思目标、教学手段、练习方法的预设,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做好前期准备。
二、摸索阶段
要形成特色的教学风格,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没有厚实的专业知识积淀,是不可能在教学中厚积薄发、得心应手的,也不可能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一)要先学会备课和备好课
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学会备课和备好课是形成自己教学特色的前提。
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把握、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并在教学中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使自己尽快适应环境,融入到学生之中,成为驾驭课堂的主人。
(二)做好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展示课,都需要教师认真做好课堂教学的预设,这是逐步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基石。
在设计教学时应注重它的实效性。
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力求生成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选择教学方法符合学生实际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和方法上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与实际
教学需要,努力构建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与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学中
尽量安排学生力所能及的练习内容,并积极参与到学生的练习和比赛中,形成和谐融洽的互动场面。
恰当合理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体现教师的能力水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懂、会学。
三、在“磨课”中历练成长
教师通上课才能得到较大的锻炼与提高,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而选择“磨课”才是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途径。
通过“磨课”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与见识,在不断完善中“提炼”别人特有的内容,来弥补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疏忽与纰漏,使自己在不断反复的磨练中提高并迅速成长。
坚持课后反思小结,让课从最初的“散”到规范,是需要教师不断总结反思的,然后加以改进提高,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继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并乐意接受教师的教学向深度发展,这个过程要求教师要有自己特定的执教理念以及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时刻注重语言的提炼,注重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四、在“悟课”中升华提高
所谓“悟课”就是教师在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并在自己的教学技巧逐步完善后,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的再思考。
“悟课”是形成教学风格的重要方式。
就教师个人而言,研究教材、研究学情和善于反思教学的过程就是“悟课”的过程。
而对于教师群体备课而言,思想火花的交流碰撞,群策群力的共识达成,其实也是“悟课”的结果。
教师在工作中不管是听课、上常
态课还是参赛课,事后都要写总结、反思和感悟,这是很好的途径。
这样教师可以在反思中不断积累,在积累中不断发展,把经过反思后积淀的东西真正积累起来,并得到升华提高,最终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五、在“实践”中形成风格
学习实践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最佳途径,也是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必经之路。
“闭门造车”只会让我们的教育目光变得更短浅。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要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
通过相互学习,相互探讨,可以有效缩短教师的成长的路程。
在实践中总结运用别人的先进经验,并根据自己的特色与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付诸实施。
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经验越积越广,方法越来越多。
最后通过努力实践形成自己的特有的执教风格。
六、小结
教师的一言一行,人格魅力和个性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育人与育体”的作用。
平时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授课语言的修炼和提炼。
一句幽默的话语,一个潇洒的动作,一个漂亮的手势都是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细节所在。
教师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形形色色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形成时,也是体育教学大花园百花盛开之日。
参考文献;
[1] 王佰中,周明华,王勇.青年体育教师工作指南[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