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房室传导阻滞健康教育课件

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
药物和毒素:某些药物和毒素可能对心 脏传导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引发房室传 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的预防和治疗
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和治 疗
预防房室传导阻滞:保持健康 的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高 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避 免使用对心脏传导系统有不良 影响的药物。
治疗房室传导阻滞:根据阻滞 程度和症状的严重性,可能采 取药物治疗、植入心脏起搏器 等方式。
如何应对房室 传导阻滞
如何应对房室传导阻滞
了解自身情况:如果已经被诊断为房室 传导阻滞,了解自身的阻滞类型、症状 和治疗选项,与医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 动、不抽烟、限制酒精摄入等,有助于 减轻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
如何应对房室传导阻滞
注意药物使用:与医生探讨使 用药物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 ,避免使用可能加重阻滞的药 物。
房室传导阻滞 健康教育课件
目录 介绍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 房室传导阻滞的预防和治疗 如何应对房室传导阻滞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 导阻滞是一种心脏传导系统的 异常,指心脏在将电信号从心 脏上部传导到下部时出现的障 碍。
房室传导阻滞的类型:房室传 导阻滞可以分为一度、二度和 三度阻滞,根据阻滞程度不同 ,症状和治疗也有所不同。
介绍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症状包括心悸、 乏力、头晕、晕厥等,严重的房室传导 阻滞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房室传导阻滞 的原因
房室传导阻滞的原因
高龄和退行性变化:随着年龄 增长,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会 逐渐衰退,增加房室传导阻滞 的风险。
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等心 脏疾病,以及心脏手术可能导 致房室传导阻滞。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房室传导阻滞的科普知识PPT

对于已知的心脏病患者,建议定期进行心电图检 查,以监测心脏传导情况。
早期发现房室传导阻滞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何时需要就医? 随访建议
医生可能会建议随访以观察病情变化,并根据需 要调整治疗方案。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如何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如何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药物治疗
根据阻滞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可能会使用药物来 改善心脏的传导功能。
预防措施有哪些?
预防措施有哪些?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减 少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心脏健康和血压控制。
预防措施有哪些?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 潜在问题。
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脏健康问题可以降低房室传导 阻滞的发生风险。
预防措施有哪些? 心理健康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
类型
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三种类型:一度、二度(又分 为Mobitz I型和Mobitz II型)和三度阻滞。
不同类型的阻滞对患者的影响和治疗方法有所不 同。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 发生机制
房室传导阻滞通常了解发生机制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房室传导阻滞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需要就医? 4. 如何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5. 预防措施有哪些?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
定义
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心脏传导系统的病理状态, 主要表现为心房与心室之间信号传导的延迟或阻 断。
这种状态可能导致心脏的跳动不规律,严重时可 引发心脏停搏。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避免压力过大,因为精神 状态会影响心脏健康。
早期发现房室传导阻滞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何时需要就医? 随访建议
医生可能会建议随访以观察病情变化,并根据需 要调整治疗方案。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如何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如何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药物治疗
根据阻滞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可能会使用药物来 改善心脏的传导功能。
预防措施有哪些?
预防措施有哪些?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减 少高盐、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心脏健康和血压控制。
预防措施有哪些?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心脏健康检查,以便早期发现 潜在问题。
及时发现和治疗心脏健康问题可以降低房室传导 阻滞的发生风险。
预防措施有哪些? 心理健康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
类型
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三种类型:一度、二度(又分 为Mobitz I型和Mobitz II型)和三度阻滞。
不同类型的阻滞对患者的影响和治疗方法有所不 同。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 发生机制
房室传导阻滞通常了解发生机制有助于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房室传导阻滞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需要就医? 4. 如何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5. 预防措施有哪些?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
定义
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心脏传导系统的病理状态, 主要表现为心房与心室之间信号传导的延迟或阻 断。
这种状态可能导致心脏的跳动不规律,严重时可 引发心脏停搏。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避免压力过大,因为精神 状态会影响心脏健康。
房室传导阻滞护理查房PPT课件

房室传导阻滞 的护理
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
对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不需特殊处理 ,观察即可。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需特殊处理,包括观 察心率、电解质平衡和药物治疗等。
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要及时采 取紧急救治措施,包括电复律 、心脏起搏等方法。
房室传导阻滞 的护理查房
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查房
什么是房室传 导阻滞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是指心脏传导系统的传导 过程受到阻碍,导致心室搏动出现异常 等现象。
根据阻滞的程度,可分为一度、二度和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的诊断
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
心电图是诊断房室传导阻滞的 主要手段之一。
除心电图外,还需结合临床表 现和患者病史等因素来做出诊 断。
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注意事项
饮食护理,注意平衡患者营养摄入和水 电解质平衡。
房室传导阻滞 的护理常见问
题
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常见问题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心动过 缓时,可采取膝胸位和按摩颈 动脉窦等方法刺激窦房结,提 高心率。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时,应 及时采取紧急措施,如注射阿 托品、皮肤贴片等方法提高心 率。
房室传导阻滞 护理查房PPT
课件
目录 引言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 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 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查房 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注意事项 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常见问题 结束语
引言
引言
本次课程将为大家介绍房室传 导阻滞护理查房的相关知识。
了解房室传导阻滞的护理查房 流程,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者的 护理水平,为患者的治疗和护 理提供良好的帮助。
对于房室传导阻滞患者进行护理查房, 需要护士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重 点。
I°、II°、III°房室传导阻滞PPT精选文档

·诊断
1、窦性心律。 2、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3、交界性逸搏心律。
26
·实例2
27
· 三度房室 传导阻滞 ·该心电图特征
心电图特征:P-P整,R-R整,P波数明显多于QRS波 数,P波与QRS无关,QRS可为正常(交界性逸搏) ,也可为宽大畸形≥0.12s(室性逸搏)。本图心房率 78次/分,心室率41次/分,QRS宽大畸形(室性逸 搏心律)。
·当PR间期≥200ms(或≥210ms)时,心电图诊断为一度房室阻滞,而 ≥350ms时常诊断为PR间期过度延长。当过度延长的PR间期损害了心功能、 引起左室增大、LVEF值下降、以及相应的临床症状时,则诊断为PR间期过度 延长综合征。
· PR间期的过度延长对心脏功能的不良作用持续一定时间后,心功能可发生 失代偿,最终能引起心衰。
21
· 三度房室 传导阻滞 ·机制
交界区或双侧束支的绝对不应期延长,可使所有的心 房激动落在此不应期内,房室传导完全被阻断,此时 心房与心室的活动分别由两个起搏点控制。
·临床表现
三度AVB的症状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如心室率慢可 有乏力、晕眩等。查体:S1强度经常变动,可听到大 炮音(响亮的 S1)及颈静脉巨a波。
11
· 二度I型房 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1、窦性P波规律出现; 2、P-R逐渐长,直至一个P波后QRS波脱漏; 3、R-R逐渐短; 4、长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
12
· 二度I型房 室·实例 传导阻滞
13
· 二度I型房 室传导阻滞 ·该心电图特征
本图心房率96次/分,心室率80次/分,P-R间期逐搏 延长,每3~4个P波有1个P波后QRS波脱漏,呈3: 2~4:3下传。下传P-R规律性不强。(本图长R-R不 等,P-R一致不考虑交界逸搏)。
1、窦性心律。 2、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3、交界性逸搏心律。
26
·实例2
27
· 三度房室 传导阻滞 ·该心电图特征
心电图特征:P-P整,R-R整,P波数明显多于QRS波 数,P波与QRS无关,QRS可为正常(交界性逸搏) ,也可为宽大畸形≥0.12s(室性逸搏)。本图心房率 78次/分,心室率41次/分,QRS宽大畸形(室性逸 搏心律)。
·当PR间期≥200ms(或≥210ms)时,心电图诊断为一度房室阻滞,而 ≥350ms时常诊断为PR间期过度延长。当过度延长的PR间期损害了心功能、 引起左室增大、LVEF值下降、以及相应的临床症状时,则诊断为PR间期过度 延长综合征。
· PR间期的过度延长对心脏功能的不良作用持续一定时间后,心功能可发生 失代偿,最终能引起心衰。
21
· 三度房室 传导阻滞 ·机制
交界区或双侧束支的绝对不应期延长,可使所有的心 房激动落在此不应期内,房室传导完全被阻断,此时 心房与心室的活动分别由两个起搏点控制。
·临床表现
三度AVB的症状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如心室率慢可 有乏力、晕眩等。查体:S1强度经常变动,可听到大 炮音(响亮的 S1)及颈静脉巨a波。
11
· 二度I型房 室传导阻滞 ·心电图特征
1、窦性P波规律出现; 2、P-R逐渐长,直至一个P波后QRS波脱漏; 3、R-R逐渐短; 4、长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
12
· 二度I型房 室·实例 传导阻滞
13
· 二度I型房 室传导阻滞 ·该心电图特征
本图心房率96次/分,心室率80次/分,P-R间期逐搏 延长,每3~4个P波有1个P波后QRS波脱漏,呈3: 2~4:3下传。下传P-R规律性不强。(本图长R-R不 等,P-R一致不考虑交界逸搏)。
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护理效果评估和提醒
定期复查心电图和监测心率、心律 观察患者症状是否改善或加重
护理效果评估和提醒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生活 方式管理 提醒患者及时就医并寻求专业 意见
总结
总结
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 的工作
通过临床评估、定期观察、药物治Hale Waihona Puke 和 生活方式管理等手段来提供全面的护理
总结
护理效果评估和提醒是持续关 注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环节
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 理PPT课件
目录 引言 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评估和提醒 总结
引言
引言
了解房室传导阻滞的定义和病 因 解释房室传导阻滞对患者健康 的影响
引言
强调护理的重要性和目标
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的护理措
施
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措施
临床评估: - 调查患者病史和既往用药
量调整
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措施
生活方式管理: -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饮
食习惯 - 推荐适量的运动和身体锻炼 - 强调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
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措施
应对突发情况: - 做好危急病情的护理准备 - 掌握急救技能和心肺复苏
知识 - 快速反应并及时寻求医疗
救助
护理效果评估 和提醒
情况 - 心电图监测和评估 - 监测症状和体征变化
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措施
定期观察: - 注意患者心率和心律的变化 - 监测血压和氧饱和度 - 注意异常症状和体征的出现
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 - 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
应 - 注意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剂
房室传导阻滞科普讲座课件

如何预防房室传导阻滞?
如何预防房室传导阻滞?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脏健康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问 题。
尤其是有心脏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应重视体检。
如何预防房室传导阻滞? 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管理对预防心脏病 变至关重要。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降低心脏病风险。
如何预防房室传导阻滞? 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适度锻炼、保持心理健康等都是预防 房室传导阻滞的重要措施。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强心脏的抵抗力。
谢谢观看
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与体征
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与体征 常见症状
患者可能会感到心悸、头晕、乏力,甚至晕厥。
这些症状主要与心脏的泵血功能不全有关。
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与体征
体征检查
心电图是诊断房室传导阻滞的主要工具,可以显 示心脏电信号的传导情况。
有时也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以获取更全面的 信息。
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与体征 并发症
房室传导阻滞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 2. 房室传导阻滞的症状与体征 3. 如何诊断房室传导阻滞? 4. 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法 5. 如何预防房室传导阻滞?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
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
定义
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心脏电信号传导受阻的疾病 ,主要影响心房与心室之间的通讯。
根据心电图的结果,医生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 案。
如何诊断房室传导阻滞? 其他辅助检查
可能会涉及血液检查、超声心动图等,以排除其 他心脏病变。
这些检查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法
房室传导阻滞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轻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只需要定期监测,严重 时可使用药物来改善症状。
医学课件房室传导阻滞PPT课件

因此,不难理解,凡位于Q-T间期以外的P波 若不能下传至心室或虽能传至心室,但其P-R间期 超过了正常时限,均说明房室传导系统的不应期已 延伸到了T波之后,表示有房室间的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的程度取决于房室传导系统不应 期延长的程度。
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房室传导系统的任何部 位,在实际工作中,明确阻滞部位有十分重要的临 床意义:阻滞的部位愈低,预后愈严重。
每一文氏周期有时较恒定,有时亦有长短 变化。
2. 第二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I型)
1)单个发生的心室漏搏,出现长的R-R间 歇,长R-R为窦性周期的2倍;间歇中有P波,其 后不继有QRS波群;
2)P-R间期恒定。 II°- II AVB 的阻滞部位大都位于房室束的 远端,但QRS波群形态仍正常。 II°- II AVB 较易发展为III°AVB,预后较 差。
表现为心室率渐增快;
3)QRS脱落前的R-R间距最短;脱落后的RR间距最长;QRS脱落时的长R-R﹤任何短R-R 的2倍。 每出现一次QRS波群脱落为一文氏周期。
II°- I AVB的阻滞部位在房室束主 干以上、房室结区域,预后较好。
文氏现象:
激动在心脏传导系统中任何部位的传导逐 搏减慢,最后发生传导中断。这类传导中断的 现象,称为文氏现象。每完成一次循环,为一 文氏周期。
A
B
C
AB C A
正常
AB
A
I°- AVB 相对不应期延长
A
BC
II°I – AVB 相对不应期延长为主
BC
II°II – AVB 有效不应期延长为主
III°- AVB 有效不应期占据全部
房室传导阻滞时,不应期改变的示意图
四、心电图特点:
房室传导阻滞PPT演示课件

向患者解释房室传导阻滞的定义、原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等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
生活方式调整
教育患者如何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合 理饮食等,以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向患者说明药物治疗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按时按量服药 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刺激试验
通过给予心脏特定的电刺 激,可以诱发或加重房室 传导阻滞,以观察心脏对 刺激的响应和传导情况。
评估传导系统功能
心脏电生理检查可以评估 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状态 ,确定房室传导阻滞的部 位和程度。
治疗原则及措施
04
药物治疗
提高心室率
通过使用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 上腺素等,Biblioteka 高心室率,改善心脏输出功能。
PR间期延长
PR间期代表心房到心室的传导时间。在房室传导阻滞中, PR间期延长,表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延缓。
QRS波形态异常
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导致QRS波形态异常,如宽大畸形的 QRS波,提示心室除极异常。
动态心电图监测
长时间监测
动态心电图可连续记录24小时或更长 时间的心电活动,有助于发现间歇性 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心动过速
当阻滞位于希氏束以下时 ,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 需紧急处理,如电复律或 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并发症
左心衰竭
由于心室率过慢,心脏排血量减少,可引起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需通过药物或起搏器治疗 提高心室率。
右心衰竭
长期右心室负荷过重可导致右心衰竭,表现为水肿、肝大等症状,需通过利尿、强心等药物治疗。
症状与心电图关系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了解房室 传导阻滞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 是否伴有其他心律失常,从而评估病 情的严重程度。
生活方式调整
教育患者如何调整生活方式,如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合 理饮食等,以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向患者说明药物治疗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强调按时按量服药 的重要性,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刺激试验
通过给予心脏特定的电刺 激,可以诱发或加重房室 传导阻滞,以观察心脏对 刺激的响应和传导情况。
评估传导系统功能
心脏电生理检查可以评估 心脏传导系统的功能状态 ,确定房室传导阻滞的部 位和程度。
治疗原则及措施
04
药物治疗
提高心室率
通过使用药物如阿托品、异丙肾 上腺素等,Biblioteka 高心室率,改善心脏输出功能。
PR间期延长
PR间期代表心房到心室的传导时间。在房室传导阻滞中, PR间期延长,表明心房到心室的传导延缓。
QRS波形态异常
房室传导阻滞可能导致QRS波形态异常,如宽大畸形的 QRS波,提示心室除极异常。
动态心电图监测
长时间监测
动态心电图可连续记录24小时或更长 时间的心电活动,有助于发现间歇性 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心动过速
当阻滞位于希氏束以下时 ,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 需紧急处理,如电复律或 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并发症
左心衰竭
由于心室率过慢,心脏排血量减少,可引起左心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需通过药物或起搏器治疗 提高心室率。
右心衰竭
长期右心室负荷过重可导致右心衰竭,表现为水肿、肝大等症状,需通过利尿、强心等药物治疗。
症状与心电图关系
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了解房室 传导阻滞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 是否伴有其他心律失常,从而评估病 情的严重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因
电解质紊乱中高血钾(血钾为10~13mmol/L)可引起房室传导阻 滞。低血钾(血钾<2.8mmol/L)也可引起各级房室传导阻滞。风 湿热、风湿性心肌炎患者中约26%可伴有一度和(或)二度房室传 导阻滞,以一度多见。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 阻滞并不少见。有时伴有束支传导阻滞,多表明病变广泛。其 他感染如柯萨奇B病毒、麻疹、腮腺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伤寒等可使传导系统广 泛或局部受损,一、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均可发生,受损程 度可轻可重。
病因
1.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常见病因 大多数具有正常房室传导 功能的人,快速性心房起搏可以诱发文氏型房室传导阻滞。渐 增性心房调搏还可以导致一度、2∶1或高度房室结内阻滞。动 态心电图发现,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与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一 样,可以发生在正常的青年人(尤其是运动员),而且多发生在 夜间。运动或使用阿托品后可明显改善房室结内传导功能,使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消失,提示该现象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有关。
概述
其特征是一个心房激动突然不能下传,其前并无P-R间期延长。 在发生心搏脱漏之前和之后的所有下传搏动的P-R间期是恒定的, 即P波突然受阻不能下传以及无文氏现象存在,这是Ⅱ型不同 于Ⅰ型的主要区别点。
流行病学
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常见于健康人,尤其见于运动及睡眠 时,这主要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其预后良好。然而,有 一项研究表明,16例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婴儿,有7例发 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的部位中72% 发生在房室结,9%发生在希氏束,19%发生在束支。
病因
近年来发现大约有半数慢性结下性房室传导阻滞并非系动脉硬 化、心肌炎或药物中毒所致,而是两束支或三束支发生非特异 性纤维性变,有时病变可侵及希氏束的分叉处,而房室结和希 氏束很少受到侵及,其原因不清。
发病机制
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所诱发的房室传导阻滞多为一度或二度Ⅰ 型,很少发生二度Ⅱ型,并几乎不产生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 阻滞。所以二度Ⅱ型、高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多为器质性损 害形成的。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几乎完全在希-浦 系统内。希氏束电图证实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中段或下段者占 35%,在希氏束下者占65%。陈新等(1997)指出尚未见到阻滞部 位在房室结或心房的报告。在体表心电图上,约29%的患者QRS 波是窄的(≤0.10s),约71%的患者QRS波是宽的(≥0.12s)。
发病机制
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程度可轻可重。可由P波偶尔不 能下传心室(如3∶2、4∶3、5∶4阻滞等)至大多数P波被阻滞 (3∶1、4∶1、5∶1阻滞)。阻滞程度较重的患者(3∶1、4∶1或更 重)可见到源自阻滞部位以下的逸搏或逸搏心律。3∶1、4∶1传 导以上者已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临床表现
病因
然而,部分小儿的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经历数年后可进展成 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机制不清楚)。很多药物可以延长房 室结的不应期,如洋地黄类药物、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及 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阻滞药均可引起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为2%~10%(北 京阜外医院报告为6.9%)。二度Ⅰ型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且多数是由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发展而来。通常是房室结功能异 常所致,其机制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及腺苷支,很少发生在房室结。二度Ⅱ型房室阻滞是永久性的,易 发展成为高度或完全性房室阻滞,至少有2/3的患者存在双束支 甚至三束支病变,病人发展到高度房室阻滞而需植入起搏器的 发生率不明确,与是否存在传导障碍有关。
流行病学
有一项研究表明,15例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有9例 之前已有束支阻滞,其中6例在6个月之内出现了晕厥并植入了 起搏器,另3例由于出现了充血性心力衰竭也植入了起搏器。 有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和窄QRS波的病人资料很有限,但我 们已观察到有一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有症状的心脏阻滞。
病因
但阻滞大多为暂时性的、可逆的。很少发展为永久性慢性房室 传导阻滞。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二度房室传导阻二度房室传 导阻滞的发生率为2%~10%。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前 壁心肌梗死,其发生率为1%~2%。多在发病后72h内出现。阻 滞部位多在希氏束以下。扩张型心肌病二度传导阻滞者约占4%。 其他疾病,如肥厚型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手术、 甲状腺功能亢进与黏液性水肿、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症等均可 见到各种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症状取决于传导阻滞的程度及心室 率的快慢。阻滞程度轻,所致心室漏搏很少时,对血流动力学 影响不大,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心悸感。如果心室漏搏较多, 导致心率减慢至50次/min以下时,可出现头晕、无力、血压下 降等心排血量降低的症状。体征:
病因
出现时间短暂,多于1周内消失。二度Ⅰ型不常发生于前间壁 心肌梗死,一旦发生,表明是广泛的希氏束、浦肯野纤维损伤, 易发展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此外,风湿热可有不同程度的房 室传导阻滞,以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见。心肌炎、心肌病等也 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2.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常见病因 药物 作用如洋地黄、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 均可发生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但它们更易发生二度Ⅰ型房室 传导阻滞)。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second 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别名
2度房室阻滞
类别
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
ICD号
I44.1
概述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second 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Ⅱ°AVB)是激动自心房传至心室过程中有部分传导中断,即有 心室脱漏现象,可同时伴有房室传导延迟。在体表心电图上, 一部分P波后不继有QRS波(心搏脱漏)。1924年莫氏(Mobitz)将二 度房室传导阻滞分为莫氏Ⅰ型和莫氏Ⅱ型,亦称二度Ⅰ型和二 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前者亦称文氏现象(Wenckebach’s phenomenon)或文氏周期。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亦称莫氏Ⅱ 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