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钓鱼岛纠纷的来龙去脉

合集下载

中日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

中日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
• 中国明清两代朝廷先后24次向琉球王国派遣册封使,留下 大量《使琉球录》,较为详尽地记载了钓鱼岛地形地貌, 并界定了赤尾屿以东是中国与琉球的分界线。1534年(明 嘉靖十三年)明朝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是现存最 早记载中国与琉球海上疆界的中国官方文献,明确记载了 “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见古米 山,乃属琉球者。夷人鼓舞于舟,喜达于家。”意即琉球 人乘船过了赤屿(即今赤尾屿),看到古米山(即今久米岛) 后便认为到达琉球。这表明,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而非 琉球国土。
一、中日两国关系发展概说
• 一、西汉时,中日就有往来;东汉光武帝时,日本 倭奴国王遣使来汉,光武帝赠给“汉委奴国王”金 印。
• 二、隋时,日本遣使来中国。唐时更加频繁,日本 到唐留学的学生,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来 日本的僧人中,最有影响是鉴真和尚。日本受唐朝 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当时留学人员无不为长安的庞大和繁荣而惊叹,当时 的唐长安城面积约有84平方公里,是现在西安城面积 的9.7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古代罗马城的7倍.更 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是当时 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市.伴随着对文明的惊叹和
• (三)中外地图证明钓鱼岛历史上属于中国
• 1579年(明万历七年)中国册封使萧崇业所著《使 琉球录》中的“琉球过海图”、1863年(清同治 二年)的“大清壹统舆图”等,都明确载有钓鱼 屿、黄尾屿、赤尾屿。
• 日本最早记载钓鱼岛的当属日本仙台学者林子平于 1785年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琉球三省并三十 六岛之图”,图中标绘了钓鱼岛等岛屿,并将其与 中国大陆绘成一色,意指钓鱼岛为中国一部分。 1876年日本陆军参谋局绘制的《大日本全图》、 1873年日本出版的《琉球新志》所附《琉球诸岛全 图》、1875年出版的《府县改正大日本全图》、 1877年出版的《冲绳志》中有关冲绳的地图等,均 不含钓鱼岛。

钓鱼岛争端与中日关系的紧张

钓鱼岛争端与中日关系的紧张

钓鱼岛争端与中日关系的紧张近年来,钓鱼岛争端一直是中日两国关系的重要矛盾之一。

这一争端涉及领土主权、历史纠纷和海洋资源等多个方面,给中日两国关系带来了严重的紧张局势和不可忽视的挑战。

本文将就钓鱼岛争端对中日关系的影响展开探讨。

一、钓鱼岛争端的缘由钓鱼岛争端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当时,中国渔民在该岛周边捕鱼,并进行了常住,显示出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

后来,日本通过对该岛的非法占领和强制买卖,使得该岛成为日本的一部分,并进行了一系列侵占行为。

这一过程引发了中日两国对该岛主权归属的争议。

二、钓鱼岛争端对中日关系的影响1. 外交对抗加剧:钓鱼岛争端使中日两国外交关系进一步紧张。

在争端爆发的时期,两国政府之间的外交接触减少,代表团的互访受阻,并且常态化的对峙局面成为了常态化。

2. 经济合作受阻:中日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也受到了钓鱼岛争端的影响。

争端的升级导致两国企业之间的贸易减少,投资合作减弱,旅游业受到冲击,形成了互利互补关系被削弱的局面。

3. 安全形势恶化:钓鱼岛争端加深了中日两国的安全矛盾。

两国军队在该地区的频繁巡航和军事演习,提高了冲突和战争爆发的风险,给两国的安全环境带来了威胁。

4. 民间情感受损:钓鱼岛争端不仅影响了政府间的合作关系,也对中日两国民间情感造成了负面影响。

民众对对方国家的怀疑和敌意增加,文化交流受阻,甚至出现了一些抵制和仇视的情况,使两国民众之间的友好合作受到了影响。

三、化解钓鱼岛争端的路径1. 对话与磋商:尽管钓鱼岛争端无法立即解决,但通过坚持对话和磋商,增进相互的了解和理解,以及寻求共同认知的方法,有助于化解争端。

2. 合作共赢:中日两国可以通过开展更多的经济、文化、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扩大利益的交集,增加相互间的互信与马尔他利益。

3. 国际调解: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的中立调解机构或国际法律机构来参与争端解决,依法公正的处理争端问题,推动寻找矛盾的最终解决方案。

国际社会也应加强监督,敦促中日两国寻找争议处理的和平途径。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源于19世纪末日本对外扩张,是历史遗留问题。

如何解决钓鱼岛争端,是两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通常所说的钓鱼岛其实是一个群岛,位于中国福建正东、台湾东北的东海海域,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几个岩礁组成,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

其中,钓鱼岛面积最大,约4.3平方公里,该群岛即因钓鱼岛而得名。

钓鱼岛上无人长期居住。

钓鱼岛历史上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在行政上明朝年间隶属于福建省,清朝初年起隶属于台湾。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完成的《顺风相送》一书中,首次提到钓鱼岛。

1534年,明朝第11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完整地记录了明朝册封琉球的航海历程,再次留下了中国人首先发现钓鱼岛的证明。

早在1561年,明朝的中国地图便将钓鱼岛纳入中国福建的海防区域内。

1562年,明朝册封使郭儒霖所著《重编使琉球录》更清楚地证实,当时中国已将钓鱼列岛中最靠近琉球的赤屿,即现在的赤尾屿作为与琉球分界的标志。

到清朝,中国与琉球的界线在钓鱼岛南面海槽一带已成为中国航海家的常识。

1719年赴琉球的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传信录》更加清楚地指出了他赴琉球的海上航路:从福建出发,经花瓶、彭佳、钓鱼各岛北侧,自赤尾屿达姑米山(久米岛)。

书中还援引了琉球权威学者的观点:琉球的姑米山乃“琉球西南界上之镇山”,即镇守琉球边关之山。

上述历史记载充分证明,中国明清两朝政府一直视钓鱼岛为中国领土,并将其列入中国的海上防区之内。

钓鱼岛为中国固有领土,也可从日本历史文献中得以佐证。

1785年,日本经世家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

该图是以《中山传信录》为依据,采用中国的“钓鱼台”为岛名,并将钓鱼岛和中国福建、浙江用同一淡红色标出,而久米岛则同琉球一样为黄褐色。

实际上,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找不到独立言及钓鱼岛的文献,日本地图和历史资料中的“钓鱼岛”或“鱼钓岛”名称,都是从中国相关文献借用过来的。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7月4日,日本右翼政党“奋起日本”推出竞选政纲,叫嚣要在钓鱼岛驻扎自卫队;5日,两名地方议员登上了北小岛;6日,石原慎太郎宣称将争取年内实现东京都“购岛”计划目标;7日,日首相野田佳彦称准备对钓鱼岛实现所谓的“国有化”……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源于19世纪末日本对外扩张,是历史遗留问题。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通常所说的钓鱼岛其实是一个群岛,位于中国福建正东、台湾东北的东海海域,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几个岩礁组成,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

其中,钓鱼岛面积最大,约4.3平方公里,该群岛即因钓鱼岛而得名。

钓鱼岛上无人长期居住。

钓鱼岛历史上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在行政上明朝年间隶属于福建省,清朝初年起隶属于台湾。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完成的《顺风相送》一书中,首次提到钓鱼岛。

1534年,明朝第11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完整地记录了明朝册封琉球的航海历程,再次留下了中国人首先发现钓鱼岛的证明。

早在1561年,明朝的中国地图便将钓鱼岛纳入中国福建的海防区域内。

1562年,明朝册封使郭儒霖所著《重编使琉球录》更清楚地证实,当时中国已将钓鱼列岛中最靠近琉球的赤屿,即现在的赤尾屿作为与琉球分界的标志。

到清朝,中国与琉球的界线在钓鱼岛南面海槽一带已成为中国航海家的常识。

1719年赴琉球的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传信录》更加清楚地指出了他赴琉球的海上航路:从福建出发,经花瓶、彭佳、钓鱼各岛北侧,自赤尾屿达姑米山(久米岛)。

书中还援引了琉球权威学者的观点:琉球的姑米山乃“琉球西南界上之镇山”,即镇守琉球边关之山。

上述历史记载充分证明,中国明清两朝政府一直视钓鱼岛为中国领土,并将其列入中国的海上防区之内。

钓鱼岛为中国固有领土,也可从日本历史文献中得以佐证。

1785年,日本经世家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与争端的实质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与争端的实质

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与争端的实质第一篇: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与争端的实质钓鱼岛问题的由来与争端的实质一、钓鱼岛问题的由来钓鱼岛列屿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 距中国台湾省东北大约92海里,距日本琉球群岛约73海里, 但相隔一条深1000至2000米的海沟, 该海沟成为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天然分界线。

钓鱼岛列屿由钓鱼岛(413平方公里)、黄尾岛(1108平方公里)、赤尾岛(01154平方公里)、南小岛(01463平方公里)、北小岛(01302平方公里)和3 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组成,总面积约61344平方公里。

早在明朝初期的1373年前后, 我国渔民即已发现了钓鱼岛。

据《明史》记载, 最早驻足钓鱼岛的是明朝人杨载。

1372 年, 明朝册封使杨载奉命出使琉球, 钓鱼岛位于杨载必经的航道上, 杨载的船只停靠在钓鱼岛, 并第一个驻足该岛。

1403 年, 我国文献中就有了钓鱼岛列屿的记载。

明朝永乐年间出版的《顺风相送》中记载有“福建往琉球”针路(航海指南)一节提到过“钓鱼屿、赤尾屿”等名称。

1556 年, 时任明朝浙江提督的胡宗宪, 节制海域边防, 负责讨伐日益猖獗的倭寇, 守卫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等岛屿在内的中国海区。

1561 年, 胡宗宪的幕僚、明代地理学鼻祖郑若增编纂了《筹海图编》。

该书卷一“沿海山沙图”的“福七”至“福八”中, 就标有钓鱼屿、黄尾山、赤屿等。

明朝人施永久撰的《武备秘书》卷二中更为明确地画出“钓鱼岛”、“黄尾山”、“赤屿”等岛。

日本最早有钓鱼岛记载的是1785 年日本人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 但该书用颜色明显标示出钓鱼岛属于中国。

直到1884年, 从事海产品采集和出口的日本商人古贺辰四郎才首次涉足钓鱼岛。

这比中国人涉足并命名钓鱼岛晚了300 到500年。

在19 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前, 日本从没有对中国拥有钓鱼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

1895 年, 中日甲午战争后,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此条约只明文规定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 并没有提及此一海域的钓鱼岛列屿。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纪 最先 发现 并 命名 了钓鱼 岛 , 公 认 的 史 实 。 因 此 ,钓 鱼 岛 在 坚定 、 明确 和 一 致 的 。 中 国方
“ 期 连 续 有 效 治 理 ” 为 由取 长
这 已 是 中 日两 国 官 方 和 学 界 面 的 抗 议 , 使 日本 以 所 谓 的 1 5世 纪 即 成 为 中 国 领 土 。 此 得 领 土 的时 效 中断 。 因此 ,无
山传 信 录 》 记 载 之 钓 鱼 台 、黄
尾 屿 、赤 尾 屿 等 属 同一 岛屿 ” ,
此 事 “ 及 与 清 国之 间 岛屿 归 涉 属 谈 判 ” 这 说 明 , 日本 政 府 。
当 时 业 已 认 定 钓 鱼 岛 并 非 无 主 地 ,至 少 是 可 能 与 中 国发 生
三 、 从 国 际 法 看 钓 鱼 岛
日本 政 府 据 此 称 钓 鱼 岛 为 “ 无 署 “ 归还 冲绳 协 定 ”时 私 相 授
主地” ,是 由 日本 人 先 占 ,而 受 ,把 钓 鱼 岛等 岛 屿 划 入 “ 归 非 甲 午 战 争 从 中 国 夺 取 。 然 而 , 日本 官方 档 案 日本 外 交 文 书 第 1 8卷 记 载 表 明 ,事 实 并 非 如 此 。该 档 案 记 载 , 日 本 在 吞 并 琉 球 后 , 为 了 在 钓 鱼 岛 建 立 国 家 领 有 标 志 , 曾
日本 在 甲 午 战 争 前 从 没 有 对 治” 。而 甲午 战 争 后 整 个 台 湾
鱼 岛主 权 问 题 不 发 生 任 何影 钓 鱼 岛实 行 过 任 何 “ 效 统 有
响 。尽 管 如 此 , 们 不 难 看 到 , 我
美 国 出 于 自 身 战 略 利 益 的 需 及 其 附 属 岛 屿被 日本 攫 取 ,根

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问题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近来,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海域又起波澜。

2012年8月12日,载有14人的香港保钓船“启丰二号”从香港出发前往钓鱼岛,8月15日16时20分左右成功抵达钓鱼岛,7名保钓人员登上钓鱼岛宣示主权,其后船上全部14人被日本冲绳警方以“非法入境”嫌疑非法抓扣。

多年来,日本一而再,再而三地侵犯我钓鱼岛主权,此次事件,不仅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也是对中国公民人权的严重侵犯。

一、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一)钓鱼岛概况钓鱼岛,全称钓鱼岛列岛(Fishing Islands),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由钓鱼岛(主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

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

(二)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自古以来,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国早在明朝就有关于钓鱼岛的历史文献记载。

例如,在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屿”的记载。

1562年,明朝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的《筹海图编》一书中的“沿海山沙图”,标明了中国福建省罗源县、宁德县沿海各岛,其中就有“钓鱼屿”、“黄尾山”和“赤屿”等岛屿。

日本最早有钓鱼岛记载的书面材料是1785年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

然而,他也是以中国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的《中山传信录》为依据的,该图也是采用中国的“钓鱼台”为岛名,并将钓鱼岛和中国福建、浙江用同一淡红颜色标出。

1719年日本学者新井君美所著《南岛志》一书中提到琉球所辖36岛,其中并无钓鱼岛。

1875年出版的《府县改正大日本全图》中也无钓鱼岛。

日本最早“发现”钓鱼岛,是在日本吞并琉球(1871年),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之后的1884年。

中国最早发现、开发钓鱼岛,通过先占取得主权。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

钓鱼岛争端的来龙去脉中日钓鱼岛主权归属争端,源于19世纪末日本对外扩张,是历史遗留问题。

如何解决钓鱼岛争端,是两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通常所说的钓鱼岛其实是一个群岛,位于中国福建正东、台湾东北的东海海域,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及几个岩礁组成,总面积约6.5平方公里。

其中,钓鱼岛面积最大,约4.3平方公里,该群岛即因钓鱼岛而得名。

钓鱼岛上无人长期居住。

钓鱼岛历史上就是中国固有领土,在行政上明朝年间隶属于福建省,清朝初年起隶属于台湾。

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完成的《顺风相送》一书中,首次提到钓鱼岛。

1534年,明朝第11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完整地记录了明朝册封琉球的航海历程,再次留下了中国人首先发现钓鱼岛的证明。

早在1561年,明朝的中国地图便将钓鱼岛纳入中国福建的海防区域内。

1562年,明朝册封使郭儒霖所著《重编使琉球录》更清楚地证实,当时中国已将钓鱼列岛中最靠近琉球的赤屿,即现在的赤尾屿作为与琉球分界的标志。

到清朝,中国与琉球的界线在钓鱼岛南面海槽一带已成为中国航海家的常识。

1719年赴琉球的清朝康熙册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传信录》更加清楚地指出了他赴琉球的海上航路:从福建出发,经花瓶、彭佳、钓鱼各岛北侧,自赤尾屿达姑米山(久米岛)。

书中还援引了琉球权威学者的观点:琉球的姑米山乃“琉球西南界上之镇山”,即镇守琉球边关之山。

上述历史记载充分证明,中国明清两朝政府一直视钓鱼岛为中国领土,并将其列入中国的海上防区之内。

钓鱼岛为中国固有领土,也可从日本历史文献中得以佐证。

1785年,日本经世家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的附图“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

该图是以《中山传信录》为依据,采用中国的“钓鱼台”为岛名,并将钓鱼岛和中国福建、浙江用同一淡红色标出,而久米岛则同琉球一样为黄褐色。

实际上,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找不到独立言及钓鱼岛的文献,日本地图和历史资料中的“钓鱼岛”或“鱼钓岛”名称,都是从中国相关文献借用过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确定战后格局的关键,系雅尔塔会议。而正是此次会议,中
国的领土被侵害。在雅尔塔会议期间,罗斯福与斯大林秘密签 订:1。维持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2。恢复1904年 日本背信弃义的进攻所破坏的原属俄国的各项权利。即:(甲) 将库页岛南部及其全部毗邻岛屿归还苏联;(乙)大连商港国 际化,并保证苏联在这个港口的优惠权益,恢复租借旅顺港为 苏联海军基地;(丙)建立中苏合营公司,对通往大连的中东 铁路南满铁路进行共管,并保证苏联的优惠权益,而中国保持 在满洲的全部主权。3。千岛群岛交还苏联。 这一密约,更改 了先前开罗会议的声明,对中国领土主权多有损害——甚至是 在没有中国人参与的情况下的私相授受。大国的全球治理,
• 1945年6月,美国军队攻占冲绳岛。 • • 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后美军仍占 领该地,并在岛上修建机尝导弹基地和 兵营。冲绳人民从50年代初开始展开回 归祖国运动。1960年4月28日成立“冲 绳县复归祖国协议会”。1963年4月28 日,开展“冲绳复归祖国日”活动。日 本本土也配合冲绳人民举行长达100天 的海上、陆上示威游行。 • 在日本人民斗争的压力下,日美两 国政府开始商讨冲绳归还问题。1965年 11月,日本总理大臣佐藤荣作访美,与 美国总统约翰逊讨论冲绳归还问题。 1969年11月,佐藤荣作再度访美,与尼 克松总统发表联合声明,定于1972年把 冲绳行政权交还日本。1971年6月,日 美签订《冲绳归还协定》,规定美国放 弃对冲绳的施政权;冲绳的“美国之音” 可继续使用5年;自协定生效日起的5年 内,日本向美国支付3.2亿美元,作为接 受美国设施、基地工人退职金和撤除特
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 1979年 日本在钓鱼岛上修建了直升飞机场,海峡两 岸都向日本提出了交涉和抗议。 • 1990年 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建灯塔,再次引发保钓 风潮。 • 1992年 中国通过《领海及毗连区法》,写明钓鱼岛 等岛屿是中国领土后,日本提出了“抗议”,我外 交部重申:钓鱼岛属于中国。
安全条约和日本政府政策的前提下将冲绳交还给日本。

在美国与日本交涉冲绳的前后,1968年10月, 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ECAFE)对东海海 域进行了海底资源调查,认为钓鱼岛可能储藏着巨 大的海底油田。日本立即对这个地区表现出浓厚的 “兴趣”,并单方面采取了行动。1970年8月31日, 在美国监督下的琉球政府立法院起草了《关于申请 尖阁列岛领土防卫的决定》。这是在钓鱼群岛主权 斗争中,日本方面首次公开主张对该群岛拥有主权。 在立法院决议的影响下,琉球政府于同年9月10日 发表了《关于尖阁列岛主权及大陆架资源开发权的 主张》的声明,进而在17日又发表了《关于尖阁列 岛主权》的声明。琉球政府在第二个声明中系统阐 述了主张对这个列岛拥有主权的根据。该声明首先 讲到,根据1953年12月25日发布的琉球列岛美国 政府第27号布告,“尖阁列岛”被包括在美国政府 及琉球政府的管辖区域内。中日两国关于钓鱼岛主 权归属的纷争由此肇端。
• •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无 论在历史上还是法律上,中国都对这些岛屿拥有无可争辩 的主权。但近些年来,日本一而再,再而三的声称拥有钓 鱼岛主权,并在此海域屡屡制造事端。
• 钓鱼岛主权归属的历史真相究竟如何? • •
•1、钓鱼岛的相关信息 •2、钓鱼岛争端的发展 •3、争端事件的历史原因 (内、外) •4、历史证据 •5、结论
• 1996年7月14日 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新设置了灯塔。中国外 交部表示对这一事件“严重关切”。海峡两岸都强烈抗议。 • 2012年1月3日上午9时30分左右,日本第十一管区海上保安 总部(那霸)的巡逻船发现冲绳县石垣市议员仲间均等3人 登上了钓鱼岛。约20分钟后,石垣市议员仲岭忠师也登陆了 该岛。
• 2、日本软硬实力与菲律宾有着天壤地别的差距,黄岩 岛模式解决不了钓鱼岛问题;中国目前没有收回钓鱼岛 的充分条件,钓鱼岛长期阵痛不可避免。
钓鱼岛争端的外因
美国归还冲绳与钓鱼岛事件的关系

1969年1月,尼克松执政,美国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 势已相当严峻。美军深陷越南战争泥潭,大大消耗了美 国的实力,迫使尼克松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做出巨大修改。 1969年7月,尼克松在关岛发表了著名的“关岛演说” (即所谓尼克松主义),正式明确美国将集中力量在欧 洲和中东地区对付苏联,而要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实行 战略收缩,进而要求日本和亚太地区诸盟国“自己承担 起责任来”。由于要在亚洲实行战略收缩,美国更需要 日本在亚洲发挥更大的作用并在日美安全体制中承担主 要的角色。因此,尼克松上台后第一个行动,就是宣布 他要成立一个委员会来专门研究将冲绳归还日本的问题。 1969年11月,尼克松同访美的日本首相佐藤就日美安全 条约期满问题和归还冲绳问题举行了会谈,并于11月22 日发表日美联合声明。声明约定,美国将在不损害日美


钓鱼岛历来都是中国领土
• 钓鱼岛列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主 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钓鱼岛列岛总面积约 6.3平方公里,其中钓鱼岛最大,面积4.3平方公里。 • • 自古以来,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早在明朝就有关 于钓鱼岛的历史文献记载。 日本称钓鱼岛属其冲绳县管辖,但日本的冲绳县在距今125年前曾是独立的琉球国。 在日本1871年吞并琉球国之前,中国曾与琉球国有约500年的友好交往史,而且,中国 最先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等岛屿

1、钓鱼岛态势与独岛、南千群岛态势有着根本的不同,没有战争钓鱼岛回不 到祖国怀抱。 日本与韩国有独岛之争,与俄罗斯有南千群岛之争,与中国有钓鱼岛之争。 但三个岛屿或群岛的态势有着根本的不同。


钓鱼岛目前由日本实际控制,独岛由韩国实际控制,南千群岛由俄罗斯实际 控制。
中国收回钓鱼岛,其实质是实现控制者的转变,而历史的经验和残酷的现实 均已证明,实现这种转变,谈判和国际仲裁都是走不通的死胡同,唯一能够解决 问题的方式是武力,是战争。
钓鱼岛争端的直接来源:冷战美日同盟对抗中苏同 盟
• 大国决定战后世界格局,这是“二战”后“大国治理”之 根本。未来的全球格局,当然首要的是领土问题。理解领土问 题比如钓鱼岛之争端,如果失去结构形成之初的观察,所有的 讨论将无本亦无源。所幸,中国成为当时的“大国”。 只是,这种大国地位,过于脆弱。


• 要想使钓鱼岛回到祖国怀抱,必须做好战争准备,其他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 当然,武力攻占条件尚需努力时对外宣布各种解决方案和实践各种解决方案 不失是一种上乘智慧表现。
当今时态
• 1、中日关系仍然紧张,令外界忧虑中日会爆发战争。 中日一旦爆发战争,战火将会引向美国,这就连小孩都 知道的结论现在却已严重困扰着美国。应该说,如果中 日发生小规模冲突,美国自然不会介入。但这一战是败 不起的,所以战争很可能会朝着失控的方向发展。美国 的介入也是在履行"美日安保条约",说美国被动介入是 因为美国十万个不愿意,美国从骨子里都不愿与中国正 面碰撞。要知道,美国打伊拉克,打阿富汗,甚至威胁 打伊朗,这都是在力量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有必胜的 把握才打的。
• 1895年中日甲午战 争,中国惨败,清 政府被迫签了马关 条约,台湾,及附 属岛屿,包括钓鱼 岛都豁割让给日方! •
各管辖时段:
• • • •
1、1895年至1945年归日本管 2、1945年至1951年由美军占领 3、1951年至1972年由美国托管 (日本在1951年的<旧金山和约>中让美国托管琉球群岛,并放弃 台澎及其附属岛屿,这就包括了钓岛,但只是声明放弃,一旦放弃 就是无主之地,要么自主要么被占,美军早就来了,近水楼台先得 月,本应按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意愿把钓岛给国府,但是没有, 所以美国是连着钓岛和琉球一起管) • 4、1972年至今由日本实际占有(美日1971年签了<归还冲绳协定 >,美国把琉球群岛的治权归还日本,钓岛也跟着又落到了日本手 里)
2010年9月7日上午, 日本海上保安厅巡 逻船在钓鱼岛附近 海域冲撞一艘中国 拖网渔船。
• 2012年3月16日,由中国海监50、66船组成的中国海监定期维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及其 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巡航。日本海上保安厅PL62号、PLH06号和PL61号三艘巡视船先后 抵达钓鱼岛附近海域,且一直分别在海监50船和66船一侧进行尾随和干扰阻拦。

1971年6月17日,经过近两年的艰苦谈判, 日、美签署归还冲绳协议(《关于琉球诸岛及 大东诸岛的日美协议》)。归还冲绳协议的签 字仪式分别在东京和华盛顿举行。协议由前言 和九项条款组成,其内容之一为,自条约生效 之日起,美国将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的一切权 利移交给日本。美国以日本拥有“施政权”为 由,把联合国交付美国托管之琉球行政权交予 日本管理。同时,美国还错误地将原属中国领 土的钓鱼岛也包括在琉球群岛管辖区域内。这 说明,美国在归还冲绳时实际上默认了1953年 美国琉球民政府发布的第27号令——“琉球列 岛地理界线”所规定的“施政”范围。
• 1972年 中日建交。周恩来提出把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 挂起来,留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再解决。当时双方就这一点 达成了协议。 • 1978年 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邓小平副总理表示,钓鱼 岛问题可留日后慢慢解决。中国政府明确宣布,搁置(钓 鱼岛)主权争议,留待子孙后代解决。
旧金山和约
• 和约内容: 1951年的9月8日,以美、英、法等四十八个国家为一 方与日本为另一方在旧金山会议上签订。 和约共七章、二十七条,主要内容:盟国承认日本对其 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 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 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 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 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