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标仪原理及结构-科邦实验室

合集下载

酶标仪的原理及应用

酶标仪的原理及应用

酶标仪的原理及应用酶标仪(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简称ELISA)是一种基于酶反应原理的生化分析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环境监测以及食品安全等领域。

下面将从酶标仪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酶标仪的原理酶标仪原理主要基于免疫学的“抗原-抗体”反应。

在酶标仪实验中,首先将待测物(如细菌、病毒、蛋白等)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在固定的试剂盘或板上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然后,通过添加与抗体结合的酶标记物,例如酶标记的辣根过氧化酶(HRP)或碱性磷酸酶(AP),使抗原抗体复合物与酶标记物进行特异性反应。

最后,通过加入底物使酶标记物发生催化反应,并转化为显色产物。

测量产物的光密度或发光强度,可以获得待测物的定量信息。

酶标仪的操作步骤酶标仪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涂覆试样、孵育、洗涤、添加酶标物、孵育、洗涤和测定结果等几个主要过程。

1. 涂覆试样:将待测物(如蛋白、抗原、抗体等)溶液涂覆到微孔板上,通过静置或离心等方式将试样固定在孔底或表面。

2. 孵育:将标样或样品加入微孔板中,与已固定的待测物结合形成复合物,保温孵育一段时间,使反应充分发生。

3. 洗涤:通过加入缓冲液,用洗涤机或离心等方式清洗微孔板,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如杂质、底物残留等。

4. 添加酶标物:将酶标记的抗体或物质加入微孔板孵育,将其与已结合的待测物发生特异性反应。

5. 孵育:保温孵育一段时间,使反应充分发展。

6. 洗涤:通过加入缓冲液,用洗涤机或离心等方式清洗微孔板,去除未结合的物质。

7. 测定结果:加入合适的底物,使酶标记物发生催化反应,形成显色产物。

通过酶标仪测量光密度或发光强度,根据标准曲线或对照组数据计算出待测物的浓度。

酶标仪的应用酶标仪在医学诊断、生物学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1. 医学诊断:酶标仪可用于检测特定抗体或抗原,例如检测病毒感染、肿瘤标志物、自身免疫疾病等。

通过测定样品中特定物质的浓度,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病情判断、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估。

酶标仪的工作原理

酶标仪的工作原理

酶标仪的工作原理
酶标仪是一种用于检测酶反应的仪器。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准备试剂:首先,将酶底物(通常是一种用于酶反应的底物)加入到待测样品中,使其与样品中的酶发生反应。

然后,将待测样品与特定的试剂和缓冲液混合,以提供适宜的反应环境。

2. 加入酶底物:将加有试剂的待测样品加入到酶标仪的反应孔中。

每个孔中都包含一个微小的吸附性表面,用于捕获和固定待测样品。

3. 激活酶反应:通过对反应孔中的样品施加特定的温度和时间条件,可以使酶底物与样品中的酶发生反应。

这个过程会导致酶底物的转化,生成一个可探测的产物。

4. 读取光学信号:酶标仪使用一种特定的波长的光源照射被固定的酶底物和产物。

根据酶底物和产物的属性,被固定的酶底物或产物会发出特定的光学信号。

酶标仪会检测这些信号并进行分析。

5. 数据分析:最后,通过对检测到的光学信号进行数学计算和分析,酶标仪可以确定待测样品中酶的活性或浓度。

这些结果可以用于研究酶的功能、酶活性的变化等。

酶标仪在医学、生物学、生物工程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可以用于酶活性测定、药物筛选、蛋白质检测和基因表达分析等。

对于酶标仪的结构解析 酶标仪如何操作

对于酶标仪的结构解析 酶标仪如何操作

对于酶标仪的结构解析酶标仪如何操作酶标仪即酶联免疫检测仪。

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专用仪器又称微孔板检测器。

可简单地分为半自动和全自动两大类,但其工作原理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其核心都是一个比色计,即用比色法来进行分析。

测定一般要求测试液的最后体积在250μL以下,用一般光电比色计无法完成测试,因此对酶标仪中的光电比色计有特别要求。

酶标仪的结构:规格有40孔板,55孔板,96孔板等多种,不同的仪器选用不同规格的孔板,对其可进行一孔一孔地检测或一排一排地检测.酶标仪所用的单色光既可通过相干滤光片来获得,也可用分光光度计相同的单色器来得到.在使用滤光片作滤波装置时与一般比色计一样,滤光片即可放在微孔板的前面,也可放在微孔板的后面,聚光镜,光栏后到达反射镜,经反射镜作90°反射后垂直通过比色溶液,然后再经滤光片送到光电管.从酶标仪工作框图和光路图上可看出,它和一般的光电比色计有以下几点差异:1.盛装待测比色液的容器不再使用比色皿,而是使用塑料微孔板.微孔板常用透亮的聚乙烯材料制成,对抗原抗体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故用它作为固相载体.2.由于盛样本的塑料微孔板是多排多孔的,光线只能垂直穿过,因此酶标仪的光束都是垂直通过待测溶液和微孔板的,光束既可是从上到下,也可以是从下到上穿过比色液.3.酶标仪通常不仅用A,有时也使用光密度OD来表示吸光度.酶标仪可分为单通道和多通道2种类型,单通道又有自动和手动2种之分.自动型的仪器有X,Y方向的机械驱动机构,可将微孔板L的小孔一个个依次送入光束下面测试,手动型则靠手工移动微孔板来进行测量.在单通道酶标仪的基础上又进展了多通道酶标仪,此类酶标仪一般都是自动化型的.它没有多个光束和多个光电检测器,如12个通道的仪器设有12条光束或12个光源,12个检测器和12个放大器,在X方向的机械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样品12个为一排被检测.多通道酶标仪的检测速度快,但其结构较多而杂价格也较高.怎么使用酶标仪作为微孔板比色计的酶标仪,其基本功能不外乎一个比色测定,所不同的是在测定波长范围、吸光度范围、光学系统、检测速度、震板功能、温度掌控、定性和定量测定软件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当然全自动酶免疫分析系统还具有自动洗板、温育、加样等功能。

酶标仪的原理及应用实验

酶标仪的原理及应用实验

酶标仪的原理及应用实验酶标仪的原理酶标仪是一种用于检测酶活性的实验仪器,原理是通过测量底物的反应产物与酶反应所生成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从而确定酶活性的强度。

它主要由光源、检测系统、温控系统和数据分析软件等组成。

光源酶标仪的光源通常是白炽灯或氙灯,其特点是亮度高、颜色均匀,并且能够提供稳定的光源。

光源的光波长范围决定了酶标仪的检测范围。

检测系统酶标仪的检测系统通常由光电检测器和滤光片组成。

光电检测器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常用的有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倍增管。

滤光片用于选择特定波长的光信号,以消除其他干扰信号。

温控系统酶标仪的温控系统用于维持反应体系的温度稳定。

通常采用Peltier元件来控制温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升温或降温。

温控系统的稳定性对于酶标仪的实验结果至关重要。

数据分析软件酶标仪通常配备了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些软件可以进行数据的图形化显示、数据的导出和保存等功能,方便用户对实验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酶标仪的应用实验酶标仪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检测酶活性、蛋白质含量、抗体浓度等各种实验。

酶活性检测酶标仪可以通过测量酶催化反应产物的浓度来确定酶活性的强度。

常见的酶活性检测实验包括酶动力学研究、酶抑制剂筛选等。

蛋白质含量检测酶标仪可以通过测量蛋白质与染色剂的反应产物的光吸收值来确定蛋白质的含量。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定量、蛋白质纯化等实验。

抗体浓度检测酶标仪可以通过测量抗体与抗原结合产生的信号强度来确定抗体的浓度。

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免疫学研究、疫苗开发等实验。

其他应用除了酶活性、蛋白质含量和抗体浓度检测外,酶标仪还可以用于DNA浓度检测、细胞增殖实验、荧光标记实验等多种实验。

酶标仪实验的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包括底物、酶、抗体等。

2.设置酶标仪的参数,如波长、温度等。

3.加入适量的底物和酶或抗体到反应体系中。

4.将反应体系放入酶标仪中,启动实验。

全自动酶标仪工作原理 全自动酶标仪工作原理

全自动酶标仪工作原理 全自动酶标仪工作原理

全自动酶标仪工作原理全自动酶标仪工作原理全自动酶标仪是医院检验科常用的一种医疗器械,它紧要是用来对酶联免疫反应等进行检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读取和分析,这样可以诊断出人体的酶健康情形。

对于全自动酶标仪这类专业的医疗器械,其不仅仅用于医院检验科,而其可以通过偶联在抗原或抗体上的酶催化显色底物进行的,反应结果以颜色显示,通过显色的深浅即吸光度值的大小就可以判定标本中待测抗体或抗原的浓度,这一功能已经成熟应用于我国的疾控中心。

在食品安全领域,也有全自动酶标仪的用武之地。

例如它可以检测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可以检测猪肉中的瘦肉精等,从而确保食品安全,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全自动酶标仪工作原理: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

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

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确定的比例。

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依据颜色反应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由于酶的催化频率很高,故可极大地放大反应效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

全自动酶标仪显现故障问题后该如何解决?全自动酶标仪在使用的过程中避开不了故障,显现故障后如何解决呢?故障现象:开机电源指示灯亮,液晶显示屏能显示字符,但显示时间较短。

故障分析:导致此种现象有两种可能,一是液晶显示器驱动—掌控电路显现故障;二是供应液晶显示器的电源电压不正常。

故障排出:打开仪器上盖,通电察看带散热片是否发热,若发热,可用数字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三端集成稳压块输出端,察看有无电压输出;若没有,说明电源有故障。

因三端集成稳压块内含过流限制和过热保护电路,为了判定是三端集成稳压块的故障还是后级负载短路引起的故障,可将仪器母板上三块电路板逐一拔出,通电再测量三端集成稳压块输出端电压,若拔出液晶显示驱动—掌控这块电路块时,三端集成稳压块的输出端电压恢复正常,则可初步判定是电路板上的负载有短路现象,认真检查该电路板直流供电系统的各个元器件,可能为以树脂壳包装的铝固体电解电容器已击穿造成短路等原因。

酶标仪原理酶标仪使用说明

酶标仪原理酶标仪使用说明

酶标仪原理酶标仪使用说明酶标仪的检测原理光是电磁波,波长100nm~400nm称为紫外光, 400nm~780nm之间的光可被人眼观察到,大于780nm称为红外光。

人们只所以能够看到色彩,是因为光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回来。

绿色植物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植物吸收了光中的红色光谱。

酶标仪测定的原理是在特定波长下,检测被测物的吸光值。

检测:光通过被检测物,前后的能量差异即是被检测物吸收掉的能量,特定波长下,同一种被检测物的浓度与被吸收的能量成定量关系。

检测单位用OD值表示, OD是optical delnsity(光密度)的缩写,表示被检测物吸收掉的光密度, OD=1og(1/trans),其中trans为检测物的透光值。

根据Bouger-amberT-beer法则,OD值与光强度成下述关系:E=OD=logΙ0/Ι其中E表示被吸收的光密度,Ι0 为在检测物之前的光强度,Ι为从被检测物出来的光强度。

OD值由下述公式计算:E=OD=C×D×EC为检测物的浓度D为检测物的厚度E为摩尔因子在特定波长下测定每一种物质都有其特定的波长,在此波长下,此物质能够吸收最多的光能量。

如果选择其它的波长段,就会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准确。

因此,在测定检测物时,我们选择特定的波长进行检测,称为测量波长。

但是每一种物质对光能量还存在一定的非特异性吸收,为了消除这种非特异性吸收,我们再选取一个参照波长,以消除这个不准确性。

在参照波长下,检测物光的吸收最小。

检测波长和参照波长的吸光值之差可以消除非特异性吸收。

Anthos 酶标仪检测值计算仪器中的检测器接收透过被检测物的光能量,转换成二进位数字信号,最大为4095。

仪器定义没有光源下的透光值为 0%,没有检测物的透光值为100%。

则实际检测中,检测物的透光值均在 0%一100%之间。

透光值的计算如下:T=(Meas—Min)/(Max—Min)其中T为透光值, Meas为检测的二进位数值, Min为在 0%的情况下检测的二进位数值, Max为在100%的情况下检测的二进位数值,举例如下:MaX=3600 Mn=20 Meas=30T=(30-20)/3600-20)=0.0028OD=1og(1/T)=1og(1/0.0028)=2.552Anthos 酶标仪的中心定位仪器会自动对酶标孔进行中心定位,中心定位是要消除酶标孔底的凸凹引起的厚薄不均带来检测的不准确。

简述酶标仪的工作原理

简述酶标仪的工作原理

简述酶标仪的工作原理酶标仪利用酶的高效催化和放大作用,并与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而建立的一种标记免疫技术。

将酶作为示踪剂标记抗原(抗体),并以相应被酶分解的显色反应对样品中的抗原(抗体)进行定位分析和鉴定;或根据酶催化物显色的深浅,测定样品中的抗原(抗体)的含量。

根据免疫反应后是否需要分离结合与游离酶标记物,酶免疫分析法可分为均相酶免疫测定和非均相酶免疫测定两种。

常用的酶标仪是采用非均相酶免疫测定方法,又被称为酶联免疫分析仪。

酶标仪的工作原理是分光光度法,是一台特殊的光电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

光源射出的光线通过滤光片或单色器,成为单色光束。

光束经过待测标本后到达光电检测器,光电检测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经过前置放大、对数放大、模数转换等模拟信号处理后,进入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最终得出测试结果。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是利用抗体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将游离的杂蛋白与结合于固相载体的目的蛋白分离,并利用特殊的标记物对其定性或定量分析的一种检测方法。

其原理是将抗原或抗体物理性地吸附于固相表面,抗原或抗体与酶通过共价键形成酶复合物,酶复合物与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通过底物颜色来确定免疫反应的发生,颜色的深浅与标本中相应抗原或抗体的量成正比。

在该过程中,抗原抗体可保持其各自的免疫活性。

测定时,受检标本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发生反应。

用洗涤法去除未与固相载体结合的杂蛋白,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比例。

加入酶反应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定性或定量分析受检物质的量。

由于酶的催化频率很高,具有极大地放大反应效果,从而使测定方法达到很高的敏感度。

酶标仪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必将多我们人来的健康带来巨大的益处,发现潜在的肿瘤或者癌症风险。

酶标仪测od的原理

酶标仪测od的原理

酶标仪测od的原理酶标仪(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药物质量控制等领域。

其原理是利用酶的特异性作用和免疫反应的灵敏性来检测分析样品中的特定分子。

酶标仪测OD的原理可以简述为以下几个步骤:涂覆、结合、洗脱、检测和定量。

首先,将特异性的抗原(或抗体)固定于微孔板(多孔的塑料或玻璃板),这个过程称为涂覆。

涂覆时,通过静电吸附、化学偶联或共价结合的方式将抗原分子牢固地固定在孔壁上。

接着,加入待测物(如血清、尿液、细胞上清等含有待检测分子的样品)到微孔板中,待测物中的目标分子与固定在孔壁上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这个过程称为结合。

然后,用缓冲液进行洗涤,除去非特异性结合的物质,以减少背景信号。

这一步骤可重复数次,以提高测定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洗脱完成后,加入与目标分子结合的酶标记的二抗(二抗是针对第一抗体产生的抗体,可以通过化学或生物学方法与酶偶联)到微孔板中。

二抗结合到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形成二抗-抗原-抗体复合物。

在洗脱后,通过加入一种底物,如TMB(3,3',5,5'-四甲基联苯胺)等,酶可以催化底物发生可见的色变反应。

底物的催化反应会产生一种带有颜色的终点产物。

在酶的反应时间内,底物的颜色的强度与目标分子的浓度成正比。

所以,底物的颜色强度可以用于检测待测物的浓度或含量。

最后,使用酶标仪检测终点产物的吸光度(OD值)或荧光强度,以定量分析待测物的浓度。

酶标仪通过测量样品中反应底物的光吸收或荧光发射强度来确定目标分子的浓度。

酶标仪测OD的原理基于免疫反应和酶底物催化反应的特性,结合了酶的特异性作用和免疫反应的灵敏性。

这种原理使得酶标仪成为一种快速、灵敏、特异性高、重复性好的分析方法,广泛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和临床实验室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酶标仪的原理及结构
酶标仪即酶联免疫检测仪,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专用仪器。

可简单地分为半自动和全自动2大类,但其工作原理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其核心都是一个比色计,即用比色法来分析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酶标法是什么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简称酶标法,是标记技术中的一种,是从荧光抗体技术,同位素免疫技术发展而来的一种敏感,特异,快速并且能自动化的现代技术。

酶标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抗原或抗体与酶用胶联剂结合为酶标抗原或抗体,此酶标抗原或抗体可与固相载体上或组织内相应抗原或抗体发生特异反应,并牢固地结合形成仍保持活性的免疫复合物。

当加入相应底物时,底物被酶催化而呈现出相应反应颜色。

颜色深浅与相应抗原或抗体含量成正比。

由于此技术是建立在抗原-抗体反应和酶的高效催化作用的基础上,因此,具有高度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是一种极富生命力的免疫学试验技术。

酶标仪的原理
酶标仪就是应用酶标法原理的仪器,酶标仪类似于一台变相光电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其基本工作原理与主要结构和光电比色计基本相同。

光源灯发出的光波经过滤光片或单色器变成一束单色光,进入塑料微孔极中的待测标本.该单色光一部分被标本吸收,另一部分则透过标本照射到光电检测器上,光电检测器将这一待测标本不同而强弱不同的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经前置放大,对数放大,模数转换等信号处理后送入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和计算,Z后由显示器和打印机显示结果。

微处理机还通过控制电路控制机械驱动机构X方向和Y方向的运动来移动微孔板,从而实现自动进样检测过程。

而另一些酶标仪则是采用手工移动微孔板进行检测,因此省去了X,Y方向的机械驱动机构和控制电路,从而使仪器更小巧,结构也更简单。

微孔板是一种经事先包理专用于放置待测样本的透明塑料板,板上有多排大小均匀一致的小孔,孔内都包埋着相应的抗原或抗体,微孔板上每个小孔可盛放零点几毫升的溶液。

其常见规格有40孔板,55孔板,96孔板等多种,不同的仪器选用不同规格的孔板,对其可进行一孔一孔地检测或一排一排地检测。

酶标仪测定是在特定波长下,检测被测物的吸光值。

随着检测方式的发展,拥有多种检测模式的单体台式酶标仪叫做多功能酶标仪,可检测吸光度(Abs)、荧光强度(FI)、时间分辨荧光(TRF)、荧光偏振(FP)、和化学发光(Lum)。

酶标仪从原理上可以分为光栅型酶标仪和滤光片型酶标仪。

光栅型酶标仪可以截取光源波长范围内的任意波长,而滤光片型酶标仪则根据选配的滤光片,只能截取特定波长进行检测。

酶标仪的结构
酶标仪所用的单色光既可通过相干滤光片来获得,也可用分光光度计相同的单色器来得到。

在使用滤光片作滤波装置时与普通比色计一样,滤光片即可放在微孔板的前面,也可放在微孔板的后面,其效果是相同的。

光源灯发出的光经聚光镜,光栏后到达反射镜,经反射镜作90°反射后垂直通过比色溶液,然后再经滤光片送到光电管。

酶标仪可分为单通道和多通道2种类型,单通道又有自动和手动2种之分。

自动型的仪器有X,Y方向的机械驱动机构,可将微孔板L的小孔一个个依次送入光束下面测试,手动型则靠手工移动微孔板来进行测量。

在单通道酶标仪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多通道酶标仪,此类酶标仪一般都是自动化型的。

它设有多个光束和多个光电检测器,如12个通道的仪器设有12条光束或12个光,12个检测器和12个放大器,在X方向的机械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样品12个为一排被检测。

多通道酶标仪的检测速度快,但其结构较复杂价格也较高。

多功能酶标仪
多功能酶标仪指拥有多种检测模式的单体台式酶标仪。

通常具有比色皿插槽,可检测吸光度(Abs)、荧光强度(FI)、时间分辨荧光(TRF)、荧光偏振(FP)、和化学发光(Lum)。

可对以微孔板为体系的实验提供多种不同模式的检测。

通常,多功能酶标仪至少可提供“吸收光”“、荧光”“、发光”三种不同的检测模式。

一些中高端多功能酶标仪还可完成“时间分辨荧光”“、荧光偏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等高级荧光检测实验。

该仪器适用于临床检验、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免疫学、内分泌学以及农林科学等领域。

广泛用于医院、血站、防疫站、生物制品等部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