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房结构计算书

合集下载

3K×6P计算书

3K×6P计算书

3K×6P标准板房结构计算书雅致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3K×6P 标准板房受力分析一、分析方法:对于轻钢活动房这类临时性建筑物,在进行结构的承载能力分析时,应考虑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用荷载设计值进行计算;在进行正常使用分析时,应考虑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采用荷载标准值和容许变形值进行计算。

(一)承载能力分析构件的强度验算和构件的整体稳定性验算用下列表达式:0S R γ≤式中:0γ——结构重要性系数,对临时性建筑,取0.9;R ——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设计值;S ——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楼面 恒载:0.22/kN m ,活载:1.52/kN m屋面 恒载:0.22/kN m ,活载:0.32/kN m基本风压值:0w =0.452/kN m根据活动房的实际受力情况以及可能可变荷载,主要考虑了以下三种荷载组合情况下的结构受力情况:式中:L γ——为屋面楼面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W γ,S γ——为风荷载,雪荷载分项系数,取1.4;GK S ,WK S ,LK S ,SK S ——为屋面楼面永久荷载,风荷载,活荷载,雪荷载效应标准值;(1)()1.350.7GK L LK S SK S S Q S γγ=++(2)()1.20.7GK L LK S SK W WK S S S S S γγγ=+++(3)()1.20.7GK W WK L LK S SK S S S S S γγγ=+++(二)正常使用分析对活动房进行正常使用分析时,主要验算桁架在竖向荷载使用下的挠度以及柱在水平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用下列表达式:S C ≤针对活动房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析时,主要考虑以下两种情况下的结构变形:12nGK Q k ci Qik i S S S S ψ==++∑(标准组合)1nGK ci Qik i S S S ψ==+∑(准永久组合)二、计算模型:计算模型中,考虑主骨架作为受力结构。

板房荷载计算书

板房荷载计算书

1、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查材料和构件自重:钢材:78.5kN/m2石膏:13 kN/m2钢筋混凝土:24 kN/m2镀锌钢板:0.05 kN/m2地板砖:0. 50kN/m2轻钢龙骨吊顶:0.12 kN/m2现场板房: 1.50kN/m2(由板房安装公司提供)2、活荷载(标准值):办公楼:2.0 kN/m2会议室:2.0 kN/m2走廊:2.5 kN/m2楼梯:2.5 kN/m2屋面活荷载(不上人):0.5 kN/m2风荷载:临时性建筑,且建筑高度较低,不考虑风荷载对结构的影响。

雪荷载:不考虑。

2.各层荷载分布:屋面荷载:恒荷载:0.05 kN/m2活荷载:屋面活荷载:0.5 kN/m2二层楼面:恒荷载:板房自重:1.50 kN/m2轻钢龙骨吊顶:0.12 kN/m2-----------------------------------------共计:1.62 kN/m23、活荷载:办公室:2.0 kN/m2首层地面:恒荷载:板房自重:1.50 kN/m2轻钢龙骨吊顶:0.12 kN/m2200mm厚混凝土地面:2.4 kN/m2地板砖:0. 50 kN/m2--------------------------------------------- 共计:3.57 kN/m2活荷载:会议室、办公室:2.0 kN/m2餐厅:2.5 kN/m2走廊:恒荷载:0.5 kN/m2活荷载:2.5 kN/m2楼梯:恒荷载:0.5 kN/m2活荷载:2.5 kN/m23.荷载累计:恒荷载:楼面:SGK1=0.05+0.67+0.67+3.57=4.96 kN/m2楼梯:SGK2=0.5*2=1 kN/m2走廊:SGK3=0.5*2+2.4=3.4kN/m2活荷载:(一层办公室单个房间面积大于25 m2,故进行活荷载累- 4 -计时应乘以折减系数0.9)楼面:餐厅:SQK11=0.5+2.0+2.0+0.9*2.5=6.75 kN/m2会议室:SQK1=0.5+2.0+2.0+0.9*2.0=6.3 kN/m2楼梯:SGK2=2.5*2=5 kN/m2走廊:SGK3=2.5*3=7.5kN/m24.荷载组合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0.5可知,计算挡土墙压力、地基或斜披稳定时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分项系数均为1.0。

彩钢板活动房计算书

彩钢板活动房计算书

彩钢板活动房计算书一、设计要求1.建筑地点:城市郊区2.建筑用途:临时活动场所3.设计寿命:10年4.建筑面积:500平方米5.结构形式:彩钢板活动房6.地震烈度:5度7.风压:0.6kN/m²8.外墙保温要求:≥0.65W/(m²·K)二、立面结构设计三、结构设计1. 主体结构:彩钢板活动房的主体结构为冷弯薄壁钢结构。

选用Q345B型冷弯型钢,主梁横截面为C100×50×20×2.5mm,立柱横截面为C80×35×15×1.8mm。

采用螺栓连接钢柱与钢梁之间的连接。

2.地基设计:采用非承载结构,无须进行地基设计。

四、抗风设计计算1.建筑风荷载计算建筑物基本风压Px=0.6×0.42=0.252kN/m²2.组合法计算根据抗风设计规范要求,取基本组合系数为求和,基本风荷载基本组合值取于1.05设计风荷载Pz=1.05×0.252=0.265kN/m²3.外墙设计取风荷载系数γ=0.6设计水平风荷载F=822.6×0.6=493.56kN根据选择点的不同要求,选定角式系数,取角式系数K=0.65设计弯矩M=K×F×H=0.65×493.56×3=976.02kN.m计算每根立柱弯曲强度内力选择立柱截面为C80×35×15×1.8mm,可满足弯曲强度要求。

五、地震设计计算1.地震烈度所选地区地震烈度为5度。

2.设计活动房质量按活动房总面积500m²,层数为一层,层高3m,地板假设为15cm厚砼,可计算活动房质量为:500×3×25 = 37.5kN。

3.结构布置和设计为了使活动房更加安全,主体结构应选用抗震性能较好的轻钢结构。

建议采用扭转型空腔板作为墙体结构,以提高承载和抗震性能。

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相关标准

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相关标准

附件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相关尺度一、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选址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选址应符合平安、消防、规划和基本卫生要求,确保远离危险源和污染源。

不得设置在高压线下,也不得设置在沟边、崖边、江河海岸边、泄洪道旁、强风口处、高墙下、已建斜坡和高切坡附近等影响平安的地点。

如有基坑开挖的工地,临时宿舍及办公用房要与基坑坚持20m的平安距离,如平安距离得不到包管,必须组织专家论证并在基坑围护方案中明确加固措施。

(二)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及办公用房选址应注意远近结合,依照施工现场总平面图位置安插,应处于在建建筑物的坠落半径之外,如因场地所限局部位于坠落半径之内的,必须采纳可靠的防护措施。

如无法确保平安或场地不具备搭设条件的,应外借场地搭设或租房用于安顿。

现场临时宿舍应实行封闭管理,与作业区、周边居民区坚持有效隔离。

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临时宿舍。

二、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搭设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施工现场搭设两层及以上的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必须经有相应资质单位设计和施工且符合坚固平安、防潮保暖、通风明亮和消防平安规定,不影响周边环境,方便民工生活,有利民工健康。

临时宿舍的墙板和门等装饰资料应采取阻燃资料。

(二)施工现场使用的临时宿舍应确保主体结构平安、设施完好,严禁使用钢管、毛竹及塑料布等搭设简易工棚作为宿舍,使用集装箱改装的临时宿舍应确保消防、用电平安,设置疏散通道及两个通道门。

(三)建筑工地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是有法人资格和合法经营手续的企业(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并具有设计构造图、计算书、装置装配使用说明书等并符合有关节能、平安技术尺度。

活动房应具有抵御10级大风以上的能力和强度,其搭建高度不宜超出二层,在平坦空旷地域宜搭建一层,对因施工现场狭小确实需要搭建三层的活动房,必须按钢结构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禁止搭设四层及以上活动房。

临时宿舍应淘汰水泥膨胀珍珠岩复合板活动房。

(四)临时宿舍必须设可开启式窗户,宽度不小于0.9米,高度不小于1.2米,包管良好的通风条件。

板房荷载计算书

板房荷载计算书

板房荷载计算书钢材:78.5kN/m石膏:13 kN/m 2钢筋混凝土:24 kN/m 2镀锌钢板:0.05 kN/m 2地板砖:0. 50kN/m 2轻钢龙骨吊顶:0.12 kN/m 2现场板房:1.50kN/m 2(由板房安装公司提供)2、活荷载(标准值):办公楼:2.0 kN/m 2会议室:2.0 kN/m 2走廊:2.5 kN/m 2楼梯:2.5 kN/m 2屋面活荷载(不上人):0.5 kN/m 2风荷载:临时性建筑, 且建筑高度较低,不考虑风荷载对结构的影响。

雪荷载:不考虑。

2.各层荷载分布:屋面荷载:恒荷载: 0.05 kN/m活荷载: 屋面活荷载: 0.5 kN/m 2二层楼面:恒荷载: 板房自重: 1.50 kN/m 2共计:1.62 kN/m23、活荷载:办公室:2.0 kN/m2 首层地面:恒荷载:板房自重:1.50 kN/m2轻钢龙骨吊顶:0.12 kN/m2200mm厚混凝土地面:2.4 kN/m2地板砖:0. 50 kN/m2共计:3.57 kN/m2活荷载:会议室、办公室:2.0 kN/m2餐厅:2.5 kN/m2走廊:恒荷载:0・5 kN/m2活荷载:2.5 kN/m2楼梯:恒荷载:0.5 kN/m23.荷载累计:恒荷载:楼面:SGK1=0.05+0.67+0.67+3.57=4.96 kN/m2楼梯:SGK2=0.5*2=1 kN/m2走廊:SGK3=0.5*2+2.4=3.4kN/m2活荷载:(一层办公室单个房间面积大于25 m2,故进行活荷载累-4 -计时应乘以折减系数0.9 )楼面:餐厅:SQK1 仁0.5+2.0+2.0+0.9*2.5=6.75 kN/m2会议室:SQK1=0.5+2.0+2.0+0.9*2.0=6.3 kN/m2楼梯:SGK2=2.5*2=5 kN/m2走廊:SGK3=2.5*3=7.5kN/m24.荷载组合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3.0.5可知,计算挡土墙压力、地基或斜披稳定时应按承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分项系数均为1.0。

活动板房计算书

活动板房计算书

徐矿集团华美风景园二期工程二层钢结构活动板房计算书编制:审核:审批:中建八局三公司华美项目部2009年10月20日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徐矿集团华美风景园二期棚户区改造工程临时设施板房。

2、本工程为两层,建筑高度6.1米,建筑面积:200㎡。

3、本工程使用年限为一年。

基础为砖基础,结构为钢结构,4、构件材料及型号:⑴材料:钢材: Q235⑵ A、钢柱截面类型= 15; 布置角度= 0; 计算长度:Lx=4.39, Ly=3.00; 长细比:λx=143.2,λy= 97.8构件长度= 3.00; 计算长度系数: Ux=1.46 ,Uy=1.00截面参数: B= 80, H= 80, T1= 5.0, T2= 5.0轴压截面分类:X轴:c类, Y轴:c类验算规范: 普钢规范GB50017-2003B、钢梁:截面类型= 15; 布置角度= 0;长度: L= 6.00截面参数: B= 80, H= 80, T1= 5.0, T2= 5.0验算规范: 普钢规范GB50017-2003C、楼板:砼楼板,板厚100。

工程名:板房计算书************ PK11.EXE *****************日期:10/29/2009时间:18:47:30设计主要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结果输出---- 总信息 ----结构类型: 单层钢结构设计规范: 按《钢结构设计规范》计算结构重要性系数: 1.00节点总数: 6柱数: 4梁数: 2支座约束数: 2标准截面总数: 2活荷载计算信息: 考虑活荷载不利布置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风荷载钢材: Q235梁柱自重计算信息: 柱梁自重都计算恒载作用下柱的轴向变形: 考虑梁柱自重计算增大系数: 1.20基础计算信息: 不计算基础梁刚度增大系数: 1.20钢结构净截面面积与毛截面面积比: 0.85钢柱计算长度系数计算方法: 有侧移钢结构阶形柱的计算长度折减系数: 0.800钢结构受拉柱容许长细比: 300钢结构受压柱容许长细比: 150钢梁(恒+活)容许挠跨比: l / 400钢梁(活)容许挠跨比: l / 500柱顶容许水平位移/柱高: l / 500抗震等级: 3(钢结构为考虑地震作用)计算震型数: 2地震烈度: 7.00场地土类别:Ⅱ类附加重量节点数: 0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周期折减系数:1.00地震力计算方法:振型分解法结构阻尼比:0.050按GB50011-2001 地震效应增大系数 1.000宽行输出柱、梁控制组合内力与配筋,及恒、活、风、地震各单项荷载下的内力;---- 节点坐标 ----节点号 X Y 节点号 X Y 节点号 X Y 节点号 X Y( 1) 0.00 3.00 ( 2) 6.00 3.00 ( 3) 0.006.00 ( 4) 6.00 6.00( 5) 0.00 0.00 ( 6) 6.00 0.00---- 柱关联号 --------柱号节点Ⅰ节点Ⅱ柱号节点Ⅰ节点Ⅱ柱号节点Ⅰ节点Ⅱ柱号节点Ⅰ节点Ⅱ( 1) 5 1 ( 2) 6 2 ( 3) 1 3 ( 4) 2 4---- 梁关联号 ----梁号节点Ⅰ节点Ⅱ梁号节点Ⅰ节点Ⅱ梁号节点Ⅰ节点Ⅱ梁号节点Ⅰ节点Ⅱ( 1) 1 2 ( 2) 3 4---- 支座约束信息 ----( 1) 5111 ( 2) 6111---- 柱上下节点偏心 ----节点号柱偏心值节点号柱偏心值节点号柱偏心值节点号柱偏心值节点号柱偏心值节点号柱偏心值( 1) 0.00 ( 2) 0.00 ( 3) 0.00 ( 4) 0.00 ( 5) 0.00 ( 6) 0.00---- 标准截面信息 ----1、标准截面类型( 1) 15, 80, 80, 5.0, 5.0, 5( 2) 15, 80, 80, 5.0, 5.0, 5---- 柱布置截面号,铰接信息,截面布置角度 -----柱号标准截铰接截面布柱号标准截铰接截面布面号信息置角度面号信息置角度( 1) 1 0 0 ( 2) 1 0 0( 3) 1 0 0 ( 4) 1 0 0---- 梁布置截面号,铰接信息,截面布置角度 -----梁号标准截铰接截面布梁号标准截铰接截面布面号信息置角度面号信息置角度( 1) 2 0 0 ( 2) 2 0 02、标准截面特性截面号 Xc Yc Ix Iy A1 0.04000 0.04000 0.14125E-05 0.14125E-05 0.15000E-022 0.04000 0.04000 0.14125E-05 0.14125E-05 0.15000E-02截面号 ix iy W1x W2x W1y W2y1 0.30687E-01 0.30687E-01 0.35312E-04 0.35312E-04 0.35312E-04 0.35312E-042 0.30687E-01 0.30687E-01 0.35312E-04 0.35312E-04 0.35312E-04 0.35312E-04恒荷载计算...节点荷载: 节点号弯矩垂直力水平力1 0.00 10.90 0.002 0.00 10.90 0.003 0.00 10.90 0.004 0.00 10.90 0.00柱荷载: 柱号荷载类型荷载值荷载参数1 荷载参数2梁荷载: 连续数荷载个数荷载类型荷载值1 荷载参数1 荷载值2 荷载参数21 2 1 2.00 0.00 6 3.60 1.801 2 1 2.00 0.00 6 3.60 1.80---- 恒荷载标准值作用计算结果 ------- 柱内力 ---柱号 M N V M N V 柱号M N V M N V1 -2.28 50.62 -2.28 -4.56 -50.19 2.28 22.28 50.62 2.28 4.56 -50.19 -2.283 -9.65 25.31 -7.38 -12.50 -24.88 7.38 49.65 25.31 7.38 12.50 -24.88 -7.38--- 梁内力 ---梁号 M N V M N V 梁号1 14.21 -5.10 13.98 -14.21 5.10 13.98 212.50 7.38 13.98 -12.50 -7.38 13.98--- 恒荷载作用下的节点位移(mm) ---节点号. X向位移 Y向位移1 0.0 0.52 0.0 0.53 0.1 0.74 -0.1 0.7活荷载计算...节点荷载: 节点号弯矩垂直力水平力1 0.00 10.40 0.002 0.00 10.40 0.003 0.00 10.40 0.004 0.00 10.40 0.00柱荷载: 柱号荷载类型荷载值荷载参数1 荷载参数2梁荷载: 连续数荷载个数荷载类型荷载值1 荷载参数1 荷载值2 荷载参数21 2 1 2.00 0.00 6 3.60 1.801 2 1 2.00 0.00 6 3.60 1.80--- 活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节点位移(mm) ---节点号. X向位移 Y向位移1 0.0 0.52 0.0 0.53 0.1 0.74 -0.1 0.7风荷载计算...---- 左风荷载标准值作用 ----节点荷载: 节点号水平力垂直力柱荷载: 柱号荷载类型荷载值荷载参数1 荷载参数21 1 0.92 0.002 1 2.03 0.003 1 1.09 0.00梁荷载: 连续数荷载个数荷载类型荷载值1 荷载参数1 荷载值2 荷载参数2--- 节点侧向(水平向)位移(mm)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1) 102.9 ( 2) 102.9 ( 3) 187.2 ( 4) 187.2 ( 5) 0.0 ( 6) 0.0--- 柱内力 ---柱号 M N V M N V 柱号M N V M N V1 14.83 -4.97 8.87 7.63 4.97 -6.112 15.54 4.97 10.41 6.56 -4.97 -4.333 2.91 -1.45 4.09 4.47 1.45 -0.83 44.06 1.45 6.34 4.21 -1.45 0.83--- 梁内力 ---梁号 M N V M N V 梁号M N V M N V1 -10.54 -2.02 -3.53 -10.62 2.02 3.53 2 -4.47 -0.83 -1.45 -4.21 0.83 1.45---- 右风荷载标准值作用 ----节点荷载: 节点号水平力垂直力柱荷载: 柱号荷载类型荷载值荷载参数1 荷载参数21 1 -2.03 0.002 1 -0.92 0.003 1 -2.39 0.004 1 -1.09 0.00梁荷载: 连续数荷载个数荷载类型荷载值1 荷载参数1 荷载值2 荷载参数2--- 节点侧向(水平向)位移(mm)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1) -102.9 ( 2) -102.9 ( 3) -187.2 ( 4) -187.2 ( 5) 0.0 ( 6) 0.0--- 柱内力 ---M N V M N V1 -15.54 4.97 -10.41 -6.56 -4.97 4.332 -14.83 -4.97 -8.87 -7.63 4.97 6.113 -4.06 1.45 -6.34 -4.21 -1.45 -0.83 4 -2.91 -1.45 -4.09 -4.47 1.45 0.83--- 梁内力 ---梁号 M N V M N V 梁号M N V M N V1 10.62 -2.02 3.53 10.54 2.02 -3.53 2 4.21 -0.83 1.45 4.47 0.83 -1.45地震计算...----- 左震动标准值作用计算结果-----地震力计算质量集中信息:质量集中节点号:1 3质点重量:74.576 74.152水平地震标准值作用底层剪力: 2.359底层最小地震剪力(抗震规范5.2.5条): 2.380各质点地震力调整系数: 1.009地震力调整后剪重比: 0.016*** 第 1振型结构自振周期(已乘周期折减系数,单位:秒): 2.724特征向量:0.460 1.000各质点的水平地震力(kN):0.719 1.555--- 节点侧向(水平向)位移(mm)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1) 17.8 ( 2) 17.8 ( 3) 38.7 ( 4) 38.7 ( 5) 0.0 ( 6) 0.0结构自振周期(已乘周期折减系数,单位:秒): 0.784特征向量:1.000 -0.463各质点的水平地震力(kN):1.297 -0.596--- 节点侧向(水平向)位移(mm)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1) 2.7 ( 2) 2.7 ( 3) -1.2 ( 4) -1.2 ( 5) 0.0 ( 6) 0.0*** 左地震各振型叠加(SRSS)水平地震作用效应输出:--- 节点侧向(水平向)位移(mm)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1) 18.0 ( 2) 18.0 ( 3) 38.7 ( 4) 38.7 ( 5) 0.0 ( 6) 0.0--- 柱内力 ---柱号 M N V M N V 柱号M N V M N V1 2.35 -1.16 1.19 1.24 1.16 -1.19 22.35 1.16 1.19 1.24 -1.16 -1.193 1.11 -0.47 0.83 1.41 0.47 -0.834 1.11 0.47 0.83 1.41 -0.47 -0.83--- 梁内力 ---梁号 M N V M N V 梁号M N V M N V1 -2.09 0.00 -0.70 -2.09 0.00 0.702 -1.41 0.00 -0.47 -1.41 0.00 0.47振型参与质量系数:100.00%----- 右震动标准值作用计算结果-----地震力计算质量集中信息:2 4质点重量:74.576 74.152水平地震标准值作用底层剪力: 2.359底层最小地震剪力(抗震规范5.2.5条): 2.380各质点地震力调整系数: 1.009地震力调整后剪重比: 0.016*** 第 1振型结构自振周期(已乘周期折减系数,单位:秒): 2.724特征向量:0.460 1.000各质点的水平地震力(kN):0.719 1.555--- 节点侧向(水平向)位移(mm)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1) -17.8 ( 2) -17.8 ( 3) -38.7 ( 4) -38.7 ( 5) 0.0 ( 6) 0.0*** 第 2振型结构自振周期(已乘周期折减系数,单位:秒): 0.784特征向量:1.000 -0.463各质点的水平地震力(kN):1.297 -0.596--- 节点侧向(水平向)位移(mm)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1) -2.7 ( 2) -2.7 ( 3) 1.2 ( 4) 1.2 ( 5) 0.0 ( 6) 0.0*** 右地震各振型叠加(SRSS)水平地震作用效应输出:--- 节点侧向(水平向)位移(mm)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节点号δx( 1) -18.0 ( 2) -18.0 ( 3) -38.7 ( 4) -38.7 ( 5) 0.0 ( 6) 0.0--- 柱内力 ---柱号 M N V M N V 柱号M N V M N V1 -2.35 1.16 -1.19 -1.24 -1.16 1.192 -2.35 -1.16 -1.19 -1.24 1.16 1.193 -1.11 0.47 -0.83 -1.41 -0.47 0.834 -1.11 -0.47 -0.83 -1.41 0.47 0.83--- 梁内力 ---梁号 M N V M N V 梁号M N V M N V1 2.09 0.00 0.70 2.09 0.00 -0.702 1.41 0.00 0.47 1.41 0.00 -0.47振型参与质量系数:100.00%荷载效应组合计算...----- 荷载效应组合及强度、稳定、配筋计算 -------------------------------------------------------------------------------------钢柱 1截面类型= 15; 布置角度= 0; 计算长度:Lx= 4.39, Ly= 3.00; 长细比:λx=143.2,λy= 97.8构件长度= 3.00; 计算长度系数: Ux= 1.46 Uy= 1.00截面参数: B= 80, H= 80, T1= 5.0, T2= 5.0轴压截面分类:X轴:c类, Y轴:c类验算规范: 普钢规范GB50017-2003强度计算最大应力对应组合号: 39, M= -28.02, N= 101.37, M= -21.70, N=-80.48强度计算最大应力 (N/mm*mm) = 968.67强度计算最大应力比 = 4.505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对应组合号: 27, M= -18.91, N= 132.00, M= -17.19,N= -131.50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N/mm*mm) = 2619.54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比 = 12.184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对应组合号: 39, M= -28.02, N= 101.37, M= -21.70,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N/mm*mm) = 615.19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比 = 2.861腹板容许高厚比计算对应组合号: 6, M= -0.36, N= 69.60, M= -0.70, N=-98.29GB50017腹板容许高厚比 [H0/TW] = 65.96GB50011腹板容许高厚比 [H0/TW] = 70.00翼缘容许宽厚比 [B/T] = 38.00强度计算最大应力 > f= 215.00 *****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 f= 215.00 *****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 f= 215.00 *****腹板高厚比 H0/TW= 14.00 < [H0/TW]= 65.96翼缘宽厚比 B/T = 14.00 < [B/T]= 38.00压杆,平面内长细比λ= 143. < [λ]= 150压杆,平面外长细比λ= 98. < [λ]= 150构件重量 (Kg)= 35.32--------------------------------------------------------------------------------钢柱 2截面类型= 15; 布置角度= 0; 计算长度:Lx= 4.39, Ly= 3.00; 长细比:λx=143.2,λy= 97.8构件长度= 3.00; 计算长度系数: Ux= 1.46 Uy= 1.00截面参数: B= 80, H= 80, T1= 5.0, T2= 5.0轴压截面分类:X轴:c类, Y轴:c类验算规范: 普钢规范GB50017-2003强度计算最大应力对应组合号: 33, M= 28.02, N= 101.37, M= 21.70, N=-80.48强度计算最大应力 (N/mm*mm) = 968.67强度计算最大应力比 = 4.505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对应组合号: 25, M= 18.91, N= 132.00, M= 17.19,N= -131.50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N/mm*mm) = 2619.54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比 = 12.184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对应组合号: 33, M= 28.02, N= 101.37, M= 21.70,N= -80.48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N/mm*mm) = 615.19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比 = 2.861腹板容许高厚比计算对应组合号: 9, M= 0.36, N= 69.60, M= 0.70, N=-98.29GB50017腹板容许高厚比 [H0/TW] = 65.96GB50011腹板容许高厚比 [H0/TW] = 70.00翼缘容许宽厚比 [B/T] = 38.00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 f= 215.00 *****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 f= 215.00 *****腹板高厚比 H0/TW= 14.00 < [H0/TW]= 65.96翼缘宽厚比 B/T = 14.00 < [B/T]= 38.00压杆,平面内长细比λ= 143. < [λ]= 150压杆,平面外长细比λ= 98. < [λ]= 150构件重量 (Kg)= 35.32钢柱 3截面类型= 15; 布置角度= 0; 计算长度:Lx= 5.44, Ly= 3.00; 长细比:λx=177.2,λy= 97.8构件长度= 3.00; 计算长度系数: Ux= 1.81 Uy= 1.00截面参数: B= 80, H= 80, T1= 5.0, T2= 5.0轴压截面分类:X轴:c类, Y轴:c类验算规范: 普钢规范GB50017-2003强度计算最大应力对应组合号: 23, M= -28.13, N= 65.13, M= -35.56, N=-50.06强度计算最大应力 (N/mm*mm) = 1179.32强度计算最大应力比 = 5.485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N/mm*mm) = 2540.45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比 = 11.816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N/mm*mm) = 691.01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比 = 3.214腹板容许高厚比计算对应组合号: 49, M= -10.14, N= 29.76, M= -13.16, N=-35.49GB50017腹板容许高厚比 [H0/TW] = 87.33GB50011腹板容许高厚比 [H0/TW] = 70.00翼缘容许宽厚比 [B/T] = 38.00强度计算最大应力 > f= 215.00 *****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 f= 215.00 *****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 f= 215.00 *****腹板高厚比 H0/TW= 14.00 < [H0/TW]= 70.00翼缘宽厚比 B/T = 14.00 < [B/T]= 38.00压杆,平面内长细比λ= 177. > [λ]= 150 *****压杆,平面外长细比λ= 98. < [λ]= 150构件重量 (Kg)= 35.32--------------------------------------------------------------------------------钢柱 4截面类型= 15; 布置角度= 0; 计算长度:Lx= 5.44, Ly= 3.00; 长细比:λx=177.2,λy= 97.8构件长度= 3.00; 计算长度系数: Ux= 1.81 Uy= 1.00截面参数: B= 80, H= 80, T1= 5.0, T2= 5.0验算规范: 普钢规范GB50017-2003强度计算最大应力对应组合号: 17, M= 28.13, N= 65.13, M= 35.56, N=-50.06强度计算最大应力 (N/mm*mm) = 1179.32强度计算最大应力比 = 5.485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N/mm*mm) = 2540.45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比 = 11.816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N/mm*mm) = 691.01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比 = 3.214腹板容许高厚比计算对应组合号: 49, M= 18.65, N= 45.36, M= 24.13, N=-38.61GB50017腹板容许高厚比 [H0/TW] = 87.33GB50011腹板容许高厚比 [H0/TW] = 70.00翼缘容许宽厚比 [B/T] = 38.00强度计算最大应力 > f= 215.00 *****平面内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 f= 215.00 *****平面外稳定计算最大应力 > f= 215.00 *****腹板高厚比 H0/TW= 14.00 < [H0/TW]= 70.00翼缘宽厚比 B/T = 14.00 < [B/T]= 38.00压杆,平面内长细比λ= 177. > [λ]= 150 *****压杆,平面外长细比λ= 98. < [λ]= 150构件重量 (Kg)= 35.32------------------------------------------------------------------------------ 钢梁 1截面类型= 15; 布置角度= 0;长度: L= 6.00截面参数: B= 80, H= 80, T1= 5.0, T2= 5.0验算规范: 普钢规范GB50017-2003--- 梁的弯矩包络 ---梁下部受拉:截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弯矩-0.55 -3.95 -7.45 -15.13 -21.56 -25.60 -25.99-25.60 -21.56 -15.13 -7.45 -3.95 -0.55梁上部受拉:截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弯矩 45.46 27.80 12.69 5.04 0.00 0.00 0.00 0.00 0.00 5.04 12.69 27.80 45.46梁下部受拉最大弯矩 M= -25.99, 最大应力σ= 824.74> f= 215.00*****梁下部受拉强度计算应力比: 3.836梁上部受拉最大弯矩 M= 45.46, 最大应力σ= 1442.33> f= 215.00*****梁上部受拉强度计算应力比: 6.708最大剪力 V= 38.73, 最大剪应力τ= 68.14< fv= 125.00腹板高厚比 H0/TW= 14.00 < [H0/TW]= 80.00 (GB50017)腹板高厚比 H0/TW= 14.00 < [H0/TW]= 85.00 (GB50011)翼缘宽厚比 B/T = 14.00 < [B/T] = 36.00--- (恒+活)梁的绝对挠度 (mm) ---截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挠度值0.00 26.96 66.20 107.78 143.53 167.41 175.78 167.41 143.53 107.78 66.20 26.96 0.00最大挠度值 = 175.78 最大挠度/梁跨度 = 1/ 34.挠跨比大于容许挠跨比: 1/ 400 *****--- (活)梁的绝对挠度 (mm) ---截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挠度值 0.00 15.28 36.26 58.04 76.58 88.91 93.22 88.91 76.58 58.04 36.26 15.28 0.00最大挠度值 = 93.22 最大挠度/梁跨度 = 1/ 64.挠跨比大于容许挠跨比: 1/ 500 *****构件重量 (Kg)= 70.65------------------------------------------------------------------------------ 钢梁 2截面类型= 15; 布置角度= 0;长度: L= 6.00截面参数: B= 80, H= 80, T1= 5.0, T2= 5.0验算规范: 普钢规范GB50017-2003--- 梁的弯矩包络 ---梁下部受拉:截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弯矩0.00 0.00 -5.21 -15.76 -24.33 -29.25 -30.48-29.25 -24.33 -15.75 -5.21 0.00 0.00梁上部受拉:截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弯矩 35.56 16.68 4.6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4.60 16.69 35.56梁下部受拉最大弯矩M= -30.48, 最大应力σ= 967.10> f= 215.00*****梁下部受拉强度计算应力比: 4.498梁上部受拉最大弯矩 M= 35.56, 最大应力σ= 1128.24> f= 215.00*****梁上部受拉强度计算应力比: 5.248最大剪力 V= 36.98, 最大剪应力τ= 65.07< fv= 125.00腹板高厚比 H0/TW= 14.00 < [H0/TW]= 80.00 (GB50017)腹板高厚比 H0/TW= 14.00 < [H0/TW]= 77.96 (GB50011)翼缘宽厚比 B/T = 14.00 < [B/T] = 36.00--- (恒+活)梁的绝对挠度 (mm) ---截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挠度值0.00 42.90 95.17 146.89 189.89 218.11 227.93 218.11 189.88 146.89 95.17 42.90 0.00最大挠度值 = 227.93 最大挠度/梁跨度 = 1/ 26.挠跨比大于容许挠跨比: 1/ 400 *****--- (活)梁的绝对挠度 (mm) ---截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挠度值 0.00 23.14 50.55 77.33 99.44 113.91 118.93 113.91 99.44 77.32 50.54 23.14 0.00最大挠度值 = 118.93 最大挠度/梁跨度 = 1/ 50.挠跨比大于容许挠跨比: 1/ 500 *****构件重量 (Kg)= 70.65------------------------------------------------------------------------------ 风荷载作用下柱顶最大水平(X 向)位移:节点( 3), 水平位移 dx= 187.230(mm) = H / 32.梁的(恒+活)最大挠度:梁( 2), 挠跨比 = 1 / 26.梁的(活)最大挠度:梁( 2), 挠跨比 = 1 / 50.风载作用下柱顶最大水平位移: H/ 32> 柱顶位移容许值: H/ 500*****梁的(恒+活)最大挠跨比: 1/ 26> 梁的容许挠跨比: 1/ 400*****梁的(活)最大挠跨比: 1/ 50> 梁的容许挠跨比: 1/ 500*****所有钢柱的总重量 (Kg)= 141.所有钢梁的总重量 (Kg)= 141.钢梁与钢柱重量之和 (Kg)= 283-----PK11 计算结束-----二层板房平面图、剖面图。

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相关标准

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相关标准

附件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相关标准一、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选址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选址应符合安全、消防、规划和基本卫生要求,确保远离危险源和污染源。

不得设置在高压线下,也不得设置在沟边、崖边、江河海岸边、泄洪道旁、强风口处、高墙下、已建斜坡和高切坡附近等影响安全的地点。

如有基坑开挖的工地,临时宿舍及办公用房要与基坑保持20m的安全距离,如安全距离得不到保证,必须组织专家论证并在基坑围护方案中明确加固措施。

(二)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及办公用房选址应注意远近结合,按照施工现场总平面图位置布置,应处于在建建筑物的坠落半径之外,如因场地所限局部位于坠落半径之内的,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如无法确保安全或场地不具备搭设条件的,应外借场地搭设或租房用于安置。

现场临时宿舍应实行封闭管理,与作业区、周边居民区保持有效隔离。

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临时宿舍。

二、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搭设应符合以下要求:(一)施工现场搭设两层及以上的临时宿舍和办公用房必须经有相应资质单位设计和施工且符合坚固安全、防潮保暖、通风明亮和消防安全规定,不影响周边环境,方便民工生活,有利民工健康。

临时宿舍的墙板和门等装饰材料应采用阻燃材料。

(二)施工现场使用的临时宿舍应确保主体结构安全、设施完好,严禁使用钢管、毛竹及塑料布等搭设简易工棚作为宿舍,使用集装箱改装的临时宿舍应确保消防、用电安全,设置疏散通道及两个通道门。

(三)建筑工地使用的装配式活动房屋,应是有法人资格和合法经营手续的企业(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并具有设计构造图、计算书、安装拆卸使用说明书等并符合有关节能、安全技术标准。

活动房应具有抵御10级大风以上的能力和强度,其搭建高度不宜超过二层,在平坦空旷地域宜搭建一层,对因施工现场狭小确实需要搭建三层的活动房,必须按钢结构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禁止搭设四层及以上活动房。

临时宿舍应淘汰水泥膨胀珍珠岩复合板活动房。

(四)临时宿舍必须设可开启式窗户,宽度不小于0.9米,高度不小于1.2米,保证良好的通风条件。

建筑施工临时设(包括临时建活动板房)

建筑施工临时设(包括临时建活动板房)

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包括临时建、构筑物、活动板房)的采购、租赁、搭设与拆除、验收、检查、使用的管理规定第一章目的和范围第一条为加强公司及所属项目部的临时设施管理工作,结合各个项目现场临时设施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明确了项目现场临时设施的基本要求,以保护建筑工程周边环境及人身安全,推动项目现场安全健康发展。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采购、租赁、搭设与拆除、验收、检查、使用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管理。

第四条本规定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公司安全科公司安全科是其所辖项目的临时设施管理的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临时设施的规划进行审核、标准进行评估确认、费用进行核实批准。

对临时设施的标识、使用、周转、维护等进行统一计划协调。

各项目部负责各自项目范围内临时设施的租用、使用、维护,负责租赁临时设施的出入场。

第三章临时设施管理内容第八条临时设施计划1、公司所辖项目部组建后,针对项目规模和现场环境,依据项目所实施的施工组织设计规划,经过公司对项目的策划,按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效益,在保证安全生产、符合环保要求的前提下,本着勤俭节约、合理装备、满足经营、保证生产的指导思想,在项目开工前,项目部按照公司策划并按公司标准图集自行采购、租赁临时设施。

2、项目部临时设施规划按以下原则进行:(1)有效利用场地的使用空间,遵循公司标准化图集的要求,对施工机械、生产生活临建、材料堆场等进行最优化的布置,满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便生活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2)科学规划现场施工道路和出入口,以利于车辆、机械设备的进出场和物资的运输,并尽可能的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对施工区域和周边的各种公用设施、树木等加以保护。

(4)临建围墙、临建大门、临时道路、临时加工场地、临时供水设施尽量采用现场施工材料。

(5)临时供电设施(临时电缆、临时配电箱)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和《临时用电方案》布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型活动房计算书概况:本工程为工地办公用房。

采用二层建筑。

为轻钢与彩钢夹芯板组合的新型板建筑,一层、二层钢架、骨架用预埋钢件与基础底板连结固定。

本工程项目一层、二层高(+)=。

本计算书只作二层轻钢部分和彩钢部分的强度可行安全核标。

对土建部分的可行安全核算工作,另行布置。

本建筑围护配件为彩钢夹芯板,其中:外墙为75厚彩钢夹芯板,内隔横墙为50厚彩钢夹芯板(均为企口型连接)屋面板为厚单层彩钢压型板,吊顶:一层塑料企口板。

承重结构采用轻型钢结构构件。

其中:二层部分用型钢焊制组合桁架作主、次梁,承载二层楼面荷载;方管柱承载上部传来之纵向垂直力。

二层用方管和矩形管组合与彩夹墙板连结,借以承载吊顶和屋面,屋顶桁架荷载。

所有二之横隔墙板,须嵌入主梁中心轴位置,以利用其抵抗外来横向风荷载。

钢柱与底部基层的连接,最妥用预埋件,焊接连接。

若必须用螺栓连接,须每点不少于4只M14。

二层楼面板,采用江华公司自制生产的定型钢筋砼预制板,30×500×900m/m,30厚C20细石砼,随捣随光。

整幢建筑建造组装时,空管框架用焊接连结,并用自钻自攻螺栓或铝铆钉与围拒墙体固定。

二层主、次桁架和承重柱连结,需采用镀锌螺栓。

与外围墙接触的主、次桁架需用自钻自攻螺栓与外围墙连结,以确保整幢建筑物稳固。

二、采用相关数据:1.活荷载:(1)楼面qp =㎡;(2)屋面(不上人) =㎡= Ws= Wz= Wk=B2·Ws·Wz·Wo=1××1×=㎡;2.风荷载:(3)Wo=㎡;B23.雪荷载:(4)Sk=WrSo=1×㎡;4.分类系数:(5)活重n=;(6)呆重:ng=~;=~ KN/㎡;(8)钢筋砼预制5.构配件单位自重:(7)彩钢板自重q1板q=h=30厚=㎡;2(9)砂浆找平层厚20=㎡;(10)塑料企口吊顶板 =㎡;(12)屋面彩钢单层压形板 =㎡;三.结构计算:1.屋面部分构(配)件强度核算:(1)YX820彩钢压型屋面板;在荷载作用下,允许檩距2m,实际配置檩距。

安全度k= “安全”(2)圆钢管檩条:L=. q=(30××+6××=49×=㎏/m=m;选用长管按联续梁计算。

M=1/16 ××==3226㎏-cm;选用钢管檩条Φ34×m,Wx=;Rn==×2050=1845㎏/cm3实需W=M/Rn=3226/1845= cm3≤ cm3“安全”钢管檩条须由原Φ25×2改为Φ34×m,因为须承载各季雪荷重。

(3)法式“浩宇”桁架:跨度L=,高h= a=23°30’tg=·(h/×L=≈. sin= cos=. 节点荷重p=[(30×+6×××]+(2××+9×=152+18=170㎏=;RC =680㎏ RB=765KN桁架内外应力图支点反力Rc=4P=4×170=680㎏=RB=4P=4×170=680㎏=680㎏+85㎏=765㎏RA=0“浩宇”桁架节点内应力计算(分析):○A节点:-NAB =RC·1/sina=680×1/=1706㎏;+NAF =-NAB·COS=-1706×=1545㎏○B节点:-NBC =-NAB-P·1/sina=1706-170×1/=1706-427=-1279㎏;+NBG=·1/sina=×170×1/=425×1/=+1066㎏;○C节点:-NCD =-NBC-P·1/sina=-1279-427=-852㎏+NCH=·1/sina,41°35’=×170×1/=255×1/=387-NCG=×170=-425㎏○H节点:+NGH =+NAF-(+NBG·Cosa23°30’)=1545-(1066×)=1545-978=567㎏;+NHI =+NGH-(+NCH·Cona41°15’)=627-(387×=627-291=+336㎏;+NCH=387㎏.○D节点:-NDE =-NCD-(1/2P·1/sina23°30’=852-213=-639㎏+NPI=1/2P·1/sina52°45’=1/2×170×1/=107㎏;-NDH==×170=255㎏-NCD=-852㎏○I节点:+NHI =NGH-(NCH·cosa52°45’)=567-(387×)=567-234=333㎏右侧悬挑三角部分JKLM节点:N1=1/2 P+160=170/2+160=245㎏+NJL =N1·L1÷h1=245×=674㎏-NKL =+NJL=-674㎏-NJK =RB=4P+1/2 P=×170=765㎏+NJM =3P·1/sina23°30’+NJL=3×170×1/+674=1279+674=1953㎏;各杆件断面,取最大内应力配置:上弦杆:NAH =-1706㎏. L0=L·1/COSA23°30’=×1/=≈,rx=, λ=L0/r=100/=72,?= 需A=1706/1845×=NAB /FC×g=;现选用┓┏2-50×50×3 A=×2=>“安全”下弦杆:+NAF =+NFG=+1545㎏,A=+NFG/fp=+1545/1845=,现选用┓┏2~40×40×=>中间斜杆和立杆(复杆)均采用>30×30×3 A= cm2,可承压应力-NC=2658~1302㎏>内应力-425~170㎏“安全”拉应力+NP=×1845=3228㎏>内拉力+NJM=+1955㎏;走廊侧柱立杆增加2┏┓30×30×3,A==4100㎏>765㎏桁架各部份均“安全”。

φ2.二层吊顶及檩、梁、柱强度核算(1)50厚岩棉夹心板可承强度核算:跨间La=5=,Lb=+=,板自重Qgn==24××=≈32㎏/㎡,吊顶板上部不考虑活荷载,但每块板得每一跨间考虑一个人的施工集中荷载,PN==100㎏;50厚板,在跨情况下,允许外荷载Qg=200㎏/㎡.现将集中荷载拆算成均布荷载:MP =PNL/4=×4=㎏-m 二层吊顶外力荷载图Q=8MP/L2=8××1/×1/=252/ ×1/=132㎏/宽,综合外荷载εQ=Qgn+Q=32+132=164㎏/∠允许外荷【Q】=200××=200××=267㎏/㎡“安全”。

跨:εQ=Qgn+Q=199㎏/㎡;【Q】=200××=224㎏/·m>199㎏/·m“安全”。

(2)吊顶檩条:跨度L=,用料口30×60×2mm/m,AH=,Wx=[M]=WxFn=×1845=20941㎏-cm=;[Q]=M8/L2=×8/=M=141㎏/·m=111㎏/m;>εQ外荷载;吊顶板及檩自重:24××+5×=39㎏/m;施工荷载折算成均布荷载:QP=PL/4·8/L2=100×4×8/=100×2/=㎏/m.综合外荷载均布重:εQn=QG +QR=39+58=97㎏/m<允许承载111㎏/m;(3)吊顶横向主梁:跨度L=,用料口80×80× AA=,Wn=,[M]=Wx fn=×1845=39575㎏-cm=;P=100+39×=235㎏P1=100+43×=248㎏P2=100+100+×27×=270㎏P3= 100+100+×27×=260㎏主梁反力:RC =2P+P3=2×235+260=730㎏RB =2P+P1+P2=2×235+248+270=988㎏RA=0~270㎏主梁内应力:悬臂部位:-MP =P2la=270×=405㎏-m>[M]=WnFn=×1845=39575㎏-cm=396㎏-m;有点不够,但因有?根口30×60×2小方管支承。

故仍可用“安全。

”跨中间:Mc=2P·1/2L-(P1/2· a+P·=2×235×2-(235×2+235××=1481-589=892㎏-m>Wx fn=396㎏-m;采用矩形管梁较小,核算断面尚不够,但由于梁安装完后,与横隔墙用铝铆钉连结。

50厚的夹心板横隔墙,垂直承力可达N≧1260㎏/m=梁支点需可达Nb=1260×=1588㎏/点,“安全”。

(4)钢管柱(二层部分):柱高H=,传至柱顶荷载:NRC=屋面传来680+吊顶梁传来730+大围天沟积水(×××1000)=216=1626㎏; NRB=765+988+216=1969㎏;选用管柱口80×80×3,Aa= Vx=,X=H0=275/=查表:Φ= [N]= AaFc?=×1845×=㎏可承;f c =NRC/Aa?=1626/×=273㎏/cm2<1845㎏/cm2“安全;” fCB=NRB/Aa?=311㎏cm2<1845㎏/cm2“安全”;钢柱与二层梁、柱连结采用焊接和螺栓连结均可,但不得小于4M14栓。

3.二层钢筋混凝土预制板配件及二层主桁架、付桁架、管柱强度核算:(1)钢筋混凝土预制板:规格:900×450×30m/m,支距L= b=, h1==3cm,有砂浆层时h2=3+2=5cm, h01=3-(10+4/2)=,h 02=5-(10+4/2)=;板内配主筋:5Φ4(冷板高强钢丝),分布筋5Φ4;主筋Aa=×5= f ap =2500㎏/cm 2 砼C30. f yn =165㎏/cm 2,粗砂找平层:C20·f yn =110㎏/cm 2 X 1=Aa ·Fap/bn ·f yn =×2500/×165=1575/8167 =;有找平层可利用时X 2=×2500/×110=1575/5445=;Z 1=h 01-x/2=;Z 2=h 02-x 2/2=; a.无找平层情况下,板上部可承外荷:Q 1=[(AaFapz)·8 / L 2]×2=[×2500××8 / ]×2=283×2=566㎏/m ;b.有粗砂20厚找平层情况下,可承外荷:Q 2=[(A a F ap Z 2)·8 / L 2]×2=[×2500××8 / ]×2=×2=㎏/m ;c.板面外荷载:○一活荷载Q 1=200×=280㎏/㎡.○二粗砂浆找平层20厚Q 2=×2000)×=44㎏/㎡○三板自重Q 3=×2500)×=83㎏/㎡;∑Q=280+44+83=407㎏/㎡;d.预制板可承载内力大于外力:Q 1=566>εQ=407;“安全” (2).付桁架强度核算:承担楼面呆、活荷重的付桁架,用角钢组合焊接成形,计算长度L=,高度h=450m/m,有效计算高度kz=420m/m,上、下柱角钢均用2? 30×30×3,中间斜腹杆用“>”30×30×3,A 上、下 =,A 腹=,付梁布置间距@900m/m, 楼面活重、呆重及桁架自重Qnpq=(活重200×+板重×2500×+粗砂浆找平层×2000×+塑钢企口板吊顶12+付桁架自重15)×=445×=401㎏/m=m.付桁架跨中弯矩+M max =1/8·QL 2=××=,=59661㎏-㎝; 传到主梁上的反力(切力):V=1/2·QL=1/2××==692㎏=;-N 上=+M/Z=59667/42=1421㎏=; +N 下=+M/Z=59661/42=1421㎏=; ±ON=V/sina45°=692/=979㎏=; Sin=cos=(审者注:此法较简化但安全)付桁架中间设一道横向水平拉杆,用Φ8园钢或L202×3角钢均可,与桁架上弦杆焊结,确保侧向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