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大事及唐朝内容

合集下载

唐朝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唐朝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唐朝的全部知识点总结一、政治1. 唐朝建立:唐朝是由唐高祖李渊建立的。

李渊在战乱的时期,趁着隋朝灭亡后的混乱,成功发动兵变,建立了唐朝。

李渊称帝后即位,国号唐,定都长安,开天辟地、圣武皇帝、文皇帝。

2. 唐太宗的统一天下:唐太宗李世民,继承父亲的遗志,继续统一天下的大业。

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厉行节俭、崇尚文治、一统中原、北伐废突厥、征服吐蕃,最终使得中国版图达到了盛世的疆土。

3. 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国家政治稳定,人文开放,文化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在位期间,实行了许多对外开放政策,引进了先进的外国科技和文化,发展了对外贸易。

4.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发生在唐德宗朝代,是农民起义军领袖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一场叛乱,给唐朝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5. 唐朝的灭亡:唐朝在907年正式灭亡,结束了长达290年的统治。

唐朝的灭亡主要原因是内外交困、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

二、经济1. 租庸调制:唐朝实行了租庸调制,即农民交纳一定数量的粮食和劳役,作为税收,这一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业生产和国家的税收收入。

2. 唐玄宗时期的盛世繁荣:唐玄宗时期是唐朝的鼎盛时期,国家经济、文化都达到了巅峰。

在此期间,实行了各种措施,如减轻农民赋税、发展对外贸易、降低关税等,促进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3. 唐朝对外贸易:唐朝时期对外贸易十分发达,主要是丝绸、茶叶、香料、瓷器等商品出口,从阿拉伯到日本等都有唐朝的商人活动。

4. 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发展: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时代,这个时期虽然唐国人口不断增长,但秦、秦秦时,但由于农民生产人口虽然多,但受政府重税大赋的压迫,导致了共和主义等农民起义的爆发,也导致了唐朝的灭亡。

5. 降低关税、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唐朝各个时期都实行了一些措施,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如降低关税、扶持农民、发展手工业、开发新的农田等。

三、文化1. 文学艺术的繁荣:唐朝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如杜甫、李白、白居易等,他们的诗歌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典范,对后代的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历史大事及唐朝内容

唐朝历史大事及唐朝内容

唐朝历史大事及唐朝内容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灿烂的时期之一,也是五代十国之前中国最强盛的朝代。

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成就和贡献。

唐朝历史大事唐朝的历史大事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高宗、太宗、肃宗时期(618年-756年)唐朝自618年由高祖李渊创立,经过高宗、太宗、肃宗三朝治理,京城长安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唐太宗时期是唐朝最宏伟的时期之一,对于唐朝的繁荣与强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安史之乱(756年-763年)安史之乱是唐朝一个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它是自隋唐以来,中央政权受到的最大的一次冲击。

起因是安禄山和史思明两位内臣与边疆军阀勾结,叛变起义,整个唐朝史上超过150余年所积累的所有人力、物力、财力和社会稳定因此竭泽而渔,中原地区的百姓痛苦不堪。

唐末五代(907年-960年)唐朝宣宗李忱的臣子朱全忠篡位,建立了后梁,这也标志着唐朝的灭亡。

随后的五代分别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这些朝代的建立和灭亡互相交错,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

唐朝内容唐朝在文化、科技、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成就和贡献。

以下是唐朝内容的详细介绍:文化唐朝是文化繁盛的时期,被誉为“唐代文化的艺术宝库”,在绘画、音乐、诗歌、建筑等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成就。

诗歌唐朝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唐诗堪称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巅峰之作。

唐诗常用的七言、五言、律诗等形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文学。

绘画唐代画家将中国画顶峰推向了新的高峰,唐画查询各种造型语言,有白描、工笔、写意等技法,作品具有充满情致的意象,也有传世的佳作,如敦煌壁画,以及“春明夜行图”等。

建筑唐朝建筑风格独特,一些著名的宫殿、佛寺、城墙等均保存至今,如大唐西市、最有名气的大雁塔、巨大的尼伯尔城墙等,优美的佛塔结合了唐朝的建筑特点。

科技唐朝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包括造纸、印刷、火药等。

这些成就直接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科技的发展,并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468年大事记

468年大事记

468年大事记
46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年份,许多重要的大事发生在这一年。

这一年的大事记的主要事件可以总结如下:
1)f观之治达到顶峰:贞观之治是唐玄宗李隆基执政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总体发展和治理,贞观之治在468年达到顶峰,朝政经济实现了最高的发展水平。

2)李隆基建立了书院制度:唐朝的书院制度是对官员的考核制度,468年李隆基在长安建立了西曹书院,从这一年开始,书院制度得到普及,官吏考核也更加严格,国家的统治体制有了极大的改观。

3)李隆基下令疆拓土:468年,李隆基下令,开疆拓土,大量的前往西域的士兵在这一年得到派遣,从这一年开始,唐朝拓展了西域,开拓了新的输送通道。

4)芡实之乱:汉武帝时期,西北芡实之乱开始爆发,大量的汉族移民被抗击,468年,唐军驻守前线,阻止了芡实之乱的发生。

5)太和元年:468年是太和元年,李隆基在这一年即位,给了这一年一个新的名称。

6)举行太庙祭祀:468年,唐玄宗李隆基举行了大规模的太庙祭祀,宣告了他的统治和祈求上苍的祝福。

以上就是468年大事记的主要内容。

这一年的大事记不仅揭示了唐初政治经济的活力,也体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治理能力,为后世统治提供了珍贵的范本。

- 1 -。

中国历史第二册

中国历史第二册

中国历史第二册一、隋唐1、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熟记P2,隋运河图)。

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

3、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4、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5、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出现“贞观之治”(23年);唐朝中期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29年)。

6、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

7、唐朝疆域,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南及南海。

8、唐太宗实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受到北方民族的拥护被北方各族称为“天可汗”。

9、回纥是维吾尔族的祖先,六诏人是彝、白族的祖先,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10、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成亲。

他们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拉萨大昭寺有她的塑像。

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进一步密切了唐蕃的友好关系。

11、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

唐朝时,中日往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

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12、唐朝初年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3、755年,唐朝节度使安禄山发动叛乱,后来,其部将史思明继续进行叛乱,直到763年,唐朝才平定叛乱,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危害:使北方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关于唐朝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唐朝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唐朝的手抄报内容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而辉煌的时期。

在这个兴盛的朝代里,政治文化繁荣,经济繁荣,艺术和文学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本文将以手抄报的形式为您介绍有关唐朝的内容。

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内容吧!一、唐朝的历史背景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朝。

其创立者是唐高祖李渊,他开始了唐朝的建立,开启了辉煌的时代。

二、唐朝的政治与社会1. 中央政权唐朝建立后,政治格局相对稳定。

中央政府设有三省六部,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这个政治体制为唐朝的政治运作提供了基础。

2. 社会制度唐朝的社会制度相对开放,地位和财富并不完全依靠血统。

文人士大夫逐渐成为社会上流行的阶层,儒学的兴起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三、唐朝的经济繁荣1. 农业与手工业唐朝的农业发展迅速,农民的生产技术也得到了提高。

种植业特别是粮食作物的大规模种植,为国家提供了稳定的粮食供应。

此外,手工业的繁荣也为唐朝的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国内贸易与外国贸易唐朝是丝绸之路的重要经济中心,国内外贸易都十分繁荣。

与东南亚、阿拉伯和其他国家的贸易使得经济更加发达,也带来了文化和科技的交流。

四、唐朝的文化与艺术1. 唐诗在唐朝,诗歌达到了巅峰。

王之涣、杜甫、白居易等一批杰出的诗人相继出现。

他们的诗作不仅在中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也对世界诗歌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2. 佛教艺术唐朝是佛教文化的高度繁荣期,佛教艺术成就斐然。

大量的寺庙和佛塔在这个时期修建,其中以洛阳白马寺和长安大慈恩寺最为著名,这些寺庙和塔成为了唐代艺术的象征。

3. 绘画艺术唐朝的绘画艺术也迎来了全盛时期。

历史上广为传世的《五牛图》、《女弋图》和王维的山水画作品等都是唐朝绘画艺术的杰作。

五、结语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朝代,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艺术,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它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唐朝历史故事_历史故事

中国唐朝历史故事_历史故事

中国唐朝历史故事历史故事对于历史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历史故事的选择,必须遵循真实性、针对性、生动性和探究性的原则,以充分发挥历史故事的明理启智的作用。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唐朝历史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中国唐朝历史故事篇一:初唐四杰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旧唐书·杨炯传》说:“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诗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王勃(650--676作诗能突破当时文坛的宫体诗束缚,风格较为清新明朗。

名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扫前人送别伤离的低沉格调,历来为人们传诵。

亦长于骈文,代表作《滕王阁序》,在唐代就已家喻户晓。

学术着作亦丰,除《黄帝八十一难经序》、《平台秘略论赞》等篇被收入《文苑英华》外,余皆散佚。

杨炯(650--693?)作诗擅长五律,叙写边塞生活的诗作尤为突出,如《战城南》、《从军行》等篇都气势轩昂、风格豪健。

其他题材的却未能尽脱绮艳文风。

多赋、序、表、志等,今存50篇。

在所作《王勃集序》中,对王勃改革当时淫风的理论和实践,给予了较高评价。

"四杰"中,他的诗数量最少,成就也略小些。

卢照邻(约636--695后)作有《五悲文》。

有诗名,其诗以七言歌行体为佳。

作品辞彩富艳,内容广阔,意境清迥,以韵胜。

代表作《长安古意》,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奢靡生活和内部斗争,在初唐长篇歌行中成就突出。

骆宾王(约626--684)名作《帝京篇》,内容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相近,但篇幅更长、铺排更甚,当时被称为绝唱。

又精于五言诗。

五律《在狱咏蝉》,《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即《讨武后檄文》)。

四杰齐名,原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

《旧唐书·杨炯传》记张说与崔融对杨炯自说“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的评论,《旧唐书·裴行俭传》说他们“并以文章见称”等,所说皆指文。

《朝野佥载》卷六记“世称王杨卢骆”后,即论杨炯、骆宾王之“文”为“点鬼簿”、“算博士”,所引例证为一文一诗,则四杰齐名亦兼指诗文。

唐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_唐朝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

唐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_唐朝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

唐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_唐朝的重大历史事件介绍唐朝(618-907年)与阿拔斯朝(公元750-1258年)分别是中华民族和阿拉伯民族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在当时的世界上都享有重要地位。

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唐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供大家参考和阅读。

唐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一: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唐朝建立。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

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

[1] 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

[1] 经过长期的斗争,李世民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最终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据传李世民逼迫其父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唐朝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二:唐灭焉耆焉耆(维吾尔文Qarasahr):地名来自《汉书·西域传》的焉耆国,又称乌夷、阿耆尼,新疆塔里木盆地古国,出高昌故地,自近者始,曰阿耆尼国(旧曰焉耆)。

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回族自治县附近。

清朝光绪二十五年设焉耆府,1950年成立的焉耆专署就是现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前身,只是治所由焉耆迁于库尔勒。

《汉书·西域传》:“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

户四千,口三万二千一百,胜兵六千人。

击胡侯、却胡侯、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击胡左右君、击车师君、归义车师君各一人,击胡都尉、击胡君各二人,译长三人。

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南至尉犁百里,北与乌孙接。

近海水多鱼。

”《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东西六百余里,南北四百余里。

唐朝有哪些历史典故

唐朝有哪些历史典故

唐朝有哪些历史典故历史故事即生动又有趣,符合现代初中生的心理状态,而且也更符合现代初中思维发展的需要,同时,巧妙地讲解历史故事也符合历史教学的特点,最后,讲故事的题材也进一步符合历史课程的需要。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唐朝历史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唐朝历史典故篇一:玄武门之变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李渊决定次日询问二人。

李建成得知情况,决定先入皇宫,和李世民对质。

在宫城北门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本是太子亲信,却被李世民策反。

六月四日(庚申),秦王亲自带100多人埋伏在玄武门内。

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待走到临湖殿,发觉不对头,急忙拔马往回跑。

李世民带领伏兵从后面喊杀而来。

李元吉情急之下向李世民连射三箭,无一射中。

李世民一箭就射死李建成,尉迟恭也射死李元吉。

东宫的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尉迟敬德将二人的头割下示众,李建成的兵马才不得已散去。

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

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

随后,李渊诏立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

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关于“玄武门之变”,有人说是秦王李世民被逼无奈,不得不奋起反抗,可历史真相到底如何呢?在一些史籍中,对太子建成的记载,多是荒淫无耻,碌碌无为之人,且是对李世民多次无理攻击,李世民是因为处处受迫害,迫不得已才后发制人,发动政变的。

李渊诸子中,李建成是长子,按照嫡长子继承皇位的传统,当然应该以他为嗣君。

高祖即位之初,也的确是立李建成为太子,这是没有什么争议的问题。

李建成既然立为太子,如果不发生意外,可以顺利继承皇位的,没有李世民的咄咄逼人,李建成不会发动政变的。

问题是,在太原起兵以后,统一全国的一系列战争中,李世民的功业远远超过了李建成,且李世民本人又气度不凡,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他不甘心,也不满足于仅仅当一个秦王,必然企图登上权利的顶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历史大事及唐朝内容
唐朝简介
唐朝(Tang Dynasty,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祚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

又因其政治、文化、制度等继承于隋朝并发扬光大,所以后世史学家常将两朝合称为隋唐。

隋朝末天下群雄并起,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唐国公,晋阳留守李渊在晋阳起兵,以尊隋为名打着“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旗号起兵,每战必克,十一月就攻下了首都长安,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立其13岁的孙子杨侑为帝(恭帝),改元“义宁”,被册封为唐王,大丞相,把握了朝政。

义宁二年(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李渊便以“唐”为国号称帝。

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尊称为大唐。

“玄武门之变”后其次子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

唐高宗李治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

690年,武则天以周代唐,定都洛阳,史称武周。

神龙革命后恢复大唐国号,继续李氏江山。

唐玄宗即位后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经济发达,军力强盛,四夷宾服,万邦来朝,开创了经济繁荣的“开元盛世”。

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上下。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中后期又经元和中兴、会昌中兴、大中之治国势复振。

878年,爆发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

904年朱温胁迫唐昭宗迁都洛阳。

907年,朱温篡唐,唐朝覆亡,中国进入五代十国。

唐朝是版图最大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

唐朝全盛时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是当时世界的强国之一。

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

唐朝自攻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四夷各族尊为天可汗,又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

南诏、新罗、高句丽、百济、渤海国和日本等周边属国在其政治体制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受到唐朝的很大影响。

在唐朝的前半叶,社会、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文化先进,是历史上中国向周边国家文化与技术的大输出时期,兼容并蓄的社会风气,也给五胡十六国以来进居塞内的各个民族提供一个空前的交流融合环境,统治者亦从外族文明汲取诸多。

唐朝的后半叶,处于中国历史的转型期,土地、盐铁、赋税制度的改革标志着社会的变化,自中期以下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工商业的兴盛上。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

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唐朝与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固华人聚居的地方称之为“唐人街”。

唐朝四个时期划分
历史划分
初唐--玄武门之变以前
盛唐--玄武门之变以后到安史之乱以前
中唐--安史之乱以后到黄巢之乱以前
晚唐--黄巢之乱以后
文学史分期,主要是分唐诗时用的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六一八年)至玄宗先天元年(公元七一二年)
盛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七一三年)至代宗永泰二年(公元七六六年)(因为安史之乱时期大诗人还在创作,而列入盛唐,似不妥)
中唐--代宗大历元年(公元七六六年)至文宗大和九年(公元八三五年)
晚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八三六年)至哀宗天佑四年(公元九O七年)
唐朝历史大事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李世民设计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被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公元627年玄奘天竺取经
公元629年李靖灭东突厥
公元635年李靖灭吐谷浑
公元636或638年武则天入宫,封为才人
公元640年候君集灭高昌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入藏
公元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太宗一征高丽
公元644年唐灭焉耆
公元645年太宗二征高丽
公元648年唐灭龟兹
公元649年唐太宗去世,高宗继位,次年将武则天从感业寺召回宫中。

公元651年阿史那贺鲁一统西突厥
公元655年立武则天为后
公元657年苏定方灭西突厥
公元659年长孙无忌被逼自尽
公元660年苏定方,刘仁轨平百济
公元663年大唐,扶桑于高丽白江口发生首次战争
公元679年裴行俭灭突厥
公元683年唐高宗驾崩,太子中宗李显继位,同年废中宗为庐陵王,武则天立豫王李旦为帝,是为睿宗。

公元684年开唐大将李世勋的嫡孙徐敬业造反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
公元710年武则天被逼退位,同年病逝,享年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