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关于茶的对联

合集下载

中国茶文化对联

中国茶文化对联

中国茶文化对联中国历史上有很长的饮茶纪录,关于中国茶文化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中国茶文化对联,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茶文化对联一上联:溪边奇茗冠天下;下联:武夷仙人从古栽。

上联:试第二泉,且对明亭黯窦;下联:携小团月,分尝山茗溪茶。

上联:诗写梅花月;下联:茶煎谷雨春。

上联: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下联:来匆匆,去匆匆,下马相逢各西东。

上联:色到浓时方近苦;下联:味从回处有余甘。

中国茶文化对联二上联:座畔花香留客饮;下联:壶中茶浪拟松涛。

上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下联:从来佳期茗似佳人。

上联:一日无茶则滞;下联:三日无茶则病。

上联:雪芽芳香孝匀生;下联:不亚龙井碧螺春。

上联:秀萃名潮,游目濒来过溪处;下联: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上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下联:回归可缓,试歌陌上花来。

中国茶文化对联三上联:入座煮龙团,去天尺五;下联:造楼舒凤彩,拔俗千寻。

上联:如此湖山归得去;下联:诗人不做做茶农。

上联:认春轩内一杯茶;下联:春在堂皇前笑语哗。

上联:奇乎不奇,不奇又奇;下联:园耶是园,是园非园。

上联:莫惜更长浊短;下联:一帘疏月茗浓。

上联:名茶之中是珍品;下联:祁门红茶是英豪。

上联:龙团雀舌香自幽谷;下联: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中国茶文化对联四上联:红透夕阳,好趁馀辉停马足;下联: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上联:何须调水置符,苏髯竹筒;下联:自有清风入座,陆羽茶经。

上联:海上扫狂鲸,金瓯无缺;下联:楼头煮团凤,玉液流香。

上联:得与天下同其东;下联:不可一日无此君。

上联: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下联:头头是道,谁宾谁主?吃一碗,各自西东。

上联:禅榻常闲,看袅袅茶烟随落花风去;下联:远帆无数,坐盈盈酒水从罨画溪来。

关于茶的对联80条

关于茶的对联80条

关于茶的对联80条范文一:关于茶的对联80条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饮品之一。

关于茶的对联不仅可以宣扬茶文化,更可以为茶人营造一个氛围,增强茶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以下是关于茶的对联80条:一、茶香扑鼻,清香袭人二、品茶品人生,人生品茶品天下三、喝茶品人品,人品品茶品天下四、万物皆有道,茶道尤为高雅五、茶韵生活情,生活茶韵意六、回味无穷,品味绵长七、一杯清茶,品味人生八、一壶香茗,品味岁月九、一味红茶,品尝人生十、一杯绿茶,品味自然十一、一杯乌龙,品味灵性十二、山麓茶香,溪畔舒适十三、茶未叶先香,花开叶更鲜十四、茶叶舒展,内敛而弥散十五、茶性温和,清新翠绿十六、茶,文化交融的化身十七、茶,香韵悠长的艺术十八、茶,宜人的品质之选十九、茶,滋养身心的天赐之物二十、茶,生命寿命的良方二十一、茶,闲情雅趣的精粹二十二、茶,健康和美的双重保障二十三、茶,自然的馈赠,艺术的献礼二十四、茶,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二十五、茶,消除疲劳的良药二十六、茶,陶冶情操的法宝二十七、茶,世间真精神的象征二十八、品茶不求功德,喝茶自得清福二十九、清莲如镜,茶香溢口三十、志逐高山云海,情求静泉茶意三十一、静坐品茗,自在逍遥三十二、闻香品茶,静心观性三十三、师茶不是为学,茶友为伴而知音三十四、三分茶气七分情,浓韵茶心襟壮怀三十五、三分品品,七分恬淡三十六、充盈一杯清茶,畅享清新润泽三十七、闻茶香,欣人生三十八、品滋味,尝生命三十九、茶无言,意长久四十、茶之幽香,其香在于性四十一、若非淡泊佳茶,何处忘忧安闲四十二、品茶外乐,心静自然如茶四十三、佳茗吟咏,心与茶相契四十四、夏日落日,一杯茶意浓四十五、秋日深山,一杯茶意长四十六、冬日寒风,一杯茶意温四十七、春日复新,一杯茶意动四十八、大自然的玫瑰,丝丝缕缕地溢出茶香四十九、品味茶叶洗尽铅华之后,回归生命本质五十、一片茶叶,有世间一切五十一、青翠少年,浓情似酒,花香流年,淡泊如茶五十二、清绿琼浆,春雨飘零五十三、茶意一缕,美意千重五十四、焙龙舒凤醇香满碗,雨打芭蕉清香溢心五十五、好茶带给人风景,好茶开启人生之旅五十六、品味茶韵,领略人生五十七、半包香茗,一壶温暖五十八、泼茶小碗,幸福天堂五十九、静坐品茶,明月流芳六十、茶叶飘香,卡在心头六十一、茶香入骨,回味无穷六十二、嗜茶成瘾,入茶深情六十三、茶上九天,茶下万花六十四、人生在茶中悟,一壶清茶半世情六十五、品尝人生,茶是自然之韵六十六、茶是一种气味,一种文化,一种生活六十七、茶香氤氲中,茶坐清闲意六十八、畅达心情,爱茶如赋六十九、心有灵犀,意有茶席七十、不语茶香,香里藏花七十一、茶与你我同在,培育静思人七十二、品茶观人生,思维心灵畅七十三、喝茶觅禅,静享忘我七十四、喝一口茶,舒缓一天疲惫七十五、慢慢地品读,细细地回味七十六、一泓泉水,一杯清茶,润泽生命七十七、茶透心扉,与世界约会七十八、茶敌花香,情韵悠长七十九、饮一杯茶,品一种人生八十、文人雅趣,茶道品韵以上80条茶的对联,尽显出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厚底蕴。

古人关于茶的诗句对联

古人关于茶的诗句对联

古人关于茶的诗句对联上联:春风解恼诗人鼻;下联: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上联:潞公煎茶学西蜀;下联: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上联:寒夜客来茶当酒;下联: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上联:磨成不敢付僮仆;下联: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上联:何须魏帝一丸药;下联: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上联:茶映盏毫新乳上;下联: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上联:寒涧挹泉供试墨;下联: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上联:更作茶瓯清绝梦;下联: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上联:银瓶泻油浮蚁酒;下联: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上联:春烟寺院敲茶鼓;下联: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上联:茶鼓适敲灵鹫院;下联: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上联:寒泉自换菖蒲水;下联: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上联:黄金碾畔绿尘飞;下联: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上联:小石冷泉留翠味;下联: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上联:长安酒价减千万;下联: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上联:茶甘酒美汲双井;下联: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上联:茶鼎夜烹千古雪;下联: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上联:欲试点茶三味手;下联: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上联:入社陶公宁止洒;下联: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上联:青青翠竹尽是法身;下联: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佚名上联:媚春光草草花花;下联: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上联:待到春风二三月;下联: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上联:春风修禊忆江南;下联: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上联:寒灯新茗月同煎;下联: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上联:草堂幽事许谁分;下联: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上联:平生于物之无取;下联: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上联:竹灶烟轻香不变;下联:石泉水活味逾新。

——蓝仁上联:冷然一啜烦襟涤;下联: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上联:济入茶水行方便;下联: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上联:小桥小店沽洒;下联: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上联:舌底朝朝茶味;下联:眼前处处诗题。

有哪些描述茶文化的对联

有哪些描述茶文化的对联

有哪些描述茶文化的对联中国人很早前就已经有了喝茶的习惯,我国的一些地区也依然存在着每天喝茶的习惯,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描述茶文化的对联,希望大家会喜欢!描述茶文化的对联【经典篇】1. 茗外风清移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

2.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3.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

4. 龙井云雾毛尖瓜片碧螺春,银针毛峰猴魁甘露紫笋茶。

5. 剪取吴淞半江水,且尽卢仝七碗茶。

6. 四方来客,坐片刻无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

7. 禅榻常闲,看袅袅茶烟随落花风去;远帆无数,有盈盈轨水从罨画溪来。

8. 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9. 半榻梦刚回,活火初煎新涧水;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扬落花风。

10. 采向雨前,烹宜竹里;经翻陆羽,歌记卢仝。

描述茶文化的对联【精选篇】1. 近水楼台先得月,芳香茶叶最清心2.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3. 清音盈客座,和气透茶杯4. 芳香清意府,碧绿净心源5. 春满壶中留客醉,茶香座上待君来6. 相如聊解渴, 谢朓喜凝眸7. 香茶一杯解乏力,古语三句振雄心。

8. 翠叶烟腾冰碗碧; 绿茅光照玉瓯青。

9. 松涛烹雪醒诗梦; 竹院浮香荡文思。

10. 九曲夷山采雀舌; 一溪活水煮毛尖。

11. 北汲百泉池中水; 南采龙井山上茶。

12. 瓦壶水沸邀清客; 茗碗香腾遣睡魔。

13. 石鼎煎香俗肠尽洗; 松涛烹雪诗梦初灵。

14. 赞龙井赏茉莉一品观音也得有点苦丁15. 谈琴棋论书画三味人生哪能全是甘甜16. 竹炉汤沸邀清客茗婉风生遣睡魔17. 玉碗光含仙掌露金芽香带玉溪云18. 香茶一杯解乏力吉语三句暖人心描述茶文化的对联【最新篇】1. 山径摘花春酿酒竹窗留月夜品茶2. 碧螺壶中香扑面绿茶盏内味如春3. 一天无空座四时有香茶4. 清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5. 七度卢仝碗三篇陆羽经6. 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7. 德必有邻邀陆羽园经涉足学卢仝8. 客来能解相如渴火候闲评坡老诗9. 瓦壶水沸邀清客茗碗香腾遣睡魔10. 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11.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12. 识得此中滋味觅来无上清凉13. 忙什么喝我这雀舌茶百文一碗14. 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再饮三盅15. 来不请去不辞无束无拘方便地。

古代茶联:

古代茶联:

古代茶联:陆羽普经卢仝解渴,武夷品俊顾渚香浓。

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

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

滋味美如花上露,清凉净似石中泉。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茶科所、御茶园、水帘洞的茶联:碧水煮红袍细品神奇岩韵,丹山采肉桂饱领仙境风情。

(茶科所)岩茶以得天独厚所制之工非草创,泉水唯在山者清前后接踵若薪传。

(御茶园)客至莫嫌茶当酒山居偏偶竹为邻。

(水帘洞茶室)斗茶范仲淹的《斗茶歌》是泳武夷茶的第一名篇范仲淹(988-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写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脍炙人口,在古代茶文化园地里占有一席之地,这首斗茶歌说的是文人雅士以及朝延命官,在闲适的茗饮中采取的一种高雅的品茗方式,主要是斗水品、茶品(以及诗品)和煮茶技艺的高低。

这种方式的宋代文士茗饮活动中颇具代表性,从他的诗可以看出,宋代武夷茶已是茶中极品、也是作为斗茶的茶品。

同时写出宋代武夷山斗茶的盛况。

其诗为: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露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

终朝采掇未盈?,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

北苑将朝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

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

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

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

吁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

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

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

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

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

长安酒价减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

有关茶文化的对联

有关茶文化的对联

有关茶文化的对联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于是就有了很多的有关茶文化的对联。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有关茶文化的对联,一起来看看。

有关茶文化的对联上联:座畔花香留客饮;下联:壶中茶浪拟松涛。

上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下联:从来佳期茗似佳人。

上联:一日无茶则滞;下联:三日无茶则病。

上联:雪芽芳香孝匀生;下联:不亚龙井碧螺春。

上联:秀萃名潮,游目濒来过溪处;下联: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上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下联:回归可缓,试歌陌上花来。

上联:溪边奇茗冠天下;下联:武夷仙人从古栽。

上联:试第二泉,且对明亭黯窦;下联:携小团月,分尝山茗溪茶。

上联:诗写梅花月;下联:茶煎谷雨春。

上联: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下联:来匆匆,去匆匆,下马相逢各西东。

上联:色到浓时方近苦;下联:味从回处有余甘。

上联:入座煮龙团,去天尺五;下联:造楼舒凤彩,拔俗千寻。

上联:如此湖山归得去;下联:诗人不做做茶农。

上联:认春轩内一杯茶;下联:春在堂皇前笑语哗。

上联:奇乎不奇,不奇又奇;下联:园耶是园,是园非园。

上联:莫惜更长浊短;下联:一帘疏月茗浓。

上联:名茶之中是珍品;下联:祁门红茶是英豪。

上联:龙团雀舌香自幽谷;下联: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上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下联: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上联:接洽从石出情宜冽;下联:茶自峰生味更园。

上联:剪取吴淞半江水;下联:且尽卢仝七碗茶。

上联:红透夕阳,好趁馀辉停马足;下联: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上联:何须调水置符,苏髯竹筒;下联:自有清风入座,陆羽茶经。

上联:海上扫狂鲸,金瓯无缺;下联:楼头煮团凤,玉液流香。

上联:得与天下同其东;下联:不可一日无此君。

上联: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 下联:头头是道,谁宾谁主?吃一碗,各自西东。

上联:禅榻常闲,看袅袅茶烟随落花风去;下联:远帆无数,坐盈盈酒水从罨画溪来。

茶文化的经典对联上联:坐请坐请上坐;下联:茶敬茶敬香茶。

历代茶对联及茶诗汇编

历代茶对联及茶诗汇编

历代茶对联及茶诗汇编龙团雀舌香自幽谷,鼎彝玉盏灿若烟霞。

(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杭州涌金门藉香居茶室联)如此湖山归得去,诗人不做做茶农。

(西湖民间流行联)接洽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园。

(西湖龙井茶室秀草堂联)座畔花香留客饮,壶中茶浪拟松涛。

(杭州吴山茶室联)得与天下同其东,不可一日无此群。

(杭州“茶人之家”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来交易所,所易交来人。

(上海“天然居”茶楼联) 红透夕阳,好趁馀辉停马足;茶烹活水,须从前路汲龙泉。

(湖南衡册望岳门外红茶亭联)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两餐,分清邪正;头头是道,谁宾谁主,吃一碗,各自西东。

(广州长三眼桥茶亭联)认春轩内一杯茶,春在堂前笑语哗。

(浙江德清“春在堂”茶室联)名茶之中是珍品,国际红茶是英豪。

(国际市场赞祁门红茶)雪芽芳香孝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

(都匀毛尖赞联)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武夷岩茶赞联)试第二泉,且对明亭黯窦;携小团月,分尝山茗溪茶。

(无锡惠山二泉亭)禅榻常闲,看袅袅茶烟随落花风去;远帆无数,坐盈盈酒水从罨画溪来。

(宜兴杜牧之水榭)秀萃名潮,游目濒来过溪处;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杭州龙井)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杭州龙井)何须调水置符,苏髯竹筒;自有清风入座,陆羽茶经。

(福建罗源圣水寺茶楼)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下马相逢各西东。

(福州古茶亭)剪取吴淞半江水,且尽卢仝七碗茶。

(上海半淞园一集句)入座煮龙团,去天尺五;造楼舒凤彩,拔俗千寻。

(上海沪江第一茶楼)海上扫狂鲸,金瓯无缺;楼头煮团凤,玉液流香。

(上海沪口第一茶楼)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回归可缓,试歌陌上花来。

(杭州九溪村海亭)奇乎不奇,不奇又奇;园耶是园,是园非园。

(西安奇园茶社)莫惜更长浊短,一帘疏月茗浓。

(联句)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蒙藏流行联语)色到浓时方近苦,味从回处有余甘。

(台湾民联)名园别有天地,老树不知岁时。

茶文化诗词对联

茶文化诗词对联

1.元代诗人刘秉忠——铁色皱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尝云芝茶》)2.杨万里的咏茶诗曰犀日何缘是个长,睡乡未苦怯茶枪。

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只是香。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3.西晋左思的《娇女》“心为茶荈剧。

吹嘘对鼎”。

写的左思的两位娇女,因急着要品香茗,就用嘴对着烧水的“鼎”吹气。

4.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5.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6.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7.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8.回文诗:回文诗中的字句回环往复,读之都成篇章,而且意义相同。

在题名为《记梦回文二首并叙》诗的叙中,苏轼: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睡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

9.《五言月夜啜茶联句》,是由六位作者共同作成的。

他们是:颜真卿,著名书画家,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官居吏部尚书,封为鲁国公,人称“颜鲁公”;陆士修,嘉兴(今属浙江省)县尉;张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工文辞,任吏官修撰;李萼,赵人,官居庐州刺史;崔万,生平不详;昼,即僧皎然。

诗曰: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情言(士修)。

醒酒宜华席,留僧想独园(荐),不须攀月桂,何假树庭萱(萼)。

御史秋风劲,尚书北斗尊(崔万)。

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真卿)。

不似春醪醉,何辞绿菽繁(昼)。

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士修)。

元好问的《茗饮》一诗,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时的具体写照,契合自然的绝妙诗句。

宿醒来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前。

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

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

邂逅化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

诗圣杜甫的一首品茗诗写道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茶的对联大全
中国宋代茶对联
(1)春风解恼诗人鼻;非叶非花自是香。

(杨万里)
(2)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

(苏轼)
(3)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杜耒)
(4)磨成不敢付僮仆;自看雪汤生玑珠。

(苏轼)
(5)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

(苏轼)
(6)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

(文同)
(7)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大碗茶。

(苏轼)
(8)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

(陆游)
(9)茶映盏毫新乳上;琴横荐石细泉鸣。

(陆游)
(10)寒涧挹泉供试墨;堕巢篝火吹煎茶。

(陆游)
(11)更作茶瓯清绝梦;小窗横幅画江南。

(陆游)
(12)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

(范仲淹)
(13)银瓶泻油浮蚁酒;紫碗铺粟盘龙茶。

(苏轼)
(14)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林逋)
(15)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陈选)
(16)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

(陆游)
(17)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

(范仲淹)
(18)小石冷泉留翠味;紫泥新品泛春华。

(梅尧臣)
(19)样叠鱼鳞碎;香分雀舌鲜。

(佚名)
(10)绿甲蝉膏泛;红丁蟹眼遮。

(佚名)
(21)舌本芳频漱;头纲味最佳。

(佚名)
(22)瀹泉尝玉茗;泼乳试金瓯。

(佚名)
(23)茶甘酒美汲双井;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庭坚)
(24)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佚名)
(25)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

(佚名)
(26)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

(佚名)
(27)茶香高山云雾质;水甜幽泉霜当魂。

(佚名)
(28)心随流水去;身与风云闲。

(佚名)
中国元代茶对联
(1)茶鼎夜烹千古雪;花影晨动九天风。

(黄镇成)
(2)欲试点茶三味手;上山亲汲云间泉。

(韩奕)
(3)入社陶公宁止洒;品泉陆子解煎茶。

(韩奕)
(4)玉杵和云春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

(耶律楚材)
(5)舌底朝朝茶味;眼前处处诗题。

(张可久)
(6)诗床竹雨凉;茶鼎松风细。

(张可久)
(7)乘兴诗人棹;新烹学士茶。

(张可久)
(8)媚春光草草花花;惹风声盼盼茶茶。

(张可久)
中国明代茶对联
(1)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

(佚名)
(2)待到春风二三月;石炉敲火试新茶。

(魏时敏)
(3)卧云歌德;对雨著“茶经”。

(詹同)
(4)小桥小店沽洒;初火新烟煮茶。

(杨基)
(5)蚕熟新丝后;茶香煮洒前。

(杨基)
(6)花沟安钓艇;蕉地著茶瓯。

(德祥)
(7)春风修禊忆江南;洒榼茶炉共一担。

(唐寅)
(8)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文征明)
(9)草堂幽事许谁分;石鼎茶烟隔户闻。

(浦瑾)
(10)平生于物之无取;消受山中水一杯。

(孙一元)
(11)加起炊茶灶;声闻汲井瓯。

(吴兆)
(12)幽人采摘日当午;黄鸟流歌声正长。

(佚名)
(13)竹灶烟轻香不变;石泉水活味逾新。

(蓝仁)
(14)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

(潘允哲)
(15)济入茶水行方便;悟道庵门洗俗尘。

(周杏村)
(16)闲是闲非休要管;渴饮清泉闷煮茶。

(选自《金瓶梅》)
(17)风流茶说合;洒是色媒人。

(选自《金瓶梅》)
中国清代茶对联
(1)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2)花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一楼。

(何绍基)
(3)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

(崔道融)
(4)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葛长庚)
(4)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5)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

(乾隆与大臣联)
(6)竹露松凤蕉雨;茶烟琴韵书声。

(张鳌)
(7)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郑板桥)
(8)烹调味尽东南美;最是工夫茶与汤。

(冼玉清)
(9)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

(王师俭)
(10)润畦舒茶甲;暧树拆花枪。

(黄遵宪)
(11)拣茶为款同心友;筑室因藏善本书。

(张延济)
(12)白菜青盐糁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郑板桥)
(13)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人窑。

(郑板桥)
(14)楚尾吴头,一片青山入座;淮南江北,半潭秋水烹茶。

(郑板桥)
(15)山光扑面因朝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郑板桥)
(16)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

(郑板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