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岩浆岩岩石学 第六章 玄武岩类
《岩浆岩石学》岩浆岩的分类

分类命名的说明
当然,也有不可能严格坚持这些原则的情况。例如, 在许多情况下火成岩具有强烈成层的变质组构。它 们不能被看作是火成岩,但是在特定研究场合,地 质学家可能认为用一个火成岩基本名称附加一个限 定性术语比用一个变质岩名称可能更合适。例如, 利用BGS火成岩或变质岩分类方案,受埋藏变质并 因而具有层理组构的玄武岩可以命名为片状变玄武 岩。原则(ii)严格坚持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导致与通 用用法的差异。例如,大型岩席冷凝边的细粒岩石 应当根据“细粒”方案进行命名。玄武岩和辉长岩可 能成为同一岩体的组成部分,在露头上互为相邻。 像这样的特殊情况必须灵活掌握。
分类命名的说明
vi 已有的岩石名称应当保留,尽可能避免命名方法的 强烈变化,以保证该方案能得到广泛的支持,尽管 某些属于被更严格定义。过去用来表示特定岩石类 型的许多名称将是首选的名称,禁止同义词的使用。 vii 方案基本上是分层次的,较低层次供熟练程度较低 或获得信息较少的科学家使用,较高层次供可以获 得较多信息的科学家使用。 viii 使用一个认可的基本名称和限定性术语系统来分 配岩石名称。 ix 连字符用来改进透明度和辅助计算机查找。
三、岩浆岩的矿物成分
主要考虑石英、长石、似长石、暗色矿物的种属及含量。 暗色矿物在岩石中的总量一般称“色率” 。 超基性岩类SiO2低,不含石英,不含或很少含长石,以 极富暗色矿物,色率>90为特征。 酸性岩类SiO2高,富含石英和长石,以贫暗色矿物,色 率<15为特征。 基性岩主要由暗色矿物和斜长石组成,色率40-90, 中性岩主要由暗色矿物、斜长石和碱性长石组成,色率 15-40。 钙碱性岩以不含似长石及碱性暗色矿物为特征,而且斜 长石更富含An组份。 碱性岩以碱性长石及碱性暗色矿物发育,斜长石一般比 钙碱性系列的An偏低为特征。 过碱性岩则以似长石和碱性暗色矿物为主要组成为特征
(完整word版)岩浆岩试题及参考答案

岩浆岩试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岩石,2. 岩浆岩,3. 结晶岩,4. 岩石学,二、填空1、岩浆岩石学是研究 , , , 及 , , , , ,, , , 及与构造,矿产关系等的一门独立学科。
第二章岩浆及岩浆岩的特征一、名词解释1、岩浆,2,岩浆作用,3,侵入作用,4,喷出作用,5,侵入岩,6,喷出岩,7,熔岩,8,火山碎屑岩。
二、填空1、岩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 , 。
2、侵入岩按形成深度可分为和。
3、喷出岩可分为和。
4、岩浆作用按侵入位置可分为和。
第三章岩浆岩的产状和相一名词解释1、岩浆岩的产状,2、岩浆岩的相,3、透式喷发,4、裂隙式喷发,5、中心式喷发,6、熔岩流,7、火山口,8、破火山口,9、岩盆,10、岩盖,11、岩床,12、岩墙,13、岩株,14、岩基二填空1、常见的喷发类型可划分为: , , 。
2、火山锥依物质组成不同分为: . 和等三种。
3、火山岩相主要有喷出相, , 和。
喷出相又可分为 . . 三个相。
4、侵入相的划分一般为 , 和 .第四章岩浆岩的物质成分一名词解释1、主要矿物,2、次要矿物,3、副矿物,4、正常矿物,5、残余矿物和反应矿物,6、系列指数或里特曼指数,7、硅铝矿物8、铁镁矿物二填空1、岩浆岩的主要氧化物有:等九种.2、按岩浆岩的SiO2 的含量可把岩浆岩分为: , , , 。
3、按里特曼指数( s )可把岩浆岩划分为: ,, 。
4、岩浆岩的矿物按它们的含量可分类. , , 等三类.5、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可分为: , , 和。
第五章岩浆岩的结构构造一、名词解释1、岩浆岩的结构构造,2、岩浆岩的结构,3、岩浆岩的构造,4、斑状结构,5、似斑状结构,6、反应边结构,7、包含结构, 8、枕状构造, 9、流纹构造二、填空1、岩浆岩的结构分为三大类: , , 。
2、显晶质结构按颗粒大小分为: ,, , ,。
3、岩浆岩的结构按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分为:, , 和。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课件 (一)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课件 (一)岩浆岩是地球内部形成的最常见的岩石类型之一。
既然它们形成于地球内部,那么这种岩石具有其他岩石无法比拟的特殊特质,例如熔融状态和工状形成等。
该文将介绍一些岩浆岩的主要类型,以及它们各自的形成过程。
一、玄武岩玄武岩是一种较新的火山岩石,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火山岩石类型。
它的成分是硅酸盐,具有坚硬的质地和黑色或暗绿色的外观。
玄武岩形成于火山喷发或裂谷活动期间,当地下的岩浆喷溅到地面并迅速冷却时,形成了这种常见的火山岩石。
二、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由长石、石英和云母等矿物质组成的火山岩石。
它是地球最常见的岩石之一,因为花岗岩可以在地壳内形成,也可以在地球内部形成。
这种岩石是由高温高压环境下的熔融物质通过侵入或深部喷发形成的。
三、玻璃岩玻璃岩是一种具有玻璃质地的火山岩石,其形成过程是偏离地球上正常形成岩石的过程。
当地下的岩浆喷溅到地面并非迅速冷却,而是以极快的速度冷却形成玻璃状体物质。
这种岩石的成分与玄武岩非常相似,但它们的质地却完全不同,所以玻璃岩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岩石。
四、安山岩安山岩与玄武岩非常相似,但是它的成分与结构略有不同。
安山岩是一种具有钠长石和钾长石的火山岩石,它们的颜色通常是灰色或棕色。
安山岩经常出现于与玄武岩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例如海底喷气口,或作为一种与花岗岩共存的岩石类型。
综上所述,以上的四种火山岩石类型是岩浆岩的常见类型。
每种岩石类型都有其特定的成分、形成过程和形态特征。
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掌握,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变化,从而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星球。
岩浆岩岩石学——超基性岩类

第六章超基性岩类超基性岩和超镁铁质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以SiO2含量为依据命名的,后者是以富铁镁矿物而命名的,绝大多数超镁铁质岩都是超基性岩。
但某些超镁铁质岩如辉石岩、角闪石岩等,其SiO2应属基性岩的范畴,但它们几乎不含长石,且常与橄榄岩等密切共生,因此一般放入超基性岩类中介绍。
一、超基性侵入岩类其主要代表有橄榄岩、辉岩等。
本类岩石的化学成分特点是SiO2含量很低(<45%),贫K2O和Na2O,而富含FeO和MgO,故又称超铁镁质岩。
岩石中铁镁矿物占绝对优势,主要是橄榄石和辉石,其次是角闪石,黑云母则很少出现,不含或很少含斜长石(0~10%)。
常见的副矿物有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和尖晶石等。
岩石颜色深,色率大于75%,比重大,常呈块状构造。
超基性侵入岩在地表出露有限,按出露面积计约占整个岩浆岩的0.4%。
按其主要矿物含量可分为:纯橄榄岩、橄榄岩、辉岩和角闪岩。
(一)常见岩石类型1.纯橄榄岩岩石几乎全部(90~100%)由橄榄石组成,间或有少量(<10%)的辉石和角闪石。
副矿物多为铬铁矿、尖晶石和磁铁矿。
岩石一般呈深绿、黄绿、褐绿色,全自形或他形粒状结构,块状构造。
新鲜的纯橄岩少见,通常遭受不同程度的蛇纹石化,若部分蛇纹石化,称蛇纹石化纯橄榄岩;若全部蛇纹石化,则叫蛇纹岩。
2.橄榄岩是本类岩石中最常见者,主要由橄榄石(40~90%)和辉石构成,可含少量角闪石、黑云母或斜长石。
副矿物常为铬铁矿、磁铁矿。
当这些副矿物含量增高而达到工业开采价值时,则岩体即可作为矿石开采。
橄榄岩具细粒—粗粒结构,常呈包含结构和海绵陨铁结构。
所谓包含结构就是辉石晶体中包含有许多小的橄榄石颗粒。
一般肉眼难于分辨,只有当辉石颗粒粗大而岩石又很新鲜时,在辉石闪闪发亮的解理面上可以清楚地见到镶嵌许多小橄榄石颗粒。
至于海绵陨铁结构则是在橄榄石或辉石颗粒的间隙中充填着磁铁矿等金属矿物。
如果岩石中角闪石较多,则可叫角闪橄榄岩。
【高中地理】岩浆岩家族的划分

【高中地理】岩浆岩家族的划分
显微镜下的玄武岩结构
自然界中的岩浆岩是一个大家族,有各种各样的岩石名称。
虽然各种岩浆岩在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构造、产状和成因上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关系。
因此,总结和划分岩浆岩系的主要任务是正确认识不同岩石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共性和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共生关系和成因联系。
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国内外地质学家就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经过一百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目前,对岩浆岩的分类已经得到了大多数科学家的肯定。
一般情况下,划分岩浆岩类型主要考虑岩石的基本特征和产状两大因素。
岩石化学成分的酸碱度是岩浆岩类型分类中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岩石酸度是指岩石中二氧化硅的重量百分比。
通常,当SiO2含量较高时,酸度也较高;当SiO 2含量较低时,酸度也较低。
当岩石的酸度较低时,表明其碱度较高。
sio2是岩浆岩中最主要的一种氧化物,因此,它的含量有规律的变化是岩浆岩分类的主要基础。
根据酸度,也就是sio2含量,可以把岩浆岩分成四个大类:超基性岩(sio2。
安山岩、玄武岩

一、鉴定内容和方法:超基性岩:橄榄岩、辉石岩、角闪岩、金伯利岩基性岩: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中性岩:闪长岩、安山岩、正长岩、粗面岩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脉岩:煌斑岩、细晶岩对照所列岩浆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
二、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直接描述岩石的总体颜色,如紫、绿、红、褐、灰等色。
有的颜色介于两者之间,则用复合名称,如灰白色、黄绿色、紫红色等。
岩浆岩的颜色反映在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上。
一船暗色矿物含量>60%称暗色岩;在60—30%的称中色岩;<30%则称浅色岩。
2)结构: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玻璃质等结构。
岩浆岩结构的描述内容和方法:3)构造:侵入岩常为块状构造,岩石中的矿物无定向排列;喷出岩常具气孔状、杏仁状和流纹状构造。
要注意描述气孔的大小、形状、杏仁的充填物及气孔、杏仁有无定向排列。
4)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浆岩定名的重要依据。
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
首先要描述主要矿物的成分、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其次对次要矿物也要作简单描述。
5)次生变化:岩浆岩固结后,受到岩浆期后热液作用和地表风化作用,往往使岩石中的矿物全部或部分受到次生变化,若变化较强,就应描述它蚀变成何种矿物。
如橄揽石、辉石易成蛇纹石,角闪石、黑云母常变成绿泥石,而长石则变成绢云母、高岭石等。
6)岩石定名:在肉限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定出岩石名称。
颜色+结构+岩石基本名称,如浅灰色粗粒花岗岩;灰黑色中粒辉长岩岩浆岩的分类定名,初学的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 观颜色、初定类:岩石的颜色反映了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是岩石分类命名的直观依据。
但需指出,在估计暗色矿物含量时,易产生肉眼视觉上的误差。
玄武岩的考题重点大地构造环境汇总

关于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岩石学考题中的玄武岩的成因与大地构造环境的内容第一节:玄武岩的基本概念及常用分类:玄武岩(Basalt:是一种基性喷出岩,由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地表冷却后凝固而成的一种致密状或泡沫状结构的岩石,属于岩浆岩。
其岩石结构常具气孔状、杏仁状构造和斑状结构,有时带有大的矿物晶体,未风化的玄武岩主要呈黑色和灰色,也有黑褐色、暗紫色和灰绿色的。
玄武岩的结构:玄武岩结晶程度和晶粒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岩浆冷却速度。
如果是冷却较慢,比如一天降几度,则形成的是几毫米大小、等大的晶体;如果是快速冷却比如一分钟降上百度,则形成的是细小的针状、板状晶体或非晶质玻璃。
因此在通常的地表条件下,玄武岩主要是呈细粒至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少数为中粒结构。
常含橄榄石、辉石和斜长石斑晶,构成斑状结构。
斑晶在流动的岩浆中可以聚集,称聚斑结构。
这些斑晶可以在、在玄武岩浆通过地壳上升的过程中形成,也有可能于喷发前巨大的岩浆储源中形成。
基质结构变化大,随岩流的厚薄、降温的快慢和挥发组分的多寡,在全晶质至玻璃质之间存在各种过渡类型,但主要是间粒结构、填间结构、间隐结构,较少次辉绿结构和辉绿结构。
玄武岩构造与其固结环境有关。
陆上形成的玄武岩,常呈绳状构造、块状构造和柱状节理;水下形成的玄武岩,常具枕状构造。
而气孔构造、杏仁构造可能出现在各种玄武岩中。
玄武岩的组成:玄武岩的化学成分与辉长岩相似,主要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还有少量的氧化钾、氧化钠,其中SiO2含量最高,一般含量在45%~52%之间,其中K2O+Na2O含量较侵入岩略高,CaO、Fe2O3+FeO MgO含量较侵入岩略低。
玄武岩的矿物成份主要由基性长石和辉石组成,次要矿物有橄榄石,角闪石及黑云母等。
玄武岩的分类:玄武岩根据组成矿物、结构、形成环境等不同分为许多品种(1按次要矿物的不同,可划分为橄榄玄武岩、紫苏辉石玄武岩等(2按结构构造,可分为气孔状玄武岩、杏仁状玄武岩等(3按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可分为高铝玄武岩、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等(4按碱度划分,可分为碱性玄武岩、过渡玄武岩、拉斑玄武岩、钙碱性玄武岩和钾玄岩;(5按形成环境分,包括形成于陆地拉张环境的大陆溢流玄武岩和形成于海底扩张带的洋底玄武岩。
岩浆岩0第六章 超基性岩类

填隙结构
在先析出的硅酸盐矿 物间,充填着不规则的它 形金属矿物晶粒,又称海 绵陨铁结构。
主要矿物橄榄石和红棕 色黑云母颗粒间之间填 隙它形绿灰色尖晶石小 颗粒。
16
镁橄榄石—SiO2二元近结系
(((((21345)))))成成成在F分分分分o靠与靠位离近 E能F于与Q生近 形 和结从on形不ED的F成 少,被晶Sn点oi成O能左较 量反的处一如之2少侧多E不应平条(侧岩间n量时的饱呈件E时衡,石)的n,F合较下,形共o中F只,o, 小并的时量反见 存成 自 E的演和n的 被 E, F应橄 形到时岩 化 或与no浑 包形 掉内会榄 程浆 出 轻F,F圆 裹o成 ,o形被岩 度S中 微F反与i形 在的 形O成完, 高o可 过应Q周2颗 较少 成包全,F饱以 饱可共o粒 大橄 结辉围形和构石成必的。岩反岩有岩。应浆E石边来n类反结。型 为应构橄。边辉。岩。
17
(三)种属划分及其特征 深成超镁铁岩类可根据橄榄石、辉石、 角闪石的种类和相对含量进一步划分种属:
橄榄石含量
>90
90~70 70~40
40~5
<5
岩石种属
橄榄辉石岩 辉石岩 纯橄榄岩 橄榄岩 辉橄岩
橄榄角闪石岩 角闪石岩
岩石类型 纯橄榄岩类
橄榄岩类
辉石-角闪石岩类
18
超镁铁岩分类 Ol(橄榄石)
2
3
4
2.矿物成分特点: 铁镁矿物含量>90%;主要是橄榄石、辉石, 次为角闪石、黑云母。
(由于富含铁、镁矿物,故又称超镁铁质岩。)
硅铝矿物<10%。 金属矿物常见。
3.其他特点: 颜色深、比重大、常呈全晶质粒状结构、块 状构造。
4.分布 超基性岩在地球上的分布有限,出露面积不 超过岩浆岩总面积的0.4%,而且主要是深成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岩相学与主要种属 亚碱性系列
粗玄岩(dolerite) 全晶质 粗玄结构
长 6 mm
4、 岩相学与主要种属 亚碱性系列
细碧岩(spilite)
高Na2O, 钠长石+绿泥石 ?海底玄武岩受到 富Na海水的作用
3、 系列划分 b
(一)Hy>3,亚碱性系列玄武岩
1 Al2O3>16%,高铝玄武岩 2 Al2O3<16%,拉斑玄武岩系列
(1)有Q 石英拉斑玄武岩 (2)Ol<5%,橄榄拉斑玄武岩 (3)Ol=25-40%,苦橄拉斑玄武岩
(二)Hy<3%,有Ol,无Ne, 过渡玄武岩
1 Ol<25% 橄榄玄武岩 2 Ol=25-40%,苦橄玄武岩
固相线(solidus)
熔体
玄武岩的熔融关系
岩浆源区: 岩石圈地幔、软流圈
(二辉橄榄岩)
部分熔融:岩石所处的物理 状态位于固相线与液相线之间
Note: 地幔岩石在“正常” 的大洋地温梯度下不能熔融
after Wyllie, P. J. (1981). Geol. Rundsch. 70, 128-153.
4、 岩相学与主要种属
主要结构:玄武岩一般为斑状结构,少量为无斑隐晶或玻璃质结构, 基质的结构类型较多,主要有: ① 粗玄结构(间粒结构):在不规则排列的长条状斜长石微晶形成的间 隙中,充填有若干个粒状辉石与磁铁矿颗粒(冷却较缓慢条件下结晶) ② 间隐结构:杂乱排列的斜长石之间,全部被隐晶质或玻璃质充填
大陆溢流玄武岩 源区深
continental flood basalt, CFB
(E)次(潜)火山岩:与火山岩同源但为侵入产状的侵入体, 深度一般小于0.5km
特点: ①同时代但时间稍晚; ②同外貌但结晶稍好; ③同空间但范围较大; ④同成分但变化范围大。
(F)火山-沉积岩:是火山作用叠加沉积作用的产物,一 般远离火山口,由喷出岩、沉积火山碎屑火山碎屑沉积 岩、沉积岩系组成。在水盆地、破火山口凹地中沉积, 也可以与泥石流、冰川等堆积物伴生
相关的超镁铁质火山岩
A. 常见组成 斑晶:橄榄石, 辉石 基质:橄榄石微晶, 辉石微晶, 基性玻璃
B. 常见类型 苦橄岩:化学成分与橄榄岩相当 玻基纯橄岩(麦美奇岩):玻基斑状结构 科马提岩:常见枕状构造, 具独特的鬣刺结构和化学成分
第三节 玄武岩类的成因概述
1、岩浆起源
玄武岩
晶体 +
熔体
液相线(liquidus)
杏仁状构造
4、 岩相学与主要种属 碱性系列
碱性橄榄玄武岩 (alkali olivine basalt)
橄榄安粗岩(碱性橄榄玄武 岩的变种)
(mugearite)
(无紫苏辉石,含钛较高的 普通辉石和透辉石,斜长石 和碱性长石)
(斜长石为更长石)
4、 岩相学与主要种属 碱性系列
碱玄岩(tephrite)
火山岩根据形成环境可分为陆相和海相火山岩 陆相火山岩:
与下伏地层不整合, 风化壳发育, 与陆相动植物化石和陆相沉积岩共生 成分变化大,红顶绿底,柱状节理发育 海相火山岩: 与下伏地层整合, 风化壳不发育, 与海相生物化石和沉积岩 成分变化小,枕状构造(陆相水用
大陆地盾区地温梯度
after Wyllie (1979). In H. S. Yoder (ed.), The Evolution of the Igneous Rocks. Fiftieth Anniversary Perspectiv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 J, pp. 483-520.
碱性系列 亚碱性系列
钙碱性系列 拉斑玄武岩系列
碱性系列
亚碱性系列
磁铁矿分异 拉斑玄武岩系列
橄榄石分异
钙碱性系列
镁铁质岩浆系列
Alkaline rocks
Subalkaline Rocks
tholeiitic
calc-alkaline
Fe-enichment on AFM diagram trend across AFM diagram
Figure After Green and Ringwood (1967). Earth Planet. Sci. Lett. 2, 151-160.
实验岩石学资料表明:
• 较浅部熔融有利于形成拉斑玄武岩
-25% melting at <30 km tholeiite – 25% melting at 60 km olivine basalt
③ 拉斑玄武结构(间粒间隐 结构):介于前两者之间, 充填物有辉石、磁铁矿、隐 晶-玻璃质 ④ 玻基斑状结构:基质完 全由火山玻璃组成。
间隐结构 间粒结构 玻基斑状结构
4、 岩相学与主要种属 亚碱性系列
拉斑玄武岩(tholeiitic basalt) 主要矿物: 斜长石(浅色) 辉石(暗色) 赤铁矿
碱性玄武岩
粒度较粗,为间粒-辉绿结构 常见橄榄石 钛辉石 (红色) 无斜方辉石 可出现填隙的碱性长石或似长石 无填隙玻璃, 缺少石英 常见环带状橄榄石
缺少斜方辉石 斜长石不常见,若有也是晚期的 单斜辉石为钛辉石,具红色边缘
构造环境
洋脊为主,可出现在洋岛、俯冲带
洋岛为主,可出现在俯冲带
after Hughes (1982) and McBirney (1993).补充
3 主量元素与火山岩类
after J. Johnson
流纹岩 英安岩 安山岩 玄武岩
(图例)
火成岩TAS分类图(IUGS, 1989)
4 流动特点与火山岩类
after J. Johnson
岩石名称 SiO2含量 喷发温度
熔岩流 活动性
5 矿物成分与火山岩类
after J. Johnson
第二节 玄武岩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种属
大洋地温梯度
金云母分解曲线
2、玄武岩的原生岩浆问题: 原生岩浆(primary magmas):直接由地幔熔融产生的岩浆。
从地幔源区产生后,没有经过成分的改变,而直接上升到 地表,即在上升过程中,既无分异,也无混合或同化混染。。
演化岩浆(evolved magmas):由原生岩浆演化而形成的岩浆 母岩浆( parental magmas ):能够通过各种作用(分异、同化、 混染)产生派生岩浆的独立的液态岩浆。
1 基本特征
玄武岩类:基性火山熔岩, w(SiO2)含量在45% ~ 53% 之间 常见矿物:斜长石、辉石、橄榄石 常见产状:粘度小,形成熔岩流、熔岩被、枕状熔岩 分布特点:从古至今,从洋底到大陆
火成岩 TAS 分类图(IUGS, 1989)
Basalt lava, by USGS
2、 系列划分 a
基质-斜长石
角闪石
w(Ne) > 5%, w(Ol) < 5%, SiO2明显不饱和, 似碱长含石量高 含似长石、基性 斜长石和含钛辉 石
from Banne d'ordanche, Monts Dore, France
4、 岩相学与主要种属 碱性系列
碧玄岩(basanite)
w(Ne) > 5%, w(Ol) > 5%, SiO2明显不饱和, 碱含量高 富橄榄石区别于 碱玄岩
熔融机制(1):升温
升温后,地温梯度向固相线平移
“正常”的大洋岩石圈地温梯度
熔融机制(2):减压
减压后的地温梯度
“正常”的大洋岩石圈地温梯度
熔融机制(3):增加挥发份(尤其是H2O)
H2O饱和的固相线 地温梯度
干体系的固相线
大陆和大洋玄武岩形成机制的差异(含角闪石橄榄岩的部分熔融)
3、 玄武岩成分变异的原因 b
相同成分的地幔源区在不同的熔融条件(温度、压力、挥发份) 下,可以产生不同成分的玄武岩
霞石
举例:压力的效应
硅高度不饱和
碱性
硅过饱和
镁橄榄石
拉斑质
Kushiro (1968), J. Geophys. Res., 73, 619-634.
石英
Liquids and residuum of melted pyrolite
(三)有Ne,碱性玄武岩系列
1 Ne<5%, Ol<25% 碱性橄榄玄武岩 2 Ne>5%, Ol<5%, 碱玄岩 3 Ne>5%, Ol=5-25%, 碧玄岩 4 有Ne,Ol=25-40%,碱性苦橄玄武岩
3、大洋盆地中两类主要的玄武岩
Tholeiitic Basalt and Alkaline Basalt
AFM diagram: can further subdivide the subalkaline magma series into a tholeiitic and a calc-alkaline series
. AFM diagram showing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selected tholeiitic rocks from Iceland, the Mid-Atlantic Ridge, the Columbia River Basalts, and Hawaii (solid circles) plus the calc-alkaline rocks of the Cascade volcanics (open circles). From Irving and Baragar (1971). After Irvine and Baragar (1971). Can. J. Earth Sci., 8, 523-548.
• 较高度部分熔融有利于形成拉斑玄武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