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定稿)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 定稿

附件三附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说明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简称评价指标)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高职高专院校实施指南”文件编制的基础上,重点在体制与机构、工作人员、经费、馆舍、设备、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服务、管理、学术成果与交流等方面制定了评价指标和量化设计,并根据图书馆的现实工作和发展趋势,在评价内容上进行了适当拓展,以更好地指导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
本评价指标将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评价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参考依据,各省、市、自治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指标相关的数值做适当调整,以适应“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需求。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总表,如表1所示。
表1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总表(试行)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如表2所示。
2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评价指标(高职高专)定稿会议在

砖加瓦。
图书馆的主持人何立芳副馆长留了一部分时间作为同学们的提问时间。
有同学提到外语教学的教材改革问题,欧院长肯定了同学的学习态度,并有致于进一步加强外国语学院的英语、语文的学习强度,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同学的需求和自我期待。
另外同学想探索更简便的英语学习方法,欧荣老师说最好的方法是阅读,大量阅读全英文名著,不看中英文对照的,就像学语文一样去学习。
我们图书馆四楼有大量的外文原版书,随时欢迎同学们借阅。
欧院长娓娓而谈,在她亲切的谈吐声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了一位美丽而知性的女士,她是博学善思的学者,无私教学的教授。
最后,她送了一句话勉励同学们不要放弃对未来的渴望和梦想的追求,人生的堕落有很多,最不应该有的是两种:一是失去对未知的探求,二是失去对梦想的追求;尤其是大学时代,这两种堕落最为不该。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评价指标(高职高专)定稿会议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召开2016年11月29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评价指标(高职高专)定稿会议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顺利召开。
教育部高校图工委高职分会主任、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杨文秀书记,教育部高校图工委高职分会秘书长、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赵蕴珍副校长,教育部图工委高职分会副主任、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卢兵副院长、崔新明副院长,教育部图工委高职分会副主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郭向勇研究员等10余位委员和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何辉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浙江省高校图工委秘书长章云兰研究员到会祝贺。
会上,教育部图工委高职分会副主任郭向勇研究员简要介绍该项任务的来源与背景,传达了教育部高校图工委领导对此项工作的关注和重视。
随后,各代表就《实施指南》、高职高专指标体系的详细内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结合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的实际,围绕指标体系的定位和分值确定等方面问题进行踊跃建言和探讨。
最后,杨文秀书记总结提出,务必按时按质完成委托项目,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以点带面,推动这项工作在全国顺利开展与实施。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高职高专院校实施指南(定稿)

附件二《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高职高专院校实施指南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高职高专院校)肩负着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与学术性机构,担负着为学校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重要任务。
为贯彻《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结合我国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发展与建设的实际,特制定《〈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高职高专院校实施指南》,以下简称《实施指南》。
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以《实施指南》为依据,指导、监督、检查和评价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发展与建设;各高职高专院校应高度重视学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落实《实施指南》的各项要求;各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应对照《实施指南》加强自身发展与建设。
《实施指南》适用于全国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
《实施指南》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分委员会解释。
1.目标与任务1.1目标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规范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建设,引导图书馆发展方向,评价图书馆发展与建设,进而提高图书馆资源建设质量、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
1.2 任务图书馆应围绕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秉承先进理念,运用现代技术,丰富服务内容,拓展信息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实现科学管理,构建切实有效的资源保障和服务体系。
1.2.1 建设满足学校人才培养、应用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需求,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组织、管理、保存、维护和推广。
1.2.2 建立健全学校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创新服务工作。
拓展和深化文献信息服务内容,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利用效益;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交流,有效开展读者满意度测评,着力提高读者满意度。
1.2.3 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提高读者有效获取、准确评价、合理利用信息的能力。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方案]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760a8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b.png)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
附件1: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有关图书馆的指标
一.生均图书
1.合格:
本科:100册(综合、师范、民族、语文、财经、政法类学校);80册(工、农、林、医、艺术类学校);70册(体育院校)
高职(专科):80册(综合、师范、民族、语文、财经、政法);60册(工、农、林、医、艺术类学校);50册(体育院校)
2.限制招生
本科:50册(综合、师范、民族、语文、财经、政法类学校);40册(工、农、林、医、艺术类学校);35册(体育院校)
高职(专科):45册(综合、师范、民族、语文、财经、政法类学校);35册(工、农、林、医、艺术类学校);30册(体育院校)
二.生均年进书量(合格)
本科:3册(综合、师范、民族、语文、财经、政法、艺术院校);2册(工、农、林、医、体育院校)
备注:
1.折合在校生数=普通本、专科(高职)生数+硕士生数*1.5+博士生数*2+留学生数*3+预科生数+进修生数+成人脱产班学生数+夜大(业余)学生数*0.3+函授生数*0.1
2.生均图书=图书总数/折合在校生数
3.生均年进书量=当年新增图书量/折合在校生数
4.进修生数指进修及培训时间在1年以上的学生数
5.电子类图书已在相关指标的定量中予以考虑,测算时不包括在内
6.本评估指标除最后一栏(评分依据和评分标准)为本省制定以外,其余各栏均为全国高校图工委制定。
附表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定稿)

附件三附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说明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简称评价指标)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高职高专院校实施指南”文件编制的基础上,重点在体制与机构、工作人员、经费、馆舍、设备、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服务、管理、学术成果与交流等方面制定了评价指标和量化设计,并根据图书馆的现实工作和发展趋势,在评价内容上进行了适当拓展,以更好地指导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
本评价指标将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评价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参考依据,各省、市、自治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指标相关的数值做适当调整,以适应“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需求。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总表,如表1所示。
表1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总表(试行)
1 / 13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如表2所示。
2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 / 13
3 / 13
4 / 13
5 / 13
6 / 13
7 / 13
8 / 13
9 / 13
10 / 13
11 / 13
12 / 13
13 / 13。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

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
(试行)
(7月)
分类
评估项目
指标分值
评价得分小计
说明
A
管理与体制
100
根据总得分评定等级类型:
A类馆(900-1000)优秀
B类馆(800-899)良好
C类馆(700-799)一般
D类馆(600-699)合格
B
办馆条件
150
C
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兼容性好、可扩展性好(1分);
提供读者使用的有线或无线网络环境、供电环境(2分)。
第14条
C12
服务器
7分
有专用服务器,各种不同功能的服务均有专用服务器,包括图书馆集成系统服务器、主页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光盘及视频点播服务器(3分);
图书馆重要应用系统服务器,有相应的备份措施,能保证数据安全恢复(2分);
第25条
A25
统计资料
6分
每年各种统计数据完备、准确(3分);
档案资料整理及时、完善、系统(3)。
第24条
B
办馆条件
150分
B1
经费
60分
B11
校拨正常经费
20分
经费列入学校预算(20分)。
第6条
B12
其它来源经费
20分
能争取到其它经费来源,近五年内年均达5万元以上(或接受等额实物捐赠等)(10分);
第4条
A13
组织机构
6分
基本机构设置适应工作需要、完善,至少设立图书馆基本业务功能部门4个(4分);缺一个部门扣1分,每增加一个部门功能(如参考咨询、技术部等)相应加0.5分,加分不能超过2分。
附表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定稿)

附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定稿)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一、前言图书馆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教学、学习、研究提供支持和服务的重要职责。
为了提高图书馆的质量和效益,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附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以加强对图书馆工作的评估和管理,为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二、体系构成附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全面衡量图书馆的发展状况和服务水平。
该指标体系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 资源建设指标这部分指标主要评估图书馆的资源情况,包括馆藏图书数量、学科覆盖范围、电子资源和期刊数量等。
同时,还要考虑图书馆的空间规划和设备设施是否满足学生和教师的需求。
2. 服务质量指标服务质量是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该指标主要包括借阅服务、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等方面。
借阅服务方面,需要评估借书流程是否便捷、借书期限是否合理等;参考咨询方面,要考察图书馆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文献传递方面,要考虑图书馆文献资源的获取和分发方式是否合理。
3. 学术支持指标图书馆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支持机构,该部分指标主要评估图书馆的学术资源支持情况。
包括为教师和学生提供的学术数据库、期刊文献获取与利用、科研资助与培训等。
4. 管理水平指标图书馆的高效管理对于其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该部分指标主要评估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包括图书采编管理、流通管理、档案管理、数字化管理等方面,以及人员配置和组织架构情况。
5. 创新发展指标图书馆需要不断创新发展以适应快速变化的信息时代,该部分指标主要评估图书馆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
包括数字化服务、数字馆藏、学术合作等方面。
三、评价指标权重附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给出了各指标的权重。
根据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程度和影响力,相应调整各指标的权重,以便合理反映各方面的工作情况。
四、结语附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是为了推动图书馆工作的发展和提升服务质量。
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

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高等学校图书馆是为了支持学校教学、学术研究和学生学习而设立的。
评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效益和服务质量是确保其有效运行和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手段。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图书馆的评估指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
首先,图书馆的资源是评估的重点之一。
资源主要包括馆藏图书、学术期刊、数据库、非书资料、电子资源等。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馆藏规模、馆藏质量、图书出版年龄、学术期刊数量和质量、数据库的丰富程度、电子资源可访问性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图书馆馆藏资源的现状和质量,以及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其次,服务质量是评估图书馆的重要方面。
服务质量包括图书馆的开放时间、馆员的服务态度、读者咨询和借阅服务、学术研究支持服务等。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馆员对读者的帮助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图书馆订购新书的速度、馆内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图书馆服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
再次,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和信息技术水平也是评估的重要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图书馆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图书馆网站的功能和可用性、电子资源的在线访问和检索功能、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进度和使用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水平和服务能力。
最后,用户满意度也是评估图书馆的关键指标。
用户满意度可以通过用户调查、统计数据和评估报告等来衡量。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用户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满意度、对图书馆环境的评价、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态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图书馆了解用户需求和期望,改进服务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应该从资源、服务质量、信息技术以及用户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图书馆可以了解当前的问题和挑战,优化资源配置、改进服务质量,并与用户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这也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三附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说明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简称评价指标)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高职高专院校实施指南”文件编制的基础上,重点在体制与机构、工作人员、经费、馆舍、设备、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服务、管理、学术成果与交流等方面制定了评价指标和量化设计,并根据图书馆的现实工作和发展趋势,在评价内容上进行了适当拓展,以更好地指导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建设。
本评价指标将为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的评价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参考依据,各省、市、自治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指标相关的数值做适当调整,以适应“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促改、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需求。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总表,如表1所示。
表1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总表(试行)
1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如表2所示。
2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