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doc

合集下载

硫化氢泄漏应急处置预案

硫化氢泄漏应急处置预案

长庆项目一部队H S 泄漏应急处置预案2审核:审批:2022 年月日当现场硫化氢浓度达到 15mg/m3 (10ppm)时,按如下程序进行控制。

1)接到当班控制组的硫化氢浓度达到 15mg/m3 (10ppm)的报告或者听到报警器报警后,即将到现场查看情况,若硫化氢浓度持续上升,则通知当班控制组挂出黄牌,宣布进入硫化氢四级应急状态。

即将通知现场抢险袭击组、现场医疗救护组、安全警戒疏散组组长带领人员赶赴井场。

2)即将安排专人观察风向、风速以便确定可能影响的区域,将此区域设立为危(wei)险区,在危(wei)险区周边设置安全警示带。

将井场边缘范围内设为隔离区,不设立警戒区或者将隔离区作为警戒区,在进井场路口设立警示标志。

3)安排当班控制组和抢险袭击组人员,查找泄漏点,并采取措施控制泄漏点,截断硫化氢泄漏源。

4)密切关注硫化氢浓度的变化情况,随时考虑启动三级、二级、一级现场应急预案。

5)经监测各处硫化氢浓度为0 且硫化氢泄漏点已得到彻底控制,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组长通知现场控制组挂出绿牌,宣布解除硫化氢应急状态。

6)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组长通知或者指定人通知现场抢险袭击组、现场医疗救护组和安全警戒疏散组撤离现场。

7)对各组应急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向现场应急指挥组组长报告,组长不在时,向第一或者二或者三副组长报告。

2)按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组长的指令,在井场挂出明显、清晰的黄牌警示标志(作为报警信号)。

3)切断危(wei)险区的不防爆电器的电源。

4)安排专人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到危(wei)险区检查泄露点。

5)当监测到硫化氢浓度大于或者等于 20ppm 时,即将向现场应急指挥组组长报告,并建议启动三级硫化氢现场应急预案。

1)接到通知后,即将带领本组人员赶赴井场。

2)戴上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协助当班控制组检查和控制泄露点。

接到通知后,即将携带医疗器械、药品及通知值班车驾驶员驾驶车辆赶赴井场安全地点待令。

1)接到通知后,即将带领本组人员赶赴井场。

《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之硫化氢应急处理指南

《安全管理应急预案》之硫化氢应急处理指南

硫化氢应急处理指南硫化氢为无色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易溶于水、醇类、石油溶剂和原油,主要用于化学分析,如鉴定金属离子。

硫化氢具有多种危险性,主要是一种强烈的窒息性气体,同时还极度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虽然硫化氢有恶臭,但极易使人嗅觉疲劳而毫无觉察,危害性极大。

据统计,硫化氢是我国化学事故发生率最多的危险化学品之一,给公众的生命健康和环境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中石油“12·3”井喷事故中,硫化氢中毒导致243人死亡,万余人不同程度受伤。

本文主要从硫化氢的危害特性人手,探讨硫化氢中毒、泄漏和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为应急救援人员提供技术指导。

一、理化性质熔点(℃):-85.5 相对密度(水:1):0.79(1.83MPa) 沸点(℃):-60.04 相对密度(空气:1):1.19(比空气重) 饱和蒸气压(kPa):2026.5/25.5℃溶解性;溶于水、乙醇爆炸下限(%V/V):4.0 爆炸上限(%V/V):46.0 临界温度(℃):100.4 临界压力(MPa):9.01 最小引燃能(mJ):0.077二、中毒急救1.毒性半数致死剂量LD50:无资料半数致死浓度LC50:444ppm(大鼠吸入) 2.接触途径绝大部分接触是由吸入引起的,同时也会通过皮肤和眼粘膜接触硫化氢,误服含硫的盐类与胃酸作用后也能产生硫化氢,经肠道吸收而导致中毒。

职业性硫化氢中毒多由于生产设备损坏,输送硫化氢的管道和阀门漏气,违反操作规程,生产出现故障,硫化物车间失火等致使硫化氢大量逸出,油气田井喷事故或含硫化氢的废气、废液排放不当及在疏通阴沟、粪池时意外接触所致。

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接触硫化氢的职业有70多种,如石油钻探、开采、炼制;染料工业中生产硫黑、硫蓝、硫棕;化纤工业中粘胶纤维纺丝,化学工业中硫酸、二硫化碳、硫化铵、硫化钠、对硫磷、磺胺类的生产:有色冶金中用于沉淀分离提纯:金属矿坑和巷道空气中含硫矿石释放生成的硫化氢;煤制气、橡胶硫化、造纸、制糖、鞣革、亚麻浸渍、食品加工等产生的硫化氢,市政工人从事污水处理、疏通下水管道、清除污泥、粪坑等作业,都曾有硫化氢中毒事故的报道。

气体中毒应急救援措施预案

气体中毒应急救援措施预案

一、预案背景为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提高应对气体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单位内发生的各类气体中毒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一氧化碳、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

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指挥部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指挥长,下设现场指挥组、医疗救护组、安全防护组、物资保障组、通讯联络组、疏散撤离组等。

2. 现场指挥组负责现场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3. 医疗救护组负责事故现场伤员的救治,及时转运伤员至医院。

4. 安全防护组负责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的实施,防止事故扩大。

5. 物资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筹备、调配和供应。

6. 通讯联络组负责应急救援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

7. 疏散撤离组负责事故现场及周边人员的疏散撤离。

四、应急救援措施1. 事故报告发现气体中毒事故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现场警戒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隔离事故区域,防止事故扩大。

3. 医疗救护医疗救护组对事故现场伤员进行救治,同时联系医院做好伤员转运工作。

4. 安全防护安全防护组对事故现场进行安全评估,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5. 物资保障物资保障组根据救援需求,及时调配应急救援物资。

6. 通讯联络通讯联络组及时收集、整理、上报和发布应急救援信息。

7. 疏散撤离疏散撤离组对事故现场及周边人员进行疏散撤离,确保人员安全。

五、应急救援演练1. 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员工应对气体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2. 演练内容包括事故报告、现场警戒、医疗救护、安全防护、物资保障、通讯联络、疏散撤离等。

3. 演练结束后,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完善应急预案。

11.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11.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目录一、目的1二、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1三、抢救组职责1四、救护组职责2五、保障组职责2六、常见的窒息性气体的性质、中毒状况和预防:26.1一氧化碳(CO)26.3、应急处置原则3七、信息报告程序3八、有毒气体中毒救援程序4有毒气体中毒应急预案一、目的有毒有害气体室息是指一氧化碳、硫化氧、氰化氧和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被机体吸入后,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发生生理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而死亡。

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一般发生在气体不流通的局限空间作业场所。

局限空间由于空间小、进出口小而少、通风差,很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累积而形成缺氧,导致其中的作业人员中毒或缺氧窒息。

因作业空间狭窄,地质条件复杂,地下存在各种有毒气体可能发生中毒或窒息,甚至瞬间死亡。

近年来有毒有害气体窒息伤害事件不断增加,造成的生命代价太大,教训深刻,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为了使施工现场的人员掌握有毒气体窒息中毒的救治原则,并能在事故发生后积极而因地制宜、分秒必争地予以妥善处置,提高后期的抢救成功率,降低事故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救援小组及职责应急救援小组成员组长:杨社安副组长: 王也、岳超组员:经理部其他成员分抢救、救护、保障三个小组。

应急救援小组办公室设在安质环保部常用的救险电话:火警电话:119 报警电话:110 医疗急救:120三、抢救组职责实施抢救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在事故有可能扩大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四、救护组职责在外部救援机构未到达前,对受害者进行必要的抢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伤部位受污染等)。

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外部救援机构的救护。

协助外部救援机构转送受害者至医疗机构,并指定人员护理受害者。

五、保障组职责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钻井队应急预案

钻井队应急预案

靖边亨贸有限责任公司Q H S E管理作业指导文件ZJ1/QHSEZD-A-13钻井队应急预案1 总则为规范钻井队的应急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次生灾害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特制定本预案。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钻井队。

2 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2.1应急小组组长:平台经理成员:支部书记平台副经理工程师安全官泥浆组长司机长工长司钻其他相关人员2.2应急小组职责2.2.1应急小组组长职责a) 负责本队应急事件处置工作,同时迅速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现场情况;b) 负责将事件告知可能波及到的学校、村庄、厂矿等单位,必要时向地方政府求援。

2.2.2应急小组成员职责a) 积极救助受伤人员,按岗位职责分工,积极参加抢险清理受灾物资,并作好警戒工作,把受灾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b) 组织对受灾设备、设施的抢修,尽快恢复生产;c) 负责作好抢险过程中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工作。

3 应急保障3.1在每口井施工前,应对本预案的可行性进行审批确认。

见附件1《应急预案审批表》。

当现场生产过程、工艺、环境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订、变更本应急预案,并填写应急预案变更记录表。

见附件9《变更记录表》;3.2工程师(技术员)在开钻前对井况的基本资料进行调查、记录。

见附件2《井况基本资料》;3.3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井控操作合格证和硫化氢培训合格证;3.4井队开钻前应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安装试压合格的井口装置、防喷器、压井及节流管汇;3.5各种防护、报警、逃生设备齐全且性能良好;3.6按标准要求配备消防设施,并放置在规定的位置;3.7作业现场配备通讯工具,并24小时保持畅通;3.8掌握本队所有人员、当地政府及公安、消防、医疗等救援机构的联系电话,见附件5《应急通讯录》;3.9现场应配备齐全应急物品。

见附件6《应急物品清单》;3.10根据井场及设备、设施摆放情况确定逃生路线,并在井场布局图中标出,见附件3《井场布局及逃生路线示意图》。

急性硫化氢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急性硫化氢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急性硫化氢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硫化氢(HS)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同时又有刺激性。

急性硫化氢2中毒是指短期内吸入较大量硫化氢气体后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为主要靶器官的多器官损害的全身性疾病。

1 概述硫化氢是一种比空气重的无色气体,有臭蛋味,能溶于水。

人最低致死浓度(MLC)约为1110mg/m3·5min。

硫化氢主要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人体。

接触硫化氢的常见机会有:清理蓄粪池、污水沟、下水道等;造纸、工业废物处理、酿造、甜菜制糖等;渔舱;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其它,如液体肥料贮存和生产、人造纤维生产、制毡行业、橡胶硫化、硫染工艺等。

2 中毒事件的调查和现场处理现场救援时首先要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公众健康受到进一步伤害。

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要求必须2人以上协同进行,并且就事件现场控制措施(如通风、切断气源等)、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及时向现场指挥提出建议。

2.1 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进入硫化氢浓度较高的环境内(例如出现昏迷/死亡病例或死亡动物的环境,或者现场快速检测硫化氢浓度高于430mg/m3),必须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并佩戴硫化氢气体报警器,皮肤防护无特殊要求;现场中毒病人中无昏迷/死亡病例,或现场快速检测硫化氢浓度在10mg/m3~430mg/m3之间,选用可防HS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2面型呼吸防护器(参见GB 2890-2009),并佩戴硫化氢气体报警器;进入已经开放通风,且现场快速检测硫化氢浓度低于10mg/m3,一般不需要穿个体防护装备。

现场处置人员在进行井下和坑道救援与调查时,必须系好安全带(绳),并携带通讯工具。

在开放空间开展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对防护服穿戴无特殊要求。

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医疗区救治中毒病人时,无需穿戴防护装备。

2.2 中毒事件的调查调查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后,应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

现场勘查内容包括现场环境状况,气象条件,通风措施,生产工艺流程等相关情况,并尽早进行现场空气硫化氢浓度测定。

防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防中毒窒息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目录1中毒窒息事故风险分析 01.1 事故类型 01.2 危害程度分析 01.3事故防止和应急措施 (1)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2)2.1组织机构 (2)2.2职责 (2)3 处置程序 (3)3.1响应程序 (3)3.2应急行动 (3)3.3应急终止 (5)4处置程序 (5)4.1处置基本原则 (5)4.2处置措施 (5)4.3汇报程序 (6)4.4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6)5 事故防止 (7)5.1危险源监控 (7)5.2事故防止 (7)5.3事故预警 (8)附件: 7邢台邦正商贸有限企业铁矿防中毒窒息事故专题应急预案根据矿山事故记录资料, 井下有害气体中毒(炮烟中毒)事故占井下矿山事故总数旳8%。

由于井下空间狭小, 一旦发生火灾和有害气体中毒事故, 急救比较困难, 会严重危及井下职工旳人身安全。

针对该事故特点。

为把火灾和有害气体中毒事故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结合我矿旳实际状况, 制定有害气体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1中毒窒息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金属矿山中, 坑内空气中毒旳事故类型属中毒和窒息。

井下常见旳对安全生产威胁最大旳有毒气体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合物(NxOx)、二氧化硫(SO2 )、硫化氢(H2S)等。

有毒气体旳来源有:1.爆破时所产生旳炮烟。

炸药在井下爆炸后, 产生大量旳有毒、有害气体。

在一般状况下, 产生旳有毒、有害气体大部分为一氧化碳(CO)和氮氧化合物(NxOx)。

2.硫化矿物旳氧化。

在含硫矿岩中进行爆破工作、坑木腐烂以及硫化矿物旳水解都会产生含硫气体(SO2.H2S)。

3、易燃物品旳不完全燃烧。

如: 机油、坑木、电线(缆)等。

4、当井下失火时, 燃烧物会产生大量旳有毒有害气体。

如失火引起坑木燃时, 会产生大量旳一氧化碳气体。

1.2 危害程度分析1.爆破后或支护坑木腐烂产生有害有毒气体进入人体后, 使血液旳运氧能力和组织运用氧旳能力发生障碍导致组织缺氧, 最常见旳有CO、NO2.H2S等气体。

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气体中毒应急预案

编制本领故应急预案。

按照“平安第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资源共享,应急迅速〞的根本方针,实行先近后远、先重后轻、先抢救后治疗根本原那么。

第三章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地铁**期工程***与***工程工程范围内可能出现的人员气体中毒或紧急情况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结合实际和本工程特点,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平安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有关人员熟悉、掌握预案要求和相关措施,并根据现场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适时修改、补充和完善预案内容。

第四章编制依据建设工程平安生产管理条例?第五章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1、常见的事故种类(1)缺氧窒息。

由于作业井空间狭窄,空气不易流通,当环境中存在的氧化反响或有机物腐烂等情况时,氧气会大量消耗,使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井下呈缺氧状态。

另外,井下焊接作业时,通风不良也会造成作业人员缺氧窒息。

(2)硫化氢气体中毒。

在封闭狭窄的空间中的有机物腐烂分解,产生硫化氢。

当通风不好时,硫化氢浓度增高,工人一旦进入这样的空间作业,极易引起急性硫化氢中毒。

在排水管的清理及新旧排水管道勾头打堵作业中常发生此类事故。

(3)其他气体中毒。

包括一氧化碳引起的中毒。

井下管道施工中常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井下焊接作业中,电弧产生的高温和紫外线会使弧区周围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

氮氧化物等,通风不良时极易引起操作人员中毒。

而施工过程,如隧道开挖、人工挖孔桩作业中产生的不明气体,也会造成人员中毒。

2、主要原因分析(1)污水管网作业中,下水井有毒气体未经检测或检测不清楚即下井。

(4)中毒事故发生后,由于缺乏救护知识及防毒救护用具,其他人员盲目下井施救造成伤亡。

第六章应急工作原那么〔一〕以人为本,群防群控。

把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平安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首要任务,最大限度的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二〕预防为主,平战结合。

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经常性地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应急预案1、目的根据SY/T5087-2005《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SY/T6277-2005《含硫S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等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使钻井作业场所所有人员能气田H2够高效地应对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事件,在极短的时间里解除事故,保障员工和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把事故损失、人员伤亡降到最低,特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钻井新疆分公司所属钻井队在钻井施工中钻遇含硫油气层,员工遭遇硫化氢时的应急工作,当硫化氢浓度达到20ppm(30mg/m3)、二氧化硫浓度达到2ppm 时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SO2浓度超过50ppm对人体危害严重,不能承受15分钟)。

3、应急预案的实施3.1实施单位业主、施工所在地人民政府、**钻井新疆分公司及所属各钻井队。

3.2应急任务:①确定警戒范围:S释放率< 0.3m3/S;100m内不能有居民和其他商业行为;(1)一级:H2(2)二级:0.3m3/S < HS释放率< 2m3/S;500m内不能有居民和其他商业行为;2(3)三级:2m3/S< HS释放率<6m3/S;1500m内不能有居民和其他商业行为;2S释放率>6m3/S;4000m内不能有居民和其他商业行为。

(4)H2除用上述指标来确定应急撤离范围外,最为可靠的方法是当含硫油气井井喷发生后(其硫化氢含量超过30mg/m3),向当地季节风下风方向派遣监测人员,携硫化氢监测仪和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定点监测所在位置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一旦监测点空气中的硫化氢浓度达到30mg/m3,应急撤离范围也就确定了。

若井喷仍处于失控状态,监测人员再继续往外延伸监测点的距离,并根据监测结果扩大应急撤离范围。

②警戒时间:A、钻至气层前50米始到钻穿含硫化氢气层;B、试气作业开始到试油作业结束。

③交通管制时间:根据警戒范围级别,由现场指挥部决定,另行通知。

④处置施工作业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

一旦作业出现异常,发生硫化氢或二氧化硫中毒。

按照应急指挥中心统一安排,组织力量全力救护伤员、进行工程施工压井作业和抢险、维护治安、实施交通管制和安全疏散及安置群众工作。

3.3应急抢险原则3.3.1应急抢险总的原则是救死扶伤、减少财产损失,以抢救员工和周边群众生命为第一位。

做到先抢救人员、保护环境,后抢救生产设施。

3.3.2 在事故险情发生后,为了迅速采取应急行动,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执行以下应急处置原则。

①疏散无关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②阻断危险物源,防止二次事故发生;③保持通信畅通,随时掌握险情动态;④调集救助力量,迅速控制事态发展;⑤正确分析现场情况,及时划定危险范围;⑥正确分析和评估风险损失,在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的前提下,组织物资抢险。

3.4组织原则实施本预案时应服从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统一指挥。

坚持一般工作服从应急工作的基本原则。

3.5协调原则硫化氢、二氧化硫中毒事故应急工作要与日常行政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部门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4、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及培训4.1 应急组织机构1、钻井分公司应急组织机构设置见总预案附录B;2、钻井队成立应急指挥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应急指挥小组下设工程技术组、施工作业组、点火给、消防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保障组、治安及交通控制组和生活服务组。

4.2相关职责为了能有效的开展应急工作,各应急小组在应急指挥小组的组织协调下要切实履行以下职责:⑴井队应急指挥小组职责:1、参加上级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井控事故会议,执行有关指示,根据会议要求部署抢险工作。

2、负责督促班组应急预案的演练以及井控设备、井控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

3、发生硫化氢、二氧化硫泄漏后,应急指挥小组长立即向业主、上级主管部门和分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在一小时以内向业主、上级主管部门和分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汇报硫化氢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

4、根据事故的程度和规模在上级领导机关授权下确定在发生区域实行或解除应急措施,必要时,报请上级单位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紧急救助。

5、调度分公司技术、消防保卫、物资救援等各方力量,指挥应急工作。

6、负责硫化氢、二氧化硫事故的上报下达,搞好事故发生后的“四不放过”事宜。

⑵工程技术组职责1、井队技术员(钻井工程师)负责收集钻井工程资料(包括井深、钻具组合、井身结构、钻井水力参数、机械参数、地层破裂压力及其它相关井控数据)。

2、泥浆工程师负责收集泥浆性能参数、泥浆储备情况(井浆、重浆)、加重材料、处理剂数量以及泥浆性能的变化情况和泥浆增(减)量等数据、调整防硫泥浆性能。

3、录井工程师负责地质预报并收集地质录井数据,如:地层、岩性、CI-含量,全烃变化以及槽面显示等数据。

4、泥浆工程师及录井工程师将相关数据收集齐全后到井队技术房将资料汇总到井队技术负责(钻井工程师)处,与甲方监督、钻井、泥浆、录井共同制定相关防硫花氢方案。

5、收集、记录实施防硫花氢过程中相关数据及指令等。

⑶施工作业组职责1、班组成员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井控设备、井控设施、硫化氢检测仪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保证其工作正常,各工种要熟悉应急工作岗位和职责;2、生产期间坚守岗位,及时发现溢流并报警;3、发生井喷时,按“四七”动作进行操作(“四七”动作操作程序见附件2)。

井控应急时,班组成员在完成自己的井控工作后要相互协助;4、根据抢险需要,听从应急指挥的调度。

⑷点火组职责1、做好放喷管线、点火装置的每日巡回检查;2、做好点火装置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随时可以点火成功;3、当电子点火装置失效时,及时采用投掷棒等在距点火口上风方向10米处点火。

⑸消防组职责1、对所有可能引发火源的地方实施监控,并准备好消防设备准备灭火;2、检查所有消防设施和器材,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3、做好井场周围的消防预防工作;4、根据事故应急需要,消防组组长向消防部门求援(报警电话:119),配合消防部门做好消防抢险工作;5、及时向井队长汇报现场消防情况和应采取的控制措施;6、根据应急需要由井队长或(副井队长)发出指令,由柴油机大班准备材料进行点火等工作;7、根据抢险需要,听从应急指挥的调度。

⑹医疗救护组职责1、平时常备消炎、止痛、止血、包扎等医疗物品,在应急工作中有人员受伤时进行现场急救工作,如:人工呼吸、简单包扎、护理等;2、在离井场上风500M处设置临时救护所,对中毒人员实施简易处理;组长与地方医院联系,待救护车到,将病人送上救护车。

⑺物资保障组职责1、平时对应急物资严格管理,对应急物资的性能、数量等相关数据做到有据可查,心中有数;2、应急时负责抢险物资的供应。

⑻治安及交通控制组职责1、负责在井场外设置警戒线,疏散无关人员;2、对进出井场的抢险车辆进行疏导,保证抢险交通畅通;3、对进入井场的抢险人员进行检查、登记,杜绝火种进入井场;4、当需要撤离人员撤离时,生活区和井场周边住户时,组长负责撤离井队生活区职工并及时与地方政府联系引导撤离井场周边住户。

⑼生活服务组职责1、随时准备为抢险人员提供食物,以保证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2、做好食物的购买、储备和防腐工作;3、做好餐具和食品的消毒工作,防止食物中毒现象的发生;4、当井场不具备开火条件时,组织调运食物。

4.3人员培训及准备工作4.3.1要求全员参加H2S取证培训,并保持持证率达到100%(第一次培训不得少于15h,每两年复训一次,复训时间不少于6h)。

施工中在进入涉及H2S和SO2的地层前50米,要组织岗位员工进行预案演练,确保职工对硫化氢中毒的知晓率达到100%,能够熟练对应突发事件。

4.3.2在施工该井过程中防喷器应安装剪切闸板;4.3.3应储备1.5-2.5倍井筒容积的泥浆;4.3.4应储备满足需要的钻井液加重材料;4.3.5应储备适量的除硫剂和2次中型(30方)的堵漏材料;4.3.6在钻开含硫地层前50米,应将泥浆PH值调整到9.5以上直至完井;4.3.7监测设备:固定式监测传感器应安装在方井、司钻操作室、出口管、井场工作室,并能同时发出声光报警;井场除配备便携式H2S监测仪外,还须配备4台以上的4合1便携式监测仪,以便能随时监测H2S、O2、CO、LeL的浓度。

4.3.8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现场应保证6台(钻台3台,泥浆房1台、坐岗房1台),并备有高压充气泵,随时保证气瓶内有足够的压缩空气。

5、立即行动计划1)警示员工并清点人数:当听到报警信号后,立即通知现场所有员工,并清点人数;2)离开硫化氢或二氧化硫源,撤离受影响区域。

当硫化氢或二氧化硫浓度大于其阈限值时,所有员工必须离开危险源;3)戴上合适的个人呼吸设备。

撤出的人员必须立即戴上正压式空呼器,并派专人对其浓度实施监控;4)警示其他受影响的人员。

若硫化氢或二氧化硫浓度有增大趋势,立即通知周边群众用湿毛巾捂着嘴和鼻子,并指导他们迅速向上风方向撤离;5)帮助行动困难人员。

帮助行动不便的职工或群众撤离;6)撤离到指定的紧急集合地点。

所有无关人员都要撤离到指定的紧急集合点,以便清点人数;7)清点现场人数。

清理现场作业人数;6、应急响应井控信号:各级应急响应和报警方式:A、四级响应(四级警戒范围:距井口100米范围设置警戒区)(1)适用范围:钻井及试气作业开始至作业结束期间,经监测发现H2S浓度达到10ppm(15mg/m3)及以上小于20ppm(30 mg/m3)(2)应急报告程序流程图:(3)报警方式:口头报告。

(4)立即安排专人观察风向、风速以便确定受侵害的危险区;(5)实施井控程序,控制HS泄漏点;2(6)切断和清除警戒区内非施工作业的电源和明火源;(7)安排专人佩戴正压式呼吸器到危险区检查泄漏点(必须实行2人伙伴制);(8)非施工作业人员撤入安全区;(9)由应急指挥小组负责现场指挥。

B、三级响应(三级警戒范围:距井口500米范围设置警戒区)(1)适用范围:钻井及试气作业开始至作业结束期间,经监测发现H2S浓度达到20ppm(30mg/m3)及以上小于50ppm(75mg/m3)(2)应急报告程序流程图:报告联络电话:(见总预案)(3)报警方式:连续10声短促汽笛,持续1分钟;(4)戴上正压式呼吸器;(5)实施井控程序,控制H2S泄漏点;(6)撤离现场非施工作业人员;(7)切断和清除警戒区内非施工作业的电源和明火源;(8)由现场指挥小组负责现场指挥工作。

C、二级响应(二级警戒范围:距井口1000米范围设置警戒区)适用范围:钻井及试气作业开始至作业结束期间,当井喷失控,距井口100米以远测得H2S浓度达到50ppm(75mg/m3)及以上小于100 ppm(150mg/m3)。

D、一级响应(一级警戒范围:距井口3000米范围设置警戒区)适用范围:钻井及试气作业开始至作业结束期间,发生井喷失控,且经监测发现距井口100米以远H2S浓度达到100ppm(150mg/m3)及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