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套一课一练(课后练习题)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每课一练(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每课一练(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

3.1.1 秒的认识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2.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钟表上最短的针是( )针,较长的针是( )针。

2.时针走一个大格是( )时,走一圈是( )个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 )分,走一个大格是( )分,走一圈是( )分。

3.现在是8时,再过2小时是( )时。

二、自主探究1.认识“秒针”和“1秒”。

(1)你知道钟面上哪根针是秒针吗?(2)秒针走( )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走( )个小格就是一个大格,那么一个大格就是( )秒。

(3)秒针从2走到4,走了( )秒,从6走到12走了( )秒。

2.体验“1秒”的长短。

3.“秒”和“分”的关系。

(1)秒针走1小格是( )秒,走1圈就是( )格,是( )秒,也就是1分钟。

(2)1分=( )秒。

4.我来做一做。

(1)在()里填上“时”、“分”、“秒”:①小朋友爬一层楼梯大约需10() 。

②一节数学课的时间为40()。

③放学前整队大约要用50()。

④同学们每天睡觉时间大约10()。

通过以上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或困惑? 你知道吗?数字电子表的两个小圆点在闪动,闪动一下的时间就是一秒。

你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秒吗? 关于“秒”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一下吧。

三、同步练习1.填一填。

①秒针在钟面上走1小格是()秒,走一大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1分=()秒。

②秒针从3走到6,走了()秒,从8走到8,走了()秒,也就是()分。

③分针走一大格是()分,是( )秒。

3.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①小明早上穿衣服约用3()。

②学校一节课的时间是40()③我们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9()。

④秒针走一圈是60()也是1()。

⑤爸爸每天坚持锻炼身体1()。

⑥王强跑100米用了18()。

⑦拍一张照片用1()。

⑧玲玲跳70下跳绳需要30()。

【学习评价】同步练习答案:1.填一填。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课时同步训练(课课练、一课一练)(4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课时同步训练(课课练、一课一练)(48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课时同步训练(课课练、一课一练)第一单元测量(1)毫米的认识年班姓名一、认真观察,仔细填写。

1.( )厘米( )毫米2.( )厘米( )毫米3.( )厘米()毫米4.()厘米()毫米二、慧眼识宝。

1.把1厘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A、1毫米B、1分米C、1米2.一本辞海的厚度约是6()。

A、米B、厘米C、毫米3.10枚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0()。

A、毫米B、厘米C、米三、巧手补天窗(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曲别针长约25()。

2.小明身高是135()。

3.一棵大树高约15()。

4.一枝铅笔长约20()。

5.一个笔筒的高度约是100()。

四、单位换算我能行。

2厘米=()毫米 5分米=()厘米6米=()分米3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70分米=()米600厘米=()米 12厘米=()毫米6厘米5毫米=()毫米35毫米=()厘米()毫米3厘米-14毫米=()毫米56毫米+44毫米=()厘米五、我是小小测量员。

六、我是小小绘图员。

1.画一条长4厘米5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智慧宫殿长方体和正方体谁高,高多少毫米?(2)分米的认识年班姓名一、巧手补天窗。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米=()分米 4分米5厘米=()厘米60厘米=()分米 1米-2分米=()分米2分米=()厘米 75分米-15分米=()分米70分米=()米 3分米-8厘米=()厘米8厘米=()毫米 32厘米+18厘米=( )分米10分米=()厘米 57毫米+43毫米=( )厘米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单人床长2( ) 学习桌的高约是8( )一块橡皮长30( ) 轿车的长约是3( )大树高约是12( ) 水杯的高约是1( )三、慧眼识宝。

毫米厘米分米米曲别针长29(),一枝铅笔长18(),一幢楼高30(),课桌高80(),长100(),学校操场一圈约是200()。

四、数学门诊。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同步练习随堂练习一课一练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同步练习(课本配套,适合课堂小测、作业布置和知识强化训练)《时、分、秒》同步练习1.时针从3走到6,经过的时间是( )分针从3走到6,经过的时间是( )秒针从3走到6,经过的时间是(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学生每天至少要睡10( )(2)做一次深呼吸约3( )(3)煮一锅米饭大约要25( )3.想一想,填一填。

3分=( )秒 140分=( )时( )分540分=( )时 2分38秒=( )秒4.在○里填上“>”“<”或“=”。

7分○70秒 50分○5小时 6时○360秒1时40分○100分 150秒○2分30秒1.第一节课在8时15分上课,8时50分下课,这节课上了()A.半小时B.35分C.40分2.分针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

A.60秒B.1分C.1小时3.小李和小王各做10个零件,小王用了1小时30分,小李用了120分钟,()A.两人一样快B.小王快C.小李快4.幸福社区举行20米慢车比赛成绩如下:A.王永明B.周小兵C.陈爱斌1.汽车每隔20分开出一班,小李想乘7:35的一班汽车,到达车站时,已经是7:40,她要等待几分钟才能乘下一班汽车?2. 张勇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每天要在7:50到校,他最晚应该在什么时候从家出发才能准时到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同步练习1.53比27多( ),比14多39的数是()。

2.下面各数各接近哪个数,填一填。

572 569 583 561 584 566 558 577 563接近560的数3.在○里填上“>”“<”或“=”。

81-18○77 64+12○86 407+278○700540-160○380 93-24○93-42 342-119○2001.口算46+27时,可以先算46+20=66,再算66+7=73。

( )2.两位数减两位数,差还是两位数。

( )3.估算出的结果一定大于实际的结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加法_人教新课标(2022秋)(含解析)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加法_人教新课标(2022秋)(含解析)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加法_人教新课标(2022秋)(含解析)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差不多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专门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要紧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要,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不管是“博士”“讲师”,依旧“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差不多概念都具有了。

一、填空题“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因此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填写下表。

加数 236 104 482 27 125加数 51 372 153 629 125和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在横线上填上“>”“<”或“=”。

346+51________264+151551+193________738+49375+416________428+258252+492________345+248 273+346________523+180651+85________285+4513.想一想,算一算。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1毫米、分米的认识(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1毫米、分米的认识(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1毫米、分米的认识一、单选题1.1元硬币的厚度是()A. 2cmB. 2dmC. 2mm2.下面最接近2分米的是()。

A. 19毫米B. 21厘米C. 20分米3.哥哥身高16分米,弟弟和哥哥差不多高,弟弟身高可能是()。

A. 15厘米B. 150厘米C. 10米4.9米是9个10()。

A. 分米B. 毫米C. 厘米二、判断题5.一块玻璃的厚度大约是3毫米。

6.判断红的身高是134毫米.7.5分米用小数表示是0.5米。

()8.小明的弟弟身高90分米。

()三、填空题9.________厘米10.对的是()11.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________厘米。

这支铅笔长________厘米。

12.填上> <或=1000________998 75mm________8cm 4m________384cm 13.量一量,数一数,填一填.________四、解答题14.观察图,完成下面各题。

(1)估一估,谁家离学校近一些,再量一量,写在图上。

(2)蜗牛去上学,最少爬________厘米。

(3)蚂蚁从家出发先到蜗牛家,然后到学校,共爬了________厘米。

1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11.30厘米 52毫米 2米 18分米(2)12.60毫米 73厘米 7分米 1米五、应用题16.一次跳远中,小明跳了80厘米,小花跳了9分米,谁跳的远?远多少分米?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 C【解析】用恰当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时,应根据生活实际,看单位前面的数字的大小来选合适的长度单位.1元硬币的厚度,应选2mm,合适,选C.2.【答案】 B【解析】【解答】A.19毫米大约是20毫米=2厘米;B.21厘米大约是20厘米=2分米;C.20分米比2分米大得多。

故答案为:B【分析】将下面各数量变成它们近似的整数,然后转化成与题干同样的单位,或同样的数字。

大单位转化成小单位时,乘以进率;小单位转化成大单位时,除以进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一课一练试题汇总(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一课一练试题汇总(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一课一练试题汇总(附答案)目录1.1秒的认识 (2)1.2时间的计算 (4)2.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5)2.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7)2.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9)2.4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11)3.1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13)3.3吨的认识 (16)4.1加法(1) (18)4.2加法(2) (19)4.3减法(1) (21)4.4减法(2) (23)4.5连加 (25)5倍的认识 (27)6.1口算乘法 (29)6.2笔算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的乘法 (30)6.3笔算连续进位的乘法 (32)6.4有关0的乘法 (34)6.5解决实际问题 (36)7.1四边形 (37)7.2周长 (39)7.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1)8.1几分之一 (43)8.2几分之几 (45)8.3分数的简单计算 (46)8.4分数的简单应用 (48)9集合思想的认识 (50)1.1秒的认识1.单位换算。

1时=()分1分=()秒1时10分=()分1分20秒=()秒70秒=()分()秒80分=()时()分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吃一个苹果大约用5()。

(2)课间休息时间是10()。

(3)奶奶做饭用40()。

(4)乐乐跑100米大约用14()。

3.辨一辨。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钟面上最长的针是分针。

()(2)3时30分时,分针指向10。

()(3)刷一次牙需要2秒。

()4.亮亮跑100米的成绩是25秒,比红红慢了3秒,红红的成绩是多少秒?5.明明骑自行车去学校,去时顺风用时8分25秒,回来时逆风多用了2分5秒。

明明回来用时多少?6.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小红9秒,小明8秒,小丽11秒,小军10秒,()跑的最快,()跑的最慢。

7.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答案:1.606070801101202.(1)分(2)分(3)分(4)秒3.(1)×(2)(3)×4.25-3=22(秒)5.8分25秒+2分5秒=10分30秒6.小明,小丽7.12:59:06,11:10:161.2时间的计算1.填时刻,再计算经过的时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一课一练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一课一练

第1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秒的认识一、比一比。

60分○60秒60分○1时1分○85秒100秒○1分1时○55分100分○1时二、判断.1。

倒计时一般以“秒"为单位来数.()2.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3。

在百米赛跑中,小明用了18分钟。

()4.人的脉搏1分钟约跳75次。

()5。

秒针走60圈,正好是1小时。

()三、在括号里填上小时、分或秒.1。

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5()。

2。

小朋友系好红领巾只需要大约20()。

3.我们的睡眠能达到9()。

4.小刚做30道口算题要用4()。

四、做20道口算题,小明用了160秒,小刚用了140秒,谁做得快?快多长时间?第1单元时、分、秒第2课时时间的计算一、看谁填得快。

1。

1分=( )秒1时=()分2. 120分=()时3。

1分30秒=()秒4. 1小时15分=()分5. 95秒=()分()秒二、我会比一比。

40秒○1分1时○61分2时○90分140秒○2分1分12秒○80秒4时○240秒三、小明晚上6:35开始吃晚饭,6:50就吃完了,明明吃饭用了多长时间?四、小琴早晨7:30到校,中午11:40放学,她上午在校多长时间?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填空.1.计算两位数加法时,要从()位加起,当个位满(),要向()位进1。

2.计算36+48时,个位上6加8得(),向()位进()位上写()。

十位上的3加4再加(),得(),此题计算结果是()。

二、算一算.52+68=49+88=74+39=25+89=57+49=63+27=68+53=49+78=92+18=三、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76+29=95 59+77=1467 6 5 9+ 2 19 +7 179 5 1 4 6四、本周李叔叔卖出了34筐水果,还剩下28筐。

李叔叔原来有多少筐水果?五、一架玩具飞机27元,一把伞18元,一辆玩具车34元(1)买1把伞和1辆玩具车需要付多少钱?(2)买1把伞和1辆玩具飞机需要付多少钱?第2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2课时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一、口答。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周长人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周长人教版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7.2周长一、单选题1.周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的边长()A. 16厘米B. 4厘米C. 2厘米2.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面积( )正方形面积。

A. >B. <C. =3.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正方形、长方形和圆三个图形相比,周长最短的是()。

A. 长方形B. 正方形C. 圆4.一面靠墙的长方形鸡舍(如图),篱笆有多长?列式错误的是()。

A. 6+4+4B. 6×2+4×2C. 6+4×2D. (6+4)×2-65.如图长方形被分割成相等的正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是28cm,面积是()cm2.A. 192B. 96C. 48D. 16二、判断题6.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就是它的周长。

7.分别由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两个不同形状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不同,面积相同。

8.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是原来的周长和,面积是原来的面积和。

=9.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36米,面积就是81平方米.10.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是它边长的4倍.三、填空题11.一扇门宽1米,高2米,这扇门的周长是________米。

12.一块正方形桌布的边长是15分米,这块桌布的周长是________1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8cm,宽与长之比是3:5,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cm2。

14.用一根长1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__?15.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8dm,宽是9dm,面积是________.四、解答题16.李好同学沿着一个长28米,宽15米的篮球场边跑了8圈,他一共跑了多少米?五、综合题17.求下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1)(2)六、应用题18.课桌长60厘米,宽45厘米,给桌子套的四周加上边,边布至少长多少分米.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8÷4=2(厘米)故答案为: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丽丽从学校到图书馆,先乘公交车行了 2 千米,下车后又步行了 260 米,学校到图书馆有 多远?
3.操场跑道一圈的长度是 200 米,李丽每天跑 5 圈,李丽每天跑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4.校运动会 2 千米长跑项目比赛中,当第一名运动员到达终点时,最后一名运动员距终点还 有 300 米,他已经跑完多少米?
514-187=
912-493=
728-349=
563-187=
432-218=
623-356=
436-217=
655-428=
二、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745
612
-2 6 8
-374
487
338
945 -628
317
734 - 95
39
三、我会填。
被减数 627
586
342
814
735
1.5 枚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10 毫米。
()
2.数学书的宽大约是 16 厘米。
()
3.电冰箱的高大约是 160 分米。
()
4.一根跳绳大约长 2 分米。
()
五、魔力圆圈。
1米
8 分米
40 分米
4米
60 厘米
7 分米
8米
70 分米
20 毫米
2 厘米
36 分米
4米
13 分米
1米
80 厘米
78 分米
六、体验数学。
在下面的加法算式中,“兴、趣、高”分别表示不同的数字,那么“兴”代表数字

第8页(共41页)
“趣”代表数字
,“高”代表数字

兴趣 兴趣 兴趣 + 兴趣 高兴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一、笔算。 697+215 =
年 班 姓名
458+296=
394+206=
238+345=
327+145=
136+287=
)千克
6500 千克-500 千克=(
)吨
500 千克+700 千克=(
)吨(
)千克
1000 千克-999 千克=(
)克
五、魔力圆圈。
1吨
999 千克
5000 千克
5吨
2005 千克
2吨
3吨
30 千克
8800 克
8吨
3 吨+4000 千克
7吨
六、我会站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吨
5005 千克
6000 克
)。
二、计算并验算(带※的用两种方法验算)。
※327+586=
※903-546=
574+385=
524-248=
600-328=
第14页(共41页)
465+386=
645+129=
805-596=
三、我会填。
加数
493 387
加数 504
534

870 765
四、找朋友(把得数相等的连起来)。
233+198

四、我会连。
123
949
693
715
242 451
46 77
628 87
五、把下面的算式按照得数的大小,从小到大排列。
195+345
182+558
167+284
564 385
216+725
六、用 1~8 这个 8 个数字中的任意 6 个组成两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和等于 1000。
七、数学体验。 1.学校食堂有大米 1750 千克,吃了一些后,又买来 250 千克,这时有大米 1000 千克,吃了
)。
A、米
B、厘米
C、毫米
3.10 枚 1 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10(
)。
A、毫米
B、厘米
C、米
三、巧手补天窗(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个曲别针长约 25(
)。
2.小明身高是 135(
)。
3.一棵大树高约 15(
)。
4.一枝铅笔长约 20(
)。
5.一个笔筒的高度约是 100(
)。
四、单位换算我能行。
2.计算 36+48 时,个位上 6 加 8 得(
),向(
)位进(

位上写(
)。十位上的 3 加 4 再加(
),得(
),此题计算结果是(
)。
二、我会算。
52+68=
49+88=
74+39=
第7页(共41页)
25+89=
57+49=
63+27=
32+59=
68+53=
49+78=
69+87=
48+85=
)。
5.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大约高 8848(
)。
第4页(共41页)
6.亮亮从家到学校要走 750(
)。
7.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之一,大约长 6700( )。
三、魔力圆圈。
3200 米
2300 米
8000 米
8001 米
5000 米
5 千米
400 米
4 千米
1 千米
870 米
1 千米
385
509-218
327
800-247
605
三、列式计算。
1.一个数比 603 少 289,这个数是多少?
425-263 369 602-483 265 893-577 386
2.870 比 582 多多少?
3.被减数是 560,减数是 374,差是多少?
四、我是小小统计员。 请你根据超市水果柜台给出一周的数据将表格填写完整。
1.小明的身高是 138 厘米,爸爸的身高是 180 厘米。爸爸比小明高多少厘米?
第3页(共41页)
2.一条绳子长 2 米,将它剪成 5 分米长的小段,可以剪成几段?
智慧宫殿 一本《成语故事》的厚度是 3 厘米,在一个宽 3 分米的书架上能放下 8 本这样的《成语
故事》吗?
(3)千米的认识
年 班 姓名
)、(
)。
3.三年一班的 40 名同学的体重之和大约是 1 吨,也就是(
)千克。
二、你能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名称吗?
一只鸡重 2( )
一头大象的体重是 4( )
一头鲸鱼重 50(

一只熊猫重 80( )
一只小狗重 6( )
三、数学门诊。
1.6 吨棉花比 6 吨铁轻。
2.1 袋大米重 5 吨。
3.一袋盐重 500 克,两袋盐重 1 吨。
)米
1 千米-136 米=(
)米
3000 米+5000 米=(
)米=(
)千米
2400 米+600 米=(
)千米
16 千米-9 千米=(
)米
90 米+9 千米=(
)米
二、你能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吗?
1.小红每分钟步行 50(
)。
2.小轿车每小时可以行驶 70(
)。
3.一只燕子每小时飞行 150(
)。
4.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 800(
单人床长 2( )
学习桌的高约是 8( )
一块橡皮长 30( )
轿车的长约是 3( )
大树高约是 12( )
水杯的高约是 1( )
三、慧眼识宝。
毫米
厘米
分米

曲别针长 29(
),一枝铅笔长 18(
),一幢楼高 30( ),
课桌高 80(
),长 100(
),学校操场一圈约是 200(
)。
四、数学门诊。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好吗?
(4)被减数中间、末尾有 0 的退位减法
年 班 姓名
一、笔算。
402-108=
606-439=
800-645=
502-311=
第12页(共41页)
900-517=
708-327=
660-498=
503-157=
605-438=
二、魔力圆圈。
614-385
总数量
卖出
剩余
350
168
408
225
102
235
364
195
215
186
如果你是这家超市的经理,下次再进货,你怎样进呢?说说你的理由。
五、体验数学。
第13页(共41页)
长春电影世纪城上午有游客 415 人,中午走了 168 人,下午又来了 295 人,这时世纪城 内有多少游客?全天世纪城内来了多少人?
63+245=
436+184=
237+156=
二、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359 + 87
1229
658 + 794
1352
762 + 598
1360
694 + 306
990
三、我会填。
加 数 285 346
269
968
366
867
第9页(共41页)
加 数 379 457
542
66
738
103
926
减 数 243
197
67
325
188
697

四、我是采蜜小能手。
第11页(共41页)
313-197
594-129
611-457
643-57
465
154
116
586
三、体验数学。 王大娘家的养鸡场。
415 只
286 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