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声部对比性复调与模仿性复调的异同
复调

节奏的特点:1时值的安排2切分音的应用3休止的处理
声部进行的方向:同向,反向,斜向,平行
声部对比的形式:1节奏的对比2旋律动向的对比3不同乐句结构的对比4自然与变化伴音的对比5级进与跳进的对比
二声部单对位的织体类型:1性格变化的织体(a主题并列的写法b固定音型的写法c长音衬腔式的写法)2呼应式的织体3衬托式的织体(a等时值连续进行的写法b点线结合的写法)
二声部复对位:两个旋律按一种方式结合或相互在高音位置和音程关系上加以变换产生新的结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旋律声部都可以相互更换位置而旋律本身不变(单对位为原位的结合,复对位为转位的结合)
复对位的变体形式1 蟹行对位(两个旋律上下互换位置后,在横的方面有所改变)2倒影对位(转为结合中,旋律进行的方向有所变化,犹如倒影)
复调音乐的表现作用:1揭示音乐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2促进乐思形的安排2切分音的应用3休止的处理
声部进行的方向:同向,反向,斜向,平行
声部对比的形式:1节奏的对比2旋律动向的对比3不同乐句结构的对比4自然与变化伴音的对比5级进与跳进的对比
二声部单对位的织体类型:1性格变化的织体(a主题并列的写法b固定音型的写法c长音衬腔式的写法)2呼应式的织体3衬托式的织体(a等时值连续进行的写法b点线结合的写法)
转位轴:原位与转位音之间的对称点,旋律各音与这个音的音程关系在转位后保持相等的距离。
2
复调: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旋律线条同时结合在一起的进行。
对比复调(单对位)同时组合的各个声部各具特点,有独立的,相互对比的旋律进行和节奏型,音调,和声统一。
模仿复调:同时组合的各个声部具有相同的节奏型和旋律进行(轮唱)主调音乐:同时运动的几个声部中,有一个明确主要的旋律,其他声部处于烘托补充陪衬地位,这样的多声部织体形式音乐。
《复调》A参考答案

一、复调乐曲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1、贺绿汀《牧童短笛》的呈示部(20分)①二声部对比复调手法(5分)②音高、节奏、结构、旋律形态、演奏方式上都有着明显的对比。
(5分)③上声部在强拍进入,下声部空一拍后,以弱起进入,并在上声部停顿处进行补充。
(5分)④两声部之间你上我下、你静我动、你疏我密、你强我弱。
(5分)2、冼星海《保卫黄河》的轮唱部分:(20分)①这是一首卡农乐曲。
(5分)②成功运用了卡农手法。
(5分)卡农模仿的旋律性较强,后出现的声部连续不断的模仿先出现的声部,如影随形。
(5分)③纵的方面:模仿声部可以在开始声部的上方或下方任何音程关系上进入;横的方面:模仿声部与开始声部的进入应强、弱一致,且进入时间不宜太迟。
(5分)二、二声部复调乐曲写作(每题30分,共60分)说明:因复调乐曲的写作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每个人的写作都不可能完全相同,学生的答题只要能正确运用复调学的各种原则,写作的两声部在横向进入时间、纵向音程结合、终止式、和弦外音等方面处理恰当,两声部各自的旋律线条流畅,就可判作正确。
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1、对比复调写作:(30分)按指定的固定调做一音对混合节奏的写作。
2、模仿复调写作:(30分)根据开始声部的提示,写作6小节以上八度卡农乐曲。
注:1.出题教师负责制订课程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不够可另附页。
2.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与试题一并交系主任,系主任审核签字,公共课交教务处,专业课留各系。
3.试卷评阅完后,此表随试卷装订在一起,专业课由各系、公共课由教务处保管、存档。
1。
复调

1复调音乐定义:几个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性声部,在运动中同时结合在一起构成丰富多样的织体形式,具有各自独立旋律意义的多声部音乐2织体:声部组合的方式织体形式:比复调:同事组合的各个声部具有独立的,相互对比的旋律进行与节奏型模仿复调:主要旋律在一个声部出现后,紧接着在另一个声部出现支声音乐:民间常见的一种多声部组合方法几个声部同时演唱或演奏同一旋律某些声部时而加花变奏,时而与主旋律汇合在一起,是单声部音乐的一种发展形势支声音乐具有即兴性,不确定性,稳定性不够,规律性不强3音乐与主调音乐的相互关系主调音乐:同时运动的几个声部中有一个省不是主要旋律,其他声部作为陪衬主调音乐分为伴奏音型式,和弦式复调音乐:横纵发展结合4乐的表现作用揭示音乐形象:同时表达几个形象同时表达一个形象或一个形象的不同侧面促进乐思形成连续不断的发展加强乐曲结构上的统一性16世纪前严格复调,18世纪后自由复调,巴赫分界线5旋律进行的一般特点旋律进行要有起伏,层次,前进动力旋律极限音高点低点集中点线条起伏的平衡点多次连续重复一个音属于宣叙调的写法6旋律的节奏时值安排:强弱的地位,地位重要的在强音,时值长旋律向上进行时:短时值在前长时值在后旋律向下进行时:长时值在前短时值在后切分音型应用:改变强弱规律休止符处理:突出另一声部五声调式的旋律写作分为:同宫音,同主音7单对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都有各自的旋律进行相互间形成对比统一的结合,而声部结合的关系上不作任何其他变动的写法(对比复调)·8二声部写作基本对立:横向统一:纵向(和声学)9音程协和音程不宜过多使用完全协和:纯一纯四纯五纯八不完全协和:大小三,大小六不协和音程:大小二,大小七,增减音程构成不协和音程的两个音其中一个作为不协和音处理的,另一个音则可自由进行,根据其构成形式分为:旋律性不协和音:经过音,助音,换音和声性不协和音:倚音,留音(二度到三度,七度到六度)10声部进行同向,反向,平行,斜向11五声调式叠置同宫音和不同宫音12声部对比:节奏,旋律动向,不同乐句结构,自然音与变化半音,级进与跳进13织体类型:性格化织体(主题并列,固定音形,长音衬腔)衬托性织体(等时值连续进行,点相结合,呼应式织体14开始与结尾的处理开始两个声部先后进入,两个声部同时进入结尾两个声部先后结束,两个声部同时结束。
复调对比式二声部的织体形式及其特点

复调对比式二声部的织体形式及其特点
复调对比式二声部的织体形式是指在音乐作品中,同时出现两个以上独立的声部,且这些声部之间在旋律、节奏和和声上相对独立,形成对比和互补的关系。
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1. 独立性:在复调对比式二声部中,每个声部都有自己独立的旋律线,都是具有完整性的。
它们相互独立,不会互相干扰或混淆。
这种独立性使得整个音乐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2. 对比性:复调对比式二声部中的各个声部之间会进行对比,通过音高、节奏和和声等方面的对比,使得音乐作品更加生动活泼。
对比性也是增强作品表现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3. 互补性:尽管复调对比式二声部中的声部相对独立,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相互呼应和补充的关系。
通过相互补充,可以在音乐中创造出更加丰富和谐的效果。
这种互补性是增强作品整体性和和谐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4. 和声性:复调对比式二声部中的声部之间在和声上也具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合理的和声处理,可以使声部之间的关系更加连贯和和谐。
和声性是保持作品整体性和统一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综上所述,复调对比式二声部的织体形式具有独立性、对比性、互补性和和声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复调对比式二声部的音乐作品更加丰富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浅析贺绿汀钢琴曲《牧童短笛》的创作风格与演奏特点

61SONG OF YELLOW RIVER 2020/ 21体现了中西方音乐理论创作相结合,形成具有代表贺绿汀风格的钢琴曲。
在《牧童短笛》五声调式中,呈式段音程配置手法十分自由,灵活运用三、六度音程,很好的给听众呈现乐曲表达的意境。
钢琴曲中段,能够看出左手带有音节下行的特点,这种创作手法在和声功能上有一定减弱作用。
欢快富有动力性的旋律与和声音型结合,作者想表达的民族色彩和对追求创新精神已体现在音乐中,是丰富和声效果一次创作。
在复调写作手法的运用。
贺绿汀在复调音乐上运用旋律进行对位创作,采用西方复调对位技法与中国民间旋律相结合。
《牧童短笛》是中国钢琴音乐中最早成功的探索有中国风格的复调与西方对位法相结合:从复调音乐特点看,不仅体现了中国音乐支声,而且又有西方复调音乐的技术理论,模仿复调。
第1小节左手部分,以大致对称的二声部对位,以左右手两层互为倒影构成,又有中国民间音乐支声写作。
第8小节可以看出左右手分别向下移低五度进行对比,具有中国特色调性音乐的自由复调。
有的乐句采用“鱼咬尾”写作,当右手旋律进行到休止时,左手声部开始“咬”着右手结尾音。
这样的创作手法就是“鱼咬尾”。
三、演奏特点(一)连奏《牧童短笛》这首钢琴曲是一首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A部分与再现部分的形成是对比复调的二声部,带有乐句的上下对答特点,渲染了愉快的气氛。
演奏时左右手分句相互交织、互为补充要带有歌唱性演奏技巧用连奏来表现。
在高声部以八分音乐和十六分音符为主,演奏时要有流畅的旋律跑动,低声部以四分、八分音符演奏舒缓为背景衬托;反之,对答时高声部起衬托背景作用,低声部旋律流畅跑动进行。
演奏时需要注意乐曲的连线,像一句一句的对话,分清乐句的旋律走向,体现出不同旋律强弱关系。
乐句连奏的声音不能太僵硬,要带有欢快歌唱的特点,体现牧童放牧时悠然自在的情景。
连奏时手腕要放松不能坚硬,手腕推动旋律进行要具有歌唱性、连贯性。
(二)半连音旋律声部小乐句单声部演奏具有歌唱、抒情性,然而有些乐句出现了半连音。
复调

名词解释、填空1、复调音乐是与主调音乐相对应的概念。
它是由若干(两条或两条以上)各自具有独立性(或相对独立性)的旋律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同结合或相继结合),协调的流动、展开所构成的多声部音乐。
2、由于声部关系的不同和运动形态的差异,复调音乐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1)对比式复调音乐:结合在一起的不同旋律线,在音调、节奏、进行方向的起伏、句逗的划分以及音乐形象和性格的表露等方面,彼此形成对比或存在差别,便构成了对比式复调。
(2)模仿式复调音乐:在同一旋律(或具有主题意义的旋律首部)在不同声部中先后出现(完全相同或加以变化),于是,在依次展现的音乐材料间,便形成了前起后应、层次分明的模仿关系。
(3)衬腔式复调音乐(或称支声复调):同一旋律不同变体的同步展开,便会产生一些分支形态的声部,这些分支声部与主干声部在音程关系上时而分开,时而合并;在节奏关系上时而一致,时而加花装饰或删繁就简。
3、典型的延留音:是由前一个小节用连音记号延留下来,与另一声部在强拍上形成不协和音。
这一过程包括:预备-延留-解决4、模仿的概念:复调音乐中的模仿是同旋律(或具有主题意义的旋律首部)在不同声部中先后出现(完全相同或加以变化)构成的。
这一定义包含三个因素1、同一音乐材料2、不同声部3、先后出现。
5、最先出现的声部叫开始声部,它所述的音乐材料称为起句,后出现的声部叫模仿声部,其旋律称作应句;由起句延续下来并与应句作对位结合的音乐材料称为对句。
6、模仿分为简单模仿(局部模仿)和卡农模仿(连续模仿)两类应句只重复起句(即开始声部的首部)的模仿是简单模仿;应句如果不仅重复起句而且还重复它随后的对句,并连续不断地模仿下去,便形成卡农式模仿。
7、卡农是外来语Canon(英)的译音,原词意为“准则”、“规律”句号。
在音乐上是指不同声部按一定的时间(和音高)间隔,有规律的先后出现同一旋律,构成连续不断模仿关系的一种音乐形式。
8、八度模仿:是指应句对起句作八度或八度的倍数(同度、双八度等)的模仿。
巴赫复调音乐创作技法探析

对于复调的高级形式赋格来说,不仅包括主题还包括答题,主2、变奏手法作品的发展还包括变奏,通过对其时值、节拍、速度等的改变SONG OF YELLOW RIVER2020/ 21以下是三连音的快速变奏:除了以上手法,旋律的发展手法还包括逆行、扩充、紧缩、模进或者卡农式模进来进行模仿,这些手法让旋律更丰富,织体更高级,让主题不断发展发展在发展,却又从来没有脱离主题。
所有作品都是运用这些发展手法进行发展,这些手法是音乐作品创作的先驱。
(二)对位手法巴赫的写作用到的复对位技术,是巴赫每首曲子的点睛之笔,首先巴赫的对位处理是完全严格遵循音乐对位法则的,不仅如此,巴赫通过对音符音程上下关系的控制,使得曲子变得更生动,更多彩,更缤纷绚丽,体现了独特的艺术色彩。
1、二声部复对位以上为常见的八度二重原位对位和转位对位,我们可以看出音程还是严谨的以三度和六度为主处理,运用了延留音,当然延留音的使用是有道理的,延留之后必须下行进行级进解决,从而体现出从不协和到协和的处理,也给人一种满足的心理感受。
这种手法也一直沿用到现代作品之中,现在学习钢琴的孩子们练习的车尔尼599中好多曲子都是运用这种复对位处理来写作。
2、倒影对位以上为巴赫运用比较多的倒影对位,通过以第三级音为轴,从而使得乐曲中的主功能音和属功能音交换位置,这是一种对位手法,同时也是一种优秀的发展手法,可以在主题节奏不变的情况下,让听者聆听主题旋律上下声部互换,功能对置的不一样的艺术效果。
这种倒影对位也对现代作品做出了巨大的影响,这种手法可以广泛地运用在现代作品中,更加完美的实现功能转换和扩展。
(三)和声的运用巴赫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一些七和弦、九和弦,并擅长运用离调和弦巧妙地进行离调或转调,巴赫在赋格曲的写作中,没有直接单单地运用主调思维,但是其中还是包括主调元素的。
[7]巴赫用的最多的就是留音技法了,体现了和声风格的大胆创新,甚至影响到了古典主义的几个音乐家。
其实现在好多作品的和声都非常的和谐,不敢采用一些复杂的和弦,巴赫的和声技法的运用真的需要我们好好借鉴,不仅是在钢琴曲领域,在艺术歌曲,流行歌曲的和声中也可以好好运用这些七和弦、九和弦和离调和弦,使得作品的和声变得更加的灵活和多彩。
复调音乐-绪论

(1)分解和弦: 即陪衬声部和声形成各种节奏化 音型
(2)柱式和弦:陪衬声部是同时发响的和弦音型。
【2】复调音乐
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 旋律性声部、多样化结合为基础的、以对 位法Counterpoint为主要创作技法的多声部 音乐形式。
同时组合的各个声部相互对比2模仿复调同一旋律或主题在两个或以上声部相继出现11多角度揭示音乐形象多角度揭示音乐形象22主题的贯穿发展主题的贯穿发展33隐蔽的句读隐蔽的句读44不明显终止不明显终止11多角度揭示音乐形象多角度揭示音乐形象2促进乐思连续不断地发展
复调音乐
绪论
淮南师院:冉才
一、相关概念
1.复调音乐 复调音乐Polyphony——两个或两个以上、 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旋律性声部、多样化 结合为基础的、以对位法Counter细亚草原上》: 【二声部对比式 的典范】
1.音乐的基本类型
单声音乐:音乐仅有单旋律、或八度加厚。
多 【1】主调音乐
声 音
【2】复调音乐
乐 【3】支声音乐(也可以归属于复调音乐)
【1】主调音乐
以一个声部旋律为主(主旋律),其他 声部处于烘托、陪衬、补充地位,来共同 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它以“和 声”Harmony主要创作技法。
(1)对比复调:同时组合的各个声部相互 对比
(2)模仿复调
同一旋律(或主题)在两个或以上声部相继出现
三、复调音乐的特点
【1】多角度揭示音乐形象 【2】主题的贯穿发展 【3】隐蔽的句读 【4】不明显终止
(1)多角度揭示音乐形象
(2)促进乐思连续不断地发展;
四、复调音乐的发展简史
第一个时期——约900——1300年,是“平 行调”(Organum)与“反行调” (Discantus)时期。 第二个时期——约13——16世纪,尤其是 十六世纪后半叶以帕勒斯特里那为代表的 复调音乐(十六世纪的对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大学艺术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音乐表演专业考试作业
课程《复调》
题目: 二声部对比性复调和模仿性复调的异同
专业班级:09级音表(2)班
学号:20092411310060
姓名:高雍杰
时间:2011年10月28日星期五
二声部对比性复调与模仿性复调的异同
复调,由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声部所组成,这些声部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以对位法为主要创作技法。
复调包括两种形式,即对比性复调和模仿性复调。
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性律隔开一定时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性复调。
主要讨论二声部对比性复调与模仿性复调的异同。
一.二声部对比性复调
对比性复调的特点在于结合在一起的不同旋律线,在音调、节奏、进行方向的起伏、句逗的划分以及音乐形象和性格的表露等方面,彼此形成对比或存在差别,构成对比式关系。
而二声部对比性复调即两条不同旋律的结合,是复调音乐中最常见的形式。
由于声部较少,相互制约关系较为单纯,因此,二声部的复调音乐在节奏对比、旋律发展、高潮处理上都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在音乐创作中能够普遍运用。
首先,在和声方面,二声部旋律在纵向结合时,所产生的多是音程关系,所以在运用时多采用协和音成为主。
其次,在音程方面,分为完全协和音程、不完全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
所谓完全协和音程,常常使用纯五度和纯八度,但由于音响的空间乏味,而不会过多使用。
另外,纯四度,作为纯五度的转位音程,也属于协和音程,但由于音响的特殊性,常被当做不协和音程使用。
同时,平行、隐伏五、八度也被禁用。
不完全协和音程,多使用三、六度。
丰满、有力,使用较多,特别是用在强拍、强位上。
而不协和音程,即二、七度,增减音程,一般不独立使用,必须以经过、辅助、延留的形式进行,并依附于协和音程。
复调音乐的体裁有卡农、创意曲、赋格、经文歌、复调尚松、坎佐纳等。
其中,巴赫的降E小调(《十二平均律钢琴曲》BWV853)的前奏曲,正如莱曼评说:“悠长的旋律诉说高贵而又伟大的情感,有时以爱的眼睛凝视我们,有时却被超越人间的痛苦袭击而叹息着。
”而赋格曲又以二声部,格列高里圣咏风格的主题。
又如E小调(《十二平均律钢琴曲》BWV855)的前奏曲,创作类似巴洛克协奏曲风格。
赋格曲也采用二声部,创意曲形式。
二.模仿性复调
其特点是同一旋律(或具有主题意义的旋律首部)在不同声部中先后出现(完全相同或加以变化),于是,在依次展现的音乐材料间,形成一种前起后应、层次分明的模仿关系。
在模仿中,先出现的为“主题音部”,后出现的为“模仿音部”,模仿音部依次顺序称为“第一、二、三”模仿音部。
另外,开始音部单独显示的部分如果构成完整结构,可称为主题,模仿音部的主题部分称为“答题”,与的答题形式对比的称为“对题”。
模仿性复调的模仿要素共有三点:
(一)音程关系:指两条以上旋律纵向度数,与二声部对比性复调不同,如上四度、下五度、纯八度等等。
(二)距离:指模仿声部进入的位置,有间隔长短之分,间隔时间长,情绪相对稳定、从容;反而会造成紧凑、急促的情绪。
(三)模仿程度:指模仿声部对主题声部的严格程度,分严格与变化两种情况,对其旋律、节拍、节奏等等要素做精确的重复移位称为严格。
模仿性复调在处理感情方面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例如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
K576和K553,以及舒曼的《交响练习曲》等,都是经典的作品。
总的来说,二声部对比性复调与模仿性复调都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增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创造出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