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物体平衡(解析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物理 必修一 第四章 物体的平衡4 巧用图解法解决动态平衡问题(讲义)

教科版物理 必修一 第四章 物体的平衡4 巧用图解法解决动态平衡问题(讲义)

重点:纯熟掌握利用图解法解决共点力的动态平衡问题。

难点:掌握图解法适用的条件及三角形定那么的应用。

1.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动态平衡〞是指平衡问题中的一局部力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所以叫动态平衡,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

【要点诠释】动态平衡的特征是缓慢挪动。

2. 解动态平衡问题思维导图3. 图解法的适用条件假如物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只有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发生变化,而另外两个力中,一个大小、方向均变化;一个只有大小变化,方向不发生变化的情况。

例题1如下图,物体在沿粗糙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当F逐渐增大到物体即将相对于斜面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可能〔〕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思路分析:因为初始状态拉力F的大小未知,所以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未知,故在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变化存在多种可能。

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

因为物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所以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和物体重力G与拉力F的合力是平衡力。

因此,判断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变化就转化为分析物体的重力G和拉力F的合力的变化。

物体的重力G和拉力F的合力的变化如下图,由图可知,F合可能先减小后增大,也可能逐渐增大。

答案:AD例题2如下图,两根等长的绳子AB和BC吊一重物静止,两根绳子与程度方向夹角均为60°。

现保持绳子AB与程度方向的夹角不变,将绳子BC逐渐缓慢地变化到沿程度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绳子BC的拉力变化情况是〔〕A. 增大B. 先减小,后增大C. 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思路分析:题中绳子BC缓慢变化,故属于动态平衡问题。

题中重力为恒力,AB绳上的拉力方向不变,BC绳上的拉力大小、方向均发生变化,满足图解法的适用条件。

对B点受力分析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甲所示。

由图可看出,F BC先减小后增大。

力学专题04:共点力平衡七大题型解析(原卷版)

力学专题04:共点力平衡七大题型解析(原卷版)

力学专题04:共点力平衡七大题型解析(原卷版)1. 引言共点力平衡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高考物理考试的热点问题。

本题将解析共点力平衡的七大题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2. 共点力平衡七大题型解析2.1 题型一:力的合成与分解【例题】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分别为F1=5N,F2=10N,F3=15N,求这三个力的合力及合力为零时,第三个力在F1和F2所决定的平面内的分解力。

【解析】(1)求合力:F = F1 + F2 + F3 = 5N + 10N + 15N = 30N(2)求分解力:设F3在F1和F2所决定的平面内的分解力为F3x和F3y,则有F3 = F3x + F3y。

根据分解力的性质,有F3x^2 +F3y^2 = F3^2。

2.2 题型二:受力分析【例题】一个物体在水平桌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求物体在三个方向上的受力情况。

【解析】(1)竖直方向:重力向下,支持力向上,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

(2)水平方向:若有摩擦力,则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若无摩擦力,则合力为零。

2.3 题型三:力的矩【例题】一个物体在桌面上受到重力、支持力和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F1=10N,作用点在物体边缘,另一个力F2=15N,作用点在物体内部,求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

【解析】(1)计算矩:矩=力×力臂。

对于F1,力臂为物体半径;对于F2,力臂为作用点到旋转轴的距离。

(2)根据矩的平衡条件,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为零。

2.4 题型四:固定角度【例题】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F1=10N,与水平方向成30°角,另一个力F2=15N,与水平方向成60°角,求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

【解析】(1)将力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分力:F1x = F1cos30°,F1y = F1sin30°;F2x = F2cos60°,F2y = F2sin60°。

力与物体的平衡(解析版)

力与物体的平衡(解析版)

力与物体的平衡目录题型一受力分析、整体法隔离法的应用题型二共点力的静态平衡题型三共点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题型四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题型五电磁场中的受力平衡问题题型一受力分析、整体法隔离法的应用【解题指导】1.基本思路在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时,一般采用整体法与隔离法进行分析.2.两点注意(1)采用整体法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注意系统内各个物体的状态应该相同.(2)当直接分析一个物体的受力不方便时,可转移研究对象,先分析另一个物体的受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分析该物体的受力,此法叫“转移研究对象法”.1(2023上·江苏南通·高三统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一架直梯斜靠在光滑的竖直墙壁上,下端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直梯处于静止状态。

则()A.直梯受到4个力作用B.直梯的重心一定在直梯上C.墙壁对直梯的弹力是因直梯形变产生的D.地面对直梯的作用力竖直向上【答案】A【详解】A.直梯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墙壁的弹力和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共4个力的作用,故A正确;B.直梯的重心不一定在直梯上,故B错误;C.墙壁对直梯的弹力是因墙壁形变产生的,故C错误;D.地面对直梯的支持力竖直向上,摩擦力处于水平方向,则地面对直梯的作用力方向斜向上,故D错误。

故选A。

2(2024上·广东东莞·高三校考阶段练习)某一平衡艺术家将石块A、B、C从下到上依次叠放在一块大石头上,并使它们始终保持静止,整个环境处于无风状态,则()A.石块C对B的压力就是C的重力B.石块B一定只受3个力的作用C.石块A受到的合力向上D.石块B对石块A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下【答案】D【详解】A.压力与重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不能说石块C对B的压力就是C的重力,故A错误;BD.石块B受力的个数最多可能5个,即重力、C对B的压力和摩擦力、A对B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由于B、C可以正立在石块A上,以B、C石块为整体,根据平衡条件可知A对B、C整体的作用力竖直向上,与B、C的总重力平衡。

高考物理-物体的平衡专题

高考物理-物体的平衡专题

F 2
AC
T AD
F′
A
BT
T
D αO
C
F
TF AD 1 25 1N 0 2AC 23
例8、质量为m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沿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此过
程中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 A.无摩擦力
B D)
B.有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C.支持力为(M+m)g
D.支持力小于(M+m)g
Fco G 3s0
2 04 032.31NF 33
2
C 300 T
2005年辽宁综合卷36.
36.两光滑平板MO、NO构成一具有固定夹角θ0=75°的V 形槽,一球置于槽内,用θ表示NO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如图所示。若球对板NO压力的大小正好等于球所受重力的
大小,则下列θ值中哪个是正确的? (

解析:分别画出A球和 整体的受力图:
不难看出 ①③④对。
N4
N2
A BN3
2mg
N1
N2
A
mB g
例6、如图所示,重为8N的球B静止在与水平面成370角 的光滑斜面上,并通过定滑轮与重4N的物体A相连,光滑 挡板与水平而垂直,不计滑轮的摩擦,绳子的质量,求 竖直挡板和斜面所受的压力。(sin370=0. 6)
大若开始时 Fx=Gx
则f=0

α减小,Fx增大,
f向下增大 N
若开始时 Fx<Gx 则f 向上 ,
Fx
α减小,Fx增大, f 向上逐渐减
若小开始时 Fx略大于Gx
α减小,Fx增大, f
则f 向下且较小 向下先减小到0

共点力平衡:07大题型解读-04专题(原卷版)

共点力平衡:07大题型解读-04专题(原卷版)

04专题原卷版:共点力平衡七大题型解析一、题型解析1. 同向共点力平衡这种题型中,物体所受的共点力方向相同,需要求解物体所受的合力以及各个力的大小。

解决这种题型时,可以使用分力分解的方法,将共点力分解成各个分力,然后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合力和各个力的大小。

2. 反向共点力平衡这种题型中,物体所受的共点力方向相反,需要求解物体所受的合力以及各个力的大小。

解决这种题型时,可以使用分力分解的方法,将共点力分解成各个分力,然后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合力和各个力的大小。

3. 垂直共点力平衡这种题型中,物体所受的共点力垂直于另一个共点力,需要求解物体所受的合力以及各个力的大小。

解决这种题型时,可以使用勾股定理和正弦定理求解合力和各个力的大小。

4. 斜向共点力平衡这种题型中,物体所受的共点力不仅方向相同或相反,还有一定的斜向分量,需要求解物体所受的合力以及各个力的大小。

解决这种题型时,可以使用分力分解的方法,将共点力分解成水平和垂直分力,然后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合力和各个力的大小。

5. 垂直共点力平衡(等边三角形)这种题型中,物体所受的共点力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需要求解物体所受的合力以及各个力的大小。

解决这种题型时,可以使用勾股定理和正弦定理求解合力和各个力的大小。

6. 不共点力平衡这种题型中,物体所受的力不共点,需要求解物体所受的合力以及各个力的大小。

解决这种题型时,可以使用向量法求解合力和各个力的大小。

7. 共点力平衡(悬挂)这种题型中,物体所受的共点力是悬挂物体的重力和拉力,需要求解物体所受的合力以及各个力的大小。

解决这种题型时,可以使用重力分解和拉力分解的方法,然后根据平衡条件求解合力和各个力的大小。

二、总结共点力平衡题型可以通过分力分解、勾股定理、正弦定理、向量法等方法求解合力和各个力的大小。

在解题时,需要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以上是对共点力平衡七大题型的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教科版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物体的平衡4+巧用图解法解决动态平衡问题(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docx

高一教科版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物体的平衡4+巧用图解法解决动态平衡问题(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docx

(答题时间:20分钟)1. 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壁,A与竖直墙壁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A. B对墙的压力增大B. A与B之间的作用力增大C. 地面对A的摩擦力减小D. A对地面的压力减小2. 如图所示,桌面上固定一个光滑竖直挡板,现将一个重球A与截面为三角形垫块B叠放在一起,用水平外力F可以缓缓向左推动B,使球慢慢升高,设各接触面均光滑,则该过程中()A. A和B均受三个力作用而平衡B. B对桌面的压力越来越大C. A对B的压力越来越小D. 推力F的大小恒定不变3.如图所示,两个质量都是m的小球A、B用轻杆连接后斜放在墙上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墙面光滑,水平地面粗糙。

现将A球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两球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地面对B球的支持力N和轻杆上的压力F的变化情况是()A. N不变,F变大B. N变大,F变大C. N不变,F变小D. N变大,F变小4. 如图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底端,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木板对小球的推力F1、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 F1增大,F2减小B. F1减小,F2减小C. F 1增大,F 2增大D. F 1减小,F 2增大5. 如图所示,两根细绳拉住一个小球,开始时AC 水平。

现保持两细线间的夹角不变,而将整个装置顺时针缓慢转过90°,则在转动过程中,AC 绳的拉力1T F 和BC 绳的拉力2T F 大小变化情况是( )A. 2T F 先变大后变小,1T F 一直变小B. 1T F 先变大后变小,2T F 一直变小C. 1T F 先变小后变大,2T F 一直变小D. 2T F 先变小后变大,1T F 一直变大6. 如图所示,用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倾斜轻绳子a 和水平轻绳子b 共同固定一个小球,这时绳b 的拉力为F 1。

专题04 受力分析与共点力的平衡(原卷版)

专题04 受力分析与共点力的平衡(原卷版)

专题04 受力分析与共点力的平衡目录题型一受力分析与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1)题型二共点力的静态平衡 (2)类型1 合成法求解共点力静态平衡 (3)类型2 正交分解法求解共点力静态平衡 (3)类型3 相似三角形法求解共点力静态平衡 (5)类型4 正弦定理求解共点力静态平衡 (5)类型5 整体法、隔离法解决共点力静态平衡 (6)题型三动态平衡问题 (8)类型1“一力恒定,另一力方向不变”的动态平衡问题 (8)类型2“一力恒定,另两力方向均变化”的动态平衡问题 (10)类型3 轻绳套轻环的动态平衡模型 (12)题型四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14)题型一受力分析与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解题指导】1.受力分析的两种顺序:(1)先场力再弹力后摩擦力,接触力要逐个接触面排查.(2)先已知的力、确定的力,而后再结合运动状态推断未知的力、不确定的力.2.多个物体系统问题通常整体法和隔离法交替使用.3.三重检验:(1)明确各力的施力物体、受力物体.(2)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能保持原来运动状态.(3)换角度(整体隔离)或换研究对象(相邻的物体)再次受力分析,判断两次分析是否一致.【例1】(2022·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如图所示,a、b两个小球穿在一根粗糙的固定杆上(球的小孔比杆的直径大),并且通过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已知b球质量为m,杆与水平面成θ角,不计滑轮的一切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当两球静止时,Oa段绳与杆的夹角也为θ,Ob段绳沿竖直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B.b只可能受到2个力的作用C.绳子对a的拉力有可能等于mgD.a的质量一定为m tan θ【例2】(多选)如图所示,两个相似的斜面体A、B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静止靠在竖直粗糙墙壁上.关于斜面体A和B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一定受到四个力B.B可能受到四个力C.B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D.A与B之间一定有摩擦力【例3】(2022·沙坪坝重庆八中高三月考)如图所示,某时刻四个物体a、b、c、d与两个长木板巧妙摆放在底座上,且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在该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可能不受摩擦力B.物体b受到木板的作用力竖直向上C.物体b受到木板的作用力垂直于木板向上D.物体c可能不受摩擦力【例4】.(多选)如图所示,斜面B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两侧放有物体A、C,物体C通过轻绳连接于天花板,轻绳平行于斜面且处于拉直状态,A、B、C均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间的接触面一定是粗糙的B.地面对B一定有摩擦力C.B、C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D.B一共受到6个力的作用题型二共点力的静态平衡【解题指导】1.遇到多物体系统时注意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一般可先整体后隔离.2.三力平衡,一般用合成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合成后,“力的问题”转换成“三角形问题”,再由三角函数、勾股定理、正弦定理或相似三角形等解三角形.3.多力平衡,一般用正交分解法.类型1 合成法求解共点力静态平衡【例1】(2022·广东深圳实验学校月考)截面为长方形的中空“方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截面一边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方钢内表面光滑,轻质细杆两端分别固定质量为m A 和m B 的两个小球A 和B ,已知小球、轻杆与截面共面,当轻质细杆与地面平行时两小球恰好静止,则A 、B 两小球的质量比m A m B为( )A .3 B. 3 C.233 D.33【例2】(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半球形物体A 放在水平地面上,通过最高点处大小不计的钉子用水平细线拉住一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光滑球B .重力加速度为g ,则( )A .A 对地面的压力等于(M +m )gB .A 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 .A 对B 的支持力大小为R +r Rmg D .细线对B 的拉力大小为r Rmg 类型2 正交分解法求解共点力静态平衡【例1】(2022·江苏昆山市适应性检测) 如图所示,放在粗糙的固定斜面上的物块 A 和悬挂的物体 B 均处于静止状态。

高中物理物体平衡的解法

高中物理物体平衡的解法

高中物理物体平衡的解法平衡状态: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是加速度等于零的状态。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即∑F=0或∑=0,∑=0平衡条件的推论:1、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的一个力与其余的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2、物体在同一平面内的三个不平行的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力必为共点力。

或作用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必交于同一点。

3、物体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必构成闭合三角形。

一、合成法或分解法例1、如图所示,将一根不能伸长的柔软轻绳的两端分别系于A、B两点上,用动滑轮将一物体悬挂在绳子上,当物体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绳子张力为F1;将绳子B端移至C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绳子张力为F2;将绳子B端移至D点,待整个系统达到平衡时,两段绳子间的夹角为,绳子张力为F3。

已知A、C、D三点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A、==B、=<C、F1 = F2 = F3D、F1 = F2< F3解析:设绳的总长为L,A、C的间距为d,A、D的间距为,A、O的间距为L 1,则:在B点时,,所以;同理,当在C点时有,在D点有。

从图中可以看出>d,所以有=<;又因是动滑轮,绳子张力处处相等,合力一定时两绳的夹角越大,张力也越大,所以F1 = F2< F3综上所述,选项B、D正确总结:(1)当物体只受三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时,此三力必共面共点,将其中的任意两个力合成,合力必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将其中某一个力(一般为已知力)沿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进行分解,两个分力的大小与另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在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解答物体的平衡问题时,若所作平行四边形中包含有直角三角形,一般用三角函数知识求解,也可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求解(高考不作要求);若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可作另一条对角线为辅助线,由于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可将菱形转化为一般直角三角形;若观察分析发现所作力的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则可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求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20年六年高考物理分类解析专题4、物体平衡一.2020年高考题1.(2020高考全国理综III卷)如图,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O点处;绳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通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乙相连。

甲、乙两物体质量相等。

系统平衡时,O点两侧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

若α=70°,则β等于A.45°B.35°C.60°D.70°【参考答案】B【名师解析】题述悬挂甲物体的细线拴牢在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上O点处,对结点受力分析,设固定在墙上细绳的拉力为F,由平衡条件,2mgcosβ=F,Fsinβ=mgsinα,联立解得β=35°,选项B正确。

2.(2020年7月浙江选考)如图是“中国天眼”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维护时的照片。

为不损伤望远镜球面,质量为m的工作人员被悬在空中的氦气球拉着,当他在离底部有一定高度的望远镜球面上缓慢移动时,氦气球对其有大小为56mg、方向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使其有“人类在月球上行走”的感觉,若将人视为质点,此时工作人员()A.受到的重力大小为16 mgB.受到的合力大小为16 mgC .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16mg D .对球面的作用力大小为16mg 【参考答案】D【名师解析】工作人员受到的重力大小为mg ,选项A 错误;当他在离底部有一定高度的望远镜球面上缓慢移动时,可认为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合力大小为零,选项B 错误;由平衡条件,mg=56mg +F ,解得望远镜球面对工作人员的作用力F =16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工作人员对球面的作用力大小为16mg ,选项D 正确;工作人员对球面的作用力大小是压力和摩擦力的合力,选项C 错误。

3.(12分)(2020高考全国理综I )我国自主研制了运-20重型运输机。

飞机获得的升力大小F 可用2F kv =描写,k 为系数;v 是飞机在平直跑道上的滑行速度,F 与飞机所受重力相等时的v 称为飞机的起飞离地速度,已知飞机质量为51.2110kg ⨯时,起飞离地速度为66 m/s ;装载货物后质量为51.6910kg ⨯,装载货物前后起飞离地时的k 值可视为不变。

(1)求飞机装载货物后的起飞离地速度;(2)若该飞机装载货物后,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1 521 m 起飞离地,求飞机在滑行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所用的时间。

【名师解析】:(1)设飞机装载货物前质量为m 1,起飞离地速度为v 1;装载货物后质量为m 2,起飞离地速度为v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飞机起飞离地应满足条件211kv g m =①222kv g m =②由①②式及题给条件得278m/s v =③(2)设飞机滑行距离为s ,滑行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 ,所用时间为t 。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有 222v as =④v 2=at ⑤联立③④⑤式及题给条件得a=2.0 m/s2⑥t=39 s⑦二.2019年高考题1.(2019全国理综I卷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

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

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参考答案】B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动态平衡及其相关知识点。

【解题思路】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水平拉力一定逐渐增大,细绳对N的拉力一定一直增大,由于定滑轮两侧细绳中拉力相等,所以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大,选项A错误B正确;由于题述没有给出M、N的质量关系,所以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错误D正确。

【方法归纳】解答此题也可设出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后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析受力列出解析式,得出细绳的拉力随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表达式,进行讨论。

2.(2019全国理综II卷16)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

3,重力加速度取10m/s2。

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A.150kg B.1003.200 kg D.2003【参考答案】.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力的分解、平衡条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设物块的最大质量为m,将倾角30°斜面上物块的重力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分解,由平衡条件,在沿斜面方向,F=mgsin30°+μmgcos30°,解得:m=150kg , B 项正确。

【试题拓展】此题中用平行于斜面的力匀速向上拉物块,若题述改为用平行于斜面的力拉住物块,使物块保持静止状态,则物块的最大质量为多大?3. (2019全国理综III 卷16).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斜面之间,如图所示。

两斜面I 、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

重力加速度为g 。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 、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则A .1233==F mg F mg ,B .1233==F mg F mg ,C .1213==2F mg F mg ,D .1231==2F mg F mg , 【参考答案】D【名师解析】将匀质圆筒状工件重力沿垂直两光滑斜面分解,垂直斜面I 的分力为G 1=mg cos30°=32mg ,垂直斜面II 的分力为G 2=mg cos60°=12mg ,圆筒对斜面I 压力的大小为F 1= G 1=32mg ,F 2,圆筒对斜面Ⅱ压力的大小为F 2= G 2= 12mg ,选项D 正确。

4. (2019高考理综天津卷)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

为保持以往船行习惯,在航道处建造了单面索(所有钢索均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斜拉桥,其索塔与钢索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钢索的数量可减小索塔受到的向下的压力B.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可以适当降低索塔的高度C.索塔两侧钢索对称且拉力大小相同时,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D.为了使索塔受到钢索的合力竖直向下,索塔两侧的钢索必须对称分布【参考答案】C【名师解析】索塔两侧钢索对称且拉力大小相同时,根据力的合成规律,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选项C正确。

5.(2019高考江苏卷物理2)如图所示,一只气球在风中处于静止状态,风对气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右.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的拉力为T,则风对气球作用力的大小为(A)sinTα(B)cosTα(C)T sinα(D)T cosα【参考答案】C【名师解析】对气球由平衡条件可得,水平方向所受风力F= T sinα,,选项C正确。

三.2018年高考题1. (2018年11月浙江选考物理)小明在观察如图所示的沙子堆积时,发现沙子会自然堆积成圆锥体,且在不断堆积过程中,材料相同的沙子自然堆积成的圆锥体的最大底角都是相同的。

小明测出这堆沙子的底部周长为31.4m,利用物理知识测得沙子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5,估算出这堆沙子的体积最接近A. 60m2B. 200m2C. 250m2D. 500m2【参考答案】A【名师解析】根据这堆沙子的底部周长为31.4m,利用周长公式c=2πR,可得圆锥底部半径为R=5m。

根据沙子之间的摩擦因数为0.5,由mg sinθ=μmg cosθ,可得tanθ=μ=0.5。

由tanθ=h/R可得圆锥体的高h=2.5m,这堆沙子的体积为V=13πR2h=13π×52×2.5m3=63m3,选项A正确。

四.2017年高考题1.(2017天津理综卷)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晾衣绳两端分别固定在竖直杆M、N上的a、b两点,悬挂衣服的衣架钩是光滑的,挂于绳上处于静止状态。

如果只人为改变一个条件,当衣架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绳的右端上移到b ',绳子拉力不变B .将杆N 向右移一些,绳子拉力变大C .绳的两端高度差越小,绳子拉力越小D .若换挂质量更大的衣服,则衣架悬挂点右移【参考答案】AB【名师解析】设两杆间距离为d ,绳长为l ,Oa 、Ob 段长度分别为l a 和l b ,则b a l l l +=,两部分绳子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α和β,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绳子中各部分张力相等,F F F b a ==,则βα=。

满足mg F =αcos 2,αααsin sin sin l l l d b a =+=,即l d =αsin ,αcos 2mg F =,d 和l 均不变,则sin α为定值,α为定值,cos α为定值,绳子的拉力保持不变,衣服的位置不变,故A 正确,CD 错误;将杆N 向右移一些,d 增大,则sin α增大,cos α减小,绳子的拉力增大,故B 正确。

考点:受力分析,共点力的平衡2..(2017·全国理综I 卷·21)如图,柔软轻绳ON 的一端O 固定。

其中间某点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 。

初始时,OM 竖直且MN 被拉直,OM 与MN 之间的夹角为α()2πα>,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 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A.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 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 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D. 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参考答案】.A.D【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物体的动态平衡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题思路】解法一。

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物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可利用物体平衡条件或力的分解画出动态图分析。

由题意可知,重物在运动过程中受重力,MN 绳拉力MN T ,OM 绳拉力OM T ,MN T 与OM T 夹角保持不变。

在某一时刻三个力受力分析示意图如图所示将此三个力平移为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

因为mg 大小方向不变。

MN T 与OM T 的夹角不变,故可将三个力平移入圆中,mg 为一条固定的弦(固定的弦所对应的圆周角为定值)。

由图可得MN T 从0逐渐变为直径,故MN T 逐渐增大,选项A 正确B 错误,OM T 先从弦变为直径再变为弦,故OM T 先变大后变小,选项C 错误D 正确。

解法二:以重物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 、OM 绳上拉力F 2、MN 上拉力F 1,由题意知,三个力的合力始终为零,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F 1、F 2的夹角为π-α不变,在F 2转至水平的过程中,矢量三角形在同一外接圆上,由图可知,MN 上的张力F 1逐渐增大,OM 上的张力F 2先增大后减小,所以A 、D 正确,B 、C 错误.解法三: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重物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可利用平衡条件或力的分解画出动态图分析.将重物的重力沿两绳方向分解,画出分解的动态图如图所示.在三角形中,根据正弦定理有G sin γ1=F OM 1sin β1=F MN 1sin θ1,由题意可知F MN 的反方向与F OM 的夹角γ=180°-α不变,因sin β(β为F MN 与G 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故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当β=90°时,OM 上的张力最大,因sin θ(θ为F OM 与G 的夹角)逐渐增大,故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选项A 、D 正确,B 、C 错误.3.(2017全国II 卷·16)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