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启动征海

合集下载

就地城镇化地区耕地细碎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

就地城镇化地区耕地细碎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

第38卷第4期2020年12月Vol.38No.4Dec.2020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NATURAL SCIENCE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文章编号:1004-1729(2020)04-0397-12就地城镇化地区耕地细碎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曾金伟,刘辉(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福州350116)摘要:以福建省晋江市为研究区,基于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选取斑块面积指数、斑块形状指数和斑块分散指数3个景观指数构建耕地细碎化指标体系,从不同尺度对就地城镇化下晋江市耕地细碎化程度和空间分布进行了评价,然后基于耕地细碎化空间自相关特征并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不同因素对耕地细碎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晋江市耕地细碎化整体处于中度细碎化水平,其全局莫兰指数为0.3827,具有一定的空间正相关,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2)高程、坡度和河流对耕地细碎化影响度以正影响为主,居民点和交通以负影响为主,土地利用类型中建设用地对耕地细碎化影响最为突出•细碎化高集聚区域基本处在各因素的主要影响度范围内,各个因素对耕地细碎化空间集聚产生显著影响;3)在选取的因素中自然因素(高程、坡度和河流)和人类干扰因子(居民点、交通和土地利用类型)对耕地细碎化的空间分异影响显著不同,自然因素(高程、坡度和河流)是晋江市耕地细碎化的主要原因,且居民点与自然要素共同作用会加剧耕地细碎化程度.关键词:就地城镇化;耕地;细碎化;影响因素;晋江市中图分类号:F301.24;S341.1文献标志码:A DOI:10.15886/ki.hdxbzkb.2020.0054耕地资源作为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土地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资源和必要条件•随着城市城镇化空间的逐渐饱和,人地矛盾日益尖锐,耕地资源功能也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逐渐转变为满足城镇化的多元需求,耕地破碎现象在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严重•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城镇化发展主要为就地城镇化模式,乡村就地城镇化模式是以农村和农户为对象,在原居住地实现农民就地非农化就业和市民化的过程,而耕地与农村农民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就地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占用耕地,其细碎程度也因此不断加剧•在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有限的耕地资源呈数量下降和细碎化程度上升趋势,而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只是耕地细碎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强就地城镇化地区耕地细碎化及成因的研究,对缓解耕地细碎化程度、协调城镇化与耕地之间的矛盾、提高现有耕地的资源产出效率以及国土空间规划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耕地细碎化是由于自然或人文因素的干扰所导致的耕地景观由简单趋向于复杂的过程,是耕地的地块大小、距离、分布不协调的综合反映⑴.目前,城镇化与耕地之间的研究多集中在受城镇化影响下的耕地保护方面研究S3〕,针对国内耕地细碎化存在的现状问题,大部分学者从耕地细碎化对粮食生产效率“"I、规模经济、生产成本和农户生计卫]的影响等方面就耕地细碎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展开了定量研究;针对其负面影响,在缓解耕地细碎化程度的问题上的研究主要是分析农用地流转途径山-⑷与农村土地整治[15-17].在细碎化研究的方法上主要是采用生产函数囲、基础景观指数和主成分分析「仞收稿日期:2020-09-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601562)作者简介:曾金伟(1995-),男,福建三明人,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E-mail:923782797@通信作者:刘辉(1981男,安徽淮南人,博士,讲师,硕导,研究方向:土地利用规划与土地信息技术研究,E-mail:38667477@398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等方法分析耕地细碎化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效应,并通过构建细碎化模型岚少]综合深入剖析耕地细碎化程度,同时采用回归分析⑸、空间自相关凶和地理加权回归曲等方法分析不同因素的影响.综上所述,当前对于耕地细碎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耕地细碎化的评价及其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效应,以及降低细碎化程度有效措施等方面的研究•研究区域多为平原「却、山区「如和流域%]等典型地貌类型区以及以农业为主的贫困山区农区⑵],而鲜有对就地城镇化地区的耕地细碎化进行研究.在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景观破碎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不同因素之间的研究,对单一地类(如耕地)的细碎化特征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深入研究较少,且多为对影响因子的单独分析,较少利用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对不同影响因子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其独具特色的就地城镇化道路被称为“晋江模式”,在其独特的“晋江模式”推动下,晋江市通过乡镇企业的发展促进当地乡村产值和就业结构以及乡村聚落的转变,在乡镇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建设以及侨胞外资等因素的影响下,以农民联户经营为特色发展模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就地城镇化发展迅速,2016年城镇化率达65%.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形成大量“超级村庄”,耕地与建设用地矛盾逐渐突出,耕地细碎程度加剧•因此,以晋江市为例,在对晋江市2016年耕地细碎化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自然因素和人类干扰因子对耕地细碎化的影响,摸清晋江市各乡镇耕地细碎化成因,以期为晋江市的耕地保护、就地城镇化路径选择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建议.1研究区概况晋江市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辖的县级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县境地理坐标为24°30,~24。

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晋江市综合治水总体规划的批复-晋政文〔2018〕268号

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晋江市综合治水总体规划的批复-晋政文〔2018〕268号

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晋江市综合治水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晋江市综合治水总体规划的批复晋政文〔2018〕268号市水利局、城乡规划局:你单位报送的《晋江市综合治水总体规划》,已经市政府第 43 次常务会及市长办公会研究通过。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晋江市综合治水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治水规划》)《治水规划》现状调研分析较为深入详实,符合有关上位规范及《晋江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 ~ 2030 )修编》要求,功能定位准确,目标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

规划深度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及会审纪要有关要求,能够对我市近、远期的治水工作起到较强的指导、控制作用。

(一)同意综合治水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包括晋江流域、九十九溪、湖漏溪等 21 条流域。

规划现状年为 2016 年,规划近期水平年为 2020 年,规划远期水平年为 2025 年。

(二)同意综合治水总体目标。

营造“生态绿城、水韵晋江”的优美水环境,基本实现“水系通畅、水体清洁、水质优良、水景美丽、供水保障、防洪安全、机制灵活、管养到位”的目标,推进我市水治理体系和水管理能力走在全省前列。

(三)同意综合治水规划内容。

从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与水环境、水景观与水文化、保障机制等5 个方面,提出防洪排涝及河道生态配水、生态水利工程、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水景观提升打造、治水节水理念与创新等 6 大规划体系。

二、《治水规划》的实施《治水规划》是系统解决我市水问题,保障水资源供给和水安全、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打造水景观和水文化的纲领性规划。

各镇街道、市直有关单位要将综合治水规划成果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作为指导镇村规划、片区规划的纲领性文件。

金围游艇产业园填海工程中标公示

金围游艇产业园填海工程中标公示

金围游艇产业园填海工程中标公示摘要:一、金围游艇产业园填海工程项目概述二、中标公示相关信息三、项目实施的意义和影响正文:【一、金围游艇产业园填海工程项目概述】金围游艇产业园填海工程项目位于我国某地区,是一项为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实力而规划的重点项目。

该项目主要包括游艇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游艇制造及维修区、游艇展示及销售区、游艇俱乐部及配套设施等多个功能区域。

为实现项目规划目标,需对周边海域进行填海造地,从而打造一个集游艇制造、销售、维修、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游艇产业园。

【二、中标公示相关信息】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金围游艇产业园填海工程项目进行了公开招标。

经过严格的评审程序,最终确定了中标单位。

为保证招标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现将中标结果进行公示。

公示期自即日起至2022 年12 月前,如对中标结果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向招标代理机构提出。

【三、项目实施的意义和影响】金围游艇产业园填海工程项目的实施,将带来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和影响:1.促进地区旅游业发展。

游艇产业园的建设将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玩,带动周边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丰厚的旅游收入。

2.提升区域经济实力。

游艇产业园项目的实施,将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当地创造众多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3.优化产业结构。

游艇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附加值。

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4.保护海洋环境。

在填海工程过程中,将遵循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确保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金围游艇产业园填海工程项目的实施,将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2020修订版)》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2020修订版)》

《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修订版)》(征求意见稿)目次1 适用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3)4.1论证原则 (3)4.2论证依据 (3)4.3论证内容 (4)4.4论证成果 (4)4.5论证程序 (4)4.6论证等级 (4)4.7论证范围 (6)4.8论证重点 (7)5论证基础资料 (7)5.1资料内容 (7)5.2资料基本要求 (7)5.3现场踏勘 (8)5.4海洋调查资料 (8)6项目基本情况与用海必要性分析 (10)6.1项目基本情况 (10)6.2项目用海需求 (10)6.3项目用海必要性 (10)7项目所在海域概况 (11)7.1海洋生态概况 (11)7.2海洋资源概况 (11)8资源生态影响分析 (11)8.1资源影响分析 (11)8.2生态影响分析 (12)9海域开发利用协调分析 (12)9.1海域开发利用现状 (12)9.2项目用海对海域开发活动的影响 (12)9.3利益相关者界定 (13)9.4相关利益协调分析 (13)9.5项目用海与国防安全和国家海洋权益的协调性分析 (13)10 项目用海与国土空间规划符合性分析 (13)10.1所在海域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区基本情况 (13)10.2对周边海域国土空间规划功能区的影响分析 (13)10.3项目用海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13)11 项目用海方案分析 (14)11.1用海选址合理性分析 (14)11.2用海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4)11.3用海方式合理性分析 (15)11.4岸线利用合理性分析 (15)11.5用海面积合理性分析 (15)11.6用海期限合理性分析 (16)12 生态保护修复和使用对策 (16)12.1项目用海主要生态问题 (16)12.2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与目标 (16)12.3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16)12.4生态保护修复实施计划 (16)12.5海域使用对策 (16)13 结论 (17)附录 A (规范性附录)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格式和内容 (18)附录 B (规范性附录)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格式与内容 (21)附录 C (规范性附录)资料来源说明 (25)附录 D (资料性附录)论证重点参照表 (27)附录 E (资料性附录)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摘要 (30)附录 F (资料性附录)论证报告重要图件名录 (31)海域使用论证技术导则1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海域使用论证的内容、工作程序、技术方法和要求。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03•【字号】泉政文〔2012〕88号•【施行日期】2012.05.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洋环境保护正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州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前言泉州市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台湾海峡西岸,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泉州北接莆田,南邻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最近距离仅97海里;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4个区,晋江、石狮、南安3个县级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5个县和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821万人(不含金门县)。

泉州海域面积11360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541千米,沿海大小岛屿208个,岛屿岸线72千米,大小港湾14个;适宜建港的岸线长达44.7千米,其中深水岸线42.10千米,可建各种泊位197个(深水泊位81个)。

泉州海域水产资源丰富,全市海洋渔场面积达5000多平方千米,有主要水产生物50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近百种。

“十一五”期间,泉州市海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0年全市海洋经济增加值307.4亿元,占全市GDP的8.6%,初步形成了港口物流、船舶修造、海洋渔业、滨海旅游、海洋化工、海洋生物制药等较为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为打造海峡西岸蓝色产业带、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打下了良好基础。

随着泉州沿海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海洋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海洋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突出表现在:天然湿地资源日趋减少,入海污染物总量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沿海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等。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6.15•【字号】闽政[2011]51号•【施行日期】2011.06.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的通知(闽政〔2011〕5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六月十五日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年~2020年)二〇一一年六月前言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介于东经11550~12043,北纬2330~2822之间。

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北接浙江省,西连江西省,西南部与广东省接壤。

福建省海域总面积1360万公顷,大陆岸线总长3752千米,海岸线直线长度535千米,海岸线曲折率为1∶7.01。

全省分布有海岛2215个,面积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1321个,海岛总面积11.56万公顷,海岛岸线总长2503千米。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渔业资源、滨海旅游资源、盐业资源、砂矿资源、风能和海洋能资源等,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良好资源条件和突出区位优势。

沿海分布大小海湾125个,海湾屏蔽性好,条件优良,有7个海湾可大规模开发建设5万吨级以上的深水泊位,其中多处可建设20~30万吨的超大型深水泊位,岸线资源为全国之最。

海洋渔业资源丰富,近海有海洋生物3312种,其中鱼类752种,水深200米以内的海洋渔场面积1215万公顷,沿海浅海滩涂资源丰富,可利用养殖面积达15万公顷。

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岛屿众多,滨海文化渊源深厚,滨海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海岸带和近海海域蕴藏的矿产资源已发现60多种,矿产地300多处,其中20多种具有工业利用价值。

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非常详细)

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非常详细)

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立项投资融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典型案例〃仅供参考)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地址:中国〃广州目录第一章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项目概论 (1)一、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二、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六、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七、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 (6)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十、研究结论 (7)十一、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第二章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产品说明 (15)第三章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6)二、厂址选择方案 (16)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8)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9)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20)一、建设内容 (20)(一)土建工程 (20)(二)设备购臵 (20)二、建设规模 (21)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二)原辅材料来源 (21)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2)二、基本生产条件 (23)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二、工艺技术方案 (25)(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二)技术保障措施 (25)(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6)三、设备的选择 (26)(一)设备配臵原则 (26)(二)设备配臵方案 (27)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8)第八章环境保护 (28)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9)二、污染物的来源 (30)(一)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二)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1)三、污染物的治理 (31)(一)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及治理措施 (31)1、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2)2、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5)3、施工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7)4、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和防治对策 (38)5、施工建议及要求 (39)施工期间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一览表 (41)(二)项目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治理措施 (42)1、废水的治理 (42)办公及生活废水处理流程图 (42)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比较一览表 (43)生活及办公废水治理效果一览表 (43)2、固体废弃物的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3)3、噪声治理措施及排放分析 (45)主要噪声源治理情况一览表 (46)四、环境保护投资分析 (46)(一)环境保护设施投资 (46)(二)环境效益分析 (47)五、厂区绿化工程 (47)六、清洁生产 (48)七、环境保护结论 (48)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产生、排放及预期效果一览表 (50)第九章项目节能分析 (51)一、项目建设的节能原则 (51)二、设计依据及用能标准 (51)(一)节能政策依据 (51)(二)国家及省、市节能目标 (52)(三)行业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指导 (53)三、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53)四、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55)(一)主要耗能装臵及能耗种类和数量 (55)1、主要耗能装臵 (55)2、主要能耗种类及数量 (55)项目综合用能测算一览表 (56)(二)单位产品能耗指标测算 (56)单位能耗估算一览表 (57)五、项目用能品种选择的可靠性分析 (58)六、工艺设备节能措施 (58)七、电力节能措施 (59)八、节水措施 (60)九、项目运营期节能原则 (60)十、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 (61)十一、能源管理 (62)(一)管理组织和制度 (62)(二)能源计量管理 (62)十二、节能建议及效果分析 (63)(一)节能建议 (63)(二)节能效果分析 (64)第十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64)一、组织机构 (64)二、工作制度 (64)三、劳动定员 (65)四、人员培训 (66)(一)人员技术水平与要求 (66)(二)培训规划建议 (66)第十一章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7)一、投资估算依据和说明 (67)(一)编制依据 (67)(二)投资费用分析 (69)(三)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69)1、设备投资估算 (69)2、土建投资估算 (69)3、其它费用 (70)4、工程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 (70)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70)5、铺底流动资金估算 (71)铺底流动资金估算一览表 (71)6、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 (72)总投资构成分析一览表 (72)二、资金筹措 (72)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73)三、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74)资金使用计划与运用表 (74)第十二章经济评价 (75)一、经济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75)二、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 (75)三、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76)(一)销售收入估算 (76)产品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一览表 (76)(二)综合总成本估算 (7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77)(三)利润总额估算 (78)(四)所得税及税后利润 (78)(五)项目投资收益率测算 (78)项目综合损益表 (79)四、财务分析 (80)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 (82)财务现金流量表(固定投资) (83)五、不确定性分析 (84)盈亏平衡分析表 (85)六、敏感性分析 (86)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表 (87)第十三章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项目综合评价 (87)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投资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5、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1、编制单位: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该泉州围头湾石井航道(二期)工程项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例如:资源条件、原辅材料、燃料和动力的供应、交通运输条件、建厂规模、投资规模、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产品类别、项目节能技术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劳动卫生保障等,从技术、经济和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湾南岸近海水域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湾南岸近海水域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湾南岸近海水域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4.25•【字号】泉政文[2006]121号•【施行日期】2006.04.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污染防治正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泉州湾南岸近海水域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泉政文[2006]121号)鲤城区、石狮市、晋江市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十三届人大第七次会议《关于加快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决议》,经市政府第83次常务会研究同意,现将市环保局制定的《泉州湾南岸近海水域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州市人民政府二○○六年四月二十五日泉州湾南岸近海水域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泉州市环保局二○○六年四月十八日)2006年1月,泉州市人大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快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的决议》。

针对泉州湾南岸近海水域污染较为严重,群众对泉州湾石狮市蚶江镇水头村一带海域周边环境问题反映强烈。

为此,1月13日,泉州市环保局委托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研究编制《泉州湾南岸近海水域污染专项整治方案》。

整治范围为泉州湾晋江口南岸至石湖码头连线以内的海域,以及该区域近岸的溪流,沟、渠,主要有:九十九溪、南高干渠、南低渠、砌田沟、普照溪、梧桐溪、缺塘溪、梧桉溪、都宫溪以及石狮市区的东、西排水沟。

2月28日上午,市环保局组织专家和鲤城区、晋江市、石狮市人民政府及市政府办、建设局、城乡规划局、水利局、海洋与渔业局、市政公用事业局等单位对该《整治方案》进行技术评审,并邀请市人大常委会环城委参加,市政府王亚君副市长到会并提出了具体的修编意见。

在此的基础上,提出《泉州湾南岸近海水域污染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泉州湾南岸近海水域水环境现状(一)泉州湾南岸近海汇水区内各地表水体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南高干渠外,其他地表水体水质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V类水质标准,已超过地表水域功能区划标准,超标因子中主要是CODCr、氨氮、总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晋江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启动征海
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是我省13个大型填海造地项目之一。

工程用海规划海岸线长度约19.4公里,用海面积约41.03平方公里,拟形成陆域面积33.9平方公里。

作为我省13个大型填海造地项目之一的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历经两年精心筹备,昨日(8月3日)晋江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正式启动,并发布该工程海域使用补偿实施方案。

按照规划,晋江将用5年时间完成约40平方公里的填海造地工程建设,今后填海新区将成为晋江南部具聚集力和发展活力的中等规模滨海生态新城。

“新大陆”面积约为晋江现有陆地面积的1/16
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是我省13个大型填海造地项目之一。

工程用海规划范围东起金井镇水产养殖场,西至东石镇白沙村,涉及东石、英林、金井三个镇的近海海域,海岸线长度约19.4公里,用海面积约41.03平方公里,拟形成陆域
面积33.9平方公里。

项目填海造地面积相当于晋江现有陆地面积(649平方公里)的十六分之一,比晋江一些镇(街道)的面积还大,如英林镇面积为28平方公里左右。

可以说,填海造地后的“新大陆”面积相当于晋江一个中型城镇。

工程将充分合理利用潮间带海域资源,通过适度围填海造地,缓解晋江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迫切需要解决的空间制约问题;依托围头湾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对台优势,建设先进体育城市和省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引进台湾新兴产业技术,发展运动休闲、生物医药、健康疗养等产业,建设度假酒店、游艇中心、海洋公园等项目,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休闲度假、宜业、宜商、宜居的滨海生态城。

填海新区可住40万人
“晋江现有陆域面积649平方公里,已建用地占了44.8%,扣除山体、水体、耕地、绿化外,剩余的可用空间相当有限,实施填海造地势在必行、意义重大。

”昨日,晋江市委书记尤猛军表示,晋江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是解决晋江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建设用地紧张,确保耕地占补平衡,强化土地保障而采取的一项长远战略举措,也是全省13个大型围海造地项目之一。

尤猛军说,该项目的落地,能够为晋江现代化产业基地、滨海园林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国土资源保障,“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晋江投资总额大的一个单体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00多亿元”,未来的填海新区将是晋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城市次中心。

据介绍,该工程将形成陆域面积约40平方公里,比整个英林镇镇域面积要大;从规划的角度看,填海新区规划建成区的人口规模应该是40万人,是一个中等城市的标准。

填海新区一旦形成,交通运输、港口、桥梁、通讯、水利及城市供排水供气、供电设施等基础设施将启动建设,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公共服务设施也将同步建设,实现区域共建共享,城市环境逐步改观。

按照晋江方面的设想,一个发展承载能力更大,释放出更高经济能量的填海新区,势必有着更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能带动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区域经济合作格局的深化发展,创造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优势,形成“发展一个、带动一方、辐射一片”的良好态势。

同时,新落地的各个具体项目,将为周边无业群众提供新的工作岗位和新的创业机会。

在不远的将来,填海新区将给广大群众及子孙后代带来直接利益和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生产水平、提高生活质量等诸多好处。

用5年时间分3期建设
按照规划,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将充分合理地利用潮间带海域资源,通过适度围填海造地,依托围头湾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对台优势,建设先进体育城和省级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此外,还将引进台湾新兴产业技术,发展运动休闲、生物医药、健康疗养等产业,建设度假酒店、健康养生城、游艇中心、海洋公园等项目,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休闲度假、宜业、宜商、宜居的滨海生态新城。

据悉,整个填海造地工程建设工期为5年,分3期进行建设。

根据初步概念性总体规划,工程以无居民海岛内白屿和现有入海河流水系为景观带,划分为13个功能区,形成“一心三区一轴”综合体。

“一心”即中部生态核心;“三区”即西部滨海高新区、中部滨海生态区、东部滨海综合区;“一轴”即水域、绿地等开放空间组成的蓝绿景观轴。

两个月完成用海征迁
8月3日下午,晋江市政府正式发布围头湾填海造地工程海域使用补偿实施方案,在8月15日将启动用海征迁工作,预计用两个月时间完成。

据悉,补偿登记期限从8月15日至10月15日,相关海域使用人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指定地点核实补偿项目数量和补偿款项,办理补偿登记手续,并自行清理海域附着物。

补偿费用主要包含:养殖品种及设施补偿费、按期签约奖励、海域补偿费、综合保障补助费、其他补偿。

此外,晋江市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奖励措施:从事水产品养殖的,以红线范围内及影响区域的养殖面积为基数,按1000元/亩计算给予奖励;从事大网作业的,以红线范围内及影响区域的测量长度为基数,按150元/米计算给予奖励;从事小网作业的,红线范围内及影响区域的数量为基数,按20元/个计算给予奖励;对红线范围内的长久性建筑物,在海域使用权收回通告规定的期限内,签订补偿协议并腾空房屋的,给予每平方米100元奖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