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药物学基础第二版课件第8-9章

合集下载

中职《药物学基础》PPT演示课件

中职《药物学基础》PPT演示课件

19:46
第2节 药物的作用——药效学
• 学习目标 • 1、解释药物的基本作用、防治作用、副作 • 用、超敏反应、毒性反应、停药反应
2、比较受体激动剂、拮抗剂的异同点
19:46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 1、兴奋作用 • 药物使机体原有功能增强者称为兴奋作
用。过度的兴奋往往呈现痉挛或惊厥。 • 2、抑制作用 • 药物使机体原有功能减弱者称为抑制作
用。
19:46
• 以下哪些属于药物的兴奋作用,那些属于 药物的抑制作用?
• 1、肌肉收缩增强、 • 2、肌肉松弛、 • 3、腺体分泌减少 • 4、腺体分泌增加、 • 5、酶活性提高
19:46
二、药物作用的方式
• 1、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 2、其他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继发作用
)等。
19:46
三、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 1、防治作用: 预防作用、治疗作用。 • 2、不良反应 用药后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
的作用,称为不良反应。
• (1)副作用:
• (2)毒性反应: • (3)超敏反应 • (4)后遗效应 • (5)药物依赖性
19:46
四、 药物作用机制
• 1.受体的概念 • 2.药物与受体结合直接引起效应的条件 • 3.受体的调节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19:46
二、分布
19:46
药物被吸收后随血流从血液转运到各组织 器官的过程称为药物的分布。
• 影响因素 • 1、与血浆蛋白结合率 • 2、其他体内屏障组织(血脑屏障、胎盘屏 • 障等)
19:46
三、生物转化
• 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称为生物转 化,是药物自体内消除的重要途径之一。肝脏是 药物代谢的重要场所。

《药物化学基础(中职药剂专业)》第7章: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PPT课件

《药物化学基础(中职药剂专业)》第7章:拟胆碱药和抗胆碱药PPT课件

O
O 28
茄科生物碱类
❖山莨菪碱和樟柳碱:我国学者从唐古特山
莨菪分离。
N CH3
HO
OH
O
N CH3
O OH
HO O
O
O
山莨菪碱
樟柳碱 Anisodine
唐古特山莨菪
-
29
一、平滑肌解痉药
• 颠茄生物碱类常用药物: N
N
OH O
. . H2SO4 H2O
HO
O
2
OH O
O
硫酸阿托品
氢溴酸山莨菪碱
➢M胆碱受体(毒蕈碱样胆碱受体)
HO
H3C O
N(CH3)3
m usca rin e
➢N胆碱受体(烟N碱样胆碱受体)
N
CH3
nicotine
-
4
• 案例7-1
陈某,女,53岁,服氧化乐果农药250ml, 三小时后被家属送到医院。入院时患者神智不清 ,瞳孔缩小,面色发绀,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低 氧血症。
胆碱酯酶活性难以恢复,造成体内乙酰胆碱大量 堆积,引起中毒症状。临床极少药用,主要作杀 虫剂,如有机磷酸酯类农药敌敌畏、敌百虫等; 也用作战争毒气,如沙林、梭曼等。
• 胆碱酯酶复活剂:
使已经失活的胆碱酯酶重新恢复活性,解救有机
磷中毒。
-
20
• 案例7-1
陈某,女,53岁,服氧化乐果农药250ml, 三小时后被家属送到医院。入院时患者神智不清 ,瞳孔缩小,面色发绀,严重代谢性酸中毒,低 氧血症。
胆碱受体的分类
➢M胆碱受体(毒蕈碱样胆碱受体)
HO
H3C O
N(CH3)3
m usca rin e
➢N胆碱受体(烟碱样胆碱受体)

《药理学与药物学治疗基础(中职药剂)》激素类药物 ppt课件

《药理学与药物学治疗基础(中职药剂)》激素类药物  ppt课件

【作用和用途】 1.生殖系统作用 月经后期,使子宫内膜继续增厚, 充血,腺体增生,使增殖期转为分泌期,有利于孕 卵的着床和胚胎的发育。 2.代谢 孕激素化学结构与醛固酮相似,可竞争性 对抗醛固酮,产生保钾利钠利尿作用。 3.升高体温 可轻度升高体温,使月经周期的黄体 相基础体温升高。 【不良反应】
(一)雌激素
女性卵巢的卵泡所分泌的雌激素主要是雌 二醇,活性最强,也分泌少量雌酮。
【作用和用途】 1.对生殖系统的作用 2.较大剂量的雌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垂体系统,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从而抑 制排卵和泌乳,还能对抗雄激素的作用。 3.对代谢的影响 有轻度水钠潴留作用, 增加骨骼钙盐的沉积,加速骨骺闭合,对 老年性骨质疏松有一定疗效。 (二)孕激素类 孕激素主要由卵巢黄体分泌。
较少,偶见恶心、呕吐、头痛、乳房肿瘤及腹痛等。 孕妇应用黄体酮有时可致胎儿生殖器畸形。
(三)雄激素类和同化激素类药 【作用和用途】 1.生殖系统作用 促进男性性器官和男性性征 的发育,抑制垂体前叶分泌促性腺素,并有 对抗雌激素作用。临床用于睾丸功能不全、 功能性子宫出血,对晚期乳腺癌、卵巢癌也 有一定疗效。 2.同化作用 能明显的促进蛋白质的合成 (同化作用),促进肌肉增长,体重增加, 减少蛋白质分解(异化作用),降低氨质血 症。同时有水、钠、钙、磷潴留现象。用于 久病虚弱、老年性骨质疏松。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2.慢性碘中毒
第十二章 激素类药物
第一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药理学与药物学治疗基础(中职药剂)》第1章:总论

《药理学与药物学治疗基础(中职药剂)》第1章:总论

第三节 机体对药物的影响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学或药动学,主
要是定量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并运用数学原理 和方法阐述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一门学科。
药物跨膜转运 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转化及排泄的过程中,首先必
须跨越多层生物膜,进行多次转运,这种过程叫做药物跨膜转运
合理用药
安全性 经济性 有效性 适当性
三、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形式
1.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不足、使用方法 不妥或无指征使用。2.给药途径、剂 量和疗程不当。3.联合用药品种过多 或配伍错误。4.使用了未经证实的或 安全性不可靠的药物。5.选择了错误 的药物。6.使用本不需要的价格昂贵 的药物。7.不恰当的自我药疗。
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一、药物的吸收 • 1.药物跨膜转运 转运的主要方式是简单扩散。(1)药物的脂溶性(2)药物
及周围环境的酸碱度(3)分子量大小都影响跨膜转运。 • 2.首关消除:口服给药产生,药物经肝脏转化的结果
二、药物的分布 1.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后的特点:难进行跨膜转运,暂 时失去药理活性;可逆性;竞争性。2.体内屏障尤其是血脑屏障。3. 体液pH值。
• 肝肠循环又称为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 cycle)。 指经胆汁或部分经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
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此现象主要发生在经胆汁排泄的药物中,有些由 胆汁排入肠道的原型药物如毒毛旋花子苷G,极 性高,很少能再从肠道吸收,而大部分从粪便排
出。有些药物如氯霉素、酚酞等在肝内与葡萄糖
主动转运指逆浓度差的载体转运(它可使药物在体内聚集于某一器官或组 织),需要消耗能量。采用主动转运方式的药物并不多,一般与药物的吸 收关系不大。但儿茶酚胺通过胺泵进入囊泡、青霉素从肾小管的主动排泌 等都属于这种转运类型。所以,当丙磺舒和青霉素合用时,两个弱酸性药 物在肾小管管壁细胞中依靠同一载体排泌,可发生竞争性抑制,从而延缓 青霉素的排出,而增加其作用的持续时间。

中职药物学基础第二版课件第8章利尿药与脱水药

中职药物学基础第二版课件第8章利尿药与脱水药

应用:
(1) 治疗各类严重水肿 (2) 防治急、慢性肾衰竭:
静脉注射呋噻米是治疗 急性肺水肿的首选药
呋塞米的强大利尿作用可冲 洗肾小管,防止肾小管的萎 缩和坏死
(3) 加速毒物排出:
配合静脉输液,增加尿量 可加速毒物随尿排出
(4) 其他:
可用于高血压危象、心功能不全、 高钾血症、高钙血症等
水、电解质紊乱:以低血钾最为常见
按作用部位和强弱不同,利尿药可分为 3 类:
1
高效能利尿药 如呋塞米 布美他尼
2
中效能利尿药 氢氯噻嗪
3
低效能利尿药 螺内酯 氨苯蝶啶
二、 常用利尿药
(一) 高效利尿药 呋塞米
作用
利尿作用: 呋塞米(呋喃 苯胺酸、速尿 )利尿作用强 大、迅速而短 暂
扩张血管:静脉 注射呋塞米可以 扩张肾血管,增 加肾血流量;扩 张小静脉,减轻 心脏前负荷ꎬ, 降低左心室充盈 压,减轻肺水肿。
脱水作用。可迅速 降低颅内压是治疗 脑水肿、降低颅内 压的首选药
利尿作用:静脉 给药后因增加血 容量而使肾小球 滤过率增加,产 生渗透性利尿作 用。用于防治急 性肾衰竭
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静脉滴注, 严禁肌内或皮下注射
静脉注射避免药液外
不良反应 漏而引起皮下水肿或组织坏死 及用药护理
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恶心、呕吐、 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等
颅内活动性出血者、急性肺水肿、 心功能不全和严重肺淤血禁用
其他脱水药
山梨醇
山梨醇是甘露醇的同分异构体,临床常 用25%的高渗溶液。 山梨醇进入体内
后部分在肝被转为果糖而影响其脱水作 用,故作用较较甘露醇弱
葡萄糖
50%的高渗葡萄糖有脱水及渗透性利 尿作用,但有部分葡萄糖可从血管弥散 进入组织,易被代谢利用,因此作用较 弱,持续时间较短

中职药物学基础

中职药物学基础

二、分布 药物被吸收后随血流从血液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称为药物的分布。
• 影响因素
• 1、与血浆蛋白结合率
• 2、其他体内屏障组织(血脑屏障、胎盘屏

障等)
三、生物转化

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称为生物转化,是药物自体内消除的重要途径之一。肝脏是药物代谢
的重要场所。
• 灭活:

绝大多数药物转化后的产物其药理活性和毒性均减弱或消失,故称为灭活或解毒。
碱化 尿液
酸化 尿液
解离度
弱酸性药 物
重吸收
排泄
弱碱性药物
解离度
重吸收





排泄 ↓






• 2、消化道排泄

肝肠循环 有少数药物随胆汁排入肠腔后,可部分被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
• 3、其他排泄途径某些药物可通过呼吸道、乳腺、汗腺等排泄。
五、药物的消除与蓄积
• 1、消除 是指进入血中的药物经生物转化和排泄使血药浓度逐渐降低的过程,称为药物的消除。 • 2、蓄积 当反复给药时,若药物进入体内的速度大于消除速度,血药浓度不断升高,称为药物的蓄积。 • 3、血浆半衰期(t1/2) 指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 (二)给药时间和次数 • (三)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 • 1、联合用药 • 2、联合用药目的 • 3、药物相互作用
谢谢大家!
• 学习目标
• 1、说明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2、应用首关消除、药酶诱导剂与药酶抑制
剂的概念,联系其临床意义
• 3、比较药物的消除与蓄积的决定因素和药物血

第八章 呼吸系统药物 中职药物学基础课件

第八章  呼吸系统药物 中职药物学基础课件

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克仑特罗
【作用】 本品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较好的 选择性兴奋作用。 【适应证】 适用于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 气管炎所致的支气管痉挛。 【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本品对β1受体的影响较少,对 β2受体的选择性较高,故对心 脏影响微弱。 高血压、甲亢、心律失常者慎 用,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二、外周性镇咳药
苯丙哌林
【作用】 作用为非成瘾性镇咳药。具有 中枢性和外周性双重镇咳作用, 作用比可待因强,起效快,不 抑制呼吸。 【适应证】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刺激性 干咳,如吸烟、感染或过敏等 引起的咳嗽。 服时不可嚼碎,以免药物粉末 引起口腔麻木。对本品过敏者 禁用,孕妇慎用。
苯佐那酯
第八章 呼吸
患者,女性,几天前患感冒,现感冒症状基本消失, 但出现频繁咳嗽症状,有黄色痰液。
思考: 1.黄色痰液代表着患者出现什么情况? 2.假如人“不会”咳嗽会有什么后果? 3.止咳药应该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4.在此案例中,哪类药物属于对症治疗?哪类药物属 于对因治疗?
第三节 平喘药
案例8-3:
患者,女性,有哮喘病史,近来反复咳嗽咳痰,伴 有喘息,早晚重,今晨起自觉症状加重,感觉气促、胸 闷,多汗,呼吸音增粗,双肺可闻及哮鸣音。诊断为支 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思考: 1.患者哮喘时支气管处于何种状态?用药后应如何护 理? 2.外源性支气管哮喘多数属于变态反应,应如何预防?
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沙丁胺醇
【作用】 为选择性β2受体激动药,松弛 支气管平滑肌。 【适应证】 适用于防治各型支气管哮喘、 喘息型支气管炎。 【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1.常见不良反应 2.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 糖尿病患者慎用。 3.长期用有加重哮喘的危险。 4.给药前后应注意心率、血压 变化。

中职《药物学基础》PPT演示课件

中职《药物学基础》PPT演示课件

19:46
二、分布
19:46
药物被吸收后随血流从血液转运到各组织 器官的过程称为药物的分布。
• 影响因素 • 1、与血浆蛋白结合率 • 2、其他体内屏障组织(血脑屏障、胎盘屏 • 障等)
19:46
三、生物转化
• 药物在体内发生化学结构的变化,称为生物转 化,是药物自体内消除的重要途径之一。肝脏是 药物代谢的重要场所。
• 2、蓄积 当反复给药时,若药物进入体内的 速度大于消除速度,血药浓度不断升高, 称为药物的蓄积。
• 3、血浆半衰期(t1/2) 指血浆药物浓度下 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19:46
19:46
第4节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 学习目标 • 1、说出小儿体重及药量的计算方法 • 2、说明生理、心理和病理因素对药物效应 • 的影响 • 3、解释剂量、常用量、极量、治疗指数、 • 安全指数的概念及其意义 • 4、说明给药方法及联合用药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 灭活: • 绝大多数药物转化后的产物其药理活性和毒性
均减弱或消失,故称为灭活或解毒。 • 活化: • 从无活性药物经生物转化后变为有活性药物,
称为活化 。
19:46
• 药物生物转化的方式 • 有氧化、还原、分解和结合。 • 体内药物代谢酶 • (1)特异性酶(专一性酶) • (2)非特异性酶(非专一性酶):这类酶
三、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 1、防治作用: 预防作用、治疗作用。 • 2、不良反应 用药后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
的作用,称为不良反应。
• (1)副作用:
• (2)毒性反应: • (3)超敏反应 • (4)后遗效应 • (5)药物依赖性
19:46
四、 药物作用机制
• 1.受体的概念 • 2.药物与受体结合直接引起效应的条件 • 3.受体的调节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用于治疗伴有醛固 酮水平增高的顽固性水肿
长期单独使用可引起高钾血症
单用本药利尿效果较弱,常与中效、高效利 尿药合用,以提高疗效并防止血钾紊乱
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ꎬ直接抑制 Na+ -K + 交换,产生排水、排钠、保钾
氨 苯 蝶 啶 常与高效或中效利尿药合用,
治疗各型水肿
长期单独使用可引起高钾血症
第2节 脱 水 药
❖ 脱水药是一类静脉注射后能迅速提高血浆渗透 压,促使组织水分向血浆转移而使组织脱水的 药物。
❖ 因其同时可提高肾小管腔液渗透压,产生渗透 性利尿作用又称渗透性利尿药。
❖ 常用的脱水药有甘露醇、山梨醇和葡萄糖
甘露醇
作用与应用
脱水作用:静脉滴 注高渗甘露醇可迅 速提高血浆渗透压, 使组织水分向血浆 转移产生组织

碳酸氢钠-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5.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与肾上腺皮 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合用时, 易发生高钠血症和水肿;与苯丙胺、奎尼丁 合用,后两者经肾排泄减少,易出现毒性作 用;与H2受体拮抗剂或抗凝药合用时,后者 吸收减少;与排钾利尿药合用,增加发生低 氯性碱中毒的危险性;碱化尿液能抑制或减 少某些药物的代谢或排泄,故合用时应注意 调整剂量。
第2节 调节酸碱平衡药
碳酸氢钠
1 作用和临床应用 2 禁忌证
3 不良反应和用药护理
碳酸氢钠-作用及应用、禁忌证
1
纠正代谢性 酸中毒
2 碱化尿液
3
治疗高血钾 症
禁用于吞食强酸中毒时的洗胃。少尿或无尿; 钠潴留并有水肿时;原发性高血压者应慎用。
碳酸氢钠-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1.使用本品会对胃酸分泌试验或血、尿 pH 测定结果有明显影响 2.对局部组织有刺激性,静注时切勿漏出 血管。碱中毒;各种原因导致的大量胃液丢 失;低钙血症等情况不作静脉内用药。
按作用部位和强弱不同,利尿药可分为 3 类:
1
高效能利尿药 如呋塞米 布美他尼
2
中效能利尿药 氢氯噻嗪
3
低效能利尿药 螺内酯 氨苯蝶啶
二、 常用利尿药
(一) 高效利尿药 呋塞米
作用
利尿作用: 呋塞米(呋喃 苯胺酸、速尿 )利尿作用强 大、迅速而短 暂
扩张血管:静脉 注射呋塞米可以 扩张肾血管,增 加肾血流量;扩 张小静脉,减轻 心脏前负荷ꎬ, 降低左心室充盈 压,减轻肺水肿。
❖ 4.妊娠高血压者禁用。水肿性疾病应慎用。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进食不足或大量体液丢失。 【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 1.高渗葡萄糖注射液滴注时会出现静脉炎,可采
用大静脉注射。高浓度溶液注射若外渗可致局部 肿痛。其他情况同氯化钠注射液。 ❖ 2.使用过程中应随访检查患者的血清钠、钾、氯 浓度;血液酸碱平衡指标;肾功能;血压和心肺 功能。
氯化钾-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
❖ 5.下列情况慎用:急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伴有 少尿时;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前性少尿;传导阻 滞性心律失常,尤其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时;大面 积烧伤、肌肉创伤、严重感染、大手术后 24 小 时和严重溶血等可引起高钾血症情况;肾上腺性 异常综合征伴盐皮质激素分泌不足;接受保钾利 尿剂的患者;胃肠道梗阻、慢性胃炎、溃疡病、 食道狭窄、憩室、肠张力缺乏,以及溃疡性结肠 炎患者。
颅内活动性出血者、急性肺水肿、 心功能不全和严重肺淤血禁用
其他脱水药
山梨醇
山梨醇是甘露醇的同分异构体,临床常 用25%的高渗溶液。 山梨醇进入体内
后部分在肝被转为果糖而影响其脱水作 用,故作用较较甘露醇弱
葡萄糖
50%的高渗葡萄糖有脱水及渗透性利 尿作用,但有部分葡萄糖可从血管弥散 进入组织,易被代谢利用,因此作用较 弱,持续时间较短
不良反应 及用药护理
耳毒性:避免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有耳 毒性的药物合用,严重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胃肠道反应:宜饭后服用
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慎用
其他:长期应用可升高血糖、升高 血脂等, 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慎用
(二) 中效利尿药 氢 氯 噻 嗪
利尿作用: 氢氯噻嗪(双 氢克尿噻)利 尿作用温和持 久
作用
氯化钠-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
❖ 1.根据临床需要使用,并检查血清中钠、钾、氯 离子浓度。
❖ 2.儿童及老年人用药时,应严格控制补液的量和 速度。
❖ 3.浓氯化钠不可直接静脉注射或滴注、输液容量 不能过多和滴速不能过快。不适当给予高渗氯化 钠可致高钠血症。过多、过快输注低渗氯化钠, 可致溶血及脑水肿。
抗尿崩症作 用:氢氯噻嗪 能明显减少尿 崩症患者的尿 量及口渴症状
降压作用:通 过排钠利尿, 降低血容量和 血管外周阻力, 产生温和持久 的降压作用。
应用:
水肿:
是各类轻、中度水肿的首选 药
尿崩症
可用于中枢型尿崩症及肾性 尿崩症,能减少尿量,但效
力轻
高血压:
可单独应用或与其他降压药 联合应用
水、电解质紊乱:以低血钾最为常见
学习目标
掌握
氯化钾的临床应用和用 药护理
熟悉
碳酸氢钠的临床应用和 不良反应.
了解
口服补液盐、氯化钠、葡萄 糖氯化钠注射液的应用
第9章 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药
1
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药
2
调节酸碱平衡药
第1节 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药
调节水电解 质平衡药
口服补液盐 氯化钾 氯化钠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口服补液盐
❖ 4.一般不用于早产儿;婴幼儿应用本品时需少量 多次给予,并在口服补液盐应用间期予以哺乳或 日常喂养。
口服补液盐-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
❖ 5.该药虽为口服制剂,但要强调规范的配制方法 ,使含量准确以确保疗效。 当剂量超过一日 100ml/kg 时,需给予饮水,以免发生高钠血症。
❖ 6.少尿或无尿;严重失水、有休克征象;严重腹 泻,粪便量超过每小时 30ml/kg;葡萄糖吸收障 碍;由于严重呕吐等原因不能口服者;肠梗阻、 肠麻痹和肠穿孔者禁用。各种水肿性疾病、忌钠 盐性疾病、高钾血症、高血糖症患者慎用。
第9章 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药
❖人体体液成分及容量的正常,是维持体内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障机体新陈代 谢以及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条件。临床上 大面积烧伤、严重脱水或失血、洋地黄中 毒、长期使用排钾利尿药、代谢性酸中毒 等情况都可能会引起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或酸碱平衡失调,导致机体功能失常,严 重时可危及生命。应如何选择药物治疗? 用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了解 利尿药的作用机制
一、 利尿药的生理基础及分类
第1节 利 尿 药
❖ 利尿药是一类作用于肾,促进水和电解质的排出 而增加尿量的药物。
❖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如心 力衰竭、急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等;也可 用于治疗高血压、药物中毒等非水肿性疾病
❖ 目前常用的利尿药主要通过影响肾小管和集合 管对水、电解质的重吸收而发挥利尿作用。
不良反应 及用药护理
高尿酸血症:痛风患者慎用
升高血糖:抑制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的 利用,升高血糖ꎮ。糖尿病患者慎用
胃肠道反应:宜饭后服用
脂肪代谢异常:可升高血中三酰甘油、 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高血脂患者慎用
(三) 低效利尿药
醛固酮拮抗药
螺内酯 (安体舒通)
通过拮抗醛固酮, 呈现排水、排钠、保钾作用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不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 3.分娩时注射过多葡萄糖可刺激胎儿胰岛素分泌
,发生产后婴儿低血糖。 ❖ 4.药物过量可致高钠血症和低钾血症,并能引起
碳酸氢盐丢失。 ❖ 5.脑、肾、心脏功能不全者;血浆蛋白过低者;
糖尿病及酮症酸中毒未控制患者;高渗性脱水患 者等禁用。水肿性疾病、急性肾衰竭少尿期、高 血压、低钾血症者慎用。
脱水作用。可迅速 降低颅内压是治疗 脑水肿、降低颅内 压的首选药
利尿作用:静脉 给药后因增加血 容量而使肾小球 滤过率增加,产 生渗透性利尿作 用。用于防治急 性肾衰竭
不能与其他药物混合静脉滴注, 严禁肌内或皮下注射
静脉注射避免药液外
不良反应 漏而引起皮下水肿或组织坏死 及用药护理
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恶心、呕吐、 头痛、眩晕、视物模糊等
应用:
(1) 治疗各类严重水肿 (2) 防治急、慢性肾衰竭:
静脉注射呋噻米是治疗 急性肺水肿的首选药
呋塞米的强大利尿作用可冲 洗肾小管,防止肾小管的萎 缩和坏死
(3) 加速毒物排出:
配合静脉输液,增加尿量 可加速毒物随尿排出
(4) 其他:
可用于高血压危象、心功能不全、 高钾血症、高钙血症等
水、电解质紊乱:以低血钾最为常见
氯化钾-静脉补钾原则
浓度不能过高 <0.3%
尿少不补钾 >30mL/h
总量不能多 <6-8g
滴速不能过快 <60滴/分
高钾血症、低钾血症
氯化钠
氯化钠
维持正常的血 液和细胞外液 的容量和渗透 压 其中血浆钠量 对渗透压起着 决定性作用。
用于各种原因所致 的低渗性、等渗性 和高渗性失水,高 渗性非酮症糖尿病 昏迷,低氯性代谢 性碱中毒。浓氯化 钠主要用于各种原 因所致的水中毒及 严重的低钠血症

练一练
第 8 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 水肿是心、肝、肾等疾病的常见症状,主要由 于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水)积聚引 起组织肿胀,导致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
❖ 合理使用利尿药和脱水药能有效地消除各种水 肿。
学习目标
掌握
呋噻米、氢氯噻嗪、螺内酯 、甘露醇的作用、应用、不
良反应及用药护理
பைடு நூலகம்
熟悉
氨苯蝶啶、山梨醇、高渗葡 萄糖的药理作用及.用药护理
氯化钾-不良反应与用药护理
❖4.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 能促进尿钾排泄,与本品合用时降低钾盐疗效; 抗胆碱药物和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均能加重口服 钾盐尤其是氯化钾的胃肠道刺激作用。与库存血 、保钾利尿药、含钾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 制剂、环孢素 A以及肝素合用时,发生高钾血症 的机会增多,尤其是有肾损害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