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同步练习范文文稿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_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课件 新人教版

热量带位置:主要处于南温带
2、 相对 位置
海陆位置: 位于非洲南端,印度洋西岸、 大西洋的东岸(南端的好望角邻 近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汇点)
相对国家:北面与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
布韦、莫桑比克和斯威士兰接壤
河流、山脉…
2
看自然
1、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 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 (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气候资源等)
材料三:这里是世界上动物品种最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分布 着品种繁多的野生动物,众多的大象、狮子、犀牛、羚羊、长 颈鹿、野水牛、斑马、鳄鱼、河马、豹、猎豹、牛羚等异兽珍 禽;这里有一望无际的丛林原野,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 也有白雪皑皑的高山、森林、热带沼泽、无垠的海洋与沙滩、
寂材静料的三河反流映…了…南非生物(动植——物《)中资国源地、理海——洋南资非源》丰富
并判断它们地的势流:向地表起伏小,地势整体上东高西低
(地表起伏)全境大部分为海拔600米以上高原,平
均海拔1000 米左大右。
3、描述南非的气
印
候( 布(气,特水河候气征湖文类温:)型和,降主流分水要向)河:奥 林流兰 波奥治 波兰河 河治— —河自 自、东 西林西 洋向 向波西东波。河。
度
洋
气影响候气特2候征的分主析要角因度素:: 气纬 (度 地候的势类高)型低 、,、 海分地 陆布形 位,置、
西南沿海为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
寒 海岸流的的气影候响差,异南非非常东明海显岸。和东西洋
和多雨(开普敦)。
部温暖、潮湿,而西部则比较
季全节年相分反为—春—夏南秋非冬地4季。12干-2旱月。为夏季,最高气温可达
处3南8℃半;球6,-气8月候是季冬节季与,最低气温为-12℃ ,各地年平均
2018年新版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全),推荐文档

七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知识点纲要第一单元:人在社区中生活第一课 我的家在哪里一、地图三要素二、社 区社区的概念有一定数量的人口,居民具有共同的区域身份,某些共同的看法,相关的利益,比较密切的交往。
这样一个社会生活的共同体,通常被称做社区。
社区的功能政治(选举)、经济(买卖)、文化(文体娱卫)和管理(治安、人口、纠纷)功能第二课乡村与城市一、乡村聚落:村落,乡村聚落又分为农村(种植业)、牧村(畜牧业)、林场(林业)和渔村(渔业)。
(1)村落分布、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平原上的村落(密集、团状分布);山谷中的村落(条带状分布)(2)房屋建筑与自然环境:坡度往往与降水有关(平顶尖顶);墙壁厚度和窗子大小与气温(有时还会涉及风或风沙)有关;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如云南傣族竹楼等)。
二、城市聚落: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城市的功能不是单一的,例如北京拥有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王府井-商业区,方庄小区-住宅区。
(1)造成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2)主要差异:地区乡村城市自然景观人为改变小,自然景观人为改变大,人文景观建筑物矮,稀疏高,密集公共设施类型少,数量不多,不够便利类型多,数量多,便利人口数量少,密度小,从事农林牧渔数量多,密度大,从事工商业,服务业3、区域间的联系: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不仅表现在物产(具体某特产)方面,还表现在经济(贸易)、文化(文艺演出)、信息、技术和人才(支教)等各个方面。
(结合例子去记)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一、等高线地形图:①海拔(绝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③等高线: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闭合曲线。
④等高距: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距离。
⑤特点:同一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相邻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距相等。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A山峰山脊山谷鞍部悬崖⑥口诀:山顶(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
《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教学设计(2021年初中思政部编版)

《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2-8 描述世界一些地区和国家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1-4-2运用各种不同的地图和图表,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
[教材分析]本课为探究课,就本人而言,探究主题是学生,含义有二:一为学生独立或合作探究教材相关知识点;二为学生在教师指引下由图片、教材相关信息探究推导更多的信息。
且本课为第三单元末课,是概括性的一课,改为第三单元第一课学习可以为整个第三单元的学习提供一个框架,起到总领全局的作用。
为此本探究课虽以南非为案例,但借此学习主要让学生学习两大知识点:一是明确认识区域的工具和方法;二是认识区域的哪些方面。
尤其强调学习南非仅是个例,其目的在于由具体至一般,学会运用认识区域的工具和方法来认识区域的各个方面。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了解一个地区自然特征的工具和方法,掌握认识区域的四个方面特征;2.通过各种图文资料,了解南非的位置、范围,掌握南非及其他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描述方法;通过地图、图表以及照片、文字等资料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角度认识南非的自然环境特征3.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学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并能据此推断相应信息;4.能较熟练运用读图法分析其他区域的位置与范围、自然环境特征,提高利用地图、图表的能力。
5.树立区域的位置与范围决定该区域基本特征的意识,能简要分析该地区位置及自然条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观念;6.学会尊重文明多样性,欣赏不同民族和区域的人文特色;[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图表、文字等认识南非的位置、范围、自然条件等特征,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的观念。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图表、文字等工具和方法认识某区域的相关特征。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描述法、合作探究法等[学习方法]让学生运用地图、图表、文字等资料认识南非;让学生概括如何认识南非的方法;让学生合作探究运用认识南非区域的方法认识另一区域;[教学板书][教学框架]:导课3分钟(独自探究认识老师学校的工具和方法)——概括认识区域的内容5分钟(同桌合作探究)——读图识南非之确定位置与范围15分钟——读图识南非之评析自然条件18分钟——巩固提升4分钟教学流程教师活动活动目的学生活动活动目的课前准备1.学生人手一张探究单,放在抽屉下面2.师生交流,将学生分组别,鼓励学生课堂学习中大胆提问、彼此营造氛围,拉进师生距离为学生评价做铺垫轻松交谈,或合作观看摄影集初步接触老师,知道课堂学习中的一些规定。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 第三单元 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 以南非为例》

12/8/2021
第四页,共二十八页。
二、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
想一想
你觉得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条件应该 包括(bāokuò)哪几个方面呢?
地形(dìxíng)、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
12/8/2021
第五页,共二十八页。
类型 海拔 地势
南非的地形 特征 (dìxíng)
以高原为主,平原面积狭小。
海拔(hǎibá)1000 米左右
反映了南非生物(动植物)资源(zīyuán)丰富
12/8/2021
第九页,共二十八页。
自然资源(zì rán zī yuán) 特征
南非矿产资源
种类多,储量
丰富 (chǔ liànɡ)
12/8/2021
第十页,共二十八页。
三、关注区域的人文(rénwén)特色
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
12/8/2021
非洲的最南端
相对 位 东临印度洋 (xiāngduì)
置
西临大西洋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
12/8/2021
第三页,共二十八页。
重要 的地理位 (zhòngyào)
置
南非西南端的好望
角,是世界上最繁忙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海上通道(tōngdào)之一 ,有“西方海上生命线
”之称。在苏伊士河北 开通前,是沟通亚洲 和欧洲的海上必经之 地。
撒哈拉以南非洲(fēi zhōu)的1\3,对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
用。南非法律、通讯、能源、交通业发达,拥有完备的硬件基础设
施和股票交易。
经济总计: 4080亿美元
2011年的南非(nán 经 fēi)
人均GDP:
七年级上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第一课家住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类似的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1.湄公河平原位置:在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地跨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
2.湄公河平原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全年高温,有旱雨两季)纬度位置:低纬度;温度带:热带。
3.湄公河平原适合种植水稻的原因:(自然条件)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4.水稻耕作方式:人工劳作。
5.6.稻作文化的影响:(了解)随处可见的米市,各种米制食品(米粥、粽子、米酒等),传统节日“御耕节”等,水上木偶戏。
用机械种庄稼——美国大平原1.美国大平原的位置:北美洲的美国中部地区;纬度带:中纬度;温度带:北温带;2.美国大平原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终年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严寒)3.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玉米、大豆、小麦。
4.适宜耕种的原因:地广人稀、地势低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
5.小麦耕作方式:机械化生产。
6.发展商品性农业的条件:大面积种植,高度机械化,人口少,商品率高,发达的交通,仓储条件等。
7.美国农业的地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8.掌握美国的相对位置(周围的大洋、国家)、重要山脉(阿拉巴契亚山脉、落基山脉)、重要河流(密西西比河)的位置。
课本P61●第二课与山为邻垂直的生计——安第斯山脉的秘鲁1.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部,有“南美洲脊梁”之称,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2.由于海拔高低(地势)的差别,导致安第斯山脉的自然景观呈垂直变化。
3.(了解)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
4.根据安第斯山脉环境的特点,产生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在海拔较低的地方,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
(种植业)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形成干旱草原地带,放牧骆马和羊驼作为衣食来源。
(畜牧业)5.(了解)羊驼毛有“纤维上帝”的美誉。
山地之国——阿尔卑斯山脉的瑞士1.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是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
人教版新课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1课家住平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平原地区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平原地区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3.小组合作学习: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过多: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教学内容较多,导致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不够深入。我需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消化知识点。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平原地区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平原地区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平原地区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教学工具,以便教师能够顺利进行教学演示和讲解。
6.学习任务单:为学生准备学习任务单,上面包含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学习要求,并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
7.学生反馈表:准备学生反馈表,以便在课堂上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意见,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引入多媒体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这些资源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三单元 如何认识区域走进南非课件 人教版

时间过的真快,到了12月,小丽终于踏上了南非 这块神秘的土地,她见到了他们,、、、、、、、
小丽结束了南非之行,认识了很多南非朋友, 他们对小丽美丽的家乡充满好奇、、、、、、
认识区域的基本方法
地球仪 地图 报纸 网络 电视
谁不说俺家乡好
特色鲜明的海洋民俗文化 底蕴深厚的海洋佛教文化 神奇瑰美的海洋沙雕文化 奇特秀丽的自然景观文化
金刚石、锑、磷酸盐
储量占世界第四位
镍、铀
储量占世界第五位
、、、、、
、、、、、
其特征是 3、地中海气候 分布在
其特征是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 非洲的大部分地区
特征是 终年高温每年有明显的 干湿季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 非洲的西北部 特征是 终年高温,降水稀少
新学期伊始,定海二中与南非开普敦中学 结成了联谊学校。12月,南非开普敦中 学将邀请七年级学生小丽等同学到南非考 察访问。小丽既高兴又困惑。困惑的是:
我需要了解南非的哪些信息?
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收集 有关南非的信息?
地球仪 地图 报纸 网络 电视
位置与范围 自然条件
人文特色 发展状况
南非经度位置 17°E---32°E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 非洲的西南部
特征是 夏季炎热干燥,冬 季温和多雨
1、地表起伏: 2、地形种类: 3、平原和高原的主要分布地 区:
地表起伏: 小
地形种类 平原高原盆地
平原和高原的主
要分布地区 平原分布在南非
的东北部
高原分布在南非的 中部和南部
生即南热子有不非带、息亚是草斑的热一原马带生个气、命丛绿候羚赞林色,羊气 候原歌的一等野,国望野南地形,度 无 生非也, 际 动的有这 的 物地白里 草 ,貌雪大 原 时河景皑部 上 刻观皑分生谱变地形的地活写化高区着着多原属狮生端资 源、, 有狭窄的平原、无垠的沙滩、流奔腾的河流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印象鄞州教案

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鄞州的历史、地理、文化等基本情况,提高学生对区域的认识和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地理、文化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从素质层面来看,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家乡、国家、民族等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关注家乡的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行为习惯方面,七年级的学生有的可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积极性高;但也有的学生可能存在学习拖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对于这些学生,教师需要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与总结
这节课的主题是“如何认识区域——印象鄞州”,我试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对鄞州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一些新的教学策略,例如,我使用了多媒体资源,包括图片、图表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鄞州的历史和文化。我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境保护:保护XX、XX、XX等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清洁能源、节能减排等。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如何认识区域的方法。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教师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鄞州的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如何认识区域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南非的人文特征,说法正确的有()①种族众多,文化丰富多彩②马赛人是南非最大的部族③施行种族隔离政策长达40多年④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南非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不同种族和文化,既有融合也有碰撞,南非政府在哪年废除构成种族隔离的所有法律条文( )A. 1948B. 1990C. 1938D. 20193.南非历史进入最黑暗的时期是在( )A. 殖民统治时期B. 实行种族主义制度时期C. 荷兰人人侵后D. 英国人人侵后4.下列有关南非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首都是约翰内斯堡B. 人口大部分是白种人C. 大部分人无宗教信仰D. 锰、矾、铬、铂族金属储量居世界第一位5.读南非及相关气候统计图,回答小题。
(1)与南非的纬度位置相符的描述是( )A. 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B. 主要位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C. 主要位于北温带地区D. 境内一年中无阳光直射现象(2)与南非开普敦的气候特点相符的是( )A. 1月气温低B. 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C. 7月气温高D. 当地冬季降水较多6.南非的居民中( )A. 大部分是欧洲移民的后代白种人,少数是黑人B. 大部分是属于白色人种的阿拉伯人,少数是欧洲移民的后代和黑人C. 大部分是混血种人,少数是黑人和白人D. 大部分是黑人,少数是白种人移民的后代7.以下叙述描述的是人文特点的是()A. 历史悠久、文明古国B. 土壤深厚、肥沃C. 连接亚、欧、非三大洲贸易往来的通道D. 气候干热,70%的土地是旱地8.(2019•重庆)巴蜀大地曾出现了许多被人们称颂的历史人物。
其中,人们作歌“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赞扬的是()A. 蔓子B. 张仪C. 文翁D. 吴资9.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也是世界上自然环境保存最好、动物种类最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该公园是( )A. 黄石国家公园B. 大峡谷国家公园C. 克鲁格国家公园D. 比亚沃耶扎国家公园10.关于南非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南非有多个种族,祖鲁族是南非最大的部族②南非南端的好望角集欧洲和非洲的人文特色于一体,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都市之一③南非是世界上出产金刚石和铀矿最多的国家④南非人民经过长期斗争,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二、非选择题11.说说南非是如何利用本地的自然条件来发展经济的。
从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12.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根据下图,描述南非的地理位置。
(2)说出南非海陆位置的特点,并说明其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重要意义。
(3)图中南回归线穿过地区的气候类型自西向东依次是什么?13.地理无处不在,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地理”的眼睛.下面是德班会议中的几幅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I的A图中,字母UN指________ ;B图的动物为北极熊,它主要生活在________ 地区.C图为世代居住于南非的居民________ 祖鲁人,推想他属于________ 人种;该人种现在主要分布于________ 洲(答2个即可).D图为欧美国家的代表,他们多为________ 人种,他们在会议中代表了________ 国家(从经济发展程度上看)的立场和观点。
(2)图II中,左面的高大树木为非洲著名的波巴布树,它分布在广阔的热带稀疏草原之上,猜想它多生长于________ 气候区.设计师将其球形下端想象为一个地球,则图中A为________ 洲:B处为________ 洲;C为________ 洲;D为________ 洋。
(3)无独有偶,另一位设计师将地球想象为一个巨大的发热的灯泡.观看图片,海洋F为________ 洋;大洲E为________ 洲.设计师将地球想象为一个巨大的发热的灯泡,请你解释一下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考点】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南非人文特征的有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赛人主要分布在肯尼亚的南部,坦桑尼亚的北部,与南非无关,所以②表述错误;南非主要以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为主,所以④表述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南非人文特征的识记。
2.【答案】B【考点】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
这个政策从1948年开始实施长达40多年,到1990-1991年间,政府废除了构成种族隔离的所有法律条文。
故答案是B。
【点评】知道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
3.【答案】B【考点】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
从17世纪起,荷兰、英国等殖民者先后来到南非,进行殖民争夺,开始对这块土地的统治。
到20世纪40年代,南非黑人力量逐渐增长,百人唯恐失去白人特权和白人的统治,从1948年开始实施种族主义制度,通过了一系列种族分离的法律,南非历史进入最黑暗的时期。
故答案是B。
【点评】知道南非的种族隔离政策。
4.【答案】D【考点】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南非的相关知识。
南非的首都是比勒陀利亚,故A项错误。
南非大部分人是黑种人,所以B项错误。
南非居民主要信奉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原始宗教,所以南非人是有宗教信仰的,C项错误。
南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锰、矾、铬、铂族金属储量居世界第一位,故D项正确。
【点评】知道南非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色。
5.【答案】(1)B(2)D【考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解析】【分析】本题目考查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考点,要求学生了解对南非的认识。
根据图中的经纬网可知,南非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和30°S之间,确定它在主要位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而开普敦位于南半球,1月气温高,在20℃以上,7月气温低,该地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属于地中海气候,选项AB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B;(2)D。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南非的地理位置,以及开普敦的独特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6.【答案】D【考点】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非的相关知识。
根据七上教材《综合探究三: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一课的描叙,可知南非的居民大部分是黑人,少数是白种人移民的后代,其中黑人是南非的本土居民,而白人移民主要是在殖民统治时期来到南非的,故选D。
【点评】掌握南非的种族状况。
7.【答案】A【考点】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文特点的有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和自然资源等,所以BD不符合要求;区域的人文特色包括区域的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生产活动、生活习惯等方面,所以A符合题意。
连接亚、欧、非三大洲贸易往来的通道,只是对某种事实的表述,并不是人文或者自然特征,所以C不符合要求。
故选择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学生对人文特点概念的理解。
8.【答案】D【考点】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重庆乡土历史知识。
巴蜀大地曾出现了许多被人们称颂的历史人物。
其中,人们作歌“晨风习习吹动,春雨滋润禾苗;太守注重农业,百姓丰足富饶”赞扬的是吴资。
吴资是东汉末年吕布的部下,时任济阴太守,在任期间重视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故答案选D。
【点评】知道重庆乡土历史知识。
9.【答案】C【考点】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感受区域的发展【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
根据七下教材《综合探究三:如何探究区域——以南非为例》一课介绍,世界最大的森林公园是南非的克鲁格国家公园,故选C。
【点评】了解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
10.【答案】C【考点】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南非的相关知识。
南非有多个种族,祖鲁族是南非最大的部族;开普敦是是集欧洲和非洲的人文特色于一体,是世界上最美丽的都市之一。
南非是世界上出产黄金和金刚石最多的国家;南非人民经过40多年的斗争,结束了种族隔离制度。
故②③说法有误,选择C。
【点评】知道南非的相关知识。
二、非选择题11.【答案】南非以丰富的矿产资源著称于世界,其中黄金、铂族金属、锰、矾、铬、红柱石的储量居世界第—位,还有蛭石、锆、钦、磷酸盐、锑等的储量均居世界前列,南非充分利用其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采矿业和制造业;利用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多种族聚居特点,发展生态旅游与民俗方旅游等。
结论:发展经济,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
【考点】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解析】【分析】本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如何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结合南非的自然条件进行分析。
根据所学的知识,我们知道南非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其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采矿业和制造业,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对外贸易,利用丰富野生动物资源发展旅游业,利用丰富生物资源发展农业.【点评】要求学生学会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要考虑具体的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经济时,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
12.【答案】(1)经纬度位置:位于南纬22一35度和东经17度一33度之间,地处南半球、东半球,主要处于南温带、低纬度。
相对位置;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
(2)特点: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东、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环抱,地处两大洋间的航运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意义:西南端的好望角航线,历来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有“西方海上生命线”之称。
在苏伊士运河开通前,是沟通亚洲和欧洲的海上必经之路。
(3)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考点】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解析】【分析】本题目考查确定区域的位置和范围的考点,要求学生了解对南非的认识,知道南非的地理位置,特别是南非的海陆位置,掌握其意义,知道非洲气候类型,特别是南回归线穿过地区的气候。
评价交通位置应考虑三个方面:地理位置,连接的地区,与重要交通干线和枢纽的关系。
【点评】题目结合非洲地图,考查确定区域的位置,特别是对南非海陆位置,理解它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重要意义,要求学生学会收集并整理资料;掌握从地图、图表和材料中获取有用信息得出结论的技能。
13.【答案】(1)联合国;北极;阿马;黑色;非洲、美;白色;发达(2)热带草原;非;亚;南美;大西(3)印度;大洋;因为地球内部元素衰变分解释放巨大能量,不断积累,就像一个会发热的灯泡一样【考点】评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关注区域的人文特色【解析】【分析】读图可知:(1)字母UN指联合国;北极熊主要生活在北极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