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人教版新课标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PPT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1第1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课件必修1高一必修1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1第1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课件必修1高一必修1化学课件
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四页。
(2)以 Na、K、H、O、C、S、N 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
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中②③⑥的后面。
物质类别 酸

盐 氧化物 氢化物
①HCl ③N__a_O_H 化学式
⑤Na2CO3 ⑦CO2 ⑨NH3
②H__2S__O4 ④Ba(OH)2 ⑥_N_a_2_SO4 ⑧Na2O ⑩H2O2
的一种分类方法。
第四页,共四十四页。
b.举例:在不同物质和它们所属的类别之间进行连线,并 确定分类标准。
第五页,共四十四页。
(2)树状分类法 a.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分类的分类方法。 b.举例:
纯净物



第六页,共四十四页。
金属
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 已知: Ca ―①―→ CaO ―②―→ CaOH2 ―③―→ CaCO3 C ―④―→ CO2 ―⑤―→ H2CO3 ―⑥―→ CaCO3
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四页。
[提升 2]
铁、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铜溶液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 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 B、C、D)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其中对应四个反应类型的说法正 确的是( )
A.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B.中和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C.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D.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置换反应
A.CaCO3 B.P2O5 C.CuO D.KMnO4 解析:CO2、SO2、P2O5 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答案:B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4.A、B、C、D、E 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相 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所含的相同元素是( )

课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_人教版必修一PPT课件_优秀版

课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_人教版必修一PPT课件_优秀版

酸性氧化物:
(能跟碱反应生成盐
CO2 SO2 P2O5
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
Mn2O7等
和水的氧化物)
成盐氧化物
(能跟酸或碱反应生成
碱(能跟性和酸水氧反的应化 氧生化物成物盐):Na2金O属C氧a化O物CuO
K2O等
盐和水的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Al2O3等
从组成 元素分
氧化物
不成盐氧化物:CO、NO、N2O等
BaCl2 Ba(NO3)2
钠盐 钡盐 硝酸盐 氯化物
2.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方法
金属单质 (由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
单质
纯净物
( 由同种元素 组成的纯净物)
非金属单质 (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 酸 (除水外溶于水解离出阳离子全为H+的化合物)
(由一种物质
物质 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 无机
(画出转化关系图)
不同类别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3) Ca
C 1)O2 CO2 2)H2O
H2CO 3
4) CaO 5) Ca(OH)2
CaCO3
6)CaO
点燃
1) C + O2 = CO2 2) CO2 + H2O = H2CO3 5) Ca(OH)2 + H2CO3 = CaCO3↓+ 2H2O
HNO3
HCl
3)酸性氧化物
金属 1)O 碱性 2)H O NO3- SO42- Cl- CO32- PO43-
CO2 SO2 P2O5 Mn2O7等
2
2
单质 (画出流程式并写出对应的方程式)
不成盐氧化物:CO、NO、N2O等
氧化物

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商品?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精品课件

人教课标版高中化学必修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精品课件

强弱分
弱酸 H2CO3 、H2S

从电离
一元酸 HNO3、HCl
产生的
H+数目
二元酸 H2SO4、H2CO3 、H2S
是否有 挥发性

易挥发性酸 难挥发性酸
HCl HNO3 H2CO3 H2S H2SO4
HCl H2SO4 HNO3 H2CO3
H2S
强酸 弱酸 一元酸 二元酸 难挥发酸 挥发酸
任务一: 对下列酸进行分类
必修1《化学》(人教版)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一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世界上已合成的物质
• 1900 • 1945 • 1970 • 1975 • 1980 • 1985 • 1990 • 1999 • 2016
55万种化合物 110万种,45年加倍 236.7万种,25年加倍 414.8万种 593万种,10年加倍 785万种 1057.6万种,10年加倍 超过2000万种 超过4500万种
氧化物 CaO、CO2
化合物

H2CO3等

Ca(OH)2等
盐 有机物
CaCO3 等 乙醇等
空气、溶液等
待学
Ca O2
金 属 单 质
CaO H20
金属氧 化物
C O2 CO2 H2O
Ca(OH)2
CO2或 H2CO3

CaO或 H2CO3 Ca(OH)2
非金
非金属
属单 质
氧化物

CaCO3

CaCO3
2、木炭燃烧取暖 C + O2 =点=燃CO2
3、石灰石分解高温Fra bibliotekCaCO3 == CaO + CO2↑

高中化学1第1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课件必修1高一必修1化学课件

高中化学1第1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课件必修1高一必修1化学课件
第十页,共四十四页。
3.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O3 应属于
() 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⑨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⑨
D.①④⑤⑥⑦
答案:B
第十一页,共四十四页。
4.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 C 和 O 两种元素,通常情况下这 瓶气体不可能是( )
第 课时 1
(kèshí)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第一页,共四十四页。
课程目标 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认识分类方法对化学学科研究和学习的重要作用。 3.熟悉酸、碱、盐、氧化物等之间的转化关系。
第二页,共四十四页。
图说考点
第三页,共四十四页。
[新知预习] 1.常见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 a.含义:根据 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
第三十页,共四十四页。
解析:A 处,Ca(OH)2+2HCl===CaCl2+2H2O(复分解反应); B 处,Ca(OH)2+CuCl2===CaCl2+Cu(OH)2↓(复分解反应);C 处,Fe+CuCl2===FeCl2+Cu(置换反应);D 处,Fe+2HCl===FeCl2 +H2↑(置换反应)。
A.CaCO3 B.P2O5 C.CuO D.KMnO4 解析:CO2、SO2、P2O5 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答案:B
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四页。
4.A、B、C、D、E 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相 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所含的相同元素是( )
A.铜 B.碳 C.铁 D.钙
答案:D
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四页。
答案:C
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四页。

第2章 第1节 课时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共42张PPT)

第2章 第1节 课时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2020-2021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共42张PPT)



分别属于钠盐、钾盐,但它们又都属于硫酸盐。

核 心
(2)树状分类法中的物质类别间存在从属关系,如盐属于化合物,
时 分


破 而化合物又属于纯净物等。





返 首 页
17
2.物质分类的几点注意事项

自 主
(1)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理解
堂 达


①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标 提













返 首 页
32
酸、碱、盐的理解



主 预
(1)溶于水能电离出 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 NaHSO4;溶于
达 标
习 探 新
水能电离出 O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如 Mg(OH)Cl;盐的构成中
提 素


不一定仅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如 NH4Cl,非金属元素可形


()


(3)根据树状分类法可知盐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 时


突 破
(4)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为氧化物。

( )作




[答案] (1)√ (2)√ (3)√ (4)×
返 首 页
12

自 主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堂 达


习 探
A.空气、NaCl 溶液均为混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ppt

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交叉分类)


Na2CO3 NaHSO4
Mg(OH)Cl CaSO4
正盐 碱式盐 酸式盐
可溶性盐 难溶性盐 微溶性盐
正盐:可看作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盐。 比如:Na2SO4 Ca3(PO4)2 酸式盐:可看成多元酸中的氢部分被碱反应生成的盐。 比如: NaHCO3 NaH2PO4 碱式盐:可看成多元碱中的氢氧根部分被酸反应生成的盐。 比如: CU2(OH)2(CO3)2
常用的简单分类方法
分类角度多样 交叉分 类法
特点:物 质类别间 有相交叉 的部分
特点:同 层次中各 类别间相 互独立
树状分 类法 分类标准唯一
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应学 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 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 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 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 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金属 非金属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5.你能用图来表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之间的转化关系吗?
交流与讨论
以前20号元素为例,谈谈门捷 列夫是如何对元素进行分类的
思考:你认为分类法的学习对你学习化 学知识有什么样的帮助? 类别 通性 特性
实践活动
1、对石油加工后的产物用树状分类法进行分类
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角色多重性
分类的角度(标 准)不同
同一事物可同时分 属不同类别
交 叉 分 类 法
练习3:运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人物分类
中国运动员 外国运动员 球类运动员 非球类运动员
练习4、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H2SO4 HCl HNO3 H2S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第一节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42张PPT)

【新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第一节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42张PPT)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活泼金属:
金属
较活泼金属:

不活泼金属:

非金属 由分子构成: H2、Cl2、P4、O3
由原子直接构成: 金刚石、石墨、
稀有气体:He Ne
(2)化合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
不同的方式
注意:
(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绝大多数元素与其它种类的元素可组成化合 物,相同的几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如CO和CO2、H2O和H2O2等。 (3)、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自身形式结合成单质时的存在形态,此时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 ②化合态: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成化合物时的存在形态,此时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正 价或负价。 ③地壳中元素质量含量由多到少排在前五位的元素依次为O、Si、Al、Fe、Ca。 (4)、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不一定为纯净物。 (5)、任何元素之间不一定均能形成化合物。
H2SO4 H3PO4
强酸 HCl、H2SO4、HNO3、HClO3、HClO4、HBr、HI
按酸性强弱分 中强酸 H3PO4、H2SO3 弱酸 CH3COOH、H2CO3、H2SiO3(不溶于水)、HF
碱的分类: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 OH- )的化合物叫做碱.
可溶碱 NaOH、KOH、Ba(OH)2、NH3·H2O 、Ca(OH) 2
(2)交叉分类法
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 多种分类的方法,即对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 行分类。 优点:从多角度对物质分类,体现了物质 的多种性质,弥补了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物质类别间有相交叉的部分。如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必修1化学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1)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必修1化学精品课件(人教版必修1)

新 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 课 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反应实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 标 三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具体内容包括:从化合价升降和
化 学
电子转移角度分析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
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常见的氧化剂与还原剂,探究铁
·
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3.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对比记忆较好,
并运用比较、归纳、分析综合等方法初步揭示化学变化的
规律。
人 教 版 必 修 一
·


2.1 物质的分类

·
化 学
人 教 版 必 修 一
·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
化 学
人 教 版 必 修 一
·


学习目标

·
化 学
·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从多种角度、依据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人 教 版 必 修 一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
化 学
·

本章概要

知识链接:本章是在学习了初中知识的基础上,
版 必 且在学习了第一章对化学物质定性研究的方法和程序、物
修 一
质的量(定量)的层面上来进一步学习化学中的重要基础理
新 论。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方法是处理物质分类问题的重要方 课 法,而电解质和氧化剂与还原剂中介绍的离子反应和氧化 标 还原理论是中学化学中的重要理论,有关胶体的知识在化
版 生在生活中有很多体验,有丰富的体验帮助,探究会更具
必 修
魅力,更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对现象的分析,有利于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散剂是液体时, 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3种 A、溶液(d<1nm) B、胶体(1nm<d<100nm) C、浊液(d>100nm) 注:1nm=10-9m d为粒子直径
1.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 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 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
“白马非马”的说法从 分类的角度来看有它 的合理之处吗?
马?白马? 非马?
从逻辑上讲是偷换概念, 但从分类方法上可以说是从 颜色和形状分别对物质进行 分类而得到的结论。
课堂小结:
1、物质的简单分类方法
(1)树状分类法(2)交叉分类法
2、分类一般步骤:
确定分类标准
选择分类方法
得出正确的分类
3、分类的一般原则:行之有效,简单易行。 4、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对于化学研究而言,便于了解各类物质的共性和各类反应的 本质;对于工作和生活而言,则提供便利,实现高效
课堂练习:
1、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强酸
H2SO4
含氧酸
HCl
无氧酸
HNO3 H2CO3
一元酸 二元酸 弱酸
1、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1)硫在氧气里燃烧 (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5)蜡烛在氧气里燃烧(6)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 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地达到 目的等。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思考与交流2 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依据。
空气、O2、Mg、HNO3、H2SO4、NaOH、 Ba(OH)2、NaCl、K2SO4、SO2、CaO、 Al2O3、CH4、HCl、氯化钠溶液 根据对上述物质的分类依据做图,并把各物质 填写在相应的位置上
系中的( B )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THANKS
FOR WATCHING
演讲人: XXX
PPT文档·教学课件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有关概念 2、分类:
(1)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
(气、液、固)来分,有9种类型。
分散质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分散剂
实例

空气

云、雾

烟液

糖水、油漆

泡沫塑料
固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

有色玻璃、合金
对上述5个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1]:是不是化合反应: 对如流化学反应(1)(2)(3)(4)为一类,都是化合反应; [分类标准2]: 反应物的特点: 反应(1)(2)为一类,都是非金属与氧气反应,
(3)(4)为一类,都是金属与氧气反应; 学完本章全部内容后,还可以对上述反应继续进行分类 [分类标准3]: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1)(2)(3)(4)(5)为一类,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一、简单分类法 及其应用
什图 么书 你馆 很里 快有 就许 找许 到多 你多 需的 要书 的籍 书, ?为
沃尔玛超市
?
你超 能市 够里 迅有 速成 挑千 出上 你万 所种 需商 要品 的, 东为 西什

❖思考与交流1
能否列举在生活、工作、学习上应用分
类法的例子?讨论对它们进行分类的目 的和意义。
树状分类图
纯净物
物质
单质
化合物
混合物 空气
非 金

酸碱

氧 化



O2
Cu H2SO4Ba(OH)2 KNO3 CO2
❖思考与交流3
如对何于分N类aC?O3、Na2SO4、K2SO4、K2CO3这几种盐又
NaCO3
钠盐
交叉分类法
Na2SO4
钾盐
K2SO4
硫酸盐
K2CO3
碳酸盐
结论:不论是对化学物质还是对化学反应所进行的分类,都 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则有不同的分类方 法。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化学》
必修1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2.1.1《简单分类法 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1.感受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
种重要科学方法;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 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 2.能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 • 3.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 应; • 【重点难点】 •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 【教学方法】 • 讨论、讲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