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岩地区岩溶渗漏问题评述
岩溶地区渗漏分析与处理1.1

1 前言 (2)2 岩溶区水库渗漏的防渗方法 (3)2.1 岩溶发育特征 (3)2.2 岩溶区渗漏分类。
(3)2.3 岩溶区渗漏原因 (4)2.3.1 坝体渗漏主要原因 (4)2.3.2 坝基渗漏主要原因 (4)2.3.3 绕坝渗漏主要原因 (4)2.4 岩溶区渗漏分析 (5)2.5、岩溶区渗漏方法 (5)2.5.1 对坝基泉水的处理 (6)2.5.2 对坝基处溶洞、竖井及溶蚀裂隙的处理 (7)2.5.3 溶洞和漏斗的处理 (8)2.5.4 库区渗漏的常用处理措施 (11)3 总结 (12)参考文献 (13)岩溶地区渗漏分析1 前言随着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发展,国内修建的大坝愈来愈多,地质条件良好的坝址也越来越少。
目前,许多大坝修建在岩溶发育的地区,在此筑坝,其基础处理、水库周边和库区渗漏通道的防渗处理极为重要,同时处理的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
文章介绍了岩溶地区水库的防渗措施,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近年来随着岩溶地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以及岩溶科技攻关和技术进步,岩溶水库渗漏勘察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勘测技术和理论分析方法也日趋成熟。
其中水化学研究日益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流沙河中上游拟建的永定桥水库,为防止渗漏,在岩溶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坝区地下水系发育特征,特进行了坝区天然水水化学特征的调查,以便为进行工程处理提供依据。
水化学综合研究内容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宏量组份、稀土元素含量、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等[1]。
水库渗漏是水利工程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这一问题更为突显。
对水库渗漏形式、渗漏发生部位以及渗漏量评价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规模、效益,甚至成败。
工程地质条件对岩溶地区渗漏的影响甚是严重,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等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建国以来我过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其中坝型为土石坝的居多为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节省投资因此挡水坝的型式多数是土石坝。
白云岩中的岩溶现象和溶蚀特征

白云岩中的岩溶现象和溶蚀特征岩溶现象是指在石灰岩、白云岩等碳酸盐岩地区,由于长期受到水的侵蚀和溶解作用,形成的溶洞、溶涧、森林盆地等地形特征。
而白云岩是一种含有大量方解石的碳酸盐岩,因此在其地貌中可以观察到丰富多样的岩溶现象。
首先,白云岩地区经过长期的风化和侵蚀作用,形成了众多的溶洞。
溶洞是指在地下水侵蚀碳酸盐岩时,洞穴形成的地下空腔。
这些洞穴的形成是由于地下水溶解方解石而导致的。
白云岩中的溶洞通常呈现出奇特的地貌景观,例如钟乳石、石笋、石柱等。
钟乳石是指在溶洞内壁上由于方解石溶解沉积而形成的柱状石块,形状各异,有如挂钟的悬垂状。
石笋则是在溶洞内壁或洞顶上形成的石柱,它们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沉积和溶解作用。
这些特殊的地下洞穴景观是白云岩地区的一大特色,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和研究者。
其次,白云岩地区还有许多溶涧和森林盆地。
溶涧是指白云岩地区由于水的长期侵蚀和溶解作用形成的河谷。
溶涧常常具有深谷、急流和流瀑等特点。
在溶涧的上方,往往会形成森林盆地,即溶洞和溶涧之间的凹地。
这些森林盆地通常由于地下水源的补给而形成了湖泊或湿地,吸引了大量的水生生物和鸟类栖息。
白云岩地区的溶涧和森林盆地景观丰富多样,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观赏和探险的机会。
此外,白云岩地区的岩溶现象还包括一些小型地表侵蚀特征,例如岩溶峰、岩溶坡和溶蚀沟。
岩溶峰是指白云岩地区由于地下水溶解和地表侵蚀而形成的突出的山峰。
岩溶坡则是在坡面出现了溶蚀凹陷的地形,由于岩石的溶解和崩塌积聚而形成。
溶蚀沟是在地表岩石受到水侵蚀时形成的沟壑,其侵蚀作用模式往往与大型的溶洞和溶涧有相似之处。
总之,白云岩中的岩溶现象和溶蚀特征是由于长期的水侵蚀和溶解作用而形成的特殊地貌景观。
溶洞、溶涧、森林盆地等地形特征丰富多样,给人们提供了观赏和探险的机会。
通过对白云岩中的岩溶现象和溶蚀特征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地球表面的地貌演变过程,还为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因此,深入研究白云岩地区的岩溶现象对于推动地学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岩溶地区渗漏分析与处理1.1

岩溶地区渗漏分析与处理1.11 前言 (2)2 岩溶区水库渗漏的防渗方法 (3)2.1 岩溶发育特征 (3)2.2 岩溶区渗漏分类。
(3)2.3 岩溶区渗漏原因 (4)2.3.1 坝体渗漏主要原因 (4)2.3.2 坝基渗漏主要原因 (4)2.3.3 绕坝渗漏主要原因 (4)2.4 岩溶区渗漏分析 (5)2.5、岩溶区渗漏方法 (5)2.5.1 对坝基泉水的处理 (6)2.5.2 对坝基处溶洞、竖井及溶蚀裂隙的处理 (7)2.5.3 溶洞和漏斗的处理 (8)2.5.4 库区渗漏的常用处理措施 (11)3 总结 (12)参考文献 (13)岩溶地区渗漏分析1 前言随着水利水电建设事业的发展,国内修建的大坝愈来愈多,地质条件良好的坝址也越来越少。
目前,许多大坝修建在岩溶发育的地区,在此筑坝,其基础处理、水库周边和库区渗漏通道的防渗处理极为重要,同时处理的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
文章介绍了岩溶地区水库的防渗措施,并提出了几点建议。
近年来随着岩溶地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以及岩溶科技攻关和技术进步,岩溶水库渗漏勘察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勘测技术和理论分析方法也日趋成熟。
其中水化学研究日益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流沙河中上游拟建的永定桥水库,为防止渗漏,在岩溶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坝区地下水系发育特征,特进行了坝区天然水水化学特征的调查,以便为进行工程处理提供依据。
水化学综合研究内容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的宏量组份、稀土元素含量、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等[1]。
水库渗漏是水利工程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这一问题更为突显。
对水库渗漏形式、渗漏发生部位以及渗漏量评价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规模、效益,甚至成败。
工程地质条件对岩溶地区渗漏的影响甚是严重,包括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等对岩溶发育的影响。
建国以来我过大力兴修水利设施其中坝型为土石坝的居多为充分利用当地材料节省投资因此挡水坝的型式多数是土石坝。
某水库坝址区白云岩岩溶发育特征及对工程影响

某水库坝址区白云岩岩溶发育特征及对工程影响李爱国;张少锋;左玺龙;张雄【摘要】某水库坝址区地处岩性为白云岩的中低山地区,根据工程经验,此类地区岩溶形态一般以溶隙、溶槽、小溶洞为主要,岩溶往往不发育,但在该坝址区勘察时发现,除上述岩溶形态外,层间破碎溶蚀缝较发育,同时也存在右岸地下水位低平、河床下存在低水头承压含水层等问题.总结该坝址区白云岩岩溶主要具有河床发育高程远低于两岸、左岸弱于右岸和河床、沿层面发育等特征,对其可能引起的渗漏、坝基稳定、承压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年(卷),期】2014(028)004【总页数】4页(P459-462)【关键词】白云岩;岩溶;工程影响【作者】李爱国;张少锋;左玺龙;张雄【作者单位】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地质公司,湖北武汉430010;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地质公司,湖北武汉430010;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武汉)地质公司,湖北武汉430010;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上海2004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51 工程背景及研究意义某水库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龙江河的支溪上,属于中型水库,枢纽由挡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组成,均布置于河床,设计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45 m。
坝址区右岸基本上为孤山,左岸亦无大的漏水洼地,岩性为白云岩,根据以往工程经验,此类岩性岩溶形态一般以溶隙、溶槽、小溶洞为主要,岩溶往往不发育,但通过勘探发现,该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却较复杂,除上述岩溶形态外,本工程区层间破碎溶蚀缝也较发育,同时也存在右岸地下水位低平、河床坝基下存在低水头承压含水层等问题。
由于受地形限制,可选坝线局限在该支溪上下游开阔地带之间的200 m范围内,对坝址区存在岩溶等工程地质问题无法避让(图1),因此分析坝址区岩溶的发育特征对工程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图1 坝址区工程、水文地质示意图Fig.1The sketch map for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hydrological geology of dam area1.寒武系石冷水组;2.寒武系杷榔组;3.第四系与基岩界线;4.地层分界线;5.断层;6.岩层产状;7.揭露承压水钻孔位置;8.地下水流动方向;9.钻孔编号。
浅谈岩溶及采空区塌陷的地质灾害

浅谈岩溶及采空区塌陷的地质灾害摘要:随着人们对矿采安全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开采方对岩溶及采空区塌陷等易发生的地质灾害问题加强了研究。
本文就将对我国矿采中存在的岩溶及采空区塌陷地质灾害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以此避免地质灾害给人们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形成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岩溶;采空区;塌陷;地质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指的是那些由不良地质引起的事件,其对人类的身体安全、财产可能造成非常大的损伤,甚至会改变周围环境。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工程建设层出不穷,且各类型的开采活动也持续进行着。
人类这些活动会给地质变化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进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
当前,我国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岩溶塌陷和采空区塌陷这两种。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对这些地质灾害不予重视,极有可能导致人类活动受到阻碍,甚至会给人体安全与财产安全带来损伤。
地质灾害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起的地表塌陷,或者是由于地质的演化,促使岩溶地区会受到各种作用力的作用,进而发生塌陷。
而岩溶地区和采空区由于其地质结构较为脆弱,会比其他地区更容易、更频频的发生塌陷灾害,需要研究人员对此予以高度的关注。
一、岩溶及采空区塌陷地质灾害岩溶塌陷主要是由于可溶性岩层在经受到水体的侵蚀、溶解之后,会形成一定的裂缝,进而产生溶洞,最终造成岩溶地质。
岩溶地质具有地表结构脆弱、含水量高的特点,容易引起岩溶基岩层、上覆土层及下伏基岩一起发生塌陷现象。
二矿山采空区的塌陷,主要是因为矿山经过回采之后,没有支护的保护,从而引起空间顶部的崩塌,或者是由于人类活动(包括抽水、排水以及开采)等引起的地质塌陷。
由于采空区塌陷的形成原因不同,其会随着人类活动的范围而扩大危害范围及程度,也随着人类活动的规律来确定发生频率。
也就说,人类对矿区资源的索取速度越快,采空区造成的危害也越大。
(一)岩溶塌陷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关动力因素岩溶塌陷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目前仍未形成较为全面和科学的形成机理。
某岩溶地区水库的渗漏分析

关 , 岩溶 的发育 受 地 层 岩性 、 质 构造 等 因 素控 制 , 而 地
岩 溶 的分 布有 一定 的时 、 空规 律 , 岩溶 发育 强度 因可溶 岩 的纯度 、 出状 态及水 环境 不 同而不 同 , 产 有一 定 的强 度 分 区¨ 。若 库周 存在 一定厚 度 的非可 溶岩且 封 闭条
断层位 于水 库 内 。 f。 1为顺 河 向断 层 , 向近 s 向 , 角 近 直 立 , 一 走 N 倾 局
部倾 向西 , 角 >8 。 断层破碎 带 宽 3~ 断层 物质 倾 6, 8m, 主要 为断层 角砾 岩夹 糜棱 岩 , 伸 长 约 3 7 i, 平 延 .2 k 显 n 推性 质 。发育 于坝址 右岸一 上 游左 岸元 宝 L 西侧 。 1 . 1
第2 5卷 第 5期
21 0 1年 1 0月
资 源 环境 与 工程
Re o r e s u c s Envr n n io me t& En i e ig gne rn
Vo. 125, . No 5
0c. 2 t. 011
某 岩 溶 地 区 水 库 的 渗 漏 分 析
米 健 ,张定 彪
P fD O 、 、 b 、 t 岩 、 。、 、 ∈ Zg P 。 泥 页岩 、 岩 等 碎 屑岩 以 砂 及 v ∑ P 等 岩浆 岩地层 , 区 内较 稳定 的 、耵 、耵、 、 为
相 对 隔水层组 。
这对 岩溶 地 区水库 的渗 漏分 析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求 。
60 2 ) 5 0 1 ( 南 省 水 利 水 电勘 测 设 计研 究 院 , 南 昆明 云 云
摘
要 :某 水 库位 于 岩 溶地 区 ,工程 区碳 酸 盐 岩 广 泛 分 布 ,水 库 存 在 岩 溶 渗 漏 的 风 险 。深 入 分 析 了水 库 库
岩溶区四大工程地质问题综述_谢树庸

岩溶区四大工程地质问题综述谢树庸(国家电力公司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2)摘要:岩溶区各项工程建设均或多或少会遇到与岩溶洞穴或岩溶水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如岩溶地基与围岩的稳定问题、岩溶渗漏问题、岩溶涌水问题与地下水外水压力问题。
为查明与处理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实例,根据个人了解的情况作些简单介绍,以有助于加快岩溶区的各项工程建设,特别是/西电东送0工程的建设。
关键词:岩溶;四大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实例;对策中图分类号:P6421254;TV2231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O0133(2001)04O0085O03石灰岩与白云岩类可溶岩硬度中度,有足够的地基与围岩承载力,边坡较稳定,为人工砂石骨料的优质料源,其河谷断面多狭窄,是建坝与修桥的良好地址。
但由于具有可溶性,总会有不同类型的岩溶现象,如溶洞、溶缝等,相应岩体透水性、富水性也极不均一。
因而在岩溶区的工程建设所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其特殊性,归纳起来有四大工程地质问题:即岩溶地基与围岩的稳定问题、岩溶渗漏问题、岩溶涌水问题与岩溶水外水压力问题。
这些问题的查明往往需要投入较多的勘察工作量和先进的手段,否则将迫使设计作较大的修改,施工进度难以保证,工程投资有所突破,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根据本人的工作经历与了解的情况作些介绍与商谈,望对岩溶区正进行的各项工程建设,如/西电东送0的水、火电工程,对外交通的高等级公路、铁路、飞机场以及无数工业与民用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勘察、设计、施工有所帮助。
并希望在各项工程完工后有更多的总结与实例,对这四大问题的解决有更大的发展与突破。
1岩溶地基与围岩的稳定问题岩溶洞穴有大有小,大到几十万立方米的溶洞,小到厘米级、毫米级的溶缝及夹泥裂缝。
它们所处部位不同,对不同工程的影响也各异。
如乌江东风水电站左拱座顺F38断层发育一长38m、宽6 ~11m、最高23m的溶洞,为粘土充填,处于拱端应力范围,由于原拟定的勘探平硐准备实施时施工队伍进场修路干扰被迫放弃,坝肩开挖后才发现。
浅析岩溶地区坝基帷幕特点及防渗帷幕遵循原则

浅析岩溶地区坝基帷幕特点及防渗帷幕遵循原则发表时间:2016-04-06T17:37:57.7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8期供稿作者:刘忠雨[导读] 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岩溶的形成主要是透水的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岩石受到有溶解能力的地下水溶蚀的结果,。
刘忠雨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十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710065摘要:针对贵州黔中水利枢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所处的岩溶地质,分析岩溶地质条件下坝基透水性强的特点,认为在坝基帷幕灌浆施工前勘查岩溶地区岩石渗漏情况和渗流规律,并提出合理的防渗处理措施,是进行岩溶地质条件下帷幕防渗处理的先决条件。
分析岩溶基础帷幕灌浆特点,同时总结出岩溶地区设置防渗帷幕应遵循的原则,是做好岩溶地区帷幕灌浆的先决先决条件。
关键词:岩溶地区;坝基;帷幕灌浆;防渗处理;裂隙1 引言岩溶的形成主要是透水的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岩石受到有溶解能力的地下水溶蚀的结果,而岩溶的发育程度和形态主要与地质构造、地下水动力条件、气候及岩性等因素有关。
岩溶地区,特别是岩溶比较发育的地区,地基最大特点就是透水性极强。
在岩溶发育的基岩上筑坝,大坝坝基、水库周边和库区渗漏通道的处理极为重要,施工技术也比较复杂。
因此,施工前查清岩溶基岩的渗漏情况、渗流规律,并提出合理的防渗处理措施是做好岩溶地区大坝基岩帷幕灌浆的先决条件。
在岩溶地区进行帷幕灌浆防渗施工,其岩性性质确定了该地段防渗灌浆施工具有明显的特点。
故在岩溶地区设置防渗帷幕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2.工程简介2.1工程简介黔中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贵州中部黔中地区、云贵高云苗岭宽缓山脊、两江分水岭河源地带、岩溶峡谷山区。
工程以灌溉、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发电等综合利用以及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创造条件的Ⅰ等大⑴型水利枢纽工程。
枢纽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区出露地层有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灰岩、泥岩、泥质灰岩、泥灰岩和白云岩等。
右岸KS7岩溶系统发育在T1yn3中,底部受T1yn2隔水层阻隔,存在高水位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件在弱可溶的白云岩中找到 / 相对隔水层0 作为防 渗依托, 从而大大节省工程费用。
4 结语
由于白云岩的物质组分以白云石为主, 其晶格 的内能远大于方解石的, 因此其可溶 性弱于石灰 岩。白云岩在溶蚀过程中, 可分解为白云岩粉和易 使地下水中的 CaCO3 达到饱和 状态。当径流条件 差时, 白云岩粉与次生方解石则将岩体中的孔、隙 堵塞, 促 使白云岩岩溶 不发育。只有 在垂直渗流 带、水平循环带的断裂 发育部位才能 使水交替强 烈, 带走白云岩粉和饱和的 CaCO3, 而发育一些溶 洞或管道。所以, 白云岩地区岩溶普遍不发育, 但 有地表水系, 且小泉水普遍, 岸坡地下水水力比降 较大。在距岸坡一定深度和水平循环带以下无张宽 裂隙时, 岩溶不发育, 可成为防渗依托的 / 相对隔 水层0。从而, 白云岩地区的岩溶渗漏一般不复杂, 要处理的范围与深度也有 限, 防渗处 理工程可节 省, 这已为不少水利水电工程所证实, 在新的工程 中应大胆借鉴与采用。
( 见表 1) : 当岩石中含有 50% 以上的方解石或文石 的属石灰岩类; 含有 50% 以上白云石的属白云岩 类; 介于两者之间的为过渡类型。
表 1 碳酸盐岩的分类
岩石名称
石灰岩 含白云质石灰岩 白 云质 石 灰 岩 石 灰质 白 云 岩 含石灰质白云岩 白云岩
碳酸盐岩成分/ %
方解石
白云石
95~ 100 75~ 95
第 18 卷第 2 期
贵州水力发电 GU IZHOU WAT ER PO WER
2004 年 4 月
白云岩地区岩溶渗漏问题评述
谢群
( 深圳市水利规划设计院, 深圳 518036)
摘 要: 白云岩地区水 库渗漏问题不严重, 处理较 简单, 其理 由是岩 溶不发 育及水 文地质 条件较简 单。岩溶 不
甚发育的原因则与白云岩的溶蚀机理有关。
由于白云岩地区具有上述岩溶水文地质条件, 因此在白云岩地区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处理渗漏问题
较简单, 可视为裂隙岩体的渗漏。因此, 防渗处理 不必寻找泥页岩隔水层作防渗依托, 也不必一定要 接地下水位, 只需拦截低平水位带即可。有的工程 虽有地下水洼槽但也不一定产生渗漏, 仅为微不足 道的渗透, 而不需处理。这些十分珍贵的实践经验 是应该大胆采用的。
5~ 0 25~ 5
50~ 75 25~ 50
50~ 25 75~ 50
5~ 25 0~ 5
95~ 75 100~ 95
CaOBM gO
> 5011 91 1~ 501 1
4~ 911 21 4~ 4 115~ 21 2 114~ 11 5
为反应岩石的可溶性, 经试验表明: 在含 CO 2 的水溶液中, 当方解石的溶解度为 1 时随着岩石中 CaO 和 Mg O 比值的增加则相对溶解度也增加。如 白云岩的 CaO 和 MgO 比值在 112~ 212 之间时相 对溶解度为 0135~ 0182; 若比值为 212~ 1010 之 间的 相 当 于 白 云 质 灰 岩, 相对 溶 解 度 为 018 ~ 0199; 若比值大于 1010 时相当于石灰岩, 其相对 溶解度接近 1。
红岩水电站 为猫跳河最下游 的梯级电 站, 于 1974 年建成发电。大坝为双曲率薄拱坝, 坝高 60 m, 雍水高 48 m, 水库总库容 3 040 万 m3, 装机 容量 30 MW。
坝址及库首分布的地层为三叠系下统永宁镇组 下段 ( T 1yn1 ) 灰岩、白 云 岩及 白 云质 灰 岩 与上 段 ( T 1yn2) 白云岩。岩层缓倾上游偏右岸。左岸有 F30 断层平行于河流展布, 右岸坝肩上游有 F31断层斜 过。在 F30断层影响带上发育有 1 号岩溶管道, 直 径 013 m, 顺 F31断层在 Ò级阶地时期发育了 K 32溶 洞, 其体积约 800 m3。左岸距库岸 200 m 有平行 河流的栽江沟存在, 至坝轴线下游 150 m 处又与近 垂直于猫跳河的红岩沟汇合。两溪沟的水位比库水 位低 0~ 40 m。栽江沟水分散补给左岸地下水, 水 力比降为 6% ~ 9% ; 库 首右岸为一弦长 约 900 m 的河弯, 河弯地带岩溶化 程度低, 除 K32 溶洞外, 未见其他涌水溶洞或暗河。右岸地下 水补给条件 差, 排泄条件好, 地下水等水位线受坝下游的河水 控制呈朝向下游的洼槽, 洼槽水位比 下游河水位 高, 但比上游略低 1 m。
关键词: 工程地质学; 白云岩岩溶特点; 渗漏评述
中图分类号: P6421 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 0133 ( 2004) 02- 0043- 03
白云岩地区已建成不少水利水电工程, 其岩溶 渗漏问题与灰岩地区有所不同, 表现在岩溶渗漏不 复杂、不严重, 基本为岩溶裂隙性或裂隙性渗漏, 故对其处理也较简单, 从而大大节省工程费用。现 在, 在白云岩地区还将兴建一批水利水电工程, 所 以据本人收集到的一些典型资料略作评述。
( 3) 白云岩在溶蚀过程中, 其结构遭到溶蚀破 坏逐渐分解为分散的晶体颗粒( 白云岩粉) 。在径流 迟缓的条件下则易将岩体的孔洞、裂隙堵塞而影响 岩溶的发育。同时在水溶液中 CaCO3 的饱 和度比 M gCO3 的小, 而 CaCO3 的溶 解速度 却比 MgCO3 的快, 因此 CaCO3 很快达到饱和状态而沉淀, 形 成次生方解石, 亦将孔隙堵塞。故白云岩的岩溶发 育只有在良好的地下水径流条件下, 即有优越的张 开裂隙和较强的水交替, 如垂直的渗流带和水平的 循环带有可能冲刷与搬运白云 岩粉和带走饱 和的 CaCO3, 而发育一些小洞穴或管道。在远离岸坡的 部位和水平循环带 以下的岩体中, 由于张宽 裂隙 少, 水交替条件差, 则岩溶不发育, 为微透水至不 透水的岩体。因此, 前述各工程的防渗处理才有条
坝址为切深百余米的 / U0 型峡谷, 白云岩缓 倾下游, 左岸有 F1, F10断层, 右岸有 F 50断层近平 行河流展布。坝址岩溶发育微弱, 岩溶形态在正常 蓄水位以 上占 70% , 河 床有直径几厘 米至 30 cm 的小溶洞。地下水补给河水, 左岸 F1 断层下盘地 下水水力比降为 36% , F1, F 10 之间的地下水位受 下游急滩影响, 比坝址河水位低 2~ 3 m, 为一纵 向( 平 行 河流 ) 径流 带; 右岸 水 力 比降 较 陡, 为 57% 。河床有承 压水, 水 位高出河 水面 6~ 9 m。 岩体在一定深度内具裂隙性与岩溶裂隙性透水, 河 床渗透系数为 0122~ 0154 m/ d。为防止渗 漏与避 免出现渗透稳定问题, 坝址设置了防渗帷幕, 两岸 的帷幕均接地下水位, 其中左岸帷幕长 60 m, 并 y 拦截了 F1, F 10纵向径流带; 右岸帷幕长20 m, 为
鲁布格水电站位于云、贵交界处 的黄泥河 下 游, 为混合式开发。大坝为风化料心墙土石坝, 最 大坝 高 10318 m, 雍 水位 高 85 m, 水 库 总 库 容 1111 亿 m3, 装机容量 600 MW, 1989 年底蓄水发 电。
水库不存在 渗漏 问题。坝址 为深 切 / V0 型 谷, 两岸山体高出河水面 300 m 以上。分布地层为 三叠系中统关岭组( T 2g) , 以白云岩为主, 岩层缓 倾下游偏右岸, 有 3 条断层与河流斜交。岸坡地表 岩溶不发育, 只有沿断层可见较宽的溶蚀裂隙, 河 边有小泉水出露。坝基钻孔发现的岩溶多为溶孔、 溶隙和小溶洞, 直径一般为 2~ 5 cm, 最大 7 cm。 在两岸的 30 个平硐中共见 40 个小溶洞和 104 条溶 蚀裂隙, 多沿断层发育。两岸存在地下水低平带, 左岸宽 210 m, 右岸宽 115 m , 地下水位与河床水 位接近或略低。
3 白云岩的溶蚀机理
白云岩的溶蚀机理与石灰岩大不相同, 综合各 方面研究结果, 择主要部分简述如下:
( 1) 白云岩的成分与可溶性。碳酸盐岩的物质 组分( 化学成分与矿物成分) 和结构构造影响岩石的 可溶性, 对于纯 碳酸盐岩 的分类是 按方解石 ( CaCO 3) 和白云石( CaCO3#Mg CO3) 的重量百分比划分的
1 工程实例
111 修文水电站 修文水电站位于贵州猫跳河中游, 于 1961 年
建成 发电。大 坝为混凝 土拱坝, 最大坝 高 49 m, 雍水高 40 m, 总库 容 1 140 万 m3, 装 机容 量 20 M W。现已蓄水 40 余年, 未发现渗漏。
该电站组成库盘与坝址的地层为寒武系中上统 (: ls2+ 3) 白云 岩, 库首 左岸为 一弦长 约 2 km 的 河 湾, 其地面高程比正常蓄水位高 200 m 左右。坝址 上下游均有泉水出露, 按坝址左岸地下水水力比降 36% 推测, 地下水分水岭远高于库水位, 故蓄水以 后未发现渗漏。
防渗采用灌浆帷幕。帷幕只能与微透水岩体相 接, 经电网络模拟试验确定: 左岸帷幕长 214 m, 右岸长 110 m, 只拦截两岸低平水位带; 坝段帷幕 长 107 m , 深 42 m。帷幕防渗总 面积 218 万 m2, 钻孔进尺 9 300 m, 钻孔利用系数为 3101, 灌浆单 位耗灰量为 100~ 300 kg / m。蓄水后实测渗漏量仅 为预期值 0128 m3/ s 的 35% ~ 37% , 处理是成 功 的。
收稿日期: 2003-12-02 作者简介: 谢 群( 1967-) , 女, 贵州 省贵阳 市人, 工 程师, 从 事
水利水电及民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 43 #
第 18 卷第 2 期
贵州水力发电
2004 年 4 月
防渗处理采用灌浆帷幕。帷幕端点与底界无隔 水层可用, 均依托相对不透水的岩体。防渗帷幕线 的布 置 为 : 在 左 岸 穿过 F 30 断层 , 幕 长 1 10 m ; 右 岸向岸坡延伸 40 m 后折向下游, 长 81 m, 以拦截 河弯渗漏对厂房后 坡的渗水; 河床坝基帷幕 深为 30 m 。帷幕一般设单排孔, 孔距 115 m, 但在断层 带及右拱端附近为双排孔。帷幕总防渗面积 211 万 m2, 总孔 深 25 79419 m, 钻孔利用 系数为 0181, 灌浆平均单位耗灰量为 6516 kg/ m 。帷幕完全形成 后, 未发现渗漏, 库首右岸地下水洼槽缓慢上升, 其水位虽比 库水位仍 然低 20 m, 但未 发现渗漏, 仅为缓慢的微不足道的渗透。 113 鲁布格水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