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问题导学”模式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美术教育的深入推进,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教育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利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和有效性。

1.小组合作创作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根据老师提供的主题或素材进行合作创作。

进行一幅大型的壁画创作,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内容,然后合并在一起,共同完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这种合作创作的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促进学生的创意发挥和想象力,让学生在合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2.角色分工合作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专题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工合作,每个人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例如美术指导、材料准备、作品宣传等。

通过这种角色分工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团队合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等合作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对等地与学生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些美术作品或者美术设计方案。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与学生进行合作,这种对等合作的方式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互信和理解,让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探讨,从中不断获得新的启发和收获,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合作学习是一种小组活动,学生需要在小组中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工作中与他人合作,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会尊重他人的想法,这对于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发展至关重要。

3.促进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需要不断集思广益,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

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1.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合作学习的本质是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通过小组活动或合作任务,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经验,从而加深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绘画作品的创作和交流,互相欣赏和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认知碰撞,提高美术学习的效果和趣味性。

2.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包容和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对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美术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和交流空间,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勇于表现和创新,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和创作能力。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结合团队的力量进行创作,分享和展示各自的作品,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探索,提高创作的独特性和质量。

1.小组合作创作在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共同制定创作计划,分工合作进行创作,完成一项绘画作品或手工作品。

在合作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丰富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完成作品后,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评价和展示,分享创作的心得和体会。

通过小组合作创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丰富美术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3.合作学习交流会在美术教学中,可以设立合作学习交流会,让学生通过分享和交流,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和心得体会。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会,邀请家长和其他老师参与,让学生展示和分享合作学习的成果,总结和反思合作学习的过程和体会。

通过交流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成果和价值,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合作学习是指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来完成任务或学习,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相互交流,共同合作,达到协作发展的效果。

在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的发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面就从以下几方面来介绍合作学习在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创造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依照教师的要求和教学步骤完成任务,没有太多的自主空间。

而通过合作学习方式,学生能够相互交流思想和创意,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从而更好地完成艺术创作任务。

例如在绘画课上,学生可以分组完成画作,每组成员负责不同部分,最后合并成为一幅完整的作品。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组合出更多新颖的画面。

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完成任务,这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们从小就形成“团队合作”的思想和品质,为今后的工作或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们能够从与他人交流中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这种学习方式往往具有充分的开放性和自由度,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还能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存在感,从而更加热爱艺术学科。

四、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合作学习中,组员之间相互切磋,相互比拼,这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例如,在美术作品的展示时,学生们能够进行互相评比,评选出最佳作品,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和竞争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合作、协作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下面将从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合作学习两个方面介绍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小组内的成员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学习任务。

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美术作品创作、美术材料制作等任务。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合作中感到快乐与自豪。

在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可以分享自己的创意和经验,相互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共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尊重和倾听他人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实现目标。

3.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小组中,学生可以相互启发,激发自己的创造力,通过交流和合作,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作品。

小组合作学习也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1.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合理安排合作学习活动,提供适当的指导,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创造能力。

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发现和改正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参与学习活动,共同解决问题,达到知识和技能的共
同建构。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起到促进学生情感与认知发展的作用。

下面将
从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提升学习成效三个方面来探讨合作学习在初中
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合作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由于初中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集中,单一的教
学方式容易使他们产生厌倦感。

而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可以互相讨论,相互启发,
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
术学习中来。

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互相沟通、互相倾听,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特别是在美术创作中,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创意
和想法,得到他人的建议和帮助,从而相互借鉴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合作学习可以提升学习成效。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深度
思考和全面理解。

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相互讨论问题,比较自己的答案,找出错误并进
行修正。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集体智慧,还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从而更好地掌握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和共同创造知识的学习方式。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艺术知识,提高艺术技能,培养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本文将从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实践方法和应用效果三个方面探讨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社会建构主义和认知心理学。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由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对经验的解释构建而成的。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实践等方式,共同建构知识,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

认知心理学则强调学习者在交互中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并通过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二、合作学习的实践方法1. 小组合作探究: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探究一个艺术主题或问题。

让学生分组共同分析一幅名画,探讨画中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内涵。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启发思考,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2. 合作创作作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艺术作品创作。

每个小组成员可以负责不同的部分,如构思、素描、上色等,最终共同完成一个艺术作品。

通过合作创作,学生可以相互协作、相互学习,提高艺术技能和创造力。

3. 组织合作展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中策划和组织艺术作品展示。

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一个主题,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向全班同学介绍作品背后的艺术理念和创作过程。

通过合作展示,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表达能力和展示技巧。

三、合作学习的应用效果1. 提高学习效率: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更快地掌握艺术技能和表现手法,提高学习效率。

2.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小组合作探究和创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协商,共同完成任务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是一种有力的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是指各种形式的小组学习,通过集体的学习和互相交流,学生在协作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在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增强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交流和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社交能力。

以下是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第一,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必须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就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和积极。

此外,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互相协助、互相鼓励,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形成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

第二,加强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合作学习能够加强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需要互相交流和讨论,从中获得不同观点的启示,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

此外,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通过交流和沟通,不仅可以了解他人的看法,还可以学习如何成为龙虎榜中优秀的团队领导者,进而提高自己的领导和组织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美术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实现集思广益,相互协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对于集体荣誉的的认同感,加强集体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在美术课堂上,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共享知识和经验,更能够相互协助,发挥出每个人的长处,最终获得更好的成绩。

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避免落入单打独斗的陷阱,更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技能水平。

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团队合作和协作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下面将介绍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合作学习可以在美术作品创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美术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合作完成一个美术作品的创作。

每个小组可以分工合作,例如一个同学负责素描,一个同学负责上色,一个同学负责布置背景等。

通过合作,学生们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完成一个美术作品。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潜能,提高了美术作品的质量。

合作学习可以在美术知识学习中起到积极作用。

在美术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研究和学习美术知识。

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分发一些美术资料,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所学知识进行讨论和分享。

学生们可以互相提问和解答,激发彼此的思维火花,深化对美术知识的理解。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又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对美术的兴趣。

合作学习可以在美术展览评价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美术展览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评价和讨论。

每个小组可以担任评委的角色,分别对展览的作品进行评价和点评。

学生们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互相交流和辩论。

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批判性思维,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参与评价活动,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作品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组合作、问题导学”模式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10-30T17:30:21.40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总第322期作者:李娟[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都能够从讨论与交流、探索与发现问题中体验创作的成功。

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曲堤镇中学251400
摘要: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日益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我们曲堤镇中学同样展开了“小组合作、问题导学”的学习模式。

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自主探索与合作,是学生学习美术的重要方式”。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初中美术老师,我更应积极探索适合初中美术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制定相应的制度来推动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全面实施及应用。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小组合作问题导学美术课题
一、通过具体分析、研究学生,公平、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都能够从讨论与交流、探索与发现问题中体验创作的成功。

因此,我在“小组合作、问题导学”模式实施前,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作品创作能力以及学生的个性、性别等方面进行合理搭配来组建学习小组,让每一个小组都能公平合理地竞争。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按照他们的特长分成6人一组,座位围绕方桌环绕而坐。

每一排桌子之间留出适当的空间方便组与组之间参观欣赏作品、交流、竞争与合作。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能够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合理安排小组成员的学习内容和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内发生着分裂和重组是一种普遍现象,在小组学习中,总有被孤立的个体存在,习惯上将其称为“弱势学生”。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这一建组原则本身,造成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并存,发展较早、反应较快的学生(强势学生)对“弱势学生”形成压制。

因此,教师在安排合作性的内容时要难易适度,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耽误时间,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如果合作要完成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加思索、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答案,这样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

合作交流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有一定的思维含量。

问题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吃,千万不要过于简单,否则,在没有合作价值的情况下,合作就是一种重复的劳动。

比如:在讲八年级美术下册《我喜爱的书》一课时,学习活动是小组通过交流合作,在15分钟内完成一幅以文字为主的封面设计。

在设计前,小组长会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特长进行具体任务的分工。

有的同学擅长绘画,有的擅长手工,有的想象力特别强,还有的同学特别有想法,设计的作品总是很有创意……这时,小组长若能通过分析研究成员的特长,做好具体任务的分工,既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让整个小组成员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三、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加强小组长的责任心和组员的积极性及自制力
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

我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专门给每个小组设计了颜色不同的组牌,这样既能增添美术的氛围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中我还经常性地评比最佳小组,还推出“最佳小组合作奖”的形式,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另外,我还将班内的各个小组进行编号,对每节课的问题解决和作业展评环节进行及时评比、及时总结,根据各小组的上课听课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和作品展示情况给各小组打分。

展示表现好得多加分,展示率高的多加分,小组合作情况好得多加分。

后来我又把各小组的上课纪律、作业上交等纳入到小组考评之中,效果还是不错的,这样的激励性的评价机制使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更浓了。

四、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角色定位
除了以上三方面,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尤为重要。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之初,教师要当调控员。

教师在刚刚布置完小组学习任务后,应该在事前深刻领会和把握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职责,要不断巡视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

先去关注每一个组的表现,及时发现各小组的问题,并给予指导或督促,做好调控。

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要关注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尤其关注困难学生的表现。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深入阶段,教师要当好参与学习者。

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课前准备不一定充分,知识储备不一定充足,考虑问题也不一定全面透彻。

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合适的机会把正确的思想于观点教给学生,或者引导学生做更加全面深入的思考与分析。

最后,小组汇报时,教师要当好引导者、质疑者。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不是只听听小组汇报就完事了,要找一些典型的作品进行评价分析,要“问在疑惑处,导在需要时,点在关键点,评得恰到好处。


“小组合作、问题导学”模式在美术课堂教学的应用中将会越来越广泛,但在实践中会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研究、去改进,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接下来的时间,让我们继续用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改一起成长,做一名新时代的美术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