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全新Achieva 3.0T TX多源发射磁共振特点介绍

合集下载

飞利浦全新Ahieva3.0TTX多源发射磁共振特点介绍

飞利浦全新Ahieva3.0TTX多源发射磁共振特点介绍

21世纪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的重大革命---- 飞利浦Achieva 3.0T TX多源发射磁共振特点介绍在2008年北美放射年会上飞利浦率先推出了磁共振界最激动人心的伟大变革的产品---业界首台多源发射磁共振Achieva 3.0T TX,将3.0T的临床表现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堪称开创3.0T的里程碑。

众所周知,顺应磁场强度的不断提升,核磁共振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是多源发射系统。

随着磁场强度的提高,在带来更高信噪比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射频场分布不均匀、快速扫描序列受特殊射频吸收率SAR制约的负面影响。

TX系列的首创并行多源射频发射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的问题,其技术特点包括:●业界首台独有的多源发射3.0T核磁共振临床扫描仪。

●并行多个独立射频源,具有对应的多个独立射频放大器。

●对不同患者和检查部位进行自动优化射频发射。

为什么要在3.0T磁共振中应用多源射频发射技术?多源射频发射技术多源射频发射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患者和检查部位进行自动优化射频发射(即基于个体差异的射频管理),因此可以从源头上解决介电效应问题。

另外,使用多源发射技术,可以自动优化SAR的分布并减少沉积,使快速序列得以应用,因此加快成像速度。

传统的单射频发射多源发射临床优势●提高图像信号的均匀性(特别是腹部,乳腺)●更好的组织对比●更一致的检查结果●加快扫描速度高达40% 多源发射磁共振有效地解决了介电伪影,甚至是肝硬化和腹水病人(3.0T的难点)。

大图:多源发射磁共振,插图:传统3.0T磁共振。

多源发射磁共振可以确保始终如一的优异图像质量,帮助医生作出有信心的诊断,图中显示不同病人的2D T1W梯度回波高分辨率图像。

左图:传统3.0T磁共振。

右图:多源发射磁共振多源发射磁共振可以显著降低脑脊液流动伪影。

此结果的获得是由于多源发射可以真正采用180度重聚脉冲,而不是单射频源的120度重聚脉冲。

左图:传统3.0T磁共振。

右图:多源发射磁共振此外该设备还拥有如下特点:0液氦消耗:飞利浦Achieva 3.0T 磁共振拥有业界领先的零液氦消耗的磁体技术。

国内各品牌磁共振产品(2014)

国内各品牌磁共振产品(2014)

GE
GE
MPF3000-Ⅳ,Brivo MR235 磁 共振成像系统
超导
3.0T Signa HDxt 磁共振成 像系统
超导
3.0T
Signa HDi 磁共振成像系统 1.5T Signa HDxt 磁共振成 像系统 正电子发射磁共振成像系统 MAGNETOM Skyra 3.0T 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 MAGNETOM Trio Tim 3.0T 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 MAGNETOM Verio 3.0T 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 MAGNETOM Aera 1.5T 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 MAGNETOM Espree 1.5T 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 MAGNETOM Avanto 1.5T 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 MAGNETOM ESSENZA 1.5T 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 MAGNETOM C! 0.35T 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 统
优异的计算机配置:双核CPU的并行应用,海量的存储空间,大内存容 量,WlNDOWS操作界面,全面的DlCOM3.0接口; 舒适的宽体游离扫描床系统:侧方摆位方式,利于偏中心部位的成像,方 便危重病人的扫描,精确的激光定位系统 先进的图像后处理技术:多种ROl描绘方式,多种ROl测量功能,可进行图 像标记、动态分析。强大的滤波功能,大大提高图像效果。可进行MlP、 MPR三维重建及电影回放。 患者资料的存储:患者资料可存储于DVD CD-R刻入患者图像同时,自动附 带DlCOM显示软件,可以在普通PC上显示患者检查图像。 一气呵成:通过断层、矢状位及冠状位共同实现定位,在定位片上添加并 编辑定位线,在其它两个方向进行区域范围的设定及预饱和带的定位,可 以保证在三个方向的精度定位,提高图像质量。 便捷的扫描控制:扫描参数丰富,可控范围广。用户可预先设定白定义序 列,检查病人时选择序列即可立即进行扫描,亦可在扫描前随意调整多种 成像参数。预登记队列,优先扫描,进一步提高扫描速度。 图像的质量控制:操作者对提供的扫描参数进行修改和调节时,可通过界 面显示检测到组合参数达到的信噪比、空间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的变化。 为判断调节参数后的图像质量提供依据。 低运营成本、高性能和高效益 全球第一台开放式中场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填补了全球开放式中场 永磁型磁共振的空白;也是中国第一台取得国家药监总局SFDA注册证的永 磁最高场强的磁共振成像系统。该系统是全球永磁型磁共振业界中磁场强 度最高、信噪比最高、图像最清楚、空间分辨力最高、成像时间最短、技 术最成熟、检查功能最全和运行成本最低的永磁型中场磁共振。 中国第一台取得国家药监总局SFDA注册证的永磁型0.4T磁共振成像系统, 填补了中国开放式永磁型0.4T磁共振的空白。该系统具有信噪比高、图像 清楚、空间分辨力高、成像时间短、技术成熟、检查功能齐全、故障率极 低和运行成本极低等特点。 该系统成像速度快、图像质量清晰、检查功能齐全、智能化程度高、全面 可靠的脉冲序列扫描与图像增强技术,能满足常规与特殊临床检查需要。 创新性开放磁体设计和高分辨率全身成像系统在各部位检查中均给予病人 以舒适的开放空间,提供卓越的诊断图像质量,能早期发现和鉴别人体各 部位疾病;先进的计算机分析系统,具备强大的三维图像重建和后处理功 能能保证图像显示与后处理稳定同步进行;无创伤性的胆系、泌尿系统、 椎管内水成像技术可替代造影检查;独有的关节运动成像技术,可以连续 动态的观察颈部各部位关节的运动情况,能明确诊断关节疾病与韧带损 伤;检查时机械噪音低、无放射线损伤,对孕妇及胎儿检查安全可靠。 中国第一台取得国家药监总局SFDA注册证的永磁型0.3T磁共振成像系统, 填补了中国开放式永磁型0.3T磁共振的空白。该系统具有信噪比高、图像 清楚、空间分辨力高、成像时间短、技术成熟、检查功能齐全、故障率极 低和运行成本极低等特点。 磁共振导引的微创诊疗具有其他医学影像导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其独特 优势在于: MR无电离辐射,对患者及手术操作者均无任何辐射损害 MR无骨骼及穿刺针等金属伪影 存在血管流空效应,无需对比剂即可显示血管 MR扫描可提供任意方位和多层面图像,进针角度和路线不受限制 良好的组织空间分辨率,软组织对比可清晰显示神经、血管的精细结构, 并且可以显示和分辨率出CT平扫时难以显示的等密度病灶 由于光学引导系统支持虚拟针的存在,使得穿刺在实时定位下进行,穿刺 精度可精确到毫米 具有温度敏感性,能进行靶组织的实时温度监测

3.0T磁共振技术参数

3.0T磁共振技术参数
2套双下肢线圈
1套床底集成全脊柱(CTL)线圈
共102单元的线圈。
同时必须具备1.40米的Whole Body Suite全套软硬件
包括支持1.40米全身成像的检查床
必须提供多通道射频发射技术True Foum 。
*8.4.3.2
如果是局部高密度靶线圈(必须投标商原厂生产),则要求:
头颈专用相控阵线圈:要求单个线圈同时并行采集通道数≥8通道,支持并行采集功能,具备拓扑相控阵技术
负偏离加2%
8.4.4.3
头部专用相控阵线圈
要求单个线圈同时并行采集通道数≥32通道,支持并行采集功能,具备拓扑相控阵技术
负偏离加2%
8.4.4.4
通用柔性线圈(包括大、小柔线圈)
具备
负偏离加2%
8.4.4.5
膝关节专用相控阵线圈
要求线圈同时并行采集通道数≥8通道,支持并行采集功能,具备拓扑相控阵技术(请厂家单独报价并包含在投标总价内)
负偏离加2%
8.4.4.6
肩关节专用相控阵线圈
具备
8.5
前列腺频谱多通道体表线圈
具备
8.6
直肠内相控阵线圈
具备
8.7
心脏相控阵线圈
根据通道数评1-3级
每降一级,加1%
8.8
小动物线圈(鼠、兔线圈)
具备
四、病人检查环境
1
双向病人通话系统
具备
2
提供照明、通风及防磁耳机
具备
3
检查床最大承重
≥150KG
4
检查床最低位置
8.4.2
发射/接收正交体线圈
≥32个单元
8.4.3
表面接收线圈必须包括:
*8.4.3.1

精准影像 数字先行——飞利浦医疗保健发布全新一代3.0T磁共振

精准影像 数字先行——飞利浦医疗保健发布全新一代3.0T磁共振

部件实时同步、 精 准协作 , 还 原 影 像 本真 , 实现 图像 的精 准 定量 。 飞 利 浦
医疗 保 健 集 团副 总 裁 、 大 中 华 区诊 断
影 像 事 业 部 营 销 总 经 理 席 渭 龄 女 士
说 : “ 飞利 浦 推 出的 第一 代 全数 字 肱 共
中国医科 大学 副校 长、 中 国 医 科 大 学 附属 盛 京 医 院 院 长 郭启 勇教 授 认
字先行” 为 主题 的 发 布 仪 式上 , 来 自国
内 外 影 像 学 界 及 临床 应 用领域 数 百名
振 基 于 数 字 网络 控 制 系统 带 来 的 实 时 疗 效精 确 的评 估 , 其 前提 是 必 须 具 备
同 步控 制 和 精 准 计 算 结 果 , 将 继 续 引 精 准 的 医疗 设 备 。 ” DNA磁 共 振 不 仅 在
为: “ 精 准 医 学 的 基 础 是 精 确 的 科 学诊
振I n g e n i a 获得 了临 床 医生 及 科 研 专 家 的一 致 认 可 。 在 此 基础 之 上 , D NA 磁 共
称DNA 磁 共振 ) 。 在 以“ 精 准影 像
数 Biblioteka 断、 对 治 疗 方 案 的 精 确 制 定 及调 整 、 对
的 专 家 学者 , 共 同探 讨 了磁 共 振 数 字 领 临床 科 研 的精 准革 命 。 ”
化 的 最新 进 展 及 未来 发展趋 势 。 作 为 医 疗 影 像 行 业 的 全 球 领 导 者, 飞利 浦 于 2 0l 2 年 推 出 全球 首 台 全 数字磁共振 I n g e n i a, 实 现 了业 界 首 创 的数字 线 圈、 数 字 接 口 与 全 程 数 字 传 输 , 突 破 了传 统磁 共 振 模 拟 信 号 源 的 瓶颈, 最 终 保 证 获 得 原 始 图像 信 号 的 1 0 0 %真 实 还 原 。 此 次 全新 发 布 的 DNA DNA数 字 控 制 系统 通 过 数 字 时 钟 同 步技 术 , 实 现 全 数 字 化 信 号 时序 . 解

飞利浦mr扫描方案

飞利浦mr扫描方案

飞利浦MR扫描方案简介飞利浦MR(磁共振)扫描方案是一种用于人体成像的非侵入性诊断技术。

该技术利用磁共振现象,通过对人体内部的水分子进行磁共振激发和检测,生成具有高分辨率的图像。

飞利浦是全球领先的医疗设备制造商,其MR扫描方案具有技术先进、图像质量高等优点。

技术原理飞利浦MR扫描方案基于磁共振现象,通过对人体体内的水分子进行激发和检测来生成影像。

具体技术原理如下:1.磁场生成:通过飞利浦的磁体系统产生强大的磁场,通常为1.5T或3.0T。

这个磁场会对人体内的水分子产生作用。

2.梯度线圈:在磁场中加入梯度线圈,用于产生不同方向的磁场梯度。

梯度线圈的存在可以使得不同位置的水分子在磁场中有不同的共振频率。

3.RF脉冲:通过向人体内部发送无线电频率脉冲,将水分子激发到共振状态。

飞利浦的MR扫描方案使用先进的RF脉冲技术,可以精确控制激发过程。

4.回波信号采集:当水分子从共振状态恢复到基态时,它们会发出信号。

MR扫描方案通过接收这些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算法将其转化为图像。

5.图像重建:通过采集到的回波信号,飞利浦MR扫描方案可以重建出人体内部的详细结构。

其图像质量高,细节丰富。

应用领域飞利浦MR扫描方案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神经学:飞利浦MR扫描方案可以对大脑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准确的成像,用于诊断和研究神经系统疾病。

2.心血管学:利用飞利浦MR扫描方案可以对心脏和血管进行全面的评估,对心脏病、血管疾病等进行诊断和治疗规划。

3.肿瘤学:结合飞利浦MR扫描方案的磁共振成像和肿瘤标记物等检测技术,可以对肿瘤进行早期发现、定性和定量的评估。

4.骨科学:飞利浦MR扫描方案可以对骨骼系统进行高分辨率的成像,对骨折、关节病变等进行评估。

5.妇科学:利用飞利浦MR扫描方案可以对妇科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优势和创新点飞利浦MR扫描方案在市场上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先进:飞利浦MR扫描方案基于先进的磁共振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准确地捕捉人体内部的细微结构。

飞利浦全新Achieva-3.0T-TX多源发射磁共振特点介绍

飞利浦全新Achieva-3.0T-TX多源发射磁共振特点介绍

21世纪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的重大革命---- 飞利浦Achieva 3.0T TX多源发射磁共振特点介绍在2008年北美放射年会上飞利浦率先推出了磁共振界最激动人心的伟大变革的产品---业界首台多源发射磁共振Achieva 3.0T TX,将3.0T的临床表现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堪称开创3.0T的里程碑。

众所周知,顺应磁场强度的不断提升,核磁共振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是多源发射系统。

随着磁场强度的提高,在带来更高信噪比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射频场分布不均匀、快速扫描序列受特殊射频吸收率SAR制约的负面影响。

TX系列的首创并行多源射频发射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的问题,其技术特点包括:●业界首台独有的多源发射3.0T核磁共振临床扫描仪。

●并行多个独立射频源,具有对应的多个独立射频放大器。

●对不同患者和检查部位进行自动优化射频发射。

为什么要在3.0T磁共振中应用多源射频发射技术?多源射频发射技术多源射频发射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患者和检查部位进行自动优化射频发射(即基于个体差异的射频管理),因此可以从源头上解决介电效应问题。

另外,使用多源发射技术,可以自动优化SAR的分布并减少沉积,使快速序列得以应用,因此加快成像速度。

传统的单射频发射多源发射临床优势●提高图像信号的均匀性(特别是腹部,乳腺)●更好的组织对比●更一致的检查结果●加快扫描速度高达40% 多源发射磁共振有效地解决了介电伪影,甚至是肝硬化和腹水病人(3.0T的难点)。

大图:多源发射磁共振,插图:传统3.0T磁共振。

多源发射磁共振可以确保始终如一的优异图像质量,帮助医生作出有信心的诊断,图中显示不同病人的2D T1W梯度回波高分辨率图像。

左图:传统3.0T磁共振。

右图:多源发射磁共振多源发射磁共振可以显著降低脑脊液流动伪影。

此结果的获得是由于多源发射可以真正采用180度重聚脉冲,而不是单射频源的120度重聚脉冲。

左图:传统3.0T磁共振。

右图:多源发射磁共振此外该设备还拥有如下特点:0液氦消耗:飞利浦Achieva 3.0T 磁共振拥有业界领先的零液氦消耗的磁体技术。

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

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

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分析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价值。

方法系统回顾分析38例临床明确诊断垂体微腺瘤患者,均使用3.0 T磁共振进行平扫、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延迟扫描,以总结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价值。

结果38例垂体微腺瘤经平扫检出25例,检出率为65.8%,经动态增强扫描检出36例,检出率为94.7%,其中11例为磁共振平扫正常患者。

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为正常垂体组织的强化信号高于肿瘤区,并且二者之间存在较为清晰的边界。

延时扫描,垂体微腺瘤组织可有缓慢强化的表现,其中7例延时扫描见肿瘤区信号增强,但仍低于正常垂体组织,4例延时扫描肿瘤区信号高于正常垂体组织。

结论 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中具有特征性的检出信号,同时能够显著的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提高诊断的可靠性,采用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可作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常规检查手段。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扫描;垂体微腺瘤垂体微腺瘤是一种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因其临床症状不典型以及常规的影像检查手段特异性较差,导致漏诊发生,报道显示其发生率在尸检病例中占6.1%~27.0%[1]。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检查已经成为垂体微腺瘤的最佳诊断方法,而动态增强扫描较常规扫描具有更佳的临床检出率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重视[2]。

现对2010年1月~2015年1月本院临床明确诊断垂体微腺瘤患者38例使用3.0 T磁共振进行平扫、动态增强扫描以及延迟扫描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以总结3.0 T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表现特征及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以2010年1月~2015年1月临床明确诊断垂体微腺瘤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6.5±10.4)岁;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泌乳、闭经、月经不调、不孕以及Cushing 综合征等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提示血清泌乳素均>40 ng/ml。

3.0T磁共振双源发射技术对于海马波谱成像的效果分析

3.0T磁共振双源发射技术对于海马波谱成像的效果分析

3.0T磁共振双源发射技术对于海马波谱成像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3.0T磁共振双源发射技术对海马波谱成像产生的效果。

方法:30例志愿者分别利用传统单源发射和双源发射进行左右两侧海马T2WI横断位成像和扫描,对比分析图像中海马平均信号强度。

结果:所有海马T2WI能够将海马形态和大小显现出来,从而满足画感兴趣区和定位MRS的实际需要。

单源发射左侧高于右侧,差异十分显著(P<0.05);双源发射左右两侧差异并不显著(P>0.05)。

结论:双源发射技术能够将两侧海马区域平均信号强度差异消除,对波谱成像至关重要,对海马区域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双源发射技术;海马波谱成像;影响【中图分类号】R73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1-0143-02H-MRS检测能够帮助了解患者脑代谢情况,当前在于海马相关的研究当中应用十分广泛。

然而3.0T磁共振的射频分布存在不均匀性,会影响海马代谢物计算的准确性,会对疾病的诊断造成较大的影响[1]。

临床研究双源发射技术能够对脊柱、心脏等区域的均匀性产生影响,对图像的质量进行改善。

本次就海马波谱成像应用3.0T磁共振双源发射技术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本次研究,男性18例,女性12例。

年龄为18~60岁,平均年龄为(33.1±2.2 4)岁。

所有志愿者对于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均比较明确,自觉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利用飞利浦Achieva3.0T TX磁共振成像系统分别通过单源发射和双源发射对志愿进行断位成像。

首先采集单源图像,然后再采集双源图像,设置Multi transmit中参数为Yes,扫描启动采集双源图像。

在横断位图像上选择显示最好的层面进行定位,单源发射和双源发射模式下定位基本一致。

选择海马全程显示最好的层面的T2WI,在左右海马区域感兴趣区计算平均信号强度,要求尽量能够符合海马自身的形态,避开脑脊液和血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的重大革命---- 飞利浦Achieva 3.0T TX多源发射磁共振特点介绍
在2008年北美放射年会上飞利浦率先推出
了磁共振界最激动人心的伟大变革的产品---业
界首台多源发射磁共振Achieva 3.0T TX,将3.0T
的临床表现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堪称开创3.0T
的里程碑。

众所周知,顺应磁场强度的不断提升,核磁
共振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是多源发射系统。

随着
磁场强度的提高,在带来更高信噪比的同时,也
出现了诸如射频场分布不均匀、快速扫描序列受
特殊射频吸收率SAR制约的负面影响。

TX系列的首创并行多源射频发射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的问题,其技术特点包括:●业界首台独有的多源发射3.0T核磁共振临床扫描仪。

●并行多个独立射频源,具有对应的多个独立射频放大器。

●对不同患者和检查部位进行自动优化射频发射。

为什么要在3.0T磁共振中应用多源射频发射技术?
多源射频发射技术
多源射频发射技术可以根据不同患者和检查部位进行自动优化射频发射(即基于个体差异的射频管理),因此可以从源头上解决介电效应问题。

另外,使用多源发射技术,可以自动优化SAR的分布并减少沉积,使快速序列得以应用,因此加快成像速度。

传统的单射频发射多源发射
临床优势
●提高图像信号的均匀性(特别是腹部,乳腺)
●更好的组织对比
●更一致的检查结果
●加快扫描速度高达40% 多源发射磁共振有效地
解决了介电伪影,甚至是
肝硬化和腹水病人(3.0T
的难点)。

大图:多源发射磁共振,插图:传统3.0T磁共振。

多源发射磁共振可以确保始终如一的优异图像质量,帮助医生作出有信心的诊断,图中显示不同病人的2D T1W梯度回波高分辨率图像。

左图:传统3.0T磁共振。

右图:多源发射磁共振多源发射磁共振可以显著降低脑脊液流动伪影。

此结果的获得是由于多源发射可以真正采用180度重聚脉冲,而不是单射频源的120度重聚脉冲。

左图:传统3.0T磁共振。

右图:多源发射磁共振
此外该设备还拥有如下特点:
0液氦消耗:飞利浦Achieva 3.0T 磁共振拥有业界领先的零液氦消耗的磁体技术。

(节省运行成本,无停机风险)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充填间隔达十年以上,而其他两家公司则分别要
四年充填周期甚至4个月就需充填一次。

这样一来仅液氦一项,以机
器十年的使用期计算,将为医院节省至少120万元人民币。

同时由于目前液氦短缺,如果在需要充填液氦时找不到货源,将面临
停机影响正常的工作的风险。

1短:磁体之短堪称业界第一。

(业界最短,最轻,最均匀,最开放的3.0T)飞利浦Achieva 3.0T秉承亲和友善设计理念,磁体长度仅为1.57米,
为业界最短的磁体,大大减少病人幽闭恐惧及满足功能检查的需要。

这一全新磁体拥有短磁体技术中最好的磁场均匀度,即在短磁体的基
础上确保了高的磁场均匀性,同时该不锈钢磁体为业界最轻的磁体,
仅为4.6吨,可以置于任何楼层,大大节省了楼层承重成本且便于安
装。

进一步展示了飞利浦3.0T在磁体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领先性。

2双:
1)全身双梯度系统(业界独有高梯度和大视野扫描完美结合)
飞利浦的双梯度解决了原有的老双梯度系统速度和视野不能兼顾
的弱点,飞利浦的全新双梯度系统,采用了一个大视野梯度线圈,
为了克服原有的梯度放大器功率不够的问题,飞利浦的双梯度系统
T1W和T2W腰椎的矢状
位图像显示使用多源发
射磁共振后扫描时间缩
短40%。

左图:传统3.0T磁共振
扫描时间:7:39分钟
右图:多源发射磁共振
扫描时间:4:35分钟
不计成本地增加了一套大功率的梯度放大器,使飞利浦的双梯度系
统的高梯度或低梯度切换都可以在大视野(50cm)下完成。

Achieva 3.0T 双梯度系统拥有业界最高的梯度场强80mT/m和最高的梯度切换率200mT/m/ms,同时梯度线性达1%,保证全扫描野内最高梯度场强的临床应用。

80mT/m梯度场强可实现高信噪、高分辨率功能成像及小视野高分辨率扫描,实现最高b值25000。

2)并行采集技术(SENSE)(业界最成熟,最快的并行采集技术)由于3.0T 的SAR(特殊吸收率)值是1.5T的4倍。

因此快速完成扫描,降低SAR值就显得极为重要。

所以在3.0T中并行采集技术在加速扫描,降低SAR值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2000年最先推出,最为成熟和完善的并行采集技术,具有如下独有特点:
•增速因子真实增速到16倍
•智能化增速因子2—16,以0.1递增
•是唯一可以和所有序列相结合的并行采集技术
飞利浦是唯一能将并行采集技术与频谱结合的公司。

实现亚分钟级频谱扫描。

且将该技术以序列形式列入扫描卡片中,不必象其他公司复杂繁琐的过程即可轻松完成频谱检查。

3全
1)全身肿瘤筛查(类PET DWIBS)对于肿瘤医院,该技术已经成为常规应用
业界最先推出也是最为成熟(高分辨率、高信噪比、扫描速度最快的)自由呼吸不打药的肿瘤筛查技术。

飞利浦2004年最先推出,在日本东海大学最先完成该成像。

且文
章已于2005年发表影像权威杂志Radiology上。

对于飞利浦来说
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技术。

该技术得以在飞利浦机器上很好实现是有赖于飞利浦业界最高80mT/m梯度技术及并行采集技术和卓越的
压脂技术的完美结合。

2)全智能
业界独有智能扫描技术,能够使磁共振检查在“一键式”的模式下完成,通过自动计划,自动扫描,自动处理,使患者检查实现全程智能化。

除全职能的头之外,还拥有全智能的膝关节和脊柱。

极大
的提高了检查效率,保证相同部位和要求的检查结果的一致性。


非常利于术前术后的对比。

脊柱的全程智能检查
3) 全神经系统成像
业界独有的16通道(33单元)全神经线圈,可实现一次移床高分
辨率全神经系统成像。

实现速度与图像质量的统一。

此外,飞利浦Achieva 3.0T TX 针对肿瘤特色,还为贵院特别提供 业界独有的16通道体部线圈与16通道射频平台完美结合,实现图 像质量和速度的完美统一。

飞利浦多源发射3.0T 磁共振是目前业内唯一拥有多源发射技术的3.0T 产品,将成为未来高场磁共振的金标准。

其从根本上解决了3.0T 介电效应及高SAR 的问题,给您带来更为均匀一致的图像质量和更快的扫描速度。

再辅以0、1、2、3的磁体、梯度、射频线圈及特色软件技术,能让您体会到飞利浦全新3.0T MR 拥有业界领先的硬件技术及卓越的临床性能,其紧凑的设计和灵活方便的操作,使3.0T 的应用象1.5T 一样轻松。

正如飞利浦的品牌定位“精于心 简于形”引申而来的飞利浦磁共振的产品定位:“如此先进,却又如此简单”。

● 无论何种病人、何时检查、
任何人操作均可获得始终如一、连贯一致的高质量图像
● 操作简单、快捷
● 提高工作效率3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