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名称:水利工程施工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2.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4.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5.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三、课程内容:1. 水利工程施工概论- 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和现状。

2. 水工结构施工- 水坝、渠道、泵站等水工结构的施工工艺;- 水工结构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和质量要求。

3. 水利机电设备安装调试- 水泵、水轮发电机等水利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方法;- 水利机电设备调试中的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4. 施工管理与组织-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施工组织设计与实践。

5.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和要点;- 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防措施。

6. 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和新材料。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方式,讲解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理论知识;2. 实践教学:通过实地考察、模拟施工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3. 课程设计:进行专题课程设计和综合性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五、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水利工程施工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3. 期末考试: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

六、参考教材:1. 《水利工程施工概论》2.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3. 《水工结构施工与管理》4. 《水利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七、实践环节: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实地考察,了解实际施工情况;2. 模拟施工:设置模拟施工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施工设备和工具,培养实践能力;3. 综合实践项目:组织学生进行综合实践项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完整word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

松涛水利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编制0 绪论0.1课程设计目的:在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 运用现代组织管理工具——网络计划技术, 对松涛水利枢纽的施工进度进行安排, 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各项目之间的项目关系, 综合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全貌, 培养统筹全局的观念, 为今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0.2课程设计的任务:编制松涛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1.基本资料1.1工程概况:松涛水利枢纽位于柳河干流上的松涛峡, 系一级建筑物, 由河床混凝土重力坝、溢洪道、右岸土坝和坝后厂房等部分组成。

枢纽主要任务是发电, 装机容量3╳15=45万Kw, 单机容量15万Kw。

发电最低水位500m, 相应库容19.5亿m3。

枢纽右岸适当位置布置防空洞, 可满足封孔蓄水期对下游洪水100 m3/s流量的要求。

枢纽各组成建筑物的工程量见表1。

表1 主要水工建筑物的组成和工程量表1.2枢纽地形坝址距下游的松州市河道长约100 km, 直线距离约50 km, 坝址附近皆为高山峡谷地区。

松涛峡长约12 km, 上下游均有比较平坦的山间盆地, 可作为施工场地。

坝址位于峡谷尾部, 距峡谷出口约1.7 km, 坝区河床两岸山坡陡峻, 成V字型。

左岸坡度450~800, 陡缓相见;右岸坡度600~850, 两岸山体均为黄土覆盖。

坝址河床高程一般为410m, 河面宽50~60m, 深化区偏右岸, 最深约10m。

坝址左岸山峰起伏, 高出河面约150m以上。

右岸坝头附近为一狭小丘陵阶地, 高出河面约110m左右。

与坝区阶地相连的就是地形平坦、面积宽阔的李家台四级阶地, 高程约560~580m。

自峡谷出口起, 两岸地势逐渐开阔, 呈狭长二级阶地, 高程约430~440m, 沿柳河右岸距坝址约8km的旧镇, 附近有宽阔平坦二级阶地。

坝内河谷两岸有很多冲沟, 左岸主要有坝址下游200m处的滑沟;右岸主要有坝址上游150m处的红柳沟, 下游的刘家沟、金沟和银沟等。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一、设计背景及目的水利工程施工是水利工程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方案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组织、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等工作,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安全地完成。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施工问题的能力,为未来从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水利工程施工概述1.1 水利工程施工的定义和分类1.2 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和特点2. 施工准备阶段2.1 工作计划编制2.2 材料设备准备2.3 施工组织设计3. 施工过程管理3.1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3.2 施工进度控制3.3 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3.4 施工人员和技术队伍管理4. 施工技术4.1 基坑开挖与土方工程施工4.2 混凝土工程施工4.3 钢结构工程施工4.4 土石方工程施工4.5 防渗漏工程施工5. 工程验收与竣工5.1 工程质量验收5.2 工程竣工文件编制5.3 工程竣工和移交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讲解水利工程施工相关理论和知识。

2. 案例分析:引入实际案例,分析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参观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水利工程施工案例,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核方式1. 课堂表现:包括主动参与讨论的能力、理论知识掌握与应用的能力。

2. 课程作业:布置水利工程施工相关的案例分析作业,要求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 期末项目:组织学生进行一项小型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实践操作和管理,包括施工组织设计、工作计划编制、施工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等。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1. 教材:-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与组织》- 《水利工程基础》2. 参考资料:- 《水利工程施工实例分析》- 《水利工程施工常见问题与应对策略》- 相关水利工程施工标准及规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的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管理和工程验收等关键技能。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利⼯程施⼯课程设计前⾔部分⼀.课程设计的⽬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将在课堂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利⽤所学知识,独⽴⼯作、创造性的⼯作的能⼒。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熟悉现⾏⽔利⽔电⼯程建设项⽬实施的基本程序、基本规则和项⽬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基本内容。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应⽤技术规范与规程、查阅⽂献资料、体会协作共事的能⼒。

⼆.课程设计的意义:课程设计是对⽔利⽔电⼯程专业的学⽣实现培养⽬标的综合性教学实践环节,学⽣必须按照本任务的要求独⽴完成设计任务。

通过课程设计升华课程所学的知识,培养⼯程实践能⼒,激发学⽣的创新潜能。

三.设计范围:本次课程设计只要求学⽣进⾏倒流施⼯的设计,不要求⼤坝的布置和引⽔发电隧洞的设计。

四.应达到的技术要求:要求确定导流施⼯的设计流量、确定出导流标准、并设计出导流建筑物的各个尺⼨和⾼程、进⾏倒流施⼯的布置。

本论部分⼀.课程设计任务:1.根据所给地形、地质及⽔⽂资料,根据所给出的枢纽设计,依据现⾏规范选择导流⽅式,确定导流标准,计算导流设计流量,进⾏导流布置。

2.设计导流建筑物。

⼆.课程设计资料:1.社坞坑电站经济流量表。

2.⼚址⽔位流量表。

3.电站⼯程特性表。

4.历年逐⽉降⽔表。

5.流量历时频率曲线。

6.上中下坝逐⽉径流表。

7.社坞坑可研总报告。

8.社坞坑⽔电站中坝址设计洪⽔过程线表。

9.中坝⽔位流量表。

10.⼚区布置平⾯图。

11.发电洞平⾯图。

12.发电洞纵剖⾯。

13.社污坑⼚房布置。

14.社坞坑隧洞图。

15.社坞坑中坝。

16.枢纽布置图。

17.调洪演算丰⽔期、枯⽔期、较枯⽔期、平⽔期相关资料。

18.社污坑坝址地形图。

三.选择导流⽅式:导流⽅式1.全段围堰导流法:河床主体⼯程上下游各建⼀道断流围堰,将施⼯期间的全部来⽔拦蓄于上游河道中,并在围堰上游修隧洞将⽔流直接导⼊下游河段中。

如下图所⽰:图表 1导流⽅式2.分段围堰导流法:⽤围堰将主体⼯程分为前后两期进⾏施⼯,利⽤束窄明渠进⾏导流;后期将前期横向围堰拆除,保留纵向围堰并在其基础上修建后期横向围堰与之相接,构成后期围堰,⽽使⽤前期所建主体⼯程的坝⾝泄⽔孔进⾏导流。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松涛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编制一、课设目的:在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组织管理工具——网络计划技术,对松涛水利枢纽的施工进度进行安排,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各项目之间的项目关系,综合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全貌,培养统筹全局的观念,为今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设任务及步骤:编制松涛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一)收集基本资料包括:工程概况、水文、气象、建材、地质等资料。

本次课设该步骤已经不必了,见大家手里的课设基本资料。

(二)列工程项目松涛水利枢纽系一级建筑物,由河床重力坝、右岸砼重力坝、溢洪道、右岸土坝、坝后式厂房等建筑物组成。

平面布置见所给结构图。

对于这种堤坝式水利水电枢纽,其关键工程一般位于河床,这时施工总进度的安排应以导流程序为主线,即以施工导截流、大坝岩基开挖及处理、砼浇筑、拦洪渡讯、封堵蓄水、发电为主线,列工程项目表。

1.准备工程2.施工导截流工程采用全段围堰,全年挡水,隧洞导流2.1 导流隧洞开挖和衬砌2.2 图示戗堤预进占(利用隧洞开挖料)2.3 截流(指合龙、闭气)2.4 土石围堰加高培厚2.5 基坑排水2.6 隧洞封堵2.7 蓄水2.8 围堰拆除3.大坝工程3.1 河床重力坝坝基(肩)土方开挖3.2 河床重力坝坝基(肩)石方开挖3.3 河床重力坝基础帷幕灌浆3.4 河床重力坝砼浇筑3.5 河床重力坝接缝灌浆3.6 右岸砼重力坝土方开挖3.7 右岸砼重力坝石方开挖3.8 右岸砼重力坝砼浇筑3.9 右岸砼重力坝帷幕灌浆3.10 右岸砼重力坝接缝灌浆3.11 溢洪道土方开挖3.12 溢洪道石方开挖3.13 溢洪道堆砌石填方施工3.14 溢洪道砼浇筑3.15 溢洪道接缝止水3.16 右岸土石坝土方开挖3.17 右岸土石坝填筑4.厂房工程4.1 厂房基础石方开挖4.2 厂房基础砼浇筑4.3 1#机组安装4.4 2#、3#机组安装4.5 开关站土石方开挖4.6 开关站砼浇筑4.7 开关站设备安装5.收尾工作(三)草拟各项工程的进度重点说明(1)坝基开挖(ⅰ)特点(2)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ⅱ)固结、帷幕灌浆(ⅲ)接缝灌浆(3)电站、厂房进度(4)发电必备条件一定要抓住关键,合理安排,分清工程主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掌握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提高实际工程操作能力。

本文将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内容、要求和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课程设计目的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工程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水利工程施工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了解施工组织和管理,为将来从事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施工组织等。

2. 施工图纸设计:根据设计图纸,绘制施工图纸,包括施工布置图、施工细节图等。

3. 施工预算编制: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图纸,编制施工预算,包括工程量清单、工程造价等。

4. 施工组织和管理:制定施工组织和管理方案,包括施工现场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环保节能等。

5. 施工技术措施: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

三、课程设计要求1. 紧密结合实际工程,突出实用性。

课程设计应紧密结合实际工程,注重施工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2.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计应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施工技术和方法。

3. 强化施工组织和管理能力。

课程设计应强化学生的施工组织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4. 注重创新和团队合作。

课程设计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提倡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课程设计过程1. 选题:根据实际工程需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作为课程设计题目。

2. 资料收集:收集与选题相关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技术标准等,为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3. 设计方案制定: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施工组织等。

水利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施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水利施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学生能掌握水利施工中常见工程的结构、材料及施工工艺;3. 学生能了解水利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水利工程图纸进行施工测量和放样;2. 学生能运用施工技术和方法进行水利工程施工;3. 学生能运用水利工程验收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和评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水利施工职业的兴趣,增强职业认同感;2. 学生树立安全生产意识,遵守工程伦理道德,注重环境保护;3. 学生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善于沟通与交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水利施工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水利工程有一定了解,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水利施工人才。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将教学要求具体化为以下学习成果:1. 学生能独立完成水利工程施工图纸的阅读和解析;2. 学生能熟练操作水利工程施工测量和放样设备;3. 学生能参与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和管理;4. 学生能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检查和评定。

二、教学内容1. 水利施工基本概念:水利工程概述、水利施工特点、水利施工分类及施工标准;2. 水利工程施工准备:工程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阅读与解析;3.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施工测量与放样、常见工程结构施工、施工材料及工艺;4.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施工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5. 水利工程施工验收: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内容。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周:水利工程概述、水利施工特点及分类;第二周:工程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第三周:施工图纸阅读与解析、施工测量与放样;第四周:常见工程结构施工、施工材料及工艺;第五周:施工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第六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水利工程验收。

水利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水利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水利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利施工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项重要领域,主要涉及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

水利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能力的核心课程之一。

本文将就水利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一、课程设计目的水利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水利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使学生掌握水利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使学生了解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流程,从方案设计、施工准备到施工执行和验收;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施工组织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和创新精神。

二、课程内容水利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利工程施工组织概述:介绍水利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分析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和要求;2.施工方案设计:学习如何制定水利工程施工方案,包括各种施工方法和工序的选择,预算和进度的编制等;3.施工准备:学习水利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力、物资、设备、资金等资源的组织和管理;4.施工执行:学习水利工程施工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施工进度控制、质量监督、安全管理等;5.施工验收:学习水利工程竣工验收的程序和标准,了解施工质量评定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水利施工组织课程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理论讲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模拟训练等。

具体方法如下: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水利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框架;2.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实际施工项目作为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理解课程内容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水利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施工现场的环境和工作流程;4.模拟训练:通过模拟施工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在模拟环境中练习施工组织和管理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应急处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H A N G C H U N I N S T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傅元帅学院名称:水利工程与环境学院专业名称:水利水电工程班级名称:水电1243班学号:1206411313指导教师:张鸿远长春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2015 年10月9日目录前言 (2)一、设计目的 (2)二、施工基本资料概述 (2)三、施工导流设计 (6)1、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 (6)2、施工导流时段的划分 (7)3、施工导流设计流量的确定 (7)4、围堰计算 (8)四、施工截流设计 (14)1、截流方法的选择 (14)2、截流材料粒径确定 (15)五、基坑排水 (16)附表:施工进度计划表 (17)附图:上下游围堰设计图 (18)前言: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是一门基础课程,它对于一个水利水电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施工组织设计是学生在跨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学校安排的一次重要的设计课程。

设计对于锻炼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至关重要。

本次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做设计的同学都知道,理论与实际并不完全一样。

设计过程中会遇到课本上没有包括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联合所学知识跟实际遇到的工程概况,来对这其中的建筑物做适合的设计调整,以适合实际工况。

此次设计在张宏远老师和王忠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同学的互相帮助中,施工设计得以较好的完成。

设计中,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以及所借资料比较陈旧。

所以,设计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甚至还存在错误之处。

这些,希望老师给予指正。

我们一定虚心学习,努力学习。

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一定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一、设计目的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初步运用水利工程施工专业知识,针对具体的水利水电工程,全面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的资料,通过对各种施工导流方案比较,选出最优方案,使工程达到既安全,快速施工又节约投资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综合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全貌,培养统筹全局的观念,为今后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学生需掌握结合设计任务分析基本资料,进行导流方案选择;(2)熟练运用参考书籍、设计手册及规范等辅助设计;(3)学生掌握用图表和文字表达设计意图;(4)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施工技术参数和科学成果,适当应用到设计中,定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施工运用上安全可靠的施工导流方案并进行相应的导流建筑物设计、截流设计、拦洪度汛及基坑排水设计。

二、工程基本资料概述选择长白站为参证站,点绘长白站历年逐月最大洪峰流量年内分布图,并描绘平顺的外包线,根据洪水成因和变化过程确定分期,春汛期为:4月1日~5月20日;秋汛期为:9月20日~10月30日。

分期洪水过程线水库典型洪水过程线选择长白水文站,春汛典型年为1985年4月30日~5月2日; 秋汛典型年为1987年9月20日~22日,洪水历时为3天,时段△t=3小时。

截流期洪水计算截流期洪水以水库坝址处历年月迳流资料进行统计,用矩法公式按连序系列计算统计参数,采用P—Ⅲ型曲线适线,Cs与Cv的倍比为2.0。

按适线最佳确定截流期洪水参数。

计算出水库坝址处P%=10、20的月平均流量。

成果见表1.1。

横山水库坝址处截流期设计洪水表1.1 单位: m3/s水库坝下100米处H~Q线根据测绘院1993年施测的水库纵横断面及平面图,比降采用6.87‰,糙率根据河床组成主槽糙率采用0.045,边槽糙率采用0.06,用曼宁公式计算出水库坝下100米处H~Q线,与洪调成果较为接近,见附图8。

青山水库库容曲线表工程地质条件横山水利枢纽位于长白县东北部的二十三道沟内,有公路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横山水利枢纽由土石坝、岸边溢洪道组成,工程有关技术指标见表3.1-1。

工程主要技术指标一览表表3.1-1吉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地质勘察岩土工程院受长白县水电局委托,于1993年8月~10月,对青山水库及双山梯级电站进行可行性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和天然建造材料的初查工作。

(1)熔岩台地(Ⅰ)分布二十三道沟河两侧,面积巨大,台面高程1064~1316m,微向南东倾斜,坡度小于1º。

由第四系上更新统冰水堆积粘土、壤土、卵砾石含粘性土及下更新统玄武岩组成。

其上林木繁茂,植被良好,部分发育有沼泽。

(2)河谷谷坡(Ⅱ)由于河流侧向侵蚀和切割,形成较大的谷坡地形,从上游至下游形成由窄变宽,由浅至深,由陡变缓的特征。

二十三道沟河流两岸(青山水利枢纽坝址以上)坡高30~40m,坡度10°~21°,斜坡大部由崩积块石及坡洪积碎块石含粘性土组成,玄武岩裸露很少。

(3)一级阶地(Ⅲ)分布二十三道沟河两岸,阶面高出河床5~10m,微向河床倾斜,坡度3°~5°,由冲洪积堆积物组成,其下为坡积层。

(4)河漫滩(Ⅳ)分布二十三道沟河河床两侧,河漫滩高出河水面0.5~3m,河漫滩宽200~400 m,地形平坦,由冲积卵砾石含粘性土组成,局部夹粗砂,表部有火山灰砾和植土,其上发育有沼泽。

3.2. 地层岩性设计需用的天然建材料别和设计需用量及调查的精度与储量列于表4-1。

采用坑探为主,小手钻为辅的调查方法,储量计算主要采用平行断面法,部分为三角形法。

天然建筑材料设计用量与调查储量一览表表4-1A1土料场防渗土料质量评价表注:1 括号内为新规范SL251-2000规定指标; 2 天然密度为1.56 g/cm3。

A2土料场防渗土料质量评价表三、施工导流设计导流标准就是导流建筑物的设计洪水标准,导流标准即某一洪水重现期,他是根据永久建筑物的级别确定,本次设计对象查《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采用十年一遇的洪水标准。

施工导流方案选择及导流标准确定(1)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选择导流方案时应考虑水文条件、地形条件、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水工建筑物的形式及布置、施工期间河流的综合利用、施工进度施工方法及施工场地布置、施工期间河流的综合利用、施工进度、施工方法及施工场地的布置。

由地形图可知,本工程坝区内河谷不对称,左岸平缓,右岸谷坡较陡、汛期流量小、河漫滩宽200-400m.地形平坦,而且上游左岸有引水隧洞,所以设计两种可行方案。

方案一:采用全段围堰法,在左岸开挖引水隧洞,截流时引水隧洞用作导流隧洞。

第一年进行左右岸坝体的基础开挖和基础处理,同时开挖引水隧洞,第二年修筑上游围堰进行全段围堰截流,同时也进行溢洪道基础的施工,第三年主要是整体坝体加高和溢洪道修筑。

方案二:两段两期施工,一期右岸修建一期围堰利用束窄原河床导流,二期进行截流利用上游引水隧洞导流第一年四月份开始进行右岸上下游围堰的填筑,同时右岸坝体施工,利用束窄河床泄流,第二年四月份到九月份进行二期围堰的填筑和坝体施工,利用引水隧洞泄流,且在九月份秋汛到来前坝体修筑到拦洪度汛高程以上,第三年主要修筑溢洪道和大坝观测设施。

方案比选:如果选择方案一,会增加龙口合龙的工程量,同时全段围堰法会大大增大原材料的使用量,经济上不合理,而且考虑到东北地区河流的冰凌现象,方案一不适合。

同时考虑到经济问题、东北河流冬季河流冰凌期、河谷左岸地势平缓,右岸谷坡陡峭,右岸岩层稳定,所以比较适合用分段围堰法,因此选择方案二。

(2)施工导流时段的划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导流方法和挡水泄水建筑物,不同导流方法组合的顺序,通常称为导流程序。

导流时段就是按导流程序所划分的各施工阶段的延续时间,具有实际意义的导流时段主要是围堰挡水而保证基坑干地施工的时间,所以也称为挡水时段。

本次选定的方案为二段二期,一期为原河床导流并修筑引水隧洞,二期利用右岸引水隧洞导流。

第一年四月份进行束窄河床上下游围堰填筑,引水隧洞修建及左岸坝体修筑,第二年九月份中旬进行截流,修筑二期围堰并将坝体修筑到拦洪度汛高程以上,第三年进行填筑大坝观测设施,并修筑完成溢洪道。

(3)导流设计流量的确定导流设计流量是选择导流方案、设计导流建筑物的主要依据。

根据导流时段来确定导流设计流量。

一期围堰为不过水围堰,其导流设计流量就是选定导流标准的年最大流量导流设计流量=158m³/s +13×5=223 m³/s(4)围堰设计一期围堰堰顶高程计算:根据基本资料知,本工程有两个土方料场,有充足的土料可供坝体和围堰的修筑。

采用土石围堰可以充分利用当地材料或废弃的土石方,可就地取材,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既可机械化施工又可以人工填筑,便于施工,易于拆除,并可在任何岩基上修筑。

该枢纽为Ⅲ级建筑物,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表2-1可知,拟建Ⅳ导流建筑物和围堰为Ⅳ级,使用年限1.5~3年 确定围堰的高程和断面尺寸 导流设计流量=223m ³/s根据附图8坝下一百米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可知水位为1250.3m 查附图可知,河床宽约为98m ,水深约为h=1250.3-1248.6=1.7m 过水断面面积为A1=176.4㎡ A2=70.56㎡设束窄度为4.04.17656.70k 12===A A束窄段河床平均流速为:C V ==sm A A Q /4.2)56.704.176(95.0223)(21=-⨯=-ε式中:C V 为束窄段河床平均流速 Q 为导流设计流量ε为侧收缩系数,单侧收缩系数为0.95,两侧收缩系数为0.9由于C V >2m/s,需对河床底部进行抗冲处理,如在河底铺设卵石、增大泄流断面面积、对原河床进行开挖处理。

原河床行进流速为:0V =QA ε总=4.17695.0223⨯=1.32m/s故水位壅高为:z=222c v g ϕ-202v g =81.9232.181.920.854.2222⨯⨯⨯—=0.26m式中:z 为水位壅高 0v 为原河床行进流速 φ 为流速系数查教材表知Ⅳ级土石围堰围堰安全超高为0.5m,即δ=0.5 上游围堰的堰顶高程为:mz h H d 06.12515.026.03.1250=++=++=δ上下游围堰堰顶高程为:mH d 8.12505.03.1250h =+=+=δ下纵向围堰采用挑流式布置,利用丁坝将主流挑开,使纵向围堰沿线附近形成四流区,只要对回流程度加以适当控制,就可以简化全线防冲措施。

二期围堰堰顶高程计算:泄流关系曲线:由基本资料知 D=2.5m R=D/4=0.625m4.54625.0017.0116161=⨯=⨯=R n C又进口水头损失系数10.5ξ= 出口2ξ=1.0由于设计的导流隧洞为有压流,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指南》知,33.0625.0428004.5481.921114g 21122=⨯⨯⨯++=⨯++=∑RLc ξμ式中:μ-流量系数∑ξ-从进口到出口局部损失系数之和C-为谢才系数 R-水力半径 L-隧洞总长 隧洞面积:A=327.375.0175.0225.114.3360106m =⨯+⨯+⨯⨯单条隧洞泄量: q=0004.581.927.333.02z z gz A c =⨯⨯⨯=μ其中1248u 0-=H Z 为计入行近流速时的上下游水位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