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测试实验报告
包装跌落实验报告格式模板

包装跌落实验报告格式模板Packing Drop Test Report Template.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report is to document the results of a series of drop tests that were conducted on a product to assess its ability to withstand impact during transportation and handling.Procedure:The drop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ASTM D4169-96,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rop Test of Filled Transport Packages." The product was packaged in a corrugated cardboard box and dropped from a height of 1 meter onto a concrete surface. The box was dropped six times, with each drop being conducted on a different face of the box.Results:The product sustained no damage during the drop tests. The box showed no signs of damage, and the contents were intact.Conclusion:The product successfully passed the drop tests and is suitable for transportation and handling.中文回答:包装跌落实验报告格式模板。
吸塑盘落地实验报告

0501-008产品吸塑盘包装落地实验
客户返0501-008产品客户返馈有端子歪现象,针对此问题,CAD设计了吸塑盘包装,对此,我们进行了验证其可行性,实验如下:实验名称:吸塑盘包装落地实验
参加人员:魏超,张敬春,侯兴堂
实验方法:领取一大箱0501-008隔离品,放入吸塑盘中,第一层摆放如下图:
第一层上放一层隔板,再放第二层吸塑盘,第二层放置方向如下图:
一大箱可以放置7层吸塑盘。
共放置196PCS。
原一大箱可放240PCS少放44PCS。
产品从2m高度6面做自由落地测试:
实验后结果如下:
1、开箱后产品摆放完好,无零乱现象。
2、不良现象如下:
使用我司现有包装从2m 处落地实验: 出现不良品58PCS ,不良原因如下:
价格比较详见,附件红字部份
端子从塑料上脱离 端子歪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1、 使用吸塑盘可以降价运输中对产品的损害。
使用吸塑盘也不可以100%避免运输中对端子的损害。
2、 使用吸塑盘比原包装要少包装44PCS
3、建议小批量采购试用。
药品铝箔包装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药品铝箔包装的性能,包括其阻氧、避光、防潮等特性,以及机械性能,如耐热、耐低温、耐腐蚀等。
通过实验,评估药品铝箔包装在药品包装领域的适用性。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药品铝箔(厚度:0.024mm)- PTFE(聚四氟乙烯)薄膜- 药品片剂、胶囊、栓剂等- 真空包装机- 热封机- 电子天平-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高低温试验箱- 盐雾试验箱2. 实验仪器:- 高速混合机- 真空泵- 耐压测试仪- 拉伸试验机- 红外线热像仪三、实验方法1. 阻氧性能测试- 将药品铝箔与PTFE薄膜进行复合,制成样品。
-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对氧气的透过率。
- 比较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药品铝箔包装的阻氧性能。
2. 避光性能测试- 将药品铝箔与PTFE薄膜进行复合,制成样品。
-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对紫外光的透过率。
- 比较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药品铝箔包装的避光性能。
3. 防潮性能测试- 将药品铝箔与PTFE薄膜进行复合,制成样品。
- 将样品放入高低温试验箱中,分别进行高温高湿和低温低湿试验。
- 观察样品在试验过程中的变化,评估其防潮性能。
4. 机械性能测试- 利用拉伸试验机测试样品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 利用耐压测试仪测试样品的耐压强度。
- 利用红外线热像仪测试样品在高温环境下的热稳定性。
5. 热封性能测试- 将药品铝箔与PTFE薄膜进行复合,制成样品。
- 利用热封机对样品进行热封试验,观察样品的热封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阻氧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药品铝箔包装对氧气的透过率均较低,满足药品包装的阻氧要求。
2. 避光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药品铝箔包装对紫外光的透过率均较低,满足药品包装的避光要求。
3. 防潮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厚度、不同材质的药品铝箔包装在高温高湿和低温低湿试验中,均表现出良好的防潮性能。
危险品运输:实验1 易燃液体包装等级判别实验

实验一易燃液体包装等级判别实验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SDY—110型闭口闪点试验仪测定易燃液体闪点。
2、学会使用燃烧性试验仪检验闪点在35℃以上易燃液体的持续燃烧性。
3、根据闪点的数值和持续燃烧性的数值,判定易燃液体的包装等级。
实验样品环己酮、对二甲苯。
实验原理及分类、包装等级标准在闭杯的实验条件下,加热或冷却液体直到它的蒸汽和空气混合气与火焰接触刚刚能够发生闪火,此时的温度既是该液体的闪点。
对于危险性仅为易燃性的液体,该物质的包装等级按表1所示的标准划分。
表1 按易燃性划分的危险类别包装等级闪点初始沸点ⅠⅡ---<23℃≤35℃>35℃1Ⅲ≥23℃≤60.5℃>35℃通常情况下闭杯闪点不超过60.5℃的液体定义为易燃液体,但当液体闭杯闪点高于35℃且经燃烧性实验验证为不持续燃烧的,不划归为易燃液体。
对于闪点高于35℃的液体,将指定体积的该液体注入盛放试验样品的金属料杯,将料杯加热至指定温度,在指定温度下该液体物质在点火器移去之后,已被点燃并能维持燃烧;或在点火过程中,液体被点燃并持续燃烧15秒及当移去点火器之后,燃烧可持续15秒以上,则该液体被视作易燃液体。
如果该液体在指定温度下不能持续燃烧或移去点火器之后15秒结束时燃烧明显为断续或终止,则该液体可不被视为易燃液体。
断断续续的火花闪动,不应看作持续燃烧。
在正常情况下,15秒结束时,燃烧明显为继续或中止。
在难以判断的情况下,必须将被测液体按能够持续燃烧处理。
一、易燃液体闪点测定实验实验仪器SDY—110型闭口闪点测试仪、5ml注射器、2kg液化气罐、DYM3型空盒气压表。
主要实验仪器使用说明1、SDY—110型闭口闪点测试仪的使用方法如图1所示为SDY—110型闭口闪点测试仪。
打开试验仪,加热或冷却样品由面板中23加热制冷按钮完成,温度控制由温度预选按钮完成。
计数开关打开后每隔60秒滑板8就会自动向左移动,同时带动被点燃的火嘴3向下移动伸入到被打开的点火池2中点燃样品。
包装印刷基础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包装印刷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印刷材料的选择与应用,了解不同印刷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提高学生对包装印刷技术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包装印刷是将文字、图案、色彩等信息通过印刷技术转移到包装材料上的过程。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印刷原理:利用油墨在纸张、塑料、金属等材料表面的吸附和干燥特性,将图文信息转移到材料上。
2. 印刷方式:根据印刷材料和工艺的不同,分为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丝网印刷等多种方式。
3. 印刷材料:包括印刷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以及相应的油墨、印版等。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 实验材料- 包装材料:纸张、塑料、金属等- 油墨:水性油墨、溶剂型油墨等- 印版:胶版、凸版、凹版、丝网版等- 印刷辅助材料:胶辊、刮刀、海绵等2. 实验设备- 印刷机:胶版印刷机、凸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丝网印刷机等- 干燥设备:烘干机、热风枪等- 质量检测设备:色差仪、耐磨性测试仪等四、实验内容1. 平版印刷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平版印刷的基本工艺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1. 准备印刷材料和设备;2. 设计印刷图案;3. 制作印版;4. 调整印刷机;5. 进行印刷;6. 检测印刷质量。
2. 凸版印刷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凸版印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实验步骤:1. 准备印刷材料和设备;2. 设计印刷图案;3. 制作印版;4. 调整印刷机;5. 进行印刷;6. 检测印刷质量。
3. 凹版印刷实验(1)实验目的:掌握凹版印刷的基本工艺和操作方法。
(2)实验步骤:1. 准备印刷材料和设备;2. 设计印刷图案;3. 制作印版;4. 调整印刷机;5. 进行印刷;6. 检测印刷质量。
4. 丝网印刷实验(1)实验目的:了解丝网印刷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实验步骤:1. 准备印刷材料和设备;2. 设计印刷图案;3. 制作丝网版;4. 调整印刷机;5. 进行印刷;6. 检测印刷质量。
《包装工艺技术与方法》实验指导书

《包装工艺技术与方法》实验指导书实验1 热收缩包装工艺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掌握热收缩薄膜的收缩特性和收缩率的测定方法;2. 加深对热收缩薄膜遇热收缩(即热收缩包装工艺)的机理的理解。
二、实验任务1.测定PVC(聚氯乙烯)热收缩膜和POF(双向拉伸聚烯烃)热收缩膜的标准收缩率;2.绘制PVC(聚氯乙烯)热收缩膜和POF(双向拉伸聚烯烃)热收缩膜特性曲线,并加以分析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三、实验设备及操作步骤1. 实验设备(BS4525喷气式收缩机,如图1所示)喷气式收缩包装机是目前过国内独有的采用喷气原理进行喷气收缩包装设备,节电高效(节电15%以上);收缩温度和电机速度稳定可调,且调节范围广.故本产品具有设计先进,性能极其稳定可靠,收缩效果良好,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而且产品使用寿命明显比同类产品提高,喷气式收缩包装机试用于PVC、POF、PP等收缩膜收缩包装,特别适合PVC收缩膜包装收缩。
图1 BS4525喷气式收缩机1 箱体;2 箱门;3 排气阀;4 超温调节器;5 工作室;6 保温层;7 试品搁板;8 散热板;9 电加热器;10 鼓风电动机;11 搁板支架;12 边门。
主要技术参数:2.实验步骤及方法1) PVC (聚氯乙烯热收缩膜)和POF (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的标准收缩率测定;(依据行业标准ZBG-33009-89)将被测膜裁切成100×100mm 正方形试样三片,并编号,在每片试样上用精度为0.5mm 的钢板尺画出相互垂直的直线,放在7~15目金属网之间,放入开水中煮沸1分钟取出,测量两直线的长度,并记录.按下式计算收缩率:%10000×−=L LL S ; 上式中:S — 收缩率; L 0 — 原始长度;L— 收缩的长度。
2) 绘制PVC(聚氯乙烯)热收缩膜和POF(双向拉伸聚烯烃)收缩膜特性曲线。
将标有直线的被测试样放在7~15目金属网之间,再放入干燥箱加热两分钟。
关于药品包装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药品包装材料对药品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实验数据评估不同包装材料在保持药品质量、防止污染、便于携带等方面的性能。
通过对比分析,为药品包装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药品:某品牌维生素C片(100片/盒)2. 包装材料:塑料薄膜、玻璃瓶、铝箔袋、纸盒3. 实验设备:电子天平、恒温恒湿箱、紫外分析仪、光照箱三、实验方法1. 将100片维生素C片随机分为5组,每组20片。
2. 将每组维生素C片分别用塑料薄膜、玻璃瓶、铝箔袋、纸盒进行包装。
3. 将包装好的维生素C片放置在恒温恒湿箱中,温度设定为25℃,湿度设定为60%,持续观察并记录药品的变化情况。
4. 在实验期间,定期使用紫外分析仪和光照箱检测药品的稳定性,包括颜色、形状、溶解度等指标。
5. 将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不同包装材料对药品稳定性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塑料薄膜包装组- 颜色:实验期间,药品颜色略有变化,但仍保持原有颜色。
- 形状:药品形状保持完好。
- 溶解度:药品溶解度略有下降。
- 结论:塑料薄膜包装对维生素C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稳定性较差。
2. 玻璃瓶包装组- 颜色:实验期间,药品颜色保持稳定。
- 形状:药品形状保持完好。
- 溶解度:药品溶解度保持稳定。
- 结论:玻璃瓶包装对维生素C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稳定性较高。
3. 铝箔袋包装组- 颜色:实验期间,药品颜色保持稳定。
- 形状:药品形状保持完好。
- 溶解度:药品溶解度保持稳定。
- 结论:铝箔袋包装对维生素C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稳定性较高。
4. 纸盒包装组- 颜色:实验期间,药品颜色略有变化。
- 形状:药品形状保持完好。
- 溶解度:药品溶解度略有下降。
- 结论:纸盒包装对维生素C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稳定性较差。
五、实验结论1. 玻璃瓶和铝箔袋包装对维生素C片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稳定性较高。
2. 塑料薄膜和纸盒包装对维生素C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稳定性较差。
包装材料检测工作总结范文

包装材料检测工作总结范文包装材料检测工作总结。
包装材料检测是保障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法规要求的必要步骤。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包装材料检测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数据,现在对这些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首先,我们对包装材料的物理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检测。
这包括了对包装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破坏性、耐压性等方面的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了解包装材料的强度和抗压能力,为产品的运输和储存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其次,我们对包装材料的化学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检测。
这包括了对包装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的检测,如重金属、有机溶剂、塑化剂等。
通过这些检测,我们可以确保包装材料不会对产品造成污染,保障产品的安全和健康。
另外,我们还对包装材料的印刷质量进行了检测。
这包括了对包装材料表面的印刷质量、颜色牢度、图案清晰度等方面的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确保包装材料的印刷质量符合要求,提升产品的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最后,我们还对包装材料的环保性能进行了检测。
这包括了对包装材料的可降解性、可回收性等方面的测试。
通过这些测试,我们可以确保包装材料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总的来说,包装材料检测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我们将继续加强包装材料检测工作,不断提高检测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装测试实验报告
纸张撕裂度的测定
姓名:组号3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纸张撕裂度的测定
参考:GB/T455-2002
一、实验内容
1 理解纸张撕裂度纸材料性能的定义及相关国家标准。
2 掌握纸张撕裂度测量方法和步骤,并能进行仪器的调节和校准;
3 了解相关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能正确操作。
二、实验目的
1.掌握爱利门道夫撕裂度仪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2.分析影响纸和纸板撕裂强度的因素;
3.掌握国家标准 GB455-2002 所要求的测试方法,收集试验数据及进行数据处理。
三、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
1、实验原理
具有规定预切口的一叠试样,用一垂直于试样面的移动平面摆施加撕力,使纸撕开一个固定距离。
用摆的势能损失来测量在撕裂试样的过程中所做的功。
平均撕裂力由摆上的刻度来指示或由数字来显示,纸张撕裂度由平均撕裂力和试样层数来确定。
2、实验步骤
(1)制样:试样尺寸
(2)试样处理
按GB/T10739进行温湿处理。
(3)实验仪器校准
1.水平调整:
在水准器气泡居中时放扇形体,让其自动的停止,这时,扇形体下方的红色刻线必须对准摆限制器的左端面,如果没有对准,可以调节左边的水平调节螺钉(14)。
2.零点调整:
如同正式做测试一样,支起扇形体并将它释放,任其自由摆动了次,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点,如果没有指在零点,调节指针限制器(4),并反复试验,直到指针指到零点为止。
3.摆轴的摩擦阻力:
作好测试的一切准备,按住按钮(6)任其自由摆动,如果在摆动35个全振幅以后,其摆幅的减少量不大于25mm时,表示合格,否则轴承必须卸下清洗、加油或换用新的。
4.指针的摩擦:
将指针放在零点,重新支起扇形体:并将它释放,如果指针被打出刻度标尺的双线外,表示指针的摩擦力过大,这时须将指针对称的手柄和套环卸下,用清洁纱布擦试R环沟,适当加一滴钟表油,或调整手柄中的弹簧张力,再重新调节零点,反复试验至合格。
5.刀的调整:
检查一下刀座是否过分松动,安装刀时,须使它能在两只夹纸器中间处割开试样,刀刃必须相当锋利,割开的裂口深度必须在18.5~20.5mm之间,可用试割一片厚度0.1~0.2mm的纸板试验,并用卡尺检查,如果在公差以外,可拧松固定刀片的螺钉,升降一下刀片,调到符合要求时为止。
如果发现刀口变钝,须及时拆卸换新的。
(4)撕裂度测试
a.根据试样选择合适的摆或重锤,应使测定读数在满刻度值的 20%---80%范围内。
b.将摆升至初始位置并用摆的释放机构固定,将试样一半正面对着刀,另一半反面对着刀。
试样的侧面边缘应整齐,底边应完全与夹子底部相接触,并对正夹紧。
c.用切刀将试样切一整齐的刀口,将刀返回静止位置。
使指针与指针停止器相接触,迅速压下摆的释放装置,当摆向回摆时,用手轻轻地抓住它且不妨碍指针位置。
d.使指针与操作者的眼睛水平,读取指针读数或数字显示值。
松开夹子去掉已撕的试样,使摆和指针回至初始位置,准备下一次测定。
当试验中有 1-2 个试样的撕裂线末端与刀口延长线的左右偏斜超过 10m m,应舍弃不记。
重复试验,直至得到 5 个满意的结果为止。
如果有两个以上的试样偏斜超过 10 mm,其结果可以保留,但应在报告中注明偏斜情况。
若在撕裂过程中,试样产生剥离现象,而不是在正常方位上撕裂,应按上述撕裂偏斜情况处理。
测定层数应为 4 层,如果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可适当增加或减少层数,但应在报告中加以说明。
(5)结果计算
1、撕裂度:
将预先切口的纸(或纸板),撕至一定长度所需力的平均值。
若起始切口是纵向的,则所测结果是纵向撕裂度。
若起始切口是横向的,则所测结果是横向撕裂度。
结果以毫牛(uN)表示。
撕裂度应按式(1)计算.
F = (S .P )/ n (1)
式中:
F- 撕裂度,mN;
S—试验方上的平均刻度读数,mN;
P—换算因子,即刻度的设计层数,一般为 16;
n—同时撕裂的试样层数。
2、撕裂指数:
纸张(或纸板)的撕裂度除以其定量。
结果以毫牛顿・平方米/克(mNm2/g)表示。
撕裂指数应按式(2)计算。
X = F /G (2)
式中:
X——撕裂指数,mN·m /g;
F——撕裂度,mN;
G——定量,g/m
四、实验仪器
爱利门道夫撕裂度仪-仪器的结构
图1 撕裂度仪的结构
1.基座
2.支架
3.摆限制器
4.指针限制器
5.指针
6.按钮
7.扇形体
8.刀杆
9.夹纸器 10.轴 11.把手 12.夹纸器 13.标尺 14.调节螺钉
仪器:由基架和摆锤组成,摆锤在摩擦力很小的轴承上支撑着,使其能围绕水平轴自由摆动。
试样夹持在两夹子之间,其中一个夹子固定在基架上,另一个在摆上,试样被夹表面应至少为 25 mm宽,15 mm深。
试验前将摆锤置于两夹子成水平的初始位置上,用手动停止器进行固定。
此时,两夹间的距离为(2-8 士 0.3 )mm,两个夹口在一条直线上。
夹子上边缘的水平线与摆轴中心的距离应为(104 士 1)mm,该水平线和摆轴所在的平面与垂直方向成 27.50 。
本方法根据摆撕裂试样时所付出的能量进行测量。
将带有指针的套筒与摆安装在同一轴上,使指针与摆的相对位置可从摆的扇形刻度盘上读取,该套筒的摩擦阻力应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指针摩擦阻力的调整。
指针被底座上的可调停止器挡住,该停止器用于调节指针位置,使其能够读取撕裂试样时所做的功。
并且,在不撕裂试样时,刻度读数为零。
用枢轴上的刀预切试样,切口长度为 20mm,试样被撕开的距离是(43 士 0.5 )mm,为扩大撕裂范围,可换摆或附加重锤,但应根据所使用摆或重锤的因数进行换算。
仪器分为刻度指示和数字显示两种,其读数均对应于纸张设计层数的撕裂度。
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1.测量范围:0~1000mN。
2.撕裂力臂:104士1mm。
3.撕裂初始角:27.5°士0.5°。
4.示值误差:在力标尺量程最大值的10%~90%范围内,示值误差不应超过量程最大值的士0.5%
5.示值相对变动值:不超过1%。
五、实验结果
结果计算
⑴记录实验测试结果并求其平均值S及定量。
实验次数 1 2 3 均值S
示数(mN)488 557 557 534
样纸面积:3150cm2 平均质量:0.6642g 定量G:2.10g/m2
1、撕裂度计算
有式1:F = (S ·P )/ n
F- 撕裂度,mN; S—试验方上的平均刻度读数,mN;
P—换算因子,即刻度的设计层数,一般为 16; n—同时撕裂的试样层数。
计算
F=(534*16)/2
F= 4272 mN
2、撕裂指数计算
有式2:X = F /G
X——撕裂指数,mN·m /g; F——撕裂度,mN; G——定量,g/m2
计算
X= 4272*2.10
X= 8971.2 mN·m /g
参考:GB/T455-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