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矿井水和洗煤废水处理技术

合集下载

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案

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案

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案
1.环境背景
2.目标
制定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案的目标是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浓度,保证排
放水质符合环境标准,并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和回收废水资源。

3.方案
(1)预处理
煤矿矿井水中的悬浮物浓度较高,需要通过预处理去除。

预处理的方
法包括沉淀、过滤和脱脂等。

首先,通过沉淀作用将悬浮物聚集沉淀下来,可以采用沉淀池或沉淀槽来实现。

其次,通过过滤将较小的悬浮物颗粒去除,可以采用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设备。

最后,通过脱脂将油类物质
去除,可采用油水分离器等设备。

(2)重金属离子去除
煤矿矿井水中常含有较高浓度的重金属离子,对环境具有较大的危害。

重金属离子去除可以采用化学沉淀、吸附和离子交换等方法。

化学沉淀通
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将重金属形成沉淀物,如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


附通过吸附剂吸附重金属离子,如活性炭、硅胶等。

离子交换通过离子交
换树脂选择性吸附重金属离子。

(3)有机物去除
煤矿矿井水中的有机物常会引起水体浑浊,并对水质造成危害。

有机
物的去除可以采用生物处理和化学氧化等方法。

生物处理通过利用微生物
降解有机物,可以采用活性污泥法、好氧生物反应器等工艺。

化学氧化通过添加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如臭氧等。

(4)综合利用
4.设备
5.实施与运行
综上所述,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案由预处理、重金属离子去除、有机物去除和综合利用等环节组成。

通过合理选择处理方法和设备,可以有效地降低煤矿矿井水的污染物浓度,保护环境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回收废水资源。

洗煤废水处理工艺技术

洗煤废水处理工艺技术

洗煤废水处理工艺技术井水主要来源由伴随矿井开采而产生的地表渗透水、岩石孔隙水、矿坑水、地下含水层的疏放水、以及井下生产中防尘、灌浆、充填和洗煤厂污水。

通常情况下,矿井水的酸碱度值在7到8之间,属于弱碱性水。

对于含硫的矿井水,其中二氧化硫一般含量会很多,所以属酸性水。

地下开采,特别是水力采煤和水沙充填采煤法排放的污水更是不能忽视。

据统计,如果不考虑这些废水利用,每产1吨矿石,废水排放量为1立方米左右;生产1吨原煤大概要从井下排出废水0.5〜10立方米,最高的情况下可以达到60立方米。

特别值得一提的事,在一部分煤矿已经关闭后,同时还会存在大量的废水继续污染矿区的环境。

煤矿的水污染大概可分为矿物质污染,有机物质污染以及细菌产生的污染这几类。

在一部分矿区还存在放射性染污和热污染。

矿物质污染分为砂尘、泥土、矿物质杂质、粉尘、被溶解的盐、酸性和碱性污染等等;有机物质污染分为煤炭的颗粒、油污、生物生命的代谢产物、木材还有其他物质等被氧化后的产物。

细菌污染主要来源于在开发,采运中过程中的岩石粉末、煤粉末等的污染,使水出现灰色及黑色,浑浊以及水面上悬浮着的油污,同时散发出微量腥臭及活体生物腐烂的味道。

对水质进行分析和检验的结果表明:采矿过程中,化学损耗氧量越大、细菌及大肠杆菌含量越大,对排放的水的污染就越大。

如果对排放水的污染视而不见,任其外排。

对环境的污染是无法估计的。

一、洗煤废水的性质洗煤废水是由原生煤泥、次生煤泥和水混合组成的一种多项体系。

洗煤废水中包含有煤泥颗粒(粗煤泥颗粒0.5〜Imn b细煤泥颗粒0〜0.5mπι),矿物质,粘土颗粒等。

洗煤废水一般具有SS、CODcr.B0D5浓度高的特点,因此,煤泥水不仅具有悬浊液的性质,还往往带有胶体的性质;细煤泥颗粒、粘土颗粒等粒度非常小,不易静沉,这些性质决定了该类废水污染重、处理难度大。

二、洗煤废水处理技术在处理洗煤废水的时候,必须要在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剂,这样就可以降低其电位,破坏废水中胶体颗粒的稳定性,进而使泥水分离。

煤矿矿井废水处理

煤矿矿井废水处理

煤矿矿井废水处理煤矿矿井水是指在采煤过程中,所有渗入井下采掘空间的水,矿井水的排放是煤炭工业具有行业特点的污染源之一,量大面广,我国煤炭开发每年矿井的涌水量为20多亿立方米,其特性取决于成煤的地质环境和煤系地层的矿物化学成分。

矿井水流经采煤工作面和巷道时,因受人为活动影响,煤岩粉和一些有机物进入水中,我国矿井水中普遍含有以煤岩粉为主的悬浮物,以及可溶的无机盐类,有机污染物较少,一般不含有毒物质。

因此,对矿井水进行净化处理利用,将产生巨大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针对不同的水质矿井水的处理技术主要有:含悬浮物矿井水处理技术、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技术、酸性矿井水处理技术、含重金属矿井水处理技术、含放射性污染物矿井水处理技术、碱性矿井水处理技术、含氟矿井水处理技术等。

1、含悬浮物矿井水处理技术主要有混凝、沉淀和澄清、过滤和消毒。

矿井水混凝阶段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煤粉、岩粉等悬浮物及胶体杂质,它是矿井水处理工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实践证明,混凝过程的程度对矿井水后续处理如沉淀、过滤影响很大。

所以,在矿井水的处理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沉淀和澄清:在煤矿矿井水处理中所采用的主要有平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和斜板(管式)沉淀池。

澄清池主要有机械搅拌、水力循环和脉冲等。

在煤矿矿井水处理过程中,过滤一般是指以石英砂等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物。

去除化学澄清和生物过程未能去除的细微颗粒和胶体物质,提高出水水质。

矿井水处理可以采用过滤池。

过滤池有普通快滤池、双层滤料滤池、无阀滤池和虹吸滤池等。

常采用滤料有石英砂、无烟煤、石榴石粒、磁铁矿粒、白云石粒、花岗岩粒等。

水净化处理后,细菌、病毒、有机物及臭味等并不能得到较好的去除。

所以,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的目的在于杀灭水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病原菌、病毒等),防止水致传染病的危害。

在以煤矿矿井水为生活水源水处理中,目前主要采用的是氯消毒法。

消毒剂主要有:液氯、漂白粉、氯胺、次氯酸钠等。

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案

煤矿矿井水处理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废水的特点 (3)三、设计依据及原则 (4)3.1 设计原则 (4)3.2设计原则 (4)四、设计处理能力、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 (5)4.1设计处理能力 (5)4.3设计出水水质 (5)五、工艺方案选择 (5)5.1工艺方案选择 (5)5.2污泥处理 (7)5.3 工艺流程 (7)5.4 工艺特点 (8)六、工程设计 (8)七、工程内容 (1)八、投资估算 (2)8.1土建工程投资 (2)8.2 设备工程投资 (2)8.3 其他费用 (2)8.4总费用合计 (3)九、生产组织及劳动定员 (3)9.1生产组织 (3)9.2 劳动定员 (3)9.3 人员培训 (3)十、成本分析 (4)10.1人工费 (4)10.2电费 (4)10.3药剂费 (4)10.4吨水费用 (4)十一、工程实施进度计划表 (4)煤矿矿井水处理改造工程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煤矿矿井水处理改造工程项目规模:3500m3/d项目地址:主管单位: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t/a,该煤矿废水主要来自于矿井排水,井下排水量正常涌水量为125m3/h,最大涌水量达146 m3/h,由于该煤矿地下为紫红色、灰白色铝质岩层,局部为紫红色、褐色矿层,该矿井排水含有黄褐色铁矿颗粒和铝矿颗粒,颜色呈黄褐色。

目前煤矿废水处理系统仅有三个沉淀池,处理系统不能满足新的环保要求,为保护环境,治理污染,现拟对原有设施升级改造,使废水经处理后实现达标排放。

二、废水的特点煤矿矿井排水呈黄褐色,感官性差,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SS)和铁,是典型的无机废水。

悬浮物的主要是煤屑、岩粉、粘土等细小颗粒物,尤其是煤粉,其含量为几十到几百毫克/升,特点是悬浮物粒度小、比重轻、沉降速度慢。

三、设计依据及原则3.1 设计原则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50015-2003)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5.《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50015-2003)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10.《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11.煤矿提供的水质、水量参数3.2设计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技术标准,实现废水综合处置与回用的目标,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与展望目录一、内容概要 (2)二、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 (3)三、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分析 (4)3.1 现有技术的主要特点 (6)3.2 技术应用中的成功案例 (7)3.3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8)四、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展望 (10)4.1 技术发展趋势预测 (11)4.1.1 高效节能技术的应用 (12)4.1.2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13)4.1.3 绿色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应用 (14)4.2 未来矿井水处理技术的关键领域 (16)4.2.1 深度处理技术领域 (17)4.2.2 矿井水回用技术领域 (18)4.2.3 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领域 (20)五、技术改进与创新的建议 (21)5.1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处理效率 (22)5.2 推广先进工艺,提升产业水平 (23)5.3 强化人才培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24)六、结论 (26)6.1 对当前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的总结 (26)6.2 对未来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的展望 (28)一、内容概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矿矿井水的排放问题日益严重。

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保障水资源安全、提高煤炭开采效率和实现绿色矿山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当前煤矿矿井水处理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煤矿矿井水主要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井下废水。

地下水是矿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来源,地表水则是矿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煤炭开采的不断扩大,矿井水量逐渐增加,矿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主要污染源包括:采煤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煤矸石堆场渗滤出的水、地面塌陷引起的污水等。

这些污染物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矿区居民的生活和生态环境。

针对煤矿矿井水的处理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方法。

物理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等技术,适用于去除悬浮物、颗粒物等污染物;化学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中和、氧化还原、沉淀等技术,适用于去除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等污染物;生物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技术,适用于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技术

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技术

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技术矿井水,一种常见的废水类型,是指在煤矿、金矿、钨钼矿、铀矿等各种矿山开采作业中,由于采矿、开挖、淘洗、选矿等过程所产生的含污水。

矿井水的综合利用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环保产业,在当今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背景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一、矿井水的形成及特点矿井水的形成主要与以下因素相关:地下水、大气雨水以及开采前地下水与大气雨水混合而成的(也叫混合水)等。

特别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矿井水含有大量的硫酸盐、铁、锰、氯化物等离子,pH值一般在2.2-4.5之间,呈酸性。

二、矿井水的污染影响及治理矿井水污染主要表现为:一是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二是对水环境造成过度负荷;三是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针对矿井水的治理,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矿井水治理的常用方式有以下几种:1、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指通过微生物代谢作用降解矿井水中的有机物,将污染物转换成无害物质,使矿井水得到高水平净化的一种技术。

采用生物技术时,首先需要进行“自然化处理”,即使渗透流和水化学作用(pH值缓冲)等,为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条件供应所需底物、氧气、氮气、能量等,最终达到生化稳定状态,即矿井水中的污染物质逐渐滞留在水体中,水质渐趋安定;其次,要根据污染情况、水质要求、处理规模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微生物处理工艺。

2、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可主要包括吸附、沉淀、复合等方法。

吸附技术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将污染物“吸附”到吸附剂材料表面,将污染物固定在吸附剂材料上,以达到净化目的。

吸附剂一般选择沸石、活性炭、聚合物等。

沉淀技术是指将溶解于水中的杂质通过化学反应转化成较大的粉末团,沉降到水底等特定位置,采用化学药剂处理以达到除污效果。

化学处理法中复合方法,则是在对单一化学处理基础上,引进两种或以上的化学处理方法配合实施,对其它物质污染实施宽免治理。

3、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是指以分离浊液、悬浮固体及其它杂物为转运手段,利用特定物理作用使矿井水中的污染物逐层分离,将污染物与水分离开,达到净化目的。

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废水零排放技术分析

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废水零排放技术分析

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及废水零排放技术分析摘要: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同时也是人口大国,国家水资源十分紧张,煤矿矿井水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非常规水资源,通过进一步开发可以更好的得到利用,但受到传统经济发展理念的影响,我国煤矿矿井水处理效果并不好,矿井水利用率不到25%。

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煤矿矿井开采工作,减少煤矿开采水污染问题,提高矿井水利用率,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技术进行处理,针对如今矿井水井下处理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不同矿井水水质特点,采取超密度沉淀、超磁分离、采空区过滤等相关技术,低成本、高效完成悬浮物脱除,同时利用膜处理技术、低温多效蒸发技术,实现浓盐度废水处理的零排放,实现模块化、高效化、移动化处理单元。

考虑到矿井环境的特殊性,每个处理单元必须要确保防爆性能达到标准,同时集成安全监测性能、自动控制性能,利用集成技术让多种技术耦合,更好的加强矿井水井处理与利用,进一步提升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率,保证煤矿生产的综合效益。

基于此,本文首先从矿井水来源、水质、水量对矿井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悬浮物矿井、高矿化矿井两个方面提出井下处理方法,最后阐述矿井水井井下利用技术现状以及最新的利用工艺,旨在最大程度上加强井下处理以及实现废水零排放目标。

关键词: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技术;废水零排放;综合利用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我国虽然水资源丰富,但由于我国人口数量众多,人均水资源仅为国际人口的25%。

煤矿矿井水是一种非常规的水资源,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渗入到矿井下采掘空间的地下水。

具有我国能源局统计分析发现,我国近几年每年煤炭开采产生的矿井水达到80亿t,而综合利用率只有25%,也就是大约有60亿t水资源被浪费。

而我国工业、民用缺水量每年为100亿t,如果将浪费的矿井水资源利用起来,可以解决我国大部分缺水地区的用水问题。

另一方面,我国作为煤炭资源消耗大国,并且这种局势在短期内不能逆转。

因此,为了能够全面保障我国淡水资源利用率、解决水资源匮乏问题,必须要做好煤矿矿井水相关处理技术提升,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煤矿矿井水零排放,这对推动我国煤矿开采产业长足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煤矿井水处理工艺流程

煤矿井水处理工艺流程

煤矿井水处理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预处理阶段:预处理阶段主要是对矿井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其中的泥沙、悬浮物、油脂等杂质。

预处理工艺包括格栅、沉砂池、沉淀池等。

其中,格栅主要用于去除较大的杂质,沉砂池和沉淀池则用于去除较小的杂质。

2. 深度处理阶段:深度处理阶段主要是对矿井水进行深度处理,去除其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

深度处理工艺包括生物处理、化学处理、物理处理等。

其中,生物处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化学处理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染物进行沉淀、吸附等处理,物理处理主要是利用过滤、吸附等物理方法对污染物进行去除。

3. 后处理阶段:后处理阶段主要是对深度处理后的矿井水进行消毒、除臭等处理,以确保其符合排放标准。

后处理工艺包括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活性炭吸附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流程可能因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或查阅相关书籍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整理
煤矿矿井水和洗煤废水处理技术
一、技术概述
快速分离污水悬浮物的磁分离技术,在污水中投加絮凝剂、助凝剂和磁种物质,经混合反应后进入磁分离处理单元进行悬浮物分离,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

PAC投加量50~100ppm,PAM投加量2~5ppm,磁种投加量50~100ppm,水温≤50℃
二、技术优势
利用废水中杂质颗粒的磁性进行分离,对水中非磁性或弱磁性颗粒通过投加磁种增加磁性进行磁分离,装置占地小,投资少
三、适用范围
煤矿矿井水和洗煤废水的处理及回用
四、技术指标
SS去除率:约90%
CODCr:去除率88%
石油类物质去除率:15.7%
出水达到: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