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 部编 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语文(集体备课)23鸟的天堂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鸟的天堂》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鸟的天堂》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鸟的天堂》的内容,感受自然与人的和谐;2.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词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进行表达,培养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领会课文《鸟的天堂》的主要内容;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3.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鸟的天堂》的课本;2.教师备课教材;3.图片或实物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初步导入•讲解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并引导学生在课前做思考:你认为鸟的天堂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会有鸟的天堂?2. 学习课文•展示课文《鸟的天堂》,让学生跟读、朗读课文;•解释生词和生词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组讨论,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3. 活动设计•分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几组,各自描绘自己心中的鸟的天堂,并展示给全班分享;•课堂互动:引导学生针对鸟的保护展开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4. 课堂小结•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与学生一起总结课文的主要思想和意义。
五、作业布置1.完成《鸟的天堂》课文的阅读,做好课文的理解工作;2.撰写关于鸟的天堂的小故事,展现自己对环境保护和自然的热爱。
六、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是本节课《鸟的天堂》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引导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感受鸟类在大自然中美好的家园。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1】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组第三篇课文。
该组的主题是观察大自然,赞美大自然。
在本篇课文中,作者巴金以“我”的身份,描写了自己两次游览“鸟的天堂”的过程,以及两次游览所看到的不同景观和不同感想。
文章语句优美,结构清晰,描写方法动静结合,其中对于大榕树的描写尤是生动。
在文章的细节描写中,无不流露出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因此,在本篇课文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欣赏“鸟的天堂”的优美景观,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还要进一步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本篇课文所用时间为2课时。
教学目标:1、在阅读中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
2、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清楚文章的主要结构。
3、分析重点语句,以及文章中出现的疑点,难点。
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乐于思考。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理解人与自然间和谐美。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人与自然间和谐美。
课前准备:1、生自主预习课文,掌握生字词,读通句子。
2、生通过上网或图书馆查找有关榕树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置疑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天堂”这个词吗?那你们能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天堂应该是怎么样的吗?(生发挥想象,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其实啊,不只是人有自己的天堂,鸟也有它们的天堂,怎么,不信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鸟的天堂是怎么样的。
板书课题:3、鸟的天堂二、初读课文,大体感知。
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2、同学们都读完了课文,你能根据作者游览“鸟的天堂”的次数,给文章分成几部分。
(1——9自然段:第一次游览 10——14:第二次游览)3、第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游览的顺序)三、读思结合,解析第一部分,。
部编版《23.鸟的天堂》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3.鸟的天堂》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桨、桩”等3个生字,会写“桨、律”等11个生字,会写“竹竿、白茫茫、规律”等词语。
2.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
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里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并能用各种方式表达个人阅读感受。
【教学过程】:一、从“天堂”入手,激趣导入1.在人们印象中,“天堂”是怎样美好的存在?板书:天堂你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2.想象: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地方?(小鸟生活的乐园)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可以边读边思考:(1)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间?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2)每次看后“我”分别有什么感受?请用“”画出有关语句。
(3)鸟的天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可以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3.把反复读书后,在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初读课文的收获。
1.在小组内交流读书的收获,讨论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可以小组推荐,也可以自由发言,交流)(1)就三个思考的问题集中交流。
①大榕树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②“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句是什么意思?③最后一句中的两个“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不加引号?从中心句入手,引导学生质疑问难,突出了重点,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④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为什么“我”却没有看见一只鸟?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我”的感受是什么?⑤为什么“我”对鸟的天堂有一点留恋?为什么作者说“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⑥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为什么说是“鸟的天堂”而不用鸟的乐园(或世界)?“鸟的天堂”(或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将梳理的疑难问题插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加以解决,使质疑解疑成为理解内化的学习过程。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3鸟的天堂》教案含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五年级语文上册《23鸟的天堂》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诗歌《鸟的天堂》的基本内容和意境。
2.能够朗读、背诵诗歌,并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3.能够通过诗歌了解自然界中鸟类生活的奥秘。
4.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观察力,激发对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鸟的天堂》的主题和意境。
2.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3.通过诗歌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动物与自然的相关知识。
2.带领学生欣赏与自然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第二步:学习诗歌《鸟的天堂》(30分钟)1.教师朗读诗歌《鸟的天堂》,带领学生一起朗读。
2.细读诗歌内容,让学生描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和意境。
3.讲解诗歌中的生词和比喻等语言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更深层的含义。
4.指导学生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第三步:探究鸟类的生活(25分钟)1.介绍一些常见的鸟类及其生活习性,引导学生思考鸟类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2.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展示所了解的一种鸟类的生活习性,并分享给全班。
第四步:诗歌创作(20分钟)1.让学生自由发挥,以自己喜爱的动物为题材,写一首简短的诗歌。
2.学生可以选择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对自然的感慨等内容。
3.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创作能力。
四、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诗歌《鸟的天堂》的学习,不仅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还加深了对自然界中鸟类生活的认识。
通过学生诗歌的创作,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然而,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融入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之美,更加深入地理解和热爱自然。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并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意识。
23《鸟的天堂》(教案)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鸟的天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大榕树的惊叹与赞美。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争先恐后”、“不可计数”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观察大榕树和鸟儿的情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会用描写的方法表现景物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作者对大自然和鸟儿的热爱。
(2)培养学生保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解析。
2. 生字词学习与运用。
3. 课文主题与作者情感分析。
4. 观察方法与描写技巧的讲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会用“争先恐后”、“不可计数”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观察大榕树和鸟儿的情况。
2. 教学难点:(1)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2)用描写的方法表现景物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今天,我们就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鸟的天堂。
(2)板书课题:鸟的天堂2. 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字词。
(2)教师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 学习课文(1)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大榕树的惊叹与赞美。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了解作者观察大榕树和鸟儿的情况。
(3)学生讨论:作者是如何观察大榕树和鸟儿的?4.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
(2)教师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5.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鸟的天堂》,了解了作者对大榕树的惊叹与赞美,学会了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课后,请大家继续巩固生字词,并观察身边的事物,试着用描写的方法表现它们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鸟的天堂大榕树:惊叹、赞美作者观察方法:仔细观察、抓住特点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鸟的天堂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3、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的部分段落。
【教学重点】1、通过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体会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2、课文里五次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加引号,有的没有加呢3、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1、大榕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奇特,学生了解不多,可能会有疑问,要讲清楚。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手段】自制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设计意图〗从巴金的角度来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谈话1、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
)2、板书:鸟的天堂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二、按照要求读书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想想自己读了课文后感觉是什么在旁边写上批注。
3、把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三、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谈自己读的感受。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互相交流。
四、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鸟的天堂》是巴金1933年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500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
五、了解课文主要内容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见到“鸟的天堂”2、那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用笔画下来。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选9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鸟的天堂》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及新词,会用有关词语造句,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领悟“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课文描写景物表态和动态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1、体会大榕树的美和众鸟纷飞的景象。
2、体会文中人与自然友好相处和谐之美。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题解:天堂(人们通常把幸福美好的生活比喻为天堂)出示幻灯片1师:这节语文课,我们一起跟随巴金爷爷去游览那鸟的天堂,让学生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悟。
生读:鸟的天堂师:评价学生突出(强调)的是“鸟”还是“天堂”让学生一起读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那你第一次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生答:什么是鸟的天堂?鸟的天堂在哪儿?……师:你们带着问题初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收获呢?生答:我知道鸟的天堂是一棵大榕树。
生答:我知道鸟的天堂在广东省生答:我想鸟的天堂一定很美好,鸟儿在那里生活一定很快乐……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每次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
生答: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第一次的印象最深的是大榕树,第二次的印象最深的是鸟,(出示幻灯片2)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看一看那株不平凡的大榕树,请同学们把作者描写大榕树的句段找出来,好好地读一读,体会体会,也可以小组分工读。
让学生感受作者是怎样描写榕树的?分小组读(按作者由远及近的观查顺序不同,远处看到的是……,渐渐的……,近处看到的是……,按感受的不同:远看有很多株,)师:怎样理解体会大榕树的茂盛?生:(第8自然段的句子都可说明)出示幻灯片3师:在理解大榕树的茂盛这一部分,同学们有没有什么要探究的问题?生:学生可以说出自己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说大榕树好象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为什么说每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师:这些问题提得很好,我跟大家一起来交流,我在读这一段话的时候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我把它写下来了,同学们来看(出示幻灯片4、5、6)当我看到了大榕树的时候,我才真正领悟了作者为什么这样表达。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3.鸟的天堂》【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3.鸟的天堂》【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鸟的天堂》的内容和主题•理解鸟对人类的重要性•了解不同鸟类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能力目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观察与保护意识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尊重和爱护之心•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鸟的天堂》的主题和内容•探讨鸟类的重要性•讨论保护和爱护鸟类的意义难点•理解鸟类对自然生态和人类的影响和意义•激发学生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鸟的天堂》故事内容和相关图片2.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频和视频资料3.活动道具:鸟类模型、插图和实物展示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关于鸟类的图片或视频,引出本课主题,激发学生对鸟类的兴趣。
二、学习任务1.听读故事《鸟的天堂》,并进行简要讲解。
2.分组讨论鸟类的特点和重要性,展示自己的观点。
三、拓展1.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更多关于鸟类的知识。
2.分组进行小研究,探究不同鸟类的生活习性。
四、总结•结合学生小组讨论和研究的成果,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鸟类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重要性。
五、作业1.完成课后阅读练习《观察周围的鸟类》。
2.撰写一篇关于保护鸟类的小短文。
六、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当地的鸟类种类和数量。
2.设计一场关于鸟类的知识竞赛,增强学生对鸟类知识的学习和记忆。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生态环境,培养他们对动物和自然的尊重和热爱的情感,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做到保护环境,爱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