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

合集下载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第3课时-科学探究ppt课件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第3课时-科学探究ppt课件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4)有人用水代替双层陶罐的湿沙层,实验结果是用湿沙层 降温速度更快。试解释其原因__湿__沙__层__中__水__与__空__气__接__触__面__ _积__更__大__,__蒸__发__更__快__,__沙__石__的__比__热__小__于__水__的__比__热____。 【点悟】 关于实验现象的解答应基于实验原理和实验现 象,且应注意因果关系。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注意】 理解科学探究需要运用科学原理、模型和理论。要注
意表达的科学性、条理性。要善于选用恰当而简明的形式如 文字、图表、符号、模型等表达和解释探究的结果。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类型之一 提出问题与建立假设 紫背天葵,别名血皮菜、紫背菜等,是一种保健型蔬菜,
(1)瓜果蔬菜在陶罐中低温储存,保鲜效果较好。下列有关 说法正确的有___A_C____。(可多选) A.降低温度,瓜果蔬菜中水分的蒸发减少 B.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的呼吸作用增强 C.低温环境对微生物繁殖起抑制作用 D.降低温度,瓜果蔬菜细胞内酶的活性不变 (2)如果内陶罐改用铁罐,从物质性质的角度分析,铁罐的 不利因素是__铁__罐__致__密__不__透__气__(_或__铁__罐__易__生__锈__)__。(答出一点 即可)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解析】 1~3号瓶内SO2气体的浓度不同是实验组,4号瓶 内没有SO2气体起对照作用。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用的塑料 瓶应无色透明,为了防止气体逃逸,塑料瓶的气密性应良 好。表格中的信息包括SO2浓度、受害时间对植物的受害程 度的影响。实验中菠菜比油菜、青菜对SO2浓度反应更敏 感。 【点悟】 答题时应全面获取表格信息,要用表格内的信息 回答问题。

九年级科学华师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科学华师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科学华师知识点总结科学是一门关于自然世界的学科,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我们可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

九年级的科学课程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九年级科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生物学知识点总结1. 细胞生物学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部分。

细胞根据是否有细胞核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的功能包括新陈代谢、生殖和遗传等。

同时,学生需要了解细菌、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差异。

2. 遗传学遗传学研究了物质的遗传特性和遗传规律。

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由DNA分子组成。

学生需要掌握DNA的结构和功能,并了解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遗传术语。

此外,还需了解生殖和性征遗传的基本原理。

3. 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学生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以及食物链、食物网和能量流动等概念。

同时,学生需要关注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和资源保护等。

二、物理学知识点总结1. 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

学生需要了解质量、重力和摩擦力等基本物理量,并熟悉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同时,学生还需了解简单机械原理,如杠杆、滑轮和斜面等。

2. 热学热学研究热量与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学生需要了解温度、热量和内能等基本概念,并理解热传导、辐射和对流等热传递方式。

此外,学生还需了解太阳能和火力发电等能源利用的基本原理。

3. 光学光学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的性质。

学生需要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折射规律,并熟悉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此外,学生还需了解光的色散、成像和光学仪器等基本原理。

三、化学知识点总结1.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物质。

学生需要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规律,并熟悉常见元素的周期性变化和特殊性质。

2. 反应与平衡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变化的过程,包括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置换反应等。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资料(分册知识点归纳)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资料(分册知识点归纳)

科学中考复习用书(分册知识点归纳)一、考试要点m =ρvv =m ρ 二、精析 物理部分知识梳理第一册第一章1、质量与密度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公式:ρ= → 单位:1克/厘米3 = 103千克/米3 应用:求质量、体积及密度(物质鉴别)注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2、密度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第二册第一章声波波的存在 电磁波光波波的作用:传播信息特点:(1)光的传播不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会发生在传播过程中光的路线是可逆的。

速度: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数值为3×108米/秒。

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 漫反射密度mv 1、波2、光的传播种类3、光的反射项目 不同点相同点镜面反射 反射面 光线特点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整光面如果入射光线平行,则反射光线仍平行。

漫反射粗糙不平 反射光线杂乱散漫。

空气→水(其它)∠入>∠折水(其它)→空气∠入<∠折凸透镜 凹透镜5第二册第二章1、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

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所选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a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b )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改变,若不变则静止;若变则运动。

(4)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相等。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2、速度与平均速度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 = s / t单位:米/秒(主单位),千米/小时(常用单位)(2)平均速度: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通过的距离与通过这段距离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知识点

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知识点

科学华师大版九年级知识点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规律和现象的学科,它为我们提供了对世界的深入理解。

在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教材中,有许多重要知识点,本文将对其中的一些进行介绍和探讨。

1. 物质与能量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它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中。

在学习物质的特性和性质时,我们需要了解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而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组合而成的物质。

混合物则是由两种或更多类型的物质物理性地混合而成的。

能量是物质的属性,它使事物发生变化和运动。

热能、光能、机械能等是我们常见的能量形式。

学习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和能量在自然界中的相互作用。

2.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在学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时,我们需要了解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的组成和功能。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膜,它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质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细胞器和细胞液。

细胞核则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通过学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生物体的构造和生命活动,也能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过程。

3. 遗传与进化遗传是指基因在后代间传递的过程。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单位,它由DNA分子编码。

进化是生物种类逐渐改变和发展的过程。

通过学习遗传和进化,我们能够了解物种的起源、变化和繁衍,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物种和环境的关系。

4. 地球与太阳系地球是我们居住的星球,而太阳系是地球所属的天体系统。

学习地球和太阳系的知识,我们能够了解地球的结构和运动规律,也能够了解地球与其他天体的关系。

例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的活动,可持续发展是指以满足当前需求为基础,不损害后代满足需求的发展方式。

学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重要性,也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

九年级科学华师大知识点

九年级科学华师大知识点

九年级科学华师大知识点华师大科学是中国科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之一,其在教育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卓越的教学内容。

九年级科学涵盖了多个学科,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

下面将对九年级科学华师大知识点进行简要介绍。

1. 物理知识点1.1 运动与力学- 运动的描述与测量: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 力与牛顿定律:力的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及其应用。

- 力的作用和力的性质:弹力、摩擦力、重力、弹簧力的特点及其应用。

1.2 光学与光的传播- 光的概念及其传播特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等。

- 光的成像: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规律。

-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1.3 电学知识点- 电的概念与电荷:原子的电荷结构,带电物体的相互作用。

- 电路中的电流:电流的定义,电阻的概念,欧姆定律的基本公式及应用。

- 并联和串联电路:简单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及其电流、电压的基本规律。

2. 化学知识点2.1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 物质的组成:元素与化合物的概念,物质的分类。

-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元素符号、化合物的化学式,化学反应方程式。

2.2 反应与平衡- 化学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 化学平衡:平衡常数、平衡的移动、平衡常数与反应条件之间的关系。

2.3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原子结构:原子核、原子模型的演变。

-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的分类: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基本特征。

3. 生物知识点3.1 生物多样性与演化- 生物的分类与命名:分类的基本原则、生物命名的规则。

- 生物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3.2 认识人体- 细胞与组织: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组织的分类与特点。

- 人体的生长与发育:人体器官的发育和变化。

- 人体运动与调节: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等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3.3 生物与环境- 生态系统:物种的相互关系,生物圈、生态位等概念。

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知识点

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知识点

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知识点作为九年级学生,我们将迎来人生中最后一次中学科学学习的机会。

华师大版九年级科学教材涵盖了多个科学领域的知识点,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些重要的科学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准备考试。

1. 生物:遗传和进化畅想在生物学中,我们将掌握到关于遗传和进化的重要概念。

遗传学告诉我们,物种的变异是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

通过遗传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家族成员之间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此外,了解DNA和RNA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突变和基因工程的应用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进化是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我们将学习到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以及自然选择的原理。

通过研究化石记录和遗传数据,我们可以了解生物在数百万年的时间尺度上是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

2. 物理:能量与机械在物理学中,我们将学习能量和机械的基本概念。

能量是物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掌握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原理对理解自然界的各种现象至关重要。

机械方面,我们将研究运动、力和力的作用。

了解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将帮助我们解释行星运动和天体物理学中的其他现象。

此外,电磁学的基本原理也是九年级物理的一部分。

我们将学习电荷和电流、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等概念。

这些知识对于理解电路、电磁设备和通信技术非常重要。

3. 地理:资源与环境地理学教给我们如何理解地球的物质和自然环境。

资源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我们将学习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地球的资源。

了解不同类型的资源(如矿物资源、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获取和使用方式,有助于我们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环境问题也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

学习地球的自然系统和生态平衡,了解全球变暖、水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我们将学习到如何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4. 化学:元素与化合物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组成和变化的科学。

在九年级化学中,我们将学习元素与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通过学习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元素的性质和分类。

同时,了解原子结构和化学键的形成也是化学学习的重点。

初中科学总复习华师大版知识精讲

初中科学总复习华师大版知识精讲
(3)速度的计算公式: (4)速度的单位:米/秒、千米/小时。 3. 匀速直线运动 (1)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的机械运动。 (2)匀速直线运动中,任一路程或任一时间内的速度都相等。
(3)平均速度的计算: (二)力 1. 力的基本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能使物体形变和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5)力的图示法:用一段带箭头的线段精确表示一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的作图法。 (6)力的示意图法:不需精确表示力的大小,只需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作图法。
(四)简单机械、机械功和机械能 教学目标: 1. 知道杠杆的支点和力臂。理解杠杆平衡条件。了解杠杆的应用,了解人体杠杆。 2.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和作用。了解滑轮组。知道滑轮组拉力的计算。 3. 理解功的原理,并会用功的原理推出斜面公式。了解总功、有用功、额外功。了解机械效率。 4. 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功的单位。 5. 理解功率的概念。知道功率的单位。了解一些机器和生物体的功率。 6. 了解动能和势能的涵义。了解机械能,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知识总结: 1. 杠杆的概念:杠杆是一根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固定点”、“硬”是其两个要素。杠杆并不要求 是直的。
(3)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前,叫做近视;物体成像于视网膜后,叫做远视。 (4)矫正近视应该选用凹透镜,矫正远视应该选用凸透镜。 (三)声音 1. 声音的基本知识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能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依赖媒介(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液体和固体物质)。 (3)声音的传播速度叫做声速;空气中声速较小,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2. 乐音的特点 (1)音调指的是声音的高低,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 (2)响度指声音的响亮程度,跟声源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距离有关。 (3)不同物体可以发出同样音调、响度的声音,但音色往往不同。 3. 声波范围的划分 (1)人的听觉范围:20~20000 赫兹。 (2)次声波:低于 20 赫兹。 (3)超声波:高于 20000 赫兹。 4. 噪声 (1)噪声危害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是一种污染。 (2)噪声的防治可以从噪声源、声音的传播途径等方面采取措施。 (四)阳光的组成 1. 色散现象

九年级科学知识点 华师大

九年级科学知识点 华师大

九年级科学知识点华师大华师大是全国著名的师范大学,以其优秀的教育理念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而闻名。

它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教育人才,也为科学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九年级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一些重要的科学知识点,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

首先,学习科学的过程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

华师大一直强调科学的系统性,即所有的知识点都是有机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待。

比如,在学习物理时,我们不仅要掌握牛顿三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基本原理,还要了解它们与力学、热学、光学等其他物理学科的联系。

其次,华师大注重科学知识的实践应用。

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例如,在学习化学时,我们不仅要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和元素性质,还需要学习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化学问题,比如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和平衡等。

此外,华师大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逻辑进行推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提问、积极思考,并进行实验和观察,从而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生物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昆虫的生长过程,学会运用科学思维解决生物学问题。

另外,华师大强调科学的跨学科性。

在学习科学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和应用。

比如,在学习地理时,我们不仅要了解地球的构造和自然环境,还要了解地理与其他学科如气象学、生态学等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球的综合性问题。

最后,华师大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科学研究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独立思考和进行科学研究。

通过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和发表论文等途径,我们可以不断扩展自己的科学知识领域。

总之,华师大对九年级科学知识点的学习有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应用性,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了解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并意识到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师大版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科学中考复习用书(分册知识点归纳)(深圳浙江等地使用浙教版初中科学教材)一、考试要点二、精析物理部分知识梳理第一册第一章1、质量与密度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公式:ρ= →单位:1克/厘米3 = 103千克/米3应用:求质量、体积及密度(物质鉴别)注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2、密度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第二册第一章声波波的存在 电磁波光波波的作用:传播信息特点:(1)光的传播不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会发生在传播过程中光的路线是可逆的。

速度: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数值为3×108米/秒。

反射定律:漫反射折射现象特点:mv密度项目 不同点相同点镜面反射 反射面 光线特点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整光面如果入射光线平行,则反射光线仍平行。

漫反射粗糙不平 反射光线杂乱散漫。

空气→水(其它)∠入>∠折 水(其它)→空气∠入<∠折凹透镜5第二册第二章1、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

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所选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a)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b)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改变,若不变则静止;若变则运动。

(4)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相等。

机械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2、速度与平均速度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 = s / t单位:米/秒(主单位),千米/小时(常用单位)(2)平均速度: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通过的距离与通过这段距离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3、力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注意:(1)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也能发生力的作用。

(2)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必须同时存在。

(2)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的判断单位:牛顿(N)。

使物体发生形变Array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大小力的三要素方向作用点4、力的测量、力的图示(1)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测力计是弹簧秤。

弹簧秤使用时应注意:(1)零点的确定。

(2)量程的选择。

(3)最小刻度值的判断。

(4)让弹簧自由伸缩。

(5)视线与刻度相垂直。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注意:(1)明确受力物体。

(2)选择合适标度。

(3)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力只画一个作用点,只确定一个标度。

5、常见的力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作用点:重心。

外形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1)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 = mg,g = 9.8牛/千克。

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

注意: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或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静摩擦力动摩擦力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改变方法:(1)改变物体间的压力。

(2)改变物体表面粗糙程度。

(3)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相互转变。

注意:(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2)静摩擦力可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

6、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a)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b)大小相等;(c)方向相反;(d)同一直线。

(或者说合力为零)(3)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速度大小运动方向注意:只要有一个方向改变,运动状态就发生改变。

7、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地,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即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产生和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物体总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惯性大小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第三册第一章1、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公式:p = F / S单位:1牛/米2 = 1帕斯卡(简称帕)2、液体压强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浮力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

方向:竖直向上F浮 = G空-G液——称量法(G空、G液分别为物体用弹簧秤称得空中和液体中的力)F浮 = F上-F下——压力差法(F上、F下为液体中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F浮 =ρ液·g·V排——阿基米德定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物体全部浸没——悬浮 V物= V排物体部分浸没——漂浮 V物>V排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或(液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第五册第三章第1-5节1、简单机械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五要素支点:固定不动的点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平衡条件:F1·L1 = F2·L2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省力杠杆 L1>L2种类等臂杠杆 L1=L2费用杠杆 L1<L2注意:动力臂、阻力臂的画法:定支点,作二线(画出力的作用线)画力臂。

种类结构实质特点注意点定滑轮等臂杠杆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改变力的大小F = GS = h动滑轮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能改变力的大小,不能改变力的方向F = 1/2GS = 2h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大小,又能改变力的方向F = 1/nGS= nh(n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条数)注意:滑轮组绕线法则:奇动偶定(与动滑轮相连后的绳子条数n为奇数时,绳子起点在定滑轮上,n为偶时起点在动滑轮上),先内后外(从里面的小滑轮逐步向外绕线,不得重复与交叉)。

2、功和功率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 = F·S 注意:F·S应具备同时性的同体性单位:1牛顿·米 = 1 焦耳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意义:描述物体做功快慢公式:P = (P = = = F·V)单位:1焦耳/秒 = 1 瓦 1千瓦 = 1000瓦 (1马力 = 735瓦)3注:①外力撤消后,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第三册第四章1、电路电源——提供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 开关——控制电路 导线——输送电能 通路 开路短路 电路图 实物图 串联 并联相互关系损坏,其他用电器均不工作个用电器可单独工作电流路径只有一条有两条或两条以上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与开关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中的开关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的通断图例2电流电压电阻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符号I U R国际单位安培(A)伏特(V)欧姆(Ω)单位换算1安= 103毫安1毫安 = 103微安1千伏 = 103伏1伏 = 103毫伏1毫伏 = 103微伏1兆欧 = 103千欧1千欧 = 103欧大小电流大小用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多少来衡量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1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伏,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大小决定于导休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压表3、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1)符号不同点共同点电流表○A 必须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不允许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①连接电表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②被测电流(或电压)淡能超过电流以表(或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V 须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可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③读数方法:先确认量程,再确认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和小格所表示的数值,最后从指针的位置读出被测电路的电流值(电压值)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组线的长度改变电阻结构图符号接线连接:上下各一,下柱连入阻值判断:向移减少,离移增大4、电学规律(1)电荷间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磁极间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3)欧姆定律:I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关系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I = I1 = I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 = I1+I2电压关系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U = U1+U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 = U1 = U2电阻关系串联电路的总电阴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R = R1+R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R = )分配规律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U1:U2 = R1:R2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I1:I2 = R2:R1第五册第三章第6-8节URR1·R2R1+R21、电功、电功率(2)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