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选择题选集一(中国古代史部分)

2018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选择题选集一(中国古代史部分)

编辑:张加冬

1.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A.宗法分封制形成中

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

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

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

【解析】本题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强调“子”“公、伯”“侯、卫”“男、甸(田)”的分级,可见爵位等级萌芽,B项正确。A、C、D三项都在材料中未体现,均排除。

2.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并成为黄巾起义的工具。而东晋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认为黄巾军领袖张角“诳眩黎庶,纠合群愚,招集奸党,称合逆乱”;同时强调“道者,儒之本也;儒者,道之末也”,信道求仙者应“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葛洪的主张()

A.体现了三教合一的趋势

B.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C.反映了下层民众的诉求

D.动摇了儒学的统治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葛洪强调“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这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B项正确。三教合一在材料中未体现,A项排除。C项与此无关,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3.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

A.宰相权力的扩大

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解析】本题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晚唐到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的增加,为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C项正确。A项与此相悖,排除。B、D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可排除。

4.两宋以来,民间流传“苏湖(今江浙地区)熟,天下足”的谚语;明嘉靖后,“湖广(今湖南湖北地区)熟,天下足”成为当时的普遍认知。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江浙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B.经济重心转至湖广地区

C.江浙地区经济出现衰退

D.“海禁”政策大力推行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

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可知,江浙地区是宋代的主要产粮区,故民谚称“苏湖熟,天下足

;到了明代中后期,江浙地区商品经济发达,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于是明代主要的产粮区转移至湖广地区,民谚改称“湖广熟,天下足”,这其中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江浙地区经济结构的变动,A项正确。B、C两项不符合史实,均排除。D项是明清时期的经济政策,与题意无关,排除。

5.中国古代的五德终始说,包括土木金火水五行相胜(相克)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两个系统。作为一种解释王朝更替和历史变易的学说,它用以弥补政权更替中自然证据的不足。根据下图,推断秦、汉两朝的德性应是()

A.火德、土德

B.金德、火德

C.水德、土德

D.土德、木德

6.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郤氏“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鲁国的季氏“富于周公”。时人预感“夫皆富,政将在家”。据此分析,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诸侯国间的争霸战争

B.生产力的发展引起诸侯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C.经济地位的变化推动封建社会的快速转型

D.经济地位的变化引发政治权力格局的变化

7.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

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

B. 政府掌握的土地数量减少

C. 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

D. 部曲奴婢的社会地位下降

8.南宋思想家叶适认为,要实现对道的全面认识,就必须要全面观察事物,并亲身实践然后进行考核验证。据此分析叶适()

A. 主张万物皆理 B.反对空谈性理 C.提倡经世致用 D. 否定格物致知

9. “籍田”为古代吉礼的一种。即由天子率诸侯亲自耕田的典礼……各代多行之,即在国都南面近郊天子执耒(后代执犁)三推三反(返);按品秋王公诸侯五推五反,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最后,天子、王公贵族、大夫依次分享牛、羊、猪三牲具备的祭品,籍田仪式才结束。据此判断“籍田”之礼的本质是

A. 表明统治者善于愚民

B. 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

C. 体现统治者重农抑商

D. 促进小农经济的形成

【解析】“卿大夫七推七反,士九推九反”等字眼说明不同等级有不同的规定,所以据此判断“籍田” 之礼是有利于维护等级制度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不及B项意思明确;材料体现的是等级而非重农抑商,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小农经济的形成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材料的主旨——“籍田”之礼其实在于维护等级制度。10. “君有吴王,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私藏积而逆节之心作。夫不早绝其源,而忧其末,若决吕梁,沛然其伤必多矣。”面对这一问题,汉武帝的针对性措施是

A. 镇压叛乱

B. 察举人才

C. 盐铁官营

D. 统一货币

【答案】C

【解析】背景知识:御史大夫桑弘羊主导了武帝时期的盐铁专营,主张政府专“山泽之利”。“山泽之利”泛指除农业外,对矿产等资源进行的采集和开发,在汉代主要就是经营冶铁和制盐。汉代流行铁质铸币,铁在汉代不仅是制作农具的原料,更具有金融属性。由于将铸币和制盐收归国有,武帝时期才能够集中大量的财力对匈奴进行征讨。

翻译:诸侯中有吴王刘濞。吴王刘濞垄断了富饶的自然资源,通过减轻赋税、救济穷困小民

的手段,收买人心,以提高个人的威望。个人威望提高了,叛逆朝廷之心就产生了。不及早杜绝它的根源,考虑其后果,就好像掘开吕梁山,让黄河水奔腾泛滥,所带来的危害必然很多了。

只要理解材料的文意和知道背景知识,就能选出正确选项C项。

11. 下表为不同史料关于北宋庆历六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政府重视积累地理知识

B. 宋代登州地震导致了兵变发生

C. 仁宗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D. 宋代登州地区曾持续发生地震

【答案】D

【解析】由《宋史》中的“登州地震”和“自是震不已”、《东都事略·仁宗纪》中的“登州地震…岠嵎山震十月不止”、《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登州地震不止”、《渑水燕谈录》中的“登州岠嵎山数震”等信息可以得出D符合题意;题干中材料的出处不全是政府组织编写的资料,故A不能得出;题干中只有《续资治通鉴长编》提到了“请增屯禁军,以防兵寇之变”,所以不能说B符合题意;C中没有体现仁宗积极应对地震的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史料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历史研究需要从若干个相同或者不同类的史料中找出其共性的东西,从而确定史料的真伪。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孤证不立”。所以这一题一定要根据几个文字材料的大意找出其共同之处,就是可以推论出的史实了。

12. 清代康乾时期,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东家夸三月之青,西家

矜四月之红,各以其先熟及美种为尚”的相互竞争下,弱者被排挤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强者则成为“家有荔枝干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表明当时的广东地区

A. 新的经济因素向农业领域扩散

B. 农业和商业发展相互促进

C. 农产品的技术化程度不断提高

D. 传统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答案】A

【解析】题干说的是清代广东地区种植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农户在竞争中出现了分化,有些人因为在竞争中出于不利地位而日益贫困以至破产沦为雇工,而另外一些人则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成为“家有荔枝干枝”的大户,甚至雇工经营。这里的沦为雇工和雇工经营反映的是在农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中后期已经产生于手工业领域,故选A;题干体现的是农业种植领域的变化,没有体现商业,故B错误;上述材料体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但没有体现技术改进,故C不符合材料原意;自然经济在鸦片战争之后开始解体,故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

13.在中国古代,每当王朝鼎革之时,皇帝对皇族成员的信任或依赖常常会超过其他任何人。因此,皇室成员往往被委以重任,在中央辅政或者镇守地方并掌握实权。这反映了古代中国A.贵族政治易形成对皇权的威胁 B.血缘关系是维系政权的重要手段

C.分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宗法制成为王朝延续的政策保障

14.1908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敦煌发现汉简,并据其判定汉之长城的位置,但未作考证。王国维据《史记》所载“汉武帝时,为防匈奴,始筑令居以西到武威、敦煌等四郡”,再据唐《沙洲图经》所载,得出结论:“木筒出土之地,实所谓古(汉)长城也。”这说明

A.史料相互补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B.第一手史料价值高于二手史料

C.西方人治史更重视考古发现

D.《史记》史学权威和史学价值较高

15.(南宋) 高家初年,“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于是南方“麦一斛至一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而佃户输租只有秋课,而种麦之利独归客户,于是竞种春稼,极目不减淮北。”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农民职业转化速度加快

C.市场需求影响生产结构

D.人口迁移改变经济地位

16.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

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

晚明时期会社简表

A.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

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

C.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

D.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

17. 《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帐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A. 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 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

C. 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

D. 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题干中《春秋》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春秋》具有伦理教育的功能,才被统治者推崇,故B项正确;孔子的《春秋》不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故A项错误;儒学汉代时才被统治者所推崇,当时已是官僚政治,故C项错误;《春秋》是编年体,故D项错误。

18. 明初政府对百姓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但至晚明,小康之家“非绣衣不服”,大户婢女“非大红裹衣不华”。晚明百姓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当时

A. 君主专制的强化

B. 宋明理学发展

C. 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奢侈之风盛行

19.《晋书·卫瓘传》载:“瓘以魏立九品,是权时之制,非经通之道,宜复古乡举里选。

与太尉亮等上疏曰:‘昔圣王崇贤,举善而教。诚以闾伍之政,足以相检,询事考言,必得其善。是以崇贤而俗益穆,黜恶而行弥笃。’”据此可知

A.卫瓘主要代表士族门阀的利益B.卫瓘认为察举制具有教化功能

C.官制改革使民俗更加淳朴和顺 D.魏晋以察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

20. 据《唐六典》记载,唐代开元年间推行了变造制度,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

调以造焉,即把庸调(唐朝前期的赋税制度)所收之布帛,折变成白银等轻货,运到京城国库。由此可知,变造制度

A.肯定了白银的货币地位

B.提高了政府赋税标准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造成了国家财政困难

21.唐朝后期,代表庶族官僚的牛党,与代表士族官僚的李党之间政治争斗近四十年,最终

以牛党胜利结束。唐文宗曾说“去河北贼(指播镇割据)非难,去此朋党实难”。唐代朋党之争

A.客观上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变动

B.具有近代政党政治的雏形

C.是中央与地方斗争的必然产物

D.推动科举制度的逐步完善

22.有学者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先王之道”,根本无力解决当时诸侯争

霸兼并战争连绵不断的现实问题,其“三代”说教被普遍认为“迁阔而不懂世事”。该学者在此强调的是,先秦儒学

A.不合时宜

B.礼法并用

C.厚古薄今

D.源远流长

23.春秋时,孔子提出“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思想。战国时,孟子则逐渐以是否行仁义、知礼仪,是否接受华夏文化来区分华夏与夷狄。这一变化说明A.民族融合趋势日益加强B.儒家逐渐放弃夷夏观念

C.中原文化优于周边文化D.孟子背离孔子的民族观

24.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三字经》的出现和流行说明( )

A.儒学的政治地位日益巩固

B.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增强

C.华夏文化心理认同的形成

D.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