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制动系检测与诊断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第一第二篇)

_________情况下,对汽车技术状况或工 作能力进行的检查和测量。
第二篇 发动机技术状况检测与常 见故障诊断
第一节 发动机功率检测
一、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发动机有效功率、有效扭矩和转速都是动 力性的评价指标,有效功率是汽车动力性最 主要的诊断参数。
3、维修检测:维修判定,确定维修质量
第一节 概 述
三、汽车检测与诊断方法及特点
汽车诊断:由检查、测量、分析、判断等一系列活 动完成的
人工经验诊断:眼看、耳听、手摸、鼻闻(中医) 设备诊断:仪器检测,结果分析,现象分析,人工
判断(中西医结合) 自诊断:利用监测电路检测传感器、执行器以及微
处理器的各种实际参数,并将其与存储器中的标 准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判定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3、相对法
相对法是指通过对正常汽车总成或零部件进行测试后,
采用一定的处处理措施确定诊断参数标准的一种方法。通 常的做法是测定一定数量的正常汽车总成或零部件的运行 参数,确定个基准值,然后用一个适当的系数乘上基准值 即可得到诊断参数标准。
第三节 汽车诊断参数和诊断标准
七、汽车诊断周期
最佳诊断周期—保证车辆的完好率最高而消耗 的费用最少的诊断周期
2)磨料磨损
摩擦副间夹入微粒,刮伤表面,破坏油膜,解决 三滤问题。
3)疲劳磨损
摩擦面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和裂纹并 逐渐积累、扩展。
变形、裂纹、油渗、扩展——剥落
4)腐蚀磨损
腐蚀——磨掉——腐蚀——磨掉 润滑油添加剂
酸 SO2 CO2
第二节 汽车故障诊断分析方法
(1)气缸的磨损
单击图片动画演示
和化学量,如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油耗和 排放值等。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第一章汽车检测是指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的检查。
汽车诊断是指为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查明汽车故障部位、原因所进行检查、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1、汽车检测技术和故障诊断技术,简称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或汽车诊断技术。
它是研究汽车检测方法、检测原理、诊断理论,在汽车不解体(或仅卸下个别小件)条件下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及其故障的一门学科。
1、这由我国现行的汽车维修制度决定,它属于计划预防维修制度,车辆的维修必须贯彻预防为主、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的原则。
2、汽车故障类型按故障存在的系统可分为汽车电器故障和汽车机械故障按故障形成的速度可分为突发性故障和渐发性故障按故障的存在时间可分为间歇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按故障显现的情况可分为功能故障和潜在故障按故障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微故障、一般故障、严重故障、致命故障3、汽车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是指汽车技术状况与行驶里程或行驶时间的关系。
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和使用条件的不同,其技术状况参数将以不同规律和不同强度发生变化,其变化规律可以归纳为两大类:即渐发性和突发性。
4、汽车诊断参数是指供诊断用的,表征汽车、总成及机构技术状况的参数。
5、汽车诊断参数按形成的方法可分为三大类:即工作过程参数、伴随过程参数和几何尺寸参数。
6、汽车诊断参数标准,一般都应包括:诊断参数初始标准、诊断参数许用标准和诊断参数极限标准。
这些诊断参数标准既可以是一个值,也可以是一个范围。
7、制定诊断参数标准的5种方法:统计法、试验法、计算法、类比法、相对发。
8、最佳诊断周期是指能保证车辆完好率最高而消耗费用最少的诊断周期,它是根据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确定的。
9、汽车二级维护周期就是我国目前最佳的诊断周期。
通常,中型货车的二级维护周期约为10000~15000km;轿车二级维护周期约为30000km。
10、汽车检测分类,1、综合性能检测2、安全环保性能检测3、汽车故障检测4、汽车维修检测汽车技术状况等级评定必须采用综合性能检测,汽车年检常用安全环保性能检测汽车故障检测目的:在不解体(或仅卸下个别小件)情况下,查出汽车故障的确切部位和产生的原因,从而确定故障的排除方法,提高故障的排除效率,使汽车尽快恢复正常。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1.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是研究汽车检测方法、检测原理、诊断理论,在汽车不解体的条件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及故障部位、原因的一门学科。
2.诊断参数的分类:①工作过程参数②伴随过程参数③几何尺寸参数3.诊断参数应满足以下原则:①灵敏性②单值性③稳定性④信息性⑤经济性⑥方便性4.汽车检测站按服务功能可分为:①安全检测站②环保检测站③维修检测站④综合检测站5.汽车底盘测功机的功能:①测试汽车驱动轮的输出功率②测试汽车的加速能力③测试汽车的滑行能力④测试汽车传动系的传动效率⑤检测及校正车速——里程表⑥间接测试汽车发动机的功率6.底盘测功机使用时被测车辆的准备:①调整发动机供油系和点火系至最佳工作状态②检查发动机的机油压力③检查传动系、车轮的连接情况并紧固④清洁轮胎、检查轮胎气压是否符合规定⑤运行走热全车,使之达到正常热状态7.功率测试方法:①设定试验车速或力矩②起动发动机,由低速挡逐渐换入最高档,逐渐踩下加速踏板,使节气门全开③调节底盘测功机加载装置的负荷,使试验车速稳定在设定车速④发动机转速稳定后,读取和记录仪表指示的功率值⑤每个试验车速下重复测试三次,取功率的平均值8.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①等速百公里油耗②循环百公里油耗9.按测试方法,油耗仪可分为:①容积式油耗仪②质量式油耗仪③流量式油耗仪④流速式油耗仪10.油路中空气泡的排除:排除空气泡时,可采用手动泵泵油,同时卸开油管接头,连续泵油直至泵出的油不含气泡为止。
11.汽车燃油经济性试验可分为:①道路试验②室内台架试验12.汽车燃油消耗量的台架试验是由底盘测功机和油耗仪配合使用完成的。
13.汽车转向轮定位的车轮外倾与车轮前束两个参数配合不恰当时,汽车转向轮出现横向滑动量,不仅不能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状态,而且行驶阻力增大,并加剧转向轮轮胎面的不正常磨损,因此应对汽车转向轮的侧滑量进行检测。
14.评价汽车制动的性能:①制动距离②制动稳定性15.反力滚筒式制动试验台的使用特点:测试条件稳定,检测结果重复性较好,能定量检测汽车各个车轮的制动力和其他参数,且试验台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检测过程迅速、经济、安全,不受外界条件限制。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与诊断

⏹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与诊断⏹一、制动装置的基本要求行车制动、应急制动、驻车制动功能:强制行驶中的汽车减速,停车,防止停放中的汽车滑移。
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
⏹二、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1、制动过程分析⏹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2、制动效能评价指标1)制动距离:是指机动车在规定的初速度下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或手触动制动手柄)时起至机动车停住时止机动车驶过的距离。
2)制动时间(制动协调时间和制动释放时间)。
制动协调时间是指在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或手触动制动手柄)时起至机动车减速度(或制动力)达到规定的机动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规定的制动力)的75%时所需的时间。
3)制动力。
⏹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4)制动减速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式中:MFDD——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单位为米每平方秒(m/s2);V0—试验车制动初速度,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Vb—0.8试验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Ve—0.1试验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Sb—试验车速从V0到Vb之间车辆行驶的距离,单位为米(m);Se—试验车速从V0到Ve之间车辆行驶的距离,单位为米(m)。
⏹制动性能的评价指标3、制动稳定性的评价制动稳定性要求:是指制动过程中机动车的任何部位(不计入车宽的部位除外)不允许超出规定宽度的试验通道的边缘线。
制动跑偏、制动侧滑4、制动拖滞制动释放时间无限长。
⏹三、制动性能检验仪器1、制动试验台的分类1)按轴数分:单轴式、双轴式;2)按原理分:反力式、惯性式;3)按试验台支撑形式分:滚筒式、平板式;4)试验台检测参数分:测制动力式、测制动距离式和多功能式。
⏹制动性能检验仪器2、测力式制动试验台1)滚筒式制动试验台⏹制动性能检验仪器(1)滚筒式制动试验台结构电动机:产生动力,带动滚筒及车轮旋转减速器(增扭器):减速增扭;蜗轮蜗杆式滚筒:支撑车轮,制动力的承受装置传感器:测量转换装置(压力式、平衡弹簧式、电位计式、差动变压器式、自整角电机式)举升器:便于汽车驶入或驶出试验台第三滚筒:产生停转信号显示及测量装置。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80年代中期,汽车监理由公安部主管,1990年底统 年代中期,汽车监理由公安部主管, 年代中期 年底统 全国已有汽车检测站600多个,形成了全国的汽 多个, 计,全国已有汽车检测站 多个 车检测网。 车检测网。到1997年,全国已建立汽车综合性能检 年 测站近千家,其中A级站 级站140多家。 多家。 测站近千家,其中 级站 多家 1990年交通部发布第 号令《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 年交通部发布第13号令 年交通部发布第 号令《 管理规定》 年交通部发布第29号部令 管理规定》,1991年交通部发布第 号部令《汽车 年交通部发布第 号部令《 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 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 我国已能自己生产全套汽车检测设备, 我国已能自己生产全套汽车检测设备,如大型的技 术复杂的汽车底盘测功机、发动机综合分析仪、 术复杂的汽车底盘测功机、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四 轮定位仪、悬挂检测台、制动检测台、排气分析仪、 轮定位仪、悬挂检测台、制动检测台、排气分析仪、 灯光检测仪等等。 灯光检测仪等等。 国内已发布实施了有关汽车检测的国家标准、 国内已发布实施了有关汽车检测的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计量检定规程等100多项。从汽车综合性能检 多项。 标准、计量检定规程等 多项 测站建站到汽车检测的具体检测项目, 测站建站到汽车检测的具体检测项目,都基本作到 了有法可依。 了有法可依。
三、测量误差
1)按误差出现规律性分:
系统误差产生原因:
传感器原理方法上存在的误差(近似公 式代替) 由于元件或装置本身质量不高而产生的 误差 由于气温、湿度、气压等因素带来的误 差 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
三、测量误差
2)按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类: 按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类: 按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类
(完整版)汽车检测与诊断的参数及其标准

汽车检测与诊断的参数及其标准汽车的检测与诊断是确定汽车技术状况的技术,不仅要求有完善的检测、分析、判断的手段和方法,而且在检测诊断汽车技术状况时,必须选择合适的诊断参数,确定合理的诊断参数标准和最佳诊断周期。
诊断参数、诊断参数标准、最佳诊断周期是从事汽车检测诊断工作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一、汽车诊断参数1 .诊断参数概述诊断参数,是表征汽车、汽车总成及机构技术状况的量。
在检测诊断汽车技术状况时,需要采用一种与结构参数有关而又能表征技术状况的间接指标,该间接指标称为诊断参数。
诊断参数既与结构参数紧密相关,又能够反映汽车的技术状况,是一些可测的物理量和化学量。
汽车诊断参数包括工作过程参数、伴随过程参数和几何尺寸参数。
(1)工作过程参数该参数是汽车、总成或机构工作过程中输出的一些可供测量的物理量和化学量。
例如,发动机功率、汽车燃料消耗量、制动距离或制动力。
汽车不工作时,工作过程参数无法测量。
(2)伴随过程参数该参数是伴随工作过程输出的一些可测量,例如振动、噪声、异响、温度等。
这些参数可提供诊断对象的局部信息,常用于复杂系统的深入诊断。
汽车不工作时,无法测量该参数。
(3)几何尺寸参数该参数可提供总成或机构中配合零件之间或独立零件的技术状况,例如配合间隙、自由行程、圆度、圆柱度、端面圆跳动、径向圆跳动等。
这些参数虽提供的信息量有限,但却能表征诊断对象的具体状态。
汽车常用诊断参数如表1-1所示。
表1-1汽车常用诊断参数2.诊断参数的选择原则为了保证诊断结果的可信性和准确性,在选择诊断参数时应遵循以下的原则:(1)灵敏性灵敏性亦称为灵敏度,是指诊断对象的技术状况在从正常状态到进入故障状态之前的整个使用期内,诊断参数相对于技术状况参数的变化率。
选用灵敏性高的诊断参数诊断汽车的技术状况时,可使诊断的可靠性提高。
(2)稳定性稳定性指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多次测得同一诊断参数的测量值,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重复性) 。
诊断参数的稳定性越好,其测量值的离散度越小。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主要课程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主要课程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主要课程包括汽车驾驶技术、汽车构造与拆装、发动机系统诊断与修复、汽车传动系统的检查与修复、转向与制动系统检查与修复、汽车底盘控制系统诊断与修复、汽车电控系统诊断与修复、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诊断与检修、汽车保养及维护、汽车性能检测与评估等。
此外,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还涉及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如汽车机械识图、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概论、汽车计算机基础、客户沟通技巧与投诉处理、汽车专业英语等。
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汽车的各个部件和系统,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以及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
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将具备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第4章 汽车底盘的检测与诊断4精品PPT课件

4.4 制动系统检测与故障诊断
• 2. 用非接触式五轮仪检测制动性能
• 非接触式五轮仪以计算机为核心部件配以相应的 I/O接口及外设,不需要与路面接触或设置任何测 量标志,它由传感器和记录仪两部分组成。其传 感器部分主要由一个光学系统和电池组成。这种 传感器采用光电头相关滤波技术,工作时,安装 在车身上的光电探测器(简称光电头)照射路面, 由于路面图像的移动使光电池输出宽带随机信号, 其主频与车速成正比关系,通过空间滤波器将与 车速成正比的主频检出,送入记录仪部分进行速 度运算和距离计算。
4.4 制动系统检测与故障诊断
• (4)行制动性能检验时的制动踏板力或制动气压应符合以下 要求:
• ① 满载检验时
• 气压制动系:气压表的指示气压≤额定工作气压;
• 液压制动系:踏板力, 乘用车≤500N;
•
其它机动车≤700N。
• ② 空载检验时
• 气压制动系:压表的指示气压≤600kPa;
• 液压制动系:踏板力 乘用车≤400N;
地面制动力:地面对车轮的摩擦力 Fxb=Fz·φ< Tu/r Fz――一地、复面习垂: 直力 φ――附着系数
Fu可增大,但Fxb不会无限增加。车轮对地面的 附着力Fφ=Fz·φ。
Fxb≤Fφ ф=0.65-0.8
4.4 制动系统检测与故障诊断
二.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方法
(一)路试制动性能检验方法 • 1. 用接触式五轮仪检测制动性能 • 在道路试验中检测汽车整车性能时,经常
4.4 制动系统检测与故障诊断
一.汽车制动性能诊断参数和标准
• 根据国家标准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 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汽车制动性能的 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制动距离、制动时间、 制动减速度和制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动力总和与整车质 轴制动力与轴荷的百
车 辆 类 型 量的百分比/(%)
分比/(%)
三轮汽车
乘用车、总质量 不大于3500kg的 货车 其他汽车、列车
空载 满载 ≥45
≥60 ≥60
≥ 50 ≥ 50
前轴 —
≥ 60 ≥ 60
后轴 ≥ 60
≥ 20 —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14
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 主要是由于车轮制动抱死,使得汽车车轮的 横向附着性能降低造成的。
◆ 高速制动时,后轮抱死侧滑易使车辆急剧回 转,即制动“甩尾”现象;
◆ 前轮抱死或前轮先抱死拖滑,汽车会失去转 向能力,弯道行驶十分危险。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13
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标准-台试法
GB7258-2004对制动力的要求: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9
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检测指标-制动协调时间
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规定:
在急踩制动时,从脚接触制动踏板(或手触动制 动手柄)时起至机动车减速度(或制动力)达到标准中 规定的机动车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或标准中规定 的制动力)的75%时所需的时间,称为制动协调时间。
GB7258-2004对制动稳定性的要求:
在制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 力差的最大值,与全过程中测得的该轴左右轮最大制 动力大者之比:
前轴:不得大于20%; 后轴(及其他轴):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15
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①轴制动力不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在制 动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 的最大值不得大于24%; ②轴制动力小于该轴轴荷的60%时,在制动 力增长全过程中同时测得的左右轮制动力差的 最大值不应大于该轴轴荷的8%。
制动力的增加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地面附着力的 限制。
为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稳定性,左右车轮的制动 力必须满足平衡要求,即同时测得的同一轴上左右 车轮的制动力差值在规定的范围内。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4
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检测指标-制动距离
制动距离是指从脚接触制动踏板起至汽车停住时 止汽车驶过的距离。包括制动器反应时间、制动 力增长时间、最大制动力持续制动时间。
项目三 汽车底盘的检测与诊断
任务四 制动系统检测与故障诊断
制动性能的检测指标
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 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指标主要有:
制动力 制动距离
制动减速度 制动协调时间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GB7258-2004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2
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制动性能的检测指标
Fp—制动踏板力;j—制动减速度;t—时间;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5
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制动过程-四个阶段
t1 — 驾驶员反应阶段(从a至c,大小取决于驾驶员反应速度与制动系统的性能无关); t2 — 制动器作用阶段(从c至f,取决于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速度和制动系统技术状况); t3 — 持续制动阶段(从f至g,松开制动踏板,地面制动力和制动减速度基本稳定); t4 — 制动释放阶段(从g至h,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至制动力消失)。
V0 2 3.6
j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7
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制动距离S是评价汽车制动性能最直观的参数,但 通过道路试验检测汽车的制动距离时,需要较大的 试验场地,检测中对轮胎的磨损较大;
◆制动距离是整车制动性能的综合参数,不能反映出 各个车轮的制动性能及制动力的分配情况。
◆因为汽车制动距离取决于制动力的大小和制动器起 作用时间的长短,因此,也可以采用制动力和制动 协调时间评价汽车的制动性能。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8
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检测指标-制动减速度
根据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的规定,采 用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FDD(Mean Fully Development Deceleration)评价汽车制动性能。
MFDD
vb2 ve2
25.92Se Sb
11
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制动跑偏的原因
1 汽车左右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等,尤其是转 向轮左右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相等;(根本 原因)
2 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在制动过程中增长的速 度不一致;
3 汽车左右载荷分布不均; 4 车轮的定位参数不正确。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12
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汽车侧滑的原因
台试法
•制动力 •制动距离 •制动减速度 •制动协调时间
GB72582004
路试法
•制动距离 •制动减速度 •制动跑偏量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3
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检测指标-制动力
制动力是指汽车制动时,通过车轮制动器的作用, 地面提供的对车轮的切向阻力。
制动力是从汽车制动过程的实质出发的,它是评价 汽车制动性能的最本质的因素。
制动协调时间是制动性能检测中的一个要参数。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10
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制动稳定性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维持直线行驶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 能力,称为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制动稳定性 不合格
制动跑偏
汽车制动时 自动向左或 向右偏驶的 现象。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制动侧滑 制动时汽车 某一轴或两 轴发生横向 移动。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制动距离的计算
S2
1 3.6
t2
t2 2
V0
S3
V02 2 3.62
j
由汽车理论可知
S2
V0 3.6
t2
t2 2
S3
V02 2 3.62
j
S
S2
S3
V0 3.6
t2
t2 2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16
2019年5月19日星期日
GB7258-2004对驻车制动的要求:
车辆空载,乘坐一名驾驶员,使用驻车制动装置,要求: ①驻车制动力的总和不得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
FMDD — 充分发出的平均减速度,m/s2 ;
Vb — 0.8v0试验车速, km/h; ve — 0.1v0试验车速, km/h; vo — 试验车制动初速度, km/h; Se — 试验车速从v0到ve的行驶距离,m; Sb — 试验车速从v0到vb的行驶距离,m。
制动减速度在一次制动过程中是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