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课堂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 《富贵不能淫》 (共43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22 《富贵不能淫》 (共43张PPT)

富贵不能淫
2、孟子在文章中大谈“妾妇之道”,貌似和 大丈夫无关,这个是不是多余的?能不能 删除呢?
运用类比论证法,表面上是在谈论 “妾妇之道”,实则在间接性的否定公 孙衍、张仪等人的形象。
富贵不能淫
类比对象 相同点 不同点 服务对象
妾妇
曲意顺从 女 丈夫
公孙衍 张仪
曲意顺从

君王
总结:孟子对“妾妇之道”的否定,即是 对公孙衍等人的否定,表达了孟子对这 一类人的厌恶以及讥讽、嘲笑。
拓展思考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这句话出自《孟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在现 实生活中,面对金钱利益的诱惑,不乱其心; 在危及国家民族利益的时刻,我们要敢于挺 身而出,不怕牺牲,做一个真正的大丈夫。
通过景春与孟子对于“大丈夫”的不同论述, 明确提出了孟子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 的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 屈”。
志向 遵从
道路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得到,实现

得志的时候与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
志的时候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富贵不能淫, 使……迷惑
贫贱不能移, 使……动摇
威胁暴力 威武不能屈, 使……屈服
此之谓大丈夫。” 称作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 能使他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人 有 不 为 也 , 而 后 可 以 有 为 。
( 孟 子 尽 心 上 )
民 为 贵 , 社 稷 次 之 , 君 为 轻 。
得 道 多 助 , 失 道 寡 助 。 孟 子 公 孙 丑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富贵不能淫》课件(共33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富贵不能淫》课件(共33张PPT)

女儿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一定要恭敬、谨慎,
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准则,标准。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以顺从为准则的,是妇女之道。
➢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 正确的道路——义。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了解人物
景春是一位楚国贵族,
孟子的弟子,纵横家。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 一,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为 “孔 孟”。
• 孟子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并提出“民贵 君轻”的民本思想。其言论汇编在《孟子》一 书中。
合作探究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2.孟子为什么认为公孙衍、张仪不配称为大丈夫? ●3..孟子认为的大丈夫的标准是怎样的? ●4.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5.孟子并不认同景春的观点,孟子的话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应
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一词多义
妾妇之道也 道
独行其道
戒之曰 戒
必敬必戒
字词积累
(名词,规则) (名词,道路) (动词,告诫) (形容词,谨慎)
通假字
往之女家 (“女”同“汝”,你)
翻译下列句子:
1.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富贵不能使他迷惑 贫贱不能使他动摇 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任务三:合作探究

第23课《富贵不能淫》课件(23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3课《富贵不能淫》课件(23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淫”和“荡”都有“放纵”之意。“放纵”, 指不守规矩或行为不检点;没有礼貌。 清代王引之:汉语书面语规律:几个短语或句子 并列在一起,往往句法结构相同,其中处于对应 位置的词语往往词性相似。而“移”和“屈”明 显是使动用法,“淫”在这里也就应该用作使动, 指“使放纵”。
译文: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 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光明 的大道“义”上。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遵循正 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走自己的道路。富裕 显贵不能使他骄奢淫逸,贫穷低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 威风暴力不能使他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 夫!”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揣摩节奏
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 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 礼乎?丈夫之冠(guàn)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 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 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 )
•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有“用之 则行,舍之则藏”的立身处世态度)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 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 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 ❖ 威武不能屈——闻一多、鲁迅。
育场上生龙活虎,兴趣爱好广泛积极,助人为
乐常记心间,与人相处善于交流,能学善思勤 于动手,此之谓好学生。 (正面提出——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21课《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21课《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课件(共24张PPT)

(四)你说我说,畅谈理想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 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 质。结合自己的理想,说 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 人。
写作特色: 1语言含蓄幽默,讽刺深刻尖锐。 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和感 染力
你情愿 我操大 心永丈 间远夫 流的 淌高 在尚
你音愿 我韵大 耳永丈 畔远夫 萦的 绕铿 在锵
富贵不能淫
学习目标:
• 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 3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 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孟子名言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百姓最为重要,国家其次,国君为轻。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不得志的时候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 候努力让百姓得到好处。


1、心怀仁德,践行礼义。 2通达时,施仁政,困窘时,独善其身 3不因外界因素(富贵、贫贱、强权) 改变自己的追求。
(三)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 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 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
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 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 胡兰。
一、虚词意义及用法
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丈夫之 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父命之 ___________________ 指丈夫 . 指女子 ①之母命之 . _____________________ 妾妇之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 与民由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 .

八年级语文上册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PPT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PPT课件
句意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
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 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到,实现。
实行。
固守,坚持。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志向。
原则。
句意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 同前进;
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 原则。
动词使动用法,使… …迷惑。
动词使动用法,使… …屈服。
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夫哉?
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公孙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
著 名的说客。张仪:魏国人,
与苏泰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
致力于游以路横去服从秦国,
一怒而诸侯惧与,苏泰安“居合纵而”相天对。下熄。”
安静
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句意: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 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
父亲开导他。 • 5、居天下之广居:居(1):居住。居(2):住所。广居、正位、
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 6、得志:得,实现。 7、与民由之:由:实行。之:代志向。 • 8、独行其道:道:原则,行为准则。 • 9、富贵:指的是有钱财、有地位。淫:使······扰乱。指金钱和地位不
• 【读解】
•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是了不得的男子汉大丈夫.
• 孟子则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 意思往 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 行的是 “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
• 孟子的说法含蓄而幽默,只是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 时母亲的 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里值得 我们注意 的是,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顺从,但顺 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 劝谏。妻子对 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夫君有过,妻也 就当劝说补正。简言之,应该是“和而不同”。只有太监小老婆婢 女之流,才是不问是非,以一味顺从为原则,实际 上,也就是没有 了任何原则。可见,“妾妇之道”还不能一般性地理解为妇人之道, 而实实 在在就是“小老婆之道”。孟子的挖苦是深刻而尖锐的,对 公孙衍、张仪之流可以说是深恶痛绝了。遗憾的是,虽然孟子对这 种“以顺为正”的妾妇之道已如此 痛恨,但两千多年来,这样的 “妾妇”却一直生生不已,层出不 穷。时至今日,一夫一妻已受法 律保护,“妾妇”难存,但“妾妇说”却未必不存,甚或还在大行 其道,怎么办呢?

人教部编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语文上册富贵不能淫30页PPT

人教部编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语文上册富贵不能淫30页PPT

1
0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人教部编版(初中二年级)八年级语 文上册富贵不能淫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上册课件: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 (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上册课件:21《孟子》二章—富贵不能淫 (共14张PPT)

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学说
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尊为“亚
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
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
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走进作品
《孟子》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 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分,也是儒家重 要经典之一,是“四书”之一。《孟子》是以记言 为主的语录散文,其中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 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 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从四德 父母之命不可违 三纲五常
整体感知
1、诵读本文、自主突破重点字音字 义 2、解释文本。(先对照课文自主学 习,再进行小组交流,有不明白的问 题班级内进行互助学习)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
难道 真正的
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安居家中 停息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
这 怎么,哪里

礼乎?丈夫之冠也,父 命之;女子之嫁也,
富贵不能淫
孟子
学习目标:
1 、 熟 读 文 本 , 理 解 文 章 重 点 字 词意思。
2 、 小 组 互 助 学 习 , 理 解 本 文 意 思,感受和培养大丈夫的英雄气 度。
3、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走进作者
孟子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
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
(今山东邹县东南人)人。是著
拓展延伸
7、思考:你对“大丈夫”是如何理解的? 请列举自己身边或者历史上“大丈夫”的 例子来说明一下,并且作为中学生的你准 备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富贵不能淫》课件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富贵不能淫》课件ppt

原文
yǎn • 景春曰: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
安居/而天下熄。” guàn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 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r女ǔ家,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
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二段可分几层,其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品读课文 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立靶子,引出下文。
第二段可分几层,其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妾妇之道

景春观点
仁、解内涵
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 行其道。



品读课文
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 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
顺从
权力
大丈夫之道
坚守
仁礼义
品读小结
景春: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富 贵 不 能 孟子 淫
(树靶子) 1.驳公孙衍和张仪为妾妇之
道。(类比)
2.坚守“仁、礼、义”
︵ 树 标 准 ︶
是 大 丈 夫
大 丈 夫
3.立大丈夫标准
3.孟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富贵不能淫》)提醒人们要坚守节操。
4.《富贵不能淫》孟子指出大丈夫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富贵不能淫》孟子指出大丈夫的(理想)处世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课堂练习
解释下面句子中红色字的词语
1,安居而天下熄 2,父命之 3 ,与民由之 4,富贵不能淫 5,独行其道 6,贫贱不能移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是 焉得为大丈夫乎? 2,得志,与民由之 3,不得志,独行其道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15 丈夫。
(三)你讲我讲,感受英雄
7
齐读本文

居所
实现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 正位,行
天下之 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
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大丈
夫。”
固守坚

8
原则,行 为准则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 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 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 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 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 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 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9来自(二)、你思我想,理解精髓
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 其精髓?
2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 句中的“是”和“此”各代指什么?
3对比分析孟子的“妾妇之道”和“大丈 夫之道”的不同。
4结合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 10 下。”谈谈对大丈夫的理解。
1孟子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什么?
齐读本文 这
怎么
教导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 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 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 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妾妇之道也。。
成年 留神, 男子
当心
丈夫 告诫
6
顺从
去,
正理 到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 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 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 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 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 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 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 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 方志敏。
❖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 朱自清。
❖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 多、刘胡兰。
16
(四)你说我说,畅谈理想
“大丈夫”不在于性别, 而在于他的高尚的道德品 质。结合自己的理想,说 说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 人。
17
写作特色: 1语言含蓄幽默,讽刺深刻尖锐。 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和感 染力
18
你情愿 我操大 心永丈 间远夫
流的 淌高 在尚
19
耳韵愿 畔永大
远丈 萦夫 绕的 在铿 你锵 我音
20
《孟子》
富贵不能淫
1
学习目标:
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3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
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2
作者知多少
孟子(前372年-前 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邹国人。中国古 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孟子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 家宗师,有“亚圣”之称, 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本质是在 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 顺从秦王的意思; “大丈夫之道”表 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 义、礼的坚守。
13
4结合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 天下。”谈谈对大丈夫的理解。 • 1心怀仁德,践行礼义。2通达时,
施仁政,困窘时,独善其身3不因外 界因素(富贵、贫贱、强权)改变 自己的追求。
3
(一)你读我读,疏通文意
1、诵读本文。(小组内以各种 形式读文章,推荐读得好的同学, 班级展示)
2、解释文本。(先对照课文自 主学习,再进行小组交流,有不 明白的问题班级内进行互助学习)
4
齐读本文 战争平 息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 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 而天下熄。”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 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 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 5 安无事.”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
贫贱不能移 —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 威武不能屈 —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
11
2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 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代指 什么? • “是”指代“一怒而诸侯惧,安居
而天下熄”。“此”指代“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12
3对比分析孟子的“妾妇之道” 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