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NA00901S-D0704-11-风电场集电线路电缆敷设图

100-NA00901S-D0704-11-风电场集电线路电缆敷设图

风电场集电线路路径选择(架空)

风电场集电线路路径选择(架空) 集电线路作为风电场设计的一部分,路径的选择对线路整体设计至关重要。路径选择正确与否,将影响到线路设计是否安全、经济、合理。 路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路径要短。这是线路工程经济性的决定因素之一。短就意味着路径要尽可能的选择直线,避免曲折迂迥,线路短,工程造价就低,施工维护量就少,线路中电能损耗也少。因此,最理想的线路路径是一条直线。但由于地形和各种障碍物的影响,实际上所选择的路径往往是由许多转角点联成的折线。因此,在选择线路路径时,应根据线路走直线的原则,尽量避免转角或少转角,尤其是要避免度数大的转角,使线路达到最短。当然,当线路遇到特殊地段时,应针对现场情况进行处理,例如将路径改变方向,绕过此特殊路段,不能一味的追求短而

导致工程施工难度加大。 2、地势要平。路径经过的地势和地质条件决定了杆塔的基础及结构形式以及施工和维护的难易程度。平坦的地势和优质的地质条件可以大大减少施工的难度,同时可选用相对简单的基础和杆塔形式,因此,线路选择时地势要平。但线路如果在平地架设,会涉及到很多因素,例如农田、村庄等其他障碍物。综合上述因素,在路径选择时,尽量选择坡度较缓的地带。 3、避免交叉跨越 (1)避免与河流交叉跨越。与河流交叉跨越,施工难度加大,同时,维护检修的时候也不方便。因此路径尽量避免与河流交叉跨越,特别是大型河流。如遇特殊情况必须跨越时,也应选择河道最窄、两岸最高、土质最好、不易被洪水冲刷的地段过河。 (2)避免与电力线和通讯线交叉跨越。与电力线和通讯线交叉跨越,施工难度加大,同时,维护检修的时候也不方便。因此路径尽量避免与电力线和通信线交叉跨越。如遇特殊情况必须跨越时,应符合相应的电气距离要求。 4、交通运输方便。路径应该选择在靠近道路、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从而减小施工难度。同时,应尽量避免或少占耕地。必须通过时,应采用不带拉线或内拉线的杆塔。 5、尽量避开森林、绿化区、果木林、公园、防护林带等。 6、尽量避开易燃、易爆场所及严重污染地区和电台、飞机场等。 当然,风电场线路路径选择时,不是空有理论在纸上谈兵,一定

风电场集电线路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风电场集电线路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风电场集电线路电缆敷设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 况 (3) 二、编制说明及依 据 (3) 三、施工准 备 (3) 1.作业条件要求 (3) 2.施工前准 备 (3) 3.技术准备 (4) 4.材料准备 (4) 5.劳动力准 备 (4)

6.机具准备 (4) 四、施工程 序 (4) 1、工艺流程 (5) 2、工艺流程细则 (5) 2.1准备工作 (5) 2.2电缆沟开挖及铺砂 (5) 2.3电缆敷设 (5) 2.4隐蔽验收 (6) 2.5回填土 (6) 2.6埋标桩 (6) 五、质量检测检验应达到的标准及检测方 法 (6) 1、质量检测检验应达到的标准 (6) 2、检测仪表、检测方法 (6) 六、质量与安

全 (6) 七、电缆的成品保 护 (7) 集电线路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 大唐新能源广西龙胜南山风电场一期35kv集电线路改造工程。 二、编制说明及依据 1.本工程设计图纸及其有关的技术资料。 2.本公司施工安全措施及电缆敷设技术交底 3.相关的技术规范及标准图集: 《电缆敷设》D10-1~7(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1.1~5161.17—2002) 三、施工准备 1.作业条件要求 (1)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应按施工图进行施工。 (2)与电缆线路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建工程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

筑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2.施工前准备 (1)电缆的技术准备已完成。 (2)敷设电缆的通道无堵塞。 (3)敷设电缆施工机具及施工用料已准备好,防护盖板贮备充足,电缆敷设架搭 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 (4)电缆线路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已经编制。 (5)电缆型号规格及长度与设计资料核对无误。 (6)临时联络指挥系统的设置。 3.技术准备 (1)施工图纸、技术资料、相应施工图集、规范、规程齐全;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并进行技术交底。 (2)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充分熟悉相关图纸及设计要求。用电缆线路的全长来 定出每盘电缆的路径起始和终点的位置,然后将每盘电缆的路径分成各种类型的基本段。 (3)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电缆的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长度等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损坏等现象。 4.材料准备 (1)电缆应具有出厂合格证、 (2)对用于施工项目的电缆进行详细检查,其型号、电压、规格等应与施工图设计相符;电缆外观应无扭曲、坏损及漏油、渗油现象。 (3)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橡套、塑料电缆外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

xx风电场 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xx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基础施工技术措施 1. 工程概况(参考招投标文件或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相应部分资料) 1.1工程概况 xx风电场位于xx县境内西南部山区。拟选场区地形较为复杂:西北部多为低山残丘,呈断续分布;东部多为山垄地形,沟谷绵长而开阔。场区内不同走向的山谷分布很多,东 西部地区地形不尽相同。场区内大部分地区以偏西风为主导风向,受场区东南部沟谷影响, 偏南风向从西北向东南呈现出增强趋势。 风力发电机采用一机一变单元接线方式,将机端电压升至35kV后接至场内35kV集电 线路,经35kV的集电线路汇集后送至风电场变电站35kV母线;133台发电机分成十二组, 经12回35kV集电线路送至新建风电场220kV变电站35kV母线。 1.2工程量统计 序 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号 1钢筋Φ16等t 2垫层砼C10m3 3基础砼C20m3 4底脚螺栓M24等t 5土石方m3 计划开工时间:,计划完工时间。(或按线路编号单独编制施工计划) 2. 编制依据: 《电力建设安全作工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 5009 1-92 《110~500kV线路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规范》GB50233-2005 《铁塔基础施工图》 《35KV集电线路平断面定位图及杆塔明细表》等相关设计图纸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 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

3.1 作业前应具备的条件: 3.1.1 35KV集电线路路径复测,无设计问题,塔基桩位位置无误。 3.1.2 施工图纸全部到位且图纸会审已完成。 3.1.3 施工所用材料已备齐,并在监理的见证下复检试验合格。 3.1.4 所用工器具准备齐全,计量器具都有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测报告且在有效期内。 3.1.5 施工用地及临时施工道路用地已完成征用。 3.2 作业人员配备: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风能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中国更是风能大国,据统计中国风能的技术开发量可达3亿千瓦-6亿千瓦,而且中国风能资源分布集中,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 据考察中国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两个带状地区,一条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即西北、华北和东北的草原和戈壁地带;另一条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即东部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地带。 这些地区一般都缺少煤炭等常规能源并且在时间上冬春季风大、降雨量少,夏季风小、降雨量大,而风电正好能够弥补火电的缺陷并与水电的枯水期和丰水期有较好的互补性。 一、风电发展现状据统计,从2017年开始,中国的风电总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截至2017年底,中国以约4182.7万千瓦的累积风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较瓦,到2020年可达1.5亿千瓦。 (二)风电投资企业风电投资企业包括开发商与风电装机制造企业。 从风电开发商的分布来看,更向能源投资企业集中,2017年能源投资企业风电装机在已经建成的风电装机中的比例已高达90%,其中中央能源投资企业的比例超过了80%,五大电力集团超过了50%。 其他国有投资商、外资和民企比例的总和还不到10%,地方国有非能源企业、外企和民企大都退出,仅剩下中国风电、天润等少数企业在“苦苦挣扎,当年新增和累计在全国中的份额也很小。

从风电装机制造企业来看,主要是国内风电整机企业为主,2017年累计和新增的市场份额中,前3名、前5名和前10名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55.5%和发电;由沈阳工业大学研制的3mw风电机组也已经成功下线。 此外,中国华锐、金风、东汽、海装、湘电等企业已开始研制单机容量为5mw的风电机组。 中国开始全面迈进多mw级风电机组研制的领域。 2017年,国际上公认中国很难建成自主化的海上风电项目,然而,华锐风电科技集团中标的上海东海大桥项目,用完全中国自主的技术和产品,用两年的时间实现了装机,并于2017年成功投产运营,令世界风电行业震惊。 (四)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目前,风电并网主要存在两大问题:风电异地发电机组技术对电网安全稳定产生影响、风的波动性使风电场的输出功率的波动性难以对风电场制定和实施准确的发电计划。 它们使得风电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这种电力上网“不给力的现况,国家和电网企业都在积极努力地解决好风电基地电力外送问题,除东北的风电基地全部由东北电网消纳和江苏沿海等近海和海上风电基地主要是就地消纳之外,其余各大风电基地就近消费一部分电力和电量之外的电力外送的基本考虑是:河北风电基地和蒙西风电基地近期主要送入华北电网;2020年前后需要山东电网接纳部分电力和电量;蒙东风电基地近期送入东北电网和华北电网;甘肃酒泉风电基地和新疆哈密风电基地近期送入

阜新风电场农电线路向集电线路送电方案

阜新风电场农电线路向集电线路送电方案 一、编制目的 为了加快辽宁大唐国际阜新风电场99MW工程的调试工作,并为防止风机电缆被盗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程概况 工程简述:由辽宁大唐国际风电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辽宁大唐国际阜新风电场位于辽宁省阜新市阜蒙县旧庙镇,距阜新市约 70Km。设计装机总容量为450MW分期建设,本期开发建设99MW。并配套建设一座220kV升压变电站。新建升压变站220kV架空送出线路Π接至220kV松阿线,线路命名为查松线,用于风电电能的送出,本升压变电站电压等级为220/35kV。 农网线路由一条10kV线路引致风场,对侧为66kV海利板变电站。 三、受电范围:6条集电线路依次送电。 四、投运前应具备的条件 1.农电10kV线路保持稳定电压; 2.退出380V线路所有保护; 3.退出35kV线路所有保护;

4.加装逆向临时保护(过流速断); 5.解除3801和3802之间的闭锁。 五、线路受电的条件 1.线路绝缘满足受电要求; 2.集电线路无明显接地点; 3.集电线路线路通道无安全隐患; 4.远控系统试运良好。 六、防范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2、严格执行消防制度,消防设施齐备。 3、停送电作业必须穿安全鞋、戴安全帽。 4、严格执行钥匙管理制度,进出塔筒、箱变要把门锁好。 5、严格执行电业安全规程的规定。 6、安全工器具及劳动保护用品齐全。 六、送电步骤 1、检查380V母线农网侧3801开关在合闸位置,母线正常带电;

2、检查380V母联3800开关在合闸位置; 3、退出380V母线备自投装置; 4、检查35kV所用变压器正常; 5、合上所用变低压侧3802开关,所用变带电; 6、将35kV所有开关摇至检修状态; 7、检查1号主变低压侧3501开关在检修位置; 8、投入35kV母线PT; 9、合上所用变高压侧35301开关,35kV母线带电; 10、派人至A集电线路巡线,确认无安全隐患后,合上A集电线路3557开关; 11、线路冲击成功后,依次使用绝缘拉杆合上A1风机变压器B相跌落保险,A相跌落保险,C相跌落保险; 12、依次合上A2-A11风机变压器。

中国风电场装机容量统计

年中国风电场装机容量统计 2007 年中国风电场装机基本情况: 2007 年新增市场份额 2007 年累计市场份额: 2007 年新增和累计的市场份额 2007 年分省累计风电装机 2007 年内蒙风电场当年装机 内资与合资制造商全称 2007 年新增中国内资制造商的市场份额 2007 年新增中外合资制造商的市场份额 2007 年新增外资制造商的市场份额 2007 年累计中国内资制造商的市场份额 2007 年累计中外合资制造商新增的市场份额 2007 年累计外资制造商的市场份额 截止2008年2月内蒙风电场装机量 2007 年中国风电场装机容量统计 截止至2008年2月28 数据的基础是风电机组制造商的安装信息,参考了开发商和有关机构的数据,综合整理而成。 说明: 1.鉴于风电场的范围没有明确规定,不对风电场装机容量进行排序。 2.风电场的统计以风电场内的变电站划分,多个业主及项目共享一个场内变电站视为一个风电场,不考虑行政归属、业主的组成和项目的分期建设等。 3. 风电场以地理位置标识,尽量采用风电场内变电站所在位置村一级的地名,再冠以县名,以便区分。希望读者继续提供准确的村级地名和县级地名。 年中国风电场装机基本情况: 2 0 0 7 中国除台湾省外新增风电机2007 年中国除台湾省外累计风电机组6469 台,装机容量590.6 万kW,风电场158 个。分布在21 个省(市、区、特别行政区),比前一年增加了北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六个省市。与2006 年累计装机259.9 万kW 相比,2007 年累计装机增长率为127.2%。 年风电上网电量估计约52 亿kW?h。 2007 年新增市场份额: 中国内资企业产品占55.9%,内资企业的新增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外资企业。新疆金风的份额最大,占新增总装机的25.1%,内资企业产品的44.9%。 合资企业产品占新增总装机的 1.6%,有中国西班牙合资的航天安迅能和德国中国合资的瑞能北方两家公司。 外资企业产品占42.5%,西班牙Gamesa 的份额最大,占新增总装机的17.0%,外资企业产品的39.9%。

浅析风电场集电线路架空导线的选型

浅析风电场集电线路架空导线的选型 【摘要】风电场集电线路工程不同于一般的电网送电线路工程,它是将各台风电机组所发的电量由联络线路组接后分送至场内升压站低压侧,经集中升压后通过接入系统线路与电网并网。导线的选型是集电线路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设计人员必须对架空导线选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以提高集电线路工程建设的合理性、经济性。本文结合宁夏海原风电场(宋家窑)华电49.5MW风电工程,从经济电流密度、电压损耗和运行环境等几个角度来考虑导线截面的选择。 【关键词】架空导线;经济电流密度;电压损耗;运行环境;选型 架空线路导线的选型是集电线路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们是构成输电线路的主要元件,电能必须依靠它们来输送。在选择导线的型号及截面时,既要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又要充分利用导线的负载能力。对于35kV架空送电线路,导线截面一般按照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并根据电压损耗及允许长期发热条件进行校验。对于风电场的集电线路输送最大负荷时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全国各风区风资源情况大不相同,有的风电场最大风速发生在全年最热的季节,也有风电场最大风速发生在全年最冷的季节。风电场的最大负荷产生于大风季节,此时散热条件最好,可提高导线的负载能力。本文结合风电场的运行环境讨论合理选择集电线路导线截面问题。 1.项目概况 宁夏海原风电场(宋家窑)华电49.5MW风电场装机容量为49.5MW,等效满负荷运行小时数:1894h,全年风速有季节性变化,3~5月风速最大;10~12月和1月风速最小。单机容量为1500kW,共33 台。采用一机一变组合集电线路把33台风机分为2部分,每一部分为一回路,即分为A、B回路。A回路连接16台风机,由3条分支线和1条主干线组成;B回路连接17台风机,由3条分支线和1条主干线组成,风机箱变经引流线“T”接入集电线路,主干线迄点为风电场升压站内35kV门型架。 2.导线截面的选择和校验 该风电场集电线路分支线和主干线采用较小截面导线,主干线采用较大截面导线设计。本次选线及校验,选择连接风机最多的分支线和主干线具有普遍代表性。最长的一条分支线连接6台风机最大输送功率9000kW,线路长2.48km;连接风机最多的回路,主干线“T” 接三条分支线共连接17台风机最大输送功率25500kW,主干线路长3.2km。见图1 2.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线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1894经济电流密度取1.8,功率因素为0.95。

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巡视安全注意事项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722 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巡视安全注意 事项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风电场35KV集电线路巡视安全注 意事项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巡视前办理电力线路第二种工作票。 2、巡视工作由有工作经验、对线路情况熟悉者担任,新人员严禁进行单人巡视工作,暑天、雪天、夜间等特殊天气巡视时应至少两人进行。 备注:风电场一般在山区,线路及道路情况较为特殊,为保证巡视人员安全,应尽量避免单人巡视。 3、穿戴好工作服、安全帽、绝缘鞋等防护用品,携带高压验电棒、测温仪、红外成像仪、望远镜、照相机等工器具,夜间要携带照明用具,夏季要特别注意防暑,防止蚊虫、毒蛇叮咬,携带手机、对讲机等必要的通讯工具。 4、巡视时沿导线上风侧行走,防止断线落在身上伤人。 5、注意沿线的地理情况,如河流、沟坎等,冬季雪后巡视注意踩空,以防发生意外。 6、无论线路是否停电,都应视为带电,严禁私自攀爬杆塔检查,以防线路突然送电。

湖北武穴大金风电场工程集电线路及安装(南部区域)资料

湖北武穴大金风电场工程 风电场集电线路及光缆施工安装 (南部区域) 招标文件 (技术部分)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15.6

1 总则 1.1 本规范书适用于湖北武穴大金风电场工程风机箱变安装工程、10kV集电线路(电缆直埋)施工工程、GYFTA53-24B1光缆的采购及相应的熔接工程及相应的金具,它提出了对集电线路、箱变安装和维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投标方应有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的认证证书,并且至少有6回线路以上施工、安装、调试风电场集电线路和光缆的业绩。投标方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以下内容的中文技术文件(不限于): ·投标方资质及制造厂出具的授权书; ·投标方提供集电线路、光缆和光纤的ISO系列认证文件; 投标方应出具工程业绩表,包括线路工程名称、数量、年份、施工、输电情况及上述情况的证明材料; ·投标方提供光缆同类产品近三年业绩; ·对招标书内容的应答; ·所提供光缆的各项技术指标参数; ·光缆所用主要材料的生产厂商的供货协议; ·光缆的预计使用寿命及保证使用寿命的技术保证; ·光纤在缆内的线序和光缆端别的识别标记; ·光缆结构图; ·光缆和光纤的型式试验和例行试验的试验报告; ·投标方对本工程的建议和需要说明的其它事宜; ※如发现有失实情况,招标方有权拒绝终止执行合同且不承担任何费用。 1.3 本规范书所提及的要求和供货范围都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全部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地详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相关工业标准的功能齐全的优质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4 如投标方没有对本规范书提出书面偏差,招标方则可认为投标方完全接受和同意本规范书的要求。偏差必须按附件差异表的要求清楚地表示在投标文件中,否则招标方将认为投标方完全接受和同意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1.5 投标方须执行本招标文件所列要求、标准。在签订合同之后,到投标方开始施工之日的这段时间内,招标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修改要求,投标方应遵守这个要求,具体款项内容由双方商定。 1.6 本规范书中未提及的内容均应满足或优于本技术规范书所列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有

中国风资源分布

中国有效风力资源分布调查 2007-10-16 16:36 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中国风力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国家气象局的资料,我国离地10 米高的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kW,50米高度的风能资源比10米高度多1倍,约为5亿多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kW。 中国有效风能分布图 根据图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 (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 (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 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 (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

(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千瓦。 我国风力资源分布与电力需求存在不匹配的情况。东南沿海地区电力需求大,风电场接入方便,但沿海土地资源紧张,可用于建设风电场的面积有限。广大的三北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和可建设风电场的面积较大,但其电网建设相对薄弱,且电力需求相对较小,需要将电力输送到较远的电力负荷中心。海上风电资源丰富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经济上可行,发展前景势必良好。

风电场集电线路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216449196.html, 风电场集电线路设计 作者:禹超 来源:《硅谷》2011年第16期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820087-02 1 概述 1.1 建设风能发电的必要性 我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高度重视,2006年1月1日正式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目标和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风能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中最具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清洁能源,风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和调整电力结构的重要措施之一。风能既是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同时也是目前技术成熟的、可作为产业开发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大规模发展风力发电是解决我国能源和电力短缺最现实的战略选择。 1.2 风电场集电线路的特点 风电场工程主体为分散于各处、相互之间保持一定间距的风电机组,由于一般风机发电机的出口端电压为690V,属低压电源。为减少场内连接线路的线路损耗,经升压后,由场内的高压联络线路统一送至升压站,需建设的高压联络线路按风电场工程的定义称为场内集电线路。 根据风电场的装机容量,需确定风电场的主接线形式。根据风机特点,目前已更多地采用一机一变的单元接线,即在每台风机边设置一台满足风机单机容量输出的箱式变压器。同时,为提高整个风电场的安全、可靠运行,以50MW风电场装机容量规模为例,3-4回左右的主接线方式较为适宜。在既有风机的控制保护同时,又有箱变的保护配置,能达到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要求,而且通过合杆等方式又能节约一定的集电线路工程量。 风电场内的集电线路方式既可以采取架空线路方式,也可以采取电缆敷设方式。而根据电力市场的现状,一般电力电缆线路的投资远远高于架空线路,较之能达到倍数级的关系。除个别地区的风电场,由于土地资源和环境等因素制约下场内只能采用直埋敷设电缆方式外,大部分的风电场由于地处偏远地区,人烟稀少,同时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前提下,较多的形式是场内集电线路采用架空线路方式。

大唐集贤太平风电场工程35KV集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大唐集贤太平风电场工程35KV集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及《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大唐集贤太平风电场工程 35KV集电线路工程》(招标文件)施工有关资料和图纸国家现行技术法规、施工规范、规程、标准编制。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l工程概况 1.1.l工程简述 大唐黑龙江集贤太平风电场项目(以下简称集贤太平风电场)装机规模拟定为49.5MW。选用33台单机容量为15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 本工程为集贤太平风电场场内输电线路工程,该输电工程为电缆-架空混合线路,其中架空段为双回线路。在220kV太阳山变电站围墙处,35kV线路采用电缆直埋方式接入220kV变电站35kV进线柜。 1.1.2工期及质量要求 工程开、竣工日期:2011年03月16日—2011年09月15日 质量标准:(电缆部分) 国标《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国标《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设计规范》(GB); 国标《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国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 国标《钢结构设计规范》(GB ) 电力行业标准《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臵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DLT); 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臵的接地》(DLT); 电力行业标准《35~220kV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范》(DLT5146~2001); 电力行业标准《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

中国大陆风资源分布统计

中国大陆风资源分布统计 简介 1.中国大陆风资源总体介绍 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丰富。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和2004-2005年,中国气象局分别组织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国风能资源普查,得出中国陆地10m高度层风能资源的理论值,可开发储量分别为32.26亿kW和43.5亿kW、技术可开发量分别为2.53亿kW和2.97亿kW的结论。此外,2003-200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组织国际研究机构,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风能资源评价的研究,得出中国陆地上离地面50m高度层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可以达到14亿kW的结论。2006年国家气候中心也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中国风能资源进行评价,得到的结果是:在不考虑青藏高原的情况下,全国陆地上离地面10m高度层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25.48亿kW,大大超过第三次全国风能资源普查的数据[1]。 根据第三次风能资源普查结果,中国技术可开发(风能功率密度在150W/m2及其以上)的陆地面积约为20万km2。考虑风电场中风电机组的实际布置能力,按照低限3MW/km2、高限5MW/km2计算,陆上技术可开发量为6亿~10亿kW。根据《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中国大陆沿岸浅海0~20m等深线的海域面积为15.7万km2。2002年中国颁布了《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对港口航运、渔业开发、旅游以及工程用海区等作了详细规划。如果避开上述这些区域,考虑其总量10%~20%的海面可以利用,风电机组的实际布置按照5MW/km2计算,则近海风电装机容量为1亿~2亿kW。综合来看,中国可开发的风能潜力巨大,陆上加海上的总量有7亿~12亿kW,风电具有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资源基础[2]。 但是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地形地貌十分复杂,故而风能资源状况及分布特点随地形、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本文将借助Interface Vortex在线分析

大唐集贤太平风电场工程35KV集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大唐集贤太平风电场工程35KV集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大纲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及《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大唐集贤太平风电场工程 35KV集电线路工程》(招标文件)施工有关资料和图纸国家现行技术法规、施工规范、规程、标准编制。 (一)工程概况及特点 1.l工程概况 1.1.l工程简述 大唐黑龙江集贤太平风电场项目(以下简称集贤太平风电场)装机规模拟定为49.5MW。选用33台单机容量为15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 本工程为集贤太平风电场场内输电线路工程,该输电工程为电缆-架空混合线路,其中架空段为双回线路。在220kV太阳山变电站围墙处,35kV线路采用电缆直埋方式接入220kV变电站35kV进线柜。 1.1.2工期及质量要求 工程开、竣工日期:2011年03月16日—2011年09月15日 质量标准:(电缆部分) 国标《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国标《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设计规范》(GB); 国标《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国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 国标《钢结构设计规范》(GB ) 电力行业标准《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 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臵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DLT); 电力行业标准《交流电气装臵的接地》(DLT); 电力行业标准《35~220kV架空送电线路测量技术规范》(DLT5146~2001); 电力行业标准《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DLT ) 电力行业标准《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 )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潜力分析 风能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中国更是风能大国,据统计中国风能的技术开发量可达3亿千瓦-6亿千瓦,而且中国风能资源分布集中,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 据考察中国的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两个带状地区,一条是“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 区丰富带”即西北、华北和东北的草原和戈壁地带;另一条是“沿海及其岛屿地丰富带”,即东部和东南沿海及岛屿地带。这些地区一般都缺少煤炭等常规能源并且在时间上冬春季风大、降雨量少,夏季风小、降雨量大,而风电正好能够弥补火电的缺陷并与水电的枯水期 和丰水期有较好的互补性。 一、风电发展现状 据统计,从2017年开始,中国的风电总装机连续5年实现翻番,截至2017年底,中国 以约4182.7万千瓦的累积风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较 瓦,到2020年可达1.5亿千瓦。 (二)风电投资企业 风电投资企业包括开发商与风电装机制造企业。从风电开发商的分布来看,更向能源投资企业集中,2017年能源投资企业风电装机在已经建成的风电装机中的比例已高达90%, 其中中央能源投资企业的比例超过了80%,五大电力集团超过了50%。其他国有投资商、外资和民企比例的总和还不到10%,地方国有非能源企业、外企和民企大都退出,仅剩下中国风电、天润等少数企业在“苦苦挣扎”,当年新增和累计在全国中的份额也很小。从风 电装机制造企业来看,主要是国内风电整机企业为主,2017年累计和新增的市场份额中,前3名、前5名和前10名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55.5%和 发电;由沈阳工业大学研制的3mw风电机组也已经成功下线。此外,中国华锐、金风、 东汽、海装、湘电等企业已开始研制单机容量为5mw的风电机组。中国开始全面迈进多mw级风电机组研制的领域。2017年,国际上公认中国很难建成自主化的海上风电项目,然而,华锐风电科技集团中标的上海东海大桥项目,用完全中国自主的技术和产品,用两 年的时间实现了装机,并于2017年成功投产运营,令世界风电行业震惊。 (四)风电场并网运行管理 目前,风电并网主要存在两大问题:风电异地发电机组技术对电网安全稳定产生影响、风 的波动性使风电场的输出功率的波动性难以对风电场制定和实施准确的发电计划。它们使 得风电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对于这种电力上网“不给力”的现况,国家和电网企业都在积极 努力地解决好风电基地电力外送问题,除东北的风电基地全部由东北电网消纳和江苏沿海 等近海和海上风电基地主要是就地消纳之外,其余各大风电基地就近消费一部分电力和电 量之外的电力外送的基本考虑是:河北风电基地和蒙西风电基地近期主要送入华北电网;

风电场集电线路架空导线选型

浅析风电场集电线路架空导线的选型【摘要】风电场集电线路工程不同于一般的电网送电线路工程,它是将各台风电机组所发的电量由联络线路组接后分送至场内升压站低压侧,经集中升压后通过接入系统线路与电网并网。导线的选型是集电线路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设计人员必须对架空导线选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以提高集电线路工程建设的合理性、经济性。本文结合宁夏海原风电场(宋家窑)华电49.5mw 风电工程,从经济电流密度、电压损耗和运行环境等几个角度来考虑导线截面的选择。 【关键词】架空导线;经济电流密度;电压损耗;运行环境;选型 架空线路导线的选型是集电线路设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们是构成输电线路的主要元件,电能必须依靠它们来输送。在选择导线的型号及截面时,既要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又要充分利用导线的负载能力。对于35kv架空送电线路,导线截面一般按照经济电流密度来选择,并根据电压损耗及允许长期发热条件进行校验。对于风电场的集电线路输送最大负荷时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全国各风区风资源情况大不相同,有的风电场最大风速发生在全年最热的季节,也有风电场最大风速发生在全年最冷的季节。风电场的最大负荷产生于大风季节,此时散热条件最好,可提高导线的负载能力。本文结合风电场的运行环境讨论合理选择集电线路导线截面问题。

1.项目概况 宁夏海原风电场(宋家窑)华电49.5mw风电场装机容量为 49.5mw,等效满负荷运行小时数:1894h,全年风速有季节性变化,3~5月风速最大;10~12月和1月风速最小。单机容量为1500kw,共33 台。采用一机一变组合集电线路把33台风机分为2部分,每一部分为一回路,即分为a、b回路。a回路连接16台风机,由3条分支线和1条主干线组成;b回路连接17台风机,由3条分支线和1条主干线组成,风机箱变经引流线“t”接入集电线路,主干线迄点为风电场升压站内35kv门型架。 2.导线截面的选择和校验 该风电场集电线路分支线和主干线采用较小截面导线,主干线采用较大截面导线设计。本次选线及校验,选择连接风机最多的分支线和主干线具有普遍代表性。最长的一条分支线连接6台风机最大输送功率9000kw,线路长2.48km;连接风机最多的回路,主干线“t”接三条分支线共连接17台风机最大输送功率25500kw,主干线路长3.2km。见图1 2.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线 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t=1894经济电流密度取1.8,功率因素为0.95。 2.1.1导线持续工作电流: 分支线: (a)

35kV风电场集电线路施工说明书

图号 某49.5MW风电场 35kV集电线路施工图设计 说明书

批准:审核:校核:编写:

说明书目录 1.总论 1.1 设计依据 1.2 工程名称及编号 1.3 设计范围 1.4 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 1.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线路路径 2.1风电场概况 2.2 路径概况 2.3 路径描述 2.4 主要交叉跨越 3.气象条件 4.导线、地线和电缆 4.1 导、地线型号 4.2导、地线物理特性 4.3导、地线最大使用应力及年平均运行应力4.4导、地线初伸长的处理 4.5导、地线防振措施 4.6导、地线的联接与架线 4.7导线相序 4.8电缆型号及所需特性 5.绝缘设计和金具选择 5.1绝缘设计 5.2金具选择 5.3金具组装串 6.防雷设计 6.1 防雷措施 6.2 接地装置

6.3接地电阻 7.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 7.1 对地距离 7.2 交叉跨越距离 7.3线路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角 7.4线路与树木的最小距离 8.杆塔设计 8.1 杆塔设计依据 8.2 杆塔荷载 8.3 杆塔选型 8.4本工程选用塔型技术参数一览表 9.基础设计 9.1基础设计依据 9.2本风电场地貌、地质情况 9.4基础选型 9.4基础材料 10通信保护设计 11 施工注意事项 11.1验收标准 11.2电气部分施工注意事项 11.3结构部分施工注意事项 11.4电缆部分施工注意事项 12 本工程转角桩坐标 13 附件-卷册目录

1.总论 1.1 设计依据 1)某风电场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双方所签订的设计合同。 1.2 工程名称及编号 工程名称:某49.5MW风电项目。 工程编号: 1.3 设计范围 1.3.1、从风机附近的电缆引上杆塔至220kV升压变电站的电缆出口经一段直埋电缆至终端下电缆杆塔的35kV集电线路架空部分本体设计。 1.3.2、随本线路架设的ADSS光缆的安装设计。 1.4 设计所依据的主要规程、规范 1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 50061-97 2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3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4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 5 《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GJ62-84 6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9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11 《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GB 50260-96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5.1 线路额定电压: 35kV。 1.5.2线路长度 双回路长度:0.79km; 单回路主线路长度:13.55km; 单回路支线路长度:10.56km; 架空线路总长度:24.9km;

我国风力发电场地分布情况

我国风力发电场的分布情况 我国有效风能分布图 根据图中国风力资源分布状况图,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 (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丰富带,风能功率密度在200~300瓦/米2以上,有的可达500瓦/米2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等、可利用的小时数在5000小时以上,有的可达7000小时以上.这一风能丰富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三北地区处于中高纬度的地理位置有关. (2)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 公里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W/m2米以上. (3)内陆个别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一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 (4)近海地区,我国东部沿海水深5米到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与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米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千瓦. 根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绘制的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分布图,中国陆地10m高度层的风能总储量为32.26亿KW,居世界第一位。我国陆上实际可开发风能资源储量为2.53亿千瓦,近

海风场的可开发风能资源是陆上3倍,则总的可开发风能资源约10亿千瓦。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的风力资源开发60%,那么仅风能就可以支撑中国目前每年全部的电力需求。 中国的风电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分布基本均匀。东南沿海及其岛屿、青藏高原、西北、华北、新疆、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都属于风能储藏量比较丰富的地区,而甘肃、山东、苏北、皖北等地区也有相当大比例的风能资源可以有效利用。我国陆地上从新疆、甘肃、宁夏到内蒙古,是一个大风力带;同时还有许多大风口,如张家口地区,鄱阳湖湖口地区、云南大理等。这些为风能的集中开发利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到2008年底,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00万千瓦,现在在全世界是位居第四位,装机容量近三年来是连续成倍增长。如果按照现在这样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底,可能会达到3000万千瓦。 目前中国已经有20多个省区开发建设了风电场,已建成风电场近240个,安装风电机组1.1万多台。按照有关规划,未来两年,中国将在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新疆等地区建成10多个百万千瓦级的大型风电基地,并初步形成几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除了发展陆上风电外,中国还将加快海上风电建设。 由上图可知中国的风力资源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地方: 新疆、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甘肃、河北、浙江、上海、江苏、福建、广东、海南等地 一下是这几个地方的风电场分布情况: 1.新疆 以下是新疆主要的几个风电场: 新疆省是目前中国风力发电最大的省。 达坂城风电一厂:装置32台100~600千瓦机组,共12100千瓦 达坂城风电二厂:装置146台300~600千瓦机组,共75000千瓦 布尔津风电厂:装置7台150千瓦机组,共1050千瓦。总装机4.95万千瓦的新疆新华布尔津风电场开工建设。届时,布尔津县风电总装机容量为14.85万千瓦,每年可提供绿色电能3.6亿度。 阿拉山口风电厂:装置2台600千瓦机组,共1200千瓦。总投资5.2183亿元的国电新疆阿拉山口风电场总体规划装机容量1000兆瓦。现阶段已经规划的200兆瓦分四期建设。一、二期规划装机各49.5MW,计划今明两年完成,“十二五”初期完成三、四期开发建设。目前一期49.5MW风电项目33台风机吊装工作已经全部完成,预计今年10月底投产发电。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加班加点,工程未受“7·5”事件影响。阿拉山口是新疆著名的九大风区之一,全年8级以上大风就有165天,具有风力强、风向稳定和风频率高等特点,极具风电开发潜力。 乌鲁木齐托里风电厂:位在乌鲁木齐县托里乡,装置20台1500千瓦机组,共3万千瓦宁夏省

风电场集电线路路径选择

风电场集电线路路径选择(架空) 计鹏新能源作者:张冶 关键词: 风电场集电线路风电场线路 集电线路作为风电场设计的一部分,路径的选择对线路整体设计至关重要。路径选择正确与否,将影响到线路设计是否安全、经济、合理。 路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1、路径要短。这是线路工程经济性的决定因素之一。短就意味着路径要尽可能的选择直线,避免曲折迂迥,线路短,工程造价就低,施工维护量就少,线路中电能损耗也少。因此,最理想的线路路径是一条直线。但由于地形和各种障碍物的影响,实际上所选择的路径往往是由许多转角点联成的折线。因此,在选择线路路径时,应根据线路走直线的原则,尽量避免转角或少转角,尤其是要避免度数大的转角,使线路达到最短。当然,当线路遇到特殊地段时,应针对现场情况进行处理,例如将路径改变方向,绕过此特殊路段,不能一味的追求短而导致工程施工难度加大。 2、地势要平。路径经过的地势和地质条件决定了杆塔的基础及结构形式以及施工和维护的难易程度。平坦的地势和优质的地质条件可以大大减少施工的难度,同时可选用相对简单的基础和杆塔形式,因此,线路选择时地势要平。但线路如果在平地架设,会涉及到很多因素,例如农田、村庄等其他障碍物。综合上述因素,在路径选择时,尽量选择坡度较缓的地带。 3、避免交叉跨越 (1)避免与河流交叉跨越。与河流交叉跨越,施工难度加大,同时,维护检修的时候也不方便。因此路径尽量避免与河流交叉跨越,特别是大型河流。如遇特殊情况必须跨越时,也应选择河道最窄、两岸最高、土质最好、不易被洪水冲刷的地段过河。 (2)避免与电力线和通讯线交叉跨越。与电力线和通讯线交叉跨越,施工难度加大,同时,维护检修的时候也不方便。因此路径尽量避免与电力线和通信线交叉跨越。如遇特殊情况必须跨越时,应符合相应的电气距离要求。 4、交通运输方便。路径应该选择在靠近道路、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从而减小施工难度。同时,应尽量避免或少占耕地。必须通过时,应采用不带拉线或内拉线的杆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