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c19小胆机制作

合集下载

用6C19制作的类单端小胆机

用6C19制作的类单端小胆机

用6C19制作的类单端小胆机1.输出级的设计理念以6C19最大板耗11W为基准。

在6C19特性曲线族上作多条负载线。

发现当板极电压为200V,板流为60mA.负载阻抗为2kΩ时,非线性失真可低于3%,输出功率为3W以上。

当欲提高输出功率。

采用200V以上的板极电压时,6C19的板耗低于7W。

因此,当采用250V供电时,板流必须低于30mA。

工作点电流的减小,线性区随之压缩。

非线性失真的增大限制了额定输出功率。

6C19作为功放输出级,其极限参数和基本特性见表(表中并列出2A3的特性,以资参考、比较)。

-*注:当板压大于200V小于350V时规定板耗≤7W。

下图是按上述原则设计的6C19单端A类放大器,输出级采用自给栅负压,当板极供电为2190V时,阴极自给偏压约为48V,所以6C19板极有效电压Ua=200V-48V≈150V,静态板流约60mA。

按此状态计算。

最佳负载阻抗为2000Ω,当输入信号为45Vp-p时输出3W的有效功率,非线性失真度为3%。

此A类状态的静态板耗Pd=150V×0.06A=9W,低于6C19在200V板压下最大板耗11W的规定。

6C19组成3W的A类输出级,特性完全可以和2A3媲美。

关键在于工作状态的合理选择,6C19的内阻低于2A3,但跨导高于2A3,使其放大系数比2A3稍低。

此点似乎意味着6C19更难驱动。

为此,本机工作点设定于低板压状态,栅负压也仅-48V。

以A类工作原则,驱动信号不超出栅负压,故在输入信号45Vp-p时可输出3W的功率。

6C19的特点是高板压时板耗小于7W,因此选择大于200V以上的板压得到更大输m功率的企图。

对6C19的A 类状态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2.整机电路特点欲发挥低μ、低Ri输出管的优势,整机设计有以下几个重点:(1)负反馈的选择所有低μ输出管如2A3、300B等均有驱动灵敏度低的特点。

因此电路设计中加入大环路负反馈是不妥当的。

电子管6N1制作小型胆机功放电路

电子管6N1制作小型胆机功放电路

电⼦管6N1制作⼩型胆机功放电路电⼦管6N1制作⼩型胆机功放电路这⾥介绍⼀种微型胆机,给⼩电视或⼩收⾳机或⼩CD做放⼤,⽽且电耗⼩,⼜有胆机味。

采⽤6N3做⾃动平衡倒相放⼤,6N1做甲⼄类功放,可获得不失真功率1W,推动⾼灵敏度⼩⾳箱,有较好的⾳⾊,尤其是听⼈声—⼥⽣歌唱,⽐⼤胆机更有⼀番清丽的感觉。

本机的特点是:所有的变压器均采⽤代替品,不⽤专门绕制,价格⼗分低廉。

⾼压直接采⽤市电。

重量较轻。

⼀、变压器的替代品。

1.输⼊变压器B1为输⼊隔离变压器,⽬的是使输⼊信号与本机电源隔离。

可直接使⽤微型变压器—铁⼼外长3.5cm,⾼3cm,厚2cm的仪表变压器,初级220V,次级36V或12V以上的即可,使⽤时,以低压端为外信号输⼊,以⾼压端接内电路输⼊端。

2.输出变压器B2为输出变压器,采⽤的是微型带110V抽头的电源变压器。

次级为双3V。

铁⼼外长4.5cm,⾼4cm,厚2cm的⼩变压器。

购置这种⼩变压器时,要注意110V抽头与两端的直流电阻要接近。

3V端可接4Ω扬声器,6V端可接8Ω扬声器。

笔者采⽤6v端接4Ω⼩⾳箱⼀对,串联接法。

电⼦管6N1制作⼩型胆机功放电路3.灯丝变压器灯丝变压器,采⽤10W的220V:7.5V的变压器。

市售⼩变压器⼀般没有次级6.3V变压器,有的是6V(空载),7.5(空载)变压器。

若采⽤6V变压器,接电⼦管灯丝后,会有0.5V—0.8V的压降,会使电⼦管阴极加热不⾜。

采⽤7.5V的变压器,灯丝电压过⾼,会降低电⼦管寿命。

本机采⽤给变压器初级串联电阻的⽅式进⾏降压,这样不仅可以较准确地使次级在负载下输出6.3v,⽽且会使灯丝具有软启动特性。

⼆、电路特点倒相采⽤⾃动平衡式,不需要调整。

输出管6N1阴极电阻上并联的电容,对⾼低⾳特性有影响,可根据⾳箱特性调整。

整流管前串联的电阻不能取消,以防⽌电源开通时,瞬间充电电流过⼤,烧毁整流管或烧保险。

三、电路图四、器件表元件功⽤R1 ⾳量控制电位器,100K C1 输⼊耦合电容,0.01µ,100VR2 栅漏电阻500K C2 阴极旁路电容,10µ,25VR3 阴极电阻1K,2w C3 倒相级供电滤波电解电容,10µ,400VR4R5 屏极负载电阻,150K,1w C4C5 功放栅极耦合电容,0.1µ,400VR6 倒相级供电滤波电阻,2k,1w C6 阴极旁路电容,10µ-50µ,25VR7R8 功放栅漏电阻,250k C8 功放屏极防震电容,2000P,600VR9 倒相电阻,100K C7C9 整流滤波电解电容,150µ,400VR10 功放阴极电阻,400Ω,2w C10 电源杂波滤波电容,0.1µ,600VR11 整流滤波电阻,500Ω,8W G1 6N3R13 灯丝变压器压降电阻500Ω,10w Z1 2A1000vR14 发光⼆极管限流电阻,数值根据⼆极管定。

用6C19电子管制作的AB类推挽功率放大器

用6C19电子管制作的AB类推挽功率放大器

用6C19电子管制作的AB类推挽功率放大器一、电路特点采用6N11做电压放大和P—K分割倒相,6N6推动。

6C19功率输出,电路见下图。

6C19功率管采用自给偏压,静态电流55mA左右,可通过调整R13的阻值调整阴极电压,从而调整其偏压值和工作点。

R13可用多只电阻并联使用。

总瓦数大一些好。

一般认为,P—K分割倒相电路无须调整。

在电子管的屏极和阴极接人阻值相同的电阻,因为它们是串联关系。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就会得到幅度相等而相位相反的两组电压。

其实不然,实际上在分割倒相电路中,由于负载是输出变压器。

不是纯电阻,它的阻抗是随频率变化的。

输出阻抗的不同导致不同频率时两路输出不平衡,造成阴极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总是高于屏极输出端的信号电压,这是P—K分割倒相电路的特点同时也是它的弱点。

因此屏极电阻R4的值应该比阴极电阻R5的值大一些,并且应该在调整中确定其阻值。

具体方法是在输入端输入3kHz-5kHz正弦波信号。

测最两路输出电压,通过调整R4和R5的阻值,使输出电压基本相等即可。

二、输出变压器6C19内阻低,输出变压器绕制相对简单。

用片厚0.35mm,舌宽32mm.叠厚45mm的EI型高硅片铁芯。

初级用φ0.27mm漆包线绕1100匝+1100匝(800FZ),次级用φ0.80mm漆包线绕105匝(8Ω)。

初、次级采用3夹2结构,初级1100匝+1100匝。

次级35匝+35匝+35匝,初级夹在次级之间,硅钢片交叉插,见图。

三、电源变压器电源变压器采用成本较低、片厚0.5mm的电脑USP电源拆机铁芯。

舌宽40mm,叠厚60mm,初级220V用φ0.80mm漆包线绕550匝,次级高压180V用φ0.5mm漆包线绕450匝,6N11、6N6灯丝绕组用φ1.62mm漆包线绕16匝。

6C19灯丝绕组用φ1.50mm漆包线绕16匝。

初次级之间用厚0.2mm铜皮做静电屏蔽。

四、整流滤波电路整流采用摩托罗拉快恢复二极管。

胆机的制作

胆机的制作

几个问题现在喜爱听音乐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为了听到更好的声音,很多朋友都购买了品质比较高的音源,比如高档声卡或HiFi入门级的CD台机,但却还是无法得到心目中的高品质声音表现。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在音响店里聆听高档音响,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想来不少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

虽说一分钱一分货,但自己能否构建与之表现稍相近的系统呢?HiFi耳机的优异表现相信给过很多朋友以惊喜,但在很多地方都会留下一些底气不足的遗憾,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关注HiFi音响的朋友们如果见识过名厂或高手制作的胆机,观摩过那如镜光滑的机箱和灵性四溢的胆管,再聆听过柔美醇和的声音,可能都会不禁揣测一下内部的结构。

如果打开外壳,见到内部并没有预想中的电路板,而是几根粗铜线纵横交错地搭成一个网状框架,各个元件都整齐地焊接在这个框架上,之间再用各色导线连接,不免会惊叹连连。

高手会说,这样的手法叫做搭棚焊接,简称搭焊,既是最传统的,也是最好声和最艺术的手法。

也许朋友们会想:我能不能拥有这样的一个艺术品呢?希望在大家看完本文后,这些疑问能够得到有价值的回答。

音响本是学无止境,笔者言语中若有不周或谬误,希望能与大家展开商榷和得到斧正。

下文的很多内容都涉及到DIY,如果要进行操作,请大家特别注意安全,在有经验的朋友的指导下进行。

由于实际电路中变数甚多,所以只有严格仔细地跟随必要步骤并加以耐心细致的调整,才会得到尽量好的声音品质。

由于具体情况有别且无法完全考虑到,所以请大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笔者只尽量保证陈述的真实和贴切,而不对效仿操作的后果负责。

寻求解决众所周知,自从真正被运用到计算机上以来,音频技术的发展不断为我们创造着惊喜,从8bit到44.1KHz/16bit再到96KHz/24bit、从单声道到立体声再到多声道、从MIDI到MP3再到APE和FLAC,无一不在刺激着我们对听觉享受的渴望和对声音品质的追求。

应该说随着“发烧级”声卡创新AWE64GOLD和帝盟MX200先后的横空出世,一群狂热的电脑音频发烧友开始形成,电脑也成了很多朋友的音乐欣赏中心。

音响封神榜四十二:6C19当2A3用

音响封神榜四十二:6C19当2A3用

音响封神榜四十二:6C19当2A3用845、211、300B和2A3,这都是人人皆知、有口皆碑。

它们的声音表现虽各不相同,但也各具特色,而且输出功率越小,声音越纤细,表现人声的感情更真实。

在做小功率胆机的时候,一般都是弄个6P14, 6P1。

6P14, 6P1是个小靓胆,声音清丽秀气,当然这也和它本身是一个五极管有莫大关系,例如6P14的输出阻抗也相当的高(Ri>30K,一般应用取输出变压器一次侧阻抗5K左右)。

而小功率6C19却是被人遗忘了的好胆。

6C19是一只旁热式功率单三极管,主要用途是稳压电源调整管和OTL功放。

其主要参数见附表。

6C19在刊物上的应用电路很少。

国外相同型号6S19,其基本参数如附表所列。

可以看到,6C19的输出阻抗极低,甚至比6N13P(460Ω)还要低,为Ri=300Ω,屏极耗散功率也挺大的,Pa=11W。

用来做个三五瓦的单端A 类胆机刚好合适。

图为6C19的曲线图。

要工作良好,工作点与负载阻抗的选取十分重要。

由出是稳压管, 线性不如2A3: 即使已比6N5P好了不少。

6C19的内阻为300Ω,因此输出变压器的阻抗取1~1.5kQ比较合适。

如是者失真可比较底。

综合6C19的特性与推荐的工作状态,最后其工作点是屏压200V,阳极静态电流45mA。

由于6C19的负压高达约-60V,与6N5P相若,也就是说,如把输入灵敏度设为0.5V的话,推动级要有不低于120倍的增益才能使6C19达到满功率输出,因此对推动级的要求较高。

6C19缺点是它的栅负压比较高。

一般需要一级高μ管(50倍)加上一级中μ管(20倍)作放大才能驱动。

但如此一来,又带来了新的相移、信噪比的劣化,电路也趋向复杂,但这也有空间加入负反馈的空间。

常规的做法有以下几种:(1) 采用中μ管或低μ管作两级放大;一般可提供20*20=400倍增益(2) 采用高μ作一级放大,通常用共阴和SRPP接法,常用管有6N9和12AX7;一般可提供100倍增益(3) 用高放大系数的五极管作一级放大, 一般可提供150-500倍增益;(4) 用高μ管加3倍推动牛(利用其升压放大作用)作一级直推。

【胆机制作】采用6P1设计的一款经典小胆机

【胆机制作】采用6P1设计的一款经典小胆机

【胆机制作】采用6P1设计的一款经典小胆机用6P1制作了这台小胆机.电路简洁经典,制作成本低廉,声音靓丽,电路见下图所示。

一、电路的设计与选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电子管收音机,几乎清一色地选用6P1做功率放大管。

和晶体管收音机相比,电子管收音机在音质音色方面都有不可逾越的优势,难怪至今还被收音机爱好者竞相收藏.6P1在其中所担任的角色功不可没。

结合当今发烧理念,对整个电路作了系统的安排,必须达到HI-FI水平。

该电路为单端甲类输出,第一级采用美国产5670的一半作共阴极放大,并且为了展宽频带,阴极没有加电解电容,形成电流负反馈。

第二级采用5670的另一半做阴极输出。

阴极输出电路起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是由经典流行的共阴极放大电路演变而来。

它是将原屏极回路中的负载直接移至阴极回路.其特点是构成电路100%的负反馈,所以该电路增益为1或小于1,但阻抗、频响等特性指标却得到大幅度改善,完全适应当今众多数码音源的高保真放大要求。

第一级到第二级采用了直接耦合电路,使级间电容引起的相位失真及互调失真荡然无存,同时也展宽了频带,动态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宽。

输入级和推动级也曾试过采用SRPP电路,但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SRPP电路确实有不少优点,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曾风靡一时,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SRPP电路从理论上认识还比较肤浅。

从工作原理上看.SRPP电路不属于单端电路,它属于串联调整推挽电路,因而也就难免存在交越失真和瞬态失真:况且这种电路的上管阴极并非是信号地电位,而是信号的输出端,这就无法消除电子管特有的灯丝与阴极间热电子放射形成的噪声。

因是第一级,失真、噪声经后面多级的放大.对声音造成的影响可想而知。

从原理图上看.该机没有施加大环路负反馈,这是因为输入级已加了电流负反馈,推动级为100%的负反馈,这就为取消大环路负反馈奠定了基础。

实践证明,取消越级负反馈后,其声音具有相当好的瞬态互调特性,音色不但具特有的韵味,而且在力度上根除了胆机固有的“软、皮、溏”的弊端,声音昕起来特别鲜活,有弹性。

6C19并联单端功率放大器

6C19并联单端功率放大器

6C19 并联单端功率放大器6C19 是一只廉价的管子,许多人对它不削一顾。

笔者第一次在地摊上看见它就非常喜欢,粗壮的栅丝,宽大厚实的屏极,虽然是小九脚单三极管,却有11W 的阳极耗散功率。

查手册得知,该管主要用于电子稳压装置中作电压调整管,其特点是低屏压,低内阻,大电流,以上参数说明6C19 其实是一只很酷的管子。

大名鼎鼎的300B 当时开发出来,也是用作电压调整管的,后来被音响爱好者DIY ,用于音频功率放大,才使其名声大噪。

笔者在多年的发烧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欲望,正是看中了6C19 内阻低的优点,对输出变压器的要求相对较低,并且由于内阻低,阻尼系数高,对喇叭的控制力强。

用6C19 制作的单端甲类功率放大器,2W 左右的输出功率似乎小了一些,采用并联的方法可以成倍增加输出功率。

笔者是用2 只并联,输出功率可达4W ,已经和2A3 差不多了,如果考虑这只管非常廉价,可以适度超屏耗使用,那样输出5〜6W是没有问题的。

由于6C19 的栅负压比较高,要求推动电压较高,笔者在考虑电路时,从某杂志的文章受到启发,该文介绍用早期电子管收音机的中放管6K4 推300B ,效果出奇的好。

在发烧圈中早有五极管推三极管能够优势互补的说法,于是笔者采用跨导较高、屏耗较大、阳极电流较大的五极管6J9 推6C19 ,电路见图1。

6J9的国外型号5842 ,是推300B的经典管子。

6J9 和6C19 的基本参数见附表,管脚排列见图2。

制作中的几个重点问题1 .电源变压器虽然6C19 是一只廉价管,元件的选择和制作工艺却不能马虎。

本机电源变压器的容量要大于180W ,高压160V 绕组的电流容量要大于300mA. 灯丝绕组分为3 组,第一组6.3V 供4 只6C19J ,电流容量大于4A,第二组6.3V 供2 只6J9J ,电流容量大于0.7A ,第三组5V 供4只5Z4PA,电流容量大于5A。

2 .输出牛采用32mrtK 50mm 的进口拆机铁芯,片厚0.35mm。

单端甲类小胆机的制作经验总结

单端甲类小胆机的制作经验总结

单端甲类小胆机的制作经验总结1、现在很多自己动手制作胆机的朋友很多都是按照一些参考电路来仿制,其对参考电路中的很多技术参数心中并不清楚,只是照葫芦画瓢,心中没底自然设计出的成品就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根据自己的一点点知识和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些胆机设计、制作中的问题。

如有不妥望大家批评指正。

本文主要探讨单端甲类小功率胆机中的一些问题,因为甲类单端胆机是音色最好的电路形式一,也是发烧友们自制较多的电路形式之一。

2、由于电子管电路及其应用的知识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科书中才有,以后基本上就没有传授电子管知识了。

所以稍年轻一些的发烧友对电子管知识了解得不是很透彻。

输出功率的考虑1、输出功率的计算方法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各版本的计算结果基本相同,只是计算所需的参数不同。

现提供一个比较简便的计算公式供大家参考:I2×R/2。

式中I2为静态电流的平方,R为输出变压器初级阻抗又称负载阻抗。

经过大量的实践这个公式的结果是比较准确和实用的。

2、甲类单端胆机这种形式一般采用单只功率管进行放大,受功放管自身最大耗散功率的限制,输出功率一般都不会很大,常见的电路中输出功率一般在1W-15W之间。

表1是一些常见功放管组成的甲类单端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和一些常用参数。

表1中的输出功率值与屏极工作电压和负载阻抗(输出变压器初级阻抗)有很大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引起输出功率值的变化。

适宜使用的场合与所用音箱的灵敏度有关,灵敏度越高使用面积越大。

电子管型号灯丝电压灯丝电流最大屏极耗散功率管脚形式电源变压器功率输出功率适宜使用的场合KT88,6550 6.3V/1.6A 40W 8脚管座150W 15W 30平米以上的房间EL34,6CA7 6.3V/1.5A 25W 8脚管座120W 11W 15-30平米的房间6L6G,6P3P 6.3V/0.9A 19W 8脚管座100W 8.5W 15-30平米的房间807,FU-7 6.3V/0.9A 25W 5脚管座100W 10W 15-30平米的房间6P14,EL84 6.3V/0.76A 12W 小9脚管座80W 5.4W 15平米以下的房间6P15 6.3V/0.76A 12W 小9脚管座80W 5W 15平米以下的房间6V6,6P6P 6.3V/0.45A 12W 8脚管座70W 3.8W 15平米以下的房间6P1 6.3V/0.5A 12W 小9脚管座70W 5W 15平米以下的房间屏极工作电压的考虑在电子管手册中我们都能查到功放管的典型应用参数,一般都有屏极工作电压这个参数,例如6P1电子管的屏极电压手册上推荐为250V,有很多制作图纸和发烧友在实际制作中都按照这个参数来选择电源变压器的交流输出电压,实际上这样是不好的,并不能很好的发挥功放管的性能,因为在屏级回路中串有输出变压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c19小胆机制作一、发现6C19发烧友在做小功率胆机的时候,一般都是弄个6P14(EL84)什么的装装。

6P14是个小靓胆,声音清丽秀气,当然这也和它本身是一个五极管有莫大关系,6P14的输出阻抗也相当的高(Ri>30K,一般应用取输出变压器一次侧阻抗5K左右)。

近来有朋友送了一对北京产的6C19,看着它简洁的构造,煞是喜欢。

其体积与6P14差不多,小九脚玻璃封装。

因是三极管,管内就一对已作电气连接的屏极,中间是错落有致的栅丝,再里面就是包裹了灯丝的涂覆着氧化物的阴极了。

在国内刊物上,6C19的应用电路很少。

不过你不要以为它没有为中国音响贡献过哦。

告诉你一个秘密:大名鼎鼎的失真度测试仪SZ-3中,6C19就曾在里面担当着稳压的重任!现在身价最高的300B,在被发掘之前不也一样做过相同的工作吗?看来,英雄还是莫问出处吧。

上网查找更多的资料,更是不觉怦然心动。

6C19,国外相同型号6S19,正是三极名管6C33(6C18)的小弟弟,其基本参数如附表所列。

可以看到,6C19的输出阻抗极低,甚至比6N13P(460Ω)还要低,为Ri=300Ω,屏极耗散功率也挺大的,Pa=11W。

用来做个三五瓦的单端A类胆机刚好合适。

图1为6C19的曲线图。

二、自生偏压单端电路6C19也有个缺点,就是它的栅负压比较高。

一般需要一级高μ管加上一级中μ管作放大才能驱动。

但如此一来,又带来了新的相移、信噪比的劣化,电路也趋向复杂,与我们的初衷背向而行了。

本着简洁至上的原则,决定采用300B的高烧电路形式之一,即一级五极管前放加一级功率管输出。

同时为了取得视觉上的和谐,选取五极管的目光锁在了小七脚管6J2上。

(电路见图2)为使大信号输入时不致削顶,6J2的栅负压取得稍大,约1.6V左右。

在这里,把6J2的阴极电阻一分为二,上偏压电阻选得较大,在其上并联了一只电容。

上下偏压电阻的连接点可作为大环路负反馈的接入点。

即从输出变压器二次侧端经一数k的电阻反馈到此点,如图中虚线所示。

不过,笔者从试装到整机,都没有接入过大环路的负反馈,一切全凭电路的开环性能决定。

信号被6J2放大后经由C4耦合进入6C19组成的自偏压单端A类放大电路。

阴极电阻也是6C19的自偏压电阻,产生6C19所需的栅负压,其上有60V 的直流电压,功耗甚大,应留有较大的功率裕量,并要注意安装时的散热问题。

阴极电阻上并联的C5是6C19的去耦电容。

音频电流几乎都由此通过,对音质有较大影响,应选用优质品。

笔者最初选用的是从开关电源拆下来的270μF/200V,声音倒也比较中规中矩。

至于图中的耦合电容C4,无容置疑,其性能左右着声音的表现,在这里是由WIMAMKS-4的0.47μF/400V 担纲。

由于6C19的输出内阻较低,仅300Ω,使得输出变压器的影响相对于高阻抗时为小,绕制也相对简单。

笔者使用的是一对一次侧阻抗为670Ω的拆机品,二次侧8Ω端子接入16Ω的扬声器箱,反射到一次侧的阻抗为1.3k,正好可代用,声音还算不错。

如欲自制,可选用22×35的铁芯,参考图3,按分层分段绕制。

本机的电源部分如图中所示,仍采用电子管整流。

只是为了满足电流需求,采用两个6Z4并联使用,最大整流电流可达150mA,满足本机的要求不成问题。

为均衡可能由于6Z4离散性的影响,在整流输出端接入一只20Ω的电阻。

其后是经典的CLCπ型滤波,对于电感滤波的效果,不言而明,所以本电路仍不惜血本,照单全收。

实际制作中,所有元器件均以物美价廉为目的,电阻选用的是大红袍,滤波电容大部分是久负盛名的国产CD15,只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为了不破坏一点接地的原则,滤波电容(外壳与负接线端相连)应事先包上一层绝缘膜。

因本机所使用的零件体积均较大,所以采用了搭棚焊接,这也是靓声的一个途径哦。

找两块铝合金型材,铆接起来做底盘,在其上安装了六个管座,及接线架。

花两个晚上的时间慢慢而又细心地焊好整个线路。

复查确认无误后,满怀期待的心情,接上电源开关。

随着灯丝发出橙红的颜色,没听到什么不该有的声音。

简单地测量了一下功率管栅负压,正常。

再输入信号,一个个音符跳将出来,哈哈,成功了!此时机子还没有煲足,但开声就可以听到与6P14完全不同的声底,也许这也是五极管与三极管的一种区别吧。

不好说这两种声音孰优孰劣,但就本人而言,笔者更喜欢6C19的这种声音。

三、固定偏压单端电路就这样地让6C19在地板上的棚架上奉献了半个多月,每天开上几小时慢慢地边煲边听。

这声音是越听越喜欢了,可是能更好吗?怎么可以更好呢?笔者把目光投在了两个电容上,一个是耦合电容C4,一个是阴极电容C5。

一番翻箱倒柜之后,找出一对“骨灰级”古董——一对0.47μF /630V的CJ40罐装油浸电容,这种电容的体积较大,为长方体,约30mm×25mm×25mm,备有安装卡位。

搭棚焊接的另一个好处也在这里体现出来了,就是调换元件极为方便,三下五除二把WIMA换下来,换上CJ40。

再开机,哗,用“全新的声音”来形容这一摩绝不为过。

音符变得更加活泼,整个低中频显得愈加富有灵性,极具弹跳感。

据资料表明,这种牌子的油浸电容是国营713厂的产品。

看来,Hi-End器材的100%国产化完全有可能在胆机上得到实现。

在笔者的收藏中,还有一些型号为CZJD、CZJL以及CJ40 10μF的,另外还有一种是CDM-W-N(油浸电解?),全都是金属罐形封装,一个个精品酒瓶一样,很是讨人喜欢。

在试制过程中,笔者还曾把电源回路中的电容全部换为上述的浩大阵容(总容量与原电路相比要小许多,电感L之前约28μF,L之后约60μF),但奇怪的是,低频力度不减反增!这不能不说是油浸电容的魅力之所在。

只是由于体积过大,并且在这之前已经决定把它们许配给了另一个电路,所以不得不忍痛割爱了。

这样的试验结果是不是有点出人意料呢,但细究也应是如此,毕竟在Hi-Fi领域,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这或许也该算是个理由吧。

一高兴就把话题扯得太远了,回到电路中来,上文提到C5用到的是一对从开关电源拆下来的270μF/200V的日产电容。

声音中规中矩的另一个含义就是无甚个性,平平淡淡。

很多文章都已证实了这个阴极电阻和电容对声音的表现极为重要。

换上靓品电容自然是通往罗马的一条道,只是当时手上没有合适的,仅有的几个金装ROE又因耐压太低不能使用。

没办法,来点最后的绝招,就是去掉阴极电阻和电容,电路改为固定偏压。

但仍保留一个小阻值的电阻,以供调试之用。

要改为固定偏压的的话,一个独立的负压是必不可少的。

只是原变压器并没有多出一组几十伏的绕组,不过好在6C19的负压比较高,从主绕组得出一个60V的负压还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和自偏压相比,固定偏压的主电源的电压不能太高,也正好可以在电源回路中串入多节RC滤波,提高电源性能,一举两得。

改进后的全电路如图4所示。

与图2电路相比,改进后的电路声音更靓,细节表现显得更加的自然、清晰。

四、小胆机制作至此,整机的电路部分就此定型。

接下来就应该是选购一个机壳把它装出来了。

不过笔者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有个毛病:要自己动手。

哎,这已经是DIYER的通病了。

一台胆机,除了美在声音外,还可以美在外表。

也许你可以暂时抵挡胆机的那份柔美声音,但不应该没有了对在夜色中嫣红的灯丝交映成趣的梦幻景象的追求与遐想。

并且与石机不同,石机可以通过散热器来耗散功率器件上的热量,而胆管就唯有通过自身管壳进行散热了。

把胆管(尤其是功率胆管)装置在机箱内并不符合胆管的设计规范。

不过说归说,要做一台靓丽的裸装机,还得认真考虑一番。

其中之一是几个变压器牛的外观处理。

三种大小不一外形各异的电源变压器、扼流圈、输出变压器,没经过处理就摆在一起,怎么好看都是有限的。

正在愁眉莫展之际,偶然经过装修店,店里的不锈钢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这种不锈钢外表光滑锃亮,因为它不导磁,还可以避免涡流的影响,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当下割了合适的几段,交代伙记有一端照用不锈钢封口,另一端焊上四颗螺栓。

再抛光之后,几个挺合心意的牛罩就收归囊中了。

底盘原想用不锈钢板的,但后来模拟比划的结果是,感觉到不锈钢底盘上安装不锈钢牛罩,搭配有欠和谐,并且不锈钢板个人折边打孔加工的难度很大。

最后选了两段亚黑色的铝型材对剖,中间用螺丝固定代替了事,中间的棱条正好做加强筋之用,底盘两侧裙板也依然由两瓣白色的铝材充当。

对于前后面板,曾见过部分发烧友是用铝合金板打磨拉丝而成。

不过这样,整个底盘都是全金属的,看起来总有点冷冰冰的感觉,与胆机温暖的色调有异。

其实,在市售的家庭装修用实木木地板中,可以找到合适的替代品。

这些实木木地板均是经过多道工序精制而成,膨胀系数小,不易变形,而且还经防腐耐燃处理,并有多种颜色材质可供选择。

自然成了笔者的首选。

自制6c19并联单端胆机6C19是一只廉价的管子,许多人对它不削一顾。

笔者第一次在地摊上看见它就非常喜欢,粗壮的栅丝宽大厚实的屏极,虽然是小九脚单三极管,却有11W的样机耗散功率。

查手册得知,该管主要用于电子稳压装置中作用电压调整管,其特点是低屏压,低内阻,大电流,以上参数说明6C19其实是一只很酷的管子。

大名鼎鼎的300B当时开发出来,也是用作电压调整管的,后来被音响爱好者DIY,用于音频功率放大,才使其名声大噪。

笔者在多年的发烧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动手欲望,正是看中了6C19内阻低的优点,对输出变压器的要求相对较低,并且由于内阻低,阻尼系数高,对喇叭的控制力强。

用6C19制作的单端甲类功率放大器,2W左右的输出功率似乎小了一些,采用并联的方法可以成倍增加输出功率。

笔者是用2只并联,输出功率可达4W,已经和2A3差不多了,如果考虑这只管非常廉价,可以适度超屏耗使用,那样输出5~6W是没有问题的。

由于6C19的栅负压比较高,要求推动电压较高,笔者在考虑电路时,从某杂志的文章受到启发,该文介绍用早期电子管收音机的中放管6K4推300B,效果出奇的好。

在发烧圈中早有五极管推三极管能够优势互补的说法,于是笔者采用跨导较高、屏耗较大、阳极电流较大的五极管6J9推6C19,电路见图1。

6J9的国外型号5842,是推300B的经典管子。

6J9和6C19的基本参数见附表,管脚排列见图2。

制作中的几个重点问题1.电源变压器虽然6C19是一只廉价管,元件的选择和制作工艺却不能马虎。

本机电源变压器的容量要大于180W,高压160V绕组的电流容量要大于300mA。

灯丝绕组分为3组,第一组6.3V供4只6C19J,电流容量大于4A,第二组6.3V供2只6J9J,电流容量大于0.7A,第三组5V供4只524PA,电流容量大于5A。

2.输出牛采用32mm×50mm的进口拆机铁芯,片厚0.3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