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简答题答案汇编
化工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工生产中,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是()。
A. 质量守恒定律B. 能量守恒定律C. 动量守恒定律D. 电荷守恒定律答案:A2. 在连续操作的化工过程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物料流量恒定B. 物料浓度恒定C. 物料温度恒定D. 以上都是答案:A3. 传热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下热阻最小()。
A. 增加壁厚B. 减少壁厚C. 增加壁面积D. 减少壁面积答案:B4.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以下哪种流动是层流()。
A. 雷诺数Re<2000B. 雷诺数Re>4000C. 雷诺数Re=2000D. 雷诺数Re=4000答案:A5. 在精馏塔中,以下哪种情况下回流比最小()。
A. 塔板效率最低B. 塔板效率最高C. 塔板效率中等D. 塔板效率不影响回流比答案:A6. 以下哪种情况下,流体的压降最大()。
A. 管道直径大B. 管道直径小C. 管道长度短D. 管道长度长答案:B7. 在吸收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下吸收率最高()。
A. 气相流速大B. 液相流速大C. 气液接触面积大D. 气液接触时间少答案:C8. 以下哪种情况下,过滤速率最大()。
A. 过滤压力小B. 过滤压力大C. 滤饼厚度大D. 滤饼厚度小答案:B9. 在干燥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下干燥速率最大()。
A. 物料含水量高B. 物料含水量低C. 干燥温度低D. 干燥温度高答案:D10. 在萃取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下萃取效率最高()。
A. 萃取剂用量少B. 萃取剂用量多C. 萃取剂与原料液接触时间短D. 萃取剂与原料液接触时间长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化工生产中,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是依据________定律。
答案:质量守恒2. 连续操作的化工过程中,物料流量是________的。
答案:恒定3. 传热过程中,壁厚减少可以________热阻。
答案:减少4.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雷诺数Re<2000时为________流动。
化工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化工生产中,流体流动阻力主要分为哪两种类型?A. 层流和湍流B. 表面摩擦阻力和形状阻力C. 静态阻力和动态阻力D. 重力阻力和压力阻力答案:B2.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其流动状态与雷诺数的关系是?A. 雷诺数小于2000时为层流B. 雷诺数大于4000时为湍流C. 雷诺数在2000到4000之间时为过渡流D. 雷诺数与流动状态无关答案:C3. 以下哪个参数不是影响传热速率的因素?A. 流体的流速B. 流体的密度C. 流体的比热容D. 换热器的面积答案:B4. 以下哪种情况下,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阻力最大?A. 管道直径增大B. 管道长度增加C. 流体密度增加D. 流体粘度增加答案:D5. 以下哪种类型的换热器适用于高温、高压流体的换热?A. 管壳式换热器B. 板式换热器C. 螺旋板换热器D. 空气冷却器答案:A6. 在吸收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吸收效率降低?A. 增加吸收剂的流速B. 增加吸收剂的浓度C. 增加吸收塔的高度D. 降低吸收剂的温度答案:D7. 以下哪种分离方法适用于从溶液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A. 蒸馏B. 萃取C. 结晶D. 过滤答案:D8. 在精馏塔中,以下哪个参数是影响塔板效率的主要因素?A. 塔板间距B. 塔板类型C. 塔板液泛D. 塔板的物料负荷答案:B9. 以下哪种情况下,流体的压缩性对流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A. 流体压力变化很大B. 流体温度变化很大C. 流体流速变化很大D. 流体密度变化很小答案:D10. 在化工生产中,以下哪种情况下需要进行物料衡算?A. 产品纯度要求不高B. 反应物转化率很低C. 反应物转化率很高D. 需要控制产品质量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若雷诺数Re大于4000,则流动状态为________。
答案:湍流2. 传热系数K的单位是________。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化工生产中,下列哪种设备主要用于分离液体和固体混合物?A. 离心泵B. 过滤机C. 换热器D. 蒸发器答案:B2. 传热的基本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热传导B. 热对流C. 热辐射D. 热扩散答案:D3.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为k=Ae^(-Ea/RT),其中Ea代表的是:A. 反应速率B. 活化能C. 反应热D. 反应熵答案:B4. 在化工生产中,控制反应条件以提高反应的选择性,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增加反应时间B. 调整反应温度C. 改变反应物浓度D. 优化催化剂答案:A5.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化工中常用的物料输送方式?A. 管道输送B. 带式输送C. 气力输送D. 离心输送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化工原理中的三传一反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化学反应。
答案:传热、传质、传递动量2. 在连续搅拌的化学反应器中,反应物的转化率与______成正比。
答案:反应时间3. 化工生产中,为了提高分离效率,常用的分离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蒸馏、萃取、结晶4. 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物体的冷却速率与______成正比。
答案:温度差5. 化工设备的设计中,为了确保安全,需要考虑的最大压力称为______。
答案:设计压力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三种传热方式及其特点。
答案:化工生产中常见的三种传热方式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传导是通过物质内部分子振动和自由电子运动传递热量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固体中;热对流是通过流体的宏观运动传递热量的过程,常见于气体和液体;热辐射是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进行。
2. 描述化工生产中如何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提高产物的选择性。
答案:在化工生产中,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温度、改变反应物浓度、优化催化剂以及控制反应时间等方法来提高产物的选择性。
化工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化工生产中常用的换热设备是()。
A. 反应器B. 蒸馏塔C. 换热器D. 泵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化工单元操作?()A. 混合B. 过滤C. 蒸馏D. 化学反应答案:D二、填空题1. 化工原理中的传质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扩散、对流、蒸发2. 根据传热的基本方式,可以将换热器分为_______换热器和_______换热器。
答案:间壁式、直接接触式三、简答题1. 简述蒸馏操作的基本原理。
答案:蒸馏是一种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通过加热使混合物部分蒸发,然后通过冷却使蒸气凝结,从而实现组分分离的操作。
2. 什么是雷诺数?它在化工中有何应用?答案:雷诺数是一个无量纲数,用于描述流体流动的特性,其定义为流体的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值。
在化工中,雷诺数用于判断流体流动是层流还是湍流,对于管道流动、换热器设计等有重要应用。
四、计算题1. 已知某换热器的热负荷为10000 W,传热系数为500 W/m²·K,求换热面积。
答案:根据Q=U×A×ΔT,其中Q为热负荷,U为传热系数,A为换热面积,ΔT为温差。
将已知数值代入得:A = Q / (U×ΔT) = 10000 / (500×ΔT)。
由于题目中未给出温差ΔT,无法给出具体的换热面积数值。
2. 某混合液由两种组分组成,其沸点分别为100℃和120℃。
若混合液的总质量为1000g,其中组分1的质量为600g,组分2的质量为400g。
求在常压下进行简单蒸馏时,组分1的沸点。
答案:在常压下,混合物的沸点不是组分的简单平均,而是根据其质量比和各自沸点进行计算。
根据拉乌尔定律,可以计算出组分1的沸点:Tb1 = (m1/(m1+m2)) × Tb1_1 + (m2/(m1+m2)) × Tb1_2其中,m1和m2分别为组分1和组分2的质量,Tb1_1和Tb1_2分别为组分1和组分2的沸点。
化工原理考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化工过程中,传热的基本方式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热传导B. 热对流C. 热辐射D. 热扩散答案:D2. 在理想状态下,下列哪种混合方式不会导致混合物体积发生变化?A. 液体与液体混合B. 气体与气体混合C. 液体与固体混合D. 固体与固体混合答案:B3.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受哪些因素影响?A. 反应物浓度B. 温度C. 催化剂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4. 蒸馏过程中,馏分的收集主要取决于什么?A. 沸点差异B. 混合物的成分比例C. 蒸馏设备的效率D. 操作者的经验答案:A5. 以下哪种设备常用于气液分离?A. 离心机B. 萃取塔C. 冷凝器D. 蒸发器答案:A二、填空题1. 在化工过程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实现物质分离的两种基本操作方式。
答案:蒸馏分离2. 传热过程中,热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基本方式实现的。
答案: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3. 反应速率常数是温度的函数,通常用阿伦尼乌斯方程来描述,该方程中的活化能__________反应速率的增加。
答案:影响4. 在化工生产中,为了提高传热效率,经常采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方法来强化传热过程。
答案:增加传热面积改善流体流动状态5. 化工反应器的设计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其中反应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关键参数。
答案:浓度温度压力三、简答题1. 请简述化工过程中传质与传热的基本原理及其相互关系。
答:传质是指物质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的移动过程,基本原理包括扩散、对流和吸附等。
传热是指热能由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的移动过程,基本原理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传质与传热在化工过程中常常相伴发生,两者相互影响,例如在蒸馏过程中,传热导致液体蒸发,而蒸发过程中的气体又通过扩散等方式进行传质。
化工原理习题

2221mx y mx y --化工原理简答题集锦1、操作中的吸收塔,若吸收剂入塔浓度x 2降低,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试定性分析气体出塔浓度y2、液体出塔浓度x 1的变化趋势。
(可画图说明:N OG 不变条件下,x 1只能变小)L 、G 不变,∴H OG 不变、N OG 不变;又m 不变,故 1/A 不变。
由吸收因数法可知不变。
由此可知y 2↓。
至于x 1的变化,则可用排除法判断:假 设x 1不变或变大,可见均与N OG 不变相矛盾。
因此,x 1必变小。
2、精馏塔在一定条件下操作,若回流液由饱和液体改为冷液时,其塔顶产品组成有何变化?为什么?3、提高干燥时气流速度而使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增大时; x C 值将会变大还是变小? 从干燥机理加以分析。
4、叙述恒縻尔流假设的内容?6、试推导并流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并在y-x 的相图上表示出来?7、叙述双膜理论的论点?。
8、叙述湿空气的性能参数?9、何谓理论板?为什么说一个三角形梯级代表一块理论块?。
10、何谓塔的漏液现象?如何防止?。
13.在精馏操作过程中为什么要有回流及再沸器?14.何谓干燥速率?干燥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各受什么控制?15.什么位置为适宜的进料位置?为什么?16.湿物料中的水分按能否用干燥操作分为?按除去的难易程度可分为?1、 精馏的原理是什么?答2、 压强对相平衡关系有何影响?精馏塔的操作压强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塔顶、塔底的温度和组成如何变化?答:。
3、 精馏塔中气相组成、液相组成以及温度沿塔高如何变化?答:4、 恒摩尔流假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要说明其成立的条件。
答:恒摩尔流假定成立的条件:5、 进料热状态有哪些?对应的q 值分别是多少?答:。
6、 q 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
7、 什么是理论板?说明理论板与实际塔板的关系。
答:理论板是指离开该板的蒸气和液相组在达到平衡的塔板。
理论板和实际塔板间存在如下关系: T NN η=8、 什么叫理论板?说明理论板与实际塔板间的关系。
化工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化工生产中,物料衡算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质量守恒B. 能量守恒C. 动量守恒D. 电荷守恒答案:A2. 在化工过程中,下列哪个参数不是过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A. 反应速率B. 压力C. 温度D. 颜色答案:D3. 化工设备中,换热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传递热量B. 传递质量C. 传递动量D. 传递电荷答案:A二、填空题1. 在连续搅拌的化学反应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微分方程是_ 。
答案:dc/dt = -kC2. 化工过程中,压力降通常与流体的流速、管道直径和流体的 _ 有关。
答案:粘度3. 根据Dalton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力等于各组分气体的 _ 之和。
答案:分压力三、简答题1. 简述化工过程中的三种基本操作单元。
答案:化工过程中的三种基本操作单元包括:物料输送(如泵、压缩机等)、热量交换(如换热器、冷凝器等)和质量分离(如蒸馏塔、吸收塔等)。
2. 描述化工过程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答案:热力学第一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
化工过程中,这个定律用于计算能量的平衡和转换。
热力学第二定律,通常表述为熵增原理,表明在一个孤立系统中,自发过程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即系统会自然趋向于更加无序的状态。
四、计算题1. 某化工反应器中进行的是一级不可逆反应A → B,反应速率常数k=0.05 min⁻¹。
若初始时刻[A]₀=1.0 mol/L,求5分钟后[A]的浓度。
答案:根据一级反应的速率方程:dc/dt = -kC积分得:lnC = -kt + lnC₀代入数据:lnC = -0.05 * 5 + ln1解得:C = e^(-0.25) ≈ 0.7788 mol/L2. 一个换热器中,热水和冷水通过平行流的方式进行热量交换。
已知热水的入口温度为80°C,出口温度为60°C,冷水的入口温度为20°C,出口温度为40°C。
化工原理简答题答案

1.答:双膜理论要点有:① 若流动流体的主体部分为湍流,在靠近气液界面处,涡流必消失。
紧邻界面两侧的流体流动皆为层流。
② 假设气相传质的全部阻力均包含在气相层流层中,液相传质的全部阻力均包含在液相层流层中。
这样的层流层是实际层流层的适当延伸,使之包含了湍流及过渡流的传质阻力,称为“虚拟的层流膜”,简称气膜及液膜。
气膜厚为G δ,液膜厚为L δ。
在气液界面处气液浓度处于平衡态。
③ 在吸收操作中,若操作条件固定,假设设备内任一气液流动截面两相的稳定浓度分布状况在极短时间内建立,故可认为设备内是进行定态传质。
2.答:强化传热的途径有:①增大传热面积;②增大总传热系数;③增大平均温差3.答:离心泵流量调节方法有:①改变管路特性。
优点:用调节出口阀门的开度改变管路的特性来调节流量是十分简便灵活的方法,在生产中广为应用。
对于流量调节幅度不大且需要经常调节的系统较适宜。
缺点:用关小阀门开度来减小流量时,增加了管路中机械能损失,并有可能使工作点移至低效率区,也会使电机的效率降低。
②改变泵的特性,包括改变泵的转速和改变叶轮直径。
优点:不会额外增加管路阻力,并在一定范围内仍可使泵处在高效率区工作。
改变转速调速平稳,保证了较高的效率,是一种节能的手段。
缺点:改变叶轮直径不如改变转速简单且当叶轮直径变小时,泵和电机的效率也会降低。
可调节幅度有限。
改变转速价格较贵。
4.答:简单管路的计算有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
设计型计算特点为:设计者需要补充一个设计条件,设计结果不唯一,存在多方案比较。
操作型计算特点为:计算结果唯一,但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试差计算才能得到结果。
1.答:当进、出某塔板的蒸汽均为饱和蒸汽,进、出该塔板的液体均为饱和液体且该塔板为非加料、非出料板,则通过该塔板的汽相与液相摩尔流量各自维持恒值。
这一结论称为恒摩尔流假设。
满足该假定的条件:①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摩尔汽化潜热相等。
②塔板上气液两相接触时因温度不同而交换的显热可忽略不计③塔设备热损失可忽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离心泵在开车前要关闭出口阀门?
答:离心泵的特性是,流量越大,泵所需功率也越大。
当流量为零时,功率最小,避免电机起动电流过大而烧电机,同时也避免出口管线的水力冲击。
强化传热过程应采取哪些途径?
强化传热的基本途径有三个方面:
1、提高传热系数:应采取有效的提高传热系数的措施,如必须提高两侧表面传热系数中较小的项。
另外应注意:在采取增强传热措施的同时,必须注意清除换热设备运行中产生的污垢热阻,以免抵消强化传热带来的效果。
2、提高换热面积:采用扩展表面,即使换热设备传热系数及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增加,如肋壁、肋片管、波纹管、板翅式换热面等;当然必须扩展传热系数小的一侧的面积,才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增强传热的方法。
3、提高传热温差:在冷、热流体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合理组织流动方式,提高传热温差。
图解法计算理论塔板数的步骤?(作图)
答:P123
精馏塔工艺设计步骤
第一、设计条件包括工艺条件(进料状态和塔顶液含量设计)和操作条件(塔顶操作压力、加热剂及加热方法)的设计
第二、物料衡算及热量衡算
第三、塔板数的计算
湿空气的湿度-温度图的用途
为什么工业换热器的冷热流体的流向大多采用逆流操作?
1、在相同传热面条件下,逆流操作时加热剂(冷却剂)用量较并流小;
2、在加热剂(冷却剂)用量相同条件下,逆流的换热器传热面积较并流的小。
3、一般来说,传热面积而增加的设备费用,较减少载热体用量而节省的长期操作费用为少,故逆流操作优于并流。
4、逆流操作还有冷、热流体间的温度差较均匀的优点。
何谓离心泵的气蚀和气縛现象,对泵的操作有何危害,如何防止?1、气蚀把泵内气泡的形成和破裂而使叶轮材料受到破坏的过程,称为气蚀现象。
2、气缚离心泵启动时,若泵内存有空气,由于空气密度很小,旋转后产生的离心力小,因而叶轮中心区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吸入液体,这样虽启动离心泵也不能完成输送任务,这种现象称为气缚。
危害:离心泵在产生气蚀时将发出高频噪音(600-25000Hz),泵体振动,流量不能再增大,压头和效率都明显下降,以至无法继续工作。
为避免汽蚀,泵的安装高度必须小于某一定值,以确保叶轮内各处压力均高于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离心泵在产生气缚时启动离心泵也不能完成输送任务。
气缚解决办法:离心泵在启动前使泵体内灌满液体或者在进口增加一缓冲罐就可以解决气蚀解决办法:1.清理进口管路的异物使进口畅通,或者增加管径的大小;
2.降低输送介质的温度;
3.减小流量;
4.降低安装高度;
5.重新选泵,或者对泵的某些部件进行改进,比如选用耐汽蚀材料等等.;
现想测定某一离心泵的性能曲线,将此泵装在不同的管路上进行测试,所得
的性能曲线是否一致?为什么?
答:是一致的。
特性曲线是泵设计制造完成后,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曲线,不随管路特性改变的,装在不同的管路上只是改变了管路特性,试验过程改变管路流量自然发生变化,但性能曲线没有发生变化,但工作点是发生变化的,工作点就是管路特性曲线与性能曲线变交点。
试验所测出来的是工作点,工作点在性能曲线上。
对于一定的湿物料,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愈小,则相应的平衡含水量如何变
化?干燥后的物料的含水量如何?
答:干燥介质相对湿度越小,对应的X*越低,干燥过程中可能除去的水分越多,干燥后的物料含水量越低。
自由水域平衡水;结合水与非结合水;分类的区别。
答:自由水分:湿物料中大于平衡含水量,有可能被该湿空气干燥除去的那部分水分;
平衡水分:等于或小于平衡含水量,无法用相应空气所干燥的那部分水分。
结合水分:凡湿物料的含水量小于Xs的那部分水分称为结合水分。
非结合水分:含水量超过Xs的那部分水分称为非结合水分
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是两种概念不同的区分方法。
自由水分是在干燥中可以除去的水分,而平衡水分是不能除去的,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的划分除与物料有关外,还决定于空气的状态。
非结合水分是在干燥中容易除去的水分,而结合水分较难除去。
是结合水还是非结合水仅决定于固体物料本身的性质,与空气状态无关。
什么时候摩擦因素不受雷诺常数影响,只与粗糙度有关?答:在湍流区(Re)4000),λ随粗糙度增加而上升,随Re增加而下降。
有一个转折点(莫狄图中虚线),超过此转折点后λ与Re无关,只与粗糙度有关。
1,离心泵起动时,为什么要把出口阀关闭?
离心泵工作时,根据特性曲线知其输出功率Ne随着流量增大而增大,所以泵起动时,应把出口阀关闭,以降低起动功率,保护电机,不致于超负荷而受到损失,同时也避免出口管线的水力冲击。
2.强传热过程应采取哪些途径?
1)增大传热面积A
2)增大平均温度差
3)增大传热系数K
3.简述图解法计算理论塔板数的步骤(画出示意图)?
图解法求理论板数的步骤
①直角坐标纸上绘出待分离的双组分混合物在操作压强下的平衡曲线,并作出对角线。
如图7-12所示。
②作精馏段的操作线,即连接C(0,)与A(,)的直线
③做进料线
④作提留操作线,即连点b(,)与点d点所得的直线即是。
,过点e(,)点。
作斜率为的直线交ac于点d
③从a点开始,在平衡线与操作线之间作直角梯级,直至超过b,有多少直角梯级就有多少理论塔板数。
跨越d点的阶梯为进料板。
4.精馏塔的工艺设计步骤
①首先委托方给属下列工艺参数,原料处理量F,原料组成及进料状况参数q,原物料汽---液平衡关系数据,要求分离要求,
选定一个回流比R,根据汽--液平衡关系数据求出相对挥发度α,再求出最小回流比最小理论塔板数,②再求出,再查吉利兰图,计算得到理论塔板数N。
根据处理量F,进行设备分与操作费估算,得到一个总费用数据。
第二次选定回流比R,重复上述步骤,求出第二个总费用,经过多次R的选定,得到n
个总费用数据,选取总费用最省的回流比。
5简述温度—湿度图的用途
第一、查定时球温度时,避免了试差法。
第二、他将湿空气的11种性质参数以及若干参数之间的计算公式有机的结合到一张图上,使读者更容易理解湿空气的各种性质。
第三、在一定误差范围内,特别是在工程计算中是确定湿空气性质参数的快捷方法。
6.为什么换热器的冷热流体的流向大多采用逆流操作
1、在相同传热面条件下,逆流操作时加热剂(冷却剂)用量较并流小;
2、在加热剂(冷却剂)用量相同条件下,逆流的换热器传热面积较并流的小;
3、顺流时,热流体的出口温度总是低于冷流体的出口温度,因此在逆流时,冷热两种流体的温差值较大并且均匀,;
4、逆流操作费用较顺流少。
7,。
什么是泵的“气蚀”与“气缚”现象,对泵的操作危害该如何防止
1.气缚现象。
原因是离心泵内未排净空气。
2.气蚀现象。
原因是泵内压力低于或等于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造成液体汽化
气蚀解决办法1、选择足够的气蚀余量。
2、及时改变不正常的运行工况,如冷却介质,改变入口压力等
气缚解决办法在启动前向壳内灌满液体。
做好壳体的密封工作,灌水的阀门和莲蓬头不能漏水密封性要好。
8.理想测定一离心泵特性的性能曲线,将此泵装在同的管路上,进行测试时,所得的性能曲线是否一样?为什么?
所得性能曲线一样,因泵的性能只与泵的结构,转速有关,而与管路的情况无关。
9.对于一定湿物料,干燥介质相对湿度越小则先锋营的平衡水含量如何变化,干燥后物料的含水量如何变化
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越小,其对应的越低,干燥过程中可能移除的水分越多,干燥后物料含水量越低。
10.自由水与平衡水,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的区别
◆自由水分:湿物料中大于平衡含水量,有可能被该湿空气干燥除去的那部分水分;◆平衡水分:等于或小于平衡含水量,无法用相应空气所干燥的那部分水分
◆结合水分:凡湿物料的含水量小于X
s的那部分水分称为结合水分。
此时,其蒸汽压都小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结合水分包括湿物料中存在于细胞壁内的和毛细管内的水分,固、液间结合力较强。
◆非结合水分:含水量超过X
s的那部分水分称为非结合水分。
此时,湿物料中的水分的蒸汽压等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
非结合水分包括湿物料表面上附着水分和大孔隙中的水分,结合力较弱。
●自由水分是在干燥中可以除去的水分,而平衡水分是不能除去的,自由水分和平衡水分的划分除与物料有关外,还决定于空气的状态。
●非结合水分是在干燥中容易除去的水分,而结合水分较难除去。
是结合水还是非结合水仅决定于固体物料本身的性质,与空气状态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