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之实词虚词跟踪训练

合集下载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 文言实词大二轮复习试题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 文言实词大二轮复习试题

专题一文言文阅读题型1文言实词五方法落实文言实词浙江《考试说明》中对于实词的考查表述为: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涉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和偏义复词等方面。

“在文中含义”实际上就是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进行推断。

具体的推断办法主要有五种:[方法阐释]1.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性、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对应训练]在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句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梁祖陈.师河朔陈:部署B.契丹之寇.幽州也寇:盗贼C.向.晚皆有归志向:将近D.王其勉.之勉:努力【解析】B项“寇幽州”应为动宾短语,所以把“寇”解为名词“盗贼”错误,名词+名词,应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这里的“寇”应为动词“侵犯”。

句中“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全句可译为“契丹侵犯幽州”。

由此例不难看出,有时掌握了这一要点,一招足以定正误。

【答案】 B2.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这个相对稳定的语境来判定实词的含义,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

(2018·高考浙江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言..必自称曰儒发言:发表意见B.当时四方士大夫乐其无名教之拘.拘:束缚,拘束C.牧亦坐是废.废:(被)罢免D.实宽良有治行..治行:政绩【解析】根据语境,“发言必自称曰儒”的意思是“现在的士大夫,开口一定自称儒生”。

这里的“发言”不是“发表意见”的意思,而是“开口”的意思。

【答案】 A3.联想印证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高考文言文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日常用语中大多能找到落脚点,因此,考生要善于联想已知,举一反三,相互比照,准确理解词义。

2020届高考语文复习:课本文言实词练习含答案

2020届高考语文复习:课本文言实词练习含答案

课本文言实词练习(每题3分,共90分)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殆:几乎,将近B.中兴机会,庶几..在此庶几:希望C.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矫:假托君命D.相如顾.召赵御史顾:回头1.B (庶几:差不多)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清理B.非常之谋难于猝.发猝:突然C.日月忽其不淹.兮淹:等待D.于是舍人相与..谏曰相与:一起,共同2.C (淹:久留)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劫:胁迫,挟持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耽:游玩C.圣人不凝滞..于物凝滞:拘泥,执着D.越国以鄙.远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3.B (耽:沉溺,沉迷)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成例B.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殆:危险C.德不厚而望国之治.治:治理D.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怿:愉快4.C (治:太平,安定)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或:如果,假如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赏赐C.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繁:多D.愿以十五城请易.璧易:交换5.B (赐:恩惠)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B.简.能而任之简:选拔C.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患:祸害D.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飨:犒劳6.C (患:担心)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夫晋,何厌.之有厌:满足B.肇.锡余以嘉名肇:开始C.素善.留侯张良善:对待D.弃甲曳兵而走.走:逃跑7.C (善:友好,亲善)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B.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令:假使C.相如困持璧却.立却:退,倒退D.籍.吏民,封府库籍:驱赶8.D (籍:登记)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距关,毋内.诸侯内:同“纳”,接纳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傲:轻视C.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独:只是D.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吊:慰问9.C (独:难道)1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迁:迁移B.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信:实在C.北亦未敢遽.轻吾国遽:立刻D.忠义暴.于朝廷暴:显露10.A (迁:改变,变化)1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B.士大夫之族.族:家族C.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牧:约束,修养D.龟玉毁于椟.中椟:木匣11.B (族:类)1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用:使用B.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攻:学习,研究C.予自度.不得脱度:揣度,估量D.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收成不好,荒年12.A (用:由于)1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不可乎骤.得骤:明白B.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纾:解除C.直前诟.虏帅失信诟:责骂,辱骂D.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旌:表扬13.A (骤:骤然,突然)1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缘.染溪,斫榛莽缘:沿着B.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兵:战争C.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劝:勉励D.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14.B (兵:兵器,武器)1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都,皆B.意.北尚可以口舌动也意:估计C.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按:应该D.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估计15.C (按:追究,查办)1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难道C.予更欲一觇.北觇:请求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次:地方16.C (觇:窥视,侦察)1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识.盈虚之有数识:知道,明了B.横槊.赋诗槊:长矛C.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幸:幸亏D.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倨:傲慢17.C (幸:希望)1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B.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信:诚信C.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数:列举罪状D.时运不齐,命途多舛.舛:不顺18.A (惑:糊涂)1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纵一苇之所如.如:往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同“背”,违背,背叛C.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诣:出使D.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詈:斥骂19.C (诣:到……去)2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洎.牧以谗诛洎:及,等到B.穷饿无聊,追购.又急购:重金收买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易:轻视D.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故交,老交情20.C (易:改变)2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B.夙婴.疾病,常在床蓐婴:缠绕C.不如因而厚遇.之遇:招待,对待D.后五年,吾妻来归.归:回家21.D (归:女子出嫁)2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既来之,则安.之安:使……安定B.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萃:聚集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间:悄悄D.余扃牖.而居牗:窗户22.C (间:抄小路)2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焉.用亡郑以陪邻焉:哪里,怎么B.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意料,料想C.若望.仆不相师望:希望D.迨.诸父异爨迨:等到23.C (望:怨恨,抱怨)24.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故为之文以志.志:记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讨厌C.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稽:考察D.吾妻归宁..归宁:出嫁24.D (归宁:女子回娘家省亲)2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假使B.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殆:好像C.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愠:恼怒D.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负:载25.B (殆:大概)2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引:延请B.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引:牵,拉C.相如引.车避匿引:驾驶D.引.以为流觞曲水引:汲引26.C (引:调转)27.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会.使辙交弛会:适逢B.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期:期望C.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许:答应D.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相:辅佐27.B (期:注定)2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形容:形体容貌B.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是,不过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同“敛”,收敛,积蓄D.窜.梁鸿于海曲窜:逃跑28.D (窜:使……流窜)2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忽然,一下子B.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命运C.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察:观察D.金块珠砾,弃掷逦迤..逦迤:连续不断29.C (察:察举)30.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B.秦贪,负.其强负:倚仗C.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负:违背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负:依靠30.D(负:对不起)。

(2020年整理)高考文言虚词专项训练(答案及译文).pptx

(2020年整理)高考文言虚词专项训练(答案及译文).pptx
讳之即非实录,书此又难为辞,相与见旦。旦曰:“何不曰:‘某少尝操刀以割,示有宰天下之志?’”莫不叹服。
选自《渑水燕谈录》 (1)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史官以为讳之.即非实录 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
C.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
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
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①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
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选自《涑水纪闻》
(1)下列选项中对“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以.尚急于弹雀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③木欣欣以.向荣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A.①②③④全都相同
B.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③④全都不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走 D.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地(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 书 此 又 难 为.辞 ② 因 为.长 句 , 歌 以 赠 之 B.①某少尝操刀以.割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C.①何.不曰:‘
某少尝操刀以割 ②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D.① 其.人 少 贱 ② 王 之 好 乐 甚 , 则 齐 国 其.庶 几 乎 3.阅 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实词学案及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实词学案及答案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实词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关键是读懂原文,准确地把握文意,而能读懂原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能正确理解文中实词的意义。

鉴于此,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对学好文言文和应试都大有裨益。

一、例题:1、贫民虽平价不能籴。

2、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祉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解析:会意字,上为“入”,下为“米”,整合可知。

解答:籴——买进粮食联想:粜——卖出粮食启示:汉字的形旁与字义有关再如:(1)用“贝”字作偏旁的字:购例:穷饿无聊,追购又急﹙购:悬赏捉拿﹚结论:用“贝”作偏旁的字大都与“钱财”有关⑵用“ 糸”作偏旁的字: 缢绡缒例句: ①自缢于庭树《孔雀东南飞》②一曲红绡不知数《琵琶行》③夜缒而出,见秦伯《烛之武退秦师》结论:用“糸”作偏旁的字大都与“绳索、丝织品”有关。

⑶.用“ 王”作偏旁的字:瑾瑜璐例句:①.何故怀瑾握瑜《屈原列传》﹙瑾、瑜:美玉,此处比喻美好品格﹚②.被明月兮佩宝璐《涉江》﹙璐:美玉﹚结论: 用“ 王”作偏旁的字大都与美玉有关。

补充: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钅(金)、木、氵(水)、(火)、土”——与五行有关;“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与兵器有关;“马、牛、羊、豕、犭、鸟、虫”——与动物有关;“辶(走)、彳(行)、(心)、(言)”——与人的行为有关。

二、例题:①金就砺则利②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③生而眇者不识日解析:从字形入手①“砺”,“石”旁。

推断它可能与一种“石”有关,据上下词意“金”和“利”可知,“砺”:“磨刀石”。

②“昳”,从“日”,有光,联系“形貌”及”丽”,“昳” 可以理解为“光彩”。

③“眇”,从“目”从“少”,联系下文“不识日”,可推知为眼盲。

归纳:以形推义,联系语境(方法一)汉字中的形声字占90%以上,大都可以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其词义(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形旁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3文言文虚词同步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3文言文虚词同步练习 Word版含解析.doc

3文言文虚词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

筠幼警寤,七岁能属文。

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

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泰齐名。

陈郡谢览,览弟举,亦有重誉,时人为之语曰:“谢有览举,王有养炬。

”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也。

起家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迁太子舍人,除尚书殿中郎。

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

”乃欣然就职。

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

约常从容启高祖曰:“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

”昭明太子爱文学士,常与筠及刘孝绰、陆倕、到洽、殷芸等游宴玄圃,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其见重如此。

普通元年,以母忧去职。

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阕后,疾废久之。

中大通二年,迁司徒左长史。

三年,昭明太子薨,敕为哀策文,复见嗟赏。

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

其自序曰:“余少好书,老而弥笃。

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

自年十三四,齐建武二年乙亥至梁大同六年,四十载矣。

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

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

余经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并再抄。

子史诸集皆一遍。

未尝倩人假手,并躬自抄录,大小百余卷。

不足传之好事,盖以备遗忘而已。

”又与诸儿书论家世集云:“史传称安平崔氏及汝南应氏,并累世有文才,所以范蔚宗云崔氏‘世擅雕龙’。

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门世者也。

沈少傅约语人云:‘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已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也。

’汝等仰观堂构,思各努力。

”(节选自《梁书•王筠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有居郎署者居:任职 B.以母忧去职忧:忧虑C.老而弥笃笃:坚定 D.身为四代之史身:亲自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时人为.之语曰吾羞,不忍为.之下B.乃.欣然就职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C.其.见重如此其.翼若垂天之云D.不足传之.好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虚词专题训练(带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虚词专题训练(带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虚词专题训练【名师精选试题,值得下载练习】【对应训练】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以”的意义和用法。

①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殽之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欲以.客往赴秦军(《魏公子列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②连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以便”“用来”③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或方式,可译为“按照”④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⑤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可译为“用(凭)什么身份”⑥连词,相当于“而”,表示修饰⑦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⑧介词,表示“在……时候”⑨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⑩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而”?连词,表结果,可译为“以至”?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连词,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由于”?通“已”,副词,“已经”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之实词虚词跟踪训练

2019-2020年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之实词虚词跟踪训练

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之实词虚词同步跟踪训练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五泄①袁宏道越人盛称五泄,然皆闻而知之,陶周望虽极言五泄之好,其实不曾亲见,与我等也。

发郡城凡二日至诸暨县,县去五泄尚七十余里,次日始行,一路多顽山,无卷石可入目者。

余私念:看山数百里外,敝舟羸马,艰辛万状,今诸山态貌若此,何以偿此路债?周望亦谓乃弟:“余辈夸张五泄太过,若尔,当奈中郎笑话何?”独静虚以为不然。

顷之,至青口,两山夹天如线,山石玲珑峭削,若叠若镂,数里一壁,潭水滑滑②流壁下。

一壁上有古木一株,上人云是沉香树,一年一花,猿猱所不到。

其他非奇壁,则皆秾花异草,幔山而生,红白青绿,灿烂如锦。

映山红有高七八尺者,与他山绝异,因相顾大叫曰:“奇哉!得此足偿路债,不怕袁郎轻薄也。

”王静虚曰:“未也,尔辈遇小小丘壑,便尔张皇如是,明日见五泄,当不狂死耶?”静虚曾习定③五泄三年,以是知之极详。

余与公望闻之,喜甚,皆跳吼沙石上。

缓步十余里,始至五泄僧房。

静虚曰:“牛羊下矣,五泄留供来日朝餐。

”五泄水石俱奇绝,别后三日,梦中犹作飞涛声,但恨无青莲之诗、子瞻之文,描写其高古喷薄之势为缺典耳。

石壁青削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石色如水浣净,插地而生,不容寸土。

飞瀑从岩颠挂下,雷奔海立,声闻数里,大若十围之玉,宇宙间一大奇观也。

因忆会稽赋有所谓“五泄争奇于雁荡”者,果尔,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

暮归,各得一诗。

所目既奇,诗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是何等语。

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

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一二三四等泄,俱在山腰,五级而下,飞涛走雪,与第五泄率相类。

山路甚险巇,余等从山下观之,时,新雨后,苔柔石滑,不堪置足,一手拽树枝,一手执杖,踏入肩作磴,半日始得挪一步,艰苦万状。

山僧云:自此往富阳便是平地,不复下岭。

(选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有删改)【注】①五泄:五泄是由五条瀑布汇注而成的,在浙江省诸暨县西六十里的五泄山上,是浙江著名风景区之一。

2020年高考文言实词虚词专题强化训练及答案

2020年高考文言实词虚词专题强化训练及答案

专题强化训练文言实词、虚词一、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注意句子中加点词的翻译)别儿怯不花字大用。

蚤孤..,八岁,以.兴圣太后命,侍明宗于.藩邸。

寻.入国子学为诸生。

八番宣抚司长乃.其世职,英宗遂授.八番宣抚司达鲁花赤。

既至,宣布国家恩信,峒民感悦。

有累.岁不服者,皆喜曰:“吾故.贤帅子孙也,其.敢违命。

”率其十四部来受约束。

至顺元年,丁内艰还京。

起复为江浙行省参知政事。

江浙岁漕米由海道达京师,别儿怯不花董其事。

寻除礼部尚书,特命领宿卫。

凡宿卫士有从掌领官荐用者,往往所举多其亲昵。

至别儿怯不花独推择岁久者举.之,众论翕服..。

(选自《元史·列传第二十七》,有删改)1.蚤孤..,八岁,以.兴圣太后命,侍明宗于.藩邸。

寻.入国子学为诸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早年丧父....,八岁那年,因为....兴圣太后的命令,在.王府侍奉明宗。

不久进入国子学成为诸生。

2.八番宣抚司长乃.其世职,英宗遂授.八番宣抚司达鲁花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八番宣抚司长是.他家世代担任的官职,因此英宗就任命..他担任八番宣抚司达鲁花赤。

3.有累.岁不服者,皆喜曰:“吾故.贤帅子孙也,其.敢违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有多年..的贤帅的子孙,我..不愿臣服的,都高兴地说:“这是我们从前们怎.敢违抗他的命令。

”4.至别儿怯不花独推择岁久者举.之,众论翕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到别儿怯不花管理宿卫之事,唯独举荐..选拔任职时间长的人,众人议论这件事都表示心悦诚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之实词虚词同步跟踪训练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五泄①袁宏道越人盛称五泄,然皆闻而知之,陶周望虽极言五泄之好,其实不曾亲见,与我等也。

发郡城凡二日至诸暨县,县去五泄尚七十余里,次日始行,一路多顽山,无卷石可入目者。

余私念:看山数百里外,敝舟羸马,艰辛万状,今诸山态貌若此,何以偿此路债?周望亦谓乃弟:“余辈夸张五泄太过,若尔,当奈中郎笑话何?”独静虚以为不然。

顷之,至青口,两山夹天如线,山石玲珑峭削,若叠若镂,数里一壁,潭水滑滑②流壁下。

一壁上有古木一株,上人云是沉香树,一年一花,猿猱所不到。

其他非奇壁,则皆秾花异草,幔山而生,红白青绿,灿烂如锦。

映山红有高七八尺者,与他山绝异,因相顾大叫曰:“奇哉!得此足偿路债,不怕袁郎轻薄也。

”王静虚曰:“未也,尔辈遇小小丘壑,便尔张皇如是,明日见五泄,当不狂死耶?”静虚曾习定③五泄三年,以是知之极详。

余与公望闻之,喜甚,皆跳吼沙石上。

缓步十余里,始至五泄僧房。

静虚曰:“牛羊下矣,五泄留供来日朝餐。

”五泄水石俱奇绝,别后三日,梦中犹作飞涛声,但恨无青莲之诗、子瞻之文,描写其高古喷薄之势为缺典耳。

石壁青削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石色如水浣净,插地而生,不容寸土。

飞瀑从岩颠挂下,雷奔海立,声闻数里,大若十围之玉,宇宙间一大奇观也。

因忆会稽赋有所谓“五泄争奇于雁荡”者,果尔,雁荡之奇,当复如何哉。

暮归,各得一诗。

所目既奇,诗亦变幻恍惚,牛鬼蛇神,不知是何等语。

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

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一二三四等泄,俱在山腰,五级而下,飞涛走雪,与第五泄率相类。

山路甚险巇,余等从山下观之,时,新雨后,苔柔石滑,不堪置足,一手拽树枝,一手执杖,踏入肩作磴,半日始得挪一步,艰苦万状。

山僧云:自此往富阳便是平地,不复下岭。

(选自《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有删改)【注】①五泄:五泄是由五条瀑布汇注而成的,在浙江省诸暨县西六十里的五泄山上,是浙江著名风景区之一。

②滑(gǔ)滑:泉涌的样子。

③习定:养静。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敝舟羸马羸:瘦弱。

B.若尔,当奈中郎笑话何尔:你C.五泄留供来日朝餐餐:吃饭D.不怕袁郎轻薄也。

薄:轻视,看不起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①因相顾大叫曰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①然皆闻而知之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C.①余与公望闻之,喜甚②秦伯悦,与郑人盟D.①以是知之极详②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游天平山记柳开至道元年,开寓汤阴。

未几,桂林僧惟深者,自五台山归,惠然见过,曰:“昔公守桂林,尝与公论衡岳山水之秀,为湖岭胜绝,今惟深自上党入于相州,至林虑,过天平山明教院,寻幽穷胜,纵观泉石,过衡岳远甚。

”予矍然曰:“予从先御史居汤阴二年,汤阴与林虑接境,平居未尝有言者。

今师诒我,是将以我为魏人而且欲佞予耶?”越明日,惟深告辞,予因留惟深,曰:“前言未果不妄,敢同游乎?”惟深曰:“诺。

”初自马岭入龙山,小径崎岖,有倦意。

又数里,入龙口谷,山色回合,林木苍翠,绕观俯览,遂忘箠辔之劳。

翊日,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

山回转,平地数寻,曰槐林。

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

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明旦,惟深约寺僧契园从予游,东过通胜桥,至苍龙洞,又至菩萨洞,下而南观长老岩、水帘洞,周行岩径,下瞰白龙潭而归。

翊日,西游长老庵,上观珍珠泉,穿舞兽石,休于道者庵下,至于忘归桥。

由涧而转至于昆阆溪、仙人献花台,出九曲滩,南会于白龙潭。

扪萝西山,沿候樵径,望风云谷而归。

明日,契园煮黄精、苍术苗,请予饭于佛殿之北,回望峰峦,秀若围屏。

契园曰:“居艮而首出者,倚屏峰也。

”予曰:“诸峰大率如围屏,何独此峰得名?”契园曰:“大峰之名有六,小峰之名有五,著名已久,皆先师之传。

又其西二峰,一曰紫霄峰,上有秀士壁,次曰罗汉峰,上有居士壁,以其所肖得名也。

又六峰之外,其南隐然者,士民呼为扑猪岭。

又其次曰熨斗峰。

”诸峰皆于茂林乔松间拔出石壁数千尺,回环连接,崭岩峭崒,虽善工亦不可图画。

予留观凡五日,不欲去,始知惟深之言不妄。

又嗟数年之间,居处相去方百里之远,绝胜之景,耳所不闻,对惟深诚有愧色。

明日将去,惟深、契园固请予留题。

予惧景胜而才不敌,不敢形于吟咏,因述数日之间所见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言果不妄妄:错误的,虚假的B.小峰之名有五,著名已久著名:闻名C.诸峰大率如围屏,何独此峰得名大率:大概D.扪萝西山,沿候樵经扪:摸,攀援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A.①予矍然曰②其南隐然者B.①下瞰白龙潭而归②下而南观长老岩C.①桂林僧惟深者②其南隐然者D.①以其所肖得名也②是将以我为魏人,而且欲佞予耶参考答案一、1.B(尔,这样)2.D(D①②均作介词,因为A①连词,于是;②介词,通过,经由。

B①代词,这些;②结构助词,的。

C①连词,和;②介词,和,同,跟)参考译文:越地人盛赞五泄,然而对这些我们都是听说而得知的,陶周望虽然极力说五泄很美,其实他并没有亲眼见过,与我是一样的。

从郡城出发总共走了两天到达诸暨县,该县距离五泄还有七十余里,第二天开始上路,一路上有许多顽山,没有值得观赏的大石头。

我暗地里想:到几百里外看山,舟马劳顿,无比艰辛,现在所看到的这些山却是这种模样,拿什么来偿还这次路债?陶周望也对他的弟弟说:“你们把五泄夸张得太过分了,如果像这样,那么被袁中郎笑话怎么办呢?”只有王静虚不以为然。

不久来到青口,只见两山相夹。

中间只留一线天空,山石玲珑陡峭而又瘦削,好象是堆叠在一起,又好象是被镂空的模样。

走了几里路见到一处石壁,潭水滑滑的流到石壁下。

有一块石壁上有一株古树,上人说那是沉香树,一年开一次花,那是连猿猱也攀登不到的地方。

其他地方也没有什么奇异的石壁,都只是些繁花异草,满山生长,或红或白或青或绿,像锦绣一样灿烂。

有的映山红有七八尺高,与其他山上的一点也不一样,因而彼此对视,大声叫道:“真奇特啊!看到这样的风景就足够偿还路债了,再也不怕被袁中郎小看了。

”王静虚说:“这还不够呢,你们见到小小的丘壑就如此的高兴,明天见到五泄,还不会疯狂而死吗?”王静虚曾经在五泄养静三年,因此对这里知道的极为详细,我和公望听到这样的话,非常高兴,都在沙石上又跳又叫。

慢慢步行十几里,才来到五泄僧房。

王静虚说:“牛羊已经下山归家了,五泄美景留到明天早晨再来欣赏吧。

”五泄水石都堪称奇绝,离开它三天后,在梦中仿佛还听到那波涛奔涌的声音。

只遗憾没有李白之诗、苏轼之文,因而自己描写五泄高古喷薄之势缺少范文。

石壁黛青瘦削,好象是绿芙蕖,有一百多仞高,像城墙一样环绕,石头的颜色好象是被水洗干净了一样.从地里突兀出来,上面没有一点泥土。

飞瀑从岩石的顶部挂下来,声若奔雷势如海涌,声音传到几里外,那飞瀑巨大得好象有十围之粗的玉石,真是宇宙间的一大奇观啊!我于是想起会稽赋上有这样的话“五泄争奇于雁荡”,果真如此,那么雁荡山的奇美,又当如何呢。

晚上回来,我们各自写了一首诗。

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已经很奇特了,我们的诗歌也就变幻恍惚,无比怪诞,不知道写的是些什么话。

这时已是午夜,猛虎怪兽的叫声似乎就在床边,彼此看看对方,须眉毛发全都竖起来,一个个都像是见到了鬼一样。

一二三四等泄,都在山腰,分五级流下,飞奔的波涛雪浪和第五泄完全一样。

山路非常危险难行,我们都从山顶到下面去观赏,这时刚刚下过了一场雨,苔藓柔软石头光滑,不能够在上面行走,我们一手拽着树枝,一手拄着拐杖,踏着别人的肩膀作石级,半天才能挪动一步,无比艰辛。

山僧说:从这里前往富阳便是平地,不再有下山的路。

二、1.B(著名:写上名字)。

2.A.(A项两个“然”都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B①表修饰关系的连词;②表顺承关系的连词。

C①表停顿的助词;②助词,与前文构成名词性短语“……的山峰”。

D①连词,因为;②介词,把。

)参考译文:至道元年的时候,我住在汤阴。

没多久,桂林的和尚惟深,从五台山回来了,承蒙他惠赐肯来访问我,他说:“从前你掌管桂林,我曾经和你一起谈论南岳衡山山水的秀丽,可以说是南方名胜之中最突出的。

现在我惟深从上党进入到相州,经过林虑,路过天平山明教院,寻觅幽深之处,穷尽名胜之地,总的观赏这里的山水,远远地超过南岳的衡山。

”我吃惊地说:“我跟随父亲居住在汤阴一带已经两年了,汤阴和林虑接壤,平时我不曾听到有人有这种税法。

现在师傅你是欺骗我呢,还是认为我是魏地之人,想要讨好我呢?”过了第二天,惟深告辞,我于是劝留惟深,说:“你以前说的话确实不假,你敢和我一起游览吗?”惟深说:“好吧。

”我们一开始从马林进入龙山,山上小路崎岖,我有了疲倦之意。

又接着走了几里,进入了龙口谷,山上树木苍翠,我们环视俯瞰,景色优美竟然让我们忘了骑马的辛劳。

第二天,我们在林虑吃早饭,正午到达桃林村,这里是龙山的山脚。

沿途的泉水,嶙峋的山石奇花异草,真是数都数不过来。

转过山来,只见几尺见方的平地,这里叫作槐林。

坐在这里的山石上,玩弄着泉水,不知不觉时间已到申时,我们在环翠亭休息四下里欣赏这里景色的清秀脱俗。

我(陶醉其中),恍惚好像在世外桃源慢慢地在这里走来走去。

接近傍晚时分,我们到达明教院,夜里就留宿在连云阁。

第三天早上,惟深约寺里的和尚契圆跟从我们一起游览,我们向东走过通胜桥,到达苍龙洞,又到达菩萨洞;往下向南游览了长老岩,水帘亭,环行山路,向下俯瞰了白龙洞就回去了。

第四天,我们向西游览了长老庵,向上观赏了珍珠泉,穿过了舞兽石,在路边的庙宇休息,最后到达忘归桥。

顺着山洞宛转到达昆阆溪、仙人献花台,走出九曲滩,向南到达白龙潭,攀缘西山,沿着候桥径,望着风云谷而回。

第五天,契圆煮黄精、苍术苗汤,请我们在北佛殿吃饭,回头我们看这里的山峰,环境优美像环绕的屏风,契圆说:“位于东北方最突出的就是倚屏峰了。

”我说:“各个山峰大概都如环绕的屏风,为什么只是这座山峰有名字?”契圆说:“大的山峰的名字有六个,小的山峰的名字有五个,有名字已经很久了,这些都是先师口传的。

向西有两座山峰,一座叫紫霄峰,向上有秀士壁,另一座叫罗汉峰,上面有居士壁,因为它们非常像秀士居士而得名。

六座山峰之外,向南隐隐约约的山峰,老百姓叫它扑猪岭。

还有一座叫熨斗峰。

”各个山峰都在茂密的乔树松树间超出一般石壁几千尺,环绕相连,险峻的岩石,陡峭高耸。

即使是高明的画师也不能画出。

我留下来观赏美景共五天,我不想离开这里了,这才知道了惟深的话没有错。

接着我又感叹我几年之间,住处与天平山相距才百里远,又是极优美的景色,我却没有耳闻,对惟深确实有歉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