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中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程泽锋
女性的自我意识与反抗:《简爱》的女性主义解析

女性的自我意识与反抗:《简爱》的女性主义解析引言《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经典小说,被广泛认为是19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女性主义文学之一。
本文将探讨其中所呈现的女性自我意识和反抗,并对其进行女性主义解析。
自我意识的觉醒在《简爱》中,主人公简·爱通过她的成长与经历逐渐觉醒了自我意识。
从小被亲戚视为家里“多余”的她,在叔叔家遭受虐待和不公平待遇。
然而,这些不幸并没有打击她内心深处坚强独立的本能。
在洛河学校时期,简展现了她追求知识、追求尊严、追求平等的决心。
她坚信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反抗社会期望社会对于妇女角色的期望往往限制了她们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
然而,《简爱》中的女性角色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抗了这种期望。
简对于约翰·韦尔奇的求婚说不,因为她不愿意牺牲自己的独立和尊严。
而后,她在苔丝中找到了心灵的伴侣和相互尊重的关系。
简爱通过与罗切斯特先生之间的对话、互动和婚姻选择,展现了自己坚守内心价值观的勇气和决心。
女性主义的探索《简爱》被广泛解读为一部女性主义小说,因为它涉及并讨论了很多女性主义议题。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通过塑造简这个富有个人觉醒和反抗精神的角色,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存在的束缚和限制。
同时,小说也探讨了婚姻中女性地位的问题,提醒女性要保持自我独立,并追求属于自己真正幸福。
结论《简爱》是一部充满力量与觉醒的女性主义文学作品。
通过主人公简·爱的经历,我们看到了一个普通女子如何通过坚守自身价值观,最终获得独立和幸福。
这部小说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也启发了无数读者思考女性自我意识与反抗的重要性。
总之,《简爱》的女性主义解析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作品本身,也为我们思考当代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力量和启示。
试析女性独立人格的成长—论简·爱在反抗中的成长历程

论文关键词:小说《简·爱》简·爱独立人格成长论文摘要:本文解读了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简·爱》。
此小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女权主义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本文从“女英雄”式人物—简·爱这个形象的成长历程和她敢于与命运杭争的个性入手展示了其反杭性格萌芽、产生、发展和高潮四个阶段,以揭示主人公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其所负载的文化内涵。
一、引言:一部鼓励无数女性的“成长小说”《简·爱》是人类文学史上一笔珍贵的遗产。
它塑造了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及宗教都采取自主、积极进取的态度,敢于斗争、敢于争取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这个形象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她地位卑微,又瘦又小,并且不美,但她自尊自爱,有独立的人格,在男权制的社会中,试图摆脱男子的歧视和压迫。
这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一个创举。
贫穷的家庭女教师简·爱。
凭着对女权与平等的强烈追求,执着地捍卫她的独立人权,追求真爱。
她表现出的不凡气质和丰富情感征服了千万读者的心,也激励了无数女性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独立的人格,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也正因为这一点,《简·爱》成就了它在小说史上奇迹般的突破,使简·爱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光辉的女性形象之一。
本文意在通过解读简·爱实现独立人格的成长故事,反映妇女在男权社会的悲惨处境,强调妇女平等权利的问题。
小说的始末构成了简·爱反抗精神形成、发展的历史,贯穿全书的是她自幼以来的反抗精神。
从整部小说来看,简·爱的反抗性格的形成与个人的成长经历了五个阶段:盖茨海德一罗沃德学校一桑菲尔德一圣约翰家一桑菲尔德。
二、反抗意识和独立人格初步形成—盖茨海德由于父母早逝,简·爱从小就被收养在富裕的舅舅家里,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
不久舅舅也离开了人世,舅妈里德太太是一个冷酷、虚伪的人,她对待简·爱像对佣人一样,对自己的孩子却百般溺爱。
论《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

论《简爱》中的女性反抗意识《简爱》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成功的塑造了一个敢爱敢恨、自尊自强的新时代女性,它的问世无疑轰动了当时的整个文坛,同时也开启了女权主义文学思想的先声。
小说一共分为38章,以女主人公简爱为主线,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压迫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并且以一个女性的眼光重新审视当时的男权世界。
作者在这部小说中刻画的简爱是一个外表并不美丽。
柔弱瘦小,没有强烈吸引力的女性形象,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女家庭教师的形象,她怀着对女权与平等的强烈追求,维护着自己的人格独立。
她不愿忍受压迫、屈辱和一切卑鄙的行为,与不公平的社会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激烈的冲突。
同时,简爱的反抗意识的形成又是与她一贯追求人格的独立性和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坚定信念相适应的,不公平的命运和残酷的生活是她反抗性格形成的土壤和源泉。
然而,通读全文我们可以看出,简爱的女性反抗意识的觉醒经历了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分别发生在盖茨梅德府、罗沃德孤儿院、在桑菲尔德及在芬丁庄园。
(一)盖茨梅德府----女性反抗意识的觉醒-由于父母早逝,简爱的童年时期是在舅母家度过的,那不是一段快乐的时光,虽然处于一个富裕的家庭中,简爱却没有感受到一点点的关爱和温暖,大家视她为寄人篱下的一类,面对表哥的专横,表姐的傲慢,舅妈的恶意,仆人的偏见,简爱幼小的心中开始谋生了反抗的意识。
终于在一次与表哥的争执中爆发出来,那一次她忍无可忍,对蛮横无理的表哥予以强有力的回击,“wicked and cruel boy! You are like a slave driver--- you are like the Rome Emperors.”,接着便和表哥厮打起来,这一次反抗虽然让简爱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但是却也是值得的,至少它让简爱明白的一味的屈服和软弱是得不到盖茨梅德府人的同情或者照顾的,只有自己强大起来才是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基本保证面对里德太太,简爱也毫不畏惧,对她的自私及虚伪嗤之以鼻。
浅析《简·爱》中女权主义反抗意识

浅析《简·爱》中女权主义反抗意识十九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出版,一时风靡整个文学界,掀起了女性作家的创作运动。
在此书中,以女主人公简·爱的成长历程为时间线索,成功讲述了女主角在传统男尊女卑的社会大环境下追求独立、自由、平等的反抗故事。
在文章中,笔者将立足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以简爱的生活历程为探索的线索,浅析《简·爱》中的女权主义反抗意识,以供大家参考。
标签:《简·爱》女权主义反抗意识一、主人公的简要介绍简·爱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不久父母因病相继去世,便成了一个孤儿。
后来寄养在舅舅家中,舅母却不喜欢她,将简视作下人,肆意侮辱和殴打她,想尽办法折磨她。
最后,简·爱被舅妈送进了慈善学校洛伍德孤儿院。
正是在这种逆境中,激起了简·爱的反抗意识。
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为了独立生活,她来到桑菲尔德庄园任家庭教师。
男主角罗切斯特正是这个庄园的主人,两人在工作与生活的接触中逐渐产生了爱意,简·爱也接受了罗切斯特的求婚。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当他们在教堂举行婚礼时,简·爱却被告知庄园里的疯女人竟然是罗切斯特的妻子,她便毅然离开罗切斯特。
数年后,简·爱回到了桑菲尔德庄园。
出乎意料的是,桑菲尔德庄园被罗切斯特的妻子一把火烧成了灰烬,她也在放火后坠楼摔死,罗切斯特烧伤了眼睛。
再次面对遇到惨境的罗切斯特,简·爱发现自己仍然想要与之在一起。
因此,她选择了和罗切斯特结婚,最终得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二、《简·爱》中女权主义反抗意识主人公简·爱的反抗意识一直伴随着她的成长过程,在盖茨黑德,主人公由一开始的顺从逐渐转变为奋起为生存而战。
从此,展开了她一生的反抗斗争。
1.渴望公平小说伊始就交代了简·爱悲惨的生活状况,她自幼年开始就没有父母的照顾,寄养在舅母家中,表哥经常欺负她,舅母常常虐待她,就连仆人都看不起她。
论《简爱》中女权主义反抗意识

论《简爱》中女权主义反抗意识杨宇越(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山东昌乐261021)【摘要】作为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的代表作,简爱是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也是一位独立、坚强、自由、自信的女性,简爱是一位老师,却有着强烈的反抗意识,不愿意服从阶级,倡导平等意识,不愿屈服于权贵,渴望用教育改变原有的认知,简爱是一代人的偶像,也是妇女斗争的成功例子。
下面就主要就简爱的相关精神、分析她的反叛性格和成长历程来展现19世纪英国女性的社会地位,来展现他们不畏强暴、敢于反抗与斗争的崇高精神。
【关键词】简爱;女权;反抗意识【中图分类号】I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652(2019)02-0004-01文学教育在《简爱》中我们可以看到简爱的独立、自立、渴望平等、渴望自由的人物性格,从他们的人物形象可以看到19世纪英国的精神面貌,简爱是一位神奇的女性,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偶像,文章主要宣扬了追求平等的大无畏精神,面对阶级压迫,女性能够奋起反抗,从而为全世界的女性塑造榜样。
下面就主要就《简爱》中的女权反抗意识的具体体现做出自己的理解。
一、为生存而战在小说的开端,简爱是是为生存,虽然相貌丑陋、长相平庸但是却不屈服于权贵,简爱在小时候就有非常悲惨的命运,父母的离世让她变得一无所有,简爱从小缺失父母的关爱,幼年的悲惨命运让简爱不得不起来反抗,亲戚家表哥时常虐待简爱,简爱的童年是灰暗的,生活困难又常常受到虐待,过着连仆人都不如的生活,但是简爱并不因此沉沦,她奋起反抗,开始与舅舅舅妈斗争,奋起反抗的力量让他摆脱了压迫,在绝境逢生处,简爱没有在绝境中放弃,没有在绝境中就此沉沦,舅妈家反而是培养他坚强的沃土,反抗思想生根发芽,反抗到底的决心就是为生存而战的勇气。
小时候经常被表哥打,一开始的时候简爱还是默默忍受着,习惯了约翰的辱骂与教训,但是久而久之,简爱再也无法忍受这种长时间的压榨与毒打,简爱自身的反抗心理已经大于恐惧心里,无法忍受的痛苦给与了她无穷无尽的力量,不公平的行为让她再也忍受不了,简爱开始崇尚自由、渴望自由、渴望平等。
《简爱》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

《简爱》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简爱》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简爱》阐述了女性主义的形成与意识,本论文主要对小说《简爱》中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进行分析,欢迎各位英美文学毕业的同学借鉴!摘要:《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众多作品中的代表作。
该部作品主要阐述了女性主义形象与女性意识,以女性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那个时代男权世界中的女性主义形象,在多方面揭示出女性遭遇的各种不幸与压抑,同时也重点探讨了女性试图改变男权地位,促进男女平等的社会建构的愿望。
关键词:简爱;男权; 反抗性格从古至今,简爱一直被称之为神奇的女性,是每一代女性心目中的偶像。
《简爱》自问世以后,依然保持着艺术魅力,而文中的男女爱情故事感动了许多读者。
在主人公简爱身上流露出的现代女性意识正是《简爱》的精神所在,特别是简爱反抗男权与宗教压迫的行为。
《简爱》不仅影响着那个年代的女性,还对当今女性自我价值认识和立足社会的姿态有着重要影响。
一、反抗意识的初步形成《简爱》主要以追求平等、反抗压迫及争取自由作为思想主线。
简爱是从儿童逐渐成长为聪颖成熟的独立女性,简爱可以从容面对各个阶段的人。
在小说的开端,就已经体现出简爱的反抗一面[1]。
比如寒冷的冬天在一个相当阴暗的房间内,一个人在帐幕后面读书,寄人篱下。
可是在某一天简爱被别人从这个荫蔽环境中拖出来,进行责骂、侮辱和折磨。
本以为简爱会选择忍受,出乎意料的是简爱奋起反抗。
在文中是这样叙述的:“我感觉有血从头上淌下来,沿着我的`脖子一直留下去,也感觉到剧烈的疼痛,这样的感觉在一瞬间打败了我的恐惧,我就像发疯一样与他对打,已经不清楚用我的双手都做些什么。
”作者在《简爱》的开端就建立了女性的反抗形象,简爱的反抗是坚决的、不顾后果的,和简爱相比没有人比她还柔弱,也没有人比她还坚强。
文中描述简爱反抗的场景,可以充分呈现出当代女性的反抗与愤怒,体现出那个时代男权社会中极少的女性主义意识与形象。
二、反抗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在《简爱》中,小说主人公简爱在经历苦难过后逐渐成长为独立的女性。
《女性的自由与压抑:《简爱》中的反叛精神》

女性的自由与压抑:《简爱》中的反叛精神引言《简爱》是一部经典的英国文学作品,通过主人公简·爱展示了一个女性在19世纪社会中追求自由和反抗压迫的故事。
本文将探讨《简爱》中女性角色所面临的压抑和束缚,以及她们通过反叛精神寻求自由的过程。
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在19世纪英国社会,女性处于弱势地位,被传统观念和社会规范束缚。
她们被期望成为贤淑、顺从的妻子和母亲,并接受男性家长或丈夫的支配。
这种传统观念限制了女性拥有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权利。
简·爱:自由与反抗的象征主人公简·爱在小说中具有强烈的个人意志和反叛精神。
她不满足于被动接受命运安排,而是积极寻求自己的幸福和独立。
简·爱坚持追求知识,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并且不怕与传统观念和社会期望对抗。
对抗婚姻和家庭的限制在小说中,简·爱选择独立生活,拒绝为了经济利益而陷入不幸的婚姻。
她不愿成为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寻找更好的生活。
她勇敢地逃离了罗切斯特先生的虚假婚姻,并坚持追求真爱和平等的婚姻关系。
探索个人身份与自由除了对抗婚姻和家庭的压力,简·爱还面临着对待自己身份的困惑。
她质疑自己作为一个穷女教师和罗切斯特太太之间社会地位上的差距,并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构建内心强大与独立简·爱通过内心的成长和坚守原则,逐渐成为一个强大而独立的人。
她学会了用智慧和勇气去应对挑战,摆脱被压迫和束缚的命运。
反叛精神的启示简·爱的反叛精神为其他女性树立了榜样,鼓励她们勇敢追求自由和独立。
小说通过简·爱的故事表达了对女性权利的呼吁和探索,帮助读者思考社会规范对女性自由的限制。
结论《简爱》通过描述主人公简·爱的经历和反叛精神,展示了19世纪女性面临的压迫和束缚。
简·爱坚持追求自己的权利和幸福,并最终获得了独立和自由。
她成为一个引领女性争取平等权益的典范,激发着读者们思考社会正义与个人自由的关系。
《简·爱》中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

同石 缝 里生 长 的小 草 ,经 过 磨 难 与 压力 , 依 然顽 强生 长 。 则, 两人 的遭 遇 让 他们 没 有太 大 隔阂 。 最后 , 简爱 用道 德 与精
上 个世 纪 中期 英 国 小说 家 夏 洛 蒂・ 勃 朗特 打 破 了传统 的创作 风 气 , 反名 嫒淑女 、 大 家闺秀 , 在《 简・ 爱》 中塑造 了一位 脱胎 换 骨 、 洗 尽铅 华, 同时敢 于 和 资产 阶级 、 不公 平 现 象 进行 反 抗 的新 女性 。但 是简 爱并 不 是 与生 俱来 的反抗 者 ,其反 抗 性 格 的形成 和苦 难 经 历 、黑 暗环 境 有 很 大 关 系 ,从 她 的 童年 一 直 到成 熟 时期 都体 现 着反 抗 精神 。通过 分 析 简・ 爱 的反 抗 精神 , 有 助 于 理解 小 说
神 美感 得 到 了 罗切 斯 特 的 爱情 , 这 也 是对 等级 制 度森 严 的社 会 的 反抗 与挑 战 。 此处 , 简 爱反 抗性 格得 到 了 进一 步增 强 。 虽然 他 们 彼此 相 爱 ,在 简爱 得 知 罗切 斯特 已经 结婚 时 ,简 爱依 然 受 到打 击 。 除 了让简 爱感 到难 过外 , 也 让简 爱 的 内心 产 生 了矛盾 ,留下 或 者离 开 。离 开 ,虽 然会 让 两 人痛 苦, 但 是 能维 护 尊 严 ; 留下 , 简爱 就 会 成为 罗切 斯 特 的情 妇 ,却 能 得 到 荣 华与 富贵 。 简 爱不 接受 不平 等 、 不 道 德 的爱情 , 她用 自制力 , 克制 了爱 情, 决心 离 开庄 园。 这 不仅 体 现了 简 爱 的人 格魅 力 ,同 时也 说 明简 爱 能 把 握 自己 的民运 。 四. 反抗 性格 的 高峰 ——圣 约 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法学院08级汉语02班20084120238 程泽锋《简爱》中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摘要: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简爱》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生而不幸却又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的女性人物。
小说以女主人公简爱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示了她反抗性格的初步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歌颂了女性反抗意识和始终追求人格自由和平等的精神。
作者通过简爱坎坷的经历宣扬了自己的社会主张,揭示了一个同时代的人们常常忽视的问题——女性问题,揭开了女性文学的新篇章,为女性争取平等、自由举起第一面大旗。
关键词:简爱;反抗性格;形成正文:19 世纪中叶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以一部《简爱》揭开了女性文学的新篇章。
她突破了当时的创作风气,塑造了一位敢于反抗资产阶级虚伪、狡诈和不平等、不合理现象的崭新的女性形象。
《简爱》的艺术成就之一就是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高度统一与和谐。
作者通过简爱坎坷的经历宣扬了自己的社会主张,揭示了一个同时代的人们常常忽视的问题——女性问题,揭开了女性文学的新篇章,为女性争取平等、自由举起第一面大旗。
一、《简爱》创作的背景《简爱》是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1816-1855)的成名作,创作于1847 年,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女权主义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小说的取胜之处在于刻画了一个性格非常特殊的女性形象——简爱。
贫穷的家庭女教师简爱是一个男权社会里的知识女性,由于对女权与平等的强烈追求,使她执着地捍卫独立人权,追求真爱。
她身上体现出来的不平凡的气质和丰富的个人情感征服了千千万万个读者的心。
也正因为这一点,《简爱》突破了英国小说史上一般作品的内容,使简爱成为英国文学史上最辉煌的女性形象之一。
《简爱》作者夏洛蒂·勃朗特,她出生于一个清贫的牧师家庭,幼年丧母。
在她8 岁时,她和她的姐妹们被送往一所专为牧师子女而开办的慈善学校住读,学校里极差的条件,粗劣的食物,加重了她两个姐姐的病情,这两个孩子被送往家中后不久即病逝。
此后,夏洛蒂和她的妹妹艾米丽就以做家庭教师谋生小说的女主人公简爱的人生道路也与作者颇为相似。
作者在这部小说中刻画的简爱是一个外表并不美丽,柔弱瘦小,没有强烈吸引力的妇女形象,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女家庭教师的形象,她怀着对女权与平等的强烈追求,维护着自己的独立人格。
她不愿忍受压迫,屈辱和一切卑鄙的行为,与不公平的社会之间发生了一系列激烈的冲突。
同时,简爱反抗意识的形成又是与她一贯追求人格的独立性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相适应的,不公平的命运和残酷的生活是她反抗性格形成的土壤和源泉。
总结起来,简爱反抗性格的形成则经历了一个由初步产生、发展、成熟、到达顶峰、最后的润色升华五个过程。
二、反抗性格形成的个五阶段(一) 童年时期的简爱, 反抗精神初步产生。
小说一开始, 年幼的简爱就和欺侮她的表哥约翰发生了冲突, 骄横残暴的约翰把表妹简爱当做奴隶一样, 可是简爱不畏强暴, 怒斥这个迫害她的小魔王:“你这男孩真是又恶毒又残酷! 你像个杀人犯,你像个虐待奴隶的人,你像罗马的皇帝!”接着和他扭打起来, 当然, 最后是简爱受到了惩罚, 被关进了红屋子但这个瘦小的女孩却因为她的勇敢表现吸引了读者。
简爱狠狠的回击, 第一个对象就是约翰。
接下来是以她的恩人自居的冷酷无情、不公正的舅妈里德太太。
在第四章里, 简爱和里德太太发生争吵, 里德太太以为凭借她的地位可以吓到这个外甥女, 可是恰恰相反, 简爱却针锋相对地予以回击:“别人以为你是个好女人, 可是你坏, 你狠心。
”里德太太居然也会觉得害怕。
简爱的大胆责问使她的舅妈隐约地感觉到简爱性格中不同寻常的因素。
从某种程度上讲,简爱的第一次斗争取得了胜利。
并且这次胜利使她的内心有某种解脱和满足感,也使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由此,一个令人同情怜悯和初见不凡气质的人物形象便跃然纸上。
我们不可否认,在反抗之初,简爱也有过犹豫和退缩。
开始,她并不想反抗,她只是想着怎样尽量去忍受和克制。
即使被关进那间可怕的红房子,简爱也怀疑是否是自己错了。
由于恐惧,她请求里德太太的原谅,但狠毒的舅妈一口回绝。
还再次把她关进那间可怕的房子里。
不仅如此,当简爱在离家前夕痛斥里德太太之后,她竟然感到自己是个“孤独的胜利者”。
简爱幼小的心灵就这样受到了一次比一次更深的伤害。
痛苦促使她对现实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最后,当实在是无法忍受时,她才开始起来为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斗争。
她感到,自己一定要顽强地生存下去,去取得和别人一样的公正平等的待遇,而唯一的出路就是反抗。
简爱在舅妈家的生活只占了全书的四章, 作者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对这一段进行描写, 但是这些故事的情节, 让我们初步看到了简爱性格中的反抗的特点。
后来简爱选择去劳渥德学校,选择跳出舅妈家这个圈子,就是选择反抗的表现。
简爱的反抗性格已经产生。
2.劳渥德学校时期的简爱,反抗性格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如果说简爱在舅妈家萌发了她的反抗性格的话,那么在劳渥德学校,她的反抗性格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来劳渥德之前,她对新的生活充满了热情和渴望,她曾一度认为来到劳渥德就可以摆脱里德夫人家里的痛苦生活,开始美好崭新的人生历程。
但是当她真正来到劳渥德之后,她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在这所标榜惩罚肉体以拯救灵魂的人间地狱般的“慈善”学校里,她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到种种非人的待遇。
到她最终离开那里时,许多亲眼目睹的、亲身体验的事实一点一点地打破她的梦想,推动着她的反抗意识进一步朝前发展。
孩子们在这里与其说是受教育,还不如说是饱偿人世间的不平和辛酸。
在劳渥德的第一天,简爱就目睹了海伦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被斯卡契尔德小姐无情地撵了出去。
在简爱看来这些惩罚是难以容忍的。
在这以后,她更加感受到劳渥德“慈善”学校的可怕:每天都得背诵枯燥的经文;即使再饥饿的人都会拒绝的食物;以“莫须有”的罪名而随时蒙受惩罚、凌辱、甚至挨打。
可喜的是一直生活在悲惨境遇中的简爱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也未失去生活的信念和理想,甚至用“毁灭”自身去“毁灭”别人。
相反,她内心的正义、善良和勇敢并没有泯灭,反而欲摧弥刚。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可怜的简爱依然期待着上天赋予她更多的爱。
她渴望爱,也渴望被爱。
因此,共同的境遇使简爱和海伦成为一对患难与共的好朋友。
在海伦受虐待而又一味顺从时,她义正辞言地劝导她,鼓励她反抗。
这些正是简爱反抗性格的进一步深化。
3、在桑菲尔德期间的简爱, 反抗精神进一步得到发展并成熟。
离开了劳沃德学校后, 简爱来到了桑菲尔德,这是她一生最重要的时期。
年轻的简爱在到桑菲尔德之前, 没有和外界接触过。
初到桑菲尔德的简爱, 因为陌生的环境, 因为了解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战战兢兢, 采取的是防卫的姿态。
初识罗切斯特的时候, 她显示了不卑不亢的风度, 在对罗切斯特还不是非常了解的时候,她坚持了一贯的反抗精神。
但是, 她渐渐发现和罗切斯特有许多思想上的共鸣之处,深深的爱上了罗切斯特。
而罗切斯特, 看到了这个身材矮小并无动人姿色的家庭女教师有一种不平凡的气质, 他感到“知音难求”,决心娶简爱为妻。
简爱看中的不是罗切斯特的万贯家财, 也不是他的煊赫的门第, 而是“友好坦率”, 罗切斯特将她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 这符合她一贯的反抗精神,。
因此, 简爱觉得舒服。
当简爱以为罗切斯特要娶英格拉姆小姐, 而又想把她留在桑菲尔德的时候, 她怒气冲冲的说:“你以为我是一架自动机器吗?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码?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 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 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 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 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 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 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这就是她为了维护自己尊严的宣言。
而这一点, 说明了简爱在爱情上是炽热的, 可是炽热的爱情并没有冲淡简爱身上的反抗精神, 宁可不爱, 简爱也要维护自己的尊严。
如果没有名正言顺的爱, 简爱宁可放弃, 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的独立。
这就是简爱的反抗精神成熟的表现。
4.离开桑菲尓德时期的简爱,反抗性格到达顶峰。
在得知真相之后,简爱毅然离开了罗切斯特。
她身无分文,一下子成了饥寒交迫的乞丐,在茫茫荒原走了三天三夜,终于筋疲力尽,幸而圣约翰兄妹收留了她。
圣约翰一家人的拯救使简爱摆脱了濒临死亡的境地。
对于既是救命恩人,又是唯一亲人的圣约翰,简爱表现出一个世俗女性最大的感激与报答。
在圣约翰兄妹高尚的仁慈面前,对一切都采取了克制与忍耐,始终保持着自尊自重,她以极大的容忍表现出一个成熟女性的宽广胸怀。
简爱的这一举动恰恰烘托出一个丰满的,有血有肉的典型形象。
在圣约翰兄妹的悉心照料下,简爱恢复了健康,后来又经圣约翰的介绍,简爱在一所乡村学校当了教师。
她不但自食其力,而且因为教学工作受到人们的尊敬。
但简爱又不做金钱的奴隶,她把得到的遗产,慷慨地和表兄妹分享。
与人分享钱财使她感到莫大的快乐,也使简爱达到了博爱、乐观、淡薄名利的境界。
男主人公圣约翰是一个29 岁的乡村教师,他象一个忠于职守的士兵一样忠于自己的宗教事业。
对他来说,所有的爱情、亲情、友情都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上。
他是一个十分刻薄、冷酷、自私的人,当圣约翰对简爱提出求婚时,这是上天对简爱的又一个巨大考验。
简爱一开始就很清楚:圣约翰并不是真心爱她,而是因为钦佩她,她可以做他传教布道的得力助手。
简爱认为婚姻应该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没有爱情的婚姻就好象人间地狱。
由于他们在爱情观念上的分歧,她毅然拒绝了没有爱情的婚姻,维护了自己的独立人格,她的反抗性格在这里达到了顶点。
5.简爱与罗切斯特的最终完满结合重返桑菲尓德,是简爱女性反抗意识的润色。
重返桑菲尓德,在我看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这既体现的简爱对于真爱的坚贞和执着,不以贫穷富贵论爱情,又是对简爱反抗性格的补充润色和升华。
如果简爱离开桑菲尓德,就不再回来,那这种反抗就难免有不应该的倔强和不理智性。
重回一个令她伤心欲绝的地方需要更多的勇气和执着,但她毅然回到了桑菲尔德庄园。
这一次她面临着更大地考验。
桑菲尔德庄园被大火烧毁了。
她深爱的罗切斯特先生已从富甲一方的健康庄园主一落而成为一无所有的残疾者。
而简爱仍像原来那样善良、勇敢、反抗、独立。
她并没有被这巨大的反差所吓倒。
而是主动与罗切斯特先生结婚,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她要求平等的坚强意志和篾视传统道德的可贵之处。
他们的这种婚姻正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正是这种平等基础之上的爱情则使他们终于完美地走到了一起。
也正是这最后的大团圆结局最终完成了对简爱的塑造:简爱终于凭着自己的反抗与奋斗使自己走上了一条幸福之路。
这里也体现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千千万万个女性都能从简爱身上找到追求平等与自由的反抗精神力量!三、总结《简爱》揭开了女性文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