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护理技术

合集下载

造口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造口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造口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一)操作要点与评价标准[注释]评分等级:I级表示评估准确,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与患者沟通自然,语言通俗易懂;II级表示评估欠准确,操作熟练、规范,有1~2处缺项,与患者沟通不够自然;III级表示评估不够准确,操作欠熟练、规范,有3处以上缺项,与患者沟通少。

(二)应掌握的知识点1.造口护理的目的(1)保持造口周围皮肤的清洁。

(2)帮助患者掌握护理造口的方法。

2.指导要点(1)向患者解释利用造口袋进行造口管理的重要性强调患者学会操作的必要性。

(2)向患者介绍造口特点以减轻恐惧感,引导其尽快接受造口的现实而主动参与造口自我管理。

3.注意事项(1)护理过程中注意向患者详细讲解操作步骤。

(2)更换造口袋时应当防止袋内容物排出污染伤口。

(3)撕离造口袋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皮肤损伤。

(4)注意造口与伤口距离,防止污染伤口。

(5)贴造口袋前要保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

(6)造口袋裁剪时与实际造口方向相反,不规则造口要注意裁剪方向。

(7)造口袋底盘与造口动脉之间保持适当空隙(1—2mm),空隙过大粪便刺激皮肤易引起皮炎,过小底盘边缘与黏膜摩擦将会导致不适甚至出血。

(8)粘贴时尽量避开皮肤凹陷、瘢痕或皱褶处,如无法避开,可用防漏膏或防漏条填平,再贴造口袋,以免造成粘贴不实,粪液沿缝隙处渗漏。

如使用造口辅助用品应当在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如使用防漏膏应当按压底盘15—20min。

(9)教会患者观察造口周围皮肤的血运情况,并定期手扩造口,防止造口狭窄。

(10)术后早期,患者以卧位为主,造口袋的开口可向一侧床边。

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坐立的机会增加,造口袋的开口应向下对着自己的大腿。

4.造口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1)避免提重物,以防并发症的发生。

(2)若有粪石嵌塞或便秘,切勿自行使用导泻剂,须找医生检查。

(3)术后患者仍需注意保持运动,但运动时请用造口腰带约束,以增加腹部支撑力。

(4)便袋中的粪便勿积累太多,以防袋子过重造成渗漏。

造口护理的基本原则与操作技巧

造口护理的基本原则与操作技巧

造口护理的基本原则与操作技巧造口护理是指对人体外科手术后或因疾病或创伤所致的新生物通道进行专门的护理,包括清洁、消毒、更换敷料、预防感染等一系列操作手段,以保证造口处的卫生与健康。

下面将介绍造口护理的基本原则与操作技巧。

一、基本原则1.安全原则:在进行造口护理前,首先要确保自己和被护理者的安全。

护理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防护眼镜等,以防止感染传播。

同时,要确保操作场所的清洁整洁,并采取正确的操作技巧,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2.卫生原则:造口处是容易感染的部位,因此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

护理前应洗手,并保持双手、指甲干净。

在操作过程中要避免交叉感染,如用一张干净的纱布进行单次的清洁,不重复使用。

3.温和原则:在进行造口护理时,要采取温和的方式,避免对患者造成疼痛或刺激。

在清洁过程中,可以使用温水或生理盐水,避免使用过热或过凉的水温。

同时,要注意使用无菌或低刺激性的清洁剂。

4.规律性原则:造口护理需要定期进行,保持造口处的清洁和健康。

护理人员应遵循医生的嘱咐,合理制定护理计划,确保按时完成护理任务,并记录相关的护理情况,以便医护人员进行评估和监测。

二、操作技巧1.清洁造口:在进行清洁造口之前,护理人员应先戴上手套,并准备好洗手液、干净纱布和温水或生理盐水。

然后,用洗手液充分洗手,将患者取出造口,并用温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造口四周的皮肤,注意不要揉搓或摩擦。

清洗后,用干净纱布轻拭干。

2.更换敷料:更换敷料前,要先将敷料准备齐全,包括医用胶布、无菌纱布等。

护理人员要洗手并戴上手套,将旧敷料缓慢地拆开,避免扯动或刺激造口。

然后,用干净纱布或棉签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擦拭造口周围的分泌物,再用无菌纱布包扎。

3.预防感染:预防感染是造口护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清洁整洁的操作环境,确保使用无菌器械和物品。

在更换敷料时,要用干净的纱布和棉签,避免使用有污染的物品。

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给患者用药,预防感染的发生。

造口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for 家庭护理

造口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for 家庭护理

造口护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for 家庭护理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 携带必要的消毒工具;- 洗手并戴上洁净手套;2. 感染控制:- 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和衣物;- 保持护理环境整洁;- 定时手卫生;3. 造口清洁:- 确认患者身体稳定后,佩戴洁净手套;- 使用温盐水清洗手术后的伤口和周围皮肤,按医嘱进行冲洗;- 轻轻拭干,并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4. 造口更换:- 确认患者身体稳定后,佩戴洁净手套;- 轻轻撕开原有敷料,注意不要弄伤伤口;- 用温盐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去除残留物;- 注意观察伤口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根据医嘱更换新的敷料,并固定好;5. 造口引流管理:- 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畅通,并通知医护人员;- 每次更换引流袋时,用消毒液擦拭连接管和连接口;- 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和输出量,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护人员;6. 观察记录:- 每次护理完成后,及时记录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记录造口伤口的大小、颜色、分泌物情况等;- 记录引流液的颜色和输出量;- 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二、评分标准为了确保造口护理的质量和安全,制定以下评分标准:1. 操作规范性:- 操作流程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是否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进行;2. 清洁程度:- 伤口和周围皮肤是否干净整洁;- 是否有明显的污染和残留物;3. 敷料固定:- 敷料是否固定牢靠;- 是否能够保持伤口的湿润和舒适;4. 引流管理:- 引流管是否畅通;- 引流袋是否安全连接;5. 观察记录:- 记录是否准确、完整;- 是否及时报告异常情况;以上评分标准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制定相应的评分细则,以确保护理质量和患者的安全。

> 注意:这份文档仅作为参考,具体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应根据医疗机构和专业要求进行制定。

造口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精)

造口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精)

横结肠造瘘术
适应证 : 1.左侧结肠急性梗阻,暂不能根除,可作横结肠造瘘暂时减 压。 2.左侧结肠癌并发急性梗阻,暂时减压,或晚期病例作为永 久性人工肛门。 3.左侧结肠外伤性破裂,或结肠、直肠吻合不可靠时可作暂 时减压,以保证愈合。 4.溃疡性结肠炎,病变限于左半结肠者,横结肠造瘘使粪便 改道,解除对病变部位的刺激。 5.结肠、包括直肠切除术的第一期手术。
横结肠造瘘术
术后注意事项: 1.术后3日,沿结肠带切若局部愈合良好,原发病灶解除一个半月后,可根据需要, 将瘘口关闭。
乙状结肠造瘘术
适应证 : 1.直肠癌或肛管癌切除术后,或不能切除的直肠、肛管癌, 作永久性人工肛门。 2.外伤性直肠破裂,作暂时性人工肛门(一般用乙状结肠袢 式造瘘术)。 3.用于直肠的感染,狭窄及梗阻。 术后注意事项: 1.观察造口有无缺血、水肿。 2.局部皮肤保护清洁,避免外翻的肠粘膜与衣物磨擦。 3. 2周后,每日或隔日用手指扩张人工肛门1次,以防狭窄。
造口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高晓明
护理目标




保持造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帮助患者掌握正确护 理造口的方法。 操作流程: 核对→评估→告知→准备→实施→观察与记录 核对:医嘱、护嘱、患者 要点说明: 1、执行查对医嘱、护嘱 2、有疑问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评 估
1、患者的年龄、病情、意识、过敏史等 2、患者造口的功能状况及心理接受程度 3、患者对造口护理掌握情况
根据造口的器官分类:
胃造口 空肠造口 回肠造口 结肠造口 尿路造口
空肠造瘘术
适应证: 1.幽门梗阻,十二指肠瘘,胃肠吻合口瘘,营养不良者。 2.食管狭窄,不能进食,全身营养不良,而狭窄又不能用手 术解除者。 3.急性重型胰腺炎术后估计短期内不能进食,可经空肠造瘘 补充营养。 术后注意事项 : 1.术后继续胃肠减压 2.术后6~10小时,即可自导管滴入糖水、牛奶、维生素等 饮食,开始每小时50~60ml,以后逐渐增加。 3.不需继续造瘘时,可将造瘘管拔除,但必须在术后10日 以上,造瘘口周围已有瘢痕粘连后。

造口护理技术

造口护理技术

造口护理技术▲目的 1.保持造口周围皮肤的清洁.. 2.帮助患者掌握护理造口的方法.. ▲实施 1.评估患者: 1评估患者对造口接受程度及造口护理知识了解程度.. 2评估患者造口的功能状况及心理接受程度.. 3评估患者自理程度:决定给予护理的方式.. 4观察造口类型及造口情况.. 2.操作要点: 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必要时使用屏风遮挡.. 2由上向下撕离已用的造口袋;并观察内容物.. 3温水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并观察周围皮肤及造口的情况.. 4用造口量度表量度造口的大小、形状.. 5绘线;做记号.. 6沿记号修剪造口袋底盘;必要时可涂防漏膏、保护膜.. 7撕去粘贴面上的纸; 按照造口位置由下而上将造口袋贴上;夹好便袋夹.. 3.指导患者: 1向患者解释利用造口袋进行造口管理的重要性;强调患者学会操作的必要性.. 2向其介绍造口特点以减轻恐惧感;引导其尽快接受造口的现实而主动参与造口自我管理.. ▲注意事项 1.护理过程中注意向患者详细讲解操作步骤.. 2.更换造口袋时应当防止袋内容物排出污染伤口.. 3.撕离造口袋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皮肤损伤.. 4.注意造口与伤口距离;保护伤口;防止污染伤口.. 5.贴造口袋前一定要保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 6.造口袋裁剪时与实际造口方向相反;不规则造口要注意裁剪方向.. 7.造口袋底盘与造口粘膜之间保持适当空隙1-2毫米;缝隙过大粪便刺激皮肤易引起皮炎;过小底盘边缘与粘膜摩擦将会导致不适甚至出血.. 8.如使用造口辅助用品应当在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如使用防漏膏应当按压底盘15-20分钟.. 9.教会患者观察造口周围皮肤的血运情况;并定期手扩造口;防止造口狭窄造口护理操作规程目的1、评估造口情况;及时发现及处理造口早期并发症..2、保持造口及周围皮肤清洁;避免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3、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习造口护理知识;帮助患者达到自我照顾造口的目的..4、评估患者对造口的心理接受程度;帮组患者及家属克服对造口的心理障碍..操作流程一评估1、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及治疗的目的、2、手术方式、造口的类型、造口周围皮肤的完整性有无皮肤发红、皱褶、凹凸及造口有无异常情况造口是否平坦、有无出血、造口隆起或内陷..3、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的认知程度及心理反应..4、患者对自我照顾的能力、二准备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2、物品:治疗盘、治疗碗2个、镊子2把、弯盘、治疗巾、造口测量板、造口袋一套底板、袋、剪刀、小方纱或柔软的纸巾、棉球若干、外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屏风、笔、污物袋..必要时备皮肤护肤粉、皮肤保护膜、防漏膏或防漏条;一次性引流袋..3、环境:清洁、舒适、隐蔽、光线充足..4、患者:舒适体位..三操作程序项目步骤要点及注意事项:清洁造口1、核对医嘱与治疗本;备齐用物至患者床旁..2、核对并检查造口袋的型号、款式、造口袋的质量、有效期..根据造口情况选择不同规格的造口袋..3、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做好解释工作..4、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5、腰下铺治疗巾;置弯盘..6、剥除造口袋;一手轻按腹壁;一手将造口底板缓慢撕下;从上至下剥除;勿扯伤皮肤7、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造口及周围皮肤;造口缝线拆除后用清水清洗即可;勿用酒精、碘酒、化学制剂的湿纸巾或其他消毒液清洗..8、用小方纱或纸巾擦干皮肤..清洗后将小方纱放于造口上吸取尿液;以防弄湿周围皮肤..黏贴造口袋1、用测量板测量造口大小..2、先用笔在底板背面画后用剪刀修剪出造口的大小;修剪小孔;造口底板孔径大于造口0.1~0.2cm..3、检查;将底板对准造口;检查开口大小是否合适..4、黏贴;撕去底板的剥离纸;拉平造口周围皮肤;黏贴底板;并均匀按压各处..在确定造口周围皮肤已完全干燥后才黏贴造口袋..如为二件式造口袋;则安装造口袋;轻拉造口袋以检查与底板是否紧密接牢..5、关好造口袋的排放口..6、指导患者饮食、活动、衣着、沐浴等知识..住院期间根据医嘱饮食;注意饮食卫生;多饮水..以宽松舒适柔软衣着为宜;勿过紧..避免抬举重物或过分使用腹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按压造口周围皮肤;以免造成造口旁疝..必要时可接一次性引流的..观察记录1、观察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情况;若造口出血;肠黏膜为紫黑色或造口回缩情况;应通知医生..皮肤若有红、肿、糜烂或破损;可使用皮肤保护粉;严重者可加用皮肤保护膜..若造口周围皮肤不平整或凹陷;可用防漏膏或猪油膏填补;以增加密合度;或使用凸面底板的造口袋..2、观察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的接受程度及反应..3、记录造口评估情况及处理措施..4、记录排泄物的颜色、性质、量及气味..整理1、患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2、病床单位:整洁..3、用物:正确处理二件式造口袋后以清水冲洗袋子;并置于通风处晾干;可重复使用..若袋内有尿酸结晶形成;可用1/3浓度的白醋清洗..4、护士:洗手四评价1、患者能够明白肠造口的目的及配合的注意事项;愿意合作..2、患者能够参与自我护理肠口..3、造口护理及并发症处理方法正确;造口袋选择适当..4、患者掌握饮食、活动、穿衣等注意事项..操作目的1. 保持造口周围皮肤的清洁..2. 帮助患者掌握正确护理造口的方法..操作流程操作前1. 素质要求:衣帽整洁、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洗手、戴口罩2.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心理状态;造口类别、造口周围皮肤情况、有无并发症3. 告知患者:造口护理目的、注意事项4.用物准备:换药碗、镊子、棉球、柔软纸巾及生理盐水或冷开水、中性清洁剂等、更换造口袋等护理用品准备好操作中1. 核对床号、姓名;关门窗或用屏风遮挡2. 解释操作过程;注意保护隐私3. 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心理4. 取平卧位、暴露造口处5. 由上向下撕离已用的造口袋;并观察内容物6. 温水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7. 观察周围皮肤;防止皮肤损伤;保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8. 用造口量度表量造口的大小、形状9. 绘线、做记号10. 沿记号修11. 撕去黏贴面上的纸12. 按照造口位置由下至上将造口袋贴上13. 整理床单位;指导患者生活起居及造口护理14. 处理用物操作后1. 洗手;脱口罩2. 记录注意事项1. 更换造口袋时应当防止袋内容物排出污染2. 撕离造口袋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皮肤损伤..3. 注意造口与伤口距离;保护伤口;防止污染伤口..4. 贴造口袋前应当保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5. 造口袋裁剪时与实际造口方向相反;不规则造口要注意裁剪方向..观察要点观察患者造口的功能状况及周围皮肤情。

权威造口护理技术规范

权威造口护理技术规范

权威造口护理技术规范口腔护理是指对口腔进行日常保健和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为了保障口腔护理的质量和效果,制定权威的口腔护理技术规范十分必要。

以下是一份1200字以上的权威口腔护理技术规范。

1.术前准备a.医护人员应检查并记录患者的口腔情况,包括龋齿、牙龈问题、口腔黏膜的炎症等。

b.洗手消毒,佩戴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c.准备口腔护理所需器械和药物,确保器械完整、无锈蚀,并对药物进行标识。

2.患者评估a.通过询问和观察,了解患者自身情况,包括口腔问题、口腔卫生习惯等。

b.根据患者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并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商议。

3.口腔清洁a.暖水预冲口腔,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

b.选择合适的牙刷,以软毛刷为主,避免刷毛损伤牙龈和口腔黏膜。

c.使用适量的牙膏,含氟牙膏有助于龋齿的预防。

d.按照正确的刷牙方法进行刷牙,包括上下方向来回刷、仔细清洁牙垢等。

e.定期更换牙刷,建议每个月更换一次。

4.牙齿间隙清洁a.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间隙,去除牙菌斑和残留食物。

b.使用牙签或间隙刷进行更深入的清洁。

5.口腔黏膜护理a.检查患者的口腔黏膜情况,如有损伤、炎症等问题应及时治疗。

b.清洁舌面,可使用专用舌刮或牙刷背面进行轻轻刮拭。

6.口腔漱洗a.使用口含漱洗液,除去口腔内细菌和口臭。

b.定期更换漱洗液,避免细菌滋生。

7.口腔护理记录a.记录患者的口腔护理情况,如刷牙时间、方式、病变情况等。

b.护理记录应准确、详细,方便做进一步的评估和分析。

8.口腔健康教育a.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口腔卫生知识,包括正确的刷牙技巧、牙膏的选择等。

b.演示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引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口腔护理。

c.鼓励定期口腔检查和洁牙,及时处理口腔问题。

9.感染控制a.执行严格的消毒措施,对器械和器皿进行高效消毒。

b.防范交叉感染,避免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c.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正确咳嗽措施等。

综上所述,权威的口腔护理技术规范包括术前准备、患者评估、口腔清洁、牙齿间隙清洁、口腔黏膜护理、口腔漱洗、口腔护理记录、口腔健康教育以及感染控制等方面的规范要求。

造口护理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造口护理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3、戴手套,由上而下将造口袋撕离,放置弯盘中,并观察其内容物
4、用镊子夹取温水棉球,将造口处及周围皮肤擦拭干净,并观察周围皮肤情况
5、一造口尺寸表测量造口大小,绘线做记号
6、在造口带背面贴纸处沿记号剪造口袋底盘,洞略大于造口
7、撕去贴纸,根据造口位置由下而上轻轻将造口袋紧密贴于腹部皮肤,保证造口袋底盘与造口粘膜间空隙未1mm~2mm。若使用防漏膏,应按压底盘15分钟~20分钟
3
5
5
7
不熟练扣3分
未关爱病人扣2分,隐私未保护扣3分
排泄物有渗漏扣5分
未能有效指导患者扣7分
为测量造口大小扣5分
洞口与造口大小比例不符扣5分
造口袋与造口粘膜间空隙保持不当扣5分,造口袋与皮肤未贴紧扣5分
未整理病人衣物扣2分,体位不适扣3分
未指导扣5分
处理不当扣5分
未洗手扣2分,
效果评价20分
1.操作熟练、正确
2.体现关爱病人,注意病人隐私保护
3.可自带紧密贴近皮肤,无渗漏
4.有效引导病人学习造口自我管理方法
造口病人护理技术操作及质量评价
项目
操作规程
分值
评分标准
操作前准备20分
1、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帽子
2、评估患者:评估患者对造口的了解及接受程度、自理程度,观察造口类型及局部情况
3、物品准备:造口袋、剪刀、造口尺寸表、纱布或棉球、弯盘、治疗碗及镊子、治疗巾及橡胶单、无菌生理盐水及手套
4、环境准备:环境清洁,屏风遮挡,保护病人隐私
5
5
5
5
未洗手扣2分,未戴口罩各扣1分,维修剪指甲扣1分
未评估病人扣5分,评估少一项扣1分
用物缺一项扣1分

造口护理技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造口护理技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造口护理技术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造口护理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对于患有口腔疾病或手术后需要开放性护理的患者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以下是造口护理技术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造口护理技术的操作要点:
1、患者的口腔卫生要做好,定期进行口腔清洁,保证口腔干净卫生。

2、定期更换造口器具,避免造口器具滋生细菌。

3、造口器具的使用要正确,避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疼痛或不适。

4、定期观察造口部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定期检查患者的营养状况,及时补充营养素。

二、造口护理技术的注意事项:
1、术后造口护理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不得擅自更改护理方案。

2、造口器具要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感染。

3、造口器具使用后要进行消毒处理,确保卫生安全。

4、护士在操作时要注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或疼痛。

5、定期进行口腔清洁,避免口腔炎症加重。

6、术后患者要遵守医嘱,保持情绪稳定,尽快康复。

以上是造口护理技术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在实施造口护理时一定要注意以上要点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口护理技术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造口护理技术▲目的 1.保持造口周围皮肤的清洁。

2.帮助患者掌握护理造口的方法。

▲实施 1.评估患者: (1)评估患者对造口接受程度及造口护理知识了解程度。

(2)评估患者造口的功能状况及心理接受程度。

(3)评估患者自理程度:决定给予护理的方式。

(4)观察造口类型及造口情况。

2.操作要点: (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必要时使用屏风遮挡。

(2)由上向下撕离已用的造口袋,并观察内容物。

(3)温水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并观察周围皮肤及造口的情况。

(4)用造口量度表量度造口的大小、形状。

(5)绘线,做记号。

(6)沿记号修剪造口袋底盘,必要时可涂防漏膏、保护膜。

(7)撕去粘贴面上的纸,按照造口位置由下而上将造口袋贴上,夹好便袋夹。

3.指导患者: (1)向患者解释利用造口袋进行造口管理的重要性,强调患者学会操作的必要性。

(2)向其介绍造口特点以减轻恐惧感,引导其尽快接受造口的现实而主动参与造口自我管理。

▲注意事项1.护理过程中注意向患者详细讲解操作步骤。

2.更换造口袋时应当防止袋内容物排出污染伤口。

3.撕离造口袋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皮肤损伤。

4.注意造口与伤口距离,保护伤口,防止污染伤口。

5.贴造口袋前一定要保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

6.造口袋裁剪时与实际造口方向相反,不规则造口要注意裁剪方向。

7.造口袋底盘与造口粘膜之间保持适当空隙(1-2毫米),缝隙过大粪便刺激皮肤易引起皮炎,过小底盘边缘与粘膜摩擦将会导致不适甚至出血。

8.如使用造口辅助用品应当在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如使用防漏膏应当按压底盘15-20分钟。

9.教会患者观察造口周围皮肤的血运情况,并定期手扩造口,防止造口狭窄
造口护理操作规程
目的
1、评估造口情况,及时发现及处理造口早期并发症。

2、保持造口及周围皮肤清洁,避免造口周围皮炎的发生。

3、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习造口护理知识,帮助患者达到自我照顾造口的目的。

4、评估患者对造口的心理接受程度,帮组患者及家属克服对造口的心理障碍。

操作流程
(一)评估
1、患者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及治疗的目的、
2、手术方式、造口的类型、造口周围皮肤的完整性(有无皮肤发红、皱褶、凹凸)及造口有无异常情况(造口是否平坦、有无出血、造口隆起或内陷)。

3、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的认知程度及心理反应。

4、患者对自我照顾的能力、
(二)准备
1、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2、物品:治疗盘、治疗碗2个、镊子2把、弯盘、治疗巾、造口测量板、造口袋一套(底板、袋)、剪刀、小方纱或柔软的纸巾、棉球若干、外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屏风、笔、污物袋。

必要时备皮肤护肤粉、皮肤保护膜、防漏膏或防漏条,一次性引流袋。

3、环境:清洁、舒适、隐蔽、光线充足。

4、患者:舒适体位。

(三)操作程序
项目步骤要点及注意事项:
清洁造口
1、核对医嘱与治疗本,备齐用物至患者床旁。

2、核对并检查造口袋的型号、款式、造口袋的质量、有效期。

根据造口情况选择不同规格的造口袋。

3、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做好解释工作。

4、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

5、腰下铺治疗巾,置弯盘。

6、剥除造口袋,一手轻按腹壁,一手将造口底板缓慢撕下,从上至下剥除,勿扯伤皮肤
7、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造口及周围皮肤,造口缝线拆除后用清水清洗即可,勿用酒精、碘酒、化学制剂的湿纸巾或其他消毒液清洗。

8、用小方纱或纸巾擦干皮肤。

清洗后将小方纱放于造口上吸取尿液,以防弄湿周围皮肤。

黏贴造口袋
1、用测量板测量造口大小。

2、先用笔在底板背面画后用剪刀修剪出造口的大小,修剪小孔,造口底板孔径大于造口0.1~0.2cm。

3、检查,将底板对准造口,检查开口大小是否合适。

4、黏贴,撕去底板的剥离纸,拉平造口周围皮肤,黏贴底板,并均匀按压各处。

在确定造口周围皮肤已完全干燥后才黏贴造口袋。

如为二件式造口袋,则安装造口袋,轻拉造口袋以检查与底板是否紧密接牢。

5、关好造口袋的排放口。

6、指导患者饮食、活动、衣着、沐浴等知识。

住院期间根据医嘱饮食,注意饮食卫生,多饮水。

以宽松舒适柔软衣着为宜,勿过紧。

避免抬举重物或过分使用腹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按压造口周围皮肤,以免造成造口旁疝。

必要时可接一次性引流的。

观察记录
1、观察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情况,若造口出血,肠黏膜为紫黑色或造口回缩情况,应通知医生。

皮肤若有红、肿、糜烂或破损,可使用皮肤保护粉,严重者可加用皮肤保护膜。

若造口周围皮肤不平整或凹陷,可用防漏膏或猪油膏填补,以增加密合度,或使用凸面底板的造口袋。

2、观察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的接受程度及反应。

3、记录造口评估情况及处理措施。

4、记录排泄物的颜色、性质、量及气味。

整理
1、患者: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病床单位:整洁。

3、用物:正确处理二件式造口袋后以清水冲洗袋子,并置于通风处晾干,可重复使用。

若袋内有尿酸结晶形成,可用1/3浓度的白醋清洗。

4、护士:洗手
(四)评价
1、患者能够明白肠造口的目的及配合的注意事项,愿意合作。

2、患者能够参与自我护理肠口。

3、造口护理及并发症处理方法正确,造口袋选择适当。

4、患者掌握饮食、活动、穿衣等注意事项。

【操作目的】
1. 保持造口周围皮肤的清洁。

2. 帮助患者掌握正确护理造口的方法。

【操作流程】
操作前
1. 素质要求:衣帽整洁、举止端庄、态度和蔼、洗手、戴口罩
2.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心理状态,造口类别、造口周围皮肤情况、有无并发症
3. 告知患者:造口护理目的、注意事项
4.用物准备:换药碗、镊子、棉球、柔软纸巾及生理盐水或冷开水、中性清洁剂等、更换造口袋等护理用品准备好
操作中
1. 核对床号、姓名,关门窗或用屏风遮挡
2. 解释操作过程,注意保护隐私
3. 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心理
4. 取平卧位、暴露造口处
5. 由上向下撕离已用的造口袋,并观察内容物
6. 温水清洁造口及周围皮肤
7. 观察周围皮肤,防止皮肤损伤,保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
8. 用造口量度表量造口的大小、形状
9. 绘线、做记号
10. 沿记号修
11. 撕去黏贴面上的纸
12. 按照造口位置由下至上将造口袋贴上
13. 整理床单位,指导患者生活起居及造口护理
14. 处理用物
操作后
1. 洗手,脱口罩
2. 记录
【注意事项】
1. 更换造口袋时应当防止袋内容物排出污染
2. 撕离造口袋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皮肤损伤。

3. 注意造口与伤口距离,保护伤口,防止污染伤口。

4. 贴造口袋前应当保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

5. 造口袋裁剪时与实际造口方向相反,不规则造口要注意裁剪方向。

【观察要点】
观察患者造口的功能状况及周围皮肤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