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敬业与乐业》阅读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7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同步训练)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_统编版_2024-2025学年

《7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同步训练)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_统编版_2024-2025学年

《7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梁启超先生提出了哪两种职业态度?2、《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梁启超先生认为职业选择应该遵循什么原则?3、(1)根据课文内容,请用原文中的词语填空,使句子完整。

①梁启超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用“”来比喻人生职业的不同态度。

②他认为“”是职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2)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梁启超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观点。

4、请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以下句子。

①梁启超在文中提到,职业无贵贱,只要,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②梁启超认为,敬业和乐业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就没有真正的乐业。

5、根据梁启超先生在《敬业与乐业》中的观点,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敬业”的表现?A. 对待工作认真负责B.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C. 对待同事友善相待D. 为了工作牺牲家庭6、请结合《敬业与乐业》中的内容,谈谈你对“敬业”这一品质的认识。

7、请根据文章内容,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与“敬业与乐业”主题最相符的一项。

()A.“敬业”和“乐业”是人生最重要的两种精神。

B.梁启超认为,只有“敬业”,没有“乐业”,事业也难以成功。

C.“敬业”是基础,“乐业”是目标,两者缺一不可。

D.“敬业”和“乐业”是并列关系,都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2分,共24分)第一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青年人啊,你们知道人生在世,应该怎样才算不白活吗?我老实告诉你们一句话:人生在世,只有两件事是应该做的——就是“敬业”和“乐业”。

人大概都不好做,要作一件事总须跨过两重难关:第一重难关,便是“认识”一件事;第二重难关,便是“持续”一件事。

要认识一件事,先要明白他的意义。

凡可以称得上一件事的,一定有他的意义,你如果不知道他的意义,如何能说这件事怎样怎样呢?譬如说“爱国”,你懂得爱国两字的含义吗?你懂得怎样才算爱国吗?假如你懂得爱国两字的含义,你就应该知道怎样去爱国;假如你不知道,那么爱国两字于你便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

敬业与乐业现代文阅读答案2篇

敬业与乐业现代文阅读答案2篇

敬业与乐业现代文阅读答案敬业与乐业现代文阅读答案2篇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快速地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敬业与乐业现代文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敬业与乐业现代文阅读答案1敬业与乐业(18 分)①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

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②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③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④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

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小题1:写出选文所阐述的观点。

(3分)小题2: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小题3:简析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分)小题4:试着为选文的中心论点列举几条理由。

(4分)小题5:有人说:“中学是人生的最美好阶段,学习是学生的主业”,对此你怎么认为?简述理由。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6篇)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6篇)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6篇)《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阅读题原文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文录音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有关资料,课堂质疑与辩论。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精心导入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出示教学目标并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

(多媒体出示)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二、检查预习给加点的字注音:旁骛亵渎强聒不舍佝偻承蜩三、整体感知[过渡]《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组: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②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帮助学生进行第一次感知,为此后进一步理解文章做铺垫。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读《敬业与乐业》,完成文后题目。

(9分)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目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果实的盗贼。

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

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

小题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出文段要表达的意思。

(可用文中原话)(2分)小题2: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中的言行相顾指什么?结合文章解释。

(2分)小题3: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中的摇头叹气是作者的想象,你认为它有何作用。

(2分)小题4: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懒是许多学生的通病,请你说说是什么原因使你有点懒?(3分)参考答案:小题1: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或:有业是做人之本。

)小题1:言是指他说的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行是指他没做事后一天不肯吃饭。

小题1:摇头叹气使论述的语言形象生动,并引起听众对无所事事者的注意和思考。

小题1:略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孔子、禅师以及我的语言描写来概括文章要表达的意思即可。

敬业与乐业阅读理解答案 敬业与乐业课后题答案

敬业与乐业阅读理解答案 敬业与乐业课后题答案

敬业与乐业阅读理解答案敬业与乐业课后题答案大家都知道,对于工作,保存敬业的态度是第一步,而其二就是有乐业的心态,只有喜欢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才不会失去工作的积极性。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敬业与乐业阅读理解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敬业与乐业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又说:群居终目,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 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唯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③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唯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色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作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什么分别拣择。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范文精选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范文精选

敬业与乐业阅读答案15篇敬业与乐业(18 分)①本题主眼,自然是在“敬”字、“乐”字。

但必先有业,才有可敬、可乐的主体,理至易明。

所以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②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③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④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

”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结果”的盗贼。

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

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何种态度。

小题1:写出选文所阐述的观点。

(3分)小题2: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小题3:简析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分)小题4:试着为选文的中心论点列举几条理由。

(4分)小题5:有人说:“中学是人生的最美好阶段,学习是学生的主业”,对此你怎么认为?简述理由。

(4分)参考答案:小题1:有业之必要小题2:举例论证,证明有业之必要。

小题3: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没有职业的懒人”的憎恶之情。

小题4:①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

②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敬业与乐业》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25分)13.(12分)阅读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节选),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这题目,是把《礼记》里头“敬业乐群”和《老子》里头“安其居乐其业”那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我所说的是否与《礼记》《老子》原意相合,不必深求;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②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祥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敬业与乐业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敬业与乐业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敬业与乐业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敬业与乐业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敬业与乐业(节选)①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了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

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

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敬业与乐业》阅读题及答案全册精讲+→班班通教学系统5天前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

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4.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答案】针对“做工苦”提出“要乐业”的论点。

(如答“针对‘做工苦’提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的论点”也可给分)15. 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看,选文开头写作者和某人的对话有什么好处?(4分)【答案】内容上:借生活小事引出要说明的道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表达上:采用对话方式亲切平易,如话家常,便于交流,容易产生共鸣16.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

(3分)【答案】第一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对比论证第二问示例:①举例论证:举两等苦人的例子,论述“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的道理。

②引证法: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论证“乐业的重要性”。

③对比论证:先从反面论述心境不好,什么事都苦;再从正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

17.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

(3分)【答案】不畏劳苦;要善于在劳苦中寻找快乐;要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干一行爱一行,以此为乐等。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9-22题(8分)①第一要敬业。

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

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②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

”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

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予,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

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

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

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

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9.选文中作者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答案】我们要敬业20.选文第②段中划线句属于什么论据?其具体作用是什么?(2分)【答案】道理论据。

(1分)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论点。

(意近即可)(1分)21.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3分)【答案】不好。

(1分)因为作者是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使论证内容不全面,论证过程不严密。

(1分)22.“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请从身边举一个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的例子并加以简评。

(2分)【答案】示例:扫大街的清洁工人,每天起早贪黑,不怕脏、不怕累,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

他们不嫌弃这种又苦又累的职业,总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做好自己本分以内的事情,这种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敬重。

(举例正确1分,评价合理1分)导学设计:一.趣味介绍作者【说明】上课,首先要有趣,但本课属于议论文,缺乏故事性,趣味性不强。

那么怎样有趣?首先是要有趣地介绍作者。

介绍作者应避免平铺直叙,尽量带点故事,带点趣味,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下面是我对作者梁启超的介绍:学界泰斗梁启超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少年:天才神童梁启超出生于一个“半为农者半为儒”的乡绅家庭,自幼聪颖,4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9岁就能写上千言的八股文章,11岁中秀才,16岁中举人。

青年:改革新锐17岁进入康有为的万木草堂学习,接受康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成为康有为的得力门生和推行维新变法的得力助手,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

1898年7月,受光绪帝召见,奉命变法。

9月政变发生,逃亡日本。

中年:耀眼巨星1896年《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梁启超任总撰述。

他的文章立论新颖,感情充沛,文笔华美,流畅自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一时《时务报》风靡全国。

连反对维新的胡思敬也惊呼:“《时务报》盛行,启超名重一时,士大夫爱其言语笔札之妙,争礼下之。

上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zōu角落),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

”流亡日本期间,继续写文章、著书,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理论和思想,猛烈地抨击清王朝的腐朽黑暗。

诗文大家黄遵宪称颂梁启超的思想言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

”严复也肯定:“梁任公笔下大有魔力,而实有左右社会之能。

”可以说,梁启超的文章在整个中国近代散文史上都是无与伦比的。

晚年:学界泰斗晚年的梁启超弃政从文,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先后在清华、南开等大学任教授,是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

他在哲学、佛学、史学、政治经济学、先秦诸子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的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近百年间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人。

梁启超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共148卷,1000余万字,加上其他著述共达1400万字,在政治活动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平均每年发表39万字——可谓学界泰斗。

麻将桌上口述社论梁启超酷爱麻将,曾说“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

”有一次几个知识界朋友约他某天去讲演,他说:“你们订的时间我恰好有四人功课。

”来客不解,听他解释方知是约了麻局。

他为《时务报》写社论、时评,又不愿耽误“四人功课”,于是常常一边打着麻将,一边口述社论。

麻将胡了,社论也口述完毕,一字不改,就可付印。

据说他很多文章都是在麻将桌上口授而成。

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梁启超精心培育了9个子女,个个皆是栋梁之材,还出了三位院士:长子梁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驱者。

次子梁思永,杰出的考古学家,对新石器时代和商朝的考古有重大贡献。

三子梁思礼,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

【作用】许多教师教学中只注意传授知识,忽略学习中的心理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忽视兴趣、动机、情感、意志等问题。

还有些教师,眼里只有应试,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就不教。

以上趣味介绍,虽然并不考,但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不可低估,学生的心理影响和他们学习这一课的情感投入却不得不重视,这样做,学生会感觉这课有趣,会有比较强烈的情感投入,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用上自己“行万里路”的照片为了上好这一课,做好这课课件,我于2015年3月7日前往广东新会拜访了梁启超故居,之前还去过北京西山植物园的梁启超墓。

用上亲自拍摄的照片,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感情投入。

三. 用梁启超的“三步读书法”阅读1.学法指导:梁启超的“三步读书法”鸟瞰,浏览文章,了解大概,明确重点、难点;解剖,各部分仔细研究,特别是对重点和疑难处仔细研究;会通,即融会贯通,联系作者思想和写作背景等资料,深入彻底理解。

我们学习《敬业与乐业》就用梁启超这三步学习法。

【说明】这三步学习法,其实跟我平常使用的先整体感知,再分段阅读品味,最后归纳积累并迁移扩展探究的学习方法并无本质区别,但毕竟具有新颖性,能引起学生兴趣。

“三步”具体内容如下:(略)四. 联系生活仿写和探究1.小试身手:仿写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

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课后练习二)例1:“有业之必要”的理由可以谋生,使自己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使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事业上的小小成功,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带来精神满足;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例2:“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例子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因为找到“镭”,是他们最大的乐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