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吉林市地形图修测技术设计书

合集下载

(整理)吉林市地形图修测技术设计书

(整理)吉林市地形图修测技术设计书

吉林市城区1:500、1:1000地形图修测技术设计书批准单位(盖章):申报单位(盖章):审批意见:总工程师(盖章):年月日主要设计人(签章):年月日审批人(盖章):年月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 1 -1.1 概述........................................................................................................................................... - 1 -1.2地形图补测基本技术要求.......................................................................................................... - 1 -1.3地形图补测成图方法与工作流程.............................................................................................. - 2 -1.4 资料提交..................................................................................................................................... - 4 - 第二章控制测量............................................................................................................... - 5 -2.1首级控制测量.............................................................................................................................. - 5 -2.2图根控制测量.............................................................................................................................. - 5 -2.3 图根控制点的布设................................................................................................................... - 5 -2.4 图根点精度要求....................................................................................................................... - 5 -2.5 图根点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 - 5 - 第三章地形图补测与修测............................................................................................... - 8 -3.1地形图补测与修测的任务.......................................................................................................... - 8 -3.2 地形图的精度要求................................................................................................................... - 8 -3.3 地形图修测的方法................................................................................................................... - 8 -3.4地形图测绘的内容及取舍.......................................................................................................... - 9 -3.6地形图上各种要素配合表示,应符合下列规定: ................................................................ - 16 -3.7图边接边.................................................................................................................................... - 16 -3.8质量检查.................................................................................................................................... - 16 -3.9提交资料.................................................................................................................................... - 17 -第一章总则1.1 概述1.1.1任务概况吉林市勘测设计院自建院以来,承担全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更新任务。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6)凡土墙以及用草、油毛毡、石棉瓦、塑料制品等材料层顶和用铁皮构建的房屋,均用简易房屋符号表示。

(8)房屋中心或一角凹进,且上有盖顶,凹进部格外廓用虚线表示。

道路测绘,要求等级分明、位置正确,应按真实路边线位置表示,线段曲直和交叉位置的形式要反映传神,道路通过居民地不宜停止,可依据实际情况正确表示。

(1)等级道路应绘出铺面线、路基线。

路肩宽度图上大于1mm 依比例尺表示;小于1mm时以1mm绘出,并在图上每隔1520cm注出道路技术等级代码,并加注材质。

1.2.4管线及附属设施(1)永久性的电力线、通讯线均表示,电杆、铁塔均按真实位置测绘。

同一杆架上有多种线路时,只表示重要的一种,但在分叉、停止处需交待清晰。

电力线、通讯线图内不连线,但应在杆架处和内图廓处绘出10KV以上电力线连线方向。

进入房屋的简易线路可不表示。

(2)重要道路上、两边及单位内部的上水、下水、电力、通讯等检修井宜测绘表示。

消防栓均应逐个表示。

1.2.5水系及附属设施(1)池塘岸边线以上边线内侧绘出。

水塘、鱼塘应加注“塘”或“鱼”,有水生作物的水塘,应加注水生作物名称。

1.2.6地貌(1)等高线不绘制。

(2)比高大于0.5m的堤、坎、坡等均应表示。

各种陡坎、斜坡图上长度小于5mm的可不表示;当坎、坡较密时可适当取舍。

(3)田埂宽度大于0.5m的用双线符号表示,其余用单线表示。

田埂较密时可适当取舍。

(1)沿道路、沟渠、土堤、河流、水塘等成行排列的树林以行树符号表示。

(2)一年内分几季莳植不同作物的耕地,应以夏季重要作物为准配置符号表示;其它旱地、水生经济作物以及园地均按《图式》规定表示。

房前屋后、单位院子里的零星菜地不表示。

植被符号按“品”字型标注,间距应匀称。

(3)居民住宅前的水泥场地面积大于图上1C㎡的用地类界表示其范围,并加注“水泥”,有线状地物的其范围以线状地物代替。

1.2.8碎部点高程测注(1)高程注记点用RTK直接施测。

测绘项目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地形图技术设计书1.测区概略谷歌略图围(附图)测区地貌分为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洼谷地等不一样种类,地形起伏较大,境海拔在1456—836米之间,属北温带大陆性天气,均匀年降雨量在450毫米左右。

2.项目任务2该项目工序分为52km测区的图根控制丈量、1:1000全数字航测成图(围线中阴影部分不绘制地形图),数字正射影像图(以下简称DOM)和数字高程模型(以下简称DEM)制作等几项任务。

依据测图和像控需要加密图根控制点;全数字航测成图包含无人机航空拍照、外业像片控制丈量、外业地形图调绘、业空三加密和立体测图、DOM 和DEM制作,DLG图形数据编写等。

3.测区已有资料剖析与利用本项目由甲方供给围线(围线中暗影部分不绘制地形图 )及比率尺为1:10000的测区地形图。

4.基本技术要求作业依照4.1.4.1.4.1.4 .1.4 .1.4 .1.1、CH/Z3002-2010《无人机航摄系统技术要求》;2、CH/Z3001-2010《无人机航摄安全作业基本要求》;3、《1:500、1:1000、1:2000航空拍照丈量业规》;4、《1:500、1:1000、1:2000航空拍照丈量外业规》;5、CH/Z3004-2010《低空数字航空拍照丈量外业规》;6、CH/Z3003-2010《低空数字航空拍照丈量业规》;4.1. 7、CH/Z3005-2010《低空数字航空拍照规》;4.1.8、GB50026-2007《工程丈量规》;4.1.9、CJJT73-2010 卫星定位城市丈量技术规;4.1.10、《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4.1.11、《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1004。

平面和高程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采纳1954城建独立坐标系。

高程系统:高程采纳“大沽高程系,等高距为1米。

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完整资料).doc

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改建工程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1、项目来源为了加快湖北省交通事业的发展,*****(甲方),委托*****(乙方)完成**********改建工程基础控制测量和1∶2000地形图测量工作。

2、工作目标及内容2.1范围:自*****,全长43.205公里。

2.2工作目标:完成**********段改建工程基础控制及1:2000地形图测绘;2.3工作内容:2.3.1控制测量:沿设计线路布设三级GPS控制网及四等水准测量线路;2.3.2地形图测绘:沿设计院提供的中心线两边各100米测绘1:2000带状图;3、作业标准本次地形图测绘任务统一执行如下技术标准和规范:3.1交通部《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3.2交通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 -2001)3.3《国家基础比例尺地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3.4 《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 17610-2008)3.5《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范》(GB/T 14912-2005)3.6《数字测绘成果质量要求》(GB/T 17941-2008)3.7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8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以下简称《水准规范》3.9《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4、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平面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任意带坐标,中央子午线为112°30′00″;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5、资料收集与分析利用(1)由*****提供的1:1万地形图(平面为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2)由*****提供的本项目公路设计线位资料。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和实例范本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书编写要求和实例范本

测绘专业技术设计书内容及实例根据测绘行业标准《测绘技术设计规定》(CH/T 1004-2005)要求,为测绘项目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保证测绘成果(或产品)符合技术标准和满足顾客要求,并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每个测绘项目作业前都应进行技术设计。

一、测绘技术设计分类测绘技术设计分为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

项目设计是对测绘项目进行的综合性整体设计,一般由承担项目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专业技术设计是对测绘专业活动的技术要求进行设计,它是在项目设计基础上,按照测绘活动内容进行的具体设计,是指导测绘生产的主要技术依据,专业技术设计一般由具体承担相应测绘专业任务的法人单位负责编写。

对于工作量较小的项目,可根据需要将项目设计和专业技术设计合并为项目设计。

二、测绘专业技术设计内容专业技术设计书的内容通常包括概述、测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引用文件、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技术设计方案等部分。

1、概述主要说明任务的来源、目的、任务量、测区范围和作业内容、行政隶属以及完成期限等任务基本情况。

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应根据不同专业测绘任务的具体内容和特别,特别需要说明与测绘作业有关的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2)已有资料情况主要说明已有资料的数量、形式、主要质量情况(包括已有资料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等)和评价、说明已有资料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

3、引用文件说明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过程中所引用的标准、规范或者其他技术文件,文件一经引用,例构成专业技术设计书设计内容的一部分。

4、成果(或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根据具体成果(或产品),规定其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一般包括成果(或产品)类型及形式、坐标系统、高程基准、时间系统、比例尺、分带、投影方法、分幅编号及其空间单元,数据基本内容、数据格式、数据精度以及其他技术指标等。

5、设计方案具体内容应根据各专业测绘活动的内容和特点确定。

某地下管线探测与地形图修补测项目技术设计书

某地下管线探测与地形图修补测项目技术设计书

XXXX地下管线探测与地形图修补测项目技术设计书第一章总则1.1 概述1.1.1任务概况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区建设现状发生了很大变化,现有的地形图件已无法满足城市建设管理的工作需要,特别是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却没有一套完整的资料,这给城市建设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和满足城市长远发展及规划的需要,XXXX委托,我院承担了XXXX 1:500数字化地形修测及地下管线探测工程,根据该工程勘查合同容和实地踏勘的情况,特编制本技术设计书,以指导生产作业,望作业人员遵照执行。

1.1.2测区概况1.2技术依据(1)、GB/T 18314-2009《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2)、GB 12898-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3)、CJJ/T 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4)、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部标),以下简称《规》;(5)、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6)、GB/T20257.1-2007《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一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7)、GB/T14912-2005《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8)、《城市测绘成果成图质量检查验收办法》(87)城字第109号,以下简称《验收办法》;(9)、《工程测量成果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B9008-98),以下简称《评定标准》;(10)、本项目《技术设计书》;(11)、甲、乙双方签订的《测绘合同》。

1.3基本技术规格(1)、坐标系统:1980坐标系。

(2)、高程系统:1956年黄海高程系。

(3)、测图比例尺:1:500。

(4)、基本等高距0.5米。

1.4已有成果资料的利用1.5 投入的设备本项目投入的设备有:五台南方灵瑞S86T型GNSS接收机,南方NTC系列全站仪(2″,2mm+2ppm)、宾得系列全站仪等共6台,一台索佳B20II型水准仪及两根配套的双面本质区格式水准尺,笔记本电脑6台,Epson Stylus Pro 11880C PS彩色喷墨绘图仪一台,一台CANON(佳能) ip1600彩色喷墨打印机。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XXX校区1: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书班级:XXXX姓名:XXX(学号:XXXXXXXXXXXX年X月X日第一章概况为满足测绘工程技术专业所有学生的实习需要,XXX学院2011年八月份的实习安排,我们系的学生对XX校区进行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

在此过程中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组5-6人左右,并且对校区进行地籍测量和校区以外的大乙坡进行了地形测绘。

|测区概况:武定县位于云南省楚雄州,而武XX区位于XX,本校区占地大约60多亩。

该校区处于北纬25°30′31·07″、东经102°25′04·73″、海拔1751米、测区交通便利,沟渠纵横。

作业时间为一个月,因受季风气候影响,加以测区内草木茂盛,给测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测区地形困难类别定为一般地区类。

第二章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500》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以下简称《规范》)第三章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方案一、平面控制点资料测区附近有我校的已知点。

经踏勘检查,标志完好。

成果可供利用。

二、高程控制点资料在测区附近有我校的已知点的国家四等水准成果。

经踏勘检核无误。

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

三、地图资料测区有武定县土地利用详查图,可以参考进行测区技术设计、控制网布设和踏勘选点工作。

第四章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二、高程系统: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

第五章、地形图的比例及成图方法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500,基本等高距。

野外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数字化成图。

第六章采用的软件系统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的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件。

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Autocad软件2005版本第七章平面控制测量一、以校区的已知点为起算点。

1_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方案

1_5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方案

目录1 地形图测量概况 (3)1.1 测区范围和工作量 (3)1.1.1 测区范围与分布 (3)1.1.2 需要完成的工作量 (3)1.1.2.1 平面控制测量 (3)1.1.2.2 高程控制测量 (3)1.1.2.3 数字地形图测绘 (3)1.2 项目分阶段实施计划 (3)2 实施技术方法 (4)2.1 已有资料分析应用 (4)2.2 图幅分幅与测量基准 (4)2.2.1 图幅分幅、图幅编号及图名 (4)2.2.2 测量基准 (5)2.3 测量精度与方法 (5)2.4 采用的主要技术 (6)2.4.1 GPS测量技术 (6)2.4.2 数字测绘技术 (6)3 引用、依据技术标准 (6)4 生产硬件、软件配置 (7)4.1 生产硬件投入 (7)4.2 生产软件投入 (7)5 控制测量 (8)5.1 平面控制测量 (8)5.1.1 控制网布设方案 (8)5.1.2 坐标系统选择 (8)5.1.3 基础控制网成果提供 (8)5.1.4 GPS四等网与GPS一级网设计 (8)5.1.5 GPS四等点与GPS一级点选埋 (10)5.1.6 GPS控制网测算 (11)5.1.6.1 GPS控制网外企观测 (11)5.1.6.2 GPS基线向量解算及检核 (11)5.1.6.3 GPS网平差计算 (12)5.2 高程控制测量 (13)5.2.1高程控制网设计 (13)5.2.2 高程基准 (13)5.2.3 四等水准观测 (13)5.2.3.1 四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和观测技术要求 (13)5.2.3.2 四等水准测量外企观测 (14)5.2.4 水准网平差计算 (14)5.3 图根控制测量 (15)5.3.1 图根控制点埋设 (15)5.3.2 图根控制点埋设 (15)5.3.3 图根控制点编号 (15)5.3.4 图根控制网观测 (15)5. 3. 5图根控制高程测量 (16)5. 3. 6 图根控制网平差计算 (16)6数字地形图测量 (16)6.1 测绘基本要求 (16)6.2 数字地形图图面表示 (17)6.3 建筑物结构、性质、层次表示 (18)6.4 交通表示 (18)6.5 水系表示 (18)6.6地貌表示 (19)6.7 等高距与高程注记点精度要求 (19)7.质量报称与安全措施 (20)7.1 生产设备保障 (20)7.2 作业技术力量保证 (20)7.3 加强质量检查 (20)7.4 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方法 (21)7.5 安全措施 (21)8 提交成果 (22)8.1控制测量成果 (22)8.2地形测量数据 (22)8.3文档成果(须同时提供电子文档): (23)1 地形图测量概况1.1 测区范围和工作量1.1.1 测区范围与分布根据****的实际情况和规划建设工作的轻重缓急,本期控制测量在****进行1:500地形图测绘的区域进行布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市地形图修测技术设计书吉林市城区1:500、1:1000地形图修测技术设计书批准单位(盖章):申报单位(盖章):审批意见:总工程师(盖章):年月日主要设计人(签章):年月日审批人(盖章):年月日目录目录 (I)第一章总则......................................................................................................................... - 1 -1.1 概述............................................................................................................................................ - 1 -1.2地形图补测基本技术要求......................................................................................................... - 1 -1.3地形图补测成图方法与工作流程 ............................................................................................. - 2 -1.4 资料提交..................................................................................................................................... - 3 -第二章控制测量................................................................................................................. - 4 -2.1首级控制测量............................................................................................................................. - 4 -2.2图根控制测量............................................................................................................................. - 4 -2.3 图根控制点的布设.................................................................................................................... - 4 -2.4 图根点精度要求........................................................................................................................ - 4 -2.5 图根点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 - 4 -第三章地形图补测与修测................................................................................................. - 7 -3.1地形图补测与修测的任务......................................................................................................... - 7 -3.2 地形图的精度要求.................................................................................................................... - 7 -3.3 地形图修测的方法.................................................................................................................... - 7 -3.4地形图测绘的内容及取舍......................................................................................................... - 7 -3.6地形图上各种要素配合表示,应符合下列规定: ............................................................... - 13 -3.7图边接边................................................................................................................................... - 13 -3.8质量检查................................................................................................................................... - 14 -3.9提交资料................................................................................................................................... - 14 -第一章总则1.1 概述1.1.1任务概况吉林市勘测设计院自建院以来,承担全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和更新任务。

吉林市规划和城建正在使用的第二代地形图初测于2000~2001年,对城市各建设部门和管理部门提供服务,期间多次对局部地区修测、补测。

目前,吉林市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为保证基础地形图的现势性,需要对市区141.15平方公里1:500地形图、24.35平方公里1:1000基础地图进行修测补测。

为此目的,特制定本技术设计。

1.1.2测区概况吉林市隶属吉林省,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与省名相重的城市。

吉林市市区三面临水,四周环山,松花江呈反S形流过,城区地形较为复杂,城郊属半山区、树木茂密,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26°33′,北纬43°52′ ,建成区海拔高度一般在170m~220m之间。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常住人口达200万,建成区面积达200余平方公里。

1.2地形图补测基本技术要求吉林市基础地形图补测应遵循以下各项标准和要求。

1.2.1技术依据(1) GJJ8-99《城市测量规范》;(2) GB/T77995—1 995《1:500、1:1 000、1:2000地形图图式》;(3) CJJ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4) 《吉林市城区1:500、1:1000地形图修测技术要求》;(5) 本技术设计。

执行前述技术标准过程中,如其各别要求相互矛盾,以本技术设计为准。

1.2.2平面高程基准及基本等高距1.2.2.1平面基准:吉林市城市坐标系,以“炮台山”为其算点的任意直角坐标系,坐标起算点坐标值为:X=220000.000m;Y=110000.000m。

1.2.2.2高程基准: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1.2.2.3基本等高距:1:500为0.5米,1:1000地形图为l米。

1.2.2.4地形图分幅:矩形分幅,规格为40cm×50cm。

1.2.3成果资料的利用1.2.3.1控制成果资料的利用地形图补测应在吉林市测管部门和吉林市勘测设计院确定的有效控制成果基础上进行,不得任意采用其它成果资料。

现有的控制成果资料如下:(1) 2006年-2007年布设的D级GPS网;(2) 2000年布设的Ⅳ等导线点;(3) 2001-2002年布设的5″级道路网控制点:(4) 吉林市勘测设计院公布使用的其它控制成果(如吉林市二等、三等水准点成果资料)。

1.2.3.2地形图成果资料的利用吉林市勘测设计院现有效使用的2000~2001年测绘的1:500、1:1000地形图。

另有吉林市勘测设计院2002至2006年间,为满足城市工程测量项目需要而测绘的1:500或1:1000工程竣工测量及地形测量项目,计约600项。

1.3地形图补测成图方法与工作流程1.3.1地形图补测应采用外业实地全面巡视,外业采用全站仪设站施测、装图法等手段补测地物,内业采用数字化方法直接编辑数字地图。

1.3.2修测原则上要以图幅为单位进行,同时注意与相邻图幅地物、地貌的接边。

以保证地物、地貌的完整性。

1.3.3地形图修测应保证《城市测量规范》对平面和高程的精度要求。

修测的精度和内容与新测的要求相同。

1.3.4修测后的地形图应严格执行相应质量检查制度。

1.3.4作业人员和质量检查人员、数据管理人员在保证地形图图形各要素的正确性外,还应保证图形数据格式统一、属性正确,以满足吉林市城市规划对数字地形图的各项要求。

1.3.5补测工作流程合格1.4 资料提交1.4.1技术设计书1.4.2地形图数据库文件。

1.4.3质量检查验收报告及精度统计表。

1.4.4技术总结,应有工程负责人签名。

第二章控制测量2.1首级控制测量2.2.1修测所需的平面及高程首级加密控制测量成果由吉林市勘测设计院提供。

2.2图根控制测量2.2.1满足地形图补测所需要的图根控制测量由黑龙江工程学院测绘工程系完成。

2.3 图根控制点的布设2.3.1图根点在吉林市勘测设计院提供的城市各等级控制点下加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