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工程设计.ppt
合集下载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PPT课件

•安全出口(safety exit ) •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或直通室外地平面的出口。 •挡烟垂壁(hang wall ) •用不燃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500mm的固定或活动的挡烟设施。
-
—建筑设计规范6—
-
—建筑设计规范7—
-
—建筑设计规范8—
-
—建筑设计规范9—
-
—建筑设计规范10—
-
—建筑设计规范1—
-
—建筑设计规范2—
-
—建筑设计规范3—
-
—建筑设计规范4—
-
—建筑设计规范5—
•综合楼(multiple-use building )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
•商住楼(business-living building ) 底部商业营业厅与住宅组成的高层建筑。
-
—建筑设计规范60—
11.除设有排烟设施和应急照明者外,高层建筑内的走道长度超过20m时,应 设置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设施。
-
—建筑设计规范61—
12.建筑物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0m的防火挑檐。
-
—建筑设计规范62—
(二) 疏散楼梯间和楼梯
1.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 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梯间入口处应没前室、阳台或凹廊; (2) 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 (3) 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
—建筑设计规范36—
3.高层建筑中庭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 分区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窗,应设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 (2) 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
-
—建筑设计规范6—
-
—建筑设计规范7—
-
—建筑设计规范8—
-
—建筑设计规范9—
-
—建筑设计规范10—
-
—建筑设计规范1—
-
—建筑设计规范2—
-
—建筑设计规范3—
-
—建筑设计规范4—
-
—建筑设计规范5—
•综合楼(multiple-use building ) 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用途的楼层组成的公共建筑。
•商住楼(business-living building ) 底部商业营业厅与住宅组成的高层建筑。
-
—建筑设计规范60—
11.除设有排烟设施和应急照明者外,高层建筑内的走道长度超过20m时,应 设置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设施。
-
—建筑设计规范61—
12.建筑物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0m的防火挑檐。
-
—建筑设计规范62—
(二) 疏散楼梯间和楼梯
1.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 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梯间入口处应没前室、阳台或凹廊; (2) 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 (3) 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
—建筑设计规范36—
3.高层建筑中庭防火分区面积应按上、下层连通的面积叠加计算,当超过一个防火 分区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房间与中庭回廊相通的门、窗,应设自行关闭的乙级防火门、窗。 (2) 与中庭相通的过厅、通道等,应设乙级防火门或耐火极限大于3.00h的防火卷
《民用建筑统一设计标准》宣贯培训ppt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 断发展,未来建筑设计将更加智 能化,统一标准也将更加注重智
能化方面的要求。
绿色环保
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绿色建筑设计 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统一标 准将在绿色环保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个性化需求
人们对于建筑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 加,将促使统一标准在保持规范性 的同时,更加注重满足个性化需求。
提升建筑设计水平
统一设计标准有助于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推动建筑行业技术创新和 进步。
标准适用范围和对象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建筑设计领域,包 括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厂房等。
适用对象
本标准主要面向建筑设计人员、审图 人员、开发商、施工单位等相关从业 人员。
标准结构和内容
标准结构
本标准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建筑分类与等级、建筑设计要求、建筑设备设计要求、室 内环境设计要求、建筑节能设计要求等章节。
加强协作配合
加强各责任主体之间的协作配合,形 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标准实施。
严肃问责处理
对违反标准规定的行为,依法依规进 行严肃问责处理,起到警示和震慑作 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评价指标和考核方法
建立考核方法
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对各 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
A 制定评价指标
根据统一设计标准的要求和目标, 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包括设 计质量、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
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包括建筑分类与等级、建筑设计要求、建筑设备设计 要求、室内环境设计要求、建筑节能设计要求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给出了相关术语和符号的定义 和说明。
《民用建筑设计》课件

02
地方建筑设计规范通常根据当地 的气候、地理、文化等特点进行 制定,以确保建筑能够适应当地 的环境和需求。
行业建筑设计规范
行业建筑设计规范是由相关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适用于特定行业的建筑设计规 范性文件。
行业建筑设计规范通常根据行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制定,以确保建筑能够满足行 业的特殊要求。
05
THANKS
感谢观看
民用建筑设计的原则
功能性原则
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合理 布局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人性化原则
关注人的需求和感受,创造舒 适、便捷的室内外环境。
安全性原则
确保建筑结构安全,防火、防 震等安全措施到位。
可持续性原则
考虑环境因素,采用节能、环 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
02
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 要素
建筑功能
详细描述
商业建筑设计需满足商业活动的各种需求,包括展示、销售、仓储等,同时要注重商业 品牌的形象和特色。优秀案例包括:某购物中心的创新设计、某品牌旗舰店的特色展示
等。
办公建筑设计案例
总结词
高效、舒适、绿色环保
详细描述
办公建筑设计需考虑员工的办公效率 和舒适度,同时注重绿色环保和节能 减排。优秀案例包括:某科技公司的 开放式办公空间、某律师事务所的智 能化设计等。
建筑环境
总结词
建筑环境是民用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
详细描述
建筑环境是指建筑物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在民用建筑设计 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03
民用建筑设计的流程
设计准备阶段
民用建筑设计的案例 分析
地方建筑设计规范通常根据当地 的气候、地理、文化等特点进行 制定,以确保建筑能够适应当地 的环境和需求。
行业建筑设计规范
行业建筑设计规范是由相关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适用于特定行业的建筑设计规 范性文件。
行业建筑设计规范通常根据行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制定,以确保建筑能够满足行 业的特殊要求。
05
THANKS
感谢观看
民用建筑设计的原则
功能性原则
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合理 布局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
人性化原则
关注人的需求和感受,创造舒 适、便捷的室内外环境。
安全性原则
确保建筑结构安全,防火、防 震等安全措施到位。
可持续性原则
考虑环境因素,采用节能、环 保的建筑材料和技术。
02
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 要素
建筑功能
详细描述
商业建筑设计需满足商业活动的各种需求,包括展示、销售、仓储等,同时要注重商业 品牌的形象和特色。优秀案例包括:某购物中心的创新设计、某品牌旗舰店的特色展示
等。
办公建筑设计案例
总结词
高效、舒适、绿色环保
详细描述
办公建筑设计需考虑员工的办公效率 和舒适度,同时注重绿色环保和节能 减排。优秀案例包括:某科技公司的 开放式办公空间、某律师事务所的智 能化设计等。
建筑环境
总结词
建筑环境是民用建筑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
详细描述
建筑环境是指建筑物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在民用建筑设计 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
03
民用建筑设计的流程
设计准备阶段
民用建筑设计的案例 分析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课件

原规范: 6.2.1 1 建筑物的厕所、盥洗室、浴室不 应直接布置在餐厅、食品加工、食品贮存、 医药、医疗、变配电等有严格卫生要求或 防水、 防潮要求用房的上层;除本套住宅 外,住宅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的卧 室、起居室、厨房和餐厅的上层;
重点条文 卫生间设置
重点条文 卫生间设置
6.6.2 卫生器具配置的数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设 计标准的规定。男女厕位的比例应根据使用特点、使用 人数确 定。 在男女使用人数基本均衡时,男厕厕位(含 大、小便器)与女厕厕位数量的比例宜为1:1~1:1.5;在商 场、体育场馆、学校、观演建筑、交通建筑、公园等场 所,厕位数量比不宜小于 1:1.5~1:2。
重点条文 建筑高度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重点条文 机动车缓冲段
5.2.4 建筑基地内地下机动车车库出入口与连接道路间 宜设置缓冲段,缓冲段应从车库出入口坡道起坡点算 起,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出入口缓冲段与基地内道路连接处的转弯半径 不宜小于5.5m;
2 当出入口与基地道路垂直时,缓冲段长度不应 小于5.5m;
重点条文 人性化设施
6.6. 5卫生间设备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洗手盆或盥洗槽水嘴中心与侧墙面净距不应小于0.55m;居住 建 筑洗手盆水嘴中心与侧墙净距不应小于0.35m。 3 单侧平列洗手盆或盥洗槽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5m; 居住建筑洗手盆的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0.6m。 5 并列小便器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0.7m,小便器之间宜加设隔 板, 小便器中心距侧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35m,小便器上方宜设置 搁 物台。 6 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洗手盆或盥洗槽的距离,当采用内开门 时, 不应小于1.3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1.5m。 8 小便器或小便槽双侧布置时,外沿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3m (小便器的进深最小尺寸为350mm)。
民用建筑设计与构造(房屋建筑学)

智能建筑管理系统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 术,实现对建筑设备的智 能控制与能耗监测,提高 建筑运行效率。
智能化设施
采用智能化的家居设施, 如智能照明、智能窗帘等, 提高居住的便捷性与舒适 度。
智能化安全系统
采用智能化的安全防范系 统,如视频监控、入侵报 警等,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感谢观看
THANKS
建筑结构体系
建筑结构体系是指建筑物中承 担荷载、传递力的结构构件相 互连接而成的一个整体。
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包括:木 结构、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等。
建筑结构体系的选择应根据建 筑物的使用功能、规模、高度 和抗震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建筑维护与装修
建筑维护是指对建筑物进行日常保养、维修和改造的一系列活动。 建筑装修是指对建筑物内部和外部进行美化和功能完善的过程。
03
民用建筑构造基础
建筑构造概述
1 2 3
建筑构造
是研究建筑物的基本组成、各部分的作用、相互 关系、空间组合和构造设计的学科。
建筑构造的任务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艺术造型和物质技术要 求,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作为建筑设计和施工 的依据。
建筑构造的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对建筑构造的认知,掌握建筑构造的基 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建筑构 造设计。
术
节能技术
节能建筑设计
采用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如适 当的朝向、合理的窗墙比、自然 采光与通风等,以减少建筑运行
能耗。
节能材料
使用高效节能的建筑材料,如保 温隔热材料、节能玻璃等,提高
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
节能设备与系统
采用节能的空调、照明、电梯等 设备,以及能源回收系统,降低
建筑概论:第二章 民用建筑设计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设备设计:是指建筑物的给排水、 采暖、通风和电气照明等方面的设计。 一般由有关的工程师配合建筑设计完成, 并分别用水、暖、电等设计图表示。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二)建筑设计的依据
1、使用功能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建 筑设计要考虑人的行为心理和精神感受,建
?使用房间面积的确定?使用房间形状的确定?使用房间尺寸的确定?使用房间门窗的设置使用房间的面积?1面积组成三部分?家具或设备所占用的面积?人们使用家具设备及活动所需的面积?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2影响因素
第二章 民用建筑设计
主要介绍民用建筑设计原理与构造,以 大量民用建筑为主,涉及部分大型公共 建筑
筑空间主要由人体空间、活动空间及心理需 求空间构成。
(2)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们的必要空间。
家具设备的尺寸、使用设备的空间及合理的
选择家具设备在房间中的摆放位置,是确定
房间使用面积和几何形状的重要依据。见书
图。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二)建筑设计的依据
2、自然条件 (1) 气候条件:温度、湿度、日照、雨雪、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二)建筑设计的依据
(2)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 基地地形条件对建筑设计有较大影响。基地平 缓,一般把建筑的首层地坪设在同一标高上;当 基地起伏较大时,要结合具体情况确定建筑的剖 面组合,尽量减少土方量,并解决好迎水面的排 水和防水问题。见下图。 基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基承载力的大小对建筑的结 构形式、构造特点及平面空间组合有很大的影响。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3)水电等设备管线资料:基地地下的给水、排水、 电缆等管线布置,以及基地上的架空线等供电线路 情况;
设备设计:是指建筑物的给排水、 采暖、通风和电气照明等方面的设计。 一般由有关的工程师配合建筑设计完成, 并分别用水、暖、电等设计图表示。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二)建筑设计的依据
1、使用功能
(1)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建 筑设计要考虑人的行为心理和精神感受,建
?使用房间面积的确定?使用房间形状的确定?使用房间尺寸的确定?使用房间门窗的设置使用房间的面积?1面积组成三部分?家具或设备所占用的面积?人们使用家具设备及活动所需的面积?房间内部的交通面积?2影响因素
第二章 民用建筑设计
主要介绍民用建筑设计原理与构造,以 大量民用建筑为主,涉及部分大型公共 建筑
筑空间主要由人体空间、活动空间及心理需 求空间构成。
(2)家具、设备的尺寸和使用它们的必要空间。
家具设备的尺寸、使用设备的空间及合理的
选择家具设备在房间中的摆放位置,是确定
房间使用面积和几何形状的重要依据。见书
图。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二)建筑设计的依据
2、自然条件 (1) 气候条件:温度、湿度、日照、雨雪、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二)建筑设计的依据
(2)地形、地质条件和地震烈度 基地地形条件对建筑设计有较大影响。基地平 缓,一般把建筑的首层地坪设在同一标高上;当 基地起伏较大时,要结合具体情况确定建筑的剖 面组合,尽量减少土方量,并解决好迎水面的排 水和防水问题。见下图。 基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基承载力的大小对建筑的结 构形式、构造特点及平面空间组合有很大的影响。
上一张 下一张 主 页 退 出
(一)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3)水电等设备管线资料:基地地下的给水、排水、 电缆等管线布置,以及基地上的架空线等供电线路 情况;
房屋建筑学第9章-民用建筑设计(1)

思考
决定 房间 面积 的因 素有 哪些?
2019/11/18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2
■房间的形状
民用建筑常见的房间形状有矩形、方形、多边形、圆形等。在设计中,应从使 用要求、结构形式与结构布置、经济条件、美观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 房间形状。
一般功能要求的民用建筑房间形状常采用矩形,当然,矩形平面也不是唯一的形 式。见[教室的平面形式及课桌椅布置]图所示。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 和平面组合设计。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9
主要使用房间的设计
2019/11/18
■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房间的面积 ■房间的形状 ■房间的尺寸 ■房间的门窗设置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
房间的分类和设计要求
从主要使用房间的功能要求来分类有: (1)生活用房间:住宅的起居室、卧室、宿舍和招待所等。 (2)工作学习用的房间:各类建筑中的办公室、值班室,学校中的教室、 实验室等。 (3)公共活动房间:商场的营业厅、剧院、电影院的观众厅、休息厅等。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34
2019/11/18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35
(3)门的位置应方便交通,利于疏散
2019/11/18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36
(4)门窗的开启方向
2019/11/18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37
辅助使用房间的设计
■厕所设计 ■浴室、盥洗室设计 ■厨房设计
辅助房间设计要求:避免自身产生的不良因素对外产生影响;靠近服务对象;布置在较隐蔽的位置
2019/11/18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38
厕所设计: ■
首先了解各种设备及人体活动所需要的基本尺度,再根据使用人数确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ppt64页)

第二章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一、术 语
•民用建筑 civil building 建1、筑民基用供地建与人筑相按们邻使基居用地功住的能关和可系分进2为:行居住公建共筑和活公动共建的筑建两大筑类的。 总称。 ((21)基)地建•居沿筑城布住市局建道应路与筑的建长筑re度基s应地id按的e建形nt筑状ia规相l模协b或调ui疏,ld散因in人地g数制确宜定,,与场地的地形起伏相 适应; (1 )基地供应人至少们有居一面住直使接临用接的城市建道筑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
无方障便碍 残•设疾无施人障、ac老碍ce年s设s人ib等施ilit行y f动aacc不ilict便iees或s有s视ib力il障it碍y者fa使c用il的it安ie全s设施。 层高 s方tore便y h残eig疾ht 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或有视力障碍者使用的安全设施。
建筑物各层之间以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计算的垂直距离,屋顶层由该层楼面面层(完成面)至平屋面的结构面层或至坡顶的结构面层与 外墙外皮延长线的交点计算的垂直距离。
—建筑设计规范—
1.建筑基地与相邻基地的关系2:
—建筑设计规范—
2.基地与道路的关系 (1) 设专门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
—建筑设计规范—
(2)
—建筑设计规范—
(3)
—建筑设计规范—
(4)
—建筑设计规范—
(二)基地通路 1.出入口的位置1
—建筑设计规范—
1.出入口的位置2
—建筑设计规范—
贺州、泉州、厦门、广州、深圳、湛江、汕头、海口
南宁、北海、梧 州
—建筑设计规范—
三、城市规划对建筑的要求
(一)一般要求
—建筑设计规范—
1.建筑基地与相邻基地的关系1: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南京、蚌埠、盐城、南通、合肥、安庆、九江、武汉 (2 )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 (2 )沿街建筑应设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m; 达县、万州、涪陵、南充、宜宾、成都、贵阳、遵义 室内净高 interior net storey height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 南京、蚌埠、盐城、南通、合肥、安庆、九江、武汉 (1 )基地应至少有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 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3 )基地应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
一、术 语
•民用建筑 civil building 建1、筑民基用供地建与人筑相按们邻使基居用地功住的能关和可系分进2为:行居住公建共筑和活公动共建的筑建两大筑类的。 总称。 ((21)基)地建•居沿筑城布住市局建道应路与筑的建长筑re度基s应地id按的e建形nt筑状ia规相l模协b或调ui疏,ld散因in人地g数制确宜定,,与场地的地形起伏相 适应; (1 )基地供应人至少们有居一面住直使接临用接的城市建道筑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
无方障便碍 残•设疾无施人障、ac老碍ce年s设s人ib等施ilit行y f动aacc不ilict便iees或s有s视ib力il障it碍y者fa使c用il的it安ie全s设施。 层高 s方tore便y h残eig疾ht 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或有视力障碍者使用的安全设施。
建筑物各层之间以楼、地面面层(完成面)计算的垂直距离,屋顶层由该层楼面面层(完成面)至平屋面的结构面层或至坡顶的结构面层与 外墙外皮延长线的交点计算的垂直距离。
—建筑设计规范—
1.建筑基地与相邻基地的关系2:
—建筑设计规范—
2.基地与道路的关系 (1) 设专门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
—建筑设计规范—
(2)
—建筑设计规范—
(3)
—建筑设计规范—
(4)
—建筑设计规范—
(二)基地通路 1.出入口的位置1
—建筑设计规范—
1.出入口的位置2
—建筑设计规范—
贺州、泉州、厦门、广州、深圳、湛江、汕头、海口
南宁、北海、梧 州
—建筑设计规范—
三、城市规划对建筑的要求
(一)一般要求
—建筑设计规范—
1.建筑基地与相邻基地的关系1: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南京、蚌埠、盐城、南通、合肥、安庆、九江、武汉 (2 )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 (2 )沿街建筑应设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m; 达县、万州、涪陵、南充、宜宾、成都、贵阳、遵义 室内净高 interior net storey height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 南京、蚌埠、盐城、南通、合肥、安庆、九江、武汉 (1 )基地应至少有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 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3 )基地应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 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作为设计的一部分,室外抬高或下沉的部 分(如半地下停车库屋面、下沉式广场等);
(3)室外地面相对于坡道形成的临空面; (4)自动扶梯洞口周围;
(5)室外大台阶及平台的临空处等;为地下室 采光通风用的窗井。
2、楼梯栏杆,应包括独立单元设计中的内 部楼梯。
3、低窗台外窗--低窗台的标准:住宅0.9m、 其他0.8m 其他相应的部位:
3、关于可踏面: 1)《通则》6.6.3.2条 2)《住宅建筑规范》第5.1.5条条文解释 3)关于凸窗(飘窗)的窗台――《全国民 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 10.5.4条
4、关于防攀登及垂直杆件净距不应大于 0.11m构造: 将此问题分层次理解: 严格的 比较严格的
其他建筑
(1)严格的: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 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 室内外临空部位及低窗台外窗:
3、低窗台外窗的防护高度:住宅:0.9m;其他 0.8m。
应注意:
1)住宅封闭阳台的栏杆不可采用窗台的高度。
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 筑)》10.5.4条中,规范没有涉及的内容,当 室内外高差小于或等于0.6m时,首层的的窗台 可不采取防护措施。
三、构造做法:
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 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m高度内不宜留 空;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 常见问题分析
安全防护栏杆
一、需要做防护的部位 二、防护高度-规范标准要求 三、构造做法 四、安全防护栏杆在施工图中的表达
一、需要做防护的部位:
1、室内外临空部位 2、楼梯栏杆 3、低窗台外窗
1、室内外临空部位,《通则》6.6.3条规定的: 其他相应的部位: (1)由本设计场地高差所形成的临空面;
特殊功能的建筑:
对于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少年 宫等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设计掌握 的原则,所有室内外临空部位均应纳入 安全防护的范围,高度按各自标准执行。
2、室内楼梯栏杆的防护高度:室内楼梯扶 手高度自踏步前缘量起不宜小于0.9m.靠 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 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 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 距不应大于0.11m; 楼梯栏杆:
垂直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当住宅楼梯梯井宽度大于0.11m时、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 用活动场所楼梯梯井宽度大于0.20m时, 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措施。
(2)比较严格的:《通则》6.6.3.5条: 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 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 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 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没有要求 防攀登构造)。
1、楼梯的形式及其疏散: 三面有实体围合,一面敞开――敞开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 当满足规范相关要求时的室外疏散楼梯
以上四种楼梯或楼梯间,在规范的各种限定之 下,均可作为供人员安全疏散的安全出口。
敞开楼梯,两面以上无实体围合的,不能 计入安全疏散口,按上下空间开口部位考虑。
设计中经常出问题,除以上几点外,当采用 钢梯时,其耐火极限应满足1.0h的要求;(采用 防火涂料易被磨损掉,可采用混凝土保护)
6、栏杆用玻璃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 规程》的规定
7、关于上人屋面防护
8、低窗台防护栏杆做在窗外的构造
四、安全防护栏杆在施工图中的表达:
1 、安全防护栏杆的完整表达,应包括:所使 用的部位、栏杆高度、栏杆式样、构造[栏杆 本身所采用的材料、栏杆与主体结构(底部、 侧部)的固定方式]等。
2 、应尽量引用标准图做法。但应注意栏杆高度。 3 、自行设计时,应表达完整。 4、也可采用甩给二次装修设计的做法,但就涉
厂房设计中疏散用室外楼梯,也应符合以 上要求。
2、楼梯间在首层出入口的设置:
四层及以下敞开楼梯间,可将对外 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封闭楼梯间,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 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包括在楼梯 间内,形成扩大封闭楼梯间,但采用乙 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6、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
7、楼梯踏步的高宽比应满足《民用建筑设 计通则》GB50325-2005和各单项建筑的 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8、户内楼梯甩给用户及甲方。
9、栏杆问题另述。
二、作为安全出口,楼梯在消防方面 经常出现的问题
1、楼梯的形式及其疏散: 2、楼梯间在首层出入口的设置: 3、地下室楼梯: 4、关于楼梯通向屋面的问题: 5、其他问题:
及安全的各项条款,应在施工图中提出明确的 技术要求。
楼梯 电梯 室外平台
一、针对《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标准, 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二、 作为安全出口,楼梯在消防方面经常 出现的问题
三、电梯、消防电梯 四、室外踏步及平台
一、针对《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标
准,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楼梯宽度: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 之间的水平距离(抹面、扶手、保温层厚度等 因素)
(1)玻璃幕墙; (2)楼梯间休息平台及梯段遇外窗; (3)上人屋面上的玻璃采光窗; (4)车库人员出口轻钢玻璃构架侧墙; (5)送排风井百叶窗等。
二、防护高度-规范标准要求:
1、室内外临空部位 2、室内楼梯栏杆的防护高度 3、低窗台外窗的防护高度
1、室内外临空部位的防护高度:
一般建筑:以24m为界
(3)其他建筑,如办公、科研、高校等建 筑,原则上栏杆式样不受限值。
5、关于采用外窗下部固定玻璃作为防护措 施的做法: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 施(规划·建筑)》第1.05.3条:作为防护 措施的固定窗应采用夹层玻璃,其厚度不 得小于6.38mm。玻璃边框得嵌固必须有足 够得强度,以满足一定的冲撞要求。
2、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 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 (住宅单元入口处)
3、每个梯段的踏步数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 于3级。
4、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应小 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
5、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 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 宜加设扶中心扶手。
(3)室外地面相对于坡道形成的临空面; (4)自动扶梯洞口周围;
(5)室外大台阶及平台的临空处等;为地下室 采光通风用的窗井。
2、楼梯栏杆,应包括独立单元设计中的内 部楼梯。
3、低窗台外窗--低窗台的标准:住宅0.9m、 其他0.8m 其他相应的部位:
3、关于可踏面: 1)《通则》6.6.3.2条 2)《住宅建筑规范》第5.1.5条条文解释 3)关于凸窗(飘窗)的窗台――《全国民 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 10.5.4条
4、关于防攀登及垂直杆件净距不应大于 0.11m构造: 将此问题分层次理解: 严格的 比较严格的
其他建筑
(1)严格的: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 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 室内外临空部位及低窗台外窗:
3、低窗台外窗的防护高度:住宅:0.9m;其他 0.8m。
应注意:
1)住宅封闭阳台的栏杆不可采用窗台的高度。
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 筑)》10.5.4条中,规范没有涉及的内容,当 室内外高差小于或等于0.6m时,首层的的窗台 可不采取防护措施。
三、构造做法:
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 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2、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m高度内不宜留 空;
民用建筑工程设计 常见问题分析
安全防护栏杆
一、需要做防护的部位 二、防护高度-规范标准要求 三、构造做法 四、安全防护栏杆在施工图中的表达
一、需要做防护的部位:
1、室内外临空部位 2、楼梯栏杆 3、低窗台外窗
1、室内外临空部位,《通则》6.6.3条规定的: 其他相应的部位: (1)由本设计场地高差所形成的临空面;
特殊功能的建筑:
对于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少年 宫等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设计掌握 的原则,所有室内外临空部位均应纳入 安全防护的范围,高度按各自标准执行。
2、室内楼梯栏杆的防护高度:室内楼梯扶 手高度自踏步前缘量起不宜小于0.9m.靠 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 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 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 距不应大于0.11m; 楼梯栏杆:
垂直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当住宅楼梯梯井宽度大于0.11m时、 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 用活动场所楼梯梯井宽度大于0.20m时, 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措施。
(2)比较严格的:《通则》6.6.3.5条: 文化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 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 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 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没有要求 防攀登构造)。
1、楼梯的形式及其疏散: 三面有实体围合,一面敞开――敞开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 当满足规范相关要求时的室外疏散楼梯
以上四种楼梯或楼梯间,在规范的各种限定之 下,均可作为供人员安全疏散的安全出口。
敞开楼梯,两面以上无实体围合的,不能 计入安全疏散口,按上下空间开口部位考虑。
设计中经常出问题,除以上几点外,当采用 钢梯时,其耐火极限应满足1.0h的要求;(采用 防火涂料易被磨损掉,可采用混凝土保护)
6、栏杆用玻璃应符合《建筑玻璃应用技术 规程》的规定
7、关于上人屋面防护
8、低窗台防护栏杆做在窗外的构造
四、安全防护栏杆在施工图中的表达:
1 、安全防护栏杆的完整表达,应包括:所使 用的部位、栏杆高度、栏杆式样、构造[栏杆 本身所采用的材料、栏杆与主体结构(底部、 侧部)的固定方式]等。
2 、应尽量引用标准图做法。但应注意栏杆高度。 3 、自行设计时,应表达完整。 4、也可采用甩给二次装修设计的做法,但就涉
厂房设计中疏散用室外楼梯,也应符合以 上要求。
2、楼梯间在首层出入口的设置:
四层及以下敞开楼梯间,可将对外 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封闭楼梯间,楼梯间的首层紧接主 要出口时,可将走道和门厅包括在楼梯 间内,形成扩大封闭楼梯间,但采用乙 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他走道和房间隔开;
6、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
7、楼梯踏步的高宽比应满足《民用建筑设 计通则》GB50325-2005和各单项建筑的 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8、户内楼梯甩给用户及甲方。
9、栏杆问题另述。
二、作为安全出口,楼梯在消防方面 经常出现的问题
1、楼梯的形式及其疏散: 2、楼梯间在首层出入口的设置: 3、地下室楼梯: 4、关于楼梯通向屋面的问题: 5、其他问题:
及安全的各项条款,应在施工图中提出明确的 技术要求。
楼梯 电梯 室外平台
一、针对《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标准, 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二、 作为安全出口,楼梯在消防方面经常 出现的问题
三、电梯、消防电梯 四、室外踏步及平台
一、针对《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标
准,设计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1、楼梯宽度: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 之间的水平距离(抹面、扶手、保温层厚度等 因素)
(1)玻璃幕墙; (2)楼梯间休息平台及梯段遇外窗; (3)上人屋面上的玻璃采光窗; (4)车库人员出口轻钢玻璃构架侧墙; (5)送排风井百叶窗等。
二、防护高度-规范标准要求:
1、室内外临空部位 2、室内楼梯栏杆的防护高度 3、低窗台外窗的防护高度
1、室内外临空部位的防护高度:
一般建筑:以24m为界
(3)其他建筑,如办公、科研、高校等建 筑,原则上栏杆式样不受限值。
5、关于采用外窗下部固定玻璃作为防护措 施的做法: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 施(规划·建筑)》第1.05.3条:作为防护 措施的固定窗应采用夹层玻璃,其厚度不 得小于6.38mm。玻璃边框得嵌固必须有足 够得强度,以满足一定的冲撞要求。
2、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 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1.20m。 (住宅单元入口处)
3、每个梯段的踏步数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 于3级。
4、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应小 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2.20m。
5、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 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 宜加设扶中心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