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世界史复习提纲

世界史复习提纲

世界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一)1、古埃及(尼罗河流域):金字塔、象形文字,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印度河流城):种姓制度、佛教,古中国(黄河流域):长城…2、汉漠拉比法典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3、古印度种姓制度等级由高到低顺序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4佛教的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地点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二)1、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或起源,或摇篮)是古希腊2、城邦出现:公元前8世纪,城邦特点:小国寡民。

3、雅典民主政治(1)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达到顶峰(2)当时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全体成年男性公民才能参加公职人员和主席团成员抽签产生,还建立津贴制度(3)局限:外邦人、奴隶、妇女被排斥在民主政治之外。

实质:少数奴隶主的民主政治(三)1、罗马城邦:前1000年兴起。

前509年罗马共和国。

前2世纪地中海霸主2、罗马帝国:前27年,罗马帝国;2世纪: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内湖395年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

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3、时间1世纪,地点巴勒斯坦,创始人耶稣2、教义:忍受苦难,死后升入天堂(公元纪年和圣诞节等和基督教有关)(四)1、日本大化改新(646年,孝德天皇)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2、意义: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过渡.....)(五)1、伊斯兰教的创立:时间7世纪,地点阿拉伯半岛,创始人穆罕默德,教义真主安拉是宇宙间唯一的神2、文化贡献:数学:阿拉伯数字,医学:《医典》《医学集成》,文学:《天方夜谭》,还担当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的角色(三大宗教能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的主要原因统治阶层的支持)世界近代史(一)1、文艺复兴运动兴起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

2、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3、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4、先驱:但丁代表作《神曲》被认为是欧洲从旧时代向新时代过渡的标志);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二)1、根本原因欧洲人渴望开拓新的贸易市场,动机:寻找黄金2、条件:地理学的发展,罗盘技术,造船技术突破,冒险精神3、哥伦布的成就:发现美洲大陆,麦哲伦的成就:环球航行4、影响:积极世界连为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世界史提纲

世界史提纲

2006年考纲《世界历史部分》一、四大文明古国的知识1.世界古老文明大都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古巴比伦: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古印度:印度河、恒河;中国:黄河、长江。

这说明早期人类文明的出现对自然环境的依耐性较强。

2.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 A.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B.地势平坦土壤肥沃;C.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利于农业生产,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

3.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大河流域非洲尼罗河流域西亚两河流域南亚印度河恒河流域东亚黄河长江流域自然环境气候干旱终年少雨干旱少雨,河水水量不稳定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气候温暖湿润,水网密布进入文明时间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070年文明发展公元前15世纪成为地垮亚非的军事大帝国,后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所灭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基本统一了印度半岛禹建立夏朝,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进入文明时代古城市孟斐斯、底比斯乌尔城摩亨佐·达罗、哈拉帕二里头(夏都城) 王权法老(太阳神之子) 国王国王国王社会等级统治阶级(王室、僧侣、贵族)、自由民(工匠、农民)、奴隶奴隶主、自由民、奴隶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贵族、平民、奴隶刑法《汉谟拉比法典》严酷,有殉葬制文字发明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人)甲骨文工程技艺金字塔(胡夫金字塔最大)(七大奇迹之一)空中花园(七大奇迹之一)青铜文明司母戊鼎(商) (世界最大)科学探索阿拉伯数字宗教阿蒙神佛教共性都产生大河流域,都受惠大河母亲的哺育4.埃及的金字塔:埃及人相信来世,幻想人能死而复生。

所以法老一上台就为自己修建陵墓,以便死后有安身和复活之地。

这些陵墓就是举世闻名的金字塔。

5.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定都巴比伦城。

高中历史-世界史提纲

高中历史-世界史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希腊罗马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1.希腊文明的起源和特点(1) 爱琴文明(2)希腊文明的地理环境希腊地少人多的古希腊人往往凭借这方面的优势向海外殖民扩张。

2.早期的城邦政治(1)古希腊的城邦和公民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2 )贵族制的确立及其特点除贵族制和民主制外,希腊城邦还存在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

希腊城邦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3) 平民和贵族矛盾的激化在雅典城邦中,旧氏族贵族实行专横统治,新兴工商业者阶层对此非常不满,普通民众苦不堪言,许多人沦为债务奴隶,社会矛盾尖锐。

3.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1) 梭伦改革(2) 克里斯提尼改革4.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是民主政体特征的充分体现。

二、古代希腊的人文思想和哲学家1.智者学派及其人文精神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前1481一约前411)说:“人是万物的尺度。

”2.苏格拉底知识即美德的思想3.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4.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三、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1.从共和国到帝国(1) 罗马共和国(公元前509一前27)(2) 罗马帝国(公元前27—475}2.古罗马的法律体系(1)《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渊源。

(2)杳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

第二单元一.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开拓1.新航路的开辟(1)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1487年,迪亚士发现非洲最南端的海角——好望角。

1497---1498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非洲海岸到达印度。

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1519年,麦哲伦横渡太平洋.完成了人类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

(3) 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2.早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扩大(1) 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2) 荷兰殖民扩张(3) 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在西方殖民扩张的活动中,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世界历史册考纲知识点

世界历史册考纲知识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考纲知识点一、伯利克里改革1、时间:公元前五世纪后半期2、改革者:伯利克里3、主要内容:扩大公民的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4、作用:使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顶峰。

二、日本“大化改新” 1、时间:7世纪中期2、改革者:孝德天皇3、主要内容:①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以才选官②经济方面: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影响: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三、文艺复兴1、时间:14世纪—17世纪上半叶2、最先兴起的国家:意大利3、中心思潮:人文主义4、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5、早期代表:四、新航路的开辟1、主要原因: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扩大;西欧国家对东方财富的强烈渴望;奥斯曼帝国对东亚商路的控制。

2、客观条件:指南针的应用;地圆学说的深入人心;航海技术的发展。

5.、战争的影响:.......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

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②.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参战各国共死伤二干多万人,其中被战争、饥俄、疾病等夺去生命的人超过............................一千万。

....十六、启蒙思想家伏尔泰1、18世纪的法国2、主张: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十七、启蒙思想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许多启蒙思想家的名著被介绍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十八、牛顿力学理论体系1、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专业外语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专业外语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专业外语(世界史)
一、考试内容及要点
考试内容:选取四段与世界历史各阶段相关的英文文献,要求考生把它们翻译成中文。

译文应最大程度忠实于原文,行文流畅,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考试为闭卷,不允许携带语言辞典及相关专业书籍。

要点:
八种不同模式的“世界史”;希腊人的世界;中国传统科学的基本范畴;明治晚期日本的意识形态;对比法国、俄罗斯和中国的社会革命;工业、民主、阶级、艺术及文化的基本概念;殖民时期印度的从属阶层;世界现代史上重要的转折点;乔治·华盛顿的启蒙运动理想;阿拉伯人的历史与文化;非洲人如何看待现代化;《寂静的春天》;《大宪章》;《我有一个梦》;《葛底斯堡演说》;《独立宣言》;《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1。

世界史提纲

世界史提纲

(一)世界古代史地理环境决定人种的差异,人种无贵贱之分尼罗河 金字塔、象形文字 两河 汉莫拉比法典、楔形文字 印度河、恒河 种姓制度与佛教 黄河、长江 甲骨文、青铜器、礼法制度 自然环境 古希腊 ①官职向 开放,以 方式产生 评价 雅典民主政治 ② 、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 充分的权力, 是最高权力机构 B509年 罗马共和国 B27年 建立罗马帝国 背景:遣唐使 ① 善于模仿的民族 日本:大化改新 内容 ② 中华文化圈 文明 ③ 影响 默罕默德七世纪初创立伊斯兰教,622年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基督教文明 特征: 文字 佛教 宗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文学:科学::(二)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评价拿破仑:(三)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四)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性质:(五)近代文化背景:孟德斯鸠代表:卢梭核心思想:启蒙运动伏尔泰①影响②③:自由主义运动:代表:影响:背景:宪章运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思想:科学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影响:无产阶级锐利的思想武器1642—1727年、英国、现代科学之父顿:成就:名言:如果我看的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上1809—1882年、英国、生物学家成就:名言:1879—1955年、出生德国的犹太人成就:名言:1564—1616年、英国、文艺复兴巨匠、人文主义代表作品:名言:1828—1910年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托尔斯泰代表作品:艺术特征:(列宁)天才的艺术家、俄国革命的镜子1853—1890年荷兰表现主义画派奠基者代表作品:艺术特征:1770—1827年德国古典乐派的终结者、浪漫乐派的开拓者代表作品:艺术特征:世界现代史(一)现代化的初步探索 二月革命 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两个政权并存性质:民主革命革命道路 背景:四月提纲十月革命 过程:意义: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影响:背景建设道路探索 新经济政策 内容影响成就政治 斯大林模式 特征经济 影响 ①英法美操纵、处理战败国德国巴黎和会 ②《凡尔赛和约》凡尔赛体系 调整期: 华盛顿会议1924—1929 原因: 爆发:1929—1933年 美国━━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危害大经济:危害: 政治:国际关系:1933年,罗斯福出任美国总统金融农业内容: 工业罗斯福新政 其他调整 影响:特征德日:法西斯道路(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1929—1933年经济危机德国标志:表现:标志:1922年墨索里尼出任首相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形成意大利:表现:1935年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意入侵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背景:经济危机日本九一八事变、表现南京大屠杀731部队概念:绥靖政策顶峰标志:危害:①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闪击波兰9月3日英法宣战②扩大:③最大规模背景④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标志意义过⑤转折⑥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背景⑦雅尔塔会议内容意义⑧欧洲战场结束:⑨二战全面结束:①正义性:胜利的原因:②重要保证③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及紧密协作的悬殊①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②正义、和平与进步思想深入人心,促进科技发展③“两极格局”取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性质①②启发:③④⑤(三)两极格局下的现代化的发展背景拉开序幕:1946年铁幕演说经过:开始的标志冷战的发展: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冷战格局形成:影响:背景:斯大林模式的影响经济赫鲁晓夫改革内容政治影响(评价):“小修小补”匈牙利卡达尔改革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原因:资本、科技、政策①经济特点②③美国启发:政治:充当世界警察,称霸世界文化:20世纪爵士乐、摇滚乐,好莱坞电影称雄世界背景:只有,才能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欧洲联合欧共体1958过程1967年:1991年《欧洲联盟条约》欧盟1993年欧盟成立、99 欧元性质: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背景:美援、科技、教育、政策经济日本的崛起发展: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第二改善中日关系政治大国执行与美国不同的中东政策改革安理会,加入常任理事国独立:1947 尼赫鲁第一任总理(亚洲)印度①五年计划崛起②发展农业,粮食基本自给③发展高新产业:生物、原子能等1960年、17个国家独立、非洲独立年(非洲)独立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殖民体系瓦解1959年、古巴解放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拉美)主权斗争巴拿马运河主权斗争(四)后冷战时代(和平与发展)欧盟的发展,政治经济地位提高 日本崛起,谋求政治大国外因: 冷战、和平演变背景: 斯大林模式内因: 经济戈尔巴乔夫改革政治苏联解体 标志: 独联体的成立《阿拉木图宣言》签署影响: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结束中东危机区域冲突时间: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 主要标志:后冷战时代的发展 发展中的共同问题:问题与对策对策:附:世界格局的演变:维也纳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或冷战格局) 一超多强 多极化。

2024-2025【全新北师大】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总结表格提纲

2024-2025【全新北师大】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总结表格提纲
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冲突。
特点
涉及范围特殊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殊大
影响
人民群众深受其害;生产力遭到严峻破坏;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危机,走上了不同的道路。(虽然都是国家干预,但详细措施不一样:美国采纳新政和改革的方法;德国实行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的方法。)
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国与国之间应当和平共处;人类命
运休戚相关,要加强国际合作,求得共同发展。
二战中的重要国际会议
时间
地点
参与国家
内容
意义
华盛顿会议
1942年
1月
美国的
华盛顿
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标记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加,为彻底战胜法西斯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英国、苏联、中国等)
规模扩大
1941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斗争爆发,标记着二
战扩大。苏联军民坚韧反抗,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
利,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规模最大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宝港——太平洋斗争爆发,
标记着二战扩大到全世界规模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缘由
苏德斗争和太平洋斗争的爆发,促使遭遇法西斯侵略的各
启示
珍爱和平,远离斗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巴黎


召开时间
1919年1月
操纵者
美、英、法
《凡尔赛和约》
签订时间
1919年6月
内容
领土
法国收回普法斗争中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世界史复习提纲2篇

世界史复习提纲2篇

世界史复习提纲第一篇:世界史复习提纲引言:世界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发展和变迁的学科。

它涵盖了从旧石器时代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时期和历史事件。

本篇提纲将围绕主要的历史时期和主题展开,旨在帮助读者对世界史进行全面复习。

一、古代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500年)1.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2. 古埃及文明的兴起与衰落3. 古巴比伦文明的兴起与衰落4. 古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兴起与衰落5. 古希腊城邦的兴起与民主制度6. 古罗马帝国的兴起与衰落7. 秦汉帝国的建立与统一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公元500年至公元1500年)1. 拜占庭帝国的兴起与衰落2. 伊斯兰教的传播与阿拉伯科学的繁荣3. 西欧封建制度的兴起与发展4. 十字军东征与欧亚文化交流5.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与意大利文化的繁荣6. 大航海时代与欧洲殖民扩张7. 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与基督教教派的分裂第二篇:世界史复习提纲三、近代与现代的世界(公元1500年至今)1. 绝对王权的崛起与启蒙思想的兴起2. 科学革命与近代科学的发展3. 工业革命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形成4.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与亚洲、非洲的殖民地化5. 法国大革命与民族国家的兴起6.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间期的动荡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秩序的建立8. 冷战时期的全球对立与国际关系重构9. 当代世界的全球化与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总结:通过对世界史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和不同文明的兴衰更迭。

了解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的世界格局和问题所在,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希望本篇提纲能够给各位读者带来全面而系统的世界史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取得好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史》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目的
本考试是世界史一级学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考试,各语种考生统一用标准汉语答题。

各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两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学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测试考生世界史学科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使用规范汉语写作表达水平的尺度参考性水平考试。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世界史知识和汉语写作综合能力。

三、考试的基本要求
1、具备系统扎实的世界史知识,基本掌握本学科学术研究动态。

2、具有初步的基本史料解读能力和分析史料的表达能力。

3、具备较强的现代汉语写作能力和使用规范汉语的表达能力。

4、具有对世界史基本理论的把握能力。

四、考试的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史料分析和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法,强调测试考生的世界史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方法和准确的表达能力。

试题分类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的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名词解释、史料解读、详细论述题。

总分为300分。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对世界史基本知识有全面的把握和比较系统的了解。

2、题型
要求考生解释涉及全部世界史基本知识的名词8-10个,每个名词10分,总分90分。

考试时间为50分钟。

第二部分:史料解读与分析
1、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史料解读方法和分析表达能力,解读史料要准确,回答问题要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言简意赅、突出重点,要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

2、题型
试卷提供涉及世界上古中古史与世界近现代史两个二级学科的史料2-4段,并提出需要回答的问题,总分60分。

考试时间为40分钟。

第三部分:详细论述题
1、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史论结合的回答,回答问题要层次分明、思路清晰、言简意赅、突出重点,要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

2、题型
试卷提供涉及世界上古中古史与世界近现代史两个二级学科的问题6道,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六、答题和计分
要求考生使用碳素墨水笔、钢笔或圆珠笔在试卷答题纸上,清楚工整地使用规范的汉语回答问题。

《世界史》考试内容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