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教育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2分)1、教育法学是以教育法、教育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学科。
2、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内容是指组成教育法学体系的各项基本知识的总和。
我国教育法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育法的基本理论,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的权利与义务;法律责任三个层面。
3、教育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机关制定认可,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行为规则。
根据教育法律规范为人们确定的不同行为模式,可以将其分为义务性规范,禁止规范授、权性规范。
其中,授权性规范是指授权人们在法定条件下,有权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4、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几种。
5、教育权包括国家教育权、学校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家庭教育权等四种教育权。
学校教育权是指国家赋予学校为实现其办学宗旨,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活动的权利。
6、公民的受教育权是依照法律规定,公民在受教育方面可以作为或不作为,或要求他人为其受教育权而作为或不作为的能力或资格。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C(改为黑克尔)2、B3、B4、D5、A 、B6、D1.1957年,德国学者(C )撰写的《学校法学》一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法学著作。
A.高克尔B、约翰逊C、黑克尔D、克莱因2.比较研究法包括纵向比较和横行比较。
其中,纵向比较是对同一教育法或教育法律现象在(B )的特点进行比较。
A.不同发展方向B.不同发展时期C.不同发展领域D.相同发展时期3.《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属于(B )。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4、(D )是指以一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形成的门类齐全、协调一致的统一体。
A.教育法的渊源B.教育法律关系C.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D.教育法的体系5、我国(A或B)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电大《教育法学》网上形考作业试题(01-05任务)

电大《教育法学》网上形考作业试题(01-05任务)及答案01任务一、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 教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A. 错误B. 正确2.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BA. 错误B. 正确3. 政府规章是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AA. 错误B. 正确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此项规定为义务性规范。
AA. 错误B. 正确5. 学校教育权属于国家教育权的范畴,学校教育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得放弃和转让。
BA. 错误B. 正确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颁布于( B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已于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A. 1980B. 1986C. 1994D. 20062. 下列方法中,( C )是指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同一事物或不同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要素或某些侧面加以比较,确定其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间的关系或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运行规律的学习方法。
A. 文献阅读法B. 调查研究法C. 比较研究法D. 系统思考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规定,体现了教育的( C )原则。
A. 平等性B. 终身性C. 公共性D. 方向性4. 《教师资格条例》属于( A )。
A. 行政法规B. 规章C. 法律D. 地方性法规5. 教育法的( C )是指以一国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形成的门类齐全、协调一致的统一体。
A. 原则B. 规范C. 体系D. 渊源6. 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通常包括假定(法定条件)、( A )和奖惩。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法学》形成性考核

教育法学网上作业05任务一、判断题(共 5 道试卷,共 10 分。
)1. 教育法的调整对象是教育领域的社会关系,这是教育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特性。
B. 正确2. 家庭教育权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以作为或不作为的方式对他人发出教育方面要求的权利。
B. 正确3. 国务院所属机构及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具有制定教育行政法规的权限。
A. 错误4. 按照《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履行“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案活动的非法干涉”的义务。
B. 正确5. 融资方式,是指社会资金由盈余部门(资金供给者)向赤字部门(资金需求者)转移的形式、手段、途径和渠道。
B. 正确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卷,共 20 分。
)1. 《教育法》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的规定,确定了我国教育的( C )原则。
A. 方向性B. 公共性C. 平等性D. 终身性2. 《教育法》中关于“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的规定,属于( A )规范。
A. 授权性B. 禁止性C. 义务性D. 强制性3. 教育法的( D )是指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严格按照教育法律规范行事,使教育法得以实施的活动。
A. 实施B. 适用C. 解释D. 遵守4. 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 C )。
A. 高中教育B. 专业教育C. 职业教育D. 技术教育5.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发于( B )年。
A. 1975B. 1980C. 1992D. 19916. 《教育法》中规定,“学生应当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 C )”。
A. 作业B. 学业C. 学习任务D. 劳动任务7. 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 D )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A. 教师B. 本人C. 学校D. 其监护人8. 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可将行政复议的程序分为( D )程序。
《教育法学》形考任务一

教育法学形考任务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题目1选择一项:A. 1980B. 1992C. 1975D. 1991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1980题目2选择一项:A. 1963B. 1945C. 1957D. 1947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1957题目3选择一项:A. 教育法律行为B. 教育法律规范C.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D. 教育法律关系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题目4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法、()及其规律。
选择一项:A. 教育法律义务B. 教育法律意识C. 教育法律权利D. 教育法律现象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教育法律现象题目5教育法的特性是指由教育法特定的()和特定的内容所决定的不同于其他法律的个性特点。
选择一项:A. 义务B. 调整对象C. 环境D. 目标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调整对象题目6选择一项:A. 行为规范B. 工作标准C. 价值准则D. 法律关系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价值准则题目7选择一项:A. 对组织的B. 对人的C. 对人或组织的D. 对事的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对人或组织的题目8选择一项:A. 系统思考法B. 调查研究法C. 比较研究法D. 文献阅读法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比较研究法题目9选择一项:A. 一定主体B. 学校C. 教育者D. 受教育者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一定主体题目10选择一项:A. 体系B. 渊源C. 原则D. 规范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体系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题目11选择一项或多项:A. 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B. 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C. 受教育时间上的机会平等D. 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 受教育过程上的机会平等, 受教育结果上的机会平等, 受教育起点上的机会平等题目12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教育法学》01任务 05任务参考答案

《教育法学》01任务 05任务参考答案《教育法学》01任务--05任务参考答案01任务_a试卷总分:100测试时间:0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一、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后。
).教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错误b.正确.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步入了一个代莱阶段。
a.错误b.恰当.政府规章是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a.错误b.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非政府和个人严禁利用宗教展开阻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此项规定为义务性规范。
a.错误b.恰当.学校教育权属于国家教育权的范畴,学校教育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得放弃和转让。
a.错误b.正确01任务_b试卷总分:100测试时间:0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一、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后。
).依法治教就是指教育部门依照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去管理教育事业。
a.错误b.恰当.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部门规章。
a.错误b.正确.假设、处置、惩罚三个要素密切联系,缺一不可,就是教育法律规范的三个共同组成要素。
a.错误b.恰当.国家教育权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依法对教育行使的领导和管理的权力。
a.错误b.正确.教育权与受到教育权的共同特点之一为:二者都就是教育法所证实和确保的一定主体所拥有的利益。
a.错误b.恰当01任务_c试卷总分:100测试时间:0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一、判断题(共5道试题,共10分后。
).案例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教育法领域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并能对不符合教育法及教育规律等教育法律现象运用法律展开表述的自学方法。
《教育法学》形考任务一 (5)

教育法学综合练习题(二)(第二、三篇分论与责任救济论部分)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院赵莉2006年10月27日一、判断题(对者在括号中划“√”,错者划“×”)(每题2分,共10分)1.《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七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八周岁入学。
” ()2.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其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机构,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并以此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所取得的主体资格。
()3.按照《教师法》规定,“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之一。
()4.广义的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而必须依法承担的法定后果。
()5.当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和其他处理时,可通过行政复议的方式寻求法律救济。
()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1.义务教育的根本特性是(),其目的是在于培养合格的公民。
A.普及性B.强制性C.主体性D.自觉性2.教师聘任制的运行是指教师聘任合同具体发生()的过程。
A.调控作用B.实际成效C.法律效力D.主导作用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所称的“严重不良行为” 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的违法行为。
A.劳动教养B.收容教养C.行政处罚D.刑事处罚4.学校捐赠应坚持“自愿”和“ ()”的基本原则。
A.公平B.量力C.诚信D.互惠5.按照违法性质和危害程度不同,法律责任可以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法律责任四类。
A.道德B.社会C.违宪D.学校三、多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1.《教育法》中规定,学生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的权利。
A.捐赠B.奖学金C.贷学金D.助学金2.《教师法》中规定,我国现阶段教师的权利包括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获取报酬权和()。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法学》形成性考核05任务000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法学》形成性考核05任务0001参考答案一、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1. 教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A. 错误B. 正确2. 学校教育权是指国家赋予学校为实现其办学宗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
AA. 错误B. 正确3. 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BA. 错误B. 正确4. 在公立学校中,国家是学校财产的唯一的和统一的所有人。
BA. 错误B. 正确5. 过错责任原则是指因行为或与行为相关的事件对他人的权利造成损害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AA. 错误B. 正确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人们在法定条件下,必须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称为( C )规范。
A. 法定性B. 禁止性C. 义务性D. 授权性2. 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于:( C )。
A. 两者都是教育法所确认和保障的同一主体所享有的利益B. 两者都是法律赋予一定主体有权承担教育任务的资格C. 两者都是教育法所赋予一定主体的一种资格D. 两者都是法律赋予一定主体有权享受教育的资格3. 《民法通则》规定,不满( A )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A. 10B. 14C. 16D. 184. 下列各项中,( D ) 是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A. 学校资金B. 学校名誉C. 学生实习D. 教师的教育教学权5. 《教师资格条例》由( B )制定。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 国务院C.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D. 教育部6. 非正式解释又称为( C )解释。
A. 法定B. 有权C. 学理D. 官方7. 学位是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构授予个人的一种终身的( B )。
A. 荣誉称号B. 学术称号C. 名誉称号D. 学历证明8.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实行的内部领导体制为(C )。
《教育法学》形考任务一

教育法学形考任务一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题目1《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发于()年。
选择一项:A.1980B.1992C.1975D.1991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1980题目2德国学者黑格尔于()年撰写了《学校法学》一书。
选择一项:A.1963B.1945C.1957D.1947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1957题目3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法的基本理论、()、教育法律责任和法律救济。
选择一项:A.教育法律行为B.教育法律规范C.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D.教育法律关系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与义务题目4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法、()及其规律。
选择一项:A.教育法律义务B.教育法律意识C.教育法律权利D.教育法律现象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教育法律现象题目5教育法的特性是指由教育法特定的()和特定的内容所决定的不同于其他法律的个性特点。
选择一项:A.义务B.调整对象C.环境D.目标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调整对象题目6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全部教育法所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是制定和执行教育法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
选择一项:A.行为规范B.工作标准C.价值准则D.法律关系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价值准则题目7教育法的效力是指教育法的适用范围,它包括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效力。
选择一项:A.对组织的B.对人的C.对人或组织的D.对事的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正确答案是:对人或组织的题目8下列方法中,()是指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同一事物或不同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要素或某些侧面加以比较,确定其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间的关系或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运行规律的学习方法。
选择一项:A.系统思考法B.调查研究法C.比较研究法D.文献阅读法反馈你的回答不正确题目9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二者均为教育法所确认和保障的()所享有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电大《教育法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网考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教育法学》形考共有5个任务。
任务1、任务2、任务5是客观题(01任务_A 、02任务_A 、05任务_0001),任务3、任务4是主观题。
在考试中,可以多次抽取任务1、任务2、任务5试卷,直到出现这几套试卷中的任意一套,就可以按照该套试卷答案答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
01任务_A
一、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
)
1. 教育法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调整教育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A. 错误
B. 正确
2.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行,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 错误
B. 正确
3. 政府规章是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A. 错误
B. 正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此项规定为义务性规范。
A. 错误
B. 正确
5. 学校教育权属于国家教育权的范畴,学校教育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得放弃和转让。
A. 错误
B. 正确
二、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
1. 颁布于()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于2006年6月29日修订,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已于2006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
A. 1980
B. 1986
C. 1994
D. 2006
2. 下列方法中,()是指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同一事物或不同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要素或某些侧面加以比较,确定其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间的关系或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运行规律的学习方法。
A. 文献阅读法
B. 调查研究法
C. 比较研究法
D. 系统思考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规定,体现了教育的()原则。
A. 平等性
B. 终身性
C. 公共性
D. 方向性
自我保护,学会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