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例小儿水痘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水痘护理综述总结范文

水痘护理综述总结范文

摘要:水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性皮肤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水痘病毒感染后,患者会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

本文综述了水痘的护理要点,包括病情观察、皮肤护理、饮食管理、心理护理等方面,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一、病情观察1. 体温监测: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如体温超过38.5℃,应及时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2. 皮疹观察:注意皮疹的数量、分布、形态和颜色变化,观察有无继发感染。

3. 呼吸道症状观察:注意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二、皮肤护理1. 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皮疹部位,避免用手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2. 避免刺激:使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皮疹部位,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或沐浴露。

3. 穿着宽松: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摩擦皮疹部位。

4. 避免阳光直射:外出时,佩戴帽子或使用遮阳伞,防止紫外线对皮疹部位的刺激。

三、饮食管理1. 供给充足水分: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皮肤水分平衡。

2. 高蛋白饮食:给予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鱼肉、豆腐等,促进皮疹恢复。

3. 丰富维生素: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等,增强机体免疫力。

4. 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减少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避免加重病情。

四、心理护理1. 建立信任关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2. 解答疑问: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消除顾虑。

3. 鼓励患者: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 家庭支持:指导家属做好家庭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总结:水痘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护理过程,包括病情观察、皮肤护理、饮食管理和心理护理等方面。

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充分了解水痘的护理要点,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7例水痘学员的护理体会

17例水痘学员的护理体会

・174・护理探讨《人人健康》Health For Everyone 2016年22期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典型临床表现是发热、全身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呈向心性分布,皮疹数目愈多,则全身症状愈重[1]。

多见于儿童,具有高度的传染性,易造成小区域的流行,愈后可获终身免疫。

[2]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15年下半学年(2015年9月~2016年1月),我门诊部收治17例水痘学员,均为男学员,年龄17-21岁,疗程最短两周,最长三周。

1.2 临床表现:17例均有发热(体温37.5℃~38.5℃)、皮疹多而密集,水痘大概于5日內分批出现,呈小水泡状,开始时颜色清亮,后变浑浊,小水泡出现约3天后变干、结痂。

疱液清晰,先发于躯干,逐渐波及头面部及四肢,呈向心性分布,皮肤瘙痒明显,伴有轻微头痛,眼结膜充血。

2 治疗给予静脉滴注利巴韦林0.4g ,对于头痛发热、结膜炎者给予对症处理,并进行隔离治疗,隔离至出疹后7日。

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所有学员均痊愈出院。

3 临床护理3.1 心理护理:患病学员常因剧烈疼痛而产生焦虑、恐惧、烦躁等心理,加上水痘大多出在面部,担心水疱疹结痂后会留下瘢痕,影响自身形象而产生不良心理。

医护人员此时应加强对患病学员的心理护理,消除其负性心理,并教会学员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减轻疼痛和瘙痒症状。

要求患病学员积极配合隔离治疗,并讲解水痘的知识及隔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预防传染病流行。

3.2 一般护理:进行呼吸道隔离,隔离至水痘疱疹完全结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后14日。

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3周,免疫力低者可应用丙种球蛋白。

病室经常通风,每天对病室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一次,每次30分钟。

对水痘学员用过的物品及时消毒,采用消毒剂或煮沸消毒,背服采用日光暴晒消毒。

3.3 皮疹护理:嘱水痘学员避免抓破疱疹,皮肤瘙痒严重者涂炉甘石洗剂,水痘结痂后不要强行抠掉,让其自行脱落,以免留下瘢痕影响美观。

小儿水痘护理方式分析与研究

小儿水痘护理方式分析与研究
收稿日期:2019--05
336
方面,可多进食绿豆水、鲜芦根汤等,并增加蛋白质的摄人以 改善机体免疫力,多摄入丰富膳食纤维新鲜蔬菜水果。⑥皮 肤护理。做好水痘患儿的皮肤护理,避免搔抓,必要时给予纱 布包裹,勤剪指甲。水痘患儿衣物柔和,以免损伤皮肤【3】。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满意度;dxJL家长对于水痘知识认知 水平、退热的平均时间、d,JL治疗的遵医行为;护理前后/bJL 营养指标;家长投诉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SPSSl5.0软件,t、x2分析用于数据处理;P< O.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满意度:全方位护理服务组的满意度达到了100%,常规 护理服务组仅有80%,P<0.05。 2.2/bJL营养指标:护理前两组小儿营养指标接近,P>o.05;护 理后全方位护理服务组d,JL营养指标优于常规护理服务组,
治疗的遵医行为分别是82.45±2.78分、2.11±0.31天和 84.1 1±2.79分。 2.4家长投诉的发生率:全方位护理服务组家长投诉的发生 率更少,P<O.05。全方位护理服务组出现1例,常规护理服务 组出现了8例。 3讨论
P<O.05。
其中,护理前常规护理服务组ALB(gL)、HGB(扎)分别 是23.21±4.56、84.79“.91,护理之后分别是31.42“.26、
92.68±4.21。护理前全方位护理服务组ALB(学乱)、HGB(gL) 分别是23.21±4.56、84.79±4.91,护理之后分别是36.21±5.1 l、
】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99.
小儿水痘护理方式分析与研究
吴易红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小璜镇卫生院防疫科,江西抚州331813) 摘要:目的:了解小儿水痘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10月的20例小儿水痘患儿,随机分组,常规护理服务

小儿水痘的护理论文

小儿水痘的护理论文

陕西中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题目:小儿水痘的护理姓名:学号:专业:层次:年级:完成日期:指导教师:【摘要】通过对本院播散型水痘患儿34例的护理,本文指出护理人员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配合医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精心的皮肤护理等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水痘,播散型/治疗; 传染病; 护理; 儿童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的急性传染病。

人群普遍易感,6个月以下婴儿较少见,孕妇患水痘时,胎儿可被感染。

免疫功能缺陷者可出现播散型水痘,重症水痘可发生水痘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间质性心肌炎及肾炎等[1]。

本院共收治小儿水痘播散型患儿3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6 12~2008 12本院共收治小儿水痘播散型患儿34例,其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12 d至3岁;平均住院14 d;患儿周身可见密集分布红色斑疹、丘疹、水痘疹、脓疱疹。

21例伴肺炎,19例合并心肌炎,2例合并肝炎。

34例患儿均给予对症支持,抗病毒、抗感染治疗及精心护理,患儿均痊愈出院。

1.2 护理措施1.2.1 消毒隔离本组34例患儿均安置在安静的隔离病房,室温保持在22~24 ℃,相对湿度50%~60%。

每日紫外线照射2次,每次1 h,照射时遮盖暴露部位皮肤。

每日通风2次,地面用1 000 mg/L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婴儿尿布、衣物高压消毒后使用;玩具消毒液浸泡后用清水清洗;医护人员接触患儿时做好手消毒。

34例患儿均无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1.2.2 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皮疹的变化。

本组10例呼吸急促的患儿给予低流量吸氧,鼻导管及湿化瓶内蒸馏水每日更换,严格控制氧流量,观察缺氧症状有无改善。

6例心衰患儿注意观察心率变化,西地兰缓慢静推时间≥20 min;静滴丙种球蛋白时,滴数控制在每分钟15滴。

21例高热患儿测体温时在旁监护,防止体温计破损,造成患儿损伤。

温水擦浴时动作轻柔,禁用阿司匹林退热,患儿经过3~8 d体温恢复正常。

重症新生儿水痘的护理案例

重症新生儿水痘的护理案例

重症新生儿水痘的护理案例
护理案例
一名重症新生儿罹患水痘,入院护理治疗,具体护理操作如下:
病情护理
1.以安全、舒适为原则,定期检查护理新生儿,并根据新生儿的
特殊需求,选择合理的护理方案;
2.注意新生儿的精神情绪,通过亲情、关怀来传递温暖的和谐的
空气,平衡新生儿的心理状态;
3.定期监测新生儿的体温进行护理,保持新生儿的舒适度,并尽
可能保持新生儿的皮肤的清洁;
4.根据新生儿的免疫水平,采取有效的口腔护理方式,以达到延
缓发生伤口感染的目的。

营养护理
1.每天定时检查新生儿母乳吸收状况,并定期监测新生儿的体重;
2.科学喂养,定期给予营养品,满足新生儿的充分营养需求;
3.调动新生儿母乳的分泌,以防止乳汁分泌不足及因发热、抽搐
等造成的新生儿中毒;
4.及时排尿,以避免新生儿皮肤灼伤,减少水痘病情加重。

药物护理
1.根据新生儿的身体状况及水痘后遗症,合理用药;
2.根据新生儿的具体症状,用消炎镇痛药治疗发烧;
3.定期监测抗体水平,确定及时合理地施以疫苗接种;
4.及时预防新生儿可能出现的感染,针对新生儿可能出现的皮肤
病情,合理用药。

以上就是重症新生儿水痘的护理案例,主要包括病情护理、营养
护理以及药物护理三个方面的护理内容。

在新生儿的重症水痘护理中,护士需要根据新生儿的特殊需求,采取合理的护理方案,采取有效的
护理措施,以减少新生儿发生不良反应以及增强免疫力,有效保护新生儿健康。

小儿水痘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小儿水痘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小儿水痘案例分析报告范文小儿水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

水痘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瘙痒,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并发症。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小儿水痘案例,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断过程、治疗措施以及预防策略。

案例描述:患儿,男,5岁,因发热、皮疹入院。

患儿于入院前3天开始出现低热,体温波动在37.5℃-38.5℃之间,同时伴有轻微的咳嗽和流涕。

家长未予以特别重视。

随后,患儿体温逐渐升高,最高达到39.2℃,并在躯干、四肢出现红色斑丘疹,疹子迅速发展为水疱,伴有明显的瘙痒感。

家长遂带患儿至医院就诊。

临床表现:入院时,患儿体温为38.9℃,精神状态尚可,但有轻微的烦躁不安。

体格检查发现:全身皮肤散在分布的红色斑丘疹,部分已形成水疱,水疱周围有红晕,部分水疱已破溃,形成小溃疡。

皮疹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头皮,四肢相对较少。

患儿有抓挠皮疹的行为,皮疹区域有轻微的红肿和渗出。

诊断过程:1. 病史采集:医生详细询问了患儿的发病过程、接触史、家族史等,了解到患儿近期未有外出旅游史,但家中有近期患水痘的亲戚。

2. 体格检查:通过观察皮疹的形态、分布特点,初步判断为水痘。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但淋巴细胞比例略有升高。

病毒学检查未进行,但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史,诊断为水痘。

治疗措施:1. 对症治疗:给予患儿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控制体温。

2. 局部治疗:使用抗病毒软膏,减少水疱的破溃和感染。

3. 预防并发症:由于水痘可能引发皮肤感染、肺炎等并发症,医生给予患儿抗生素预防性治疗。

4. 隔离措施:患儿需在家中隔离,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直至所有水疱结痂。

预防策略:1. 疫苗接种:推荐儿童在1岁和4-6岁时接种水痘疫苗,以预防水痘的发生。

2. 卫生教育:教育家长和儿童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

3. 环境消毒:对患儿居住环境进行消毒,减少病毒的传播。

儿童水痘护理范文

儿童水痘护理范文

儿童水痘护理范文
水痘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疹子和丘疹,伴随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以下是儿童水痘护理的范文,希望对家长们有所帮助。

1. 病情观察
孩子患水痘后,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注意记录以下内容:
(1)疹子出现的数量、大小和分布情况;
(2)孩子的体温、脉搏和呼吸情况;
(3)孩子是否出现其他症状,如头痛、咳嗽、喉痛等。

及时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可以帮助家长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治疗。

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孩子患水痘时,家长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被过度汗湿和过度干燥的环境刺激,导致皮肤过敏和瘙痒加重。

家长可以在孩子的卧室放置空气净化器,适当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清新。

3. 饮食调理
孩子患水痘时,饮食要清淡易消化,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锌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糙米、鸡肉、蛋白质和果
蔬等。

家长要避免给孩子食用辛辣、刺激性、过热或过冷的食物,避免引起孩子的皮肤瘙痒和过敏反应。

4. 皮肤护理
孩子患水痘时,皮肤护理尤为重要。

家长要给孩子浸泡温水浴,以缓解孩子的皮肤瘙痒和不适感。

家长可以在浴缸中加入小苏打、食盐、燕麦等温和的物质,帮助缓解孩子的皮肤干燥和瘙痒。

此外,家长还可以使用清凉化、舒缓化的产品,如芦荟胶、冰袋和止痒霜等,帮助缓解孩子的瘙痒感和不适感。

总之,对于儿童水痘的护理,除了及时治疗外,还需要家长做好全面的护理措施,关注孩子的饮食、健康和心理状态,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

水痘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水痘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水痘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原发感染为水痘,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带状疱疹。

水痘为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是分批出现的皮肤黏膜的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全身症状轻微,偶可继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心肌炎、肝炎等疾病,在免疫功能缺陷的成人及儿童中,易形成播散型水痘,病死率极高。

本病整个病程平均2-3周,任何年龄均可传染,但以婴幼儿及学龄期儿童发病较多。

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现就我通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接种水痘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如何护理情况简述如下。

1、目的:对儿童接种水痘疫苗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中心接种水痘疫苗的468例儿童,对其接种后出现的16例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分析其原因及给予有效护理。

结果经过统计发现,16例不良反应中7例轻微发热、6例局部红肿及疼痛、2例皮疹、1例轻度水痘症状。

经过对症护理后,症状均得到了有效缓解。

2、不良反应:水痘疫苗健康人正常接种,一般无不良反应。

少数儿童接种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低热等一般反应,多无需处理即可自愈。

极少数儿童会出现过敏反应、皮疹、皮炎、紫癜等,或者发生水痘样皮疹、带状疱疹等疫苗相关疾病,经抗过敏、抗病毒、对症等治疗后,即可痊愈。

有的人還可以偶合水痘、胸腺肥大致类中毒反应等疾病。

偶合疾病是受种者种苗时间与其患病时间发生了重叠,接种任何疫苗都可能发生,不属于疫苗接种反应。

3、护理措施:3.1接种前的护理对家长或者监护人询问:(1)孩子是否注射过人免疫球蛋白,如注射过至少应间隔1个月后。

(2)注射水痘的年龄为1周岁以上的儿童。

此年龄段的孩子说不出哪里不适,我们应提醒家长近期孩子是否有抠嘴、抓耳等反常行为,如有应到相关科室做检查。

(3)1周内不服用抗生素及退热药物,或有青霉素类过敏史,吃鸡蛋后脸及身体有红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例小儿水痘的护理心得
摘要:目的:讨论水痘患儿的护理方法。

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特别是在流行季节-冬春季节,又有与水痘病人的接触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出疹情况及实验室检查,做出判断;给予及时必要的健康宣教。

关键词:小儿;水痘;皮肤护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40-01
【临床表现】潜伏期14~16日,有时达3周。

(1)前驱期婴幼儿常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年长儿可有低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出疹期皮疹以红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结痂顺序演变。

疮疹椭圆形,3~5mm大小,周围有红晕,无脐眼,经24小时,水疱内容物变混浊,壁薄易破,常伴痛痒,愈后多不留疤痕。

皮疹连续分批出现,每批历时l~6日,同一时间可见不同性状的皮疹。

皮疹呈向心性分布,首发于躯干,后至脸、肩、四肢。

部分患儿疱疹亦可发生于口腔、咽喉、结膜和阴道粘膜,破溃后形成溃疡。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以小儿为主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皮肤黏膜分批出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并同时存在为特征。

2011年9月-2012年5月我科收住16例水痘患儿,经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和抗病毒治疗,均已治愈出院。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6例水痘病人中均为儿童,其中男12例,女4例;年龄1岁~12岁;患儿多表现畏寒、发热,体温38 ℃~40 ℃,精神萎靡,食欲差,哭闹,继而出现皮疹,主要在躯干和头面部,逐渐延及四肢,呈向心分布,可分批出现丘疹、水痘疹、痂疹。

疱疹呈卵圆形,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疱液透明,数日后结痂。

16例患儿中无一例出现并发症及皮肤感染。

1.2 治疗。

全身治疗:5%葡萄糖250 ml加喜炎平150m g和5%葡萄糖250 ml加利巴韦林200 mg静脉输注。

如有静脉输液不配合者,可口服板蓝根或浦地兰口服液10ml 3/日;如有感染可加抗生素;,发热者嘱其多饮水,采取物理降温。

严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阿司匹林。

2 护理
2.1 皮肤理
(1)嘱患儿家属注意局部卫生,保持患儿皮肤及床单位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衣服宽松、勤换洗,双手清洁,剪短指甲,避免抓破疱疹,尤其是面部皮肤,抓破后可引发继发感染,留下瘢痕。

洗发时头皮破损,更易引起感染,因此患儿隔离期间禁止洗澡、床上擦浴。

(2)注意观察患儿出疹情况,疱疹有无破溃,如有瘙痒,可用碳酸氢钠溶液或阿昔洛韦乳膏和炉甘石洗剂擦于皮疹处;1%龙胆紫涂于疱疹处每日3次~5次,促进结痂。

2.2 隔离:水痘主要经过呼吸道和接触传播,因此必须做好消
毒隔离工作,应采取呼吸道传染病隔离至疱疹全部结痂或出疹后7天。

病室早晚通风,每日紫外线消毒1次,严格限制探视人员,避免没有患过水痘的小儿或其他人群再次成为传染源和病人导致流
行范围扩大。

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及家属应学会保护自己,尽量避免接触皮肤破损处,避免院内感染。

2.3 并发症的观察:如有体温升高者嘱其多饮水,首先物理降温,不能用皮肤擦浴法降温,必要时可用药物降温,注意观察有无水分丢失,避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和脱水。

护士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认真观察皮疹的性质、范围、分布以及有无继发感染,做好交班。

2.4 健康教育:根据患儿及家长的接受程度,适时向患儿及家长讲解水痘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及预后的相关知识,指导患儿及家长要积极配合治疗,预防皮肤感染,保持良好的心态,参与治疗及护理。

告知家长,水痘传染性很强,易感儿(1~6岁)接触后90%发病,感染水痘后可获得持久免疫。

对易感人群进行免疫接种。

3 体会
对水痘患儿采用抗病毒、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及时观察及处理病情变化,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做好患者皮肤护理,治愈后皮疹结痂脱落,不留瘢痕;注意饮食和休息,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健康知识宣教,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控制疾病传播,预防并发症。

参考文献
[1] 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0:46-49
[2] 赵炳华.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56
[3] 朱延力.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