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常规

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常规1、绝对卧床休息2-4周尽量减少搬动,床头抬高15-30°。
2、给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3、禁食水24小时,防止颅内压增高而引起呕吐。
4 、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和预防呼吸道并发症防止误吸,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必要时遵医嘱做好气道湿化,以免损伤气管粘膜。
5、给予高流量吸氧或者遵医嘱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根据病情调节参数,防止脑缺氧。
6、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血压动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7 、脑出血昏迷的患者易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腹泻肠炎,呕吐咖啡样物质,应立即遵医嘱用药并观察药效。
8 、在饮食上,病情较轻者,无意识障碍,无吞咽困难者,应近普食或半流食,宜选择清淡食物,少食多餐,进食不要过急,以免引起呛咳,做好病人口腔护理。
9 、昏迷或吞咽困难者,应给予鼻饲,鼻饲前先抽胃液,检查胃管是否早胃内,是否有出血等,注意病人的消化情况,出现付账,腹泻应了解有无低血钾或过多的进食糖类。
10 、在恢复期要加强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
瘫痪肢体被动活动,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活动,防止肌肉挛缩,注意劳逸结合,鼓励病人作适当体育锻炼,控制饮食,生活要规律防止情绪波动防止再出血。
11、做好病人皮肤护理、按时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
12、做好头部冷敷、如患者体温过高遵医嘱用药或者物理降温。
13、如病人的意识障碍逐渐加重,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消失,呼吸不规则,血压升高,脉搏缓慢,提示脑疝发生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生尽早抢救。
14、翻身时注意管道避免脱落。
15、做好病人基础护理、班班认真交接。
16、保持手术部位敷料清洁干燥、如渗血现象时及时换药。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脑出血护理

脑出血护理【一般护理】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床头抬高l50~300,保持环境安静。
避免各种刺激。
2.翻身时动作轻柔,尽量避免移动,必须更换体位及治疗,护理时,动作要轻,翻身角度不宜太大。
3.病情危重者发病24~48小时内禁食,72小时仍不能自口进食者,可行鼻饲流质饮食。
4.急性期每小时测体温1次,如有高热,可于头、腋窝、腹股沟等处放置冰袋进行物理降温。
5.观察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及性质,及时留取标本,以防消化道出血。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气管、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如呼吸道分泌物量多、不易吸出时,准备气管切开用品。
如有肺炎时,及时做痰培养及抗生素敏感试验。
7.注意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准确记录入量,及时留取血标本,查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尿素氮等,了解结果,及时提供医师参考。
8.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心理护理】1.有些脑出血病人经过治疗,虽脱离了危险,但却留下了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心理上也会发生变化。
有的害怕病治不好,死神会随时降临;有的悲观失望,认为自己成了残废人,人生的意义也就到此结束;还有的认为自己的衣、食、住、行都不能自理,已成为社会及家庭中多余的人和包袱。
凡此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药物治疗效果,也不利于康复训练的实施,因此,应积极进行心理护理。
2.稳定病人的情绪,避免一切忧愁、悲伤、烦恼等不良刺激,护士及家属应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主动地帮助病人洗脸、喂饭、洗澡、处理大小便等。
事事处处关心爱护,不得有任何不耐烦的表现,不讲任何伤情感的话,使病人心情舒畅,不孤独,树立继续生活的勇气。
3.要积极进行心理疏导,脑出血的病人神志清醒后,即可给病人讲解脑出血的有关知识,让病人了解本病多由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引起,故不能急躁,不要坐起,要安心养病,按时用药,不要屏气用力,很好配合医师治疗。
通过心理疏导,多数病人都会面对现实,看到希望,争取好的结局,大大加速病情恢复。
4.应注意保持安静、整洁、采光照明充足、布置合理、良好舒适的治疗环境,这样可有助于稳定情绪,促进心理康复。
最新脑出血的护理常规

脑出血的护理一、概念脑出血也称脑溢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血液溢出。
二、护理问题1、疼痛与颅压增高有关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限制活动卧床休息有关3、躯体移动障碍与偏瘫有关4、语言沟通障碍与失语有关5、便秘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有关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偏瘫、感觉障碍、尿失禁有关7、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肺部感染长期卧床、昏迷有关8、有误吸的危险与昏迷有关9、营养失调:低天机体需要量与天咽困难、昏迷有关三、护理措施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2~3周,避免一切可能使患者血压和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包括移动头部、用力大便、情绪激动等。
有精神症状如躁动时,加床栏。
2、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同醇、丰富维生索及易消化饮食。
发生应激性溃疡者应禁食。
有意识障碍及乔咽障碍者予以鼻饲流质。
3、根据医嘱治疗和观察药物疗效。
静脉滴注20%f甘露醇时,应防止药物外渗,保证脱水效果,做到每次在30分钟内快速滴完,并观察尿量,如4小时内尿量<200ml应慎用或停用。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再出血、消化道出Jf|L、脑疝等并发症。
及时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瞳孔变化,监测尿量和水、电解质变化。
如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血压升高、神志障碍加深、脉搏变慢、呼吸不规则等,应警惕脑疝形成。
若患者出现呃逆、腹部饱胀、胃液呈咖啡色或解黑色大便,提示消化道出血,应立即通知医师及时给予止血药物。
5、保持呼吸道通畅,神志不清者头偏向一侧,勤吸痰,防异物及痰液堵塞。
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吸人性肺炎和肺不张。
6、对于拟手术治疗者,协助做好手术准备。
7、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和预防压疮护理,尽早进行肢体功能和语言康复训练。
8、给予心理安抚和支持,鼓励积极治疗。
四、健康指导1、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忌暴饮暴食,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突然用力过度等不良刺激,预防再出血。
2、遵医嘱服药,控制血压、血脂等。
高血压者不应自行增减或停用降压药。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护理观察要点1、有无进行性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症状。
2、有无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如偏瘫、失语、感觉丧失、去皮质强直等。
3、其他重要脏器功能情况,如心、肾功能。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按神经外科术前一般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遵医嘱正确使用降压药,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预防再出血护理:保持病室安静、舒适限制探视,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用排便、剧烈咳嗽等,防止血压升高再次引起脑出血量增多。
4、体位:予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抬高床头30°,避免头部大幅度翻动。
5、安全护理:躁动不安者,予适当约束,防止意外损伤;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予氧气吸入,防止窒息。
术后护理1、按神经外科手术后护理常规。
2、预防再出血护理:根据病人年龄、病前血压情况、病后血压情况确定最适当血压水平,控制高血压,预防再出血。
3、并发症护理①再出血:多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应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状况等,注意有无颅内压增高症状,控制血压在稳定水平,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活动。
②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预防口腔、肺部及泌尿道感染的发生。
③中枢性高热:多见于术后12-48小时。
体温达40。
以上,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脉搏快速、呼吸急促、瞳孔缩小等,需及时采用物理降温或亚低温治疗,并按高热及亚低温治疗护理。
④癫痫发作:多发生于术后2-4天脑水肿高峰期。
术前需常规予抗癫痫药物以预防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时按癫痫护理常规。
4、营养: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饮食,吞咽功能障碍者,给予鼻饲饮食。
5、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健康教育1、注意气候变化,规律按时服降压药,定期监测血压,切忌血压忽高忽低,控制血压在适当水平。
2、保持心态平衡,控制不良情绪,避免情绪激动。
3、按时服抗癫痫药,定期查肝功能。
疗养院脑出血疗养者护理常规

疗养院脑出血疗养者护理常规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急性期死亡率为30%~40%o大脑半球出血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占20%。
一、临床表现1.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
2,发病前常无预感,少数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和口齿不清等前驱症状;多在情绪紧张、兴奋、排便、用力时发病。
3.起病突然,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病情发展至高峰。
血压常明显升高,并出现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
呼吸深沉带有鼾声,重则呈潮式呼吸或不规则呼吸。
二、护理措施1.休息与安全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2〜4周,抬高床头15-30度,以减轻脑水肿;谙妄、躁动患者加保护性床栏,必要时给予约束带适当约束;保持环境安静、安全,严格限制探视,避免各种刺激,各项治疗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
4.生活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昏迷或有吞咽障碍者,发病第2〜3天应遵医嘱胃管鼻饲。
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和大小便护理,预防压疮。
发病24〜48小时内变换体位时应尽量减少头部的摆动幅度,以防加重出血。
保持肢体功能位置,指导和协助肢体被动运动,预防关节僵硬和肢体挛缩畸形。
5.保持呼吸道通畅。
6.病情监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并记录;使用脱水降颅压药物时应注意监测尿量及水电解质的变化,防止低钾血症和肾功能受损。
7.脑疝的护理(1)评估有无脑疝的先兆表现应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躁动不安、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不规则、一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加重等脑疝的先兆表现,一旦出现应立即报告医生。
(2)配合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根后坠和窒息,及时清除呕吐物和口鼻分泌物,迅速输氧。
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快速脱水、降颅压药物,如静滴甘露醇应在15〜30分钟内滴完。
备好气管切开包、脑室穿刺引流包、监护仪、呼吸机和抢救药物。
8.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1)病情监测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呃逆、上腹部饱胀不适、胃痛、呕血、便血、尿量减少等症状和体征;胃管鼻饲的患者,注意回抽胃液,并观察胃液的颜色是否为咖啡色或血性,观察有无黑便,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留取标本检测大便潜血试验。
护理常规脑出血护理常规重症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脑出血护理常规重症患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脑出血患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病情较为复杂,对患者的生命造成了威胁。
以下是关于脑出血患者的常规护理措施。
1.安全护理:脑出血患者往往处于昏迷状态,需要将床栏抬高并加固,防止患者自行离床或摔倒。
同时,要保持环境整洁、无障碍物,避免患者被物体撞伤。
2.神经功能观察:及时观察和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肢体活动情况、呼吸情况等。
对于昏迷患者,还需要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的生命体征。
3.心理支持:脑出血患者往往因疾病的严重性、生活突然发生的改变等原因,会出现情绪波动、焦虑或抑郁等心理问题。
护士需要与患者和家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并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
4.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常会出现吞咽肌无力,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滞留,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护士应及时进行口腔护理,并辅助患者清除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5.饮食护理:脑出血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可口服少量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和软食。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食欲和吞咽功能,合理安排饮食,并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吞咽困难。
6.皮肤护理:长期卧床的脑出血患者容易出现压疮,护士需要定时翻身和更换体位,并给予皮肤保护,如适时按摩和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
7.预防并发症:脑出血后常伴有高血压、脑水肿、感染等并发症,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体温、神经功能等指标,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8.康复护理:在病情稳定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肌力训练、平衡训练、言语和语言康复等。
护士需要配合康复医师,制定合理的康复护理计划,并指导患者进行训练。
9.定期复查和及时处理异常:脑出血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头颅CT检查和血常规等检查,以了解病情变化。
护士需要及时处理发现的异常,并向医生报告。
在护理脑出血患者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与家属保持沟通,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脑出血术后病人护理措施

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卒中,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术后护理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脑出血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1. 患者术后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给予充分关心、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与患者及家属保持良好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
3. 鼓励患者参与康复训练,增强康复意识。
二、生命体征监测1.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对于血压异常的患者,应遵医嘱给予降压治疗,将收缩压控制在120-130mmHg之间。
三、呼吸道护理1.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背,防止痰液堵塞气道。
2. 对于痰液较多的患者,及时给予吸痰,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3. 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四、营养支持1. 术后患者营养需求较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2. 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给予鼻饲饮食,保证营养摄入。
3.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五、预防并发症1. 预防肺部感染:定时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口腔护理,预防口腔感染。
2.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必要时给予抗凝治疗。
3. 预防褥疮:保持床铺整洁、干燥,定期翻身,预防局部皮肤受压。
4. 预防应激性溃疡:遵医嘱给予抑酸药物,防止胃酸反流。
六、康复训练1. 早期进行肢体功能训练,防止肢体失用性萎缩。
2. 鼓励患者进行语言、吞咽功能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3. 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调整康复计划。
七、健康教育1.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2. 嘱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脑出血的因素。
3. 鼓励患者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
总之,脑出血术后病人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度过术后康复期,提高生活质量。
脑出血病人护理要点

脑出血病人护理要点脑出血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危重,需要及时的护理措施。
下面将介绍脑出血病人护理的要点,希望对临床工作者和患者家属有所帮助。
一、监测生命体征脑出血病人护理的首要任务是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指标。
因为脑出血会导致脑组织损伤和脑水肿,且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如高血压、脑积水等,因此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脑出血病人因病情严重,常常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护理人员要定期翻身,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分泌物积聚引发窒息。
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状况,及时处理呼吸窘迫的情况,如给予氧气吸入、支持性呼吸等。
三、控制血压脑出血病人常常出现高血压的情况,因此控制血压是非常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
护理人员应定期测量血压,如果血压超过正常范围,则需要及时给予降压药物。
但要注意,降压过快或过度可能导致脑灌注不足,因此在降压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脑出血病人常常伴随着脑水肿和脑积水,因此需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护理人员要定期测量患者的血液电解质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给予适当的补液和药物治疗。
同时,要注意避免过度补液和过度利尿,避免加重脑水肿和脑积水的情况。
五、预防感染脑出血病人因病情严重,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
护理人员要注意做好感染预防工作,包括定期更换床单、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等。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变化和感染症状,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六、营养支持脑出血病人因病情严重,常常出现食欲不振、吞咽困难等情况,导致营养不良。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
如果患者无法进食或吞咽困难,可以考虑通过管饲或静脉营养支持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七、心理疏导脑出血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影响较大,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可以通过与患者和家属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和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的护理
一、概念
脑出血也称脑溢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血液溢出。
二、护理问题
1、疼痛与颅压增高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限制活动卧床休息有关
3、躯体移动障碍与偏瘫有关
4、语言沟通障碍与失语有关
5、便秘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偏瘫、感觉障碍、尿失禁有关
7、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肺部感染长期卧床、昏迷有关
8、有误吸的危险与昏迷有关
9、营养失调:低天机体需要量与天咽困难、昏迷有关
三、护理措施
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2〜3周,避免一切可能使患者血压和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包括移动头部、用力大便、情绪激动等。
有精神症状如躁动时,加床栏。
2、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同醇、丰富维生索及易消化饮食。
发生应激性溃疡者应禁食。
有意识障碍及乔咽障碍者予以鼻饲流质。
3、根据医嘱治疗和观察药物疗效。
静脉滴注20%f 甘露醇时,应防止药物外渗,保证脱水效果,做到每次在30 分钟内快速滴完,并观察尿量,如 4 小时内尿量<200ml应慎用或停用。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再出血、消化道出Jf|L 、脑疝等并发症。
及时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瞳孔变化,监测尿量和水、电解质变化。
如出现头痛、呕吐、视神经盘水肿、血压升高、神志障碍加深、脉搏变慢、呼吸不规则等,应警惕脑疝形成。
若患者出现呃逆、腹部饱胀、胃液呈咖啡色或解黑色大便,提示消化道出血,应立即通知医师及时给予止血药物。
5、保持呼吸道通畅,神志不清者头偏向一侧,勤吸痰,防异物及痰液堵塞。
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吸人性肺炎和肺不张。
6、对于拟手术治疗者,协助做好手术准备。
7、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和预防压疮护理,尽早进行肢体功能和语言康复训练。
8、给予心理安抚和支持,鼓励积极治疗。
四、健康指导
1、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酒,忌暴饮暴食,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突然用力过度等不良刺激,预防再出血。
2、遵医嘱服药,控制血压、血脂等。
高血压者不应自行增减或停用降压药。
3、指导肢体功能瘫痪者尽早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
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