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典型形象

合集下载

试论张恨水《金粉世家》中的人物形象冷清秋

试论张恨水《金粉世家》中的人物形象冷清秋

试论张恨水《金粉世家》中的人物形象摘要:文章对冷清秋的性格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由于清秋出身于平民家庭,有一定的虚荣心,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但又接受了新的价值观,追求独立人格和自我价值实现,所以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识。

在她身上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的道德品格,又有一定的现代女性意识,以及卓越的知识才华。

通过冷清秋形象的分析,反观现代女性,能够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

关键词:《金粉世家》;冷清秋;性格;原因;意义张恨水是一位享誉中外、妇孺皆知的著名作家,人称“通俗文学大师”。

他一生勤奋创作,除散文、诗歌、通讯外,仅长中篇各类小说作品达一百多部,洋洋两千万余言,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做出了卓越贡献。

《金粉世家》是他在创作的黄金时期的作品,是张恨水的代表作之一,全书80万字,历时六年创作而成,刊出以后社会上出现了《金粉世家》迷。

《金粉世家》描写了一年的时间里,国务总理之子金燕西和平民女子冷清秋从恋爱、结婚、反目、离散的经过,并且通过金家这个封建大家庭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反映了总理金铨和他的妻妾们及其四子四女空虚无聊的精神世界和腐化堕落的寄生虫生活。

从文中能看出作者赞美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观,反对门第观念,主张人格独立平等,自食其力。

这些思想集中体现在作者精心塑造的完美人物冷清秋的身上。

但是,由于作者自身的思想的新旧参半,他把金家这一封建大家庭的衰败归咎于纨绔子弟承袭祖荫,不求上进,大肆挥霍造成的,没有揭示出封建制度的黑暗本质,使得《金粉世家》无形中为走向没落的封建社会谱写了一曲挽歌。

在《金粉世家》一书里,作者塑造了一系列丰满有个性的人物形象,金家的少爷们一个个游手好闲,不学无术,坐享祖业,挥金如土,在“金粉”堆里寻欢作乐,娶妾捧角,跳舞嫖妓,无恶不作。

金家的女人们精神空虚,百无聊赖,互相之间争风吃醋,勾心斗角。

小说塑造得比较典型的有代表作者理想的人物就是冷清秋,本篇文章就重点对冷清秋这个人物进行分析。

一、冷清秋形象冷清秋是一个平民女子,出身于书香之家,才貌双全。

葡萄藤上的百合花——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形象

葡萄藤上的百合花——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形象

葡萄藤上的百合花——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形象内容摘要 :冷清秋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现代知识女性。

她的身上不但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品格,她还追求独立的人格尊严,而且有着知识分子常见的宁折不弯的精神,她具有对封建思想的反抗意识,是张恨水推崇的一个典型唯美女性。

关键词:冷清秋知识女性传统女性反抗意识时代意义《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先生小说代表作之一。

以一个善良美丽、出身贫寒的才女冷清秋与国务总理七公子金燕西由定情、结婚到反目、出走的爱情为线索,描绘了北洋军阀时期的国务总理金铨一家的兴衰,展示了封建官僚,上层社会勾心斗角、争权夺利、骄奢淫逸、腐朽不堪的精神面貌。

“小说从寒门之士的世界去看豪门家族的世界,在两个世界的纠缠、反差和裂变的过程中反省人间的清与浊,揭露了当年官场和一般中上层的社会病相。

小说的主题已触及到妇女追求独立人格实现自我价值的问题”【1】。

冷清秋,受过五四思想熏陶的有才华的女子,不会轻易对金钱屈服。

刚开始金燕西追求的时候,她并没有对他一见钟情,反而觉得金燕西是纨绔子弟,对他不屑一顾。

不知不觉,冷清秋就被金燕西的金钱所包围。

为了能够接触到冷清秋,金燕西花钱租下了她家隔壁的院子,并且在院墙上开了道。

甚至去了冷清秋的学校当代课教师。

金燕西还在清秋家的葡萄藤上挂满百合,最终他赢得了清秋的心。

在音乐声中,他们拥抱在百合花下的葡萄藤里。

于是这样一个出生于没落书香世家的清贫女子,不再矜持,把自己的芳心倾于了富家公子金燕西,嫁入豪门,从此开始了她坎坷的一生。

冷清秋出身于书香世家,从小饱读诗书,知书达理,可谓才高八斗。

她洁身自好、冰清玉洁。

爱慕虚荣的世俗观念让她堕入情网,但她一旦看清了金燕西纨绔子弟的本来面目,就敢于冲破封建传统观念的藩篱,毅然出走,走向了与金燕西决绝的道路。

这种毅力就与她所受教育有关,她进过新式学堂,接受了新思想,她认为“夫妻是完全靠爱情维持的,既没有了爱情,要这名目上的夫妻何用。

”“自己过去是让金燕西花钱买了这颗心了”“女子屈服于金钱势力,实在可耻,作纨绔子弟的妻妾,真是人格丧尽。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形象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形象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形象作者:王瑀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5年第1期王瑀(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 110034)摘要:《金粉世家》是张恨水的代表作品,冷清秋是张恨水着力塑造的一个独特的女性形象,不仅有传统女性的吃苦耐劳的本性,也有现代女性的大胆与对自由的追求[1]。

作者创作的冷清秋这个形象是与本人的人生经历和历史文化背景分不开的,同时冷清秋这一人物形象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同时对现在的女性具有现实启示意义,也会让人对现代的女性命运进行深深的思考。

关键词:传统女性;现代意识;创作原因;形象意义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3-0258-01收稿日期:2015-01-11作者简介:王瑀(1992-),女,辽宁开原人,本科在读,沈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

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一、冷清秋的形象《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美,有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给人以纯洁之感、素雅之感。

《金粉世家》中的冷清秋具有优良的品德,质朴、矜持,典型的传统东方美女,同时又聚集了现代女性对于爱情以及最后绝望出走的大胆与对自由的追求。

但是,在《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内心也是坚强的,在她瘦弱的背后,她有坚强的信念,从她的身上,读者可以看到了中国传统女性吃苦耐劳的本性,冷清秋的身上还具有现代女子追求自由、独立的个性特征。

二、作者塑造冷清秋形象的原因1.作者创作冷清秋形象的历史文化背景《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形象创作是在“五四”时期,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人道主义、个性解放等西方资产阶级新思潮日益风靡全国,深入人心,它成为当时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重要武器。

“五四”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成果,就在于开始打碎了封建礼教的旧思想,发现了“人”的价值,提高了人的尊严感。

因此,最受压迫,最没有“人”的权利的妇女问题,不能不引起这一运动的先驱者们的普遍关注而被推到重要位置[2]。

《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人物形象

《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人物形象

《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人物形象1、介绍《金粉世家》及冷清秋的基本背景《金粉世家》是一部由梁羽生所著的长篇武侠小说,以王家大院为背景,讲述了金家三位女儿金铁霖、金铁山和金铁花的故事。

而在这个故事中,冷清秋是一位备受关注的人物,他的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2、冷清秋的性格及能力的深度评估冷清秋的形象塑造得非常立体,他内心深处隐藏着睿智、坚韧和悲情。

在小说中,他不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是刚烈的侠客,又是心思缜密的谋士,这种性格的丰富多样使得他非常具有吸引力。

而且,他的武功高强,是金家的重要支柱之一,但他也有着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3、冷清秋在故事中的作用及影响作为金家的重要成员,冷清秋在故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的智谋对金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金家解决了许多难题。

他的高强的武功也多次挽救了金家危难之际。

在整个故事中,冷清秋的形象是一个伟大而又不被理解的角色,他的一生充满了悲欢离合,这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情感。

4、个人观点及总结随着对冷清秋形象的深入了解,我发现他不仅是一名出色的武侠,更是一个备受磨难的人。

他的复杂性和矛盾性非常引人注目,对于金家的影响远远超出一般的故事角色。

通过对冷清秋形象的剖析,我们不仅对整个《金粉世家》的故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冷清秋形象的深度评估,我们能更深入地理解他在整个故事中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他所承受的孤独和无奈。

对于金家的影响也更加清晰。

冷清秋的形象是《金粉世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他的形象的复杂性和深刻性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许多精彩的色彩。

《金粉世家》是一部以王家大院为背景的长篇武侠小说,讲述了金家三位女儿金铁霖、金铁山和金铁花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冷清秋是一位备受关注的人物,他的形象深受读者喜爱。

冷清秋的形象非常立体,他内心深处隐藏着睿智、坚韧和悲情。

在小说中,他不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既是刚烈的侠客,又是心思缜密的谋士,这种性格的丰富多样使得他非常具有吸引力。

作品金粉世家赏析

作品金粉世家赏析

《金粉世家》作品赏析《金粉世家》是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早期新闻生涯积累的生活素材的一次集中展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务总理的儿子金燕西偶遇平民女子冷清秋,不惜一切代价苦苦追求,而学生身份的冷清秋虽内心清高、孤傲,但囿于对金燕西的绝对信任,与他一起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于是和金燕西演出了一场从恋爱、结婚到婚变、出走的感情悲剧。

冷清秋是张恨水笔下最具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的一个典型形象.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的道德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以及卓越的知识才华.三者的完美结合,构成了冷清秋人物形象独特的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冷清秋,人如其名,清丽秀雅、端庄娴静、知书达理,同时也如秋月般皓洁冰冷,这样一个出生于没落书香世家的清贫女子,生于书香门第的她,给人一种素雅的美,也许正如她喜欢的百合花一样,给人以纯洁、自然。

一、冷清秋是现代知识女性的典范冷清秋可以说是20世纪初现代知识女性的代表人物。

冷清秋才气逼人,这种现代美不仅体现在人物的外在的物质表现上,而且还体现在颇具现代意识的婚姻上。

清秋的才艺、诗情、操守,既有东方式的传统风范,又具有现代女性的气质。

在与金燕西的交往中,始终不卑不亢,没有取悦与献媚,追求一种自然而率真的感情。

正是他身上散发出的超然与洒脱,战胜了身份和地位都远在她之上的富家小姐,征服了金府。

二、冷清秋是具有悲剧性色彩的女性冷清秋作为独生女生活在偏僻落花胡同中冷宅,她所具有的悲剧命运在她的婚前就已经或多或少的有所体现,如单亲的家庭环境,在学校接受新式教育,儒学、佛学思想的双重影响等等,只是从冷清秋结婚的那一刻她的悲剧命运更加突显罢了。

金燕西毫无节制的腐朽生活又一次次的使得冷清秋倍感失落。

吵架成为金燕西与清秋之间的唯一交流,她选择了闭门礼佛,想以此来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与自由。

一场大火烧毁了阁楼,冷清秋携子出走了,诀别了对金燕西的眷恋。

假如他们多一点沟通,多一点相互理解,少一点不必要的猜疑,也不会导致最终的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

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形象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人物形象李华(0820110088)摘要:冷清秋是张恨水言情小说中最具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的一个典型形象。

冷清秋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道德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以及卓越的知识才华。

三者的完美结合,构成了冷清秋在现代意识中存着矜持,在传统印象里略显突兀的独特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

关键词:《金粉世家》;冷清秋;现代意识;认识价值;美学意义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一、《金粉世家》内容及写作背景《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悲剧性的爱情故事。

这部《金粉世家》从1927年2月14日~1932年5月12日在北京《世界日报》副刊《明珠》上连载,历时五年多(我的父亲张恨水,张伍),小说描写了内阁总理金铨豪门家族兴衰史,以金铨之子金燕西与小家碧玉冷清秋的恋爱、婚姻、反目、离异为主线结构全书,写出了巨宦家门一朝崩溃,整个家族树倒猢狲散的结局。

小说运用了《红楼梦》的网状结构,写了总理金铨及其四子四女的配偶外遇,下及男仆使女凡三四十人的显赫华贵的庞大家族,外及他们的姻亲女友、政客军阀、坤角妓女,形成一个枝叶婆娑、盘根错节的社会伦理关系网络,它通过这个钟鸣鼎食、世代簪缨的金粉世家展示出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豪门宦官的穷奢极欲的生活和奥秘,在“金”和“粉”的侵蚀下,在温情脉脉,天伦之乐的后面,则是狰狞丑恶的尔虞我诈,慈祥恺悌的面纱底下,隐藏着杀气腾腾的金钱厉害冲突。

[1](1)冷清秋是张恨水笔下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其“齐大非偶”的悲惨命运揭示了“高明之家,鬼瞰其室”,这个“鬼”字就是“自做孽,不可活”的“孽”,同时它也由此“家”到彼“家”,反映了整个北洋政府上层社会的众生相。

二、冷清秋形象及其意义1、冷清秋性格特征从历时的角度来看,甲午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东渐,从士大夫阶层分化出来的近代知识分子,到了五四时期,已形成一个新的知识分子阶层。

这些知识分子是从新式学校毕业或是留过学,掌握了西方现代的一些专业知识,正式从这个意义上与那些只接受过儒学教育的士大夫相比,他们被称为新知识分子。

试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形象.doc

试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形象.doc

试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形象摘要:一部被誉为“二十世纪的红楼梦”的《金粉世家》以豪门盛衰为背景,写了一个民国时期国务总理的小儿子金燕西与平民女子冷清秋从恋爱到结婚最后到分离的悲剧故事。

其中冷清秋作为张恨水着力刻画的一个人物,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冷清秋,人如其名,清高悲秋,但面对金燕西的物质利诱却凸显世俗;当燕西对其始乱终弃时,悲悯形象愈加怜人;而在大火中逃生出走,反映出她的觉醒、独立和坚强的性格。

冷清秋由清高到世俗,再到对世俗的超越,体现出她矛盾的性格和曲折的人生。

关键词:冷清秋清高世俗隐忍反抗冷清秋人如其名一样冷艳、清高、悲秋伤怀、多愁善感,正如她喜欢的百合花一样美丽纯洁,正如当空明月一样皓皓冰冷,也如金黄的葵花一样艳丽夺目。

一、艳如桃李,冷若冰霜清秋是生在寻常巷陌中普通人家的女儿,但有着出众的相貌,而且是清丽脱俗的,迥然与燕西常见到的花枝招展的交际场所中的女子。

在山野花开的郊外,燕西对这位穿着青色衣裙的素净妆饰的女子一见钟情,魂牵梦绕并穷追不舍,足以证明清秋有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

但清秋并非只是空有外表的寻常女子,她的内涵和学识更是令人折服,国文科在全校名列前茅,文学才华无懈可击,就连道之向金铨介绍清秋时,也是先呈出其诗作,后呈现出其四寸半身像,这才使金铨为燕西与清秋的婚事大加赞许。

由此可见清秋的才气与相貌一样是出众的,二者完美的结合,内外兼具,超乎常人。

冷清秋是清高的。

首先表现在她那羞涩内向的性格,不善与人交谈。

当她初见燕西站在紫藤花架边时,羞得满脸通红,并且低头扯韩妈悄悄离开。

她只喜欢静静地品味诗词歌赋,不会巴结逢迎别人,更不会为了利益而勾心斗角,相反她厌恶八面玲珑的嘴脸,对此不屑一顾,即使清贫也安然自乐。

其次表现在燕西对其曲折的追求之初。

清秋起初面对这位风流倜傥的阔少爷并没有表现出好感,燕西多次约会都被冷清秋婉拒了,这反而激起了他非得到不可的好胜心,金燕西买下了冷家隔壁的房子,并在院子中摆满了冷清秋喜欢的百合花,推到了与冷清秋家相隔的墙,还给冷家送礼,他要用车送清秋上学也遭到了拒绝。

_金粉世家_中冷清秋形象解读_梁佰利

_金粉世家_中冷清秋形象解读_梁佰利

青年,和一般的公子哥不同。再加上金燕西的穷追不舍、 些狠话又做何解释?笔者只能这样说:一个被气得发狂的
甜言蜜语,更让冷清秋模糊了双眼,失去了理智,最终感 人说的话是不能当真的,那些只能看做是他的赌气之语。
性战胜理性,她不顾一切地嫁给了他。这种失去理智的冲 试想一下,如果当冷清秋发现他们的婚姻出现问题时,能
的?”金燕西愤怒地把她拽到镜子前,让她对着镜子,问 2008,(6).
道:“你好好看看,你身上有哪一样东西不是金家的!看 [2]王少栋.独特的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论《金粉世家》中冷清秋
呀!”对于这一幕,性格刚烈的冷清秋又怎能忍受,她感 形象[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于是她丢掉了所有“属于金家的东 [3]马藜,王美丽.妥协与反叛:《金粉世家》中女性命运与女性现
冷清秋是张恨水笔下最具认识价值的典型人物,她生 活在北洋军阀时期,身上既有传统女性的优良品质与幽静 的性格,也有现代女性的意识:她追求人格平等、婚姻自 由,追求经济独立和人格尊严,勇于和男权社会相抗衡。
一 “冷清秋”,人如其名,她孤冷清丽、娴静端庄、才
气逼人。虽是一个学生,却是才女佳人,写得一手好诗; 虽出身寒门,却自尊自重,摒弃门当户对的封建思想,勇 于追求自己的爱情。
后冰冷地喊了一句:“站住!你去哪儿?是去德国吗?” 多的是她身上那种独立自主、思想深厚、性格坚韧、追求
金燕西答道:“是。”“是和白小姐一起去吗?”答: 自由平等的现代新女性意识的觉醒。
“是。”冷清秋随即从她手上拿下结婚戒指,扔到地上
愤恨地说:“把这个带走!”金燕西上下打量着她,略 参考文献:
带嘲笑地问:“只有这个吗?”“我身上还有什么是你 [1]胡红.论冷清秋的现代女性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金粉世家中冷清秋的典型形象
《金粉世家》是张恨水小说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悲剧性的爱情故事。

出身豪门世家的金燕西与平民之女冷清秋一见钟情,终成眷属。

然而爱情的大团圆的结局并不是完满的,幸福之中潜伏着不可抗拒的悲剧命运。

冷清秋是张恨水在《金粉世家》中着力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

她既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以及卓越的知识才华,可以说是张恨水笔下极具认识价值和美学意义的一个典型形象。

三者的完美结合构成了冷清秋的典型形象。

这一形象不仅表现出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无奈的思想感情,更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冷清秋,人如其名,清丽秀雅、端庄娴静、知书达礼,同时也如秋月般皓洁冰冷,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她,给人一种素雅的美。

她是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寄托着作者人生体验和理想的形象。

由于封建性的家庭教育、旧诗词歌赋的陶冶,她自觉地遵守封建礼教和道德;又由于在新式学堂里读过书,她憧憬着资产阶级的个性尊严和自由,而这两重对立的性格因素却巧妙、和谐地统一在清高、自负的女才子气质中。

清秋出身书香门第,只因父亲早死,门庭冷落,留下她和母亲置身于城市贫民之中。

她出水芙蓉般的美貌吸引了金燕西,成为他千方百计追求的目标。

由于她年幼无知,爱虚荣,被金燕西的才貌所迷惑,并在其诱骗下在西山轻率地以身相许。

嫁到金家后,她严格遵守一切礼节,处处留心,唯恐因自己出身寒微有失礼仪,惹人耻笑。

她恭顺地对待公婆,在小姑妯娌面前处处忍让。

尽管如此,金燕西还是经常折磨和欺凌她,但她忍气吞声,幻想通过苦心相劝,委曲求全,能使这个纨绔子弟回心转意。

金铨暴亡,家庭经济的危机更使他们夫妻感情日趋恶化,清秋也逐步看清了金燕西的真面目。

她有诗自责:“终乖鹦鹉贪香稻,博得鲇鱼上竹竿”,也认识到自己的处境:“女子屈服于金钱势力,实在可耻……作纨绔子弟的妻妾,真是人格丧尽。

”最后,她从虚荣与悔痛中走出,为了维护做人的尊严,她宣布:“我为尊重我自己的人格起见,我也不能再去向他求妥协,成为一个寄生虫。

我自信凭我的能耐,还可以找碗饭吃;纵然我找不到饭吃,饿死我也愿意。

”最后,她毅然放火烧掉了住房,携带幼子,逃离金家,靠卖字、课读、做手工苦度岁月。

冷清秋的美,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贯穿整个《金粉世家》。

然而偏偏是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却没有得到平常女子所拥有的家庭幸福,带着无尽的伤痛孤独地度过了凄凉的一生。

性格决定命运,矛盾的性格特征构成了冷清秋的近代女性形象,也定格了冷清秋的命运。

也许是时代使然,思想的局限性使得冷清秋形象更加趋于一位中西合璧的唯美女性。

在她身上既有现代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婚姻的理想,又有传统女性渴望嫁入豪门的庸俗愿望;既有自觉的反抗意识,又有梦醒后无路可走的迷茫与无助;双重矛盾的性格特征构成了冷清秋的近代女性形象,也定格了冷清秋的悲剧命运。

一方面,冷清秋聪慧、仁厚大度,随和可亲,她的宽容与矜持赢得了金家上下的认同。

她又有着灰姑娘嫁入豪门的爱慕虚荣,没能抵挡住金家显赫的名誉地位,没能抵挡住金燕西强大的物质刺激,在还没完全弄明白爱情为何物,还没完全了解金燕西的为人后便接受了他那潇洒不羁而又如火如荼的爱,匆匆嫁人,正是她天真的性格,使她从迈进金府的那天起,就开始了她不幸的命运。

另一方面,作为一位具有现代意识的女性,冷清秋有着不同
于传统的婚姻观念,她试图打破门第偏见,融入金家。

不料却适得其反,开启了厄运之门。

而冷清秋的高傲与反抗为其命运增添了些许悲剧色彩。

可以说冷清秋的悲剧不仅是命运悲剧,更是性格悲剧。

张恨水别具匠心安排冷清秋走进豪门金府,就像《红楼梦》里林黛玉进贾府一样,然而与林黛玉不同的是,冷清秋实现了自己的爱情,在她身上洋溢着一种现代气质的美。

冷清秋是一个相当有才华的气质非凡的现代女性,按理说不应该看上金燕西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玩世不恭的豪门少爷。

然而,一个正值青春年少且情窦初开的少女,遇到一个相貌英俊、风度翩翩,又处处对自己关怀备至的青年男子,面对猛烈的爱情进攻,哪个女子不动情?这种感情让人无法抗拒,于是爱情的火焰在冷清秋的心中瞬间迸射出来,并且一发而不可收。

在爱情面前,感性战胜了理性,那么所谓的门第之见、思想差异统统不虑,冲动成就了爱情的浪漫,爱情火花般得到炽热,让冷清秋忘记了自我。

冷清秋明明很清楚自己不适合当金府的少奶奶,但是为了爱情,她还是决定走这条路。

她明明知道自己与金燕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但她坚信不同的两个人也可以在一起,只要他们彼此相爱。

单纯的冷清秋不知道有了爱,并不代表拥有一切,她赌上了自己的人生与金燕西结合,幸福地和金燕西牵手踏上了绵延不绝的红地毯。

冷清秋身上体现着现代女性追求自由平等婚姻的理想,她追求独立、思维新潮,憧憬着资产阶级的个性尊严与自由,即使在腐朽堕落的金府,依然能够洁身自好,出淤泥而不染。

然而,冷清秋性格中的现代气质使她通过自由恋爱换来的不是幸福美满的婚姻,反而是冰冷的牢笼的束缚,她因看不惯其他少奶奶整日无所事事,自己就开始外出谋业,却招来非议,使她在金家的立场变得更加难堪。

如果没有所谓的现代意识在作祟,也许冷清秋会固守自己的婚姻,维系自己的家庭,就是因为她身上的现代气质使她认为:“夫妻是完全靠爱情维持的,既然没有了爱情,夫妻结合的要素就没有了,要名义上的夫妻有何用。

”所以最后冷清秋还是冲出家庭牢笼、携子出走。

受过新思想教育、具有现代女性意识的冷清秋,追求独立自主,追求纯真美好的爱情,追求幸福的婚姻,处处体现出一种现代的美,不但如此,她还有着出众的才华,她的才气在她追求幸福中也是一个关键的因素。

用张恨水的话说,她是“才纳古今”,凭借才气,征服了金燕西的姐姐们,使她们力促冷、金二人的婚姻;凭借才气,才得到了金燕西父亲的认可;凭借才气,冷清秋获得了金府上上下下的认可;贫民出身的她终于幸福地嫁入了豪门金府。

然而不同阶层的两个人,他们之间有着太多的不同,激情过后的平静生活,使冷清秋追求到的幸福婚姻出现了无法弥补的裂痕。

当她终于看清楚金燕西喜新厌旧、见一个爱一个的少爷本性时,知道昔日的爱情在他们之间已荡然无存,她决心不再维系这段失去感情的婚姻,不再忍受丈夫的压迫,她依然选择了放弃,坚信不靠金家自己也一样能活下去,因此她义无反顾地提出离婚,离家出走。

这样的举动具有娜拉的勇气,是一种反抗意识。

这种反抗意识在当时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

她如果能和其他女人一样,顺从于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对丈夫花天酒地的寄生虫式的生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概也就能守住这桩婚姻了。

然而冷清秋追求的是幸福浪漫的婚姻,不是这种无爱的婚姻,她毅然决然地放弃,这就是她的反抗方式。

她的反抗婚姻的意识来自对金燕西的绝望,来自爱情幻想的破灭,她抛开所有的身外之物,与金燕西乃至金家断绝往来、闭守小楼,终日与佛书为伴,从此过上了艰难但人格独立、生活自立的隐居生活。

冷清秋在追求幸福中的反抗是勇敢的,但出走后的她并没有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最终沦落到卖字画的地步,不得不让人喟叹。

张恨水在作品的结尾并没有为清秋明确指明一条正确光明的道路,他曾说:“在冷清秋身上,虽可以找到一些奋斗精神之处,并不够热烈。

这在我当时为文的时候,我就考虑到的。

但受着故事的限制,我没有写那种超现实的事。

在《金粉世家》时代,那些男女,除了吃喝穿逛之外,你说他会具有现在青年的思想,那是不可想象的。

”而新文化运动特别是五四以来,女性出路问题越来越成为文艺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不管是贫苦的普通女性,还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女性,她们的人生始终充满迷茫与悲哀、辛酸与苦难,找不到生活的出路。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爱姑、子君如此,丁玲、曹禹等左翼作家笔下的女性也是如此。

我们知道《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但它却没有为主人公指出一条光明的道路,只是揭露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虚伪的封建礼教。

而在《金粉世家》中,作者却通过冷清秋个人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现实生活的罪恶,因为金燕西的堕落和薄幸决不是偶然现象,而是社会的必然产物,清秋的作茧自缚也曲折地控诉了封建精神枷锁对人们的桎梏。

聪明、善良、温柔而美丽,恰似清秋季节一朵冷艳白菊花的女主人公清秋的形象使人爱怜,她的痛苦、辛酸和无尽的悔恨,催人泪下,由此激起人们对贵族世家、纨绔子弟的憎恶。

从这个角度来说,冷清秋的形象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义。

同时,我们也在作品中看到了一丝隐约的光芒:妇女必须在经济上独立,寻求人格自由,冲破封建思想的桎梏,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这在当时社会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冷清秋是一个受过现代教育的新女性,又有着卓越的才华学识,还有着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的道德品格,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凡完美的女子,然而身处兵荒马乱、尔虞我诈的乱世,冷清秋这样一位可爱的女子,也难于逃脱悲剧的命运。

冷清秋这一人物代表了张恨水“消极避世,与世无争”的“天命观”。

尽管冷清秋是勇敢的,但思想也存在着局限性。

她接受过新式教育,但也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因而,在其充满矛盾思想的冲突中,冷清秋的悲剧是必然的。

她的悲剧才使这一典型人物具有了独特的审美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