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我们周围的空气1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鲁教版)第四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一、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知识解读】1.空气中主要是氮气和氧气,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要注意“体积分数”或“占空气总体积的”字眼。

一般情况下,气体和液体的量都用体积来表示,而不用质量来表示。

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测定1.基本思路:用一种物质与空气样品中的氧气反应,消耗完空气样品中的氧气,则反应后样品减少的体积就等于样品中氧气的体积。

2.药品的选择:能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且没有气体生成。

常用铜丝(铜粉)、红磷、白磷来除去气体中的氧气。

3.通过红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原理:4P + 5O2 点燃2P2O5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水沿导管进入到集气瓶中,约占集气瓶总容积的1/5。

实验结论:①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②该实验证明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③该实验证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不易溶于水。

实验注意事项:①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装置漏气,所测结果会偏小;②红磷要过量,否则不能将集气瓶内的氧气耗尽,结果偏小;③点燃红磷后,塞瓶塞动作不要太慢,否则红磷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将瓶内部分空气排出,致使结果偏大;④要等到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否则结果偏小;⑤最好实验前,导管里先注满水。

该实验的一些变形实验:4.用加热铜丝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原理:2Cu+O2≜2CuO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加热一段时间后,红色的铜丝变为黑色;冷却到室温后,注射器内空气体积减少到原来的4/5。

实验结论:①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②该实验证明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③该实验证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与铜丝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二单元 课题1 空气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P29讨论] ❖ (5)实验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
① 不能支持燃烧; ② 不易溶于水; ③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3、空气成分(按体积分数):
氮气 氧气
78% 21% 主要成分
空气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
0.94% 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 0.03%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第一课时]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 的组成。
2、初步认识 纯净物和混合 物的概念。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一、空气的组成 ❖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探究: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拉瓦锡实验现象: 部分银白色液体变成红色粉末,容器里空气的体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课内训练]
❖ 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B ) A、4﹕1 B、1﹕4 C、1﹕5 D、4﹕5
❖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D ) A、新鲜的空气 B、澄清石灰水 C、矿泉水 D、液氧
❖ 3、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 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 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积差不多减少了1/5。另加热得到的红色粉末,得到的 气体体积与空气体积减少量相等。
❖ 拉瓦锡实验结论: 空气由氧气(O2)和氮气(N2)组成,其中氧气占空气
体积的1/5。
汞 + 氧气 Hg O2
氧化汞 HgO
氧化汞 HgO
汞 + 氧气 Hg O2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1
❖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 ❖ [实验2—1] ①装置不能漏气。 ②瓶中先加少量水,为了使 反应后的温度迅速降低,还 能吸收生成的有害的白烟。 ③红磷应足量,使空气中氧 气充分反应。 ④点燃红磷后应立即入瓶塞紧瓶塞。 ⑤冷却后再打开夹子。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件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件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

板块二、互动探究提升
空气是—种宝贵的资源
动植物呼吸、 医疗急救、 燃烧、金属切割等
板块二、互动探究提升
汞+氧气
加热 12天
氧化汞
氧化汞
加强热
汞+氧气
1、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
实验步骤: ⑴将集气瓶内加少量水,并将其以上的容积划分为5等分作标记。 ⑵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⑶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 ⑷立即将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塞上塞子。 ⑸燃烧完全、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现象 1、红磷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自学检测
1、由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 ( A、法国的拉瓦锡 B、英国的道尔顿 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其含量最多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气 B.雪碧饮料
§2.1《空气》-----(2)
课前自学:看书P28-31完成以下内容
板块一:自学展示交流 1、填表 2、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以分
两大类;被污染的空气 ,影响 ,破坏 、 、 等环境问题 与空气污染有关。
为 会损坏

自学检测:
1、下列氧气的用途是利用氧气可以维持呼吸的是 ( )。 ①气焊; ②动植物呼吸; ③医疗; ④潜水; ⑤宇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妙脆角”等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的防腐气体是 (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3、有六种物质: ①汽车排放的尾气 ;②煤燃烧产生的烟尘; ③ 化工厂排放出的废气;④江河湖泊蒸发出的水蒸气 ;⑤植物光合 作用放出的气体; ⑥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其中,能严重污染空 气,对人类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4、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答案解析)(1)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答案解析)(1)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C.白磷和红磷在空气中燃烧,都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溅,生成四氧化三铁2.在盛有空气的密封容器内,蜡烛燃烧至熄灭过程中的O2和CO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通过分析该图可推理出的结论是A.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了COB.曲线①表示CO含量的变化C.此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蜡烛熄灭时,容器内氧气耗尽3.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B.用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中水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D.密闭装置内燃烧一定质量的镁条,装置内固体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4.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序号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反应的因素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双氧水遇二氧化锰后会迅速分解,水遇二氧化锰不分解催化剂C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D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A.A B.B C.C D.D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大胆改进。

选用45mL的18×180mm的试管和针筒注射器进行了实验,效果良好。

关于以上两组实验,有如下说法:①图Ⅰ实验红磷在瓶中燃烧时的主要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

②图Ⅰ实验等到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③若图Ⅰ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止水夹始终未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④按图Ⅱ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前,将注射器的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我们周围的空气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我们周围的空气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我们周围的空气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我们周围的空气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总结:我们周围的空气1、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行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行定量分析)。

2、空气的成分和组成(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e、探究: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6)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4、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一变两不变)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5、常见气体的用途:②氮气:惰性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③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6、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①氧气:带火星的木条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③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7、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氧元素)发生的化学反应。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
B.五氧化二磷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021/12/10
19
第十九页,共四十三页。
随堂检测(jiǎn cè)
2. (2018邵阳)空气是一种宝贵(bǎoguì)的自然资源。如图 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B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021/12/10
20
第二十页,共四十三页。
空气中O2的含量(hánliàng)的是(
)C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
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
D.水槽中液面下降
2021/12/10
30
第三十页,共四十三页。
课后作业(zuòyè)
基础(jīchǔ)过关
7. 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
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fāxiàn):每次都有约1/5的
红磷的用量不足(或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装置漏 气,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dǎ kāi)止水夹)
2021/12/10
9
第九页,共四十三页。
导学导练
知识点2.空气中氧气(yǎngqì)含量的测定
3.测量结果大于1/5的原因(yuányīn)有哪些?
红磷的用量不足(或集气瓶中的氧气没有消耗完,装置漏 气,装置没有冷却到室温(shì wēn)就打开止水夹)
知识点3.空气(kōngqì)的组成
【练习】
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碰撞后迅速反应(fǎnyìng),生成一种空
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C
A. 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2021/12/10
15

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二单元_我们周围的空气_课题1_空气课件_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二单元_我们周围的空气_课题1_空气课件_人教版
课题1 空气
我们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 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也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贡献
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 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 用的装置
空气的组成
课本实验
2、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
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 ;
(5)实验后集气瓶中水少于1/5,,误差产生的原 因可能是 ;
空气的组成
结 论 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氧气(O2) 21% 一百份体积的空气 氮气( N )78%
2
稀有气体 二氧化碳(CO2) 其他气体和杂质 0.94% 0.03% 0.03%
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 多的气体 是( B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如:空气 海水 河水 矿泉水等
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 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 为N2、 O2、CO2等。
(3 )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例如: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 各自的性质。
(4)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组成 纯净物 只有一种成分 混合物 由几种纯净物组成
课堂练习
2、在100升空气里氧气的体积大约是( C ) A 78升 B 78% C 21升 D 21%
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B ) A 4:1 B 1:4 C 1:5 D 5:1
4.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N2、O2、CO2、P、P2O5、H2O
混合物 由多种物质组成 :
组成性质
表示方法 举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知识点(含答案解析)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讲学)课标定位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知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4.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5.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并会对现象进行观、记录,初步学会分析实验现象知识梳理知识点一、空气成分的发现知识在线1、1773年瑞典化学家舍勒、1774年英国化学家普利其特里均独立发现并制得了氧气,但由于他们被传统的燃素说所束缚,并没有真正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2、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通过实验他最早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

3、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有的资料翻译成瑞利)与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合作发现了在空气中存在着氩气。

几年后,拉姆赛等人又陆续发现了氦气、氖气、氙气等其他稀有气体。

知识拓展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1743—1794)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他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五分之一。

通过实验他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拉丁文原意是“不能维持生命”)组成的、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考题再现【考题示例】二百多年前,第一个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舍勒B.拉瓦锡C.门捷列夫D.普利斯特里【答案】B【解析】二百多年前,科学家拉瓦锡用加热金属汞的方法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故本题选B。

知识点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知识在线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接种的疫苗是()A.麻疹活疫苗B.乙肝疫苗C.脊髓灰质炎三型混合疫苗D.卡介苗E.百白破混合制剂 [单选]有关检查胎位的四步触诊法,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用以了解子宫的大小,胎先露、胎方位B.第一步是双手置于子宫底部了解宫底高度,并判断是胎头还是胎臀C.第二步是双手分别置于腹部两侧,辨别胎背方向D.第三步是双手置于耻骨联合上方,弄清先露部是头还是臀E.第四步双手 [单选]项目范嗣管理计划应以()为根本目的。A.施工项目目标B.质量标准C.工期D.工程成本 [单选,A型题]咽假膜的形成提示下列哪种疾病()A.军团病B.李斯特菌病C.白喉D.艰难梭菌感染E.鹅口疮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病理大体标本制作中最常用的固定液是()。A.10%福尔马林(实际上是4%的甲醛)B.80%乙醇C.纯丙酮D.5%醋酸E.1%锇酸 [单选,A1型题]记载清暑益气汤的医药学著作是()A.《内经》B.《伤寒论》C.《金匮要略》D.《温热经纬》E.《备急千金要方》 [填空题]蔷薇科的果树有()、()、()、()等 [名词解释]农药毒性 [单选]既平肝息风,又清肝明目、凉血解毒的药物是()A.天麻B.羚羊角C.蒺藜D.钩藤E.罗布麻叶 [单选]根据民事法律制度的规定,对始终不知道自己权利受侵害的当事人,其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是()。A.2年B.5年C.20年D.30年 [单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 [配伍题,B型题]出自《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内容是()。</br>出自《迈蒙尼提斯祷文》的内容是()。A.&quot;启我爱医术,复爱世间人,愿绝名利心,尽力为病人。&quot;B.&quot;医本活人,学之不精,反为夭折。&quot;C.&quot;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hellip;&hellip;。&quot;D.&quot; [问答题,简答题]区间线路发生故障时首先应做哪些工作? [单选]电力系统中过载和短路故障的保护设备是()。A.负荷开关B.接触器C.熔断器D.隔离开关 [问答题,简答题]王小航(8岁),父母为其购买机票,单独乘机去广州看外婆婆,在填写客票时,姓名栏中应如何注明?什么年龄范围的儿童允许办理这种旅行?这种小旅客的座位安排上应注意什么? [单选]设L是以O(0,0)、A(1,0),B(0,1)为顶点的三角形的边界,则(x+y)ds的值为()A.-B.1-2C.1+D.-1+ [单选]支气管扩张时,下列哪两个并发症最为多见()A.脓胸及肺脓肿B.肺脓肿及肺纤维化C.肺气肿及肺脓肿D.肺源性心脏病及肺纤维化E.脑膜炎及肾炎 [单选]以下属于工人培训的有()。A.岗位培训B.继续教育C.学历教育D.班组长培训 [单选,A3型题]婴儿胎龄40周,生后5小时,择期剖宫产娩出,生后不久出现呻吟,呼吸急促,口中少许泡沫伴口周发绀。查体:呼吸70次/分,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粗湿啰音,心率140次/分,胸骨左缘2.3肋间闻及Ⅰ~Ⅱ级收缩期杂音。血气分析结果:pH7.32,PaO26.4kPa,PaCO26.7kPa,BE-6 [单选]在平片上,蝶鞍增大和(或)破坏见于下列哪种情况()A.垂体瘤、视交叉胶质瘤、颅咽管瘤B.垂体瘤、颅咽管瘤C.视交叉胶质瘤、蝶鞍或后组筛窦黏液囊肿或肿瘤D.蝶鞍或后组筛窦黏液囊肿或肿瘤E.以上都正确 [填空题]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卓越绩效模式提出了追求卓越绩效企业应该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包括:远见()、顾客驱动的卓越、培育学习型的组织和个人、建立组织内部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关系、灵活性和快速反应、关注未来、促进创新的管理、基于事实的管理、社会责任和公民义务、重在结 [问答题,简答题]纯化器出口露点偏高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问答题,案例分析题]男性,35岁。主诉:间断咳嗽、咳大量脓痰10年,加重2天入院。请针对该案例,说明问诊内容与技巧。 [单选,A1型题]指出有关甲沟炎的错误描述()。A.甲沟炎可因剪指甲过深引起B.非嵌甲引起的甲沟炎也可拔甲治疗C.甲沟炎不会引起指骨骨髓炎D.脓液可蔓延至对侧E.可形成甲根部环形脓肿 [填空题]甲醇生产用的焦炉煤气来自于()。 [单选]船舶搁浅后轮机部应首先检查()的工作情况。A.轴系B.主机C.离合器D.发电机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桂枝茯苓丸的功效是()。A.养血安胎B.消瘀化癥C.温经散寒D.固崩止漏E.清热利湿 [单选]“邪气淫泆”中“淫泆”的正确解释是()。A.浸淫扩散B.满溢C.充满D.流淫E.淫溢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以下关于椎骨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共有25个B.一般由椎体和椎弓组成C.第1颈椎又称枢椎D.胸椎的棘突最短E.椎体和椎弓围成椎间孔 [判断题]碳素钢的塑性随其温度升高,塑性越好。()A.正确B.错误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上运动神经元瘫和下运动神经元瘫的区别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上运动神经元瘫为痉挛性瘫,下运动神经元瘫为弛缓性瘫B.上运动神经元瘫肌张力升高,下运动神经元瘫肌张力减低C.下运动神经元瘫肌萎缩显著,且早期出现D.上运动神经元瘫有肌束颤动E.上运 [单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理论是()。A.双因素理论B.X&mdash;Y理论C.人类需要层次理论D.成熟度理论E.以人为本理论 [单选]特别适用于输送腐蚀性、易燃易爆、剧毒、有放射性及极为贵重的液体,也适用于输送高压、高温、低温及高熔点液体的离心泵是()。A.屏蔽泵B.离心式油泵C.离心式耐腐蚀泵D.离心式杂质泵 [填空题]因承运人责任致使旅客在到站退票时,退还已收票价与()票价差额。()不足起码里程按起码里程计算。 [单选]合作社可以从制度上弥补()和政府调控作用的不足。A.市场缺陷B.生产力发展C.基础设施建设D.农产品质量管理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预后最差的支气管癌是()A.腺癌B.小细胞支气管癌C.肺泡细胞癌D.鳞癌E.以上所列举的支气管癌的预后相对都是好的 [单选]甲与乙签订了一份加工承揽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了仲裁条款,但仲裁条款没有明确约定仲裁机构。后因双方在履行合同中发生争议,甲向合同履行地北京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乙如申请法院认定仲裁协议无效,应向哪个法院申请?()A.北京市基层人民法院B.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C.甲所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面哪项不是颅脑MRI扫描的适应证()A.颅脑肿瘤B.脑血管病C.发热头痛D.颅内感染与炎症E.脑白质病变 [单选]判断成人发育正常的指标,不正确的是()A.头长为身高的1/5~1/6B.胸围等于身高的一半C.两上肢展开的长度约等于身高D.坐高等于下肢的长度E.前臂曲侧或上臂背侧下1/3处脂肪分布差异最小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哪项不属自主神经功能检查()。A.眼心反射B.卧立反射C.角膜反射D.竖毛反射E.皮肤划文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