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纸做一座桥

合集下载

《用纸造一座桥》教案

《用纸造一座桥》教案

《用纸造一座桥》教案【教案背景】本课是一堂实验探究和成果交流课,是对这一单元知识的总结和运用。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实验前的探讨和预设,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强调合作、交流与分享。

这样,也就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探究的激情和智慧。

【教学课题】《用纸造一座桥》【教材分析】《用纸造一座桥》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八课。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告诉我们,不同形状和结构的物体,其抗弯曲能力不同;改变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可以改变其抗弯曲能力。

学生通过对前面七课的学习和实践,已经掌握了这些道理。

教材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用纸造一座桥》这一课,是对本单元知识的运用与巩固。

这是一堂完全的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自主评价课程,同时,也是对学生合作学习、分享交流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来进行设计和制作。

●经历设计、制作、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

●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教学重点】●按要求完成纸桥建设。

【教学难点】●阐释建桥过程中运用到的科学道理。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自我评价法【教学准备】1、学生每4人为一小组,自选小组长,分头准备胶带、剪子、尺子;组长负责汇报。

2、教师为各小组准备旧报纸一张,砝码、镊子一套。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我们见过很多桥,也走过不少的桥,上节课我们还了解了几种主要类型桥梁的特点。

今天,让我们一起动手,建筑我们自己的桥梁。

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二、新知探究----纸桥的制作与评比(一)检查各组的准备情况1、师:上节课老师安排大家提前做好本节课的准备,一是准备建纸桥的工具,二是小组内商量建纸桥的方案。

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准备的情况。

首先,请各组将工具放在桌上。

纸桥的折叠方法

纸桥的折叠方法

纸桥的折叠方法
纸桥是一种用纸折叠而成的桥梁模型,常用于展示工程和建筑设计的原理和结构。

下面是纸桥的折叠方法:
1. 准备纸张,选择较厚的纸张,如卡纸或画纸,大小根据需要自行决定。

2. 将纸张对折,从折痕处向外依次折叠成“山”或“谷”折,形成一个类似于菱形的形状。

3. 将两侧的三角形向上折叠,使其与上方的菱形重合,固定住。

4. 将下方的两个“山形”折叠向中央,将其与上方的三角形重合,固定住。

5. 然后将下方的两个三角形向外侧折叠成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并将其固定住。

6. 将四边形沿中心线对折,使其成为一个三角形。

7. 最后,将三角形的底部对折,将其固定住,纸桥就完成了。

这只是其中一种纸桥的折叠方法,还有很多其他的折叠方式和设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创作。

- 1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8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2.8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课件)

新课学习
介绍我们制作的纸“桥”
介绍标准: 1.纸桥的长、宽尺寸,承重的能力。 2.我们是怎样改变纸的形状和结构的,应用了哪些科学知识。 3.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4.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可以怎样改进。
新课学习
纸“桥”的评价机制
评价内容 我们制作的纸“桥”
评价标准
桥的形状和结构;桥的材 料的选择;桥在压力作用 下不发生弯曲和破坏。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源自新课导入钢索结构的桥梁
拱形桥
框架结构的桥梁
新课学习
用纸造一座“桥“
明确纸“桥”的制作要求: 在规定的时间里,用一张报纸,少量
的胶带建造一座“桥”,要求“桥”能跨 越35厘米宽的“峡谷”,宽度大于10厘米, 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
新课学习
需考虑的问题: 第一,要考虑纸的特性; 第二,我们的桥选择什么样的形状和结构; 第三,纸是限量的,桥由哪几部分组成,各 用多少材料,怎么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课堂小结
设计和建造一座有一定大小和 载重能力的桥,要考虑很多因素, 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数量、 形状和桥的结构等。
随堂练习
一、判断
1.纸桥形式各异,造型上采用拱形、梯形、卒形等一些形 式。( √ ) 2.我们在造桥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 ( √ ) 3.造好的桥先不能过分承重和过久承重。 ( √ )
随堂练习
二、填空
1.准备旧报纸要注意三点,一是大小要一样,二是报纸应该没有 揉搓过或过多折叠过,三是要(准备备用的报纸)。 2.选择桥的形状和结构这两方面是( 相互联系)和( 相互影响)。
课外作业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会了 很多知识,课后把学到的知识进 行归纳整理。

用纸造一座桥ppt课件

用纸造一座桥ppt课件
赵州桥
虎门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
造纸“桥”
材料:一 剪刀张报、双纸、面透胶明带胶、带直、尺。
要求:跨度30厘米 ,宽10厘米, 承载200克的重量,中间 不能有桥墩。
讨论
一、造纸“桥”要考虑的问题
1.纸的特性 2.怎样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3.选择什么样的形状和结构 4.怎样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纸结构的基本形状:
纸结构的组合:
纸结构的连接技巧:
方案
“桥”的设计方案
使用材料 报纸一张,胶带少量 设计简图结构说明制作步骤小小建筑师评价
二、介绍评价我们的“桥”
1.纸桥的长、宽,承重能力。 2.怎样改变形状和结构,
应用了哪些科学知识?
3.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4.哪些地方还不足,怎样改进?
4、自然界中巨大的石拱屹立千年不塌,人们因受到大自然的启发建造了
梁桥 、 钢索桥 和拱桥。 5、在建造拉索桥的活动中,当我们把绳子拉的平直些时,感觉力 大 (大/小)
1、按照桥的不同结构,桥梁可以分为很多的类型是。最基本的有四大类
型: 梁桥 、 拱桥 、 拉索桥 、浮桥。 2、钢索桥由 桥塔 、 钢缆 和桥面组成;显著特点是 桥面被钢索吊起
从功能上看 跨度很大。 3、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 拱足
,抵消拱向外的 推力 。
桥面被 水平 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纸桥的折叠方法

纸桥的折叠方法

纸桥的折叠方法
纸桥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可以用来锻炼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纸桥折叠方法:
1. 折叠一个正方形纸片,然后将其对角线翻转,形成一个三角形。

将两侧的角对齐,再次折叠,形成一个更小的三角形。

将其打开,将两侧的折痕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三角形。

重复此步骤,直到形成一个小小的三角形。

最后,将两个小三角形对齐,用胶水粘在一起,就可以制作出一个简单的纸桥。

2. 折叠一个长方形纸片,将其对角线翻转,形成一个三角形。

将两侧的角对齐,再次折叠,形成一个更小的三角形。

将其打开,将两侧的折痕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三角形。

重复此步骤,直到形成一个小小的三角形。

最后,将两个小三角形对齐,用胶水粘在一起,就可以制作出一个更稳定的纸桥。

3. 折叠一个正方形纸片,将其对角线翻转,形成一个三角形。

将两侧的角对齐,再次折叠,形成一个更小的三角形。

将其打开,将两侧的折痕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三角形。

将其翻转,将两侧的角向上折叠,形成一个三角形。

将其打开,将两侧的折痕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三角形。

重复此步骤,直到形成一个小小的三角形。

最后,将两个小三角形对齐,用胶水粘在一起,就可以制作出一个更稳定、更有趣的纸桥。

以上是三种简单的纸桥折叠方法,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造力进行改进和创新。

希望这些方法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收获。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神奇的纸桥作文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神奇的纸桥作文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神奇的纸桥作文示例范文第一篇:《神奇的纸桥》嘿呀,你们知道吗?前几天我做了一个超酷的小实验,那就是用纸搭一座桥!当时我就在想,纸那么薄,能搭成桥吗?这不是开玩笑嘛!但咱就是不信邪,非得试试。

我找了几张纸,就开始捣鼓起来了。

我先把纸折了几下,哎呀,具体怎么折的我也记不太清了,可能就是瞎折的吧。

然后把它们放在那儿,嘿,你别说,看着还真有点像桥的样子了。

我试着在上面放了一个橡皮擦,哇塞,居然没塌!我当时就惊呆了,这也太神奇了吧!难道纸真的这么厉害?我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啊!然后我又大胆了起来,我想,那放个更重的东西会咋样呢?我就把我的铅笔盒放上去了,心里那个紧张啊,真怕它一下子就塌了。

结果呢,它居然撑住了!这纸桥也太牛了吧!这时候我就在想,这纸桥是不是有啥魔力啊?还是说我误打误撞弄出了个超级厉害的玩意儿?也许这就是科学的魅力吧!不过我又有点怀疑,这会不会只是个巧合呢?哎呀,不管了,反正那一刻我真的觉得自己超厉害的,哈哈!后来我还跟我朋友说了这事,他们都不太相信,还说我吹牛。

哼,我才没吹牛呢!我真的做出来了呀!这纸桥就是这么神奇!你们要是不信,自己也去试试呗!说不定你们还做不出来呢!哈哈!示例范文第二篇:《我做了一项小实验——神奇的纸桥》嘿呀,前几天我突发奇想,做了个超酷的小实验,那就是搭个神奇的纸桥!你们可能会说,纸桥有啥神奇的呀,不就是纸做的嘛,能有多厉害。

嘿嘿,这你们可就小瞧纸桥啦!我一开始也觉得不就一张纸嘛,能玩出啥花样来。

但真做起来,哇塞,那真的是让我大开眼界啊!我找了几张纸,就开始捣鼓起来了。

我先把纸折了几下,心里还嘀咕着:“这能行吗?”也许能行呢,我觉得哈。

然后我就把它放在两个杯子上,嘿,你猜怎么着,它还真就撑住了!当时我就傻眼了,这也太神奇了吧!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薄薄的一张纸,咋就这么厉害呢?这纸桥难道是有魔法不成?哎呀,我突然又想到,这要是下雨了,这纸桥会不会就塌了呀?哈哈,我这思维也是够跳跃的哈。

用纸造一座桥PPT课件小学科学教科版

用纸造一座桥PPT课件小学科学教科版
友情提示
准备旧报纸要注意要点: 一是大小要一样,大多数报纸展开的尺寸是长77厘米、宽55厘米,报纸大小不一样,建桥要求应当不一样。 二是报纸应该是没有揉搓过或过多折叠过的。
“桥”的设计方案
使用材料
报纸一张,胶带少量
设计简图
结构说明
制作步骤
奇思妙想
直管框架桥
搓纸管,用胶带 连接成“目”字形 框架,再粘在 “桥面”上
×


×
用纸造一座“桥”
再见
梁桥
拱桥
拉索桥
桥塔
钢缆
桥面被钢索吊起
跨度很大
拱足
推力
水平
用纸造一座“桥”
填空:
4、自然界中巨大的石拱屹立千年不塌,人们因受到大自 然的启发建造了 、 和拱桥。 5、在建造拉索桥的活动中,当我们把绳子拉的平直些 时,感觉力 (大/小)。 6、根据建造桥的材料分,有 桥、 桥等;根据桥梁 的结构分,有 桥、 桥、 、 等。 7、我们可以用 、 、 等方法来增强物体抵抗弯曲的能力。
准备: 旧报纸一张、 胶带、 剪子、 尺子。
讨论小结
第一,要考虑纸的特性。纸承受力的特点是抗拉而不抗压,即抗弯曲能力很差。纸是“薄板型”材料,要考虑怎样增强它的抗弯曲能力。 第二,我们的桥选择什么样的形状和结构。这两方面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要结合在一起进行思考、选择。 另外,纸是限量的,我们的桥由哪几部分组成,各用多少材料,怎么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梁桥
钢索桥

用纸造一座“桥”




拉索桥
增加材料的厚度
增加材料的宽度
改变材料的形状
浮桥
判 断
1、设计制作桥最重要的是考虑桥能够承重, 不会弯曲。----------------------( ) 2、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它抵抗弯曲的 能力。---------------------------( ) 3、两张纸的抗弯曲能力一定比一张纸要强。 -------------------------------( ) 4、古代的城门大多建成拱形,仅仅是为了美观。 ----------------------------------- ( )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8《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8《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2.8《用纸造一座“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用纸造一座“桥”》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的一个实践活动。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到关于纸的物理特性和结构强度的一些基本知识。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科学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以纸桥的建造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索纸的承重原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材料的特性和力学原理的知识,对于纸的强度和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还没有系统地研究过纸的承重原理和如何设计一座纸桥。

因此,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和拓展已有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纸的物理特性和结构强度的一些基本知识。

2.学会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科学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纸的承重原理和纸桥的设计。

2.如何运用实验和数据分析纸的强度和结构。

五. 教学方法1.探究式学习: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纸的承重原理和设计方法。

2.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和相关资料。

2.纸张、剪刀、胶带等建造纸桥所需的材料。

3.实验器材:如重物、尺子、计时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纸桥承重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纸的物理特性和结构强度的一些基本知识,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纸桥的建造实践活动。

教师在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分析等科学方法。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纸桥,分享建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