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芜湖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安徽芜湖初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安徽芜湖初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安徽芜湖初中语文试卷(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月C. 早D. 林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曹雪芹C. 施耐庵D. 罗贯中3. 下列哪个词语是表示颜色的?A. 碧绿B. 雪白C. 金黄D. 火红4.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A. 他一天吃三顿饭。

2023芜湖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芜湖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芜湖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①,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②,督将士注坡跳壕③,皆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凡有所举,谋定而后战,所向克捷。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节选自毕沅《岳飞》,有删改)【注】①宵旰:天未亮就起床穿衣,天黑了才吃饭。

②休舍:休息。

③注坡跳壕:军事训练内容。

注坡:从斜坡上急驰下去;跳壕:跃过壕沟。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飞事亲至孝事:________②饰名姝遗之遗:________③皆铠以习之铠:________④秋毫无犯犯:________(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②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4)为什么敌人会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慨?请概括其原因。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苏轼私识范仲淹庆历①三年,轼始总角,入乡校。

士有自京师来者,以鲁人石守道作《庆历圣德诗》示乡先生②,轼从旁窃观,则能诵习其词,问先生以所颂十一人者何人也。

先生曰:“童子何用知之?”轼曰:“此天人也耶?则不敢知;若亦人耳,何为其不可?”先生奇轼言,尽以告之。

且曰:“韩、范、富、欧阳③,此四人者,人杰也。

”时虽未尽了,则已私识之矣。

嘉祜④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安徽省芜湖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安徽芜湖2019年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在芜湖市区东北角,有几座互相依偎着的赭色山峰,流光溢采。

逶迤的山势蟠结幽邃,象一条游动的火龙,呈现在人们眼前。

这就是干将、莫邪铸剑的遗址,也是世界上最早锻钢的地方。

传说干将历尽艰辛铸成雌雄二剑,却得知楚王必将怒其铸剑迟缓而杀他,故藏剑不献,留给其子,希望他为父报仇。

后人众说纷纭,鲁迅曾据此写成《故事新编·铸剑》。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1)逶迤( ) (2)幽邃(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1)错别字:改正:(2)错别字:改正: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2分)(1)依偎:(2)众说纷纭: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三个句子存在语病,请改正。

(6分) 今年1月12日,国务院批准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确定芜湖为示范区核心城市。

这是芜湖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

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1)全屈服。

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1)上面语段中,“我”是,“这种疾病”是指。

(2分)(2)在《名人传》序中,罗曼罗兰大声疾呼:“打开窗子吧!让自自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请结合作品说说你从中呼吸到的“英雄们的气息”。

(3分) 答:7.语文综合实践。

(8分)为宣传人类辉煌文明成果,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学校正在开展“庆世博,迎端午”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对联是我国传统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请你围绕活动主题,将下面所给的词和短语组成一副对联。

(2分)世博端午盛会佳节临寰宇降神州上联:下联:(2)上海世博会“安徽活动周”将于6月23日拉开帷幕,其中芜湖馆正在征集最能体现我市特色和魅力的相关展品。

请你推荐一种展品(实物或图片均可),并撰写推荐理由。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30分) (共8题;共30分)1. (6分)(2019·连云港)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与先贤对话、与智者神交的过程。

品读juàn永、深刻的学术著作,沐浴字里行间弭散的理性光辉,我们能领略历代硕儒的宏博哲思;品读大师的文学作品,浸润其中,含英jǔ华,我们能获得人生的启迪和向美而生的力量。

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澜的世界;阅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juàn jǔ________永含英________华(2)下划线的句子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3)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之与前后句构成一组排比。

阅读,为你打开一扇大门,吸引你探寻斑澜的世界;阅读,________,________;阅读,为你点亮一盏明灯,指引你迈向辉煌的未来。

(4)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假如明年的世界读书日主题是“阅读关乎文明素养”,请你拟一条宣传标语。

2.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卫计委、中医药局联合彻查浙江中医院艾滋感染事件,对患者迅速进行检测,及时采取应急预防措施,全力进行阻止和诊治,对责任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B . 命运对你的这些疼,很可能是有大意义的,只是你暂时看不到。

苟且忍下去,坚持下去,看看风暴过后会不会有美丽的天空。

C . 2016年2月12日3时07分,著名艺术家、空政文工团创作员阎肃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

一代艺术大师忠魂陨落,12个大字敬挽这位众望所归的老人: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

D . 他用不正当的手段坐上了公司的第一把交椅,他的同伙弹冠相庆。

芜湖市初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芜湖市初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芜湖最早名鸠兹,在今市东南约四十里的水阳江南岸,山青水秀,鸠乌云集,故得名鸠兹。

在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而得名芜湖。

汉武帝元封二年,鸠兹设县易名芜湖。

三国时为了适应军事上的需要,孙权将芜湖县治由鸠兹西迁到长江边的今城东南隅丽毛山。

两宋明清时期,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城区也迅速扩大,芜湖成为新兴的工商业城市,沿江形成商业中心地带,号称十里长街。

开埠通商以后,芜湖成为全国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芜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独具媚力的现代名城。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湖泊( )②东南隅(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①错别字:改正:②错别字:,改正: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2分)①易名:②天翻地覆:4.下面是某社区工作小结中的一段文字,画线句子有语病,末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改正(6分)近年来,我们社区大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①多次邀请法官、律师、公安干警和法律工作者来社区举办青少年法律知识讲座,②以案说法的方法进行思想教育,经常组织未成年人参加慰问孤寡老人和环卫工人等社区公益性活动。

由于道德教育的务实开展,社区没有一名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

③2007年我们社区获得了芜湖市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社区的光荣称号。

改正:①②③5.名句默写。

(10分)①蒹葭苍苍,。

(《诗经》)②三人行,。

(《论语》)③得道者多助,。

(《孟子》)④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⑤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⑥会挽雕弓如满月,, 。

(苏轼《江城子》)⑦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⑧古诗文中有许多体现作者关注国家命运或民生疾苦的名句,请你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2024届芜湖市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及答案

2024届芜湖市中考语文模拟检测试卷及答案

才能拥有想要的人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8-
14.2024届芜湖市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统测(二)
-9-
(5)下列对名著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简·爱》中细腻的心理描写,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增强了
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7-
14.2024届芜湖市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统测(二)
-8-
名著人物对比
作品人 物
简·爱(《简·爱》)
沈琼枝 (《儒林外史》)
情节举例:简·爱在读书时遭到表哥的
面对欺 欺辱殴打,不愿隐忍,奋起反击,与表 情节举例:沈琼枝面对押送自己的公
压的抉 哥厮打(或简·爱在舅母对寄宿学校负 差的无理讹诈,当面拒绝,从容坚决, 择 责人散播自己善于撒谎的谣言时,当场 不愿委曲求全
虎反爪向外攫人。”据此,你推断该字本义为 _凶__狠__,__残__暴___。(2分) (3)请将【乙】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2分) 【示例】这样的人,我不要相与他。(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6-
14.2024届芜湖市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统测(二)
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3-
14.2024届芜湖市初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统测(二)
-4-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5)题。(12分) 【甲】本来,我已经可以足够安适地休息了,可是一
颗悲伤的心破坏了它。它哀诉着自己裂开的伤口,体内 的流血,绷断的心弦。它在为罗切斯特先生和他的命运 战lì。它怀着强烈的怜悯为他悲叹。它怀着永无休止的 渴望唤着他,尽管自己已像折断双翅的鸟儿般无能为 力,却依然徒然地抖动残破的翅膀试图去寻找他。

芜湖市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试卷

芜湖市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试卷

芜湖市语文初三中考诗歌鉴赏试卷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小题。

宿翠微寺(唐)马戴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

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

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

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

(1)“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一联在写景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

(2)诗歌尾联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南安军【宋】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诗尾联“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山坡羊•骊山怀古【元】张养浩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至今遗恨迷烟树。

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请简析这首小令的艺术表现手法。

(2)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的结尾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换,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

请分析这首小令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了什么样的主旨的?4.阅读诗歌,完成以下问题。

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1)前人在评价这首曲子时,认为这首曲子极富艺术魅力,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2)这支曲子在语言上有何特色?(3)曲子通过白描式的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主题?5.诗歌鉴赏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注释:(1)池边:一作“池中”。

(2)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桥分开。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2023年安徽芜湖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23年安徽芜湖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23年安徽芜湖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默写。

(10分)(1)诗人笔下,神州锦绣。

曹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沧海》)描写了水波荡漾、海岛巍然的景象;王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展现了沙漠浩瀚、天地苍茫的风光;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天门山》)写出了万里长江冲破山峦、汹涌回旋的奇观。

(2)古人写水,常以游鱼人景。

柳宗元《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潭中百来条鱼儿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画面;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水鸟时飞时停,鱼儿游来游去的景象。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3)题。

(12分)却说那妖精脱命升空。

原来行者那一棒不曾打杀妖精,妖精出神去了。

他在那云duān 里咬牙切齿,暗恨行者道:“几年只闻得讲他手段,今日果然话不虚传。

那唐僧已此不认得我,将要吃饭。

若低头闻一闻儿,我就一把捞住,却不是我的人了?不期被他走来,弄破我这勾当,又几乎被他打了一棒。

若饶了这个和尚,诚然是劳而无功也。

我还下去戏他一戏。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拄着一根弯头竹zhànɡ,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

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

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芜湖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有三大题,21小题,共8页,请逐页核对无误再答题;2.全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150分钟;3.答题时,你可以使用《新华字典》;4.希望你沉着应考,相信你能考出自己的最好成绩!题号一二三书写分总分得分题号评卷人得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浮山山脉斗折蛇行,绵亘.四十余里,蜿.蜒起伏。

浮山东麓有一条山涧,水流湍急,发出“咚咚锵锵”的声音,像万千锣鼓在一齐敲打,响声清越,山鸣谷应,故名“响水涧”。

这一涧碧水将被用来抽水蓄能以调节华东电网,保障电网运行安全。

安徽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的山上水库便是镶嵌在浮山之巅的一棵明珠。

这里有世外桃园般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淳朴的民风和深厚的茶道文化。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意。

(2分)(1)绵亘.()(2)蜿.蜒()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分)(1)错别字:改正:(2)错别字:改正: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2分)(1)斗折蛇行:(2)淳朴: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存在语病,请改正。

(6分)今年年初,芜湖市政府首次将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列为民生工程,(1)全市上下为这一民生工程推波助澜。

几个月过去了,公共交通悄无声息地发性着变化:街上拖着“黑尾巴”的公交车少了,乘客在站台等侯公交车不再像以往那样“等到花儿也谢了”,每日客流量达50万人次,(2)乘客的投诉量却急剧锐减,(3)公交车驾驶员的服务态度有了明显提高。

公共交通为城市的健康运转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改正:(1)第(1)处:(1)第(2)处:(1)第(3)处:5.名句默写。

(10分)(1)关关雎鸠,。

(《诗经》)(2),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3)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5),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6),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7)人们常常用《出师表》中“,”来形容一个人临危受命,勇挑重担。

(8)古代送别诗中,有许多写友情的名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

6.走进《安徒生童话》。

(5分)“小人鱼向上帝的太阳举起了她光亮的手臂,她第一次感到要流出眼泪。

在那条船上,人声和活动又开始了。

她看到王子和他美丽的新娘在寻找她。

他们悲悼地望着那翻腾的泡沫,好像他们知道她已经跳到浪涛里去了似的。

在冥冥中她吻着这位新嫁娘的前额,她对王子微笑。

于是她就跟其他的空气中的孩子们一道,骑上玫瑰色的云块,升入天空里去了。

”上面语段出自(国家)作家安徒生的童话名篇《》。

其中的主人公小人鱼,为了能和王子在一起,她用自己的交换巫婆的药物,让巫婆帮她变成了,但最终她还是没能得到王子的爱情,只能变成了。

7.语文综合性学习。

(8分)滨江中学九年级(1)班举行“语文能力大比拼”学习竞赛活动,请你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咏的是()A.司马迁B.李白C.范仲淹D.欧阳修(2)根据下列对联所描写的景物特征,按四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1)翡翠屏开槐影茂,鸳鸯池涨藕花香。

(2)红点桃花千朵嫩,青描柳色万枝新。

(3)梅试朔风舒骥足,雪呈瑞色映芳樽。

(4)丹桂香飘赏心乐事,蟾宫月满美景良辰。

A.(2)(1)(4)(3)B.(3)(1)(2)(4)C.(2)(4)(1)(3)D.(4)(1)(2)(3)(3)写出与下面人名有关的成语。

示例:任贤齐..——见贤思齐(1)杜鹏程...)..()(2)王任重((3)刘海粟..()..()(4)焦若愚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三部分文字,完成8——20题。

(一)(20分)输不丢人,怕才丢人(1)电影《梅兰芳》中有个十三燕,是个曾名重一时的“伶界大王”。

后来,梅兰芳迅速崛起,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他与梅兰芳唱对台戏时落于下风。

眼见败势已成,他却没有选择逃避。

即使面对空旷的戏台,他仍然一丝不苟地坚持唱完了最后一场,并且在临死前留下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所以,尽管十三燕是个失败的人物,但却是令人敬佩的,因为他道出了一个做人的基本真理,而且自己就是实践这一道理的榜样。

(2)大千世界,我们不论干什么,只要与人对阵,参与竞争,都会有输赢,见高低,而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胜败乃兵家常事,百战百胜只是神话。

因为,天外有天,你厉害还有比你更厉害的,你有降龙十八掌,人家可能有葵花宝典;你有屠龙刀,人家有打狗棒。

而且,“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几年你得势占优,再过几年,你就可能被淘汰出局。

所以,输不丢人。

如果害怕丢人,就永远不要参与竞争,就干脆远离红尘。

(3)楚汉之争,项羽的最后悲剧,就在于他的怕丢面子,怕面对江东父老的指责。

还是杜牧的《题乌江亭》写得好:“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如果项羽能够包羞忍耻东渡乌江,那么鹿死谁手还是个未知数;如果项羽能够忍受打击卷土重来,或许历史将被重新改写。

(4)“初生牛犊不怕虎”,虽然结局并不美妙,不会因为不怕就能克敌制胜,创造奇迹,但不怕虎的精神却是历来被人赞颂的。

看《动物世界》,常见这样的镜头,一大群野牛被一只狮子追着跑,我就想,这么多野牛要是团结起来,就是踩也把狮子踩死了,可就是因为怕,总是被狮子欺负,甚至成为狮子的牺牲品。

与野牛相比,人是有理智的,“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可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反而怕得更多,野牛不过怕丢掉性命而已,人还要怕丢面子,怕名声不好,怕被人议论,怕遭人嫉妒,怕不好出门见人,总之是前怕狼后怕虎,结果是害怕丢人却偏偏丢人,不想丢人却处处丢人。

(5)人,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既然出来打天下,既然要与人争高低,输赢都是正常的。

奥运会上的百米赛场上,无论谁输给博尔特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那小子是百年一出的短跑奇才,不管你被拉下多大差距,谁也不会笑话你。

而你如果因为害怕而退赛,因害怕而战战兢兢,畏畏缩缩,不战自败,那就丢人丢大了。

在北京奥运会的乒乓球馆里,我们还看到许多非洲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员,水平连我们的业余选手都不如,仍然面无惧色与世界一流高手过招,观众同样报以热烈的掌声,其中就是对他们不怕精神的鼓励。

输球之后,他们照样大大方方地和对手握手拥抱,向观众致谢,他们是虽败犹荣。

体育竞赛如此,行行业业也都应该如此。

只要不怕强手,敢于“亮剑”,屡败屡战,自强不息,我们就可能杀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即便输了,也是虽败犹荣。

(6)“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诚哉斯言!(作者齐夫,原文有改动)8.请在下列段落序号间用“//”将文章分成三部分,并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4分)答:(1)(2)(3)(4)(5)(6)中心论点:9.第(1)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4分)10.第(2)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说说它在文段中的作用。

(4分)答11.参照下面的提示,请补写出第(4)段的论证提纲。

(4分)答:举野牛的例子论证“怕”会输得丢人的道理12.根据你对第(5)段中“体育竞赛如此,各行各业都应该如此”这句话的理解,补写一个实例。

(4分)答:(二)(20分)窗前的母亲(1)在家里,母亲最爱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2)自从搬进楼房,母亲就很少下楼,我们都嘱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楼层高、楼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着碰着就会给孩子添麻烦。

每天我们在家的时候,她和我们一起忙家务,手脚不拾闲儿;我们一上班,孩子一上学,家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时,大部分时间,她就呆在窗前。

(3)那时,母亲的房间,一张床紧靠着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几乎占了一面墙,母亲坐在床上,靠着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览无余。

阳光总是那样灿烂,透过窗子照得母亲全身暖洋洋的,母亲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别爱追着太阳烤,让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觉。

有时候,不知不觉她就依着被子上睡着了。

一个盹打过来,睁开眼睛,她会接着望窗外。

(4)窗外有一条还没有完全修好的马路,马路对面是一片工地,恐龙似的脚手架簇拥着正在盖起的楼房,a切割着那片湛蓝湛蓝的天空,遮挡了远处的视线。

由于马路没有完全修好,来往的车辆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时间是安静的,只有太阳在悄悄地移动,从窗子这边移到另一边,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给母亲一片阴凉。

(5)我们回家,只要走到楼前,抬头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见母亲的身影。

窗子开着的时候,母亲花白的头发会迎风摆动,窗框就像恰到好处的画框。

等我们爬上楼梯,还没掏出钥匙,门已经开了,母亲站在门口。

不用说,我们从楼下看见母亲时,母亲也看见了我们。

那时候,我们永远不怕忘记带房门钥匙,有母亲在窗前守候着,门后面总会有一张温暖的脸庞。

有时候我们晚上很晚才回家,楼下已经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亲也能看见我们。

其实,母亲早就老眼昏花,不过是凭感觉而已,可她的感觉从来都是十拿九稳,她总是那样及时地出现在家门的后面,替我们早早地打开门。

(6)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我们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

她会告诉我们,今天马路上开过来的汽车比往常多了几辆;今天对面的路边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们这边的马路边栽了小树苗;今天她的小孙子放学和同学一前一后追赶着,像一阵风似的;今天还有几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台上……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但她有枣子一棍子,没枣子一棒子地讲起来时津津有味。

(7)母亲不爱看电视,总说她看不懂那玩意儿,但她看得懂窗前这一切,这一切都像是放电影似的,演着重复的和不重复的琐琐碎碎的故事,沟通着她和外界的联系。

有时候,望着窗前的一切,她会生出一些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联想,大多是些陈年往事,不过是过去住平房时的陈芝麻烂谷子,就是沉淀在农村老家时,她年轻的回忆。

听母亲讲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让我感到岁月的流逝,人生的沧桑就是这样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闪现着。

有时候,我偶尔会想,要是把母亲的这些都写下来,那才是真正的意识流呢。

(8)母亲在这座新楼里一共住了五年。

母亲去世后,好长一段时间,我出门总是忘记带钥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楼下的时候,我也总是习惯地望望楼上的那扇窗,b可那空荡荡的窗像是没有画幅的镜框,像是没有了牙齿的瘪嘴。

这时,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亲的身影对我们是那么的珍贵而温馨,才明白窗前有母亲的回忆,也有我们的回忆。

(9)当然,更明白了:只要母亲在,家里的窗前就会有母亲的身影。

那是每个家庭里无声却最动人的一幅画。

(作者肖复兴,原文有改动)13.文章第(6)段说母亲最大的乐趣,是对子女讲她这一天在窗前看见的“新闻”,又说那是“都是些平淡无奇的小事”,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答:14.揣摩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6分)(1)体味a句中“切割”一词所包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答:(2)b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它的表达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