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说课稿PPT课件
合集下载
《苏州园林》优秀课件PPT

假山的堆 叠,是一 项艺术而 不仅是技 术。
池沼或河道的 边沿很少砌齐 整的石岸,总 是高低屈曲任 其自然。
第一段:
1、哪个词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 明确:“标本”
2、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明确:这里有典范、代表的意思。
(这个词形象地表明它继承了古代园林艺 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 典范性。)
文章怎样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1.亭台轩榭的布局不讲究对称,讲求自然之趣。 2.假山池沼的配合讲求自然美。 3.花草树木的映衬给人图画美。 4.近景远景的层次给人景致美。 5.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6.门和窗是高度的图案美。 7.极少用彩绘给人色彩美。
从七个方面紧扣 “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 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个总体特征。
4、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 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 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隔 而·“隔未·而隔未·,隔界··,而界未·而界未”界是”什的么意意思思是?:尽管 · 猛看上去花墙和廊子把景致分开了,但 因为墙壁是镂空的,廊子两边无所依傍, 所以景致并没有被真正隔开,而只是缓 冲了一下视线,使得景物不是一览无余 地呈现在游览者眼前,而是逐次展开, 这样就使游览者在心理上觉得园林中景 致繁复,有层次了。
• 美术画:在平面上用线条或 色彩构成的形象。
3、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 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 “技术”有什么区别?) ··
··
“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 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 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 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 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 大量复制。
文章结尾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文章结尾告诉人们苏州园林 值得介绍的还很多,文中所介 绍说明的只是一些方面。结尾 留有余地,给人回味无穷。
苏州园林ppt优秀课件

苏州园林ppt优秀课件
目录
苏州园林概述苏州园林建筑艺术苏州园林植物配置苏州园林水景设计苏州园林文化内涵苏州园林旅游开发与保护
01
CHAPTER
苏州园林概述
苏州园林是中国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代表,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水乡地带,是园林艺术的高度体现。
定义
苏州园林以小巧、精致、淡雅、写意为特点,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精巧细致
苏州园林建筑色彩以淡雅为主,白墙黛瓦、绿树红花,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色彩淡雅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之一,其建筑风格典雅大方,山水布局巧妙自然,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
留园以湖光山色为主题,建筑风格独特,布局精巧,尤以水景著称,是苏州园林中的佳作。
留园
网师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小型山水园林,以精巧的布局和雅致的景观著称,是苏州园林中的代表之一。
特点
苏州园林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吴国,经过历代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
唐宋时期,苏州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私家园林开始大量出现。明清时期,苏州园林进入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园林作品。
发展
起源
主要分布在苏州古城区内,如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
城内园林
城郊园林
江南水乡园林
位于苏州城郊地带,如虎丘、寒山寺等风景名胜地。
分布在苏州周边的江南水乡地区,如周庄、同里等古镇的私家园林。
03
02
01
02
CHAPTER
苏州园林建筑艺术
苏州园林建筑以江南水乡风格为主,注重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水乡韵味。
江南水乡风格
苏州园林建筑追求精巧细致,无论是建筑的立面、屋顶还是细部装饰,都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
目录
苏州园林概述苏州园林建筑艺术苏州园林植物配置苏州园林水景设计苏州园林文化内涵苏州园林旅游开发与保护
01
CHAPTER
苏州园林概述
苏州园林是中国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代表,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水乡地带,是园林艺术的高度体现。
定义
苏州园林以小巧、精致、淡雅、写意为特点,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
精巧细致
苏州园林建筑色彩以淡雅为主,白墙黛瓦、绿树红花,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色彩淡雅
拙政园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之一,其建筑风格典雅大方,山水布局巧妙自然,被誉为“江南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
留园以湖光山色为主题,建筑风格独特,布局精巧,尤以水景著称,是苏州园林中的佳作。
留园
网师园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小型山水园林,以精巧的布局和雅致的景观著称,是苏州园林中的代表之一。
特点
苏州园林起源于春秋时期的吴国,经过历代的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
唐宋时期,苏州成为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私家园林开始大量出现。明清时期,苏州园林进入鼎盛时期,涌现出了众多优秀的园林作品。
发展
起源
主要分布在苏州古城区内,如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等。
城内园林
城郊园林
江南水乡园林
位于苏州城郊地带,如虎丘、寒山寺等风景名胜地。
分布在苏州周边的江南水乡地区,如周庄、同里等古镇的私家园林。
03
02
01
02
CHAPTER
苏州园林建筑艺术
苏州园林建筑以江南水乡风格为主,注重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水乡韵味。
江南水乡风格
苏州园林建筑追求精巧细致,无论是建筑的立面、屋顶还是细部装饰,都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
19《苏州园林》课件(共24张PPT)

③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做出限制。 ④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这些词语都体现了
“极少”则从数量上加以限制。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写法探究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
举例子
①“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 木…”;
3.课文第七、八、九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这三段从园林角落的布置,门和窗以及色彩方面说明苏州园 林的特点。这些是局部介绍,属非重点,所以写得简略。
品味鉴赏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 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标本”在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这个词形象地表明它继承 了古代园林艺术传统,浓缩了中国园林艺术精华,具有典范性。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短篇 小说《多收了三五斗》,童话有《稻草人》 《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略有删节。原题为《拙 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1979年初,香港一家出版社打算 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便邀请叶圣陶写一篇序文,叶圣陶 欣然允诺。后因故摄影集未出版,序文被《百科知识》所用,题为 “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这正是叶圣陶对苏州园林眷 恋深情的自然流露和生动描写。
这几个动词恰当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 为动,化单调为多彩。这个例子体现了本文语言的精练。
4.说出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的作用。
①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
②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9 苏州园林 课件(共29张PPT)

• 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 宅相比; 更形象地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 对称的特点。
苏州园林-说明方法
• 2.作比较:
• 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 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
• 运用打比方、作比较、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作用:更形象地突出了苏州园林修剪树木 着眼于画意。
苏州园林
苏园六纪
《苏园六纪》是专门介绍苏州园林的6集电视专题片: 《吴门烟水》、《分水裁山》、《深院幽庭》、 《蕉窗听雨》、《岁月章回》、《风叩门环》。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 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 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唱得这样风风雅雅 是几幅简练的山林写意,却不乏那般细细微微 采千块多姿的湖畔奇山,分一片迷蒙的吴门烟水 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
一幅完美的图画
怎样介绍苏州园林之美
拙政诸园寄深眷
——谈苏州园林 叶圣陶
本文是叶老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言。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 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 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 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 林》一书。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 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叶老有这样一篇文章,便要求 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 期上。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 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 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主 要 次 要
——
苏州园林-说明方法
• 1.分类别:
苏州园林-说明方法
• 2.作比较:
• 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 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
• 运用打比方、作比较、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作用:更形象地突出了苏州园林修剪树木 着眼于画意。
苏州园林
苏园六纪
《苏园六纪》是专门介绍苏州园林的6集电视专题片: 《吴门烟水》、《分水裁山》、《深院幽庭》、 《蕉窗听雨》、《岁月章回》、《风叩门环》。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 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 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唱得这样风风雅雅 是几幅简练的山林写意,却不乏那般细细微微 采千块多姿的湖畔奇山,分一片迷蒙的吴门烟水 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
一幅完美的图画
怎样介绍苏州园林之美
拙政诸园寄深眷
——谈苏州园林 叶圣陶
本文是叶老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言。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 影集,约叶老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 余之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 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 林》一书。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 见出版。《百科知识》编辑部知道叶老有这样一篇文章,便要求 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 期上。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 入语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 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
主 要 次 要
——
苏州园林-说明方法
• 1.分类别: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苏州园林》说课课件 (共28张PPT)

▪ ③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 (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 像并没有真的把景致分开。)
▪ ④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 棵芭蕉。(体现了匠师们的细心和匠心,善于注重图画美,使 单调变为多彩。)
2、把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探究 作者说明的技巧
草……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 (3、4、5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
相识的审美感觉。)
▪ 6.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实际上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 (6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吻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
▪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 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上午8时25分 38秒上午8时25分08:25:3821.11.16
三、教学方法分析
—叶圣陶
说课
步骤
教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 《苏州园林》选自人教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的学习内容。本单元 主要是联系生活,着重培 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教 学本单元,一方面要注意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大千世 界的自然美和人工美,另 一方面要着力帮助学生领 悟文中说明对象的特征, 理解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次 序、运用怎样的方法和语 言来说明事物特征的。
办法。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三)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 ①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印象是什么?有什么 写作意图?(目的是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 能力。自主学习、问答式教学法)
▪ ④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 棵芭蕉。(体现了匠师们的细心和匠心,善于注重图画美,使 单调变为多彩。)
2、把握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探究 作者说明的技巧
草……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 (3、4、5是作者随手摘取的几幅小景,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给人似曾
相识的审美感觉。)
▪ 6.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 实际上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 (6句虽未点明绘画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说明却完全吻合传统的画论,这样的
▪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 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上午8时25分 38秒上午8时25分08:25:3821.11.16
三、教学方法分析
—叶圣陶
说课
步骤
教材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 《苏州园林》选自人教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 单元的学习内容。本单元 主要是联系生活,着重培 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教 学本单元,一方面要注意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大千世 界的自然美和人工美,另 一方面要着力帮助学生领 悟文中说明对象的特征, 理解作者是按照怎样的次 序、运用怎样的方法和语 言来说明事物特征的。
办法。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三)精读课文,整体感知
▪ ①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印象是什么?有什么 写作意图?(目的是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 能力。自主学习、问答式教学法)
苏州园林课件ppt课件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苏州园林保护 的认识和意识,增强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PART 06
苏州园林的未来发展与展 望
REPORTING
苏州园林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的角色
城市绿肺
01
苏州园林作为城市中的绿洲,可以净化空气,降低噪
音,为市民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
文化传承
02 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精髓,应将其视
建筑
建筑风格
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以古典园林 为主,融合了江南园林的特色,
具有精致、典雅的特点。
建筑布局
苏州园林的建筑布局灵活多变, 不拘一格,既注重整体效果,又
兼顾细节处理。
建筑装饰
苏州园林的建筑装饰精美绝伦, 多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如木雕
、砖雕、石雕等。
植物
1 2 3
植物种类
苏州园林的植物种类繁多,包括各种花卉、树木 、竹类等,搭配在一起形成优美的植物景观。
装饰作用
苏州园林的装饰元素不 仅起到美化的作用,还 具有文化象征和寓意的 作用,体现了园主的思 想和文化追求。
PART 04
苏州园林的游览与体验
REPORTING
园林游览路线规划
制定游览计划
提前制定游览路线计划,明确游览的主要景点和顺序。
合理安排时间
根据景点的分布和游览时间,合理安排每个景点的游览时 间,避免时间不足或浪费。
植物配置
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注重季节变化和层次感,通 过不同的种植方式和搭配,营造出四季有景的效 果。
植物寓意
苏州园林的植物配置还寓意着各种文化内涵和象 征意义,如梅花寓意着பைடு நூலகம்韧不拔,竹子寓意着高 风亮节。
水景
水体形态
《苏州园林》优秀课件.ppt(正式)

第四段(2):
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 征?
明确:‚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 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 画的一景。‛
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
第五段(1):
1、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什么特点? 明确:——‚着眼在画意。‛ 2、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作比较:与松柏,道旁树比较 举例子:‚古老的藤萝‛ 打比方:把藤萝比作一幅画
事物说明文(实体事物)
事理说明文(抽象事理)
语 一般说明文(简明平实准确) 言 特 点 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
说明的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 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 象到本质。)
常见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
作比较
打比方 下定义
举例子 分类别
• 列数字:用数字来说明介绍事物. • 作比较:通过对比来突出事物的特点. • 打比方:用比喻的方法来介绍事物. • 举例子:通过列举事例来介绍事物. •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 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 • 分类别: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 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 地加以说明
语言特点:说出下列句画横线的词的作用——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2)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 完美的图画。 (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 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5)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苏州园林》PPT优秀课件说课

(1)第①句语序混乱,应调整为
:
。
(2)第②句不合逻辑,应删去
。
(“3)第③句中存在词”语。使用不当的现象,应把“
”改为
栏目索引
答案 (1)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 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 (2)“近”或“多” (3)榜样 标本 解析 (1)按照历史顺序,明代应在清代之前。(2)“近”与“多”前后 矛盾。(3)“榜样”指作为仿效的人或事例。此处强调的是“代表 性”。
·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lì( ),胸中有丘
答案 z 解析 答题时,需要注意易读错字,如“沼”“嶂”等;同时也需要注意 易写错的字,如“壑”。
栏目索引
2.阅读下面的诗句,想想各自写的是苏州园林的何种风景。
(1)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
中。(
)
(2)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
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
(2)“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中的“寂寞”是ຫໍສະໝຸດ 么意思?这一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
:
栏目索引
(3)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答 :
栏目索引
答案 (1)从总到分的逻辑顺序(或“从概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 (2)单调。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苏州园林一年四季都有各不 相同的树木相互映衬的景致,同时也暗示游客在各个时节游览苏州园林 都不会感到单调。 (3)举例子、打比方。通过具体的例子,把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比 喻成“一幅好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苏州园林处处都在体现“栽种和 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这一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 次,掌握苏州园林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目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 色,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苏州园林的 图画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 掌握苏州园林的特点。 2、教学难点: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 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方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单元的一 篇讲读课文,也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特点和 风格的说明文。
作者另辟蹊径,牢牢抓住苏州园林的“图 画美”这一特征,从总体上介绍,顺畅自然, 通俗易懂。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阅读说 明文的基础,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他 们第一次接触说明文,有好奇心,但更多的 是茫然和说明文这种文体本身带来的枯燥感。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是感性认识多 于理性认识,逻辑思维能力尚有待发展。
(2)它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3、跳读课文,具体探究 (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 面? (2)用文中的语句概括3-9段的内容。 (3)结合以上的分析,说说本文的结构特点 及说明顺序 『教师补充介绍说明顺序』
4、再读课文,教师再次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领略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 点。
讲究门、窗的图案美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三)赏读课文 品析探究
1、自主品读,把你认为美的语句、段勾画出 来,并高声朗读。 2、小组合作交流:说说你认为美的理由。
(四)拓展探究
某公园聘请你为园林设计师,你将会从 哪些方面进行设计?如何设计,能让游客有 “如在图画中”的感觉?
(五)课堂总结
1、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
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用准 确生动的语言写一篇介绍你的校 园的短文。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五、说教学方法
1、问答式教学法 2、情境教学法 3、小组合作交流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欣赏苏州园林的风景图片,同时教师补充
介绍苏州园林的基本情况,让学生说说自己 欣赏后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课文 把握说明对象特征
1、学生自读课文,疏解字词,然后教师强调。
2、听配乐朗读,思考:
(1)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 次,掌握苏州园林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目标: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 色,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苏州园林的 图画美,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本文严谨的结构层次, 掌握苏州园林的特点。 2、教学难点: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 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方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单元的一 篇讲读课文,也是一篇介绍园林建筑特点和 风格的说明文。
作者另辟蹊径,牢牢抓住苏州园林的“图 画美”这一特征,从总体上介绍,顺畅自然, 通俗易懂。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阅读说 明文的基础,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他 们第一次接触说明文,有好奇心,但更多的 是茫然和说明文这种文体本身带来的枯燥感。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是感性认识多 于理性认识,逻辑思维能力尚有待发展。
(2)它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3、跳读课文,具体探究 (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具体体现在哪些方 面? (2)用文中的语句概括3-9段的内容。 (3)结合以上的分析,说说本文的结构特点 及说明顺序 『教师补充介绍说明顺序』
4、再读课文,教师再次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 从而让学生进一步领略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 点。
讲究门、窗的图案美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三)赏读课文 品析探究
1、自主品读,把你认为美的语句、段勾画出 来,并高声朗读。 2、小组合作交流:说说你认为美的理由。
(四)拓展探究
某公园聘请你为园林设计师,你将会从 哪些方面进行设计?如何设计,能让游客有 “如在图画中”的感觉?
(五)课堂总结
1、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小结
(六)布置作业
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用准 确生动的语言写一篇介绍你的校 园的短文。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五、说教学方法
1、问答式教学法 2、情境教学法 3、小组合作交流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欣赏苏州园林的风景图片,同时教师补充
介绍苏州园林的基本情况,让学生说说自己 欣赏后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课文 把握说明对象特征
1、学生自读课文,疏解字词,然后教师强调。
2、听配乐朗读,思考:
(1)本文说明对象是什么?